读《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有感
一部全面深刻地反映中部农村情况的著作——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作者: 卢文
作者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页码: 86-88页
主题词: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中国;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层民主;农业经济;干部任免制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工作部门搞调查研究,调查范围遍及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很关心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以极大的兴趣花了几天时间,认真通读了曹锦清教授著的<黄河边的中国>,我觉得该书具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河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也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西部的农村情况,向人们讲明了广大农村的真实面貌,给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实际材料.。
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之浅谈当代中国内地乡村发展现况李龙总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诸多的国家。
由于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又不断前进着。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由上或发生在统治阶级之中,由下或发生在百姓大众之中。
现今,作为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一个正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在其庞大的乡村社会中,由此却涉及到了农民各个方面的现状、变化、问题与矛盾······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曹锦清先生在1996年左右只身来到河南省,漫游中州大地。
通过自己访谈式的田野调查,以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箸成了这本著作——《黄河边的中国》,其调查之全面、观察之细腻、思考之深入、语言之精炼,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求实精神。
尽管这本著作只是介绍了河南省的部分乡村社会,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足以说明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所有内地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
经验若不为实践所检验,就很难上升为理论,尤其为科学理论。
然而对于理论之实在性与普遍意义,我这个初生牛犊却很难说个究竟,毕竟一切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空、以假论之。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一种回答与解脱,却又让我困惑:不知道中国内地乡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久才能解决?一、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本态乡村在我国发展已有上白万年的历史了。
而就“乡村”的概念定义,有人说乡村的形成首先是基于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因为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的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也有人说相对城市来说,乡村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1分散的地方。
但不管是什么,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曹锦清,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
1996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
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
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
“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
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一)、农村现状:A、生活异常贫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报告 共18页
除田里不鬻,绵延二千多年土地私有制,以农耕为本的中 国来说,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不控制土地资源后(即实行 联产承包家庭责任田后),就失去了有效地在农村贯彻国 家意图(政策法令)的手段,说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对 农村社会生活的组织管理,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样 一个如此鲜明二元社会的形成,及国家缺乏更好的在农村 进行现代化动员的手段,显然与中国的现代化战略选择有 关
读书报告
小组成9年2月, 浙江兰溪人,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学教授,校长顾问,学位委员 会委员,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阿拉 善基金会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变迁,“三农”问题 研究,近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史
。
2000年9月推出的曹锦清先生的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 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这是一本 20世纪末中原腹地农村社会的考察 报告,这本书没有虚饰矫情,基本 上是中国现代化面临问题的观察与 思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 化中农民的关怀,而且直接把中国 现代化中的城乡二元的大问题,摆 在了读者的面前。
农村在现代化道路中动力不足
• 曹先生实际上已经看出了中国 农村的现代化根本的出路就是 城市化。但是50年来,中国 决策层始终是沿着一条片面现 代化的战略思路走,城市化的 进程严重滞后。这条现代化战 略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落后就要 挨打,因此首先要让国家具备 现代战略反击能力,并为此组 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为了迅速 达到这一目的,用强大的国家 机器把整个社会资源组织起来 为此服务。
前现代社会的国家战略财 政
曹先生注意到当前财政制度的问题, 除了提出“量入为出”外,也提出国 家财政收入再分配能否对农村教育支 持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为了 鼓励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国家财 政实行了分灶吃饭的制度,这一制度 的推行未顾及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分灶到县到乡的财政收支,不但没有 使广大中国内陆本来就严重的城乡差 别得以缩小,反而在财政制度上近一 步加剧了两者的差距,90年代以来中 国近半数县财政不能保证官员和教师 的工资,遑论办公及教育经费。90年 代中期的财税改革,只是注重了财政 收入的增加和中央对地方财政收入比 重的增大,分灶吃饭加剧的问题,并 未有丝毫减少。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报告
《黄河边的 中国》
小组成员:
曹锦清,男,生于1949年2月, 浙江兰溪人,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学教授,校长顾问,学位委员 会委员,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阿拉 善基金会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变迁,“三农”问题 研究,近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史 。
2000年9月推出的曹锦清先生的
就是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划了一条等级线的前提下, 中国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军工体系和国防。 后来,在国际政治的演变和极端路线的困境中, 决策层感悟到发达国家在市场条件下军事和经济、 技术的进步非苏联模式能比,于是又从计划向市 场转轨,以所谓综合国力为首要目标,一方面试 图建立几个国际级的大都市,并继续在部分军事 科技尖端产品上追赶,另一方面又维持着现有的 低效工业体系和低效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整个 社会可用于发展的财力,大都在上述目标上耗尽, 而农村仍然是国家现代化战略财力所不及的地方。
因此,对农民的摊派各种费用不但是工 业落后的县乡政府财务支出的主要来源, 而且是官员“出政绩”、吃喝贪腐的各 项开支的财务来源。对于单纯靠土地农 耕收入的农民来说,在年人均实际收入 仅有800多元的中原某县乡,从农民身 上提取的各种税费达到了50%左右。已 远超过了农耕社会什一税率,达到了秦 始皇的“泰半之赋”。这样一个片面化 的现代化战略导致的财政制度,只能说 是前现代社会的国家战略财政,而不是 现代国家的社会公共财政。
农村在现代化道路中动力不足
• 曹先生实际上已经看出了中国 农村的现代化根本的出路就是 城市化。但是50年来,中国 决策层始终是沿着一条片面现 代化的战略思路走,城市化的 进程严重滞后。这条现代化战 略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落后就要 挨打,因此首先要让国家具备 现代战略反击能力,并为此组 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为了迅速 达到这一目的,用强大的国家 机器把整个社会资源组织起来 为此服务。
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注:黄河边的中国为党课所列读本)摘要:这次中原之行的要紧目的是想看看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考察散处在黄河流域的村降,了解居住在村降之内的农民与建立在村降之上的地点政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实际反应与变化。
学术界用社会转型这一范畴来分析这一尝试一切人都卷入气馁的历史性变革,但这个在解题中的社会转型到底是个什末样的社会形态,那个将要转型的社会形态又具有怎么样的性质,谁也说别清。
但是我隐约感到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酝酿着一场有关这一咨询题的大论战。
感想:作者观看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观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站在社会日子本身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式我更加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认识。
中国现代化目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图经济速度所制约的。
摘要:中原幸存调查第一站d乡l村。
河南乡村蹲点调查的第一具点,k县的d乡l村:对刘氏家庭进行的调查:户主52岁,党员,复员军人,为人忠厚,务农。
妻48岁生有三女一男。
长女已出嫁,次女做过保姆现在在开封农场打工。
幼女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幼子在读初中。
按恰亚诺夫家庭生长周期学说,该家庭者处于生长的鼎盛阶段。
在未受打算生育政策妨碍的这一代人中,这种家庭人口规模很是普遍。
中午老刘备酒菜相招待。
尽管我们反复嘱咐他在他家站住期间与他们平时一样的吃,但依然别知从何处搞了一些菜,吃饭时我们要留的妻子女儿一块上桌来吃,老刘说乡下没有那个适应。
村民请客吃饭妻女别上桌,这一风俗适应在八九十年代的江浙一带似已破除。
这一习俗的保存欲消除死于乡村经济状况有紧密的关系。
第二家贫困户也姓刘,户主现年50余岁,人挺能干,生有两子,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
他家的贫困,要紧是妻子身患重病,一病算是十几年,到处求医,一是费了工时,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完全拖垮了,妻子去年病故,腹下两万余言的债务。
户主对他家的别幸在于大概一无抱怨:夫人患病总想治好她尽管死了,也算对得起她。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突围——读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刘晶: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突围——读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刘晶曹先生这本60多万字的巨著可以说闻名已久,尤其是今年暑假在自己熟悉的农村考察了一个多月之后,我拾起这本被称作中国农村调查扛鼎之作的畅销书,期待着在书中找到困扰我内心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曹先生的这本书成书于10年前,而先生亲自去黄河边调查的时间更是远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
中国农村的面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曹先生为我们描叙的华北农村的图景,以及他所提出的思考却丝毫不显得过时。
这或许在另一层面上验证了作者调查的价值。
对中国农村的“观察”,或曰“调查”,诚如作者所言,艰难无比。
难就难在调查者无法进入到现场。
作者将农村视为“大小封臣”之领地,深入其间,无异于一种“侵入”。
如果你尝试独自前往,则连自身的安全则都未必能够保障;若你尝试借助“大臣”的力量进入“小臣”的领地,则难免成为一种浮于形式的走马观花。
作者于是采取折中的手段,借助“人情关系网络”,使自己既能够亲临现场作第一手的调查,又不致受到各种大小力量的侵犯。
付出的代价,则是必须小心翼翼的保持自己的“无害性”,避免直接提出最尖锐的问题,改以间接的方式旁敲侧击获取自己想要的事实,结果就变成:虽然是第一手的资料,却不是最全面与最直观的。
就本书的副标题来看,“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作者无疑是想以一个学者的视角来观察农村的社会,以及提出对现状的思考。
而学者的视角,则是对应“记者的视角”“官员的视角”来说的,作者林林总总谈访谈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但越到最后就越发有一种重复的感觉,归结起来,作者主要讲了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关于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以及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问题。
作者借用一个个不同人的口,阐述了同样的问题,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结论,这进一步说明了,作者眼中的这些状况,绝不是孤例,它反映了中国大半个农村的现状。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前段时间,用了一些时间读了《黄河边的中国》,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
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
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
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
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
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
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
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
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
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
不少农民抬着病人来治病,一听如此高昂的医疗药物费,吓得又把病人抬了回去。
近几年,前来医院治病的人锐减,各医院发生“抢病人”的现象:凡介绍一个有支付能力的病人,医院给一定的回扣。
用生活还原生活——由《黄河边的中国》漫谈开来
用生活还原生活——由《黄河边的中国》漫谈开来曹晓阳有一条河,曾经九曲十八弯,最终浪淘风波自天涯;有一群人,他们占据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却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有一个地方,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发展史,却最终发现自己在这场历史的革命中找不到任何位置。
——题记原来我对中原农村最直观的了解莫过于火车北上时窗外那沧桑的几点村落与一大片田地。
但是,曹老先生的《黄河边的中国》却给了我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这片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黄土地。
在它的书中,曹老先生如他所言,是以一个外人的身份闯入中原的农村体系,他在不断试图融入这片土地,尝试从里外二个层面来真实反映这片土地上的现状和未来,我不敢说这本书完全反映了中原农村的风貌,但是我却不得不佩服曹老先生在这本书上表现出来的一个学者风范与洞察力,读了此书,我杂感颇多,现浅谈一二。
一农村现代化与传统意识的抗争与和谐第一次拜读《黄河边的中国》,想得最多的便是这个问题,曹锦清先生在他的序言中说道:“然而,我并没有找到能够有效地解释农村社会并指明现代化出路的理论。
我期待于这部‘纪实’的,只是替中原乡村社会保留一段信史,恰如摄制若干照片。
”曹老先生在他的序言中有些低调,但事实上曹锦清先生。
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农村的前景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带有朴实乡土色彩的学者,他总是试图从实践中寻找到农村的未来,他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与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矛盾到村落风俗,乃至生育制度等多方面展开多重分析,在这些焦点问题的背后,是作者对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与传统意识的一个深刻思考。
中原农村,作为黄河文明的中心发源地,虽经历史沧桑,但是传统文化意识还是基本保留了下来。
而曹锦清先生则显然对这些传统的意识产生了极大兴趣。
从关公庙的忠义到农民古朴的“多子多福”观念,曹老先生都带着深刻的笔触去记录思考,他以一个外视的角度来审视这种传统,并细心地观察这种传统意识与现代化之间产生的激烈碰撞。
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未来,对于这一点曹锦清先生也极为赞同,他在《黄河边的中国》中,极力寻找着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从对南街村,竹林村范式的思索,再到农村风俗习惯的考察,最后还是绕不开小农意识,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冲突。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该文章中集中了作者在开封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主要反映了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本文突出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滥收、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官员们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力被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真正为民做主、为民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情况。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
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
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
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
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
”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这本书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上学时候吃黑面馒头到他长大成人后成了一名揽工汉,依然很艰苦。
可是哥哥的工厂又倒闭了,全家好几口人的生活压力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开始他承受不了,可后来他坚持住了,还总结出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留下了眼泪。
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
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
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她的身影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
本句用第一人称来写,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
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
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黄河边的中国》的读后有感首先感动我的是作者严谨的调查态度、深入基层实地走访的调查方法,冷静客观理性的立场。
全书就是把作者的调查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偶尔加上一些作者画龙点睛般的评论,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常常让我又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其中从中国农民需要代言人的角度对于“致富带头人”的分析,确实是对中国农村许多“强村强人”现象的深刻洞察。
看这本调查报告,就像读小说一样,我食不甘味的一周就读完了。
真正对农村有感情,有责任感的人会喜欢这本书的。
对于农村工作者来说,也有实际意义。
作者对乡村社会调查有着自己的理解:(一)对于乡村社会调查来说,第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入场”,第二个大问题是如何保存“现场”。
对于调查者来说,中国逐级划定的行政区划差不多是各级“诸侯封臣”的“封地”,在大小“封疆”上,到处树立着一块无形的“闲人莫入”的告示。
官吏的防范与村民的疑虑足以使陌生的调查者裹足难前。
正式的“入场”方式只有一途,那就是通过官方的许可与支持,自上而下地逐级深入。
这一“入场方式”的缺陷是,“入场”环节太多,应酬耗时太多,且官员陪同入场本身极易“破坏”现场,从而使调查失实。
另一条非正式的“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
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
(二)访谈式的田野调查,既不是单纯地按预先拟定好的理论框架去收集资料,也不是根据调查资料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一切预设的理论框架差不多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译语”。
有了它很可能套裁“事实”,从而歪曲真相;没有它,我们甚至无法发现“社会现实”。
为了解决社会调查过程中必然遇到的这个“两难问题”。
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
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观社会生活本身。
“无知”是相对于“熟悉”而言的,而“熟悉”,或“习以为常”恰恰是理解的最大敌人。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350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徐远珊
; 《黄河边的中国》是曹锦清的实证考察著作,开封文章中集中了作
者在该实地考察时的记录和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的和结论,该文章
主要反映了在面向未来潮流体现冲击下现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和困境,其中显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 ; 本文突出王美岩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早已建立却因习惯
而被架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在本文中,百姓超生和政府机构滥收、作弊数据造假之类的乱象似乎全都由来于此。
信奉“山高皇帝远”的
官员们仗着政要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官员村民的民主化管理权力被
相互勾结的官员们剥夺,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一个全然为民做主、自强
发声的代理人,申诉无门。
而且在这片充斥着强大习惯力量的穷乡僻
壤上,村民也往往因为“小姓”的自卑和民主意识的缺失而屈服自己
的民主权力。
这两项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农村几乎与现代民主绝缘的
情况。
; ; 对此感到悲哀的同时,又引起我对背后真正根本原因的思索。
这
种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习惯与法制的变形,就是当代中
国在无法完全舍弃完全传统又无法与现代监督机制完全融合时所陷入
的困境。
追究到底还是我们时候在中国进行大变革之时操之过急,还
没没法真正明白该如前进却拼命猛冲。
这也提醒我们在改革的公路上
不必一路提醒高歌猛进,不时的放慢脚步,回头看看,也是相当重要
的。
正如当今中国改革新思维进人新常态,自觉放慢GDP增长的速度,而更加注重GDP增长的质量,更多关心民生、环境问题,由此取得了
非凡的成果。
最新整理《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docx
图书简介本书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
全书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社会,涉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涉及作为一种显示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
作者所思考的问题、所提示的种种矛盾,均是中国农村在转型期内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均是高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在努力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作者简介曹锦清,男,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这段时间,我阅读的书有《菊与刀》、《黄河边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小说,我这次想讲一下《黄河边的中国》这本书,《黄河边的中国》是著名学者曹锦清20xx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
《黄河边的中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作者深入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九十年代的黄河边上的农村的真实情况。
尽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中的很多弊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各个家族之间的争斗,农民对于村官的不满,村官腐败的盛行,农民缺乏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屡禁不止等问题还是十分突出。
农民在充分享受到新制度带给他们的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昂的税收、不断上涨的教育和医疗费用等。
2020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黄河边的中国》是著名学者曹锦清先生的一大著作,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于1996年5月至11月期间深入河南乡村地区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
作为一部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本书还原了黄河地区乡村社会的转型,涵盖农民与土地、地方与政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涉及计划生育、农民收入、乡村发展等各个方面,生动形象记录了当代中国农村在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花费几周时间读完了这部巨著,在阅读中对黄河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当时的的农村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在阅读中所所获得的一些感悟。
首先,作者曹锦清先生在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看问题的两个视点:一是从外向内看,从上往下看。
二是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1。
其中从内向外看,从下往上看可以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所制约的。
其次,作者对乡村社会的调查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入场”,二是如何保存“现场”2,作者他沿着自己的私人亲情朋友的关系网络进入了调查现场。
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亲情关系网络决定的,“村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得面对这个状况,尽可能获得现场资料。
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同时流行。
其一是民间语言,主要是百姓所使用的语言,特别是酒席语言尤为突出,这一语言深刻展现了民间社会风貌,体现社会的变化和情绪,这一语言往往活泼生动。
其二是传媒官话,往往注重形式,实则空洞无物。
其三是校园讲义,主要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学术语言,但因为没有文化根基,便成为了在知识分子之间漂浮的浮萍。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曹锦清先生对三种语言的描述体现了“上”与“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
关于小农经济特点。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政府各方面的关系。
作者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以后,小农经济仍然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满足自身的需要3。
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初拿起《黄河边的中国》时,立刻想到的是曾在一九八九年流行的《山坳上的中国》,书名结构有些像,内容的确也很忧患;当读到曹锦清说“放下译语”到生活中去,我又想起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一词。
“西学东渐”春去秋来,“启蒙”“救亡”雾里看花,再加上现在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交锋,就难怪有人感慨西学至今未走出书斋,更别说什么“文字下乡”了。
我是笑着读《黄河边的中国》的,虽然我心情很沉重。
所以笑着读,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曹锦清身上我几乎看到了一点老顽童(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的影子——一点点幽默坚持,一点点自负狂妄,一点点自言自语,全然没有其他大陆学者的死相(用《大宅门》里小白景琦的话说,“我看那些先生像是坟堆里爬出来的似的”);其二是因为流淌其中的乡土亲历与诸多灼见。
显然,后者是打动我的关键。
无论如何,曹锦清们为研究农民问题找到了现场,并为我们保留了现场。
中国的学者能走出精舍,活出生趣,就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是进步。
铺在灯下,细细品来,甚至较《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费孝通),《内发的村庄》(陆学艺),《山坳上的中国》(何博传),《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托马斯),《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斯科特)等书籍还过瘾些。
从文风上看,《黄河边的中国》是介乎《山坳》与《江村》之间的一类叙述,舒缓平静,也很宽容,书中对乡级政权所抱的同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平说,“领导就是服务”,而现实是,在中国的权力体系中,领导就是“一票否决”,是任命与罢免;领导因权而威,威而不信;权利大,责任小。
显然,曹锦清对基层政权深切地批判与同情,与我们号召同情农民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他不是人道的,而是政治的。
整体来说,中国农村更需要一次新文化启蒙,一场新乡村建设(避免内卷化的整合),一场新合作化运动。
此外,在对南街村等个案唠叨中,曹锦清的改良倾向与精英主义是显而易见的。
当年梁漱溟是基于其对中国国情的独特理解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人伦关系为本位,只有职业之别,而没有阶级之分,因此只有建设之任务而没有革命之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13社工本1 宋红光 1314040210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
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
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
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
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
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
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
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
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
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
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
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
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
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的意义,但是就是去体验,去实践,去发现,去关注。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来看,作者选择的时间,1995年,可以说是很特殊的时间。
1995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进行更深入、更广泛变化的转折点。
书中还记载了几个比较特别的村子的“发迹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
这些村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靠着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领导人将整个村的人心团结起来,一起选择一种特殊的发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发展经济,获得骄人的成绩,全村共享,令人艳羡。
虽然它们的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这样的村子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确实起来了,人们的生活确实比周围的村子的好许多,但是,它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因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出色的领导人。
而它们对它们领导人的高度依赖则会让人担心,一旦它们的领导人下台后,村子还能在原来的轨道上正常、健康、持续地发展吗?
作为现代的大学生,读这样的书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希望从中能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可以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的社会调查的知识。
但是,书中的资料可以说已经很陈旧了,离我们想了解的农村现状比较遥远;所能借鉴的,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灵活的调研方法、调研时的认真细心,有所侧重及对调研结果的思考、总结。
要想提高自己,光读这么一本书绝对不够,还得再读些相似题材的书,通过对比来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