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高科技区园区资料
全球知名工业园
全球知名工业园全球知名科技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裕廊工业区位处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多公里,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
1961年8月,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国家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建设、招商、服务、产业政策等全过程.为早期开发区的快速启动奠定了基础。
1968年6月1日,经济发展局工业园区部独立出来,成为裕廊镇管理局,主要职能为发展和管理土地、园区、不动产、城镇和国外用于工商业发展的地产,以及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新加坡政府将裕廊岛定位为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
1977年正式建立石化专区,启动第一期计划并开始实施,仅在80年代就成立了13家石化公司,使得石化产业迅猛发展。
为满足下游产业对烯烃的需求,1991年又酝酿第二期计划并于1997年开始施行,由此石化产业进入快速集聚发展,逐步成为世界级规模的石化基地。
裕廊工业区围绕石油和化工这个核心产业深入拓展,按照产业链进行合理延伸,不断增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实力,提高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从而保证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技术城园区占地23平方公里,是在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和“索菲亚协会”(当地银行、地主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成立)下主导建设的,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索菲亚•安蒂波里斯技术城建立于1969年,是法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科技园区。
主导产业突出,信息通信业成为园区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信息通信类产业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有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成为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主要从事创新和研发环节,以及少量的小批量生产。
园区企业以创新和研发活动为主,制造、物流、市场和销售等环节相对滞后。
由于缺乏产业发展配套环境和产品市场需求,对园区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采取多种途径支持企业创业发展。
世界高科技园区资料
爱尔兰为欧洲西部岛国,西临大西洋,东与英国隔爱尔兰海相望。
爱尔兰人是古代克尔特族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
公元5世纪初,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皈依了天主教。
由于岛上王国林立、争斗不止,因此爱尔兰在政治上一直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国家。
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始了对爱尔兰的跨海征服。
到17世纪末,爱尔兰岛已完全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成为英国历史上在海外拓殖的第一块殖民地。
为了强化对爱尔兰人的统治,1801年,英国议会不顾爱尔兰人的强烈反对,强行通过《英爱合并法案》,正式将爱尔兰纳入了不列颠的版图。
19世纪初英国和爱尔兰合并后,爱尔兰成为英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独立。
1948年爱尔兰脱离英联邦成为共和国,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的一部分。
1949年,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
爱尔兰于1955年加入联合国,1967年加入关贸总协定(现WTO),1973年加入欧共体(现欧盟)。
爱尔兰人口为391万,面积7.028万平方公里,为欧洲小国。
由于自然资源缺乏,传统上以农牧业为主。
爱尔兰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行开放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大力吸引外资,加速发展工业与第三产业。
1994年以来,爱尔兰经济发展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始终高居欧盟各国之首。
尤其是1998年以来GDP增长速度连续创历史最好水平,1998年为8.9%,1999年为9.8%,2000年达11.5%,2001年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2001年GDP增长率欧元区为1.6%,欧盟为1.7%,英国为2.2%,法国为2.0%,德国为0.6%,美国为1.2%,日本为-0.4%),爱尔兰的GDP增长仍高达5.9%,GDP总量为1154亿欧元,人均2.95万欧元。
从2000年开始,爱尔兰人均收入跃居欧盟国家第2位,经济竞争力世界排名第5位。
爱尔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变革和调整,目前已从农牧业国一跃为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前列。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世界十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世界十大著名高新技术开发区(the World Top Ten High-Tech Parks)目前世界上有十大著名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是:1.美国斯坦福科技园。
俗称“硅谷”,它是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从此开了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先河,目前,该区生产的电子集成电路产品占世界总产值的四分之一;2.日本筑波科学城。
它是日本六十年代后建立起来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开发区,聚集了1.5万名科研人员千余家企业,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区;3.独联体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区。
它是原苏联的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的联合综合性科研基地。
聚集了近三十所国立研究所和大学的科研力量,人数2万余人,是日前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区;4.加拿大卡尔顿高科技区。
它位于渥太华西部。
是加拿大科技核心区,集中了近400所大学、科研机构及高新开发公司,被称为“北硅谷”;5.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区。
它是德国电子和微电子及机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心,有“巴伐利亚硅谷”美称;6.英国苏格兰高科技区。
它是英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聚集了皇家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和400余家高科技企业,生产了占英国80%的集成电路和50%以上的计算机及软件和附件产品;7.法国诺布尔高科技产业区。
它是法国高能物理和电子技术的研究中心和开发基地,拥有8000多家研究和制造高能物理和电子产品的科研机构和企业;8.意大利国家高科技区。
它主要从事通讯卫星及卫星地面接收站台票的研究和开发,迄今已为世界各国生产了六十二颗通讯卫星和七十四座地面站系统;9.瑞典希斯达电子城。
这里聚集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电子公司,能生产完整的成套电子整机和附件产品;10.新加坡国家高科技区。
它是新加坡1994年全国建成的高科技产业区。
是亚洲国家中比较成熟和最先产生经济效益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
世界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世界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域。
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4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80%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美国的“硅谷”(又称斯坦福科学公园)。
50年代建于加州,它聚集了1000多家生产电脑、半导体的企业,这里生产的电脑、半导体元件占世界总产量的25%,年产值高达44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日本“筑波科学城”。
筑波现有国立研究所和大学46所,科研人员达1000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有2500人,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三、德国的慕尼黑高新技术开发区。
它是德国的电子科学研究中心,拥有几百家电子公司,赫赫有名的西门子公司就雄居此地。
仅西门子公司一家生产的电子表、集成电路产品就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
四、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联合科研基地。
这里集中了320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达1.8万人,是一个科研、教学、生产三合一的综合体,对开发西伯利亚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英国的苏格兰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里是英国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拥有300余家电子企业,生产着英国80%的集成电路和50%的电脑及附属产品。
六、法国的格勒诺布高新技术开发区。
该区拥有8000多家电子企业,是法国电脑、电子产品基地。
七、加拿大的卡尔顿高新技术开发区。
它拥有35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约2.5万人。
八、意大利的蒂布尔蒂纳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里是意大利电子工业基地。
它的产品已覆盖了许多国家的军事、民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九、瑞典的希恩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它方圆7km2的面积内,集中了全国70%的电子工业,现有150余家公司。
产业园区国外发展历程
产业园区国外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园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高度关注。
国外产业园区是一种集中的、现代化的产业集聚体,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生产环境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引擎。
本文将从国外产业园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管理模式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产业园区的历史沿革国外产业园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美国出现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产业园区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现今,国外产业园区规模日益庞大,种类日益丰富,已成为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吸引外商投资和人才的重要载体。
二、国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 美国作为最早形成现代意义上产业园区的国家,美国的产业园区规模庞大,类型多样。
其中,加州硅谷是美国最有名的产业园区之一。
硅谷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院校,以及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等高端产业为主导,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德国德国的产业园区以其严谨的管理和高质量的产业集聚体著称于世。
其中,慕尼黑工业园区是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产业园区之一。
该园区侧重于高科技企业的集聚,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德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慕尼黑工业园区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支持。
3. 日本日本的产业园区以其密集的产业集聚和高效的管理而著称。
十大科创园成功案例
十大科创园成功案例一、美国硅谷。
说到科创园,那硅谷肯定是超级大明星啊!这个地方就像是科技界的魔法乐园。
好多超级有名的科技公司都从这儿冒出来的,像苹果,那iPhone改变了咱们整个世界的通讯和生活方式啊。
还有谷歌,感觉现在谁离得开谷歌搜索呢?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那些聪明的脑袋都吸过来了。
学校也和企业合作得超紧密,斯坦福大学就在旁边,源源不断地给硅谷输送新鲜血液。
而且这里的投资环境超棒,风投们都跟嗅觉灵敏的小猎犬似的,一有好项目就扑上去给钱,让那些创新的小种子能茁壮成长。
二、中国深圳南山科技园。
哟呵,深圳南山科技园那也是相当厉害啊!这地方就像是中国科技的先锋队。
腾讯就在这儿,微信、QQ这些软件可是连接了十几亿人呢,改变了咱们社交的模式。
还有大疆,那无人机在全球都飞得呼呼响,不管是摄影爱好者用来拍大片,还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应用,大疆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里的创业氛围浓得像刚煮好的咖啡,到处都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政策也很支持,政府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给科创企业提供各种优惠和便利,让它们能安心搞创新。
三、以色列特拉维夫创新区。
以色列这个特拉维夫创新区可不得了。
别看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是创新能力那是杠杠的。
这里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很多高科技领域,像网络安全,在如今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时代,他们的网络安全技术就像一个个超级保镖,保护着全球很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数据安全。
他们的创新源于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只能靠脑袋瓜子。
而且以色列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很独特,军队里面都像是一个大的创新训练营,很多军人退役后就带着在军队里学到的技术和创新思维投身到科技创业中。
四、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就像是一个严谨的科技工匠的大作坊。
宝马汽车总部就在这儿,宝马那些炫酷的汽车,不仅外观时尚,而且技术超先进,什么自动驾驶技术之类的都在不断研发和进步。
这里还有很多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秀企业。
世界著名会展场馆——德国新慕尼黑博览中心
世界著名会展场馆——德国新慕尼黑博览中心
德国新慕尼黑博览中心
新慕尼黑博览中心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新城区,于1998年2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建筑业中的又一经典之作。
新慕尼黑博览中心总占地面积达73万平方米,目前共有16个展馆,1个国际会议中心。
其中展馆室内面积为180,000平方米,室外面积为253,000平方米,拥有
超大面积的展示空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展览中心之一。
新博览中心拥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在东西人口处有两个地铁站、两个高速公路交汇点和1.3万个泊车位,使展商和观众都能享受到最为方便高效的交通便利。
作为一个以国际最高水准建立的巨型展馆,新慕尼黑博览中心具有许多领先优势:展馆无障碍的人性化设计,使布展和参观变得更为轻松方便。
完备的通讯设施,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展区都配备了最先进的通讯接口和宽带电缆,使各项展会都能得到最好的技术支持。
广泛而周到的服务(如旅行社、商务中心、外汇兑换、饭店服务等),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商务环境。
由于新慕尼黑博览中心构造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完备性,自展馆建成以来,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包括Bauma、Electronica、ISPO等在内的大量国际性大型博览会。
在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眼中,新慕尼黑博览中心已成了展示先进技术、交流最新成果的最理想选择之一。
世界地理知识:初世界十大科学城
世界地理知识:初世界十大科学城
1.慕尼黑科学城德国的电子科学研究中心,拥有数百家电子工业公司,其中曾闻名于世的西门子公司一家生产的电子表、集成电器产品就占世界的30%。
2.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俄罗斯的一座联合科研基地,集中了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各类科研人员达18000多人,是目前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城。
3.斯坦福科学城以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为中心,聚集了1000多家生产电脑、半导体的有关企业。
目前该园区生产的电子集成电路成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生产值达440亿美元。
4.筑波科学城拥有日本国立研究所和46所大学,汇集1万余名科研人员,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高级研究人员就有2500人。
5.格勒诺布尔科学城它是法国拥有的8000多家生产高技术电子产品的企业,是法国电子科学技术开发中心,也是法制电脑、电子产品的基地。
6.卡尔顿科学城位于加拿大渥太华中心至西郊,拥有350家大、中、小高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半导体器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现有高级工程人员约25000人。
7.蒂布尔蒂纳科学城位于意大利罗马东北部。
这家集团公司曾参与世界上62颗通讯卫星的生产和74个地面站建设,它的电子技术覆盖了军事、民用等许多高科技部门。
8.苏格兰科学城该科学园区东起爱丁堡、西至格拉斯哥,有300余家大小电子公司,生产着英国80%的集成电路和50%的电脑及其附属产品。
9.新加坡科学城该园区内有40余家公司,科研人员10000余人,主要从事生物科技、微电子学、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0.希思达科学城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北郊的希斯达山谷地区,在方圆7平方千米内集中了全国70%的电子科学工业。
德国科技
德国科技德国十分重视高技术开发,其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激光、纳米、电子、物、信息通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德国确保在世界汽车和机器制造领域技术的中心地位之时,正日益成为激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中心。
另外,德国把微电子技术在所有相关领域的应用视为重点,并一直在改善法律框架条件,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
在环保技术领域,德国以18.9%的世界市场份额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世界贸易中,德国高附加值产品以19.5%的市场份额居世界各国之首。
日本以19.3%列第二位,而美国仅占13.1%,名列第三。
德国政府为提高技术能力作出了各种努力,尖端技术产业占了其工业生产的11.7%。
如今,德国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均拥有雄厚实力,是世界第二大高技术出口国。
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国家等美誉。
1.高科技打造“德国制造”自20世纪中叶以来。
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已成了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德国的工业基础就是“科技制造”,德国靠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在激光、纳米、电子、生物、信息通讯等科技研究领域为制造业开路。
“德国制造”根植于科研机构,科研“沃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养料。
300多所高等院校、数以百计的研究机构,“制造科技”都是其研究的重点。
“制造科技”把信息、光学等作为重点项目。
另外,纳米、电子技术被定为德国的创新发动机.对芯片行业、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都有显著推动作用。
在研发方面,德国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专利数量处于世界前列。
同时,德国还制定了很多制造业的“德国标准”。
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贡献约160亿欧元。
2.高科技中心是高科技发展的摇篮德国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发展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采取措施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自20世纪8 0年代起建立高科技中心(科技园区或企业孵化器)扶持创业者,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手段。
十大科创园案例
十大科创园案例一、美国硅谷。
这硅谷可不得了啊。
就像科技界的超级明星训练营。
在那片土地上,到处都是怀揣着改变世界梦想的极客们。
像苹果,从一个小作坊似的车库创业,一路发展到现在,iPhone那是人手一个。
还有谷歌,搜索一下啥都知道,他们的无人驾驶技术也超酷。
这里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学霸制造机不断给它输送人才,风险投资就像一群嗅觉敏锐的鲨鱼,一有好点子就扑上去给钱。
各个公司之间交流频繁,今天你在这个公司搞出个新算法,明天可能就被另一个公司拿去优化产品了。
整个氛围就是创新、冒险,不怕失败,失败了大不了再搞个新的创业项目呗。
二、北京中关村。
咱国内的中关村也是响当当的。
这里就像科技大杂烩,啥高科技都能找到。
联想从这崛起,从做电脑到现在涉足各种智能设备和服务。
在中关村,你能看到一群穿着休闲装的年轻人,在咖啡馆里就开始谈着下一个独角兽项目。
这里高校林立,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们经常穿梭其中,把实验室里的成果拿到这儿来转化。
而且政府也大力支持,给政策、给补贴,就盼着这些科技企业茁壮成长。
各种创业大赛也是热火朝天,就像选秀节目一样,选出最有潜力的科技苗子。
三、深圳南山科技园。
深圳南山科技园那可是充满活力啊。
腾讯就在这儿发家,从QQ到微信,改变了咱们的社交方式。
这个科技园特别务实,周围全是工厂,你有个新的科技产品想法,马上就能找到工厂做出样品。
这里汇聚了大量从全国各地跑来的追梦人,大家都想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分一杯羹。
而且深圳政府办事效率超高,对科技企业那是一路绿灯。
你要是有个好的芯片设计方案,说不定明天就能找到合作方开始量产。
这里的科技企业还特别擅长跨界合作,手机企业和无人机企业能一起搞出个带航拍功能的手机壳,创意无限。
四、以色列特拉维夫创新区。
以色列这个特拉维夫创新区可是个小而强的存在。
别看以色列国家不大,但是科技实力超强。
这里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比如网络安全。
因为以色列经常面临各种安全挑战,所以他们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那是全球顶尖。
世界五大高新科技园区简介
世界五⼤⾼新科技园区简介世界五⼤⾼新科技园区简介⾼科技园区在北美称“⼤学研究园区”,在其它英语国家叫“科学园”,在⽇本叫“科学城”,我国则称为⾼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最早的⾼科技园区诞⽣于本世纪中叶美国的硅⾕,它在很短时间内创造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的奇迹,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旺盛的⽣命⼒很快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度重视。
到了⼋⼗年代,⾼科技园区不仅在欧洲,⽽且在亚洲蓬勃发展起来。
⾄今世界⽐较规范的⾼科技园区已经有900多个,从业⼈员数百万⼈,成为本世纪最具⽣命⼒的社会经济细胞,并⽇益显⽰出⼴阔的发展前景。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国家⾼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国外不同类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总结其成长的内在规律,将有助于加快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进程。
1.依托⼤学发展⾼技术产业的奇迹——美国硅⾕硅⾕位于美国旧⾦⼭以南,北起斯坦福⼤学所在地帕拉奥托市,南⾄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长48公⾥,宽16公⾥,有4000余家⾼技术公司,雇员总数超过100万⼈。
硅⾕是美国微电⼦⼯业的发祥地,集中了全美90%的半导体公司,⽣产电⼦⼯业所需的最基本材料——硅⽚。
硅⾕原是⼀个连名字也没有的果园,1891年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在此建⽴了斯坦福⼤学。
1951年,在该校⼀位校长提议下,在其周围创建了⼀个⾼科技⼯业园。
由于斯坦福⼤学的技术资源、风险资本和创业精神为新兴的半导体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955年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将研制和⽣产晶体管的公司迁⾄帕拉奥托市,致使该市成为美国电⼦⼯业的发祥地。
此后,⼤批创业⼈才从东部和中西部涌来,纷纷成⽴了⾃⼰的公司,很快以晶体管和硅⽚为主的半导体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1956年IBM公司在圣何塞市开设研究与开发中⼼,为半导体进⼊计算机创造了条件。
到80年代,以斯坦福科学研究园为核⼼,形成了⼀个以研究⽣产电⼦⼯业、半导体⼯业为主的基地,⾼技术公司数量⼀度曾⾼达5000余家,成为袖珍计算器、电⼦玩具、家⽤电脑、⽆线电话、激光技术、微处理机、电⼦表等新型电⼦产品和技术的诞⽣地。
慕尼黑工业发展经验
德国科技园区的起步较晚,到1983年才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区——西柏林革新与创新中心,但后来发展速度很快,是西欧科学工业园发展最快的国家,到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科技园区。
其中1984年创建的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
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高新科技园区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
(1)慕尼黑的兴起二战结束后,作为前联邦共和国最大的两个工业中心之一,慕尼黑在柏林遭到战争的破坏后迅速超过柏林,成为德国新的工业和技术中心。
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度重视嘎科技企业,在制定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就特别强调发展民用电子机械产业比发展更重要。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为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慕尼黑走廊一带。
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投资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园区面积当时为2000平方米。
科技园区十分重视现代科技开发,并且扶植传统产业,是园区内企业数目不断增加,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园区管理也不断完善发展。
在巴伐利亚联邦州,于80年代未期,德国人所称的电子技术工业,从业人数达到24.5万人,占人全部劳动力的25.5%.因而在全国名列榜首。
在1990年以前,每四个受雇于电子工业的工人就有一个是在巴伐利亚州。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企业之一,德国最大私立企业西门子公司,在80年代有一半的德国劳动力都来自巴伐利亚州,而其中50000人工作在慕尼黑地区。
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
1992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建设。
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电信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
科技人员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整个慕尼黑市的产业领域和科技研究动态。
(2)慕尼黑的高新产业和科研力量巴伐利亚州是欧洲半导体产品重要的制造中心,几乎所有大型半导体产品制造厂商都把它们的欧洲总部或市场销售部设立在巴伐利亚州,而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更是聚集了该州75%的半导体企业。
德国慕尼黑郊区创意农业园介绍 PPT课件
绿腰带项目循环发展
巴伐利亚是个传统上的农业大省,尽管在最近的 50年里巴伐利亚逐渐发展为现代的工业区,但是它仍 然保持了原有的农业面貌。如今,巴伐利亚是德国最 重要的农业基地,农业用地的面积占德国农业总用地 的20%,也是欧洲的核心农业区,农产品的年销售额 达330亿欧元。作为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的郊区 农村也是以农业、畜牧业、园艺业和林业为主,虽然 随着都市的发展,慕尼黑郊区农村也肩负着垃圾处理、 水资源供应、能源供应、污水处理、交通建设等任务, 但是它仍然保持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宝贵的原 始自然风貌。慕尼黑西部和南部覆盖着森林;北部是 伊萨尔河的砾石河床和河谷草地,还有开遍野花的广 阔原野;北部和西部呈现出苔藓地貌和沼泽低地。
市民农园利用城市或近邻 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 租给市民,承租者可在农 地上种花、草、蔬菜、果 树等或经营家庭农艺。通 过亲身耕种,市民可以享 受回归自然以及田园生活 的乐趣。种植过程中,绝 对禁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 护剂。
绿腰带项目
作为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 黑是德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具有国际声誉的 经济之都和文化之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 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 程的加剧,慕尼黑的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于 是,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国际 大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产生的新的 需求,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 目",在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大 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生 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 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价 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 市场与旅游市场。这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 农产品和适宜的休养娱乐场所,同时也促进了慕尼 黑郊区农村的社会34;是绿腰带的农民和市政府共同开辟的一条 发展道路,旨在满足大城市居民迫切的回归自然的要 求。长久以来,许多城市居民都梦想有一个自己的菜 园,这些城里的园艺爱好者往往只能在自家的阳台上 用小箱子来侍弄花草。"绿腰带项目"实施之后,他们 可以在绿腰带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绿腰带上的农民将 自家的菜地分成60平方米的小块来出租给城里人,菜 地的位置要尽可能地靠近城市聚居区,租费也非常便 宜,每年只有110欧元。"菜园方案"从1999年开始实 施,目前在绿腰带尚有10块这样的地方,提供超过 500个小菜园。与其他城市郊区的菜园不同,绿腰带 上的菜园每年只出租半年,即从5月中旬到11月中旬。 在5月中旬之前,土地的翻耕、播种等前期工作都由 专业人士来完成,籍此来保证正确的种植间距和最优 化的种植安排。出租者于每年的5月中旬来接管菜园, 每周需要投入2-3小时的工作。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世界十大著名科技创新园区
世界十大著名科技创新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是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和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域。
一个国家的科技尤其是技术要发展,要创新,少不了获得政府的帮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扶持。
为了更好地鼓励科技企业进行创新,不少国家都开发出了不少集中管理的科技创新园区,让个人、科技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在园区内成立科技创新公司。
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园区起源于1950年代,就是现在美国的硅谷。
1.美国硅谷美国硅谷(英语:Silicon 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
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一个世纪之前,这里是一片果园和葡萄园,但是自从国际商用电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在这里落户之后,这里就成为了一座繁华的市镇。
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内,硅谷出了无数的科技富翁。
2.日本筑波科学城筑波科学城(Tsukuba,Scientific T own in),日本科学研究中心。
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
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内建立筑波大学,并以之为中心,培育大学与产业之间,科学城内各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机联系,从而使筑波成为一个综合的研究都市,筑波大学为各个研究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后备人才。
3.基斯塔科技园Kista基斯塔科技园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被称为瑞典硅谷,主要创新产业为电信业。
现在,在这块高科技园区里工作的2.8万人中,基斯塔这位电信巨人像磁铁一样吸引了高科技世界最享盛名的几家公司: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惠普公司、康柏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太阳微电子公司。
甚至爱立信公司的竞争对手,手机界老大诺基亚公司也已落户基斯塔。
4.德国慕尼黑科学园慕尼黑科学园是德国的电子科学研究中心,现拥有数百家电子工业公司,其中闻名于世的西门子公司就设在这里。
慕尼黑
自然资源[慕尼黑位于阿尔卑斯山脚,森林资源相对丰富。
绿化面积高。
但是德国整体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进口。
天然气储量约3820亿立方米,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2012年德国能源消耗居世界第5位,其中60%的主要能源依赖进口,政府政策为促进节约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慕尼黑作为德国的高新科技工业区,更加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人口因素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2007年7月,慕尼黑的人口为134万人,其中300129人非德国国籍。
该市拥有规模很大的土耳其人和巴尔干人团体。
37%的外侨来自于欧盟国家。
虽然慕尼黑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劳动力成本也非常高。
三交通条件航空1),汉莎航空公司在慕尼黑设立了它的第二枢纽: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国际机场,这是德国第二大机场,仅次于法兰克福国际机场。
2)慕尼黑国际机场每年运送3400万乘客,位于慕尼黑市区东北方29公里,是欧洲十分重要的机场之一。
铁路慕尼黑中央车站(Muenchen Hauptbahnhof)位于市中心,是德国客流量排名前列的大站。
此外还有两座较小的火车站:位于城市西区的巴盛车站(Pasing Bahnhof),和慕尼黑火车东站(Ostbahnhof)。
这三座火车站由公交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运输枢纽。
从慕尼黑有向德国国内柏林、汉堡、科隆、法兰克福等大城市的直达高速列车,也有直达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瑞士、法国等邻国的国际列车。
故慕尼黑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四.税收和政策在国际贸易方面,德国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
其中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于出口,所依赖的是敞开的市场。
德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多年来,对外贸易一直起着德国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德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制定法规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负责双边和多边经贸协定的谈判与签订。
【高中地理]《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从小渔村变身大都市,深圳一直被称为是“打工者建立的候鸟城市”。
深圳诞生了华为等世界500强的企业,同时也云集了众多产值过亿的玩具、电子、鞋业等制造企业。
但近几年来,深圳部分制造业工厂出现倒闭和撤离,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09年,深圳总人口大约为900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250万,伴随着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变化及推出新的人口政策,2015年本地户籍人口已经接近400万,许多“候鸟”开始变为“家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加速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策调整B.市场需求变化C.生产成本上升D.技术创新所需2.深圳让许多“候鸟”变为“家燕”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城市化水平B.加快产业升级C.缓解人口老龄化D.降低生产成本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4.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有()①物流业①房地产业①高铁运输业①家政服务业①旅游业①金融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读两组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回答下面问题。
5.下列对①、①两组国家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B.①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C.①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D.①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6.关于①、①两组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B.①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C.①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D.①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慕尼黑景点功略
慕尼黑景点功略宁芬堡(Schloss Nymphenburg ),Tram 17宁芬堡(Nymphenburg)是历代王侯的夏宫,坐落在西北郊,占地极广,旧时可以跑马打猎。
18世纪初,选帝侯马克斯将他母亲简朴的乡间别墅扩建成豪华宫殿。
整座宫殿坐西朝东,由一幢幢方形楼房连结成一组建筑物,正面长达600米。
主楼雄伟壮观,展开的两翼对称和谐,远远望去主次分明。
宫殿前一潭清水,天鹅野鸭,冲天的喷泉,浓荫掩映的笔直人工河,构成一幅宁静典雅的风景图。
宫殿内众多的厅堂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阁(Chinese lacquer),里面的装饰摆设全是中国式的,诸如壁纸屏风,绘着龙凤、山水、花鸟、虫鱼,还陈列着中国的漆器和瓷器。
宫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ies),陈列着由宫廷画家斯蒂勒所作的36幅美人油画像,个个天生丽质,仪态万方。
这个画廊诞生100多年来始终强烈地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
(其中还有茜茜公主)阿玛琳宫(Amalienburg)宫殿后面是宫廷式园林和广阔的草地林木。
掩映在万绿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珑的狩猎行宫——阿玛琳宫(Amalienburg),内部装饰纤巧精美。
这座宫殿是洛可可式宫殿中罕有的艺术珍品。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Olympiapark ),U-Bahn 3:Olympiazentrum著名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Olympiapark )是一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体育建筑群。
是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举办的场地,也是目前慕尼黑市民最佳的运动场去处。
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近距离的奥运会”。
政府则提出要配合城市规划环境发行环境改造。
慕尼黑像东京一样,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城市,挤出地方修建场馆是相当困难的。
当局选中了距市中心4千米的一处报废机场。
体育建筑体量庞大,形象独特,对环境影响很大,环境和谐是完美体育建筑创作的重要环节。
国内外优秀体育建筑无不依托环境特点展开创作。
欧洲科技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欧洲科技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贵州省开发区考察团(2003年10月13日)为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拓展我省开发区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入世要求,坚定在开发区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途径的决心和信心,应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和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邀请,由省贸易合作厅开发区管理处(省开发区工作办公室)牵头,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顶效经济开发区、都匀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派人参加,组成全省开发区考察团,于9月20日至10月3日出访欧洲,考察了解欧洲发达国家举办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经验。
本次考察工作采取实地考察与召开座谈会和专题讲座会等形式进行。
考察期间,受到奥中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会长、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名誉主席倪铁平先生,奥地利米特罗帕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硕士张宏滨女士,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副秘书长张宏伟先生,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企业咨询顾问张慰先生、德国乾坤贸易有限公司经理王菁女士的热情接待;听取了慕尼黑市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管理招商中心主任克尔斯蒂娜·曼女士,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咨询培训公司企业咨询顾问张慰先生对慕尼黑市举办高新科技园区的专题讲座;邀请巴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嘉馨女士,巴黎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在巴黎经济区实习)龚昱先生,对巴黎经济区、巴黎高科技工业园区情况进行座谈。
此外,为宣传我省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优势,在奥中友协的大力支持下,考察团抓住有利时机,在华人团体较为集中的奥地利林茨市召开了小型招商引资座谈会,对加强与海外团体的联系与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国际招商,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国外对高科技工业园区先进的管理经验,简捷的办事程序、高效的工作效率,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社会风气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慕尼黑高科技区园区资料
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
该园区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
园区面积当时为2平方公里,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
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
目前,园区拥有300多家电子公司,仅西门子一家生产的电子表、集成电路产品就占世界的30%。
德国科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就西欧地区而言,德国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1990年就发展到90多个,以后几年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德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后来居上之势。
由于面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挑战,德国政府希望加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抢先采取产业、技术、贸易三位一体市场的优势地位。
德国创建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孵化中心”、“技术园区”、“研究园区”,最为多见。
较为典型的有如下两例:一是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
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
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投资成立。
园区面积当时为2平方公里,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
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
1992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建设。
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电信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
科技人员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整个西欧地区的产业领域和科技研究动态。
园区建设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在这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前的信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德国一个新的企业、新的领域开始时,首先是在这里进行试验,成功后,移植到其他地区,再创一个工业园区。
如慕尼黑生态科技园、绿色食品科技园、信息产业科技园(均在1.4平方公里左右)。
以及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
该园区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
园区面积当时为2平方公里,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
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
目前,园区拥有300多家电子公司,仅西门子一家生产的电子表、集成电路产品就占世界的30%。
德国科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就西欧地区而言,德国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1990年就发展到90多个,以后几年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德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后来居上之势。
由于面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挑战,德国政府希望加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抢先采取产业、技术、贸易三位一体市场的优势地位。
德国创建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孵化中心”、“技术园区”、“研究园区”,最为多见。
较为典型的有如下两例:
一是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
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
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投资成立。
园区面积当时为2平方公里,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
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
1992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建设。
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电信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
科技人员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整个西欧地区的产业领域和科技研究动态。
园区建设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在这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前的信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德国一个新的企业、新的领域开始时,首先是在这里进行试验,成功后,移植到其他地区,再创一个工业园区。
如慕尼黑生态科技园、绿色食品科技园、信息产业科技园(均在1.4平方公里左右)。
以及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
慕尼黑市高科技工业园区除了重视现代科技开发之外,十分重视提升传统产业和扶持传统产业的发展。
制定鼓励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与园区建立几乎是在同一时期。
其政策导向主要是针对市区规划建设而言。
因为慕尼黑市地价不断上涨,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扩展,导致一些传统工业为保其生存不得不搬出市区。
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举办科技工业园区的同时,采取降低地价扶持传统产业发展。
并由政府出资,对提升传统产业搬迁提供服务和人员技术培训,把传统产业在调整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目前,园区内有5600平米的标准厂房为传统产业的可租用面积,并有250个企业在园区的扶持下向市场提供供货订单。
由于传统产业是很成熟的产业,他不仅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对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慕尼黑高科技园区正在规划建设第二个小企业工业园,预计到2010年,整个地区将有1.5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可提供小企业使用。
二是海德堡科技园区。
创建于1985年,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国际科学园,为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
其股东是海德堡市政府和莱茵奈克工商会。
海德堡科技园以生命科学中心著称,位于海德堡市大学校园及其它市区场所,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
除筹建一个新的生物医学园外,另有3200平方米孵化楼正在建设中。
园区与各主要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去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乘火车仅需35分钟,是欧洲科学、商务和社会生活的中心门户。
海德堡科技园区能提供非常灵活实用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在科技开发方面与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大学高分子生物学中心、诺尔公司、罗切医疗公司以及莱茵奈克生物科学研发三角地区另外80家中小型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政府的关系除海德堡市之外,在符腾堡州和德国联邦政府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1年5月,美国费城科技信息所研究报告称之为“德国最重要的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