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分配率=2 000÷(1 200+400)=1.25 甲工程应分配细砂费用=1.25×1 200×30=45 000元 乙工程应分配细砂费用=1.25×400×30=15 000元 (2) 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与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是按各受益工程项目的定额成本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成本各用料对象定额成本之和 某工程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工程的材料定额成本×材料
分配率
1.2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3) 完成产量比例分配法 完成产量比例分配法适用于共同耗用的材料与完
工工程量有密切关系的材料消耗费用分配,如架 料摊销额的分配。 【例4.27】 某施工企业共消耗粉刷材料60 000元,用于A、B两个工程项目的装饰,A、B 两个工程需粉刷的面积分别是5 000m2和1 000m2 ,则各工程分配粉刷材料的费用如下: 分配率 = 60 000÷(5 000+1 000)= 10元 /m2 A工程分配粉刷材料费用 = 10 × 5 000 = 50 000元 B工程分配粉刷材料费用 = 10 × 1 000 = 10 000元
1) 认真审核各种耗用材料凭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2) 分清材料的用途。 3) 对在成本中比重大的材料,除了汇总金额外,还应汇总
数量。
1.3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4) 若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施工企业,还应按月 随月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将材料的计划成本调为 实际成本。
另还需注意已领未用材料的处理。已领未用材料, 是指已办理领料手续,计入工程成本,但尚未使 用的材料。包括未完工程在成本结算期尚未使用 的材料和工程竣工后的剩余未用材料。前者若下 期仍然能用,只需办理"假退料"手续,并编制" 已领未用材料汇总表",格式如表4.11,冲减当 期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费,并作为下期工程成本材 料费用的依据;后者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将材 料退回仓库,及时冲减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费用。 另外,施工中回收的残次材料,也应填制"材料 交库单"估价入账,冲减工程施工的材料成本。
材料费用的分配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材料费用作为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分配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本管理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材料费用分配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材料费用的构成和分配原则。
2. 掌握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实训内容1. 材料费用的构成材料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材料费用: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费用。
(2)间接材料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
(3)废品损失: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次品所造成的损失。
2. 材料费用分配原则(1)相关性原则:材料费用的分配应与产品生产的相关性相符,确保分配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受益原则:材料费用的分配应按照各产品受益程度进行分配,使分配结果更加公平。
(3)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分配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分配过程中的成本。
3. 材料费用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将材料费用直接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2)按产品产量分配法:按照各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3)按产品产值分配法:按照各产品产值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4)按产品工时分配法:按照各产品实际工时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四、实训过程1. 收集企业实际材料费用数据,包括直接材料费用、间接材料费用、废品损失等。
2.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各产品生产所需材料,确定材料费用构成。
3. 根据分配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4. 对材料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产品分摊的材料费用。
5. 分析分配结果,评估分配方法的合理性。
五、实训结果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以下成果:1. 熟悉了材料费用的构成和分配原则。
2. 掌握了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97.发电机能力利用率发电机能力利用率(集约负荷率)=(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最大长期有效能力)×100%发电机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量/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发电机的综合利用率(综合负荷率)=[(报告期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发电机最大可能发电量(千瓦时)]×100%或=发电机的时间利用率×发电机的能力利用率98.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千瓦或马力)/企业最大班工人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原动机能力-劳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务)+(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电动机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能力)=机械传导设备能力+电力传导设备能力99.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千瓦时)/平均工人数或实际工作工日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全部原动机发生的动力-原动机用以劳动发电机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动机消耗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消耗的动力)=机械传导的动力+电力传导的动力100.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元)/企业最大班工人数101.劳动机械化程度劳动机械化程度=(报告期从事机械化操作的工人数/报告期全部工人数) ×100%102.生产机械化程度生产机械化程度=(报告期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报告期全部产量) ×100%或=劳动机械化程度×(机械化工人劳动生产率/全部工人劳动生产率)103.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自动化程度=(报告期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产量/报告期全部产量)×100%或=设备自动化程度×(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效率/全部设备的平均生产效率)设备自动化程度=(报告期自动化设备台数/报告期全部设备台数)×100%104.在途日数在途日数=材料运输与验收日数-结算凭证邮递日数-双方开户银行办理结算凭证手续日数-货款承付日数某种材料实际平均在途日数=计算期该种在途材料平均占用额/计算期该种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额平均在途日数=[∑(全年供应量×在途日数)]/各供应单位全年供应量之和。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1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1.材料费用分配率 =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2.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1.2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1.某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 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之和3.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料定额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二、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2.1 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1.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2 按单件定额工时分配1.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 = 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直接发生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劳务数量3.2 交互分配法第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
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1.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产品总量2.某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去其他辅助辅助部门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3.交互分配后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前该辅助部门费用+交互分配后转入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后转出该辅助部门费用第二阶段对外直接分配:1.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 = 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车间为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提供劳务总量2.其他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 其他部门耗用该辅助车间的劳务数量×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3.3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是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成本会计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岗位1任务
想一想
根据领料单等凭证汇总原材料费用
成本会计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看谁算得 快!
领料凭证汇总表
年
月
怎么算?
单位:元
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合 计
产品用 车间用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丁材料
戊材料
原材料合计
领料凭证汇总表
2011 年 3 月
单位:元
供电车间
原材料
小计
制造 生产车间 机物料耗费
费用
小计
管理 管理部门
修理费
费用
小计
合计
新知识点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总额 ÷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30000
¥9 3 7 0 0 0 0
9370000 ¥9 3 7 0 0 0 0
记账:许小红
审核:杨风
制单:李丽
岗位4任务
想一想
登记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成本会计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产品
单位:元
2011 月日 3 31
凭证号
转字 001
摘要 分配材料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在产品耗用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按照材料定 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适用: 当多种产品耗用多种材料的情况下采用。
预习
回去想想,下 回分解!
材料费用的分配的
乙产品的实际消耗=定额消耗 * 分配率 =2100 * 0.9=1890
(4)
甲产品的实际材料费用=实际消耗量 * 单价 =3060*15=45900
乙产品的实际材料费用=实际消耗量 * 单价 =1890*15=28350
课堂练习:
乙两种产品共同使用A、B两种材料,共计66480 元;本月甲产品生产了200件,乙产品100件;两 种产品的消耗定额分别是:甲产品A5 B 8乙产品 A7 B9 ;两种材料的单价分别是A12,B14。
答案:
PART 1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 =200*5*12=12000
B 材料定额费用 =200*8*14=22400
甲产品的总定额费用 =12000/*12=8400 B材料定额费用=200*9*14=12600 乙产品的总定额费用=8400+12600=21000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分产品领用材料,直接计入有关账户。 二.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则须采用一定的方法,间
接计入有关账户。常用的几种分配标准有:重量、体积、 长度、容积、定额等。
PART ONE
例题:本月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一种材料4950公斤, 每公斤单价15元,共计74250元;甲产品170件,乙产品 210件,消耗定额分别是20公斤和10公斤。
计算:
甲产品的定额消耗=170 *20=3400 乙产品的定额消耗=210 * 10=2100 两种产品的总定额消耗= 3400+2100=5500
分配率=待分配材料 / 总定额 = 4950 / 5500 = 0.9
7.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按产品的重量(体积、面积)分配
解答:其计算过程如下, 甲产品总重量=25×2 000=50 000(千克) 乙产品总重量=20×1 500=30 000(千克) 丙产品总重量=15×1 000=15 000(千克) H材料的原材料分配率=1900000/95000=20(元/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0 000×20=1 000 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0 000×20=600 00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 000×20=300 000(元)
3)按产品的材料定额费用分配
2. 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总和 各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3. 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
分配率
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
3)按产品的材料定额费用分配
【例3-3】飞翔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6 年10月产量分别为150件、120件,共同领用材 料费用376 200元,其中,领用A材料费用217 800元,领用B材料费用158 400元。每件甲产品 消耗A材料定额6千克、消耗B材料定额8千克, 每件乙产品消耗A材料定额9千克、消耗B材料 定额5千克。A材料每千克100元,B材料每千克 80元。要求根据甲、乙产品消耗的材料费用定 额分配其应负担的实际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对于单一用途的材料消耗,我们只需要将金额对 应记入费用成本账户即可。如:行政部门领用材料 1000元,就记作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1000
但是当领用材料被用于多种产品时,我们 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分 配。下面就介绍最常见的三种分配方法。
1)按产品的重量(体积、面积)分配
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1. 明确成本对象:将材料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分配,例如按照产品、订单、项目或部门等进行划分。
根据具体业务情况,确定成本对象后,可以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成本驱动因素或权重来分配材料费用。
2. 使用占用成本法:根据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量,按照材料的消耗数量或占用时间来进行费用分配。
可以将材料费用按照使用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
3. 使用销售比例法:将材料费用按照销售量或销售额的比例进行分配。
根据产品或项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计算出不同成本对象在总销售量或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将材料费用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4. 使用产量比例法:将材料费用按照实际产出量或产出额的比例进行分配。
根据不同的产品或项目的产出量或产出额,计算出不同成本对象在总产出量或产出额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将材料费用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5. 使用直接成本法:将材料费用直接分配到与材料使用相关联的成本对象上。
例如,对于特定的材料费用,可以直接将其归属于特定的成本对象,而不需要进
行复杂的分配计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来决定。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三、发料成本的确定
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其准确 与否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材料成本及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发料成本受发料数量和发料单价两个因素的影响。若材 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还应考虑材料成本差异。
(一)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发料成本的确定: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生产成本——丙产品
38 9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8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A材料
1 600 101 300
成本会计
实体的半成品及配套件。 4、燃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燃烧发热或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所用的各种
燃料。 5、动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水、电、风、汽等。 6、包装物:是指生产领用,构成产品实体和价值的组成部分的各种包装物品,
如箱、桶、瓶、坛、袋等。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边角余料,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应当估价入账,
(1) 各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 甲产品的定额耗用量=400×20=8 000(千克); 乙产品的定额耗用量=600×15=9 000(千克); 丙产品的定额耗用量=200×60=12 000(千克); 合计:8 000+9 000+12 000=29 000(千克) (2) 材料费用分配率=92 800÷29 000=3.2。 (3) 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8 000×3.2=25 6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9 000×3.2=28 800(元); 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2 000×3.2=38 400(元); 合计:25 600+28 800+38 400=92 8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97.发电机能力利用率发电机能力利用率(集约负荷率)=(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最大长期有效能力)×100%发电机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量/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发电机的综合利用率(综合负荷率)=[(报告期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发电机最大可能发电量(千瓦时)]×100%或=发电机的时间利用率×发电机的能力利用率98.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潜在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千瓦或马力)/企业最大班工人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原动机能力-劳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务)+(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电动机能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能力)=机械传导设备能力+电力传导设备能力99.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劳动的实际动力装备系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千瓦时)/平均工人数或实际工作工日数)用于工业生产的总动力=(全部原动机发生的动力-原动机用以劳动发电机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动机消耗的动力+用于工业生产的电气器械消耗的动力)=机械传导的动力+电力传导的动力100.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劳动的固定资产装备系数=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元)/企业最大班工人数101.劳动机械化程度劳动机械化程度=(报告期从事机械化操作的工人数/报告期全部工人数) ×100%102.生产机械化程度。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际材料费用,其分配计算公式如下:【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
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
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计算结果如下:工业会计常用公式速查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 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2.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3.积累率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4.固定资产需要量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5.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式中: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7.固定资产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9.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10.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11.固定资产更新率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2.固定资产退废率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14.固定资产磨损率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净值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分期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产品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五五摊销法: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19.辅助材料需要量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20.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21.材料供应量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22.材料储备量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23.材料采购量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24.材料采购次数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27.材料的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28.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32.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33.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35.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38.原材料节约量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41.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42.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改进压缩系数)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44.锻锤生产能力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46.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50.设备的时间潜力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51.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55.设备平均数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56.实用设备安装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59.完好设备使用率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60.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65.高炉综合利用率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66.平炉综合利用率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68.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76.设备修理返修率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77.设备泄漏率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78.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79.设备事故率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 80.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损失总金额=设备事故的修理费总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设备事故造成减产金额=各种设备事故减产数量×单位产品价格设备事故造成减产数=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每台时平均产量81.设备换班系数设备换班系数=设备工作的总台班数/实际使用的设备总台数82.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工艺用燃料需要量=(单位产品标准燃料消耗定额×计划产量)/折算系数折算系数=实际使用的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千焦)/700(千焦)标准燃料=非标准燃料×(每千克非标准燃料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3.铸造焦炭需要量铸造焦炭需要量=炉料总重量×熔炼每吨金属的焦炭消耗定额84.焦铁比焦铁比=化焦总量/焦炭消耗量85.标准煤量标准煤量=∑[煤炭数量×每千克煤炭发热量(千焦)]/700(千焦)86.单位产品耗煤量单位产品耗煤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煤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应分摊的煤消耗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量/总的应耗煤量)工业生产用的煤总消耗量=全厂用煤总量-全厂非工业生产用煤量87.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用煤需要量=锅炉计划开动日数×煤炭日耗定额或=计划产量(产值)×单位产品(产值)耗煤定额88.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铸造加热炉熏油需要量=计划铸件产量(产值)×单位产量(产值)耗油定额每万元产值耗煤量=标准耗煤量/总产值(万元)节约煤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单位产品耗煤量(千克)]×本期产品产量×每千克燃料计划价格89.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0.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每万元产值耗电量=(收入电量-转供电量-非生产用电量)/本期产品产量91.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电力消耗定额完成率=(单位产品耗电量/消耗定额)×100%92.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上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单位产品耗电量(度))×本期产品产量×每度电费93.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技改革新节约电力消耗的节约额=(改进前耗电量(度)-改进后耗电量(度))×使用时间×推广台数×每度电费94.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发电机的平均实际能力=报告期实际发电总量(千瓦时)/报告期实际作业时间总数(小时)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一年发电总量(千瓦时)/8760(小时)95.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发电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报告期发电总量/报告期被利用设备能力总和(千瓦)96.发电机时间利用率发电机时间利用率(粗放负荷单)=(报告期发电机的实际作业数/报告期日历时数)×100%。
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
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原材料费用的合理分配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势在必行。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的目的。
原材料费用分配的目的在于合理确定各个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费用,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明确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可以更好地监控原材料的使用情况,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原材料费用分配应当以实际消耗为依据,合理确定各个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比例,确保分配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2. 简便性原则,原材料费用分配应当尽量简化,避免繁琐的操作和复杂的计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3. 统一性原则,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应当统一适用于所有产品,避免因为产品种类繁多而导致分配标准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4. 灵活性原则,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三、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最为简单和直接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即将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实际使用量进行分配,适用于原材料消耗比较明确的情况。
2. 比例法,比例法是将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生产数量或价值比例进行分配,适用于原材料消耗比较难以确定的情况。
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将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分配,适用于企业实行标准成本管理的情况。
四、原材料费用分配的实施步骤。
1. 确定分配依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依据,可以是产品的实际使用量、生产数量或价值比例等。
2. 制定分配标准,根据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明确各个产品的分配比例。
3. 实施分配工作,按照制定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进行实际的分配工作,确保分配结果准确可靠。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分析
本章要点:
• 各要素费用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标准的选择 •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及交互分配法等分配方法
的特点和适用性 •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及各种
分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分配方法的应用 • 废品损失的核算
第四章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练习: 某企业某月生产A产品重量为200千克,B产品重量为
300千克,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为5000元。
方法2: 材料费用的分配——按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各产品产量(或产值)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
=该产品产量(或产值)×分配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1.材料的分类 2.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 3.消耗材料的计量 4.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
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 理用备件、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 根据领料填制的原始凭证列明的领料用途分别确定 不同的对象进行归集:
• 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构成产品 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 料、半成品、燃料等,应直接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发料人:李云峰
领料人: 马硕
领料单位负责人:林小燕
适用:未制定消耗定额或不经常使用的材料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材料费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出项目。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合理地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
因此,对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材料费用归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材料费用归集制度,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材料费用的归集标准和程序。
只有建立了规范的制度,才能够确保材料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应当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建立起科学的材料费用分析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各项材料费用的异常情况,确保材料费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
另外,要合理分配材料费用。
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时,企业应当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地进行费用分配,避免出现费用分配不公平的情况,确保各个部门的利益平衡。
最后,要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
企业应当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各项材料费用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监控和管理,合理分配材料费用,加强对材料费用的分析和评估,从而确保材料费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篇一:项目一材料费用的分配绪论成本核算的岗位职责1、拟定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成本核算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本单位的成本核算办法。
2、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根据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年、季、月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并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组织成本、费用计划的实现,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正确计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4、核算产品成本首先,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归集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配,同时要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间接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最后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界限,准确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5、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在产品台账和半成品登记簿,认真记录在产品的内部转移和半成品的入库出库。
对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6、编制成本、费用报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析和考核根据账簿记录、成本费用计划和上年度成本、费用等有关资料,编制各种成本费用报表,并分析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成本升降的原因,预测成本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流程原材料基本生产成本库存商品注:(1)各项要素费用分配;(2)长期待摊费用分分配;(3)制造费用的归集;(4)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5)制造费用的分配;(6)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7)结转期间费用。
项目一材料费用的分配学习目标:1.熟悉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的程序;2.掌握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如定额消耗量法和定额费用比例法等;3.掌握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和账务处理。
任务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一、任务资料(一)企业概况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一个多步骤大批量生产的小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
职工100多人,该公司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还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供电车间从事电力生产,以满足公司内部各车间、部门对动力的需要;机修车间从事机器设备的维修。
该企业主要生产钢木结构的学习桌和学习椅两种产品,所用材料有多层板、钢管、塑料脚套等。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一车间将多层板和钢管下料,切割成型,生产出a1、a2两种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交自制半成品库;二车间从自制半成品库领用a1、a2,经过焊接、装配、喷涂等工序,生产出学习桌、学习椅,经检验合格后交成品库。
(二)财务制度及有关规定1、资产部分(1)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其发出成本。
产品成本中汽、电费用金额较小,为简化核算手续,不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结转的汽、电费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固定资产折旧采用使用年限法。
2、产品成本核算部分(1)该公司实行一级核算,产品成本项目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
产品成本中汽、电费用金额较小,为简化核算手续,不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结转的汽、电费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一车间以a1、a2为成本计算对象,各种自制半成品的成本采用综合成本结转,不进行成本还原。
完工的各种半成品入半成品库。
(先入库后领用方式)(3)二车间以产品学习桌和学习椅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一车间生产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采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转入二车间各成本项目。
(直接移交方式)(4)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为简化核算工作,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5)各项费用分配率均精确到0.0001,尾差由最后的费用项目负担。
(三)其他部分1、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沿海支行,账号:20XX0608225,纳税登记号:370101791508155。
2、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3、所有原始凭证中业务印章省略(假设已全部盖上有关印章)。
4、其他有关规定、方法均在任务资料中予以提供。
(五)各车间期初在产品成本,见表1-2。
期初在产品明细账单位:元(六)材料日常发出核算程序各用料单位填制一式四联领料单,据以从材料仓库领用材料,月末财会部门材料核算员进行金额汇总,编制“发出材料及自制半成品汇总表”。
20XX年5月份材料领料单如表1-3-1~表1-3-17。
表1-3-1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1领料部门:一车间201×年5月4日仓库:1号表1-3-2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2领料部门:一车间201×年5月4日仓库:2号领料人:张伟发料人:赵刚会计:李荣表1-3-3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3领料部门:二车间201×年5月4日仓库:4号表1-3-4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4领料部门:一车间201×年5月5日仓库:1号领料人:陈亮发料人:郭元会计:李荣领料人:张伟发料人:赵刚会计:李荣表1-3-5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5表1-3-6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6表1-3-7沿海市胜利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领料单编号:5007领料人:张伟发料人:王强会计:李荣领料人:刘辉发料人:韩晓红会计:李荣领料人:张伟发料人:王强会计:李荣篇二:材料采购费用分配基础会计——材料采购费用分配教学设计12345篇三:材料费用的分配(例)1、材料费用的分配(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2700千克,每千克3元,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生产乙产品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材料分配率=2700*3/3000=2.7甲产品材料费用=2000×2.7=5400元、乙产品材料费用=1000×2.7=2700元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例)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10200元,锅炉车间5032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272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200度电;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136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02吨。
直接分配法在此方法下,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服务,其成本直接对外分配。
因此,分配率为:供电车间:10200/(27200-2200)=0.40()8(元/度)锅炉车间:5032/(1360-102)=4(元/吨)然后,根据分配率分别乘以耗用量,就可计算出各自应分摊的辅助生产成本。
甲产品负担的电费=0.408×12000=4896(元)乙产品负担的电费=0.408×11000=4488(元)基本车间一般用的(制造费用)=0.408×1200=489.6(元)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费(管理费用)=0.408×800=326.4(元)顺序分配法在此方法下,首先要确定分配的顺序,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供电车间耗用锅炉车间的费用=5032/1360×102=377.4锅炉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费用=10200/27200×2200=825供电车间受益少,所以排在前面,而锅炉车间排在后面。
第一步,首先分配的供电车间应该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所有的受益部门(包括锅炉车间),其分配率=10200/27200=0.375(元/度),按照此分配率进行分配:锅炉车间应分摊:0.375×2200=825(元)甲产品应分摊:0.375×12000=4500(元)乙产品应分摊:0.375×11000=4125(元)基本车间一般用的(制造费用):0.375×1200=45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0.375×800=300(元)第二步,把锅炉车间所发生的费用加上它所分摊的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到除了供电车间以外的其它受益部门。
蒸汽单位成本=(5032+825)/(1360-102)=4.6558(元/吨)甲产品应分摊:4.6558×600=2793.48(元)乙产品应分摊:4.6558×500=2327.90(元) 基本车间一般用的(制造费用):4.6558×100=465.58(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4.6558×58=270.04(元)注意:在顺序分配法下,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例中的锅炉车间),其费用不再分配给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例中的供电车间)。
所以,我们说它是部分地确认了辅助生产车间的交互服务。
交互分配法第一步,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供电车间分配率:10200/27200=0.375(元/度)锅炉车间分配率:5032/1360=3.7(元/吨)所以,锅炉供电:102×3.7=377.4(元)供电锅炉:2200×0.375=825(元)第二步对外分配: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10200+377.4-825=9752.4(元)锅炉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5032+825-377.4=5479.6(元)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供电:9752.4/25000=0.390096(元/度)锅炉:5479.6/1258=4.3558(元/吨)根据此单位成本,分别乘以各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的受益量,就可以得到其分摊的成本。
代数分配法首先建立方程组,设每度电的单位成本为X,每吨蒸汽的单位成本为Y,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27200X=10200+102Y1360Y=5032+2200X解得:X=0.3912483Y=4.3328725根据该单位成本,分别乘以各受益单位得到的劳务量,就得到其所应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
3、制造费用的分配(例)某工业企业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976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丙产品1200件,丁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丙产品6小时,丁产品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