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心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2课心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2课心声一. 教材分析《心声》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山区孩子李京京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奋斗的故事。
通过李京京的心声,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对亲情、友情和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课文语言朴实、真挚,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李京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
同时,课文还涉及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验人间的真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散文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这篇课文,学生可能对山区孩子的艰苦生活和李京京的心情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李京京的形象特点,了解课文所表现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京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增进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理解和体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李京京的形象特点和课文所表现的主题。
2.难点: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情体验,感受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奋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山区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李京京的形象特点和课文主题。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李京京心情体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理解和体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心声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二)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二、正音听读捻niǎn 噗pū 蜷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抽噎yē 恍惚huǎnghū 抽泣qì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2、听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整理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
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
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
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2、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
(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
凡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第12课《心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 (4)doc初中语文 (1)
第12课《心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 (4)doc初中语文 (1)【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⑴简要复述小讲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⑵分析和评判小讲人物形象,明白得〝心声〞的含义。
『分析』此目标确实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情况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讲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表达主题。
⒉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把握故情况节;课中精读课文,明白得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摸索,讨论交流,明白得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讲所反映的咨询题。
『分析』依照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展现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明白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如何样去珍爱亲情、友情。
『分析』鼓舞学生独立摸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策略】由于本课具有篇幅长、情节清晰、线索分明、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等特点,教学时采纳:⒈课前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概述小讲内容⒉课上细读课文,明白得人物形象刻画⒊课中精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⒋课末合作交流,全面理解程老师的做法和所反映出的咨询题『讲明』以上设计要紧是依照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文章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细腻心理描写的品析。
【教学设计思路】⒈课前预习——了解梗概——培养概括能力⒉课前演讲——复述概况——锤炼口语表达⒊课上细读——分析形象——体会人物塑造对表现小讲主题的作用⒋课中讨论——〝心声〞含义——概括主题⒌课后拓展——实践活动——在延伸中体悟小讲的主题『讲明』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②课前演讲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又是一个锤炼学生、培养语感的表达;③课上细读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讲人物形象的特点;④课中讨论是让学生领会到:小讲主题的归纳应建立在对人物分析的基础上。
第12课《心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12课《心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 (2)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的:1.把握小讲塑造的人物形象,明白得〝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面对人一辈子,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讲,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讲«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要紧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布课的预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讲«万卡»的教学环节。
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爱,专门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
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故嘲笑。
最后,在公布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情况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要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进展:李京京用真情和专门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布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一辈子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讲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如何样的生活经历?你喜爱那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讲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淳朴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青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讲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期望得到锤炼机会,期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确信、明白得和尊重;期望父母和谐,家庭温顺;期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期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第十二课 心声
我能说!
李京京终于实现了朗读《凡卡》倾吐心声的愿 望,并且打动了师生。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朗 读很成功?请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是从 看出他朗读很成功。这句话是_ 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 象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由第二者介绍、反 映或采用间接烘托的方法来描写。
1.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 (1)主要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小说:
• 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 •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 境。
学习目标
1、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概括能力。理清 故事情节并找出文中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作者以‚心声‛ 为标题的深刻含义。
3、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健 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表层含义: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 1 )要求老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 深层含义: 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 得到公平锻炼的机会) ( 2 )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 的环境里。 ( 3 )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肯定、理 解和尊重。 (4)渴望亲情和友谊、想念爷爷和童伴。
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
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温馨提示:
时间顺序 四个场景: 教室、树林里、 教室、公开课上。
场景一
在教室
程老师准备 上一堂公开 课,发了一 篇讲义,是 俄国契诃夫 写的《万 卡》,并指 定了六个同 学朗读。
李京京看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 了。非常想读一段。 可程老师因为他嗓 子不好,怕影响公 开课的效果,执意 不让他读。
第二天放学(2844) 公开课上(45-59)
发展
朗读课文 打动师生
《第12课 心声》教案1
《第12课心声》教案1张秀娟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
说教材《心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
本单元为小说单元,四篇课文都有典型的情节,鲜活的人物,语言通俗易懂。
《心声》是一篇难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心声》这篇小说篇幅较长,但情节清楚,线索分明,语言精美易懂。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读者。
因此,它对于学生理解小说这种体裁及它的现实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天真、纯朴、执著地追求目标的思想和品格。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塑造人物方法,理解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2)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和学校的不良现象。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弄清“心声”的含义。
教学方法1、巧引由前几天刚刚完成的作业《我孤独,是因为……》导入新课。
2.畅谈精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深扩拓展文本,挖掘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性与社会意义。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处在青春少年的你们,也许有忧愁,有烦恼,有期盼,可是,你的心声有谁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感受李京京的一段伤感的故事。
二、新课(一)、作者简介黄蓓佳,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4年毕业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心声》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心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文章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心声所包含的主题思想。
4、学习主人公积极争取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方法:点拨引导,讨论交流,阅读体会等四、教学设计: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心里曾经有过什么强烈的愿望吗?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你是否为这些愿望付出行动吗?结果如何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与你们是同龄人,他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大家读读看,他是什么?他实现了吗?(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
(1)读一读,字词积累里有不少生字,你读的准吗?(2)写一写,把它们在练字本上写写,你都记住了吗?请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棱角分明léng :骨骼轮廓清晰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恍惚huǎnghū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窸窸窣窣xī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桢zhēn:古书上指女贞树捻niǎn 子:用纸搓成的条状物。
噗pū :拟声词。
蜷quán 肢体弯曲。
簪子zān: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毛毛刺刺:毛躁琅琅láng :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发窘jiǒng :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嘟囔nāng: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抽噎yē :一吸一顿地哭泣。
抽泣qì:是小声地哭泣,轻轻的哭或一吸一顿地哭泣,也可以形容哭泣后止不住的急促呼吸!3、快速阅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4、(1)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2)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3)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4)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初三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
初三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初三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心声的含义。
2、体会文中生动细致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
3、培养学生积极负责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学生讲《骆驼妈妈》的故事。
骆驼妈妈骆驼妈妈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砂子。
按照常识,人们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终于,它们来到一汪泉水的边上,小骆驼兴奋异常,可是泉水太浅了,不论小骆驼怎样努力,都无法把嘴凑到泉水之中。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它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了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在这尘世中,我们的心灵被岁月磨得粗糙和麻木,但骆驼妈妈这纵身一跃,让人看懂了母性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二)导入新课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总评并借助对骆驼妈妈伟大母性的赞扬,由亲情导入。
(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范读,排除文字障碍。
2、学生分段朗读,使其能较熟悉课文内容。
(四)师生共同讨论课文内容(设置问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那么李京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2、他为什么那么想读课文?3、心声在文中是指什么?4、如何看待程老师上公开课的做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五)拓展延伸练习1、如果你是程老师,这节课你打算怎么上?2、开课不能只讲求形式,你还能举出一些不重内容、不求质量、只讲形式的事例吗?这些事有什么危害?(六)小结(略)(七)布置作业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以我的感受为题,写一篇短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心声》PPT课件
第作 者 一 黄 课 蓓 时佳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
1、了解作家作品,扫除生字词。 2、掌握故事情节顺叙分法的第二 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 转换划分故事情节。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 话要说,而在各位同学所度过的十几岁 的光阴中,除了家人外,接触最多的就 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说你与老 师之间的故事吗?
诚然同学们与老师间的故事,让我们真切 感受到同学们的心声,,现在让我们一起 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黄蓓bèi佳,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集《小船,小 船》、《芦花飘飞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 海》、长篇小说 《夜夜狂欢》等。 本文选自《儿童 时代》。体裁为小说。《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
给汉字写拼音,给拼音写汉字)
发( 窘 )jiǒng 抽噎( yē ) 从(cóng )容不迫 ( 祷)dǎo告 过瘾(yǐn ) 棱(léng)角 圣( 诞 )dàn 撒( sǎ )娇 撇(piě )嘴 簪( zān )子
1、标注59个自然段,速读本篇小说, 看看共换了几个场景?每个场景的时 间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 所发生的事情。 教室—树林里—教室的窗外—公开课上
从上分析,请你归纳出李京京、程老 师的性格。塑造人物的方法。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 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 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 对工作认真负责;也存在不足。
塑造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描写。其中心理描写,有直接心理描写 和间接心理描写。补例用()[ ]记书间
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
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
第12课心声(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12课心声(人教版九年级上)本课在教材第88 97页。
这是一篇描写少年生活的作品,通过李京京的心声想朗读课文,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
2.学习体会心理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会插叙的表达方式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生活感受创设阅读的情境。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故事情节。
3.设置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讨交流理解李京京心声的深层含义。
4.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会李京京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父母的关爱、爷爷的亲情、情感的宣泄的渴望,从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学生感受并学习李京京对生活追求的努力与执著的精神。
教堂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领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3.学习插叙的表达方式。
◆难点1.理解小说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2.理解《万卡》打动李京京的原因,并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的启示。
◆教学突破1.教师把握好小说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领会李京京心声的具体含义。
2.由对插叙这一叙述方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声。
准备一两个上公开课的小故事。
2.阅读《万卡》原文。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万卡》原文并进行阅读,结合《心声》进行理解。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结合学生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谈自己1.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心声。
的心声,从而导入新课。
2.进行快速阅读和复述课文的指导,梳2.进行快速阅读,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后理小说主要情节。
复述课文。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3.通过讨论交流,把握文章主题,理解李京京的情感活动。
4.引导学生欣赏小说心理描写和插叙4.学习小说心理描写和插叙的表达方的艺术特色。
第12课心声课件6(人教版九年级上)
当代女作家,著有 小说集《小船,小船》、 《芦花飘飞的时候》、 《遥远的地方有一片 海》、长篇小说 《夜夜 狂欢》等。
黄蓓佳
发窘 jiǒng 抽噎 yē 噗 pū 纸捻 niǎn 蜷 quán 簪 zān 琅琅 láng 恍惚 huǎng hū 抽泣 qì 棱角分明 léng 毛毛剌剌 là
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 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1、小说着重刻画了哪个人物 形象? 结合小说内容谈你对该人 物形象的认识。
2、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出评价。
请结合课文,发挥想像,从下 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用一句 精炼的话回答:
1、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 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 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李京京渴望得到公平锻炼机 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 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 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 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 感的倾诉与宣泄。
要求朗读
心 练读课文
遭拒绝 忆往事
指出错误 勇敢救场
受嘲口吻给乡 下的爷爷写一封像万卡那样的 长信,以述说自己对幸福快乐 生活的希翼。
从小到大,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接 受着来自父母师长的无微不至地呵护 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 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 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 验和困惑。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 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请用简洁的 语言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在下面。
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心声
第12课心声[课内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
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全班都没有人举手。
事先说好了的呀!
②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③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④程老师有点慌乱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
⑤“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⑥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与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
一辈子!
⑦“‘……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
⑧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
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
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⑨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
1、指出⑧⑨段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
词语:
心理:
2、认为程老师“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和用发颤声音让李京京读完课文”是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答:
3、京京的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读课文,这种感
情是什么?
答:
4、“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
答:
5、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
答:
6、怎么评价赵小桢和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
答:
7、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课外美文赏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是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深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地重新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在走之前,我总
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文中两处反映当时正是战争时期的语句是:
(1).
(2).
2.造成老妇人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
3.“车厢里一片寂静”的原因是:()
4.“一个老头狠扫了她们一眼”一句中的“扫”字的含义是:()
A.对老妇人的同情
B.对小姑娘的谴责
C.既是对老妇人的同情,又是对小姑娘的谴责
5.联系《心声》一文中“教室里一片寂静”句中寂静与中“车厢里一片寂静”比较,体会其区别。
6.写一段话,描写两个小姑娘在一片寂静中的心理。
[片段作文练习]
提取小说主要情节,用较为概括的语言,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参考答案:
[课内语段精读]
参考答案
1、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
2、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3、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
4、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5、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6、赵小桢在公开课的表现不好,原定好她朗读,平时又很骄傲,到关键时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诚,勇敢,虽然平时读课文不好,但这篇课文他太喜欢了,自己练过几次,又有着与课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读好,所以大胆举手了。
7、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
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课外美文赏读]
1.(1)车厢全是妇女和孩子,几乎是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
2)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2.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
3.C
4.C
5.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心声》中是被打动,感染,中是同情和担忧。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