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学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
初一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qiáng)B. 蹒跚(pán shān)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踌躇(chóu chú)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只有小明没有来。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想出来。
D.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课。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地为牢D. 画饼充饥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7.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曲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长得像他爸爸。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水调歌头》C. 《将进酒》D. 《望月怀远》1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李白的哪首诗中的诗句?A. 《望庐山瀑布》B. 《早发白帝城》C. 《赠汪伦》D. 《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中的诗句。
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综合素质测试卷

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综合素质测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65分)1、看拼音写词语(5分)bào yuàn kūjiézīxún kuíwǔxián shú( ) ( ) ()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6分)千均一发( ) 莫明其妙( ) 振耳欲聋()谈笑风声( ) 变本加利( ) 浮想联篇()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5分)“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 )种解释:①身体健康;②不出事故,没有危险;③稳定;④装置、组合。
用第④种意思组一个词:( )4、词语大观园(1)成语填空(6分)赴()()火出()拔()日()途()迫()()待弄()成()和()悦()(2)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4分)煮豆燃萁()破釜沉舟()完壁归赵()卧薪尝胆()(3)找朋友,结对子(4分)前事不忘,(战国策)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皮之不存,(左传)桃李不言,(史记)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①,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④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6、文学常识填空(4分)①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小说中,他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②“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句话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的作品。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七言律诗,杜甫所写的诗,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初一新生入学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1

②、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
(改写成拟人句)③、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写成反问句)。
④、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
”(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7、积累(10分)①、,勿施于人。
②、以子之矛,。
③、猪八戒照镜子——(歇后语)。
④、却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伴好还乡。
⑤、“打虎英雄”指的是,这个人物出自我国古代着名小说《》,着一件咖啡色的“长大褂”。
枫树的树叶像张开的手掌,而且纹路清晰。
阵阵秋风把枫叶吹得摇来摇去,“沙沙”作响,好似一个个脸蛋红红的小孩,正冲着我们点头,又像在和我们说悄悄话。
再往前看,经过几年秋雨的洗涤,一棵棵枫树仿佛比冬青还年轻。
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的红霞。
秋色被枫叶映衬得更加浓郁了!每当看见枫树叶,我总会想起代大诗人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句来。
①、用“﹏”画出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2分)②、照样子写词语。
(2分)沙沙③、这段话主要写:(4分)④、把短文最后一句中的空填上。
(2分)⑤、这首诗的题目是。
(1分)⑥、这段话写出了枫林的,表达了作者对枫林的之情,(4分)③里外不是人④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⑤武松、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8、(略)9、①枫林的叶子……纹路清晰。
②(略)③秋天傍晚时分枫林的美丽景色。
④、唐杜牧⑤、《山行》⑥、美丽景色热爱10、略。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入学综合素质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级新生综合素质调研(语文部分)Ⅰ卷(解析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4分)读史使人míngzhì(),读诗使人língxiù(),数学使人zhōumì(),科学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biàn()。
【答案】明智;灵秀;周密;善辩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B. méng 蒙.哄蒙.骗蒙.混蒙.昧C. jìn 禁.令禁.锢禁.忌禁.受D. jǐn 尽.管尽.先尽.早尽.快【答案】 D模样mú蒙骗 mēnɡ禁受 jīn3、下列成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纷至踏来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B.应接不暇一愁莫展众志成诚因地制宜C.相形见拙融会贯通食不果腹顶礼模拜D.余音绕粱见义思迁诲人不倦轻歌曼舞【答案】 AA 纷至沓来B 一筹莫展众志成城C 相形见绌顶礼膜拜D 余音绕梁见异思迁轻歌曼舞4、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这篇文章很深.,不容易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平时形影不离的两个人怎么就绝.交了呢?②秋天一到,来这儿欣赏枫叶的人络绎不绝.。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他花.了不少时间琢磨这道题。
A 深①内容深奥;②水井深度B 绝①②断C 举①抬;②全D 花①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②用;消耗5、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是()。
(2分)A.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叶公好龙B.一叶障目退避三舍完璧归赵C.指鹿为马朝三暮四卧薪尝胆D.请君入瓮洛阳纸贵高山流水【答案】 DA 叶公好龙是寓言故事B 一叶障目是寓言故事C 朝三暮四是寓言故事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初一语文新生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新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蹒跚(mán)D. 锲而不舍(qì)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白居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C. 河水静静地流淌。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__。
- “春眠不觉晓”上一句是:__________。
7. 请写出《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__________。
9. 请写出《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试卷】初一新生素质训练检测语文试卷 及答案

初一新生素质训练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 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题目的括号里。
)(28分每小题2分)1.下面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A.魁梧.(wú)翘.(qiáo)首堤.(dī)岸萌.(mín g)发B.扁.(piān )舟阻挠.(ráo) 簇.(cù)拥澎湃.(pài)C.烽垛.(duǒ)匀称.(chèn)竞聘.(pìn g)瞻.(zhān)仰D.埋.(mán)怨晌.(shǎn g)午哈.(hǎ)达刚劲.(jìn g)2.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A.赞叹不已鱼惯而出流连忘返茫然无措B.前仆后继饱经风霜蹑手蹑脚愚不可及C.气喘吁吁过关斩将合不拢眼月朗风清D.再接再厉聊以自慰奄奄一息可见一斑3.“鼯鼠”的“鼯”字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音最相近?()A.吾B.口C. 鼠D. 鼧(tuó)4.“臁疮”的“臁”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相关?()A.廉洁B.月亮C.疾病D.小腿5.下面的“川”字哪一项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A.川流不息B.高山大川C.一马平川D.百川归海6.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哪一组的感情色彩完全不同?()A.宠爱—溺爱腐蚀—侵蚀理想—幻想B.熟悉—熟练严厉—严峻成绩—成就C.顽强—顽固机智—狡猾教诲—教唆D.仇视—轻视卑鄙—卑劣爱护—爱戴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哪一项是恰当的?()A.李老师的口才很好,上课总能搬弄是非....,同学们特别喜欢她。
B.他因一念之差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将在监狱中度过自己的劫后余生....。
C.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笑话,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
D.上课铃响了,在外面活动的同学们赶忙踉踉跄跄....地跑回教室。
8.下面句子哪句话是没有语病的呢?()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得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共59 分)1.看拼音写词语(10 分)pi ān p ìsh ēn q ǐng d ǐy ùp ái hu ái mi a sh ì()()()()()j īng zh àn li áo c ǎo ch úchu āng l íng l ìsh ǎn shu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A.调.动(di ào)薄.烟( b áo ) 纤.弱(xi ān )B.猜度.( d ù) 下载.( z ǎi ) 削.足适履( xuē)C.露.骨( l?u ) 相称.(ch ang) 群雄角.逐(ju ? )D.惬.意( qi a ) 歼.灭(qi ān ) 一着.棋(zh āo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 B .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C.伫立苍穹慷慨甘败下风 D .铿锵懒惰防碍世外桃园4.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温.故而知新(复习)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烦)C.鲜.为人知(少) D. 快走.踏清秋(奔驰,跑)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 分)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_ ____ 无穷。
②他是被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 B .以致胁彩付1C.以至胁彩副 D .以致协采付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一、按要求答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仄()仄翁媪()B、恬()静撺掇()幽咽()C、连翘()奢侈()归省()D、阴霾()差()遣道()观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稍纵既逝拈轻怕重消声匿迹B、俯首贴耳叹为观止众妙必备C、谈笑风生芳草凄凄燥动不安D、忍俊不禁戛然而止亭亭净植3、下列加横线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蔚然成阴(草木茂盛的样子)B、黄发垂髫(小孩)C、见异思迁(变动)D、翩然归来(形容动作轻快)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知道。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C、数字之妙远远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
D、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头一次平生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5、从词性的角度出发,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写在括号:()A 阴狠B 阴险C 阴阳D 阴毒6.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2)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3)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
(4)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5)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法。
A.(3)(1)(5)(4)(2)B.(3)(4)(2)(1)(5)C.(5)(1)(4)(2)(3)D。
(5)(1)(3)(4)(2)7、对课文的理解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田的《热爱生命》和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这两篇散文的主旨相通,都是通过说理的方式,谈生命的问题。
B、《大自然的语言》标题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告诉读者文章内容是谈大自然万物的各种物候现象的。
C、《桃花源记》中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他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外人”。
D、《卧看牵牛织女星》中记叙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兴趣。
初一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嘹亮(liáo)参差(cī)迸溅(bèng)B. 悄怆(qiǎo)酝酿(niàng)斟酌(zhuó)竦峙(sǒng)C. 踉跄(liàng)嗤笑(chī)嶙峋(xún)蹒跚(pán)D. 缄默(jiān)眺望(tiào)踌躇(chóu)啜泣(chuò)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嘹亮悄怆酝酿竦峙B. 踉跄嶙峋蹒跚嗤笑C. 缄默眺望踌躇啜泣D. 迸溅参差斟酌踉跄答案:B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响应,附和B. 悄怆(qiǎo):形容环境幽静,气氛凄凉C. 酝酿(niàng):比喻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D. 竦峙(sǒng):形容山势高耸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矜功伐能。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矜功自傲。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矜功自傲。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B. 嗤笑(c hī):形容轻蔑地笑C. 嶙峋(xún):形容山势高峻D. 蹒跚(pán):形容走路缓慢,步履蹒跚答案:C7.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矜功伐能。
2019年七年级新生入学素质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新生入学素质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运用(3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的汉字,(4分)没有蓝天的深suì,可以选择自云的飘yì;没有大海的浩hàn ,可以选择小溪的潺潺;没有雄鹰的jiǎo 健,可以选择小鸟的自由;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
2.下列几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流光溢彩毫不犹豫浮想联篇颇负盛名B.目不暇接以身作责完璧归赵鞠躬尽瘁C.座无虚库张灯结彩恍然大悟斩钉截铁D.一巧不通罪魁祸首磨肩接踵震耳欲聋3.对课文内容叙述不确的一组是()(3分)A.《十六年前的回忆》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坚守革命事业,大无畏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B.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并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我国古代诗人司马迁说的。
D.(藏戏》一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4.“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3分)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继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 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6. 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和作者。
(4分)(1)过五关,斩六将书名: 作者:(2)刘姥姥进大观园书名: 作者:7.仿句。
(2分)请以“生命”为陈述对象,仿照句子,续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一、按要求答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B改写: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完全正确的注音。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正确答案:D改写: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没有错别字的成语。
3、下列加横线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B改写: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解释错误的加横线字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正确答案:B改写:在四个句子中选择一个没有语病的句子。
5、从词性的角度出发,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写在括号:()正确答案:D改写:在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不同类的词。
6、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A改写:将五个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7、对课文的理解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C改写:在四个说法中选择一个不正确的说法。
8、用近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正确答案:B改写: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近义词填空。
9.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C.《社戏》──鲁迅──浙江绍兴1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二、默写填空: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4、荷叶生时XXX,荷叶枯时秋恨成5、吾日三省吾身6、红日初升,江水渐绿,杨花飞舞,鸟语如诉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阅读下面各段文字,依次回答后面的问题:一)1、作者为什么“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答:因为作者看到了开得盛放的紫藤萝,令她驻足观赏。
2、第二段中的“点点银光”是指什么?答:指紫藤萝花中的最浅部分,与阳光互相映衬的闪光。
3、文中把紫藤萝比作“瀑布”,哪些动词的运用与这一比喻非常切合?答:流动、欢笑、生长。
4、“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反映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答: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最新初一新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一新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是:- A. 今天,天气非常好- B. 我昨天,去了公园- C. 你看,那只小猫很可爱- D. 这个小女孩很聪明正确答案:C2. “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中的“广阔”一词是表示:- A. 面积大- B. 范围广- C. 区域辽阔- D. 面貌秀丽正确答案:B3. 下面一组词中,没有拼写错误的是:- A. 蓝天、白云- B. 绿叶、红花- C. 小鸟、翔空- D. 晴天、下雨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的“苍苍”和“茫茫”是表示 __________ 的形容词。
正确答案:广阔2.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水到渠成”相近的是 __________。
正确答案:顺势而为3. 优秀的学生往往__________ 在自己的强项上取得突出成绩。
正确答案:专注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科学精神?答:科学精神是指具有探索、求真、创新等思维和态度的精神状态。
科学精神要求人们进行客观、合理、批判性的思考,追求真理和知识,鼓励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同时也强调对事物多角度的观察和理解。
2.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语文素养?答: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和修养。
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批判思考等方面。
通过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表达。
四、解答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一则成语故事:“大象饮水,吸收河水。
吸足了,就吐出来。
第一只大象过来喝,足足有十二头牛般多。
第二只是第一只的四分之一,第三只是第一只的十分之九。
然后是两只最小的大象,它们分到的水合在一起和第三只大象的水一样多。
”问题:请计算第一只最大的大象吸收了多少水量?第二只和第三只分别吸收了多少水量?答: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第一只大象吸收的水量是第二只大象的4倍,第三只大象吸收的水量是第一只大象的9/10。
初一新生入学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初一新生入学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姓名 小学毕业学校 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1、书写题(5分):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4分) 战车千乘.(ch éng sh èng ) 三年五载.(z ǎi z āi ) 情不自禁.(j ìn j īn ) 悄. 然(qi āo qi ǎo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居( )( )下 惟( )惟( )( )甘( )苦 负( )请( ) 4、仿照下列的例句造句。
(3分)例句: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
仿句:书是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是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5分)“打虎英雄”指的是 ,这个人物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小说《 》,它和《 》 《 》 《 》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青虫之爱 (16分)我有一位好友,从小怕虫子。
不论什么虫子都怕。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办法治她这毛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条小小虫子,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
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了,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
一天,她到我家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
择青椒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条青虫从一只青椒蒂旁钻出,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好一条险恶的虫子。
我下意识地将那个青椒扔出老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地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你居然不怕虫子了?那你又是怎样重塑金身....的呢?我追问。
女友说,听我慢慢道来。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含答案

初一新生语文基础质量摸底、分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10分,60分钟完成,请不要用铅笔答题)一、书写题(5分):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左边诗句到方格中,要求字迹端正规范。
二、基础知识积累(一)按课文或要求填空.(2~7每个2分,共计3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填字补充完整.(1.5×6=9分)① 光耀门楣. ② 雾( ) ǎi ③ 荡涤. ④ 五方杂处.⑤万丈狂( )l án ⑥ 酿 (y ùn)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 ,浊流宛转,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推动新的时代。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5、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有诗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了诗人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精神。
6、当魏家楼那位同学的祖父出了上联“ ”,要他出下联的时候,他立刻就写出了“誓当中华之主人”.7、《西游记》中最富反抗性的形象是孙悟空,请你试着写出有关孙悟空的故事两个:(2分) , 8、学好语文,语言积累很重要。
请你根据你的语言积累,按要求造句。
(4分)①表达小明刻苦读书。
②表达小明热爱祖国。
9、按照例句样式,仿造句子。
(2分)例句:当我轻轻的走过老师的窗前,我发现老师的额头已添皱纹.当我 ,我发现 。
(二)选择题( 3×6=18分)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是的一项 ——-——--—--——————— (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缈小狂澜训叱B、妨碍摇蓝屏障C、急不容缓可歌可泣缥缥缈缈D、哺育土墩倏乎11、重音(用着重号表示)和停顿(用斜线表示)正确..的一项-—————()A、望黄∕河滚滚..∕滚滚奔向东南..奔向东南B、望黄河C、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D、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12、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A、外国列强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大家都要抢着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卷满分10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īng zhàn kuí wú juã jiàng líng tīng cù yōng
( ) ( ) ( ) ( ) ( )
pìn qǐng dǐng shâng kāng kǎi xiū kuì yì rán
( ) ( ) ( ) ( ) ( )
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线。
(4分)
战车千乘.(chãng shâng)三年五载.(zǎi zāi)
情不自禁.(jìn jīn)悄.然(qiāo qiǎo)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肩()踵居()()下惟()惟()
()不()卷负()请()文质()()
4、按要求填空(5分)
①、“凸”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②、“爽”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
在字
典中的解释有:①明朗,清亮。
②清凉、清洁。
③、痛快、
爽直。
“爽快”的“爽”应选第种解释。
5、修改病句:(可以在原句上改)(6分)
①、今天早上,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就来参加考试了。
②、5个法国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③、《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写的。
6、按要求写句子。
(8分)
①、湖面十分平静。
(改写成比喻句)
②、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
(改写成拟人句)
③、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写成反问句)。
④、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
”(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
7、积累(10分)
①、,勿施于人。
②、以子之矛,。
③、猪八戒照镜子——(歇后语)。
④、却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
伴好还乡。
⑤、“打虎英雄”指的是,这个人物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小说《》,它和《》《》《》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8、综合性学习。
(6分)
在“难忘的小学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完成下列各题。
①、请把自己对某位老师,某位同学的毕业赠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对老师的赠言。
对同学的赠言。
②、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懂得
(2分)。
9、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枫林
小时候,在深秋的傍晚,全家人吃完饭,便来到枫林散步。
在这片“火海”中,萧瑟的秋风不时吹落几片深红色的树叶,我走到一棵枫树前,从上到下地打量着它,就像望着一个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
只见这身材苗条的瘦高个,身上披
着一件咖啡色的“长大褂”。
枫树的树叶像张开的手掌,而且纹路清晰。
阵阵秋风把枫叶吹得摇来摇去,“沙沙”作响,好似一个个脸蛋红红的小孩,正冲着我们点头,又像在和我们说悄悄话。
再往前看,经过几年秋雨的洗涤,一棵棵枫树仿佛比冬青还年轻。
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的红霞。
秋色被枫叶映衬得更加浓郁了!每当看见枫树叶,我总会想起代大诗人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句来。
①、用“﹏”画出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2分)
②、照样子写词语。
(2分)
沙沙
③、这段话主要写:
(4分)
④、把短文最后一句中的空填上。
(2分)
⑤、这首诗的题目是。
(1分)
⑥、这段话写出了枫林的,表达了作者对枫林的之情,(4分)
10、作文。
(30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你敬佩的人。
如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善良有爱心的妈妈……,选择一个,通过一两件事表现出他(她)
参考答案:
1、精湛魁梧倔强聆听簇拥
聘请鼎盛凯旋羞愧毅然
2、shēng zǎi jīn qiǎo
3、摩接高临录肖手释荆罪彬彬
4、①1 4 ② S shuǎng ③
5、①今天早上,我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面包,就来参加考试了。
②去掉“的”或把“五个”和“法国”交换词序。
③去掉“写的”或去掉“的作者”.
6、①湖面十分平静,像一面镜子。
②将“摆动”改成“舞蹈”或“翩翩起舞”。
③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④爸爸对小兰说,他背小兰过去。
7、①己所不欲②陷子之盾
③里外不是人④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⑤武松、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8、(略)
9、①枫林的叶子……纹路清晰。
②(略)
③秋天傍晚时分枫林的美丽景色。
④、唐杜牧
⑤、《山行》
⑥、美丽景色热爱
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