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人工感染仔猪体内的分布
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控方案
![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bb814cb307e87101f696a6.png)
碳 酸氢 钠 ( 苏 打 )注射 液 1 0毫 升 / 0 克 体 小 0 1 0千
重。
猪 注射 或者 更换 药物 。 止 盲 目大 剂量 使用 抗菌 和 禁
一
1 5一
今 日畜牧善医 2 1.8 020
本次 猪 传 染性 腹 泻疾 病 的发 生 与流 行 。 要 是 以 流 主 行 性 腹 泻 ( E 为 主 , 数 猪群 中也 检 测 到传 染 性 P D) 少 胃肠 炎 与 轮状 病毒 混 合感 染 ,某 研 究 所 在 2 2个 发 病 猪 场 15份 病 料 中 检 出 流 行 性 腹 泻 病 毒 为 0 6 .%、传 染性 胃肠 炎病 毒 为 2 .%、轮状 病 毒 为 57 76 2 .%, 的猪 群 中 还检 测 出杯 状病 毒 。 除外 , 部 54 有 在 分 病猪 群 中还检 出 圆环病 毒 2型 、蓝 耳 病 病 毒 、 猪 瘟病 毒 等 病 原体 混 合感 染 , 数病 猪 群 中都 有 高致 多 病性 大 肠 杆 菌继 发感 染 , 因此 。 不少 专 家 提 出“ 有 新 生仔 猪腹 泻 综合 征 ( P S ” N D ) 之说 。由于多 种病 毒 与 细 菌 混 合 感 染 和并 发 感 染 :加 之 猪 群 处 于免 疫 抑 制; 饲料 中的霉 菌 毒 素 的存 在 ; 冬春 季 节气 候 寒 冷 , 早春季节昼夜温差大 , 候变化剧烈 : 气 以及 母 猪 营
用 110 :0 0强 劲 等 消毒 药 带 猪 消毒 后 再进 入 产 房 待 产 。以避免 母 猪将病 原 带人产 房 , 污染 环境 。
母猪产仔后 。 产床 要 立 即清 扫 消 毒 。 猪 的乳 母
房 与 乳 头要 用 01 . %高 锰 酸钾 溶 液 擦 洗 干净 ,然 后 才 能 固定 乳 头让 仔 猪 吃初 乳 ,严 防 病 原 菌 从 口而
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再认识
![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a931e3172ded630b1cb672.png)
加 重 进 而 引起 机体 脱 水 ,严 重 致其 脱 水 衰 竭 而 死
亡。
生 。一 般 1 2月 份 至次年 2月份 为 流行 性腹 泻 的高 发 期 。一 般一 头猪 发病 , 同圈 或邻 圈 的猪 在一 周 内 相 继 发病 ,~ 2 3周 症状 可 缓 解 ,也 有 ~过 性 的在 一 周 内发 生并 结 束 。 病毒 多 经粪 便排 出 , 车辆 、 员或 人
252母 猪 用 药 计 划 ..
常 菌群 ( 生态 制剂 ) 防治 某些 疾 病 。 生态 制 剂 微 来 微
在 仔 猪 初 生 时 服 用 . 建 立 肠 道 正 常 菌 群 , 止 肠 能 防
哺乳母 猪 在产 前 和产 后一 周 内添 加强 力 霉素 、
道其 他 疾病 。 常用 的有 乳酶 生 、 胃蛋 白酶 、 酸 蛋 白 鞣 酶、 干酵 母 、 酸杆 菌 、 枝 杆 菌 制 剂 和 N 1 乳 双 Y一 0制 剂等 。
Ema: m y . r — ir s @16c n lx j 2 o
疫 期为 6个月 , 一般 在流 行季 节前 2 ~ 0天全 群免 03 疫 或跟 胎次免 疫接 种 。 疫苗 使用 时需要 后海 穴位 此
51规模 猪 场采 用 多点式饲 养 、 期 断奶 、 . 旱 全进
全 出 、 群 后 或 隔 离后 要 空 舍 1周 以 上 转
着 手 . 防 止 母 猪 垂 直 感 染 以 及 仔 猪 之 间 的 水 平 传 以
播
炎及 其他 细 菌性 疾病 的发生 .减 少 因蓝 耳病 病 毒 、 圆环 病 毒等 引起 的继 发 感染 。
今 日畜 牧兽 医 @ 2 01 1年第 3期
www。g m sc m 猪 流 行 性 腹 泻 的 防 制 .学 院 篇 z x z .o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b9b620a5e9856a5612608b.png)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分析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主要就是指能导致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病等一些肠道性疾病的某种动物性的冠状病毒。
这种病毒可以与宿主系统形成相互作用,引起以腹泻以及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具有极大传染能力的接触性的肠道病毒。
本文主要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探讨,为猪流行性的腹泻病毒的防治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猪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免疫猪的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由PEDV引发的以腹泻和呕吐以及脱水等为主要病症表现一种具有极大传染性以及高接触性的肠道疾病。
在出生的仔猪一周龄到两周龄时,死亡率很高(90%)。
PEDV是一种动物性的冠状病毒,它的表面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结构蛋白,纤突蛋白S以及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
其中冠状病毒中S1基因的主要变化最能体现PEDV的遗传变异的情况,因此,对此种基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方法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进行实验的关键,所以在实验开始之前要对样本的收集工作详细的进行分类和研究。
本实验中的病料样品(病猪的小肠和粪便),主要就是来自不同的发生此种传染病的养猪场的一周龄内的仔猪,普遍的发病特点就是:严重的腹泻以及呕吐和脱水,甚至是死亡,这种病症疑似感染PEDV。
2、病毒中RNA的提取以及cDNA的主要合成。
把采集到的小肠的内容物按照1比5的比例用PBS进行稀释,在进行充分的正震荡后在进行反复的冻融(三次即可),然后以每分钟五千转进行十分钟的离心,然后提取上清液中的RNA,最后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cDNA的合成。
3、对S1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
在对S1基因进行扩增以及克隆之后,采用专业的软件(DNAstar以及DNAMAN)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的分析,并利用MAGE 5进行基因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二、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证明,PEDV的S1基因和参考的病毒株的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介于90%和99.97%之间,但是相较于参考病毒株,其S1基因不仅具有点突变还具有插入以及缺失突变。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c11e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3.png)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仔猪传染性腹泻(PED)是一种由仔猪传染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病毒感染疾病。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养猪场中,PEDV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感染,很容易产生大规模的疫情,因此对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流行病学1. 传播途径:仔猪传染性腹泻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感染猪只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而且病毒极易在环境中存活,因此只要存在感染的猪只和环境,就可能造成PEDV的传播。
2. 高发季节:仔猪传染性腹泻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低温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
3. 猪只易感性:仔猪传染性腹泻主要感染仔猪,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仔猪,因为这个时期的仔猪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抗病免疫系统,非常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二、临床症状1. 腹泻:感染PEDV的仔猪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粪便呈黄色、水样、脱水严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仔猪死亡。
2. 消瘦:患有PEDV的仔猪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厌食、体重迅速下降的症状,导致明显的消瘦和体弱。
3. 呕吐:感染PEDV的仔猪常常会出现呕吐的症状,由于脱水严重,还可能出现眼睛凹陷、口舌干燥等表现。
4. 发热:部分感染PEDV的仔猪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升高。
5. 其他:患有PEDV的仔猪还可能出现粘膜苍白、呼吸急促、行为异常等临床症状。
三、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由于PEDV在环境中存活力强,因此要做好养猪场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
2. 控制传染源: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猪场,避免外源性PEDV的传入。
3. 定期检测: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病仔猪并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
4.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喂和饮水,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5. 疫苗预防:目前已经有PEDV疫苗问世,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预防疫情的发生。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学及综合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学及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f91035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4.png)
30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学及综合防治陈云(四川省中江县东北镇畜牧兽医站618000)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任何年龄、任何品种的猪均能感染本病,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最高。
本文就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养殖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病原学;综合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近年来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并伴有脱水症状,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且发病率较高,哺乳仔猪患病后死亡率可达100%。
猪流行性腹泻病已经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正常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1病原学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这是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其病毒离子呈近圆形,直径在95~190nm,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利用S蛋白与动物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受体进行结合,并在小肠内进行复制、增殖。
目前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但是在漫长的流行过程中,病毒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会随着环境进行一定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集中在S基因上。
该病毒首次报道是在1971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该病毒。
1984年中国首次确定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1],1988年首次在VERO 细胞上繁殖出此病毒,且发现胰酶可以增强该病毒对小的感染力。
2流行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通常是通过口和鼻进入到猪只体内,而后转移到小肠集合淋巴结区,进而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
也就是说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
患病猪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毒,被粪便污染的环境、围栏、车辆等均可以作为传染源感染健康猪。
该病的流行与猪群的免疫能力有密切关系,免疫系统发育较为完善的猪患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但哺乳仔猪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侵入体内时,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发生病变。
3临床症状患病猪表现为水样腹泻,粪便为黄色或灰黄色,且伴有恶臭气味,多数患病猪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由于腹泻和呕吐,猪只常常伴有脱水症状,且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一旦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死亡率可达50%~90%[2]。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b4be4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9.png)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冠状病毒。
其它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亦可引起猪的传染性腹泻)。
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在一定浓度下都能杀灭该病毒。
猪舍的环境温度可影响猪体内病毒的繁殖,在8~12℃的环境中比30~35℃的环境中产生的毒价高,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季节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病毒不耐热,在4℃以上不稳定,56℃加热45分钟,65℃加热10分钟即死亡。
相反在4℃以下的低温,病毒可长时间的保持其感染性。
放在阴暗处历时7 天仍保持其感染力。
肠道内的病毒在-20℃可保存6个月,在-18℃保存 18个月仅下降一个对数滴度。
病毒在PH4~8稳定,PH2.5时则被灭活。
对光敏感,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即被灭活。
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灭活。
三、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病多发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即11月至翌年4月之间。
有时夏季也可发生该病。
该病目前仅感染猪,未发现感染牛、羊等其它动物。
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 100%,成年母猪为15%~19%。
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可达50 %以上,但以两周龄内哺乳仔猪易感染、死亡率最高。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相似,但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程度较轻、传播速度稍慢。
一般是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死亡率不高,有一定的自限性,经1个月左右流行恢复痊愈。
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体液和排泄物(如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等),但以病猪的小肠粘膜、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含毒量最高。
在发病早期,呼吸系统组织和肾的含毒量也相当高。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预案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7734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0.png)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PEDV 既可通过粪便经口传播,也可以形成气溶胶后经空气传播,猪场存栏量越大,分布越集中,猪群流转速度越快,PED 越难控制。
PEDV 一旦侵入猪场,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很难清除,表现为常年间歇性发病,或季节性发病。
据统计,初生仔猪对PED 有较高的发病率,首次流行时的发病率可达100%,流行期发病率在50%以上。
母猪的PED 发病率高低不一,首次暴发时,母猪群中近70%的母猪会出现水样腹泻症状;长期感染的母猪群一般不超过10%的母猪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在死亡率方面,1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会出现持续腹泻,3~4 d 后会因脱水而死亡,3日龄内、1周龄以内、10日龄以上、15日龄以上的仔猪死亡率分别为100%、50%以上、30%以内和10%以内;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较大年龄的猪大约1周后康复。
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一样,控制PED 的指导方针为: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防控。
当发生PED 时,减少损失的关键点有:提高母猪的抗体水平;防止母猪回奶;推迟发病年龄;防止继发性感染;脱水维持治疗。
根据以往的PED 控制案例以及PED 的发病规律,形成以下防控预案。
1 日常巡防在日常巡查中,猪场场长或技术员应注意猪群的以下典型症状:水样稀粪,呕吐,脱水,喜卧,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疾病传播迅速;仔猪粪便表现为水样腥臭,不自禁流出;母猪、育肥猪的粪便呈水样腥臭,稀粪喷射或不自禁流出等。
2 采样部位当发现猪群行为异常、怀疑发生PED 时,宋团伟(1.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上海 201302;2.上海种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2;3.上海市浦东中图分类号:S815.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6-0124-04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猪的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 的知识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44e919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2.png)
猪的疾病猪流行性腹泻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
本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
猪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首次在英国发现,随后在许多国家都报道有该病,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陆续有本病发生的报道,并分离到病毒。
二、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
病毒形态略呈球形,在粪便中的病毒粒子常呈现多形态,平均直径为130nm(95~190nm)。
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纤突,长12~24nm,由核心向四周放射,其间距较大且排列规则,呈皇冠状。
病毒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 1.18g/mL。
病毒核酸为线性单股正链RNA,具有侵染性。
基因组长为27000~33000个核苷酸(nt),分子量为6×106~8×106。
免疫荧光(IFA)和免疫电镜(IEM)试验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新生犊牛腹泻冠状病毒(NCDCV),犬冠状病毒(CCV)、猫传染性腹膜炎冠状病毒(FIPV)之间没有抗原相关性。
但更敏感的试验检查表明,其中PEDV的N蛋白和FIPV 的N蛋白有一定相关性。
中和试验和ELISA等都证明PEDV和TGEV在抗原性上不同,无共同抗原。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存在不同的PED血清型,所有分离的PEDV 毒株属于同一个血清型。
本病毒不能凝集人、兔、猪、鼠、犬、马、羊、牛的红细胞。
对外界抵抗力弱,对乙醚、氯仿敏感,一般消毒药物都可将其杀灭。
病毒在60℃ 30min,可失去感染力,但在50℃条件下相对稳定。
病毒在4℃,pH5.0~9.0或在37℃,pH6.5~7.5时稳定。
猪群常见病毒性腹泻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猪群常见病毒性腹泻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6fa5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中国动物保健2023.09疾病防治摘要:猪只腹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其中新生仔猪腹泻死亡率占总死淘率5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猪群腹泻的病因众多: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饲养管理因素均可导致猪群腹泻的发生,其中以病毒性病原危害最为严重。
目前,临床常见的引起猪腹泻的病毒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
猪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腹泻、消瘦、脱水、最终死亡。
为有效降低猪腹泻的发生率,减少腹泻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防治策略。
本文对引起猪群腹泻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疾病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具体总结分析了猪腹泻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以期能为广大养猪业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腹泻;流行特点;治疗;预防猪群常见病毒性腹泻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秦绍栋(湖北省广水市农业农村局湖北随州432700)收稿日期:2023-01-09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09.012猪只腹泻在猪群生长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其不仅会对猪群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还会造成猪群肠道功能损伤,降低猪只抵抗力。
近年来,猪腹泻的发生频率日益加剧,临床症状更加复杂,特别是混合感染的不断出现,导致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得不到理想的效果[1]。
为有效降低猪腹泻的发生率,减少腹泻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掌握该病科学的防治策略。
本文对引起猪群腹泻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疾病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具体总结分析了猪腹泻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以期能为广大养猪业同行提供参考。
1引起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概述1.1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 )是目前引起猪群腹泻的主要传染病,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
PEDV 毒株主要分为两群:第一群为PEDV 经典毒株,另外一群为2010年后出现的PEDV 新型毒株[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202a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f.png)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作者:敖清莹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年第03期摘要: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致病性高、易传播的特点。
主要感染肠道上皮细胞,引起肠道上细胞损伤,从而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感染后,病猪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死亡。
本文从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病毒基因组及结构、临床症状及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PEDV;流行病学;诊断中图分类号:S8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3-0089-04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致病性高的特点,主要感染猪肠道上皮细胞,引起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
感染后,发病猪会出现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死亡[1]。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猪均会感染PEDV,但临床症状有所不同,新生仔猪较易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2]。
1971年,PEDV首次被发现;1978年,Pensaert等[3]首次分离出PEDV的经典毒株PEDVCV777株;1988年,Hofmann等[4]通过Vero细胞连续传代,分离到PEDV。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PEDV的肆虐使欧洲和亚洲养猪业遭受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
2013—201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也相继报道了PED[5]暴发,仅一年时间就损失了近七百万头仔猪,占美国养猪业的10%[6]。
我国早在1973年报道了PEDV[7],1984年,Xuan等[8]通过血清中和实验,首次鉴定出PEDV。
猪场病毒性腹泻有关情况的探讨
![猪场病毒性腹泻有关情况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62ea97902768e9951e7382b.png)
猪场病毒性腹泻有关情况的探讨摘要:近年来,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等病毒性腹泻发病较多,本文就病毒性腹泻的新的特点和科学防控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业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猪;病毒;特点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00-11 病毒性腹泻疾病概述病毒性腹泻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种。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tge)本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
1.1.1 病原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对光照和高温,许多消毒剂也较敏感。
1.1.2 流行病学本病只侵害猪,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为敏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1.1.3 临诊症状潜伏期短,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
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呈碱性。
1.1.4 病理变化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理变化在胃和小肠。
小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小乳块,肠壁变薄而无弹性,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
1.2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传播速度较慢。
1.2.1 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对外界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物都可将其杀灭。
1.2.2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
本病主要在冬季多发,夏季也可发生,从12月份至次年2月份为本病的高发期。
1.2.3 临床症状与tge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主要为水样腹泻或者伴随呕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5d2b5bcceff9aef8941e06e3.png)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简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 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PEDV 是一个正向包膜病毒,其基因组是正义单链RNA 5'端有帽结构( cap) ,3' 端有Poly( A) 尾,基因组全长为28 033bp,基因组结构如图所示.5'端的2 /3 部分编码2 个大的复制酶多聚蛋白ppla 和pplab,其余1 /3 基因组序列包括5 个ORF,编码4 个结构蛋白:纤突蛋白( S)、小包膜糖蛋白( E)、膜糖蛋白(M) 和核衣壳蛋白(N) 以及ORF3 编码的1 个非结构蛋白.复制周期首先S糖蛋白与受体结合,然后S糖蛋白被组织蛋白酶L剪切后活化一种融合肽,通过融合肽与细胞内成分的融合作用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病毒粒子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内,然后释放其具有感染性的基因组RNA。
融合后紧密结合的病毒RNA与核衣壳蛋白N被释放进细胞质中,随后在胞质中脱衣壳,与核衣壳蛋白N紧密结合的病毒RNA基因组被释放入胞质中。
首先,ORFlab翻译成一个多聚前体蛋白,然后此前体蛋白被两种蛋白酶,木瓜样蛋白酶(PLP)和主要蛋白酶(Mpro),剪切成为对病毒复制必须的单一蛋白,经共转译处理后产生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和其它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蛋白。
RdRp以进入胞质中的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产生负链RNA,然后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的亚基因组mRNA(sgmRNA)和基因组RNA,复制酶、结构蛋白和辅助蛋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
N蛋白与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形成螺旋的核衣壳,核衣壳与固定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空隙的M蛋白结合后再与E 蛋白结合,E蛋白和M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病毒粒子出芽,形成包裹的核衣壳。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_SD_株的分离及体外3D_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建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_SD_株的分离及体外3D_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980bac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4.png)
·研究论文·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是一种主要感染仔猪小肠的肠道冠状病毒。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PEDV 体外研究的仔猪小肠类器官模型。
首先从PEDV 发病猪场的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PEDV 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1株PEDV ,命名为PEDV SD 株。
另外采用肠道类器官的培养技术,从10日龄健康仔猪小肠中分离小肠隐窝组织,经过体外培养7 d 左右分化成具有肠道隐窝结构的猪小肠类器官,并能进行连续传代。
然后将分离的PEDV SD 株感染传代培养的猪小肠道类器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PEDV 可以很好地感染猪小肠道类器官,表明成功建立了PEDV 感染肠道类器官的模型。
猪小肠类器官感染模型可以在体外很好地重现PEDV 感染肠道细胞的复杂结构的过程,为深入研究PEDV 的致病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可再生的体外研究模型。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22(2024)01-0001-08Isola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SD Strain and Development ofin Vitro 3D Intestinal Organoids Infection ModelCAI Hongming 1,2, ZHANG Min 2, LYU Lilei 2, JIANG Yifeng 2, GAO Fei 2, YU Lingxue 2, TONG Wu 2,LI Liwei 2, LI Guoxin 2, ZHOU Yanjun 2, LIU Changlong 2, TONG Guangzhi 2(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 (College of Apiology),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Fujian, Fuzhou 350002, China; 2. ShanghaiV 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CAAS, Shanghai 200241, China)收稿日期:2022-03-11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21PJ14163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ZR14772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JB09)作者简介: 蔡鸿明,男,硕士研究生,预防兽医学专业通信作者:童光志,E-mail:***************.cn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D 株的分离及体外3D 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建立蔡鸿明1,2,张 敏2,吕丽蕾2,姜一峰2,高 飞2,虞凌雪2,童 武2,李丽薇2,李国新2,周艳君2,刘长龙2,童光志2(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州350002;2.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Abstract: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is an intestinal coronavirus that infects the small intestines of piglet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in vitro 3D organoid model of porcine small intestines for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PEDV infection. A PEDV SD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a farm and its whole genome sequence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crypts of small intestines from a 10-day old pig were isolated and embedded in basement membrane extract and covered with the porcine intestinal organoids medium modifi ed from the human system. The organoids with a crypt-villus architecture formed in 7 days. Then the swine organoids were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4,32(1):1-8· 2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4年2月infected with the PEDV SD strain virus. The PEDV infection was determined in 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DV infection model of swine intestinal organoids wer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3D intestinal organoid model off ered a long-term, renewable resource for investigating porcine intestinal infections with PEDV.Key words: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swine intestinal organoids; infection model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会可引起猪特别是新生仔猪的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 养猪技术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aebfc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4f.png)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养猪技术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
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极为相似。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1、病原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生物学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目前认为,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主要存在于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及病猪粪便中。
通过病猪排粪而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用具及交通工具等,该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而感染动物。
2%-3%火碱溶液或其他碱性消毒药对该病毒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流行情况该病仅发生于猪,病猪是主要传染源。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能被感染发病。
哺乳仔猪、青年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通常为100%,母猪的发病率变动幅度较大,通常为15%-90%。
病猪和病愈猪的粪便含有大量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也有经呼吸道传染的。
多发生于冬季,夏季极为少见,我国多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发生流行。
该病传播迅速,数日之内可波及全群,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
3、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8-30 h。
病初,患猪的体温正常或稍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随后,病猪排出水样粪便,呈暗绿色或灰色,腹泻之间有呕吐,即先腹泻后呕吐,这是猪流行性腹泻的典型临床症状。
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为轻度腹泻,3-4天可自愈。
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发生后的几天内,因机体严重脱水而致其死亡,病死率可达50%-100%。
断奶猪、母猪常呈现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腹泻,可持续4-7天。
若不出现继发感染,患猪可能会缓慢恢复正常。
育肥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1周后康复,病死率为1%-3%。
4、诊断要点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多发)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先腹泻排出水样便,后呕吐),可初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https://img.taocdn.com/s3/m/2f9e72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3.png)
采用口服、注射等合适的接种方式。
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
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 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饲养管理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控制 温度、湿度和通风,提高猪的抵
抗力。
避免混养
避免将不同日龄或不同来源的猪 混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消毒和药物预防治疗
消毒
对猪舍、人员、车辆等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
猪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
汇报人: 2023-12-03
目录
• 疾病概述 • 病原学 • 流行病学研究 • 防控策略 • 临床诊断和治疗 • 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由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腹泻、呕 吐、脱水和生长停滞。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应用
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包括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测 等。
应用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PEDV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 评估疫情风险,制定防控策略。
04
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和免疫程序
选择合适的疫苗
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猪的日龄和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成果
1 2 3
病毒基因组与变异研究
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发现病毒的变 异情况,为疫苗和治疗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病毒与猪肠道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病 毒的入侵、复制和扩散等过程,为抗病毒药物的 开发提供靶点。
诊断方法研究
开展快速、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研究,如血清 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为疫情的及时发现 和控制提供支持。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ef2ceaa76e58fafbb0030e.png)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作者:张永香,陈海南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1期张永香/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海南/ 湖北襄阳襄州畜牧兽医局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全世界养猪业的一个巨大问题。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Porcine DeltacoronavirusDiease,PDCOVD)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呈世界流行性的由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引起的猪肠道疾病。
临床上可感染各个阶段的猪只,主要引起哺乳仔猪水样腹泻、呕吐,如不积极采取预防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者会导致患病仔猪脱水、衰竭而死亡,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这新出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应引起高度重视。
德尔塔冠状病毒最早于2007 年从亚洲豹猫和中国白鼬猫群中检测到,可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2009年以来新发现的一个冠状病毒,2012年在中国香港首次报道,2014 年美国也首次报道发现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近年来,该病呈现上升趋势且呈世界流行性。
仔猪感染德尔塔冠状病毒是规模化养猪场中极易发生又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和后期生长速度的疾病,多发生于刚出生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常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而造成患猪死亡。
为了确保仔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找准致病因素及早治疗意义重大。
一、流行病学PDCoV 是尼多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亚科(Coronavirinae)δ-冠状病毒属成员, 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
该病毒于2009—2012 年中国香港首次报道,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但未分离到病毒,也未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3—2014 年美国猪场暴发腹泻疫情,从暴发腹泻的猪场中检测到PDCoV 且成功分离。
此后,至少有19 个洲报道了该病毒的存在。
其后相继在韩国、加拿大和我国大陆等也从腹泻猪的临床样本中检测到PDCoV,并获得了相应本土毒株的基因系列,且对其进行基因检测与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发现在基因组范围内存在很多的变异,这可能预示着PDCoV 呈现一定的地方流行性。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5f549b0758f5f61fb636667b.png)
C.M蛋白 :M蛋白是由22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27 ku~32 ku 的膜糖蛋白,在病毒粒子的组装和出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 补体存在的条件下,抗M蛋白囊膜外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能中 和病毒的感染性。另外,M蛋白能介导机体产生α干扰素,所以 M蛋白可以作为PEDV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 此后,Kusanagi K等研究者对PEDV细胞培养进行了深入 研究,相继在仔猪膀胱、肾脏的原代细胞和KSEK6、IBRS-2(猪肾细胞)、MA104(猴肾细胞)、CPK、ESK (猪肾细胞)的传代细胞系上成功培养了PEDV。PEDV在 细胞上的成功培养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PEDV 研究的瓶颈问题,为PEDV理化特性、疫苗及其相关分子 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使PEDV的研究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b.N蛋白 :N蛋白是由44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55 ku~58 ku、 磷酸化的核衣壳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 壳 ,N蛋白有3个相对保守的结构域,位于中间的是一个能与病 毒RNA前导序列结合的RNA结合域 ,N蛋白在PEDV的结构蛋白 中所占比例最大,在感染的细胞中能得到大量表达。猪在感染 PEDV的早期,体内就能产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又鉴于其 冠状病毒N蛋白保守性强,所以利用N蛋白来建立PEDV分子生物 学诊断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 因此,从PEDV发现开始,很多研究人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将PEDV适应于细胞,但用了近10年的时间都没有取得成功,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EDV研究进程。直到1988年, Hofmann等首次在培养基含胰酶的Vero细胞上成功繁殖出 PEDV,并认为胰酶对PEDV纤突糖蛋白切割作用增强了病毒 对Vero细胞的感染力,此方法在PEDV分离、细胞培养和疫苗 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感染扩散途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感染扩散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82eadd4a417866fb84a8ea0.png)
40董稼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感染扩散途径2019年第6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感染扩散途径董稼诗,李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es(PED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主要原因就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传播途径多样化。
文章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空气、运输车辆、饲料生产设备、精液的传播途径和经鼻黏膜感染进行讨论。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途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92(2019)06-0040-04 Transmission routes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Dong Jiashi,Li Pe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University,Heilongjiang Daqing163319)Abstract: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es(PEDV).Tt is a member of the cor o n a virus family,the coro n avims genu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 spreads quickly and spreads widely.The main reason is the diversifiedtion of transmission routes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Next we will discuss the transmiss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in air,transport vehicles,feed production equipment,semen and nasal muco-sa infection.Key word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Transmission route;Transmission speed;Transmis-sion range1猪流行腹泻病简介1.1病原体PED病原体为PE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