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学科 打造精品栏目 提升学术影响力※

合集下载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新时代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新时代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新时代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4.02•【字号】•【施行日期】202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新时代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现就加快推进我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聚焦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急需,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建设研究生教育强省,为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湖南力量。

2.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国情省情,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湖南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高校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高校,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从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那么,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呢?一、明确自身定位与特色高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学科优势,要深入挖掘并加以突出。

比如,有些高校在理工科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那么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卓越的理工科人才和推动科研创新上;有些高校则以人文社科见长,就应当在这些学科上加大投入,打造精品课程和研究项目。

明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让人们能够清晰地记住其特色和优势。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其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全球,哈佛大学则以其在人文社科和法学等领域的深厚底蕴备受推崇。

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育人精神。

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加强科研创新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大科研投入,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1、支持基础研究为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鼓励他们在前沿领域探索创新,争取取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创建之路——兼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反思

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创建之路——兼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反思

放 的需 要 和高等 教 育 大众 化 的发 展 , 批 地 方 高 等 一
专 科 院 校 通 过 合 并 或 独 立 升 格 , 为 了本 科 院 校 , 成 这 即是我 们今 天所 说 的 “ 建 本 科 院 校 ” 新 。进 人 2 1世 纪 , 建本科 院校 得 到快速 的发 展 , 至 20 新 截 0 7年 , 我 国 新 增 新 建 本 科 院 校 2 0所 , 到 本 科 院 校 7 3所 1 占 4 的 2 . 。在 传 统 老 牌 本 科 院 校 向 研 究 生 教 育 转 82
10 9
西 南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投 稿 网址 h t : / b j t S H c t / x gx. W . n p
2 1 年 3月 01
化遗产 的存在 状况 进行 了 田野调 查 , 取 了大 量 的 获

、பைடு நூலகம்
找 准 本 校 学 科 优 势 和 地 方 特 色 创 建
了较 大的影响 。
创 建 特 色 栏 目要 立 足 于学 校 所 在 地 的文 化 与 地
缘 特色 。新建本 科 院校一般地 处省会 中心城 市之外 的地级城 市 , 然说 人 才 、 虽 科研 相 对 较弱 , 却往 往 但 有 省会 中心城市 所不具 备 的地 区特色 。这些地 区特
入 , 野 还 不 够 开 阔 。 对 此 笔 者 结 合 自身 所 在 刊 物 视 现 状 , 了如下 思考 。 做
收稿 日期 : O O一1 —3 2l 1 0
基 金 项 目 : 庆 市 高 等 学 校 学 报研 究 会科 研 项 目“ 高 新 建 本 科 院校 学 报 学 术 竞 争 力 的 路 径 研究 ” B 0 9 6 , 目负 责 人 : 维 宪 ; 重 提 (X 2 0 0 ) 项 黄 重

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

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

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学术
影响力提升成为了各大高校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
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高校教育中学科建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的相关问题:
一、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
个阶段,高校对于学科的设置、建设以及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一些高校会将重点放在培
养学生能力上,而忽视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如何加强学科建设
要有效的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完善
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布局。

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科创新和学
术交流,建立更完善的学科评价机制。

二、学术影响力提升
1.学术影响力的概念和意义
学术影响力是指学者对于学术领域中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引领和
影响力度。

提升学术影响力不仅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还可以提
高高校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地位。

2.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
提升学术影响力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并注重学者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国外学术机构的合作,提高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结语:
高校教育中学科建设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的进程。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

编辑出版BIANJI CHUBAN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张 韵[摘要]中文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占比近90%,其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国内。

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来看,入选“国际影响力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逐年减少,从《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看,入选Q1区的中文科技期刊尚不足年度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总数的10%,可见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任重道远。

文章基于研究结果和已有的成功经验,就中文科技期刊的推广和发展提出追踪高质量科研成果、完善期刊英文网站建设、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吸纳国际化办刊力量、尝试双语在线出版等建议,着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国际影响力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撑。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成为中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科普期刊。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达4963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4404种,约占88.74%[1]。

这些中文科技期刊使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文科技学术交流体系,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然而,目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影响力尚集中在国内[1]。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优秀中文科技学术成果,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F50000)项目的研究和建设,每年遴学术水平和影响较为突出的科技论文,通过F5000平台集中对外展示我国的优秀科技期刊学术研究成果,迄今已有3万余篇优秀科技期刊论文入选。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专栏的构建逻辑与内容定位——以《攀枝花学院学报》为例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专栏的构建逻辑与内容定位——以《攀枝花学院学报》为例

472021年第7期总第385期VIEW ON PUBLISHING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专栏的构建逻辑与内容定位——以《攀枝花学院学报》为例文/付丽萍 李仲先进入21世纪,由于服务地方发展、高校学术建设等现实需要,我国学术期刊迎来了规模和数量的快速扩张期。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高校主办的学报数量达到1700种左右,其中还不包括诸多尚未取得正式刊号的内部发行学报。

规模数量的急剧上升导致竞争力不断加大,除了北大核心期刊、CSSCI名单上的“头部”学报,众多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状态堪忧,学者朱剑把这种发展现状总结为“全、散、弱、小”[1]。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这也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逐步从规模扩张迈向提质增效的历史新时期。

加之多年来“名刊”“名栏”建设工程的引导规划,大多地方高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特色专栏建设高潮,以期转变办刊思维,彰显学术特色,重塑文化功能,强化区域联系,从而改善高校学报的“自留地”问题,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品牌构建目标。

一、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专栏建设的机遇和挑战1.新机遇首先,地方高校学报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抓住“名刊”“名栏”发展机遇强化特色专栏、专刊建设,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攀枝花学院学报》自21世纪以来积极顺应高校学术期刊改革需求,以“特色专栏+常态普栏”为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发展实力。

其打造的“金沙江文化”专栏2018年获得了“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荣誉,2019年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的荣誉。

学报也于2020年11月正式入选国内主流期刊评价体系《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B+”等级期刊(准核心期刊),可见学报的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其次,地方高校学报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大局,切实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传播力。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是评估高校学术研究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校学术声誉和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提升学术影响力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

一、加强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是建立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的。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充足的研究资金和设备支持,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扩大学术影响力的范围。

二、优化学术评价体系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科学公正性,能够准确评估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注重学术质量而非数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引用次数、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

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对学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评估,包括学术地位、学术交流和学术影响等方面。

三、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作报告和交流,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和合作。

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提高学术影响力的国际化水平。

四、加强学术成果的宣传和推广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术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学术成果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术成果,包括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学术博客和社交媒体等。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供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和报道,增加学术成果的曝光度和传播效应。

五、改革学术评价机制高校应该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减少对数量的过度追求,注重对质量的评价。

要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关注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原创性,而非数量和重复性。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学术伦理和学术诚信教育,提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可信度,增强学术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

对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几点思考作者:丁春来源:《学会》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质量立刊、特色兴刊、人才强刊三个方面对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办刊策略加以论述,以深化对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认识。

[关键词]刊物学术影响力办刊策略学术影响力是刊物支持学科建设、培养学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最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通过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来量化,而且可以通过刊物的社会声誉、发现人才的功能、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评价。

近年来,有关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论文较多[1-7],这说明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正在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质量立刊、特色兴刊、人才强刊,三个方面对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办刊策略加以论述,以深化对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认识。

一、质量立刊(一)质量是刊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刊物的质量既指其刊载的论文所提供的学术信息的多少、深浅、优劣,也指编辑加工、印刷出版水平的好坏,但主要指前者。

论文水平的高低又与作者的科研项目、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质与量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以文献选出率为例,来源文献的选出率越低,相对的论文质量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级的刊物稿源充足、录用率低、发表周期长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地方的科技期刊,稿源不足,可供选择的空间小,文献选出率偏高,总体学术质量偏低,“马太效应”同样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中产生作用。

有质无量缺乏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有量无质,缺乏传播意义,没有内涵。

刊物的发展要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不能一味地扩版、增刊,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目前的一校一刊和部分重点大学的一校多刊是可行的,问题是学报的发展顺序应是先强后大,即先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其学术影响力,然后再扩版增刊。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年06月12日(2007年6月1日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常委会议通过)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各副省级城市科协,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中组部等五部门《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就加强新时期的学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学会工作的责任和使命1.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的重要职责,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学会的重要作用。

2.努力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近年来,各级科协及学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深化学会改革,提高学会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学会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学术活动日趋活跃,承接政府社会化职能有了一定进展。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学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仍未打破,对会员的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还未充分展现。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学会发展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3.促进学术建设,培育创新人才。

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严抓细管出佳绩,三年两步创一流

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严抓细管出佳绩,三年两步创一流

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严抓细管出佳绩,三年两步创一流前言自我铭刻,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堵塞任何漏洞,无视任何干扰,让我感到心安理得!在这段时间里,学校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科学谋划、适度规划、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建设工作,经过全体师生、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教学和学术氛围进一步浓厚。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学校工作情况及成绩。

教学工作方面严抓管理,教学效果大幅提升学校一直本着“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效果大幅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对于教师的严格管理。

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对于每一位教师设置了目标管理、个人化工会、过程监管、考核评价等环节,对于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理。

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学校开设了系列实践课程,丰富实践场地和实践资源,鼓励学生到社区、企业、科研中心、博物馆、实验室等各个领域进行实践。

在校园人文氛围的熏陶下,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课题研究、专业竞赛、社会公益、文化艺术活动等,教育实践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科研工作方面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科研项目的开展学校积极创新科研的管理方式,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科研项目的开展。

学校成立了专职科研管理团队,制定了合理的科研资助制度,注重培养青年学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发展。

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学校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学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注重发挥优势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多渠道的支持,促进教师科研,并加强了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学校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的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团队建设得到持续推进,教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校注重师生团队建设,打造精品团队,加强了师资建设,提升了教育文化氛围。

学报编辑部主任年终述职

学报编辑部主任年终述职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在这一年的工作即将画上句号之际,我谨以此篇年终述职报告,向领导汇报本年度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新一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工作回顾1. 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学报政治方向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报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 提升学术质量,打造精品学报学报编辑部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以提升学术质量为核心,积极组织策划选题,严格把好稿件质量关,努力打造精品学报。

(1)加强栏目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

本年度,学报编辑部新增了“XX学科研究”等特色栏目,丰富了学报内容,提高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2)严格审稿流程,确保稿件质量。

编辑部对每篇来稿进行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确保稿件质量。

(3)加强与作者、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稿件处理效率。

编辑部积极与作者、审稿专家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审稿意见,提高稿件处理效率。

3. 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学报知名度学报编辑部积极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学报知名度。

(1)加强学报官网建设,提升学报信息化水平。

本年度,学报编辑部对学报官网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在线投稿、审稿等功能,提高了学报信息化水平。

(2)积极投稿各类学术期刊,扩大学报影响力。

编辑部积极向各类学术期刊投稿,扩大学报影响力。

(3)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报学术地位。

编辑部组织开展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参与,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地位。

4.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编辑能力学报编辑部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能力。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编辑部定期组织编辑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

(2)开展内部交流,促进编辑共同进步。

编辑部定期开展内部交流活动,促进编辑共同进步。

(3)加强与其他学报编辑部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编辑视野。

编辑部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报编辑部开展合作,拓宽编辑视野。

高校学报-学科建设-学术队伍

高校学报-学科建设-学术队伍
高校学报一学科建设一学术队伍
徐 玉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168)
摘 要: 高 报具有促进学 校பைடு நூலகம் 科建设, 培养学术 人才的功能; 学 科建设可以 提升学 报的学术水平; 学术队伍是学 报发展、学科建设的中流礁柱. 关键词: 高 校学报; 学科建设; 学术队 伍; 高 校发展
高校学报如何进行改革与发展, 如何创 建自己的品牌, 一直是学报人研究探讨的焦 点、热点与难点问题。 学校的专业和学科优 势, 所在学科的行业优势, 实践应用性教育 优势都是学报的发展优势。学校的优势学
12 6
纳优秀稿源, 刊发特色专业高质量、 原创性、 开拓性的论文, 搭建了展示学科建设, 学术 交流的平台。 学报的发展充分反映了学校的
研柱
1.2 优质学 报促进学科发 展
从学科建设评估看,学术论文的数量和
质量,国际检索期刊的检索情况, 是学科建 设评估中比较重要性的指标体系。 学报的获 奖层次、 是否为核心期刊、 是否被国际期刊 检索与引录是学报质量的标志, 学报质量高 低直接影响对学科建设的评价。
1.3 挖掘优秀稿件,培养学术人才
学科建设主要是培养人为 目的的一种社 会、 科技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 科技和经 济的反映, 通过育人对社会、科技和经济产 生影响和作用。 它受社会、 科技和经济发展 水平的制约,同时以通过育人促进社会、 科 技和经济的发展。 学术人才的建设是学科建
设的关键。
学术人才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也是学
报的主要作者群。 学术梯队中核心是学科带 头人、 学术带头人、 学术骨干,学报的作者 主要有专家、教授、 科研人员。学科建设的 重点是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 学报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科研成果、 人 才素质、 师资队伍的能力。 学科建设通过学 术梯队建设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人 才,学报通过刊发论文发现和培养学术人

健全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高效协同的一流学科体系

健全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高效协同的一流学科体系

健全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高效协同的一流学科体系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日益重视学科建设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一个健全的学科体系是推动学术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发展的基石。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健全的一流学科体系,使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能够高效协同发展并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首先,我们将会介绍主干基础学科的定义与特点。

主干基础学科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将探讨主干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并观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次,文章将着重介绍优势特色学科。

优势特色学科是指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独特特色的学科。

我们将阐述优势特色学科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这些学科的应用领域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以促进学科的深度发展。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新兴交叉学科的定义与背景。

新兴交叉学科是指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前沿领域。

我们将阐述新兴交叉学科的概念与发展动态,并探讨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在新兴交叉学科中的重要性。

通过强调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

最后,我们将讨论高效协同的一流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经验。

通过引入协同发展的概念,我们可以寻找一流学科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我们将分析成功的案例,并从中得出启示,以指导未来的学科体系构建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搭建一流学科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经验。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一流学科体系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主干基础学科的健全发展、优势特色学科的突出贡献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创新合作,我们才能构建出一个高效协同的一流学科体系,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逻辑。

高校如何发挥科研创新的作用提升学校知名度

高校如何发挥科研创新的作用提升学校知名度

高校如何发挥科研创新的作用提升学校知名度随着现代科技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各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中国而言,高校科研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发挥高校科研创新的作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如何发挥科研创新的作用,提升学校知名度。

一、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高校的科研成果是其提升知名度的重要保障。

搭建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是提高高校科研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

在搭建科研平台过程中,高校应注意以下要点:1.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人才是科研创新的核心要素,高校应当加大对于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尤其是优秀的科研人才。

同时,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和战略定位,将优秀的人才引入到学校中来。

2.整合现有的科研资源。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整合已有的设备、技术与人力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体系。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向企业主动发起合作。

与企业联手,可以共同探索新的技术领域,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注重创新研究的实际应用高校的科技研究成果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应用效果。

高校应当注重实际应用,与企业密切结合,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力争取得应用方面的突破。

这样可以保证科研成果的实质性价值,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社会价值。

三、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是提升高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当重视自身的宣传工作,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和公开课等进行科技成果宣传推广,提高大众对学校科研成果的认知度和知晓率。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国内学术合作与交流是高校提升其科研创新水平的重要措施。

高校应当积极与国内外的相关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这可以吸收外来的优秀资源,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的学术地位。

2024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简介(1)

2024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简介(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简介目录CATALOGUE•出版社概述•出版物种类与特色•编辑团队与作者资源•发行渠道与市场拓展•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参与•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01CATALOGUE出版社概述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成立背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管,旨在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传播,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出版社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以学术出版为主体,涵盖教材、科普、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出版格局。

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秀学术资源,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向世界。

编辑部负责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确保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学术价值。

发行部负责出版物的印刷、装订、发行等工作,确保出版物的及时供应和市场覆盖。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

组织架构出版社设有编辑部、市场部、发行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协同工作,确保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

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等工作,提高出版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等工作,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010203040506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秉承“传承文明、创新科技”的企业文化,致力于推动学术进步和文化繁荣。

核心价值观出版社坚持以“质量为本、读者至上”为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品质,满足读者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倡导创新、协作、诚信、责任等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02CATALOGUE出版物种类与特色涵盖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领域,注重基础理论与前沿科技的结合。

高等教育教材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适应不同地区使用的中学教材,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中等教育教材配合教材使用,提供习题解答、学习指导、实验报告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加速了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扩展。

反过来,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发展程度。

在中国各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如何适应这一潮流,如何让中国学术期刊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走出去,创造中国的国际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之基础.期刊数量激增。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更是迅猛异常,我国期刊业也随之迎来了飞速发展,期刊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百种猛增到世纪初的多种,其中科技、学术类期刊约占%左右。

.期刊种类齐全,几乎辐射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地域范围、文种等,形成了学术期刊出版体系。

从传统学科到新兴学科,从人文学科到自然学科,从专业类到综合类,囊括了所有学科、所有门类,中国学术期刊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地域分布上,学术期刊也覆盖了中国各个角落。

在文种上,除了汉语,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并陆续有英文、日文等外语期刊问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出版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这是适应中国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应运而生的,适应了大环境的需求。

.期刊质量、编辑人员素养有较大提升,学术水平与日俱增,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出版界的需求以及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出版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学识素养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观和提升。

在国家出台“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策略以及打造精品期刊战略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无论学术质量还是编辑出版质量都突飞猛进,得到了国际学界及业界的认可,多种期刊相继被国际检索机构及世界著名数据库收录。

同时,为适应新的大环境的需要,期刊出版界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有些期刊先行尝试,整合重组、兼收并转,组建了集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科建设项目的目标与特色亮点

学科建设项目的目标与特色亮点

学科建设项目的目标与特色亮点学科建设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旨在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动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每个学科建设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目标与特色亮点,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目标1.提升学科影响力: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扩大学科影响力,将学科推向国际一流水平,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培养高水平人才: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通过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3.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学科建设项目还致力于推动学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开展前沿研究、整合学科资源和建立合作网络,推动学科内涌现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学科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特色亮点1.引进优秀人才:学科建设的特色之一是引进优秀人才。

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的学者加盟,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为了加强学科的协同创新能力,学科建设项目特别注重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搭建学科合作交流平台、科研实验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科建设的另一个亮点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引入国际先进的研究理念和经验,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4.建设一流实验室与平台:学科建设还注重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与平台。

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具备领先水平的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为学科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推进产学研结合:学科建设项目还特别注重推进产学研结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合作办学和科技创新项目,实现学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核技术》(英文版)建设精品栏目分析

《核技术》(英文版)建设精品栏目分析

《核技术》(英文版)建设精品栏目分析于伯章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编辑部,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嘉罗公路2019号,E-mail: *************.cn,Tel/Fax*************,手机:189****5685摘 要:本文分析了 2010−2012年核技术英文版(NST)发表论文和上海光源公告的同步辐射论文以及二者论文的学科分布特点。

在NST七栏目(学科领域)中,射线技术及应用,放射化学、放药和核医学两栏目发表文章112篇,为发表量的52.83%;同步辐射栏目39篇,但基础研究论文仅8篇,比上海光源公告的29篇世界顶级期刊论文少。

交叉学科研究栏目设置迟,发表论文少。

表明同步辐射和交叉学科研究栏目有潜在优质稿源,有助NST打造精品栏目。

关键词:科技期刊;精品栏目;《核技术》(英文版);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NST)稿源是科技期刊的根本。

充足稿源对筛选稿件,提高期刊质量,建设精品期刊有重要意义。

精品期刊表明该刊有丰富的优质稿源,期刊论文引用率高,重大或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论文多,论文选题引领学科领域前沿。

创建精品期刊,应从办好精品栏目(学科领域)开始。

作为中国核技术领域唯一一份英文期刊,核技术英文版(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NST))创刊于1990年。

围绕射线技术和放射性两个特征,NST设置七个经典栏目[1],发表论文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医学、医药、生物、农学、能源、天文和地理等各个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用于做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研究,作为该领域期刊,NST设立了同步辐射技术栏目以及使用射线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栏目。

在2010−2012年,NST发表31篇同步辐射设备和器件论文,8篇同步辐射技术基础研究论文。

同时,29篇世界顶级期刊论文也通过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完成[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优势学科打造精品栏目提升学术影响力※
摘要:科技期刊栏目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刊发论文分类的标志,又是展示期刊学术特色和个性的重要手段。

科技期刊栏目的策划,对于办好期刊具有关键作用。

同时,也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的“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策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技期刊精品栏目栏目策划
1 “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概况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的“生物与食品工程” 栏目设立于2006年,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本刊的优势和特色栏目。

2008年、2009年该栏目刊发论文79篇,占全刊载文量的34.5%;其中,省级以上基金资助论文47篇,占60%,涉及基金项目总数(次)93项;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转载24篇,转载率达30.4%。

2 栏目依托的优势学科
“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以本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为基础,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不但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力,而且促进了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学科特色最为鲜明,优势最为突出。

截至目前,该学科已拥有1个国家农业部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市级研发中心等雄厚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为了既保持学报的学科特色,又能很好地彰显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1】,我们加强了组稿力度,跟踪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进展情况,组织发表系列研究成果,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带头人金凤燮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形成了稳定且独特的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国际、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其中,代表性成果“酶转化法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朱蓓薇教授,在海洋食品研究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列重大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该学科近几年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一些原创性和获奖项目研究成果,很多都在本刊的“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刊发论文
3 栏目策划及效果
作为高校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栏目既是稿件分类的标志,又是展示学报内容、体现学报个性的重要手段【2-3】。

首先,栏目策划是学术传播传受关系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化的要求;其次,栏目策划是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第三,栏目策划是高校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学术高地的最佳选择。

因此,好的栏目策划,不但能彰显学报专业特色和学术水平,而且是吸引读者、提高学报质量的重要方式。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

有鉴于此,在栏目策划上,学报既没有时政新闻类期刊的灵活性、多样性,也没有时尚生活类期刊的趣味性、娱乐性。

学报所刊发的有关学术论文也多与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密切相关,具有覆盖面广和学术信息量大的优势和特色,但与专业性学术期刊比较,学报编发的文章则比较分散,在集中发表某一专业领域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上也不够专深,因而在读者的心目中其特色和学术等级也并不十分突出。

大连工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以轻工、食品、纺织、艺术设计为特色的高等学校。

近年来,学校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使得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专业实力确立品牌学科的重要地位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报按学科类别设置了相应的栏目并确定了生物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材料、纺织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与物理、信息交流等栏目。

栏目确定后,我们适当调整了栏目的顺序,将稿件整体水平相对较高的“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放在了首位。

确定报道重点之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优质稿源问题。

编辑人员深知,守株待兔,只会坐以待毙,只有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才能求得学报学术水平乃至整体水平提高之道。

因此,本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稿件。

一方面,组织编委委员为学报组稿;另一方面,积极、诚恳地与专家联络、沟通,对重点学科的重要基金项目采取主动约稿,竭尽全力争取优秀稿件。

同时,为调动作者投稿的积极性,本刊对优秀稿件有时还会采取变通的处理方式,比如,优稿优酬、个别基金项目稿件可以根据需要提前发表等。

以重点学科稿件为主的办刊思想使学校、学报双双受益:学报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轻化工特色,扩大了重点学科的影响;学校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为学报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促进了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

该栏目论文整体学术质量较高,60%以上论文为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基金项目档次较高,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际合作重点计划”等项目。

中国知网文献评价数据中网络传播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我校学报每期论文下载频次和访问量排名前五位的论文几乎都是“生物与食品工程”栏目论文。

4 结语
该栏目强力支撑着本刊的学术质量和特色,为此,本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荣获2008年大连市“期刊创新奖”、“第2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8年)、“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栏目内论文风格体例一致,读者关注度较高,社会反响好。

参考文献
[1] 刘贵伟,彭彩红,赵福荣等.高校学报应在彰显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上有所作为:《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办刊体会[J].编辑学报,2010.
[2] 李小萍,尤伟杰,郭青等.运用德尔菲法预测期刊特色栏目:以《武警医学》救援医学栏目为例[J].编辑学报,2009.
※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080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