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兴趣和自豪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概述、建筑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古代建筑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建筑入手,激发他们对古代建筑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学会欣赏古代建筑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建筑入手,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发现古代建筑的特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4.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建筑。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教师收集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片。

4.视频:教师准备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建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图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其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能够辨认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特点;3.能够描述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4.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2.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3.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四、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物质的文化产物,更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的古代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组成结构,包括:1. 木构架在古代的中国建筑中,木构架被广泛使用。

这种结构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改造。

2. 红墙青瓦红墙青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见材料。

红色的墙面,配合青色的瓦片,形成了古代建筑特有的美感。

3. 屋檐、飞檐与雕花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特色之一是屋檐、飞檐与雕花。

屋檐可以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飞檐是指悬挑在檐口外部的构件。

雕花则指用石雕、木雕等工艺在建筑上雕刻出各种造型和图案。

3. 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丰富的美学特征,包括:1. 构成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在构成上十分注重均衡、对称和谐。

这些特点反映在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

2. 装饰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在装饰上多以自然为题材,如山水、花卉、鸟兽等。

装饰元素多以线条简单、造型清秀为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教案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相结合。

本课教材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格。

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故宫图片观察、分析、欣赏的眼光去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形、色彩和用途,进而将视角放大到古今南北方的代表性建筑。

然后大胆想象,尝试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展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古建筑的喜爱,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类别及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品味古建筑的美,从而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所欣赏的古代建筑进行分析、评述。

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采用讨论、比较等方式参与探究性学习,更新美术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类别。

教学难点:认识和评述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图片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我国古代建筑的世界。

【出示图片】2.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我国的古代建筑成就非凡,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课前同学们通过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调查报告,你能尝试着介绍一下吗?3.出示课题:教师语言:我们今天就从美术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感受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魅力吧!板书课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二)新授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教师语言: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在世界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出示图片】教师小结: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既简洁大方又实用,体现着中国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建筑艺术的价值。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的建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古建筑方面,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对古建筑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待提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建筑艺术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内涵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建筑艺术的价值。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分析其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建筑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建筑艺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

2.图片:准备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包括故宫、颐和园、长城等。

3.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章。

4.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如故宫、颐和园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
-建筑艺术美学的领会:学生对建筑美学的认识可能较浅,教师需借助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和欣赏古代建筑的美。
-文化内涵的挖掘:古代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教师应通过故事、历史背景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建筑背后的文化意义。
-实践活动的指导: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教师需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建筑艺术之美:分析古代建筑在结构、装饰、布局等方面的美学特点,如斗拱、雕梁画栋、对称与和谐等。
-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理解古代建筑如何体现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例如,故宫的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园林建筑则展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
2.教学难点
-古代建筑结构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斗拱、榫卯等古代建筑结构原理,需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分解等形式进行详细讲解。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本节课我们将探索以下内容:
1.古代建筑的发展简史: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介绍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不同类型的古代建筑特点。
3.建筑艺术之美:分析古代建筑在结构、装饰、布局等方面的美学特点。

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2.掌握我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的表现方法;3.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我国古代建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2.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我国古代建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呈现我国古代建筑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性认识古代建筑,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发展。

2. 感性认识和思维发散1.让学生围绕古代建筑,联想一下听到“古代建筑”这个词时会想到哪些词语,以及这些词语与古代建筑有什么关联。

3. 认知探究环节1.让学生回忆教材中介绍过的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教师通过教材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在讲授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建筑的各种变化与现实生活、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 能力拓展环节1.教师介绍古代建筑基本构件的表现方法,让学生掌握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包括柱子、梁架、屋顶、门窗等。

2.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画画的方式,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我国古代建筑。

5. 思维升华环节1.让学生围绕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探究它们在当今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古代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新的建筑艺术形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认识了古代建筑的各种构件,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古代建筑。

在感性认识和思维发散方面,教师选用了丰富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

在知识传授方面,通过教材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建筑与现实生活、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能力拓展方面,通过教师现场演示,让学生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古代建筑,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 《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共27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 《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共27张)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等,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所欣赏的古代建筑进行赏析、评述。

2.过程与方法: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参与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提高艺术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外观、造型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欣赏、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相关资料、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光岳楼图片,学生欣赏。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与黄鹤楼、岳阳楼等组成中国十大名楼。

为中国古老雄伟的木构楼阁,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板书课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二、讲授新课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1.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2.小组内初步交流一下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

3.学生代表从造型,色彩,布局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和装饰色彩等方面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欣赏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请同学们观察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讨论。

屋顶,屋身台基。

屋顶的形式:庑殿顶、攒尖顶、歇山顶等。

台基:一、承托二、防潮防腐三、高大雄伟。

(二)了解古代建筑结构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横梁组成构架。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部件。

它一方面承受建筑重力,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

(三)研究古建筑群体布局我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等,都是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建筑则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次要建筑物多做对称的布局。

以故宫建筑群为例,详细分析古建筑群分布规律,找出主要建筑,次要建筑。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遗产--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遗产--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2. 掌握古代建筑遗产的代表性建筑和其特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研究古代建筑遗产的代表性建筑;2. 探究古代建筑的特点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古代建筑遗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彩照片或介绍视频。

第二步:研究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10分钟)1. 分组讨论,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如长城、故宫、大雁塔等;2. 每个小组选择一座代表性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3.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互联网搜索获取有关信息。

第三步: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15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研究的代表性建筑,并向其他学生介绍;2. 引导学生从建筑外观、结构、材料、装饰等角度,总结古代建筑的特点;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补充,确保全面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

第四步:探究古代建筑的技术(20分钟)1. 简要介绍古代建筑所使用的技术,如榫卯结构、飞檐翘角、彩绘技法等;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古代建筑技术的一部分,如制作简易的榫卯结构模型、绘制彩塑模型等;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古代建筑技术的复杂性和创造力。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小组进行总结,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全班;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概括古代建筑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研究的代表性古代建筑的文章,并附上相关图片;2.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分享和讨论,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四、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古代建筑的图片和视频;2. 互联网搜索:用于学生研究代表性建筑的相关材料;3. 实践材料:如木材、纸张、颜料等,用于学生实践活动。

人教 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 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简介本课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5课,课程内容是关于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介绍和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具体课程内容包含以下内容:1.什么是我国古代建筑2.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特征3.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特色建筑:宫殿、寺庙、园林、城池等4.我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掌握古代建筑中的特色建筑和装饰艺术等内容。

2.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感。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些古代建筑的雏形,发挥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二、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互动讨论和自主创作等。

通过多种方式尝试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认可我国传统文化。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特征,特色建筑的介绍和装饰艺术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如何让学生绘制出古代建筑的雏形。

3. 教学准备1.教师要准备好多媒体和PPT等教学工具以及老师自己对于文化背景和历史的了解。

2.调整好教室环境,让学生有更好的参与和聆听。

3.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课本。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通过热身和问答形式引入课程主题,用实例或图片等展示古代建筑的美丽和特色,让学生从视觉、情感、认知等方面理解建筑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步:讲授和互动(30分钟)讲授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特征,以及特色建筑(宫殿、寺庙、园林、城池等)的定义和介绍,让学生通过多个观察判断和对比分析,获取各种建筑的特征和互相区别。

教学中可以采用实例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建筑特色和感受,激发学生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到努力和创造能够为我们的家园和社会带来文化和艺术的财富。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1.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运用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评价古代建筑艺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装饰手法和审美价值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斗拱结构、彩画工艺等,我会通过图片、模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建筑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装饰手法和审美价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古建筑?”(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并介绍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我国古代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学会欣赏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学会欣赏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建筑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欣赏心得。

4.实践法:教师学生进行古代建筑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2.图片: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包括故宫、颐和园、长城等。

3.视频:准备相关古代建筑的视频资料。

4.模型材料:准备古代建筑模型制作的材料,如纸张、彩泥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材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和热爱我国的古代建筑艺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艺术表现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古代建筑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我国古代建筑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古建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显得较为陌生。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古建筑,这一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分类时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加了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古代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屋顶、斗拱、彩画等独特元素。这些元素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2.案例分析:艺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理念。
5.体验古代建筑艺术魅力,尝试创作一幅以古代建筑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代表性建筑实例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古代建筑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实例,学会欣赏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学习古代建筑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建筑的图片,分析其建筑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感悟。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古代建筑模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模型材料: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模型所需材料。

3.教学PPT:制作包含课程内容、图片、视频等的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风貌,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古代建筑的图片,总结其建筑特点。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古代建筑模型,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 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 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创作出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作品。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如何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并与现代建筑进行比较。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结合自己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实践。

2. 学生通过绘画和设计,创作出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作品。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1. 结构严谨2. 造型美观3. 寓意深刻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或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2.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中国古代建筑的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提高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 请列举三种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答案: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斗拱结构。
- 请简述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风格。
答案: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神秘幽静。
2. 选择题
- 下列哪种建筑不属于我国古代建筑?
A. 故宫
B. 长城
C. 埃菲尔铁塔
D. 巴黎圣母院
答案:C. 埃菲尔铁塔
- 下列哪种建筑风格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在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担当角色,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而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关注和引导。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在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方面表现各异。大部分学生可能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学习态度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课程抱有消极态度,甚至出现迟到、早退、课堂纪律较差等现象。这些行为习惯将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引导和激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古代建筑艺术的知识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知识点。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品--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品--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品--教案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能够描述和区分不同建筑艺术品的特色。

3. 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古代建筑艺术品- 定义及特点- 反映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2. 古代建筑艺术品的分类和特色- 宫殿建筑:紫禁城、颐和园- 寺庙建筑:法门寺、灵隐寺- 园林建筑:拙政园、留园- 民居建筑:南方水乡的建筑特色、北方四合院- 城墙和城楼:西安城墙、北京城楼- 桥梁和塔楼:赵州桥、黄鹤楼3. 古代建筑艺术品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的古代建筑- 筑城和修建宫殿的发展- 唐宋时期的盛世建筑- 明清时期的宫殿和庙宇建筑- 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转变4. 古代建筑艺术品的美学价值- 体现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展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彰显艺术创造和工艺技术三、教学方法1. 介绍与讲解:通过PPT和图片展示不同建筑艺术品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2.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分享对古代建筑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

3. 观摩与欣赏: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在线观赏古代建筑艺术品,加深对其美学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评估1. 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

2. 对古代建筑艺术品分类和特色的准确理解和描述。

3. 对古代建筑艺术品美学价值的鉴赏力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PT和图片展示。

2. 实地考察或在线观赏的机会。

3. 相关书籍、视频等辅助教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建筑艺术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话和思考,激发研究兴趣。

2. 介绍古代建筑艺术品的定义和特点,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3. 分组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分组研究不同类别的古代建筑艺术品,比较他们的特色和美学价值。

4. 组内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5.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组的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如对称、平衡、天人合一等。

(2)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如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

(3)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提高审美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观察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分组讨论,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价值和影响。

(3)实践操作,尝试绘制简单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3)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3)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建筑中的体现。

(2)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其他国家建筑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建筑有什么共同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建筑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如对称、平衡、天人合一等。

2. 新课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2)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如对称、平衡、天人合一等,并结合图片进行解析。

(3)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如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2)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绘制简单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稿,注意体现其特点。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对现代建筑有何影响?(3)布置作业: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基本类型,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授课:(一)导入:1、通过图片了解什么是建筑与古建筑。

2、视频欣赏建筑,初步了解古代建筑的美。

(二)发展阶段,探究新知1、欣赏古建筑的外观造型。

通过:第一个问题:“中国古建筑,最吸引你目光的是哪个部分?”第二个问题:“中国古代建筑由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第三个问题:“这么多屋顶造型你认识几种?能辨别出它们的地位等级吗?”第四个问题:“形式多样古建筑屋顶给你什么感受?”这四个问题学习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造型。

2、欣赏古建筑的建筑结构:用课前预习中有许多同学都提出了“这么多的“大帽子”屋顶,就靠几根纤细的柱子顶着,牢固吗?”这个疑问,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古建筑内部去寻找答案。

老师又提出第五个问题:“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建筑结构有什么不同?”第六个问题:“你了解梁、柱、柱础的位置和作用吗?”第七个问题:“斗拱是一个组合构件,谁能来分别画一画斗和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建筑结构。

3、欣赏古建筑的装饰色彩:根据课前预习单上同学提出的质疑:“木结构的建筑虽然能抵御地震,它能躲过虫蚁的啃食和雨水的腐蚀吗?”,启发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老师提出的第八个问题:“你能找出几种美术工艺表现手法?”第九个问题:“古代建筑装饰上常用哪些图案,它们有什么喻意?”第十个问题:“你能从色彩上区别建筑的等级吗?”中,一步步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建筑身上的细节美,并探究每一个传统吉祥图案都蕴含着和谐、喻意之美,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创作--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创作--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和表达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商代、周代、秦汉、唐宋等时期)。

2. 分析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设计理念(如平衡、对称、材质运用等)。

3. 呈现并讨论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4. 引导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去感受和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我国古代建筑的认知和评价。

-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点。

- 讲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

3. 示范展示(20分钟)- 呈现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如长城、故宫等。

- 分析作品的构造和设计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学生互动(15分钟)- 分组讨论我国古代建筑的美和独特之处。

-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和提问。

5. 练与巩固(20分钟)- 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小组作业,描述并表达他们所喜欢的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提供反馈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总结我国古代建筑的美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评估1. 小组作业成果的评估:- 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描述是否准确、有条理。

- 是否能明确表达自己喜欢的建筑特色和原因。

2. 课堂讨论表现的评估:-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学生对他人观点的尊重和合理反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PT讲义,包含我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和介绍。

2. 代表性作品图片资料,如长城、故宫等。

3. 小组作业模板,用于学生描述和表达所喜欢的建筑特色。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具有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课内容
初步感受中国古代建筑
1、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2、小组内初步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
3、学生代表从造型、色彩、布局、结构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和装饰色彩等方面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欣赏古建外观造型
1、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一方面承受建筑重力,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
(三)感受古代建筑装饰色彩
我国古代建筑还融入了我国工艺美术及绘画、雕刻、书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门窗上的棂格等处。
宫殿庙宇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黄色琉璃瓦、朱红色屋身,檐下以蓝绿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画,衬以洁白的石雕台基。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和我们现在自家盖房差不多,都由基础,墙体,屋顶几个部分构成。
“屋顶、屋身、台基”
(1)屋顶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2)开间:开间与进深
(3)台基:普通台基、须弥座。
结合图例了解台基种类、等级。
(二)了解古代建筑结构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
(3)黄楼、燕子楼
(4)招鹤亭、放鹤亭
(5)户部山古建筑群、权氏祠堂
(6)奎山塔、钟鼓楼
……
说说你最喜欢家乡的那个古建筑,
四:学生练习
围绕一件家乡的古建筑,写一篇导游小文章,从建筑的年代、所属类别、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多方面作详实介绍,要求使听者如临其境。
五:点评小结
教 后 记
找出哪些是主要建筑,哪些是主体建筑,哪些是次要建筑。
规律:
1、讲究“中轴线”
2、“正殿高大Leabharlann 重隐深藏”凡是贯穿于中轴线上的建筑都是重要建筑,且其中必定有一个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的建筑都是次要建筑。这样的布局方法显示了尊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唯我独尊的等级观念。
特点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等级分明
三、学生练习:
教学内容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 时
2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2、通过欣赏视频、图片,学生结合材料观察、讨论、分析,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位同学曾经去过故宫游览?能不能来描述一下故宫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央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板书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民居建筑用色,则采用青灰瓦面、白墙、黑门窗,显得朴素而淡雅。
结合课件图片进行赏析。
(四)研究古建筑群体布局
我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都是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一般都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规模较大的建筑则由若干个院子组成,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次要建筑物多作对称的布局。
以故宫建筑群为例详细分析古建筑群体分布规律。。
了解了古建筑群体分布规律,你能说说怎样游览像故宫这样的大型古建筑群才最合理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制定旅游路线图。
1、沿中轴线由外向内逐个游览
2、用较多的时间来观赏主体建筑
3、有选择的观赏有特色的非主体建筑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资料
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尝试做简单的讲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
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分析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和中国古建筑相关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引入:
展示故宫图片,学生欣赏。
(5)园林:供游人休息或观赏的建筑。
(6)民居:我国各地民居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
此外,我国尚有一些城池建筑、陵墓建筑、楼阁、古桥等古建筑,大家结合图片做简单了解。
三:说说家乡的古建筑
各小组代表说说你们搜集到哪些咱们家乡的古建筑?
(1)东坡黄楼
(2)兴化禅师、大士岩
教师引导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谈。
二: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1、各种建筑分类。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等。
(1)宫殿:我国古代帝王听政、坐朝、寝居、宴乐的建筑。
(2)坛庙:我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宗教礼制建筑。
(3)塔:佛教寺庙配套建筑,用于供奉佛经、佛像。
(4)寺庙:为宗教徒所居住或活动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