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技术与文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技成就。

2认识中国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1.表现(1)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________”,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________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____________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_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_______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________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

_______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________战胜了骑士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____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_时代的到。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细节点拨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影响巨大。

恩格斯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的三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1)约成书于________。

(2)内容:采用________________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①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___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_______为中心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专题0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学生版)

专题0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学生版)

从历年高考命题方向看,多为观察四大发明及其影响或评论古代科技特点,近代落伍的原由。

详细观察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的题目较少。

本单元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掌握好2012 念可能的观察方向:1.观察古代中国有哪些当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国粹。

2.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这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度做出了什么贡献,如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史的作用。

注意中西文化的沟通与碰撞、多样性或多元化规律。

3.古代中国能够创建当先世界的科技和绚烂的文化的原由,但到近代为何远远落伍于西方。

4.要注意用资料剖析题的形式观察“科教兴国”“创新式国家”的主题。

注意经过比较掌握中国科技发展在古代、近代、现代、此刻的成就和特点。

5.怎样对待我们的国粹,如京剧、中医、国画、书法。

【专题解说】知识点 1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度的贡献【知识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期间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为“蔡侯纸”。

4 世纪传到朝鲜,此后传到越南和日本,又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印刷术,唐朝出现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升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流传。

比欧洲早 4 个多世纪, 13 世纪中期,传到朝鲜,此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中兴运动的同现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战国期间发了然司南,北宋期间发了然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在 12 世纪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13 世纪传入西欧。

指南针为明朝航海家郑和远(2)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此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人欧洲,低价耐用的纸张获得广泛使用,欧洲人借鉴中国的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进了文艺中兴运劝和宗教改革,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促使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 35 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科技1.四大发明项目成就影响是书写资料的伟大革命。

促使中国及世造纸术西汉先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界文化的发展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了然推进了文艺中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使印刷术胶泥活字印刷术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宽泛使推进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火药用火药益衰败战国期间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促使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时代2.数学、天文和历法(1)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初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计算工具:初期是算筹,此后演变成算盘。

(2)天文①天文观察: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蚀、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③仪器制作:创制了浑仪、简仪等天文观察仪器。

(3)历法①夏代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良为“殷历”。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比现行阳历早了三百年。

3.农学和医学(1)农学著作: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此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好、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医学著作①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定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定了后代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③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教材补缺1.《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七十余万言,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充足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展开农业科技实验,表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巅峰。

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前驱”。

2.《天工开物》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初刊于 1637 年 ( 明崇祯十年 ) 。

是世界上第一部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组成了一个完好的科学技术系统。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考试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了解京剧的产生【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了影响。

举例来说,瓷器的制造,瓷器可谓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名牌,中国的英译China本意就是瓷器。

思想方面,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国内孔子的影响更是无需多言了。

那么,除此之外呢,我们不能忘却的还有古代中国先进的科技成就和辉煌灿烂的文艺成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包括第8课、第9课、第10课三课的内容,分别从科技、文学、艺术三方面来介绍古代中国的成就,线索十分明晰。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世界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师】:谈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预设】:四大发明【师】:对,是四大发明,这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是哪四个呢?【预设】: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师】:首先看造纸术,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师】:XXX同学你来说一下,造纸术发明、改进、外传的基本情况【预设】:(如表格)【师】: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呢?请XXX读一下课本导言部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读导言部分)想一下,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预设】:不易携带、不能写很多、成本高【师】:与它们相比,纸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传入欧洲后,改善了他们的书写材料,促进了其文化发展。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过渡】:对于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播起推动作用的,除了造纸术外,还有印刷术的发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 布置实践性作业:
-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指导,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 角色扮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和情节。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注和评分。
2. 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②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③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影响
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①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如历法编制、天文观测等
②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成就
③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④古代中国的农学成就,如农书、农具、农田水利等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8日
十.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
- 医学:了解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 农学:掌握古代中国的农学成就,如农书、农具、农田水利等。
2.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 诗词: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散文:了解古代中国的散文成就,如儒家经典、道家名著等。
- 小说:掌握古代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能力,认识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深度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化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3.掌握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认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进行解释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
2.了解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主要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2.重难点二: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学生需要了解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文学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重难点三: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学生需要理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重难点四:学生对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分析与评价,认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价值,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掌握其特点和成就,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授课标版必修 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课方案第 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掌握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坚定科学的思想。

要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课过程:导入:学生阅读单元前言,发问: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该是什么?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蔡伦)、火药(军事始于唐末)、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发问:四大发明的意义是什么?(极大地促使欧洲生产力的发展。

)二、其余科学技术成就。

(1)数学:《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初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天文:世界上最早日蚀、月食、太阳黑子、哈雷慧星的记录。

《石氏星表》。

浑仪、简仪。

《授时历》。

(3)四大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4)医学:西汉《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发问:师生共同剖析李约瑟难题:只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作出好多重要,贡献但为何科学和工业革命没在近代中国发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第 9 课《绚烂绚烂的文学》教课方案教课目的: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样文学特色与成就,培育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

要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一样期间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本源教课过程:导入:由今日生活的文化交融的时代。

引入中国古代文学的导入新课。

一、诗歌——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确立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代奉为儒家经典。

2、屈原创办“楚辞”——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每年的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代表作《离骚》,浪漫主义抒怀长诗。

3、汉赋: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1.古代科技成就。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1.数学错误!2.天文错误!3.历法错误!4.农学三、古代发达的中医中药四、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错误!2.楚辞错误!3.汉赋错误!4.唐诗(1)繁荣原因错误!(2)主要成就5.宋词错误!6.元曲7.明清小说(1)繁荣的原因错误!(2)特点错误!(3)代表作: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法1.汉字错误!2.书法错误!(3)特点六、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发展时期特征代表魏晋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七、戏曲艺术的发展1.演变错误!2.京剧错误!高频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例1.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答案:B【变式探究】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

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doc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doc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本单元在高考中的地位分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文化史在高考中的地位H益提升,文化仍是考查的重点, 高考将会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

同时带注意与木专题相关的热点问题。

如: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且四大发明的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如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比较医学的成就;数学、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文学艺术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考查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关系,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可能是今后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把中国古代的文化放在世界发展的环境中去进行认识与评价,并从中得出一些历史的反思,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同样古代文学艺术史的考查仍是一热点,同时可能更会重视古代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发展关系的考查,从命题方式上会出现提供材料式开放性命题,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古代文学成就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形式多样作品繁多,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等的发展都将成为命题重点。

会考、高考题型示例:I、2009年北京市春季会考非选择: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从不同侧面呈现了时代的风貌,成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瑰宝。

回答相关问题。

(木题共15分)1、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

写出你所知道的作品名称或名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你的理解(5分)示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北宋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可供欣赏的名画,也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结合所学和节选画面,说明它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哪些依据?(6分)3、北京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国粹艺术。

选择下列一张图片,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作一说明。

(4分)(答案:略见《会考说明》)II、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0年重庆卷)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蔡伦活字印刷术司南九章算术石氏星表郭守敬农政全书中医临床学东方药物巨典补充点:造纸术唐朝传入(特殊时间)。

印刷术最早是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四大发明宋元时期传入欧洲,由阿拉伯人传入。

天文学发展与农业有关。

《汜胜之书》(西汉)、《齐民要术》(北魏)、《农书》(元朝)、《农政全书》(明朝)。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仲景,被称为“坐堂先生”。

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还有针灸。

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四大发明没有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原因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考点梳理1.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1)造纸术: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2)火药:使骑士阶层衰落,促进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形成(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比较从内容看:中国:实用技术发达西方:理论性强从方法看:中国:重视经验总结西方:重视实验从目的看:中国:服务于农业西方:服务于工业3.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16世纪以前、明清以前)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政局稳定,各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国家经济的高度繁荣是经济保障。

)③民族的融合与中外交流的频繁(丰富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成果)【相互借鉴】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国家重视】4.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明清开始衰落】(一)中国1、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发展;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科举制度、闭关锁国进一步阻碍科技发展3、文化上:古代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思想4、外交上: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二)西方1、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重商主义2、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3、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4、外交上:对外扩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三、典例例题【解析】“唐朝”——造纸术。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大纲目标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综合运用)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成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九章算术》(识记)时间:成书于东汉。

内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授时历》(识记)概况: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内容:《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1、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发现文学特色:先秦-《诗经》和楚辞,两汉-赋,唐朝-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

掌握唐朝诗歌繁荣、两宋词繁盛、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

认识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其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识结构:一科技发明和发现特点:数量多、领域广、水平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表现: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医学等发展阶段:先秦---元代:成就大、世界领先、新发明新发现多自明清以后:主要是总结前人成果,发展相对缓慢自明清以后科技相对缓慢的原因:①中国:a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b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但封建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严重阻碍其发展;c为加强统治,统治者纷纷采取强化君主专制措施;d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人们思想,经常采取闭关锁国政策②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后,迅速发展,积极对外扩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封建斗争频频开展,科学领域掀起重视实践,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潮,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简单比较: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重视经验的总结,典型的如四大发明②近代西方科技:重视理论创新,重视规律探索,如万有引力定律等。

影响科技发明的因素:社会稳定与否、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文学《诗经》和楚辞:《诗经》:地位:我国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之一。

内容: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楚辞: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位帧]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

古代中国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

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

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灿烂辉煌。

[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

3.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4.了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基础梳理]一、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四大发明和历史影响1。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书写材料的演变:①殷商时代主要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更多使用竹木简和丝帛做书写材料。

②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

当时是麻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

③ 105年,东汉太监蔡伦提高了造纸技术,制成了能写字的植物纤维纸。

当时被称为“蔡侯纸”,实现了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⑤ 4世纪,造纸术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它在8世纪传播到西亚,然后通过阿拉伯半岛传播到欧洲和北非。

(2)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印刷术的进步:(1)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版画。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2)十一世纪中旬,北宋文人毕胜发明了胶印活字印刷,是印刷术的一次伟大创新。

1(3)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4)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考试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了解京剧的产生【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了影响。

举例来说,瓷器的制造,瓷器可谓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名牌,中国的英译China 本意就是瓷器。

思想方面,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国内孔子的影响更是无需多言了。

那么,除此之外呢,我们不能忘却的还有古代中国先进的科技成就和辉煌灿烂的文艺成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包括第8课、第9课、第10课三课的内容,分别从科技、文学、艺术三方面来介绍古代中国的成就,线索十分明晰。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世界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①造纸术【师】:谈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预设】:四大发明【师】:对,是四大发明,这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是哪四个呢?【预设】: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师】:首先看造纸术,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师】:XXX同学你来说一下,造纸术发明、改进、外传的基本情况【预设】:(如表格)【师】: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呢?请XXX读一下课本导言部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读导言部分)想一下,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预设】:不易携带、不能写很多、成本高【师】:与它们相比,纸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传入欧洲后,改善了他们的书写材料,促进了其文化发展。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过渡】:对于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播起推动作用的,除了造纸术外,还有印刷术的发明。

②印刷术【师】:印刷术在什么时间出现?【预设】:隋唐之际【师】:隋唐之际出现,代表作品就是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那么,雕版印刷的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我们用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3分钟)【师】:雕版印刷确实比手写不知快了多少倍,但是有没有发现它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

每印一部书,就需要雕一块板,万一这部书不再重印,那这块板就浪费了。

而且只要你不小心雕错了一个字,整个板就不能用了。

雕版印刷术确实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宋代雕版印刷的《大藏经》费时12年,用板12万块。

那么,应该如何改进这一技术呢?【预设】:活字印刷术【师】:北宋的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我们来看一下活字印刷的过程。

(视频,3分钟)【师】:可以说,采用活字印刷既经济又便捷,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更加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欧洲人借助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因此,马丁·路德曾赞印刷术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是历史最为久远的发明。

③指南针【师】:快速阅读课本,把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师】:XXX同学,你来说一下【预设】:(如表格所示)【师】: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使得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过渡】:《金史》中有这样一段话:“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④火药【师】:请问,你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东西的威力吗?【预设】:火药【师】:对,火药是如何发明的呢?阅读教材,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师】:XXX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你来判断一下。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期火药已经应用于战争。

请问,这一判断正确吗?并说明理由【预设】:错误。

火药唐代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战争。

『探究一』:(展示两段材料)请谈谈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二: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

……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预设】: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地理大发现、骑士阶层衰落【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进步;指南针的发明了,便利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火药的发明,推动了军事武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武器应用的结构和战争方式,传播到西方后使用冷兵器的骑士阶层衰落,封建地主阶层的堡垒也得到破坏,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渡】:除了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古代在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方面的成就也举世瞩目。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其他成就『小活动』运筹帷幄说算筹【师】:大家都知道运筹帷幄这个词吧,这个筹就是指的算筹。

那么,古人是如何用算筹来计算的呢?看完这段解说你就知道了。

(播放视频,2分钟左右)算筹不仅可以做加减乘除,还可以解方程。

一个如此复杂的方程计算,却可以靠这些小竹棍摆出来,确实是太伟大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算筹这种运算法存在什么问题呢?【预设】:只显示最终结果······【师】:它最终呈现的只是一个结果,思路难以展现出来,我们今天计算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思路就可以完全展现了。

假如你想记录的话,就需要停下来特别记录,这样原先的运算思路就很容易被打断了。

如果今天的数学课仍然采用这种方法,估计老师只是摆这些小棍,也会把大家摆晕了吧。

算筹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带来古代数学成就辉煌的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数学家思考的角度和视野,制约了数学成果的有效传承。

『探究二』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特点【师】:算筹的命运可以算作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一个缩影,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特点。

【预设】:注重科技的实用性,缺少规律的探索和总结;.研究方法:注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研究;应用领域:与农业发展相关的领域『探究三』“李约瑟难题”【师】:在世界科技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16世界之前中国的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但是近代科技文明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没有在中国文明中成长,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走向衰落呢?【预设】: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政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的科技文化交流。

文化:文化专制和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与人才支持。

【过渡】:尽管在16世纪之后,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逐渐走向低迷,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辉煌。

古老的中国带给世界的不仅有发达的科技,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华丽瑰宝。

二、辉煌灿烂的文学【师】:中国最早的文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神话传说、歌谣算做是一种文学形态。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文学的各种形式才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

首先看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诗经》楚辞各领风骚【师】: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春秋末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楚辞,汉代文学家又在楚辞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作者和作品。

【师】:XXX同学,你来说一下。

【预设】:(如表格所示)【过渡】:唐朝时期迎来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大诗人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唐诗发展的概况。

2.唐诗宋词流光溢彩(1)唐诗的发展概况:(2)唐诗繁荣的原因①繁荣开放的社会环境②科举考试制度使得许多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③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为唐诗发展提供了借鉴【师】: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诗人。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人称“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过渡】:我们刚才看到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

据统计,唐代的诗人在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请大家想一下,这一时期唐诗的发展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师】:请XXX同学说一下。

【预设】:(如上所示)【师】:很好,请坐。

【过渡】:在唐诗繁荣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到了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想一下,为什么?(3)宋词的发展①繁荣原因: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娱乐业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社会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作者的创作热情②主要流派: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破阵子》【师】:看教材,总结一下宋词繁荣的原因。

【预设】:(学生读教材内容)【师】: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哪一因素有关?【预设】:坊市界限被打破,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繁荣。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宋朝经济繁荣,城市中的坊市界限被打破,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市民阶层的扩大。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就会寻求精神上的享受,轻歌曼舞是必不可少的。

词的句式长短不一,便于抒发感情。

从晚唐到五代以来,词的一大功用就是在宴乐场合供给歌女歌唱。

社会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作者的创作热情。

柳永就会专门给歌女作词。

可以说,这一系列因素促进了词的兴盛。

【师】宋词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有哪些呢?【预设】:(如上所示)【师】:大家要注意各位词人生活的朝代,不要记混了。

3.元曲之佳通俗易懂(1)兴起与发展:宋代兴起,元朝繁荣;内容包括杂剧和散曲(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师】: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就是元曲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元曲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