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低压电缆敷设、接头标准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篇一: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 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敷设光缆的规范与标准
.直埋光缆注:1.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细土或沙土。
沟底铺沙厚度可视为光缆的埋深。
2.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小于10cm。
4.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标准单位:m注:1.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2.大树指直径30cm及以上的树木。
对于孤立大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
5.直埋光缆敷设安装5.1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cm。
5.2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水沟底应不小于80 c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钢管内径应满足安装子管的要求,但应不小于80 cm。
5.3光缆线路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公路或乡村大道时,应采用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5.4光缆线路通过村镇等动土可能性较大的地段时,可采用大长度塑料管、铺红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5.5光缆穿越有疏泾和拓宽规划或挖泥可能的较小沟渠、水塘时,应在光缆上方覆盖水泥盖板或水泥砂浆袋,也可采取其他保护光缆的措施。
5.6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型敷设。
若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用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
在坡度大于30 °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5.7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溪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水坡、挡水墙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8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
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缆安全。
一般高差在0.8 m 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
5.9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采取钢管或塑料管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电缆线路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一、运输与保管1、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
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
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2、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
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
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指示内符合要求。
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3、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2)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队伍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3)电缆封端应严密。
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4)充油电缆的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应符合要求且完好无损。
4、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
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
地基应坚实,当受条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2)电缆终端瓷套在贮存时,应有防止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3)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4)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5)电缆桥架应分类保管,不得因受力变形。
5、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
当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充油电缆应经常检查油压,并作记录,油压不得降至最低值。
当油压降至零或出现真空时,应及时处理。
二、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电缆敷设及选择要求
7 电缆选择及敷设电缆选择电缆应依照周围环境、用电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敷设方式等条件进行选择。
电缆芯线应采纳铜芯。
电缆绝缘水平的选择原那么:1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得低于利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2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与绝缘屏蔽或金属套之间额定电压的选择,关于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系统,当接地爱惜动作不超过1min切除故障时,应按100%的利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关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的系统,不宜低于133%的利用回路工作相电压;3 操纵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知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的要求。
一样宜选用450/750V。
当外部电气干扰阻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装置区宜采纳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架空敷设的电缆应采纳阻燃型电缆,火灾报警电缆应选择防火电缆,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应采纳橡皮绝缘电缆。
电缆明敷时,宜采纳有塑料护套的电缆,有可能存在机械损伤时,应采纳相应的防护方法;电缆直埋敷设时,应有增强外护层或钢带铠装外护层的电缆。
操纵、信号、测量、网络电缆的选择宜符合以下规定:1 强电回路操纵电缆,除位于超高压配电装置或与高压电缆紧邻并行较长,需抑制干扰情形外,可不含金属屏障。
当位于存在干扰阻碍的环境又不具有有效抗干扰方法时,益有金属屏蔽;2 以下情形的回路,彼其间不宜合用一根操纵电缆:a}弱电信号、操纵回路与强电信号、操纵回路;b}低电平信号与高电平信号回路;不同馈电回路的断路器、接触器操纵回路;同一馈电回路的电力线路与操纵回路。
3 运算机系统操纵电缆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a}开关量信号,可采纳总屏蔽电缆;b} 高电平模拟信号,宜用对绞线芯总屏蔽电缆,必要时也可用对绞线芯分屏蔽电缆;低电平模拟信号或脉冲量信号,宜采纳对绞线芯分屏蔽电缆,必要时也可采纳对绞线芯分屏蔽复合总屏蔽电缆;c}用于运算机通信的网络及串行通信电缆可采纳对绞线芯分屏蔽复合总屏蔽电缆、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d}电缆缆芯最小截面不该小于,双绞线绞距不该小于60mm,电缆耐压不该低于500V;电力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知足以下规定:1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按电缆利用寿命确信的许诺值。
电缆防水接头标准
电缆防水接头标准一、接头材料电缆防水接头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常用的材料包括工程塑料、橡胶和金属等。
接头内部的导体应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如铜或铝合金。
二、结构设计电缆防水接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电气连接、机械固定和防水密封的需要。
接头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和操作条件下的应力。
同时,接头应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维护和修理。
三、电气性能电缆防水接头的电气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耐压等级、电阻值、介质损耗等。
接头的电气性能应保持稳定,不受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
四、防水性能电缆防水接头的防水性能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接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水和其他液体渗入。
防水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稳定。
五、环境适应性电缆防水接头应能够在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包括高温、低温、潮湿、盐雾、紫外线等。
接头应具有足够的耐候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受环境影响。
六、机械强度电缆防水接头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各种外力和振动的影响。
接头的机械强度应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各种操作和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
七、安全性电缆防水接头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具备安全保护功能。
例如,接头的外壳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能够防止意外触电和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八、互换性和标准化电缆防水接头应具备互换性,即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符合标准的接头应能够相互替换使用。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因此,接头的设计和制造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标准化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维护方便性。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标准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标准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连接输电线路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受高压电流的能力。
因此,制定和遵守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接头能够有效地承受高压电流,接头的绝缘材料需要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离高压电流,防止漏电和短路的发生。
同时,接头的导体材料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以确保电流的正常传输。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规定和检验,确保接头的材料符合要求。
其次,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制造工艺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执行。
在接头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特别是在接头的绝缘处理和连接工艺上,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接头的绝缘性能和连接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在实际运行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另外,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在接头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接头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以防止外界环境对接头的影响。
在接头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接头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标准制定和执行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选择优质的材料,严格执行制造工艺,规范安装和维护操作,才能确保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重视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缆敷设标准规范要求
电缆敷设标准规范要求5.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 电缆路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和维护。
4.应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于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 在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下,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当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对于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应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应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当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应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并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线电缆接头安装注意事项
电线电缆接头安装注意事项在电力工程安装中,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是输变电电缆线路中重要的电力设备部件,它的作用是分散电缆终端头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保护电缆不被击穿,还有内、外绝缘和防水等作用。
在电缆线路中,60%以上的事故是附件引起的,所以接头附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输变电的安全可靠起十分重要作用。
1、导体的连接导体连接要求低电阻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处不能出现尖角。
中低压电缆导体连接常用的是压接,压接应注意:(1)选择合适的导电率和机械强度的导体连接管;(2)压接管内径与被连接线芯外径的配合间隙取0.8~1.4mm;(3)压接后的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等截面导体的 1.2倍,铜导体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60N/m㎡;(4)压接前,导体外表面与连接管内表面涂以导电胶,并用钢丝刷破坏氧化膜;(5)连接管、线芯导体上的尖角、毛边等,用锉刀或砂纸打磨光滑。
2、内半导体屏蔽处理凡电缆本体具有内屏蔽层的,在制作接头时必须恢复压接管导体部分的接头内屏蔽层,电缆的内半导体屏蔽均要留出一部分,以便使连接管上的连接头内屏蔽能够相互连通,确保内半导体的连续性,从而使接头接管处的场强均匀分布。
3、外半导体屏蔽的处理外半导体屏蔽是电缆和接头绝缘外部起均匀电场作用的半导电材料,同内半导体屏蔽一样,在电缆及接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半导体端口必须整齐均匀还要求与绝缘平滑过渡,并在接头增绕半导体带与电缆本体外半导体屏蔽搭接连通。
4、电缆反应力锥的处理施工时形状、尽寸准确无误的反应力锥,在整个锥面上电位分布是相等的,在制作交联电缆反应锥时,一般采用专用切削工具,也可以用微火稍许加热,用快刀进行切削,基本成型后,再用2mm厚玻璃修刮,最后用砂纸由粗至细进行打磨,直至光滑为至。
5、金属屏蔽及接地处理金属屏蔽在电缆及接头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导电缆故障短路电流,以及屏蔽电磁场对临近通讯设备的电磁干扰,运行状态下金属屏蔽在良好的接地状态下处于零电位,当电缆发生故障之后,它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导短路电流的能力。
低压电器配线标准
低压电器配线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会集,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 导线长度应尽或许短,可水平架空跨过,如两个元件线圈之间、连线主触头之间的连线等,在留有必定余量的状况下可不紧贴敷设面。
3. 同一平面的导线应凹凸一同或前后一同,不能交叉。
当有必要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过,但有必要归于走线合理。
4. 布线应横平竖直,改换走向应笔直90度角;。
5. 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6. 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
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
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7. 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8. 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9. 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10. 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以上是低压电器配线标准的主要内容,供您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 总则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预期接触电压 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 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 additional protection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 arm’s reach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 enclosure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 protective barrier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 protective obstacle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2电气分隔 electrical sepation将危险带电部分与所有其他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与地绝缘,并防止一切接触的保护措施。
11——高低压电缆敷设、接头标准
•
• •
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
• •
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 相序)芯线交叉。 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基本操作工艺
• • 1)剥外护套 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 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 2)锯钢甲 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 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 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3)剥内护绝缘层 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
①接线鼻子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 ②剥出线芯长度大于线鼻子深度5mm, 将芯线插入 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合适的压模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 在两道以上,压接牢固。 ③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不同颜色热缩管包缠压接部 位。 ④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 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 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 ⑤电缆终端头应绝缘电阻合格,线鼻与设备螺栓连接 紧密相序正确。
高压电缆接头标准
项目 标准 图示
①高压电缆头制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 具备资格能力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按照工艺流程,工艺标 准来完成。 ②高压电缆接头制作分为:热缩附件制作、冷缩附 件制作;在10KV以上领域,建议使用冷缩。在10KV及以 下,使用热缩比较经济。 ③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施工场地 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 ④削除电缆半导电层时,严禁损伤电缆绝缘,半导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与终端 电层切端口必须平整、圆滑,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⑤选用合适的接线鼻子、压线钳压模、压接牢固。 接头 ⑥终端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间的 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塑料电缆 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等方式密封;塑 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 良好。 ⑦电缆头做好后根据电缆的电压等级进行直流耐压 试验,并做泄漏电流的测量;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四篇)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1. 设计规范:高压电力电缆的安装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电力电缆布置设计规范》、《电力工程设计规范》等。
2. 材料选择:高压电力电缆的选择应符合电缆规范要求,包括额定电压、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绝缘电缆附件和接头。
3. 导线敷设:高压电力电缆导线的布放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保持导线的曲率半径,避免过度弯曲,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4. 电缆保护:高压电力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电缆受到外力损伤。
同时,电缆敷设应采用合适的电缆保护管、电缆槽等设施,保护电缆不受机械破坏。
5. 接头处理:高压电力电缆的接头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包括绝缘处理、屏蔽处理和接地处理等。
接头的施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接头的质量和安全。
6. 电缆敷设深度: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深度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一般应保证电缆埋深在1.2米以上,并在电缆上方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以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误损。
7. 电缆搭挂:在特定情况下,高压电力电缆可以采取悬挂方式进行敷设,此时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固定和支撑,避免电缆在运行中受到外界力的干扰。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二)1. 设计规范:低压电力电缆的安装也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如《电力电缆布置设计规范》、《低压电力配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导线敷设:低压电力电缆的导线应保持适当的曲率半径,避免过度弯曲,同时要与其他线路、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电缆保护:低压电力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电缆桥架、电缆槽等,保护电缆不受机械破坏。
4. 接头处理:低压电力电缆的接头施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接头的绝缘处理和屏蔽处理要符合规范要求。
5. 接地处理:低压电力电缆的接地处理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电缆系统的接地电阻满足规定范围。
6. 电缆敷设深度:低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深度一般应保证在0.7米以上,埋深在1.2米以上的地下应设置保护层。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2007—05—21发布200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7—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
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
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2007—05—21 发布 2007—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2007,自 2007 年12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 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 1.3、7·1·4、7·1·5、7.2.1、7.2.8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 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 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
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
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井下电缆吊挂标准及管理规定
井下电缆吊挂标准及管理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井下巷道电缆敷设及吊挂标准,望相关单位认真执行。
一、电缆敷设及吊挂原则:1、电缆必须吊挂。
2、电缆水平敷设时必须与巷道走势保持一致,垂直方向敷设时必须与地面成90°,即横平竖直。
3、电缆改变敷设方向时,转弯处应有适宜的圆弧。
4、电缆悬挂点的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内应不超3米。
5、悬挂应有适当的驰度, 一般以电缆拉直后自然下垂为宜。
6、固定电缆钩的预埋件埋入后裸露长度不超过30mm。
7、电缆应每根分开吊挂(从上到下吊挂顺序为:通讯电缆、监测电缆、信号电缆、动力电缆)。
二、一般规定:1、严禁用小电缆钩挂大电缆。
(并且用统一类型规格的电缆钩)。
2、同一地点或同一地段挂同一根电缆只允许用同一类型的电缆钩3、巷道一侧挂有2根以上的电缆时,不得交叉,且驰度一致,不得错钩吊挂。
4、电缆钩一钩只准挂一根电缆。
5、电缆不得挂风简或水管上。
6、电缆不得遭受淋水,如有淋水应予以保护。
7、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8、在有瓦斯抽采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电缆)必须与瓦斯抽采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严禁与瓦斯抽采管路搭接。
9、电缆与供风管、供水管在巷道一侧吊挂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米以上的间距。
10、除采掘移动设备和通信、信号电缆外,盘圈或盘8字型的电缆不得带电。
11、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大于0.1米。
12、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13、电缆标志牌内容要求有名称、型号、编号、截面、长度、电压(使用电压)、用途、责任单位、来自、去向(牌的左端有向左或右端有向右的箭头)、责任人,便于识别。
14、电缆标志牌填写时字迹清楚不潦草,并与实际相符。
15、电缆标志牌箭头指向正确,即箭头由电缆指向负荷端或受电端。
16、主要巷道内敷设的电缆每100米应标有一个标志牌。
17、拐弯处或分支点以及电缆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端应各有一个电缆标志牌。
电缆敷设要求要求规范(全面,绝对实用标准)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缆敷设国家实用标准GB50217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94 (5 电缆敷设) GB50217-94 (5 电缆敷设)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 便于敷设、维护。
(4)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电缆工程施工标准有哪些
电缆工程施工标准有哪些一、总则1. 为了规范电缆工程施工行为,提高电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2. 本标准适用于电缆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具体执行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3. 本标准内容包括电缆敷设、接头接地、附件安装、试验和验收等内容。
4. 本标准所述电缆指直径超过8mm的绝缘导体绕制的传输线。
二、电缆敷设1. 施工前应仔细查看施工图纸,了解敷设线路的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方案。
2. 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好电缆敷设线路,避开其他线缆、管线等设施。
3. 电缆敷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电缆免受外界损害,避免电缆损坏。
4. 敷设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确保电缆的安全性。
5. 电缆应水平敷设,布置整齐,不得有交叉、搭接、扭曲等情况。
6. 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损坏电缆绝缘层。
7. 电缆敷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验收,确保电缆敷设合格。
三、电缆接头接地1. 电缆接头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接头材料。
2. 接头施工前应进行接头脱模试验,确保接头质量符合要求。
3. 接头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确保接头连接牢固、安全。
4. 接头处应做好防水、防潮处理,避免接头受潮影响电缆使用寿命。
5. 接地工作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
6. 接地电阻测量应使用专用测试仪器,确保测量准确性。
7. 接地部分应标明接地牌,以便查看和管理。
四、附件安装1. 电缆附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合格的附件。
2.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附件,检查其是否存在损坏、缺失等问题。
3. 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图纸进行,确保安装正确、牢固。
4. 安装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确认附件安装合格。
五、试验和验收1. 电缆敷设结束后,应进行电阻测试,确保电缆敷设质量。
2. 电缆接头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高压试验,确认接头质量。
3. 电缆安装结束后,应进行试验,检测电缆系统的整体性能。
4.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确保电缆工程施工合格。
(完整版)线路敷设方式代号
(完整版)线路敷设方式代号线路敷设方式代号PVC——用阻燃塑料管敷设DGL——用电工钢管敷设VXG——用塑制线槽敷设GXG——用金属线槽敷设KRG——用可挠型塑制管敷设⑦线路明敷部位代号LM—沿屋架或屋架下弦敷设ZM——沿柱敷设QM——沿墙敷设PL——沿天棚敷设③线路暗敷部位代号LA——暗设在梁内ZA—暗设在柱内QA—暗设在墙内PA——暗设在屋面内或顶棚内DA——暗设在地面或地板内PNA—暗设在不能进入的吊顶内④照明灯具安装方式代号D——吸顶式L——链吊式G———管吊式B——壁装式R———嵌入式BR———墙壁内安装(4)设备标注方法’⑦配电线路的标注方法a——b(c×d)e——f其中:a--回路编号b--导线型号c--导线根数d--导线截面e--敷设方式及穿管管径f--敷设部位表示2根导线表示3根导线表示n根导线⑦照明灯具标注方法一般标注方法:灯具吸顶安装标注方法:其中:a--灯数b--型号或编号c--每盏照明灯具的灯泡个数d--灯泡容量,We--灯泡安装高度,mf--安装方式L--光源种类,白炽灯或荧光灯在电气系统图上,常看到有BV -2x4 FEC20 CC.WC等标志图样。
其中FEC20 CC.WC 中的FEC是半硬质塑料管CC.WC CC--顶板内暗敷 WC--墙内暗敷SR:沿钢线槽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CC:暗敷设在顶棚内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FC--地板内暗敷WC--墙内暗敷CC--顶板内暗敷.. ACC--吊顶内敷设CE--沿顶板明敷GGD/M/J①②③G-交流低压配电柜G-电器元件固定安装,固定接线D/M/J-D:电力用柜M:面板操作J:静电电容器①-设计序号:1.分断能力为15kA;2.分断能力为30kA;3.分断能力为50kA②-主电路方案代号③-辅助电路方案代号PGL □—□P-低压开启式配电柜G-电器元件固定安装,固定接线L-动力用前面□-设计序号后面□-主电路方案号PGL1型为15KA(有效值),PGL2型为30KA(有效值);现在PGL已基本不用了,动力大部分采用GGD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 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 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 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 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 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 做好绝缘处理。
基本操作工艺
• 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 • 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
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 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 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高、低压单芯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交流单芯电缆敷 设方式
①单芯交流电缆不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如果要直埋,需 选择非磁性材料的铠装;
②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 钢管,宜采用玻璃钢管及其它非磁性材料管路。
③单芯电缆不宜过多盘绕和交叉,以免发生涡流损耗。
图示
①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通讯
钢甲接地线
钢甲
铜屏蔽接地
地线防潮段钢甲接地 内护套
铜屏蔽
屏蔽层接地线
基本操作工艺
• 5)铜屏蔽层处理 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 蔽层切断处位置,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 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
• 2)锯钢甲 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 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 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 3)剥内护绝缘层 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
①接线鼻子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 ②剥出线芯长度大于线鼻子深度5mm, 将芯线插入 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合适的压模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 在两道以上,压接牢固。 ③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不同颜色热缩管包缠压接部 位。 ④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 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 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 ⑤电缆终端头应绝缘电阻合格,线鼻与设备螺栓连接 紧密相序正确。
②电缆在电缆沟、支架、桥架、配电柜内等 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有序整齐,并在适 当位置固定。
③电缆在柜体、管道出入口处及桥架拐角处 应加装橡胶绝缘垫层,防止损伤电缆。
④电缆之间应保持电缆外径1倍的距离;交流 单芯电缆敷设时宜紧靠或者将三根电缆扎成“品” 字形。
⑤电缆两端悬挂标志牌。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③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电缆在桥架中 的敷设
①桥架铺设应横平竖直,表面光滑无毛刺,应满足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支撑跨距一般为1.5~ 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金属桥架 及其支架首端和末端均应接地,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m~ 50m距离接地一次。采用玻璃钢桥架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 专用接地线。
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 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 相序)芯线交叉。
• 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 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基本操作工艺
• 1)剥外护套 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 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
②电缆敷设时,应将A、B、C三相单芯电缆定距 离用扎带扎在一起,呈“品”字形(即三相电缆的形 状;距离很短,电流很小可以不用。)
图示
在线路中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
交流单芯电缆并联使用 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
时的敷设
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
均匀。
④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 0.5m;保护管应满足 埋深下的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距排水沟底不宜 小于 0.3m。
⑤较长电缆管路下列位置应设置工作井:电缆牵引张力 限制的间距处; 电缆分支、接头处;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 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电缆在有爆炸性危险 场所的敷设
①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埋地或在较高处架空敷 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 保护。
②桥架敷设在腐蚀性、热力管道等环境应采取防腐隔热措 施。
④电缆在桥架内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 不应大于50%。
电缆地下直埋 的敷设
①电缆直埋路径应避开酸、碱等化学腐蚀、热源、外力损 伤、地段。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②电缆壕沟深度不低于0.7m,电缆间距0.1m,电缆外皮 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 0.3m。电缆敷设进壕沟后,沿电 缆上下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 的软土或砂层,并在上面覆盖 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 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 然后填土掩埋。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 转弯处或接头 部位, 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②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 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图示
高、低压单芯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交流单芯电缆的特 殊预防措施
交流电力电缆尽量采用三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 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①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 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塑金属扎带。 ②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
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也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 ③ 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
图示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电缆在电缆支架上 的敷设
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支架距离 不得大于1.5米,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 交叉,应设置适当固定的位置,用扎带或专用电 缆夹加以固定。
工作标准——电缆敷设标准、接头标准
设备保全部 2014年4月15日
• 一、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 二、交流单芯电缆敷设标准
• 三、低压电缆接头标准
• 四、高压电缆接头标准
• 五、附录一:高压电缆头制作工艺
•
附录二:高压交流单芯电缆接地问题
•
附录三: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
•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
图示
电缆数量较多在多层支架上敷设时:
①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
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
数量较多的电缆在电缆 支架上的敷设
的顺序排列。 ②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 及以
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
上,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
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通讯 线路相距较近时的敷设
线路应采用屏蔽线; ②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
时相互间距宜远离;
③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更远。
低压电缆接头标准
项目
标准
低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
①接续管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 ②对接时相与相之间接头应错开,将每一相线芯剥去 接续管长度的1/2内绝缘,按原相序进行对接,接续管中 两导体之间应接触良好,不准有缝隙。 ③压线钳应应使用相对应电缆型号的压模,每一个接 续管不得少于4个压坑,芯线与接续管压接牢固。 ④压接完毕后进行绝缘处理,包扎要美观。保持电缆 绝缘强度。地埋应用专用接头。
•
附录四: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
:最下层支架距地坪、沟道底部的最小净距
高、低压电缆敷设一般标准
项目
标准
图示
电缆路径的选择
①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腐蚀、过热等 损害。
②在满足安全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便于敷设、维护。
电缆敷设的基本 要求
①电缆敷设时,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 摩擦拖拉造成机械损伤。
②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宜用丝扣连接;防爆导管不 应采用倒扣连接,应用防爆活结头,结合面应紧密;每根电 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 3 个,直角弯不宜超过 2 个;并 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 20mm 的空隙。
③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设备的低压电 机所有回路,每管合穿不多于 3 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 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
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 6)剥半导电层 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
①可剥离型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
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
• 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 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 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