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亚金钾质量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氰化亚金钾规格书(TDS)

氰化亚金钾规格书(TDS)

原材料规格书S P E C I F I C AT I O N S产品名称氰化亚金钾产品描述白色粉末供应商P/N顺络P/N规格书编号供应商名称本号变更内容生效日期01初版发行2019-4-30编制审核审批一、产品介绍1.1产品型号及命名方式无1.2产品批号及命名方式批号:XXXXOODD-L命名方式:XXXX为生产年份,OO为生产月份,DD为生产日,L为当天生产批次。

二、产品性能本品为化学试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电镀,电子线路板的印制和电器元件的镀金。

三、产品组成组成含量CAS No.氰化亚金钾100%13967-50-5四、测试项目、方法、标准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属立方晶系。

分子式:KAu(CN)2pH值:10-11熔点(℃):140度分解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沸点(℃):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溶解性:220g/1L水(20度)主要用途:重要的电镀化工原料,是集成线路板或工艺品的主要镀金原料。

其他理化性质:微溶于乙醇中,属I级剧毒品,易潮解,无味。

五、使用说明以及操作参数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并备好防毒面具,避免氰化亚金钾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亚金钾粉尘。

工作结束后,必须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反复冲洗,并进行沐浴,换上清洁衣服。

工作期间严禁饮食、吸烟。

在使用氰化亚金钾过程中,氰化亚金钾水溶液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生成氰化氢气体。

另外,配制氰化亚金钾水溶液的水必须是中性蒸馏水,否则在酸性水中会有黄色氰化亚金沉淀产生。

六、包装及运输储存1.产品外包装医药级塑料瓶带防盗盖,内有铝膜密封。

2.产品包装规格100克/瓶3.存储条件贮存和使用氰化亚金钾过程中,要切记不要与酸类、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放置一处,或者把氰化亚金钾暴露于酸性环境下,这样会降低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也不可长期贮藏在潮湿的环境里和露天堆放,宜在通风干燥地点贮藏,实行专库或专柜,双人双锁保管,贮存时要进行检验,定期养护,控制贮存场所的温湿度,并进行相应的通风或降潮湿措施,贮藏地点要准备相应的防毒口罩、面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相应的消防设备,装卸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防止破损漏撒及雨淋水湿。

氰化亚金钾的生产工艺探究

氰化亚金钾的生产工艺探究

氰化亚金钾的生产工艺探究摘要:氰化亚金钾是一种工业用盐,在电子零部件镀金工艺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氰化亚金钾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购优质的原材料,并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氰化亚金钾的纯度。

基于此,本文对氰化亚金钾的生产工艺展开了分析,并探讨了电解法生产氰化亚金钾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解法;氰化亚金钾;生产工艺;高纯度1 引言目前,氰化亚金钾的工业生产方法有雷酸法、电解法以及氧化法。

但是通过生产实践能够得知,与电解法相比,雷酸法与氧化法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在该行业中电解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解法应用于氰化亚金钾实际生产中,工艺和操作复杂度较低,其原材料为黄金、氰化钾、纯水,能源为电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会引入过多的其它杂质,有助于更好的保障氰化亚金钾的纯度,生产效果较为理想。

2 电解法生产氰化亚金钾的主要工艺流程金块和氰化钾是电解法生产氰化亚金钾工艺中最为主要的两种原材料。

其主要生产流程为:电解溶液→过滤→浓缩结晶→重结晶→洗涤→干燥→包装。

实际生产中,金片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氰化钾溶液作为阳极液,氢氧化钾溶液作为阴极液,阳极液与阴极液之间选择使用离子交换膜将其进行隔开。

通电之后,金片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以Au+形态进入氰化钾溶液中。

在阳极液中,Au+会被离子交换膜阻隔,无法流入到阴极液,但是其它离子能够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液。

这样作为阴极的不锈钢周围并不会析出金元素,只会生成氢气。

随着反应时长的增加,Au+会在阳极液中累积越来越多,随着Au+的增加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采用浓缩、冷却、结晶的方式对阳极液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到含有一定杂质的氰化亚金钾结晶体,之后对含有杂质的氰化亚金钾结晶体进行洗涤、重结晶以及干燥,最终获取到氰化亚金钾成品。

氰化钾溶液滚存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杂质含量也会越来越高,并会对氰化亚金钾的纯度造成影响。

因此,工作人员就需要换用新的氰化钾溶液,并对对循环使用后含有较多杂质的尾液进行处理。

氰化亚金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亚金钾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亚金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2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3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3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3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4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4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5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 5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5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6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6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6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7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7无锡市贵金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2008年6月修订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鼓氧氰化法生产高纯度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鼓氧氰化法生产高纯度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鼓氧氰化法生产高纯度氰化亚金钾的研究周全法1,2,王 琪2,徐 正1(11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1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化学系)摘要:以还原金粉为原料,采用鼓氧氰化法合成了氰化亚金钾。

保持金粉过量投料,控制氰化亚金钾溶液的浓缩水量是得到高纯度和高收率产品的关键。

此方法具有产品纯度高、生产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和环保要求低等优点,适合中小企业生产。

关键词:氰化亚金钾;鼓氧氰化法;高纯度中图分类号:T Q131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277(2002)05-0034-03 氰化亚金钾K Au (C N )2是镀金及其合金工艺中一种十分主要的化学试剂,目前产品虽未形成国家标准,但在镀金行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氰化亚金钾的纯度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和镀液的寿命,尤其在电子元器件的表面镀金、中空电铸黄金饰品的生产中对K Au (C N )2的纯度要求十分严格[1]。

目前,氰化亚金钾的生产[2-4]除电解法以外都是将纯金或粗金制成适当的中间产物,如雷酸金等,再与氰化钾反应而得到氰化亚金钾。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氰化法[5]早在1890年就由Mac Arthur 提出并用于从矿石中提金,经改进后仍是目前从金矿石中提取金的主要手段。

本文在氰化法提金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还原金粉为原料,提出氰化亚金钾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鼓氧氰化法,其特点是原料简单,产品纯度高,生产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和环保要求低。

1 试 验1.1 鼓氧氰化法生产氰化亚金钾的反应原理在空气存在下,金在加热时能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溶液中:4Au +O 2+8C N -+2H 2O 4[Au (C N )2]-+4OH -(1)反应可以进行的原因是Au +与C N -结合生成的[Au (C N )2]-很稳定,致使金电对的电极电势低于氧电对的电极电势:Au ++e Au E 0=0.799V (2)[Au (C N )2]-+e Au +2C N -E 0=-0.61V(3)O 2+2H 2O +4e4OH - E 0=0.401V(4)从反应液底部鼓入空气以增加溶液中氧气的浓度,同时空气的鼓入搅动了反应混合物,使金粉与氰化钾的接触更为充分。

鼓氧氰化法生产高纯度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鼓氧氰化法生产高纯度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氰化 亚 金钾 K uc ) 是镀 金及 其 台 金工 艺 中 A (N2

物溶 液 中 :
4 Au +02+8 CN 一 +2 0 —
种 十分 主要 的化 学 试剂 , 目前 产 品 虽 未形 成 国家
标 准 . 在 镀 金 行 业 已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氰 化 亚 但 金钾 的纯度 直 接影 响 镀层 的质 量 和镀 液 的 寿命 , 尤
产 操作 简单 、 生产成 本低 和环保 要求低 等优 点 . 合 中小企 业 生产 。 适
关 键 词 : 化 亚金 钾 ; 氧 氰 化 法 ; 纯度 氰 蛀 高
中图分 类号 : Q 3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 1 27 20 )5 0 4—0 T 1 12 3 B 10 —17 (0 20 —0 3 3
12 工 艺 流 程 及 生产 操 作

新 的生产 方 法—— 鼓氧氰 化法 , 特点是 原料 简单 . 其 产 品纯度 高 , 生产 操作容 易 , 产成本 低和环保 要求 生
低。
将还 原金粉 表面 冲洗 干净 , 人反应 器 中, 入 放 加
l 试

略少于化学计 量 的饱 和氰 化钾 溶 液 , 拌 并 在 反应 搅 器 底 部 鼓 人 空 气 , 热 使 反 应 体 系 温 度 保 持 在 加 8 口 。反应 4 h后放 出反应 混合 物 , 滤 , 反应 的 0c 8 过 未 金 粉转人 下一循环 继续 使用 。滤液 浓缩 至浓 缩水量
的【 u c )] 很 稳定 . A(N:一 致使 金 电对 的电极 电势 低 于 氧电对 的电极 电势 :
A +e 一 A u u =0.9 V 79 () 2

电解法生产氰化亚金钾的质量控制

电解法生产氰化亚金钾的质量控制

氰化亚金钾, 又称亚金氰 化钾, 是 电镀金的 主 出, 而只放出氢气, 亚金 离子便在阳极 液中积累起
盐。物理性能: 化学式为 K A u( CN ) 2 2H 2O , 白色 结晶或粉末, 无水物的比重为 3. 45 103 kg/ m3, 熔 点 200 , 溶于水, 微溶于醇, 不溶于醚, 易受潮, 剧 毒。主要应用在电路板、连接线、引线框架等各种类
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 5S 现场管理, 对企业中的 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严格要求, 提倡从小事 做起, 每一位员工养成事事、时时讲究的习惯。其对 改善生产现场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素质 等方面效果显著。 3. 5 效 果
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见表 5。
表 5 氰化亚金钾的化学成分%
序号 Au Ag 1 68. 21 0. 0001 2 68. 28 0. 0013 3 68. 23 0. 0032
表 1 氰化亚金钾技术标准( 英国 BS5658. 1997) 干燥 水不
项目 Au Ag Fe Pb Cu Zn C r 失重 溶物 含量% 68. 1 0. 0005 0. 001 0. 001 0. 002 0. 001 0. 001 0. 025 0. 1
2 工艺过程和经济技术指标
图 1 工艺流程图
金锭经压片后, 必须经过稀硝酸浸泡、清洗、烘 干后, 才允许入槽; 在生产前, 对钛篮、瓷桶、电解槽、 结晶机等相关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擦拭; 对所用 的工具在使用前也要经过认真的清理; 通过采取上 述措施, 防止杂质带入产品中, 影响产品质量。 3. 3. 2 结晶过程的控制
晶粒的大小直接影响氰化亚金钾的化学质量和 产品外观。晶粒太细, 产品质量下降; 晶粒过粗, 不 易压碎, 影响产品外观。晶粒的大小与冷却速度、物 料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有关。冷却速度太快时, 晶 粒的生成速度大于晶粒生长速度, 易生成大量的晶 粒, 使晶粒变细; 物料停留时间过短, 晶粒来不及长 大, 同样会造成过细; 搅拌速度过快, 易破坏晶粒的 生长; 搅拌速度太慢, 会造成晶粒过于粗大。通常采 用的搅拌速度为 40~ 60 r/ m in, 停留时间为 2~ 3 h, 冷却速度 30~ 40 , 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晶型。经 过一次结晶过程, 氰化亚金钾含碱及杂质成分高, 纯 度达不到要求, 可以将氰化亚金钾重新溶解在热水 中进行重结晶。经过重结晶, 氰化亚金钾的质量得 到进一步提高。为了除去氰化亚金钾表面吸附的杂 质, 需要用冷水反复冲洗至 pH 在 8~ 10 之间。 3. 3. 3 加强过滤的操作

氰化亚金钾 标准编制说明

氰化亚金钾 标准编制说明

《氯铱酸》行业标准修订(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9年1月,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修订《氯铱酸》产品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的建议书。

于2009年10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工信厅科[2019]126号文下达该标准的修订起草任务,项目起止时间为2020年~2021年,项目计划编号为2019-0474T-YS。

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金属前驱体材料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经过近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具备了贵金属前驱体材料全面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急需要加快产业化建立速度,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形成系列化和标准化的产品生产体系,提升和巩固我国企业在贵金属前驱体材料国际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

标准主编单位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标准修订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的情况进行了咨询和调研。

编写组的成员根据根据自己的分工情况,积极开展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具体分工情况见下表1:表1 主要起草人及工作职责(三)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到标准修订任务后,组织人员查阅和检索了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并征求了相关生产和使用企业的意见,作为本标准修订的技术依据,也考虑了国内生产、加工能力和分析水平等实际情况于2019年12月完成修订草案。

➢2019年10月29-31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完成了该标准修订的任务落实工作;➢2020年2月起草单位根据标准的起草原则和企业的一些内控技术指标及检验数据,撰写了修订标准的讨论稿;二、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修订单位自接受修订任务后,成立了本标准修订工作组负责收集生产统计、检验数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等信息。

初步确定了《氯铱酸》行业标准修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1)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20000.1-201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GB/T 20001.4-2015 《标准编写规则第4 部分:试验方法标准》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进行修订和起草。

氰化亚金钾化合物中金量的测定

氰化亚金钾化合物中金量的测定

金化合物分析方法金量的测定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方法研究报告)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二OO六年七月金化合物分析方法金量的测定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朱利亚(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摘要:采用HCl-H2O2微波密闭快速分解难分解KAu(CN)2、KAu(CN)4化合物,HCl-H2O2氧化KAuCl4、NaAuCl4化合物中杂有的Au(Ⅰ)及析出的金属金;水浴法预处理试液和近终点电位微滴定法测定金;将微波密闭分解KAu(CN)2化合物的方法与湿法分解法、敞开和烘箱加热分解法进行了比较;将电位微滴定测定金的方法与英国标准、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和火试金三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测定30%~95%的金,四种方法的金分析结果准确度(相对平均误差≤±0.05%)、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0.025%)基本一致,但前者消解快速(20min)、节能、无损失、污染程度小,分析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方法明显优于后三种分析方法,适宜推广运用。

关键词:微波分解氧化电位滴定法金化合物金1 前言氰化亚金钾[KAu(CN)2]和氰化金钾[KAu(CN)4]是镀金及其合金工艺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被广泛用于镀金行业中。

它们的纯度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和镀液的寿命,因此,对其Au含量的要求十分严格[1]。

由于Au(CN)2-和Au(CN)4+3络阴离子的极强稳定性,使得它的分解完全与否,成为准确测定Au含量的关键问题之一[2]。

KAu(CN)2化合物中Au含量的测定,资料[3、4]和英国标准[5]采用湿法重量法测定。

就湿法重量法测定Au而言,测定结果准确,但难分解KAu(CN)2化合物需用浓H2SO4发烟以达到完全分解的目的,因而易引起Au的损失,同时,化合物中的杂质和钾盐易被包裹于Au沉淀中导致Au的分析结果偏高,此外,该重量法所需试样量大、环境污染较严重、操作冗长、技术落后,已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含金废料直接制取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从含金废料直接制取氰化亚金钾的研究

从含金废料直接制取氰化亚金钾的研究王 琪 周全法(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化学系,江苏常州 213001)摘要 将含金废料经过适当预处理后可以直接生产氰化亚金钾,黄金回收率可达95%,所得产品KAu(CN)2纯度高,处理成本低,所得产品氰化亚金钾可以直接用于镀金和首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

处理过程中可同时回收Ag、Pt和Pd等其它贵金属。

关键词 含金废料 氰化亚金钾 综合利用①1 前 言黄金属于贵金属,其之所以“贵”,除了其价格昂贵以外,还因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其它独特的甚至不可替代的性质而“贵”。

如果说“货币职能”是黄金的“第一青春”,时至今日,随着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的货币职能的逐渐退化,其“第一青春期”已过。

但是,金银等贵金属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及其独特性质正使其处于“第二青春期”,且其所焕发的活力和给整个人类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了“第一青春期”。

因此,开展有关金银等贵金属采矿、选冶、深加工、二次资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对贵金属行业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随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枯竭,人们对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非常重视,每年从二次资源中提取金的数量已超出从一次矿产资源中提取的数量[1]。

金的二次资源(本文称为含金废料)来源广,种类复杂,含金量高低悬殊。

从理论上讲任何含金的固体、液体甚至气体均可作为含金废料而加以综合利用。

以前对含金废料的回收基本上遵循下列路线:含金废料———适当方法处理———粗金———电解提纯———电解金———各种含金产品。

此法的优点是提纯所得黄金纯度高,但处理成本也高,黄金回收率较低。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一种从含金废料直接生产氰化亚金钾的方法,其特点是黄金回收率高、处理成本低,所得产品氰化亚金钾可以直接用于镀金和首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

2 含金废料的预处理2.1 取样、分析含金废料的含金量差别很大,低的只有万分之几,高的可达90%以上,且品种繁多,因此在预处理之前采取适当的方法准确分析含金废料的含金量,对制订废料的预处理方案和综合利用工艺十分主要。

一步结晶法制取高纯度氰化亚金钾

一步结晶法制取高纯度氰化亚金钾
4 结 晶
绵金 ,移入漏斗中 ,用热水洗净滤纸上的 K2 SO4 。 将海绵金连同滤纸转移到 20ml 瓷坩埚中 ,在电
炉盘 上 部 分 炭 化 后 移 入 马 弗 炉 中 , 800 ℃灼 烧
30min ,取出 、冷却 、称量 ,海绵金质量为 m 2 。
产品含金量
=
m2 m1
×100 %
降低温度 , KAu ( CN) 2 即结晶析出 。结晶时应 不停搅拌母液 ,并注意控制母液的冷却速度勿使过 快 ,保 证 良 好 的 结 晶 条 件 , 获 得 晶 形 良 好 的 KAu (CN) 2 晶体 ,减少晶格内夹带的杂质 。
将表面皿移开少许 ,用洗瓶沿杯壁缓慢加入少 量纯水 ,勿使喷溅 ,继续补加纯水约 30ml 。烧杯内 各放入圆头玻璃棒 1 根 ,用玻璃棒将烧杯内的水与 底部 H2 SO4 搅匀 ,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 。
海绵金转移到漏斗中 ,用少量定量滤纸卷在玻 璃棒头部擦净烧杯底部及侧壁上可能沾附的微量海
为了 防 止 母 液 中 微 量 二 价 离 子 Pb2 + 、Ca2 + 、 Mg2 + 等在 KAu ( CN) 2 结晶时析出 ,趁热向每升母 液中加入 3~5g ED TA , ED TA 与二价金属离子有 广泛的络合能力 ,可抑制二价金属离子的析出 。
第·1496卷· 黄GO L金D
第 1998
12 年
期 12

一步结晶法制取高纯度氰化亚金钾
张东山 薛蕙芳 赵洪远 孙 莹
(东北大学)
【摘要】 选择恰当的条件 ,可以一步结晶制取含金量大于 6813 %的高纯度氰化亚金 钾 。介绍了工艺过程 、注意事项 、含金量与杂质的分析方法及实际产品的分析结果 。

氰化金钾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金钾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金钾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氰化金钾化学品英文名称:Potassium Gold Cyanide中文名称2:金氰化钾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 13967-50-5分子式:KAu (CN)分子量:288.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氰化金钾68.3 13967-5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有毒。

口服剧毒: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恶心、呼吸困难等,随后面色苍白、抽搐、失去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剧毒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流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物、氰化氢、氰化钾、氰化银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消除方法: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领发与储存领发注意事项:领料人员必须经使用部门主管签发氰化金钾领料单,数量、内容等必须填写。

实行双人发放双人领取。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金原料中的主要杂质, KA u (CN ) 2 指标应 包含 A g、Cu、Pb、Fe, 纯金中 B i、Sb 一般含量甚微,
2001 年 7 月 电 镀 与 精 饰 第 23 卷第 4 期 (总 139 期) · 19 ·
工艺中又基本不进入产品, 可不必限制。③生产过程 中的外来污染 氰化亚金钾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
表 4 纯金成分
牌号
பைடு நூலகம்
A u 质量分数 不小于 (% )
杂质质量分数不大于 (% ) A g Cu Fe Pb B i Sb 总和
A u21
99199
01005 01002 01002 01001 01002 01001 0101
A u22
99195
01020 01015 01003 01003 01002 01002 0105
1) 外观: 白色晶体粉末, 无可见杂质。 2) 金的质量分数不小于 68130%。 3) 水溶解试验: 10 g 产品溶于 100 mL 水, 无可 见杂质
4) 水分: 105℃干燥失重不大于 0125%
5) 主要金属离子杂质质量分数最大值见表 5
表 5 主要金属离子杂质的质量分数
杂质
A g Cu Pb Fe N i
2 国内生产企业执行的厂标
杂质 A g Cu N i Fe Pb Zn 质量分数
01002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 )
游 离 氰 化 钾 小 于 0103%。 含 湿 量, 加 热 到 105℃, 最大失湿量为 0125%。 国内其它生产厂家,
国内各氰化亚金钾生产厂家各有自己的标准, 但所列项目过少, 指标数值过低, 不能满足用户的质
器具多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为控制不锈钢材料可能 的腐蚀污染, 或可能的环境污染, 指标中应列入 Fe、 N i 及水不溶物。
综上, 杂质项目确定为 A g、Cu、Pb、Fe、N i 比英 国标准的 18 项大为简化。 312 部分项目的具体指标探讨 31211 金的质量分数
金的质量分数表示有效成分, 产品纯度, 也限制 了杂质总量, 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 )
3 氰化亚金钾质量标准的设定
合理的质量标准, 应当在保证产品的质量, 满足 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便于生产以降低成本, 便于 检测以方便应用。据此, 对氰化亚金钾的质量标准作 下述探讨。 311 氰化亚金钾质量标准应有的项目
1) 外观, 2) 金的质量分数 (纯度) , 3) 水不溶物 ( 不溶解试验) , 4) 水分, 上述四项, 直接关系到产品 的质量与有效成分, 又便于检测, 是质量标准中不可 缺少的内容, 5) 主要金属离子杂质, 保证产品质量的 前提下, 尽量减少杂质项目, 以便于检测。 ①对镀金 工艺明显有害的杂质应从严控制。 指标中应列入 Pb、Cu。 ②原料中的主要杂质元素, 应有相应指标。 正常生产时, 原料中的杂质不进入产品。若使用不合 格原料或工艺条件失常, 该项目可能超标, 规定该项 目可检测生产过程及使用原料是否正常, 从而保证
Study on the Qua l ity Standard of Pota ssium Aurous Cyan ide
ZHAN G Dong2shan, ZHAO Hong2yuan, XU E H u i2fang
(Go ld Co llege, N o rth Ea st U n iversity, Shenyang 110015, Ch ina)
外观: 白色晶状粉末, 水溶性试验: 合格, 纯度: ≥99183% [ 折合金的质量分数 68125% ] 杂质不大 于表 2
表 2 高纯级氰化亚金钾杂质
杂质 A g N i Cu Zn Co Pb Sn Fe
质量分数 01005 01002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响镀层的质量和镀液的寿命。由于黄金的昂贵, 镀层 其微量存在对镀金无不良影响, 又如 N a、Ca、M g、
质量不合格或者镀液报废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A l、Si 为自然环境中常见元素, 镀金使用的其它试
失。氰化亚金钾直接影响镀金的质量与成本, 其质量 剂, 镀件洗涤用水中均可能引入, 实际镀金液中上述
表 1 氰化亚金钾的杂质 (英国标准)
杂质
N a+ Ca+ Sb+ A s+ A g Fe Co Pb Si Cu N i Zn C r
M g+ A l T e+ Se+ B i
质量分数 (% ) 01005 01001 01003 01001 01001 01002 01003 01001 01001 01500
氰化亚金钾的理论金的质量分数为 681367% , 多数进口产品为 68130% , 对应纯度为 9919% , 此时 杂质总量不超过 011%。
国内多数镀金用户使用进口产品, 按照市场规 律, 国内生产厂家欲求生存与发展, 产品的金的质量 分数指标必须达到进口产品水平。 应规定为不小于
68130%。 国内技术已有可能生产出金的质量分数 68130% 以上的氰化亚金钾[3, 4 ]。 31212 杂质银
标准对镀金工艺至关重要。 国内尚无统一的质量标 杂质难以避免。另外, 上述离子的还原电位与金离子
准。国际标准一般引用英国标准B S5658279, 其内容 相 差甚远, 对镀金一般没有不良影响。 过分限制
为[1]: 1) 质 量 分 数 不 小 于 6811% , 2) 水 分 不 大 于 0125% , 3) 水不溶物不大于 011% , 4) 杂质最大值
sp ecifica t ion s fo r rea sonab le qua lity standa rd w ere stud ied. A m ethod determ ing ing A u and
im p u rit ies of p roduct s ha s been develop ed.
镀液中的少量银对金镀层无明显有害影响, 纯 金 原料中的主要杂质为银, A g (CN ) 2 与 A u (CN ) 2 具有相似的离子半径与极化能力, KA u (CN ) 2 从母 液中冷却结晶时, A g 呈类质同晶析出。 实践表明, 用纯金 A u22 为原料, 产品中 A g≤01005% , 若要求 产 品 中 银 质 量 分 数 降 为 01002% 以 下, 必 须 使 用 A u21 为原料, 按银行牌价, 每克 A u21 较 A u22 高出 0180 元。 可见, 对银含量限制过严, 对使用无必要, 同时会增加生产的成本。B S5658279 规定 A g 上限 为 01005% , 该规定可认为合适。 31213 杂质铜、铅、铁、镍
d ifficu lt to be u sed. T he sp ecifica t ion s of the qua lity standa rd of dom est ic facto ries a re low , so
they a re no t sa t isfied w ith con sum ers’ requ irem en t s. T he essen t ia l item s and the p a rt icu la r
质量分数 (% ) 01005 01001 01001 01001 01001
4 检测方法
411 含金量分析
样品置于称量瓶中, 打开盖, 120℃干燥 2 h, 取
出盖严,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样品 115 g 左右于 100 mL 小烧杯中, 准确
至 010001 g 样品质量为 m 1。 向烧杯内加入优级纯 H 2SO 4 5 mL , 盖上表面
212 苏州大学特种化学试剂实业公司标准
产品质量。 氰化亚金钾中的金属离子杂质主要由金
高纯级氰化亚金钾: 外观: 白色晶状粉末, 无可 原料引入。 粗金中主要杂质为 A g、Cu、Pb、Zn, 生产
见杂质, 金的质量分数: (6813±011) % , 金属杂质不 氰化亚金钾应使用纯金, 纯金的国家标准见表 4[2]。
KA u (CN ) 2 中N a、Ca、M g、A l、Si, 实际上并无必要。 按B S5658279 规定, 分析上述 18 项杂质需同时使用
α 收稿日期: 2000207231 作者简介: 张东山 (19462) , 男, 江苏扬中人, 东北大学黄金学院化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1
· 18 · Ju l. 2001 P la t ing and F in ish ing V o l. 23 N o. 4
01002
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法, X 2射线荧光法。 上述三种 大于表 3:
方法均需使用大型分析仪器。 我国除原子吸收仪器
表 3 高纯级氰化亚金钾杂质
外, 另两种分析仪器很不普及。KA u (CN ) 2 的生产厂 家与镀金用户一般不可能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分析仪 器。即使外委分析, 也十分困难。可见, B S5658279 对 杂质的规定过于繁杂, 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2001 年 7 月 电 镀 与 精 饰 第 23 卷第 4 期 (总 139 期) · 17 · 文章编号: 100123849 (2001) 0420017203 α
氰化亚金钾质量标准研究
张东山, 赵洪远, 薛蕙芳
(东北大学 黄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要: 氰化亚金钾是镀金的主要原料, 其质量标准对镀金工艺至关重要。英国标准 B S5658279 内容 过于繁杂, 检测困难, 难以应用。国内生产厂家质量标准指标过低, 不能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研究 了合理的质量标准中应设定的项目及具体指标, 并介绍了产品含金量及杂质含量的检验方法。 关 键 词: 氰化亚金钾; 质量标准: 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TQ 15014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