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办法三篇.doc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办法三篇篇一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建设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配合公司建立简捷、实用、高效、统一的制度管理体系,实现本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之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第三条本办法之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三类,各类制度实行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
其中组织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行为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是关于规范各专业管理部门各项专业职能的制度;除此之外的划归为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阐明和确定技术要求方面的规定,包括产品、产品检验、工艺、环境保护、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标准、规程等。
制度编制、修订管理归口管理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门及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公司级章程管理等相关制度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文件管理、公章管理、车辆管理、会务管理、办公财物管理、档案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行政相关制度由行政办公室负责;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保护管理、工伤事故处理办法等人力资源相关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审计等财务相关专业制度由财务部负责;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入库及出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采购相关制度由供应部负责;设备管理(检修、润滑、事故)、工艺管理、安全管理、调度管理等生产相关制度由生产技术部负责。
第四条根据制度内容,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应包含三部分内容1、制度基本内容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制度正文约束条例、考核条例。
2、制度操作流程依据基本内容绘制出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可用VISIO编制。
3、制度操作表单依据制度基本内容与操作流程所涉及的表单,通常可用WORD、EXCEL绘制。
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章程是指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公司行为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规范企业的运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订立本制度。
1.2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内部员工。
2.2 各部门应依据本制度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订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制度建设第三条目标管理制度3.1 目标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激励、考核和奖惩的管理制度。
3.2 各部门应依据年度计划和业务发展目标,订立具体的目标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岗位和个人。
第四条岗位责任制度4.1 岗位责任制度是指明确员工在岗位上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
4.2 各部门应依据本职工作的特点,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与员工签订岗位责任书。
第五条决策程序制度5.1 决策程序制度是指规定企业内部重点决策的程序和权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5.2 各部门应依据不同的决策层级和性质,订立相应的决策程序和权限。
第六条绩效考核制度6.1 绩效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定薪酬和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措施。
6.2 各部门应依据公司整体的经营目标,订立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第三章规范管理制度第七条工作时间制度7.1 工作时间制度是指员工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和休假制度。
7.2 具体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订立和调整。
第八条考勤制度8.1 考勤制度是指员工依照规定的时间和地方打卡记录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
8.2 各部门应配备相应的考勤设备,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统计。
第九条奖惩制度9.1 奖惩制度是指对员工的优秀表现和违反规定行为进行嘉奖和惩罚的制度。
9.2 各部门应明确奖惩的标准和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奖惩记录和档案。
第十条安全生产制度10.1 安全生产制度是指企业内部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备的规定和措施。
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指南

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指南前言在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层出不穷。
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社会团体,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都是保证其良好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探讨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指南。
从明确目标、制定规范、培训人员、加强执行、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明确目标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为规范化建设提供方向和动力。
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例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员工培训等。
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规范并推动其实施。
二、制定规范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范。
规范应该包括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权限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制定,可以规范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
同时,规范还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并降低风险。
三、培训人员在制定好规范的基础上,组织需要投入资源培训相关人员。
只有工作人员理解规范的重要性,并具备实施规范的能力,规范化建设才能够真正落地。
培训可以包括制度的宣讲、案例分析、操作技能培训等。
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规范意识,为规范化建设打下基础。
四、加强执行规范只有在得到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规范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那么规范化建设便存在空洞和不完善之处。
为了加强执行,组织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激励可以包括奖励措施和晋升机制,通过激励来鼓励员工遵守规范。
监督可以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审核,确保规范得到严格执行。
五、持续改进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组织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原有的规范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组织应该不断收集员工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规范的修订和优化。
同时,组织应该积极借鉴其他组织的经验和先进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六、建立交流平台规范化建设需要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为了促进交流和共享经验,组织应该建立交流平台。
平台可以包括内部论坛、知识库、经验分享会等。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的基石,它对于一个机构或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推动组织迈向良性发展轨道。
本文将介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这些规范。
二、理念和目标1. 理念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的核心理念是确保公平、公正、透明的组织运作。
通过制定明确的制度来规范人员行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和市场竞争力。
2. 目标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的目标是建立健康、高效的组织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发,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三、制定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的步骤1. 定义目标在制定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之前,需要明确制度的目标和范围。
例如,可以制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2. 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制度建设管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法律顾问组成,以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调研和分析对现有制度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其他组织的成功经验和行业的最佳实践。
4. 制定规范在制定规范时,应遵循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原则。
规范应该包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执行程序以及相关责任人等要素。
5. 内容审核和修订制定完规范后,需要经过内部审核和修订,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应被充分考虑。
6. 宣传和培训制定好的规范需要及时宣传和培训,以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规范。
可以通过内部会议、培训课程、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
7. 监督和反馈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鼓励员工提供意见和反馈,以不断完善规范。
四、执行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的重要性1. 有效管理通过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可以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降低管理层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风险控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3. 统一标准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可以确保所有员工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行事,促进组织内部协调和合作。
建设工程规范化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建设工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建设工程的成效和效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特制定本规范。
二、管理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
三、管理责任1.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依规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对项目负责。
2.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施工安全责任制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监督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5. 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四、管理流程1. 前期准备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工程招标:进行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3)编制施工方案:根据项目要求,编制符合规范的施工方案。
2. 施工阶段(1)施工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2)监理检查: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工程验收:按照规范要求,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 完工阶段(1)竣工验收: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可以移交使用。
(2)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应当归档相关工程资料,保留工程档案。
五、管理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2. 安全第一,建设单位应当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4. 积极保护环境,建设单位应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 合理利用资源,建设单位应当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
六、管理机制1.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2. 建设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组织机构的不断壮大,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组织机构实现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规范运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风险。
本文将就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进行探讨。
一、规章制度的定义和意义规章制度是组织机构为了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各类规程、制度、办法等。
规章制度的存在可以为组织机构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南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规章制度还可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风险。
二、规章制度的建设原则规章制度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制度有效、合理、可操作。
以下是规章制度建设的几个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规章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法律的框架和底线。
2. 目标导向原则:规章制度应着眼于组织机构的发展目标,服务于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3. 公平公正原则:规章制度应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保障组织机构内部的公平竞争与协作。
4. 可操作性原则:规章制度应具备可操作性,能够被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5. 及时修订原则:规章制度应根据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进行修订,以保持其时效性和适应性。
三、规章制度的建设流程规章制度的建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立项、起草、审批、发布和宣贯。
具体流程如下:1. 立项:确定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范围和时间节点,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起草:由专人或小组对规章制度进行具体的起草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审批:组织内部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进行审核和审批,确保其合规性和合理性。
4. 发布:经过审批后,将规章制度正式发布,通知到相关人员,并在组织内部进行公告和备案。
5. 宣贯:通过内部培训、会议等形式,向组织成员介绍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确保其被有效理解和执行。
四、规章制度的管理规范为了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管理,组织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流程。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通用版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通用版一、引言制度是组织和管理的基石,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组织来说,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具有通用性的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和维护各项制度。
二、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制度建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透明公开原则:制度应该明确规定并向相关人员公开,确保各方都能够理解和遵守;2. 合法合规原则:制度内容和制定过程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组织内部规定;3. 公正公平原则:制度应平等对待所有相关人员,不偏不倚地进行管理;4. 有效运行原则:制度应能被执行和监督,以确保其有效运行;5. 持续改进原则: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环境和组织的变化。
三、制度建设的步骤为了确保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以下步骤:1. 确定需求:明确组织的需求和制度的目标,确保制度与组织目标相一致;2. 收集信息: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内部规定以及其他组织的相关经验;3. 制定制度:根据需求和信息,明确制度的内容,确保制度具备可操作性;4. 试行和调整:初期试行制度,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确保制度的有效性;5. 正式实施:在试行阶段顺利结束后,对制度进行正式实施,并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6. 持续监督和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改进和修订。
四、制度建设的要素1. 制度描述:制度描述应明确制度的名称、目的、适用范围、责任部门等基本信息,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制度内容;2. 流程规范:制度应明确规定相关流程和程序,包括审批、申请和反馈等,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3. 权责明确:制度应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权责的清晰和明确;4. 制度执行:制度应明确规定制度的执行方式和执行人员,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5. 监督机制:制度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得到及时监督和评估;6. 培训与宣传:对制度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以确保其了解和遵守制度内容;7. 修订与更新: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组织和环境的变化。
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基础,它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建设,确保企业各个层面的运营高效、有序。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规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优化组织结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使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更加顺畅,提升整体效率。
2. 提升企业形象: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能够体现企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让员工和外界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信任和好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降低风险: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防范各类风险,包括合规风险、安全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流程控制,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4. 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实施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1. 制定细化的制度文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文件,明确规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流程和操作规范。
制度文件要具体、明确,方便员工理解和执行。
2. 加强培训和宣传:制度的执行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理解,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员工普及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提高员工对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和认同感。
3. 设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需要监督和评估机制来进行监控和反馈。
可以设立监督人员或专门部门,负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修订和改进制度。
4. 树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执行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建立奖惩机制,对执行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制度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使制度的执行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5. 不断改进和优化制度:管理制度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改进和优化。
企业可以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效果评估和改进1. 效果评估指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合适的评估指标来评估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效果。
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标准化建设

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标准化建设一、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标准化建设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基石,它能够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一致,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建立制度规范的必要性1. 提升组织竞争力: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执行力,从而增强竞争力。
2. 保障职工权益:规范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职工权益得到保护,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有利于员工稳定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 减少管理风险: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降低组织面临的各种管理风险,减少损失和纠纷的发生。
三、制度规范的基本要素1. 目标明确: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组织整体战略和愿景相一致。
2. 流程规范:制度中的工作流程要详细规范,分工合理,确保各个环节流程的衔接和协同。
3. 职责明确:制度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权责模糊或责任推诿的情况发生。
4. 考核机制:规范管理制度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1. 识别问题:通过组织内外调研,梳理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之处。
2. 设定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和目标,确立制度建设的整体方向和步骤。
3. 编制制度:根据目标,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4. 审核发布:完成制度编制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查,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修改。
5. 宣贯培训:制度编制完成后,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宣贯,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制度要求。
6. 监督落实:建立制度监督机制,跟踪制度执行情况,并进行相关整改和完善。
五、规范管理制度的难点与对策1. 员工抵触:员工对新的管理制度可能产生抵触心理,对此可通过沟通与参与,解释制度的合理性和好处。
2. 制度执行滞后:制度的执行情况常受到管理者的关注,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追踪。
3. 制度冗杂繁琐:制度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制度冗杂过多,使员工无法理解和执行。
制度建设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组织或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规范行为举止,都需要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制度。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组织内部的各个方面,从人事管理到财务管理,从安全管理到项目管理,都离不开规范和有效的制度。
本文将介绍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管理制度是组织运行的基础,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规范行为:管理制度能够明确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使其遵循规章制度,不乱扔垃圾、不迟到早退等,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纪律,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 提高效率:制度建设可以明确组织内各项工作流程和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 风险防控: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范围,提高内部控制力度,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促进发展: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推动组织创新和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持续竞争力,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二、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原则为了确保制度能够规范和有效地发挥作用,建立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合理性原则:制度要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不能脱离实际而导致不可行或难执行。
2. 可操作性原则:制度要具有操作性,明确指导员工应如何执行,避免过于宽泛或抽象。
3. 公平性原则:制度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要公正评估和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
4. 适应性原则:制度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
三、建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方法1.明确目标和职责: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组织内部各个层级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协作。
2.完善流程和规范:对各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规范执行。
3.建立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业绩和行为进行评价,倒逼员工按规定的制度执行。
制度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制度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一、引言制度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制度建设的步骤和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1. 为什么需要制度建设制度是组织运转的基础,是组织内部各种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和规范。
没有制度的约束,员工容易陷入混乱状态,产生管理漏洞和风险。
因此,制度建设是确保企业有序运作的前提。
2. 制度建设的作用•规范员工行为:制度明确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了随意行动造成的混乱。
•提高管理效率:有了制度,管理者可以依据制度规定进行管理,减少管理上的主观性,提高效率。
•促进企业发展:良好的制度建设可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化管理的意义规范化管理是指根据已有的标准和规范,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
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在于:•保证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稳定、有序。
•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
•价值观一致,形成共同的行动准则。
•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四、制度建设的步骤1. 收集信息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现状,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信息。
2. 制定计划根据信息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制度建设的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
3. 制定制度根据计划编写制度文本,明确各项规定和要求。
4. 审核和修订制定的制度需要经过内部审核和评估,不断修订和完善。
5. 培训和推广制度建设完成后,进行培训和推广,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五、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式1. 建立标准作业流程根据各项制度要求,建立标准的作业流程,确保操作有序、规范。
2. 强化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形成良性循环。
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规范化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制度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是确保企业有序运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规范化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规范行为、提升效率、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规章制度建设管理的规范性,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规范。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1.法律原则:规章制度必须依法依规制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2.民主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听取群众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民意。
3.科学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不要过时过时。
4.保密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严格保守机密,确保机密信息不外泄。
二、规章制度的编制程序1.起草阶段:制定规章制度前,应该成立起草小组,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目的和范围,进行调研成果评估,明确制度的内容和篇章。
2.讨论审定阶段:经过起草小组的初步编制,应该进行讨论和审定。
这个阶段包括:征集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讨论、修改制订初稿,组织试行和修改。
3.颁布和实施阶段:制定规章制度后,应该明确规章制度的颁布方式,涉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宣讲制度,确保实效。
三、规章制度的设施1.规章制度的分类:规章制度应该按照内容、性质、适用范围等准则进行分类,如组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
2.规章制度的层级:规章制度分为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级。
法律和法规十分重要,规章是组织内部的内部行为准则,需要遵守使用。
3.规章制度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做好档案管理,分类归档,保证随时查阅。
四、规章制度的监督和检查1.监督制度的制定:为保障规章制度的实施,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监督制度,明确职责和要求,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
2.检查督查的方法:督查的方法不能单一,可以采用定期抽查、日常抽查、重点检查等方式。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3.整改效果的评估:对整改情况需要加强评估,对于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建议进行反馈。
五、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变更规章制度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变更。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精选)

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精选)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概述规章制度是组织、企事业单位内部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组织正常运转、维护秩序、提高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规章制度建设管理规范,能够帮助组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并有效管理和更新规章制度。
一、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1. 合法性原则:规章制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 目的性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具备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3. 可行性原则: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应切实可行,符合实际操作,便于执行和监督。
4. 公正性原则:规章制度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个人或特定群体利益。
二、规章制度的建设程序1. 研究制定需求:组织应通过调研、会商等方式,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需求和目标。
2. 起草制定计划:根据需求明确制定全面的计划,包括起草时间、参与人员、审批流程等。
3. 制定起草初稿:由相关部门或专人负责起草规章制度初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要求编写。
4. 内部讨论与修改:通过内部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并对起草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准确合理。
5. 审批程序:经过内部讨论修订后,规章制度应按照设定的审批程序,经有权部门或领导批准。
6. 发布与公告:经批准后,应将规章制度进行公告或发布,让全体成员了解和遵守。
三、规章制度的管理和执行1. 组织宣贯:通过会议、培训、宣讲等形式,将规章制度内容传达给全体成员,确保了解和遵守。
2. 考核评估:定期进行规章制度的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
3. 监督检查:建立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执行的全面性和规范性,防止滥用和违反规定。
4. 更新和修订:根据实际需要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对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更新和修订,保持有效性和时效性。
四、规章制度的文本规范1. 文字规范:规章制度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避免长篇大论,确保易读性和理解性。
制度建设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关键步骤

制度建设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关键步骤制度建设在现代组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组织提供了稳定、规范和高效的运作方式。
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是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持续改进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的五个关键步骤,以帮助组织实现有效的管理。
第一步:目标设定与需求分析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和需求。
目标设定要具体明确,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愿景相一致。
需求分析则是针对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挑战,确定所需制度的内容和范围。
第二步:制度制定与评审在目标设定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
制度文件应包含规范、流程步骤、责任分工、方案和指引等内容,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执行和一致性。
在制定制度文件后,应进行内部评审,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制度进行仔细审核和修订,保证其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第三步:培训与沟通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组织内部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在制度推行前,必须进行全员培训,确保每个成员都理解并掌握相关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组织应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与员工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反馈,解答疑问,倾听意见和建议,以持续改进制度的质量和适应性。
第四步:监督与执行制度的落地实施离不开监督和执行的支持。
组织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职能部门,负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此外,监督机构还可以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适应组织运作的变化和发展。
第五步:持续改进与更新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组织应建立相关机制和流程,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同时,应及时更新制度,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法规法规要求保持一致。
结论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明确目标与需求、制定与评审制度、培训与沟通、监督与执行以及持续改进与更新等五个关键步骤,组织能够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持续改进和稳定发展。
规范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

规范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保障员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
然而,制度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原则指导。
本文将依次介绍规范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
一、合法合规原则合法合规原则是制度建设的基础,指的是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法律的约束,确保制度内容与法律保持一致,防范法律风险。
同时,还应关注所在行业的管理规定,确保制度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合法合规的制度,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制度建设的核心,指的是制度应该基于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提高管理效能。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先调研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借鉴成功的经验,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
制度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员工具体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调整和完善的空间,保持制度的可持续性。
三、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指的是制度应当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力。
制度的设计和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听取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这样做有助于发现管理问题和瓶颈,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接受度,使制度更好地落地实施。
四、适度灵活原则适度灵活原则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方法,指的是制度要根据不同场景和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应考虑到不同部门、岗位和员工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
此外,随着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制度也需要随之调整,保持与时俱进。
灵活的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变化,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监督与评估原则监督与评估原则是制度建设的保证和提升,指的是制度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是确保制度执行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流程。
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与规范

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与规范一、明确目标与方向管理制度建设是组织内部运行的规范和指导,能够促进组织高效运作。
在开始制度建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目标与方向。
明确目标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制度,期望通过制度带来哪些改变和效果。
方向就是要明确制度建设的重点和优先级。
只有明确了目标与方向,才能在建设过程中有的放矢,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地方。
二、保障合法合规在管理制度建设时,保障合法合规是一个基本原则。
合法合规是指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组织的内部规定,不得违法违规。
只有制度建设合法合规,才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且在日常运营中不会发生风险和纠纷。
三、科学性与实用性管理制度建设的另一个原则是科学性与实用性。
科学性是指制度要符合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来。
实用性是指制度要能够实际应用于组织的运行中,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性和实用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使制度真正起到管理和指导的作用。
四、全员参与与共同决策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决策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在制度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广泛听取和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员工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才能凝聚共识,增加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五、规范化与灵活性结合在管理制度建设中,规范化与灵活性是需要结合的两个原则。
规范化是为了使组织运作更加有序,减少混乱和不确定性。
灵活性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不同情况的需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调整和变化。
规范化和灵活性的结合可以使制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既保证了一定的固定性,又不失应对变化的能力。
总结:管理制度建设的五大原则是明确目标与方向、保障合法合规、科学性与实用性、全员参与与共同决策以及规范化与灵活性结合。
这五个原则在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目标与方向,能够为制度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保障合法合规可以使制度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发挥作用;科学性与实用性保证了制度的科学性和实际可行性;全员参与与共同决策能够增加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员工的参与度;规范化与灵活性的结合使制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完善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制度

完善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规范建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发重要。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完善规范建设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完善和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制度。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准确明确各方的权责和管理要求。
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规范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并对其执行进行加强监督。
同时,建设企业也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义务,确保建设项目的规范进行。
二、建立健全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标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基础,其正确编制和有效执行对于保障建设质量至关重要。
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等相关要素。
同时,还需要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规范标准。
三、推行全过程规范管理规范建设管理不仅仅是建设过程中一些环节的规范,而是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全过程规范管理。
要确保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相关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建设规范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对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各类建设项目的检查机制,对建设项目的合规性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规范管理的落实。
五、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规范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管和数据共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错误和管理弊端。
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被应用于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建设工艺和安全性。
总结完善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是确保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只有加强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推行全过程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推动信息化建设,方能实现建设规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对于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确保组织的运作有序,管理规范则能够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及员工行为的规范性。
2. 重视制度建设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需要从重视制度建设开始。
组织需要明确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将制度体系化、规范化,确保每一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需要有严格的执行机制,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保持制度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3. 培养管理人才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还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管理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
同时,管理人才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团队的潜力和创造力。
4.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需要有强大的内部监督机制。
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和审查。
同时,还应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5. 推行绩效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还需要推行绩效管理。
组织应当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6. 加强风险管理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组织应当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只有做到风险可控,组织才能够健康发展。
7. 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
组织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
8. 健全奖惩制度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健全奖惩制度。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一、引言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随着规模扩大和运营复杂度增加而必然面临的挑战。
良好的制度建设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减少风险、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以及保障组织的正常运作。
本文旨在探讨制度建设的管理规范,为组织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和指导。
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建设是组织内部规范的基石,对于公司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1. 规范运作:制度建设可以确保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混乱和错漏,提高效率。
2. 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可以为组织提供明确的规则和程序,帮助公司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减少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问题。
3. 组织发展:随着组织不断壮大,制度建设可以帮助公司建立明确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权限界定,并为组织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制度建设的管理规范1.明确目标:制度建设应当立足于组织的实际需求,并明确制定发展目标。
管理层应制定明确的制度建设目标、愿景和战略,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衔接。
2.制定计划: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制度建设工作能有序推进。
计划应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
3.参与共享:制度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组织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工作,提供合适的信息渠道和反馈机制,促进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4.完善流程: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组织应对关键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权限,减少冗余和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5.培训和交流:制度建设需要员工对制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遵守。
组织应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知识和理解程度,促进制度的有效实施。
6.监督评估:制度建设并非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组织应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及时解决问题。
7.持续优化:组织应鼓励员工提出制度建设的改进建议,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如何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如何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一、引言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规范的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但是,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运作。
二、明确目标与责任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首先要明确目标和责任。
组织应该明确制度的目的和作用,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同时,也要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的管理制度,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
制度应该详细规定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以确保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四、注重培训和沟通为了执行管理制度,组织需要注重培训和沟通。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通过加强内部沟通,组织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五、建立监督机制规范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这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通过内部监督,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而通过外部监督,组织能够接受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和监督,确保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符合法规和规章。
六、强化激励和惩戒措施为了有效执行管理制度,组织也需要强化激励和惩戒措施。
通过激励机制,组织能够鼓励员工按照制度要求工作,并且给予相应的奖励。
而通过惩戒措施,组织能够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以起到震慑和威慑的作用。
七、定期评估和改进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组织需要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只有不断适应和调整,才能让制度更加完善和有效。
八、培养合理的管理文化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还需要培养合理的管理文化。
组织应该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倡导公正、透明和诚信的管理理念,以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和企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建设管理规范
目的
1.为配合公司建立实用、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制度建设的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2本规范之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集团各部门及下级各子公司、医院的一阶、二阶、三阶文件的编制
三、职责说明
1.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集团行政人事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部门、各下级机构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完善工作。
2.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
其职责包含(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培训、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
3.制度的责任部门必须对每一项制度确定制度责任人,负责制度的培训、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制度档案等。
四、管理细则
1.制度编制要求、规则
1.1制度基本内容: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权责说明、制度正文、约束条例。
1.2操作流程:依据基本内容绘制出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可用VISIO 编制
1.3操作表单:依据制度基本内容与操作流程所涉及的表单,通常可用WORDEXCE绘制。
1.4制度的编写要做到:排版整齐、标题突出、格式统一。
1.5制度文件主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章次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内文字为小四号;每自然段1.5 倍行高。
1.6制度的编制、审核及核准签名,应使用蓝色、蓝黑或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 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等不易保存字迹的笔签名。
1.7文件内容中避免出现人名,涉及某个人的,用岗位或职务代替。
1.8文件附件的要求
1.8.1涉及多部门接口的流程性制度必须有流程图。
1.8.2流程图符号说明
2.制度编制、修订、废止程序
2.1制度编制的流程(详见附件一)。
管理部门对制度编制需求进行确认-责任部门起草初稿一管理部门与责任部门进行研讨并征求意见-管理部门对制度进行初审一管理部门根据制度的重要程度组织会审或会签一经领导审批后以红头文件下发或经集团内部网发布(审批时须附制度审核单、制度定稿及文件审批单)。
2.1.1制度编制需求的确认。
全面分析和识别制度编制的需求,了解本部门有关职责、国家相关规定、公司及各子公司目前相关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2.1.2前期研讨、征求意见。
为了工作方便,提高效率,可以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认研讨结果,制度在初稿编制完成后,都必须在公司相关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
2.1.3制度初审。
初审的内容包括:采纳反馈意见情况;与其他制度的衔接情况;制度程度的判定是否正确;制度编写格式是否规范;有无相应的流程与表单。
管理部门要形成书面的审核意见,填写制度审核单(详见附件二),并随同制度文本一起按下列方式提交公司审定。
2.1.4批准下发。
“很重要”和“重要”的制度须由总经理审核批准后下发,属于“一般”的制度由各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
2.2制度的修订流程(详见附件一):编制制度的责任管理部门提出制度修订的书面申请或建议—管理部门审核—提交公司例会审定—执行制度编制流程。
2.3 制度的废止流程(详见附件一)
2.3.1对原制度进行修订后,原制度废止。
2.3.2对不能适应现实状况要求的制度进行废止,按如下流程进行:制度编制责任部门提出制度废止的书面申请T管理部门审核—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定—决定是否废止。
3.制度评审
3.1定期评审:每年十二月初,集团行政人事部组织对公司的制度进行一次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入制度检查评审报告单(详见附件三)。
3.2不定期评审:发生下列情况时,管理部门应适时组织公司制度体系或有关制度的评审活动。
3.2.1国家政策调整、新法律法规实施、竞争态势发生变化等影响公司经营环境改变时。
3.2.2公司资源配置、经营方向和领域、组织机构等发生变化时。
3.2.3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调整时。
4.制度督导执行
4.1制度的贯彻:公司制度下发一周之内,各相关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对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的,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下发一周内,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贯彻。
4.2制度的培训:制度下发前,制度责任人要编写制度培训教案和培训计划,填写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详见附件四),并提交到管理部门,在制度下发的15天内,管理部门组织会同制度责任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3制度的执行:各级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各单位检查管理制度在本单位执行情况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检查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且记录一定要真实、全面,要留下管理的“痕迹”,以作为检查、督导和明确责任的依据。
4.4制度执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4.4.1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认为制度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时,要及时与制度起草部门或管理部门沟通,若无异议就要对制度在本单位的落实负责。
4.4.2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情况确实不能按制度执行的,制度的执行部门或相关部门必须请示报批程序,经公司总经理同意后方可灵活处理。
4.5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
4.5.1制度下发时,应附一年内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制度下发执行的前三个月,制度责任人对各相关单位执行制度情况每月都要进行检查,制度下发三个月后,起草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4.5.2制度检查主要内容: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制度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五、附件
5.1附件一:制度编制、修订、废止审批流程
5.2附件二:制度审核单
5.3附件三:制度检查评审报告单
5.4附件四: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附件一:制度编制、修订、废止审批流程
附件二:制度审核单
附件三:制度检查评审报告单
附件4: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