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我国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研究”课题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国际产业
转移的总体情况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等途径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一)我国通过引进外资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投资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投资方式是新设投资,即所谓的“绿地投资”,另一种投资方式是跨国并购。跨国投资是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逐步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伴随着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日益增加,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到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7453.45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为5621.0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额的75.42%。2005年,我国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001个,比上年增长0.8%;实际使用金额603.2亿美元,同比下降0.5%,比2004年略有减少。中国仍然是全球吸收外资大国,继英、美之后,排名第三。到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到了6224.25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3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首位,是世界上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吸收的外资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1/4。2005年11月,在中国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力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的中流砥柱。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21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为831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48%;出口额4442亿美元,占全国的58.29%;进口额3875亿美元,占全国的58.70%。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它们着重于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产业链高端部分的控制,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大规
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与此同时,我国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恰好满足了世界产业结构新一轮大调整大转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增强与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增大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这一时期,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我国引进的外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更少。我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对外借款金额是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两倍。此阶段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加工贸易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之后,广东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得了先机,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腾飞。
第二阶段(1992~2001年)。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1992~1995年,我国每年吸引的外资规模成倍增长;1996~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一直维持在400~5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引进外资的重点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达到对外借款的3~4倍。此阶段我国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上海,但对华南沿海地区的投资偏少。上海在此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2002年以来)。我国在2001年年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的更加开放以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
国的战略地位,200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50家在中国投资。从2002年开始,我国进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高速增长阶段。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6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现有企业的增资较多。增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现有企业从单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发达国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
2002年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将中国定位为低技术档次的加工组装基地,国内的配套率较低。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国内配套率上升较快,而且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也明显加速,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吸收了较多的外资,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
二、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呈现出如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在制造业内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已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 以上。1998-2002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5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70.37%。目前,全球重化工业(主要是汽车、化工等产业)投资集中投向我国,表明我国已成为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由于缺乏严格的产业准入限制,正逐渐成为世界高耗能产业
转移的中心之一。
(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为主。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是近年来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尤其突出,这也反映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已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
多年来,外商在华投资主要是将中国作为其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外商在华投资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较多的跨国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也明显加速,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招商引资的新热点。
1.跨国公司服务业务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快
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将服务业务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在我国的制造业投资,拓展在华业务,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设立服务中心。
部分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发部门,但是,当时的研发部门只为生产服务,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全面实施,研发本土化成为必然选择。一些跨国公司大量聘用中国的高级人才,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近年来,已有通用电气、大众、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惠普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中心。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自1993年摩托罗拉在中国设立了首家外国研发中心以来,外国在华研发中心已达到约700个。
近几年,许多跨国公司将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城市移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其中很多为全球500强企业。到2005年底,外商在北京市设立的外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已经达到239家,投资性公司146家,由商务部和北京市认定的地区总部45家。2005年5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
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03家(经过认定的达到54家),投资性公司达到115家。跨国公司服务业务向中国的转移,为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总部经济,进而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格局
服务业是全球跨国投资数额很大,比重较高的行业。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以前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不多,项目数和引资额都大大低于制造业,服务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02年,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2880.14亿美元,仅占合同总金额的34.78%。
2003年以来,外商在我国服务业中的投资出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我国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合同外资金额大幅上升。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具体的行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我国服务业中的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电信、批发零售贸易等行业,这些行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我国颁布了一批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条例,在保险、医疗卫生、法律服务、旅行社和商业分销等方面批准设立了一批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推动了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下表显示了2005年我国服务业主要行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金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服务业中大多数行业招商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
总体来看,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见表)
(四)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企业为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做贴牌生产,积极开展加工贸易。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要是港商,并以中小企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大量台商到大陆投资,这些企业大都是为跨国公司代工的制造性企业。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直接到中国进行投资,大量制造业务使用了外包方式。据估计,对外开放以来,直接或间接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约占我国制造业引进外资总额的80%左右。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国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
型升级的轨迹。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1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882.7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3%。自从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增长,使我国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加工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贸易发展、增加就业、保持外汇平衡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也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了4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4.66%。
(五)软件等新兴国际项目外包业务发展迅猛
项目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将其生产运营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企业来做,企业自身则专注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项目外包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上通过外包方式进行的产业转移发展很快,产业转移的层次也越来越高,跨国公司的外包浪潮已经从20世纪70、80年代的制造业外包、贴牌生产(OEM)扩展到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等方面的服务业外包。
尽管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当前的总体规模仍很小。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软件出口达到28亿美元,同比增长40%,比1999年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超过60%。我国软件出口额仅相当于印度的16.3%。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6.33亿美元,外包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软件企业有8家。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仅仅是印度的5.5%,全球的1.9%。2001到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1%,市场规模由2001年的1.8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6.33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1.9%。我国的软件外包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区。另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
态势,2005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增长27.5%。
(六)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以新设投资为主
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新设投资(即“绿地投资”)方式,并购方式占FDI的比重很小,只占约5%。统计表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三种,其中以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为主,中外合作经营为辅。2003年以后,独资方式逐步成为主要方式,2003年以外商独资方式利用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62.4%,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6.3%。2003年,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合作经营方式利用的外资分别占全国的28.8%和7.2%,2004年的比重分别下降到27.0%和5.1%。
近年来,随着股权限制的不断放开,并购、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也逐步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渐趋多样化。如在金融领域,浦东发展银行与花旗银行、东亚银行与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与花旗银行、恒生银行与华夏银行都在进行股权合作;在保险领域,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已成为平安保险的第二大股东等。
(七)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
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导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同时,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又大大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种区域上的不平衡是与中国的区域开放政策、地理区位、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无论是港澳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珠三角的转移,还是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都是拥有高层次产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产业处于低层次的地区的转移,属于一种产业垂直分工。
(八)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在华跨国公司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仅仅以利用廉价资源、抢占市场、转移相对落后的污染型生产项目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行为,开始对华进行大规模系统化投资,在中国全方位进入、全系列生产,充分发掘中国市场的全球性价值,更加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表现在跨
国公司较少向单个的企业项目投资,而较多的是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投资,即纵向一体化投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研究开发、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中国建立,即实行横向一体化投资。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主动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中国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课题负责人:冯飞
课题组成员:石耀东、李佐军、来有为、王金照等
执笔人:来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