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研究进展
我国原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迅速
我国原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迅速
崔为正;张升祥
【期刊名称】《四川蚕业》
【年(卷),期】2022(50)3
【摘要】目前,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工厂化丝茧育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我国的蚕茧生产将发生重大变革的趋势日益鲜明。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使得传统农业产业生产要素大量流失。
蚕种生产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这导致了优质原蚕区锐减、原蚕区农药中毒事件日趋严重、原蚕茧及蚕种质量下降、从业人员流失等,严重动摇了蚕种生产的根本。
人工饲料饲育原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家蚕品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崔为正;张升祥
【作者单位】人工饲料岗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我国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技术研讨会暨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山东日照、高青两市县召开
2.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人工饲料育与1~3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
3.两广二号原蚕1~2龄蚕人工饲料育对一代杂交种卵质与茧质的影响
4.
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人工饲料育与1~3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5.2个家蚕品系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的饲养和制种成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行性分析及建议1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近年来,随着国家营养膳食发展的日趋重视,家蚕的产量增加,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也受到了重视。
安徽省是家蚕繁殖的重点省份之一,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以促进本地家蚕和家蚕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有助于推动本地家蚕和家蚕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现状[1]目前安徽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开发属于初级阶段,但从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度,家蚕人工饲料育已经成为用于家蚕饲养的常用技术形式之一。
[2]安徽省家蚕人工饲料育由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科研开发,但尚无应用性实际推广。
二、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可行性分析[1]首先,家蚕人工饲料育的技术程度已经达到可以推广应用的水平,已经可以较好地解决家蚕为数不多的繁殖难题。
[2]其次,安徽省家蚕饲养水平相对较低,家蚕的养殖技术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手工饲养阶段,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家蚕养殖的效率。
[3]第三,安徽省有较多家蚕饲养大户,他们相对接受新技术开发研究,对于人工饲养家蚕育可以积极推广应用。
三、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建议[1]为了更好地推广家蚕人工饲料育,应加强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科研开发,尤其是针对安徽省家蚕饲养的本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家蚕饲养的本地化。
[2]为了加深企业对家蚕人工饲料育的认识,建立进行家蚕人工饲料育实践的培训机构,建立在行业中进行家蚕人工饲料育培训的培训体系。
[3]通过政策扶持、行业奖励、技术支持等措施,加强家蚕人工饲料育的推广和应用,为推动安徽省家蚕饲养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技术支持。
4结论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以提高家蚕的养殖效率,促进家蚕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本地家蚕和家蚕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广家蚕人工饲料育,应通过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建立培训体系,通过政策和行业奖励等措施来推动家蚕人工饲料育的推广应用。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 不断 发 展 , 农村 劳 动 力 成 本 的不 断 提
高 。 统 的蚕桑 生产 已 开始 发生转 变 , 发 展方 向逐渐 趋 于 传 其
豆 粕粉 、 米 粉等 为 原 料 的人 工 饲料 , 仅成 本 低 , 且 饲 玉 不 而 育 成 绩较 普 通 配方 好 , 更加 实 用 。 外 , 发现 玉 米 粉 不仅 另 还 含 有 许 多蚕 必 需 的营 养物 质 , 且可 以使 饲料 保 持 良好 的 而
蚕 学 系分别在 实验 室 用人工 饲料 成功 饲养家 蚕 。 0年 代后 , 8 我 国许多 蚕业 研究 机构 和大 专 院校 开始 大 力展 开人 工饲 料
养蚕 的研 究 工作 , 中在 饲料 配方 、 其 防腐 剂 、 型剂 、 生 素 成 抗
筛选 等方面 的研 究成果 较 多 , 在饲 育环 境 、 育技 术 、 理 、 饲 病 生理 等方面 也展 开了 有益 的探 索 。0年 代末 期 , 国农业 科 9 中 学院 蚕 业研 究 所张 国政 等对 人 工 饲料 育 蚕 品 种进 行 研 究 ,
腐 剂进 行了 探讨 , 也筛选 出 了更 为 有效 的抗 生素 。 吴友 良基 于 无菌饲 育法 . 究了 蚕对 N V的抗 性与 桑叶 粉 、 生 素 C 研 P 维
2 O世纪 7 0年 代 我 国 开 始研 究 家蚕 人 工 饲料 育 ,9 4 17 年 和 17 9 6年 中 国农 业 科 学院 蚕 业 研 究 所和 浙 江 农 业 大学
对 人 工 饲料 的多 种成 型 剂进 行 了 筛 选试 验 , 果发 现 玉 米 结
粉 是 一种 相对 优 良的 人工饲 料成 型 剂 ; 为正 等闱 探讨 了 崔 还
颗 粒 人工 饲料 育 的饲 育环境 与 饲养方 法 对小 蚕 生长 发 育 的 影响 , 果 表明 , 结 颗粒 人 工 饲料 育对 小 蚕无 影 响 , 且 颗 粒 而 饲料 的适 口性 较好 。 工饲料 中常 用 的防 腐剂 有 山梨酸 、 人 丙 酸等 , 均能 达到 饲料 防 腐 的要求 。 健辉 等对 人 工饲 料 的 防 黄
桑蚕营养饲料添食试验及分析报告
合成 , 也是 在 5龄期 … 。业界 人士从来 就 没有停 止过 追求 以更少 的投 入( 叶) 桑 获得更 多 的产 出( 丝) 增 的 探索 脚步 , 雨青 (94 等进行 植 物激 素 (B 张 19 ) IA或 G ,的添 食 , 明在 4龄第 3天 或 5龄第 1 A) 表 天添食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材 料 : . 试验 于 20 春季进 行 , 验用 家蚕 品种 为 8 18 2试 验用桑 蚕 营养饲 料 为我所 研 09年 试 7 x7 ;
究 配制 。
12 试 验设 区及 饲育 方 法 :试 验 桑蚕 在 l4龄期 饲 养条 件及 技术 相 同 , . ~ 5龄饷 食 即分设 饱 食 添食 区 与饱 食对 照 区 、 吊食 I添食 区与 吊食 I 照 区 、 对 吊食 Ⅱ添 食 区 与 吊食 Ⅱ对 照 区 6个处 理 区 , 处 理 每
[ 要】 摘 设饱食添食 区与饱食对照 区 、 吊食 I 添食 区与吊食 I对照 区, 吊食 Ⅱ添食 区与 吊食 Ⅱ对照 区共 6个 处理 , 5龄蚕起蚕添食 营养饲 料 , 为 每处理 区再设一个重复区 , 每处理 区蚕头数 2 0头 。添食区添食营养饲 0 料 , 5龄饷食 开始到见熟蚕 为止 , 自 每天 3次 , 每次 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 I: 0配兑 的稀 释液用喷 i 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 ; 对照 区则饲 喂用清水进行 同样处理 的桑叶 。试验结果 表明添食桑蚕 营养 饲料 可以增 强蚕儿体质 、 高其 抗病 能力 , 提 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 能 , 促进蚕儿对桑 叶的消化吸收 ,
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及实验室使用现状
蛋 白质 、 碳水 化合物 、 脂肪 、 机物 、 分 、 生素等是 家蚕生长 发育所必 须 的营养元素 , 无 水 维 因
*
资助 项 目 : 中央 高 校 基 本科 研 业 务 专项 资金 ( J 2 0 C 5 )重 庆 市 教 委科 研 项 目 。 HD K 0 9 19 ;
作 者 简介 : 竞 ( 9 0 ) 女 , 龚 1 8 一 , 四川 , 士 。E ma :3 o gig 1 3 c m 硕 - i 0g n n @ 6 .o l
农户 , 日本 实现小 蚕人工饲 料育 。印度在 上世 纪九 十 年代 也开始 了对人 工 饲 料养 蚕 的研 在
究 , 已实 现 全 龄 育 [ 。 并 3 ]
2 我 国家 蚕人 工 饲 料 育 的研 究
我 国较 早 开展人 工饲 料研 究 的单 位是 中 国农 业科 学 院蚕 业研究 所 和 浙江农 业 大 学蚕 学 茅, 两者分 别于 1 7 9 4和 1 7 9 6年成 功的在实 验室 甲人工饲 料 饲养家 蚕[ 。2 4 O世纪 8 ] O年代 后 ,
胡增 娟 等通 过线性 规划 的方法 对小 蚕人 工饲 料 配方 进 行设 计 。在 保 证 蚕 的食 性 、 饲料 防 腐 性和 满足 蚕 的 营养 需求 的基 础 上 , 到 以豆粕 粉 、玉 米粉 等 为原 料 的 低成 本人 工 饲料 。且 得
饲 育成绩 优 于普通 配方 , 具 实用性 。此 外 , 更 还发 现玉 米粉 除使 饲 料保 持 良好 的物 理性 状 外 , 其 本 身就 含有 较多蚕 必需 的营 养物 质 , 是其他 成 型剂所不 具备 的优 点E 。 这 6 ]
通 砌 高温蒸 煮 , 过 消毒无 菌且营养 均恒 , 操作 简单 卫生 , 时省 力 ; 次 , 工 饲 料家 蚕 有利 于蚕 病 省 再 人
家蚕1~4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报告
关键词
家蚕
人 工饲 料
饲 育 试 验
中图分 类号 :8 39 ¥ 8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2—3 0 6 2 1 —1 0— 0
实 现 家 蚕 人 工 饲 料 饲 育 是 现 代 蚕 业 的重 要 标
2 —2 0 3.
[ ] 王泽林. 树夏秋期不 同采 收程度 对翌年 春叶 产量 的 5 桑 影响. J . [ ] 蚕桑通报 .0 83 ( ) 2 2 0 . 9 1 .5—2 . 6
S i o ng m u be r i e e a tn n iy Cha Ye a o i fue c prng c mi l r y d f r ntpl n i g de s t n Li ng t n l ne
n mb ro r ce7 5 0~8 0 0 6 7 u e f t 1 0 ai 0 / 6 m , o r ce d yte s r ,c n sg i c n l mp o e te y ed a d t e s rn a u u l w at l r ef t o ms a inf a t i r v h il n h p i g l f n a t mn i r i f i y e i la e i l n h n L a g h r d ci n c n b s d i h e o e v s yed a d C a Ye in .T e p u t a e u e n t e r c mme d d o o ne .
d n i n l er e f p o u t n o e rl t n h p o u v y e s y a d mu b ry l a r d ci f t e ai s i f s r e . t o h o e r s l i l t g d n i f 10 0—1 2 0 p a t 6 7 e u t s p a i e st o 0 n n y 0 ln s 6 m ,a /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张学明
【期刊名称】《蚕桑通报》
【年(卷),期】2006(37)3
【摘要】随着家蚕生理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工饲料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发,人工饲料品种的筛选和培育,以及人工饲料育在丝茧育、种茧育、基因工程产业化、蚕种杂交率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张学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原蚕种场,浙江,杭州,3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J], 刘健
2.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 [J], 崔为正;王维民;崔为香
3.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J], 钱忠兵
4.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J], 程洋;林小兵;夏冬梅;曹宁宁;袁桂阳;何君;肖慧;王豫川;陈永波
5.我国家蚕稚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进展 [J], 滕伟国;蓝必忠;汤庆坤;董桂清;李安华;贾雪峰;宾荣佩;张桂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筛选廉价成型剂 , 以取代琼脂等传统成型剂, 是降低人工饲 料成 本的 关键 。 张亚 平 等[』 淀粉 和 卡 拉 胶 为成 型 剂 , 1以 O 研
究 了人 工饲料不 同成型剂 对稚蚕饲 育 的影响 , 含桑绿 枝 粉 在 稚蚕 人工饲 料配 方 中 , 进行 稚蚕 饲 育对 照试 验 , 2龄 眠蚕 除
我国从 2 世纪 7 年代初 期 开始 开展 人工 饲料 的研 究工 作 . 0 0 在许多方面 已取 得重要进 展 , 现将我 国家蚕 人工 饲料 的研究 进 展综述如下 。
1 家蚕对 人工饲料 的摄 食性研 究
生长发育未见有促进作用 ; 以柠檬酸混合稀土形式向基础饲 料中加入, 其生长发育没有得到促进反而略受抑制; 饲料 中 添加 1 %磷酸高铁 , 对稚蚕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韦
稚蚕生长发育 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酸钙 的适宜添加量 在 丙
10 .%左右 ; 酸钙 的适宜添 加量为 10 碳 .%和 40 ; 化钙 的 .% 氯
适 宜添 加量 为 0 5 ~2 ; 酸 的适 宜 添 加 量为 0 2 %左 .% % 丙 .5
右 。程安玮等 研究了颗粒人工饲料中 v 』 的添加量对家蚕
建立适应专业化、 规模化蚕茧生产技术 , 必须提高养蚕 工效, 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广人工饲料养蚕。由于人工饲 料可任意改变营养组成 , 打破 了桑叶饲料的限制 , 大大推动 了家蚕营养生理学的发展, 并为蚕的生理生化、 蚕病防治、 遗
和氨基酸高效率地合成丝蛋白质的生理特性 , 所以蛋 白质的 营养状况 , 直接关系到桑蚕的成长和茧丝生产。
摘要 综述 了我 国 家蚕人 工饲料研 究 中家蚕摄 食性 、 饲料配 方、 家蚕食 性遗 传方式 和生理 生化方 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家蚕 ; 工饲料 ; 食性 ; 人 摄 遗传模 式 中 图分 类号 ¥8 . 81 文献标 识码 A 2 文 章编号 01 — 6 l O6 1 — 36 0 57 61( O )7 42 — 2 2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Vo 1 . 4 7 No . 2 Ma y ,2 0 1 6
委亲遍塞
B u l l e t i n o f S e r i c u l t u r e
家蚕 人 工饲 料 研 究 与应 用 进展
钱秋杰, 陈伟 国
饲料的推广 。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研究 ;进展
中图分类号 :S 8 8 3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 2 5 8 - 4 0 6 9 1 2 0 1 6 1 0 1 — 0 1 1 — 0 4
Re s e a r c h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g r e s s o f Ar t i ic f i a l Di e t f o r S i l k wo r m
人 工饲 料 的研 究 开发始 于 日本 , 从1 9 世纪 3 0 年
选育和 自然进化 , 在生理和生化上都适应了桑叶作 为专一性 的食物来源 。因此 , 家蚕人工饲料在理化
性质方面需要满足家蚕 的摄食特性 。家蚕是咀嚼式 口器 , 对于饲料的硬度和粘稠度具有一定的要求 , 饲 料 的物理性状要满足家蚕摄食的要求 , 在选择饲料 原料的时候要考虑饲料 的成型和吸水性。水分是影
QI AN Qi u - j i e , C HE N We i — g u o ( H a i n i n g S e r i c u l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S e r v i c e S t a t i o n , J i a x i n g 3 1 4 4 0 0 Z h e j i a n g , C h i n a )
人工配合饲料养蚕技术
配合饲料养蚕新模式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蚕学系进一步研制成功低成本膨化颗粒人工饲料,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养蚕效果。
众所周知,所有蚕品种对其天然饲料桑叶都具有良好的摄食性和适应性,这是长期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家蚕人工饲料的组成不仅要像桑叶那样满足其营养需求,而且必须适合蚕的食性,并具有适当的物理性状及良好的防腐性等等。
家蚕的营养需求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水分、维生素等。
因此家蚕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也必须同样的含有这些必需的营养成分。
自从家蚕人工饲料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所添加成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目前已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目前人工饲料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各配方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桑叶粉桑叶粉末在人工饲料中除了给蚕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等营养成分外,更重要的是桑叶粉中还含有摄食促进物质,对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平衡、物理性状的改善、未知营养的补充等方面起作用。
人工饲料用桑叶粉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春叶,在5龄上蔟后全条收获桑叶,对叶质的要求是无农药和工业污染、肥培管理好的桑园。
然后晒干粉碎,其中小蚕用饲料宜偏细,壮蚕用饲料可偏粗。
粉碎后的桑叶粉呈新鲜绿色,有桑叶清香味。
在人工饲料配制时,一般掌握稚蚕饲料要用质量最好的桑叶粉,壮蚕可搭配使用部分质量稍次的。
2脱脂大豆粉人工饲料所用脱脂大豆粉是利用大豆粕粉碎而成。
大豆粕就是大豆经压片、溶剂浸提制油后的残渣。
脱脂大豆粉氨基酸组成与桑叶比较接近,营养丰富,价格又十分低廉,国内外均在蚕用人工饲料中将脱脂大豆粉作为主要蛋白源。
3纤维素家蚕的消化系统中缺少纤维素酶,对饲料中纤维素不能分解和消化吸收。
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使人工饲料有一定物理性状,有利于家蚕摄食并促进消化管中内容物的移动及消化液对食物的浸透。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蚕桑生产已开始发生转变,其发展方向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
因此,面对这一新形势,要使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改进蚕桑生产技术。
人工饲料育作为一种养蚕新技术,其在饲料营养均衡、消毒防病简单、可以实现机械化工厂化生产、不受天气影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为蚕的营养学、病理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一定条件。
因此,深入探索家蚕人工饲料育对于蚕桑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人工饲料育研究及应用现状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家蚕人工饲料育,1974年和197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分别在实验室用人工饲料成功饲养家蚕。
80年代后,我国许多蚕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始大力展开人工饲料养蚕的研究工作,其中在饲料配方、防腐剂、成型剂、抗生素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在饲育环境、饲育技术、病理、生理等方面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
90年代末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张国政等对人工饲料育蚕品种进行研究,并以四川绵阳为试验点进行了规模较大的中试。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引进了日本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一种含桑绿枝粉、低成本的稚、壮蚕人工饲料。
同时,该所还引进了日本全龄人工饲料无菌养蚕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创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低成本的稚、壮蚕人工饲料,而且初步制定了无菌蚕饲育标准及技术规程,筛选并研究了适宜的人工饲料育蚕具与蚕品种,科学设计无菌饲育室(中试规模),在人工饲料无菌养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
刘伟强等[2]探讨了在人工饲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嫩芽叶粉对家蚕饲养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将桑叶粉和桑嫩芽叶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人工饲料中,可有效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而且与单纯添加桑叶粉、单纯添加桑嫩芽叶粉相比,进一步提高了蚕的摄食性。
为继续改进和完善人工饲料配方的组成,提高其养蚕效果,对豆粕粉和绿豆粉、春桑嫩芽叶粉和秋桑嫩芽叶粉饲养家蚕的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养蚕效果以含绿豆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于含豆粕粉的人工饲料配方,含春桑嫩芽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于含秋桑嫩芽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程洋林小兵夏冬梅曹宁宁袁桂阳何君肖慧王豫川陈永波(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637000)摘要: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
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品种选育目前,我国的养蚕业仍依靠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传统的方式方法,土地产岀率、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现代化程度等都较为低下,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时代发展脱节,亦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随着我国经济深入发展,产业结构全方位调整持续推进,传统养蚕业已经快速萎缩,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现代蚕桑产业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而家蚕人工饲料规模化、工厂化饲育,是推进蚕桑产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人工饲料养蚕的优势人工饲料养蚕作为蚕业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顺应了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是改变几千年来传统蚕桑生产模式的革命性技术。
相比传统的桑叶养蚕,人工饲料养蚕在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与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养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工饲料成分均一、稳定,而且可以人为控制饲料成分;养蚕生产可不受季节、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摆脱桑树生长期对养蚕的制约,可根据需要调整养蚕时间和养蚕布局,科研上可以实行全年养蚕。
人工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高温灭菌,饲育过程中又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消毒防病措施,可有效隔离外界病源,大幅减少蚕病的发生;在蚕种生产上也可有效防止稚蚕期感染微粒子病,降低蚕种带毒率,提高蚕种质量。
家蚕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若干物质添加效果的研究
以及 存 活 率 等 有关 指 标 。每 处 理 3次 重 复 , 重 复 每
区收蚁 5 0头 蚁 蚕 。 2 结果 与 分析
吸入 饲 料 。颗 粒 饲 料 和 对 照 蒸 煮 饲 料 的组 成 相 同 。 饲料 的加工 与 调制 方 法 同前 报 … 1。
12 小 蚕 对颗 粒 人工 饲 料 的嗅 觉反 应 调查 .
人 工饲 料 的摄 食 性 。另 外 , 粒 人 工 饲 料 为 干 体 饲 颗
料 , 些 水溶 性物 质 可 随饲 料 加 水 调 制 一 并 吸 入 饲 一 料 中 , 会 引起 有效 成 分 的破坏 , 不 利用 颗粒 人 工 饲料 这 一 优 点 , 试 验 进 一 步 探 讨 了 蔗糖 、 生 素 C、 本 维 B
供试 蚕 品种 为菁 松 ×皓月 。人 工 饲料 基 础 配方
包 括 : 叶粉 、 粕 粉 、 米粉 、 型 剂 、 机 盐 混 合 桑 豆 玉 成 无
物、 柠檬 酸 、 防腐 剂 、 食 子 酸 等 。其 他 成 分 根 据 试 没
验 设计 添 加 , 中在 颗 粒 饲 料 ( 体 ) 添 加 其 他 成 其 干 中 分时 , 先将 待 加成 分溶 于 水 中 , 随饲 料 调制 加 水一 并
次重 复 。
制 成功 可饲 养普 通 蚕 品种 的颗 粒 人 工饲 料 , 取 得 并
了较好 的养 蚕 效 果 ¨ 。但 在 生产 试 养 过 程 中发 现 , j
无论 是 用 颗粒 饲 料 还 是 蒸 煮 切 片饲 料 , 蚕 发 育 不 小
齐 的问题 都 是 限制人 工 饲料 育 实 用化 的主要 技术 障 碍 。为改 善 蚕 的摄食 性 , 高发 育 整 齐度 , 试验 在 提 本 已有 的研 究 基 础 上 L j进 一 步 探 讨 了 家 蚕 对 颗 粒 2 , 3
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分析研究进展
关于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研究进展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生物学世纪,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的养蚕业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蚕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蚕丝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本文第一部分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
介绍了蚕丝的理化性质,介绍了蚕丝在化妆品生产,营养和医学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综述了桑蚕人工饲料育的历史和研究近况以及生产应用情况。
强调了我国与日本相比,我国桑蚕人工饲料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实用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应从降低成本、提高饲料效率、清净育、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是有很大意义的。
另外重点介绍了近年国内关于影响家蚕摄食和生长的人工饲料理化因素的研究。
第三部分概述了在家蚕人工饲料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过的一些添食试验。
总结了近来随着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及家蚕营养学研究的进展,对营养添食的种类、添食方法、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所进行的一系列探讨。
受家蚕人工饲料和畜禽饲料研究的启发,在单项营养物质添食的基础上,以复合型营养、多效能为主要特色的蚕用添食剂的开发研究也进行了许多研究,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蚕丝蛋白,理化性质,家蚕人工饲料,家蚕营养添食1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从基础科学的角度看, 高分子化学今后的主要研究目标应该是阐明生命科学中的高分子化学基础或者说高分子化学模拟, 如酶的模拟,生物膜的模拟等。
生物大分子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中很活跃而且富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领域,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
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质之一,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纤维, 主要应用于纺织品中。
近来它还应用于生物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方面,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有好几本专著进行总结[2]。
蚕丝具有纯度高, 来源广等一系列优点。
尤其我国是丝的生产大国, 家蚕生丝产量已占世界一半, 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科学还是从应用科学来看都是很有意义.1.1茧丝是由丝素蛋白( Fibroin) 和丝胶( Sericin) 两部分组成, 丝胶包在丝素蛋白的外部, 约占重量的25%, 蚕丝中还有5%左右的杂质[3], 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约占重量的70%[4]。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我所开展家蚕人工饲料研究始于1978年,当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棉籽蛋白作为部分蛋白源在人工饲料中的应用、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研究及农村小规模中试等。
1998年以来,我们承担了省科技厅、农业部、国家茧丝办3项与人工饲料相关的项目,在学习和引进日本无菌蚕饲育技术体系及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的基础上,人工饲料育技术体系研究与中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9年以来累计中试杂交种3000多张种,日系原蚕4000多g蚁量(均为1~2龄人工饲料育),杂交率检验500多批次,生产叶面添食配合饲料80多T。
除在我省较大面积中试外,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河南、山西、安徽、广东、广西等地科研、生产单位也使用我们的人工饲料和饲育技术。
通过科研创新和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实用性强、饲育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饲料育技术体系,为今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关科研进展情况如下:一、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与改进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是人工饲料育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引进日本低成本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与创新,已研制出较适合我国现行蚕品种的低成本稚、壮蚕人工饲料,解决了人工饲料育蚕成本高的问题。
在配方研究过程中,去掉了原配方中干燥豆腐渣粉,改用桑树绿枝粉,取得良好效果〔1〕,其他成分也做了较大调整,饲料成本由原来每千克13.50元,下降到4.95元(均为原料价),与原配方相比,更适合我国蚕品种〔2 〕,在疏毛率、减蚕率等调查内容上与原配方呈现极显著差异。
我们研制出的稚蚕1号、2号及壮蚕用人工饲料〔3 〕〔4 〕,其中稚蚕1号配方为低成本饲料,适合条状饲料育,可采用手工切条和给饵。
稚蚕2号配方是添加卡拉胶成型剂饲料,适合手工或机械切条,给饵劳动工效高,但饲料成本增加1倍,可供不同需求选择使用。
在人工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气候、土壤条件及桑园肥培管理特点,经多年试验,开发出“5龄叶面添食配合饲料”,该饲料以优质脱脂大豆蛋白粉为主体,适量添加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等,采用先进加工机械设备精细加工而成,能解决养蚕缺叶、桑叶老化等对产量和茧质的影响,增产增收及防治蚕病效果显著。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家蚕 人工饲 料育 是根据蚕 的食 性 特点 和 营养要
作 , 得 了一定 进展 。本 文 就低 成 本 人 工饲 料 的研 取 发 , 工饲 料 品种 的筛 选 和 培育 , 及 人 工饲 料 育 人 以 在 丝茧育 、 茧育 、 因工 程产 业 化 、 种 杂交 率 检 种 基 蚕 测 等方面 的应用 进 展 . 一 简要 论述 。 做
ra n e r g,t e e e g n e n n ik r e g h b d r t x mi a in i he p p r i he g n n i e r g a d sl wo m g y r ae e a n to n t a e . i i Ke ywor s:Sik r ;Ari c a i tr a i g;Adv n e n d l wo m t f i ld e e rn i a c me t
Zhan e g Xu -mi g n
( h ae t g rdci tt no hjagPo ic , a gh u3 0 2 ,C ia T ePrn gPo u t nSai E o o fZ ein r vn e H nz o 1 0 3 hn )
Ab t a t W i h h o g e e r h o i wo m h so o y a d p t o o y sg i c n r g e sw r sr c : t te tru h rsa c f l h s k r p y i lg n a h lg , i n f a t o r s e e i p
1 低 成本 人 工 饲 料 的研 发
2世纪 7 ~ 0 0 0 8 年代 , 日本在稚蚕人工饲料 的配 方及其饲育技术领域开展过大量研究 , 并在生 产上 推 广 应 用 ,约有 5 %的家 蚕 原 种 采 用人 工 饲 料 饲 0 养;0 9 年代后 , 又成功培育了广食性蚕 品种, 并开发
我国家蚕添食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家蚕添食技术研究综述王晓芬1∗陈义安 1 张先淑2张友洪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2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涪陵408100)摘要:对我国家蚕添食技术的研究按增丝物质、激素类物质、抗病性物质、矿物类物质、人类食用物质以及蛋白质与氨基酸物质等6类分别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家蚕添食技术家蚕添食技术是家蚕饲养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采用添食方法,是基于可以期望能有多方面的功效:通过存进丝蛋白组分的合成以增加丝产量;通过产生抗性或者调节家蚕肠道性质以增强桑蚕抗菌能力(增强抵抗力,降低死笼率);通过改善桑蚕生长发育进程达到改善丝质等效果以及其它的诸如诱导、防鼠等。
研究内容和成果都相当丰富,于此作一综述,利于生产推广并促进家蚕添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主要用于增丝的蚕用添加剂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研制,泰安市泰星复合肥料厂1995年成功投产的“蚕用营养饲料”(原名“多效蚕用添食剂”)是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
5龄连续添食,可以节约桑叶,还能明显提高张种产茧量和茧质。
认为其具有显著的防病作用1 .2.、3.、4。
茧层生产效率和饲料报酬率分别提高了30.15%和41. 55%5。
添食原种,全茧量、茧层量略有降低,茧层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可提高叶卵转化率.减少残留卵6,5龄48h后添食蚕用营养饲料,可显著促进家蚕的生长发育。
以植酸酶为报告基因,低浓度的添食处理可提高家蚕杆状病毒生物反应器产率30%以上,认为低浓度(推荐浓度的70%)效果最好(晚秋蚕)7。
南京农业大学和苏州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蚕农乐”。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
2mg/L的浓度在5龄 1、3、5天添食可促进蚕的生长,体重增加,茧质改善较为明显,通过“蚕农乐”的农村中间试验,蚕农乐在大面积生产上也取得了与实验室一致的成绩8、9、10。
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制的蚕用营养饲料“养蚕欢”。
5龄添食,龄期经过略有缩短,用桑量减少而产茧量增加,茧质有明显改善,可适当提高蚕的抵抗能力11、12。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2021年第1期《四川蚕业》27“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王少伯6龚自南2袁桂阳6程洋6曹宁宁6张开6夏冬6(1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637000;2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南充637000)摘要:以“川山x蜀水”全龄常规桑叶饲育为对照,以适应小蚕人工饲料育杂交组合“R川山x R蜀水”为试验对象,采用6~3龄颗粒饲料、4~5龄常规桑叶饲育型式,分别对各龄期蚕体质量、健康性、茧丝质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组合“R川山x R蜀水”对饲料有较好的适应性,除个别成绩略低于对照外,综合成绩与对照相当,茧丝质优良,接近生产实用化水平%其中,各龄期蚕体质量变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小蚕人工饲料育到大蚕期存在某种补偿机制。
本次试验为下一步选育适应人工饲料育的家蚕新品种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小蚕人工饲料育摄食性改良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它打破了自然条件对养蚕业的限制,全面推动了家蚕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可以实现蚕茧全年工厂化生产,为蚕丝生产及家蚕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随着蚕桑产业发展,人工饲料育的市场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小蚕人工饲料育在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饲养技术等方面已日,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已了实用化平,在一些需的题。
一是饲料成本相对较高,制约大规推广[6]=二是的人工饲料应,化的生产需求,育人工饲料应蚕是实现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的途径一,,利用现推的人工饲料应化,是育人工饲料应的一方,年,,可育6~26~3人工饲料育推广02、32。
年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致力于人工饲料应蚕育,已对人工饲料应较好的,配了多对=为一较、人工饲料应育成果,2020年春季,以“川x全规桑育为对,对R川x R的人工饲料适应及,为一步育人工饲料适应蚕=6材料与方法6.6供试家蚕品种(杂交组合)及饲料人工饲料应R川山x R,,四川蚕种场利用小蚕人工饲料对川,育,育制对川x蜀水”(正反交),由四川省蚕场育、育6.2饲料家蚕人工饲料来源:M35颗粒饲料(桑叶粉含量35%),东农业大学崔为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研究进展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生物学世纪,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的养蚕业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蚕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蚕丝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本文第一部分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
介绍了蚕丝的理化性质,介绍了蚕丝在化妆品生产,营养和医学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综述了桑蚕人工饲料育的历史和研究近况以及生产应用情况。
强调了我国与日本相比,我国桑蚕人工饲料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实用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应从降低成本、提高饲料效率、清净育、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是有很大意义的。
另外重点介绍了近年国内关于影响家蚕摄食和生长的人工饲料理化因素的研究。
第三部分概述了在家蚕人工饲料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过的一些添食试验。
总结了近来随着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及家蚕营养学研究的进展,对营养添食的种类、添食方法、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所进行的一系列探讨。
受家蚕人工饲料和畜禽饲料研究的启发,在单项营养物质添食的基础上,以复合型营养、多效能为主要特色的蚕用添食剂的开发研究也进行了许多研究,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蚕丝蛋白,理化性质,家蚕人工饲料,家蚕营养添食1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从基础科学的角度看, 高分子化学今后的主要研究目标应该是阐明生命科学中的高分子化学基础或者说高分子化学模拟, 如酶的模拟,生物膜的模拟等。
生物大分子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中很活跃而且富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领域,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
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质之一,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纤维, 主要应用于纺织品中。
近来它还应用于生物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方面,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有好几本专著进行总结[2]。
蚕丝具有纯度高, 来源广等一系列优点。
尤其我国是丝的生产大国, 家蚕生丝产量已占世界一半, 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科学还是从应用科学来看都是很有意义.1.1茧丝是由丝素蛋白( Fibroin) 和丝胶( Sericin) 两部分组成, 丝胶包在丝素蛋白的外部, 约占重量的25%, 蚕丝中还有5%左右的杂质[3], 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约占重量的70%[4]。
丝素蛋白以反平行折叠链构象为基础, 形成直径大约为10nm的微纤维, 无数微纤维密切结合组成直径大约为1m的细纤维, 大约100根细纤维沿长轴排列构成直径大约为10m~18m的单纤维, 即蚕丝蛋白纤维[5]。
1.2丝素蛋白的聚集态结构被认为由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两大部分组成, 结晶度在50%~60%左右, 曾有人提出了一种嵌段分子模型[6]。
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可分为二类, 即SilkⅠ和SilkⅡ结构, SilkⅠ结构包括无规线团(randomcoil) 和α-螺旋 , SilkⅡ结构呈反平行β-折叠[7]。
丝素蛋白由于具有多孔性及较高的吸水回潮率, 因此透气性好、光滑柔软、手感好、穿着舒适。
从40年代起, 人们发现其从175℃开始逐步失重, 颜色由白变黄, 至280℃完全变黑[8]。
丝素蛋白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使用性能,但在紫外光照射下, 氨基酸组成发生裂解, 白度明显下降, 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大幅度下降, 而且丝素蛋白又难于染色和易于褪色等[9]。
长期以来, 蚕丝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纺织工业上, 最近几年对它的不断研究、开发, 它的应用范围已涵盖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10], 如应用于手术后的缝合线、涂料、化妆品、药物的缓慢释放、分离膜及生物活性物的固定化和生物传感器的制作等[11]。
2桑蚕人工饲料育的历史和研究近况以及生产应用情况既然蚕丝有如此中大的作用,如何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条件下家蚕丝腺的发育提高丝蛋白的产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问题。
对产丝器官丝腺发育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对于增加产丝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1蚕是典型的单食性昆虫,以桑叶作为唯一的食料[12],在缺桑的时候或地方,虽也有人用拓叶,蒲公英,葛昔等饲养,即使能生长发育,但饲养的效果,远不及桑叶[13]。
为什么千百年来,有不少人曾进行过改变桑蚕食性的尝试,而终于失败呢?原来桑蚕的取食行为,是在野生时代的系统发育中,逐步演化而来的[14]。
由于这种食性,在自然淘汰和生存竞争中,因对物种的保存有利,成为一种遗传性而固定下来[15];又因几千年来,人类发现蚕丝的经济价值以后,就用桑叶饲养,这种单吃桑叶的生活习性,更加巩固[16]。
因之,现在我们所饲养的桑蚕,它的消化器官的构造和机能,以至新陈代谢的特点等,也完全同这种单食桑叶的食性相适应。
例如蚕的咀嚼式的口器,适于咬食桑叶,消化管的容量和生理活动,适于消化大量而粗硬的叶子,消化液的性质和所含的消化酶类,都与桑叶的性质和成分相适应[17]。
既然如此桑蚕的食性是相当稳固,不容易以人为的方法,使其动摇的。
如果蚕的取食,只是为了满足它的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那么世界上有很多植物,营养成分不低于桑叶,为什么蚕只爱吃桑叶,对于其他植物,宁愿在旁边饿死也不吃? 因此有人推想桑叶中必然有某些物质,能引起蚕的取食;至于其他植物,可能是没有这些刺激物或是含量太低,不能引起取食反应;也可能有些植物含有避忌物,使它厌恶。
此后,昆虫学家们更深入研究,从生理学方面探索食物刺激的作用,取得进一步的认识。
依照Schconhoven(1967 )的说明,这种白花蝶的口器,有感化细胞,对刺激物能作出反应。
他们发现这种蝶的每一个下颚,有两个感化细胞,只要芥子油的糖苷,达到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克分子浓度,就能引起反应[18]。
到五十年代,日本研究桑蚕为什么会找到桑叶,认为由于它的每一个下愕,有一条专门接受食物刺激的感觉毛,对选择食物,起重要作用。
而桑叶所以能吸引蚕的就食,是由于叶中含有某种挥发性的物质,如己烯醇,己烯醛之类,在一定的距离内,能吸引蚕的爬近。
如切除蚕的下颚,可使吃其他植物,是由于它失去了鉴别食物的能力[19]。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人工饲料研究的进展,对桑蚕的食桑秘密和感觉神经的特殊机能,就更加了解。
2.2日本石川氏等的电生理学的研究,认为桑蚕的食性,是由桑叶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刺激性引起。
蚕的下颚各有八个接受刺激的感化细胞,其中有三个对糖类,一个对盐类和酸类,一个对水分起反应,对蔗糖的反应最为敏感,一万分之一克分子浓度的蔗糖液,就能引起反应。
如按桑叶中各种糖类的不同浓度,配合成混合液,也同样为蚕的感化细胞所接受。
脉冲波基本上与桑叶的浸出液所引起的刺激相同。
这说明有大量来源于桑叶的营养物质的感觉信息,被桑蚕所获得[20]。
石川氏等后来又在八个感化细胞中,发现有一个对桑叶以外的植物叶子,抗拒作用,而认为食性的表现,主要在于嗜食作用和食拒作用之间的比例而调节[21]。
在七十年代初期,滨村氏用一个7x35 公分的盆子,一端放浸过新鲜桑叶冷酒精抽提液的滤纸,另一端放经过抽提的桑叶残渣,中间放置一些五龄蚕儿。
加盖后约三十分钟,蚕都爬到滤纸的一边,但不咬食,可知抽提物只起吸引作用。
又如把残渣放在蚕体的下面,是会被咬食的,可知残渣虽能引起蚕的咬食,但没有吸引力。
又如把浸过桑叶残渣的甲醇抽提液的琼脂,放在蚕体下面,蚕也起劲地咬,但不吞下;只当混入一些桑叶残渣时,蚕就连续地吞咽。
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桑蚕的食性,支配于下述的三个因子。
第一是引诱因子,桑叶中含有属于类萜的物质,如柠檬醛、萜烯乙醋等(也就是前述的酒精抽提物),这些挥发性物质的分子,散布于空气中,当蚕的感化细胞受到刺激时,蚕便会跟着气味的方向,找寻桑叶。
第二是咬食因子,在桑叶中含有谷固醇、黄酮类等,有美味能刺激蚕的咬食。
这些物质有脂溶性的,也有水溶性的,因此不仅存在于酒精抽提液,也存在于桑叶残渣中。
第三是吞咽因子,吞咽的效果一般是用排粪的粒数来检查的。
从人工饲料的实验表明,当除去纤维素粉之时,排粪很少,而吞咽因子主要是桑叶中的纤维素,有了它的存在,才能引起连续吞下[22]。
2.3桑蚕的人工饲料,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史。
初步解决了冬期保种的缺桑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桑蚕不吃桑叶也能完成一个世代的生长发育,满足了人们多年以来的期待。
于1960年日本的福田和伊藤二人,差不多同时分别开始研究,各人提出了自己的配方和制法。
此前有关蚕的食性和营养知识,还十分幼稚,因此方法也是简单的。
例如福田的方法,用干桑叶粉加入大豆粉、糖、蒸馏水,用淀粉使之凝固成为糕状,并加入一些防腐剂和维生素,放入培养皿中使凝成薄片,以适应蚕的咬食。
第一次的成绩,养蚕110 头,只有36 头结茧,24 头化蛹,全龄经过45 天,一个茧的茧层重只有86毫克,并能产下少量的卵。
初步结果只说明不用新鲜桑叶,也能使桑蚕生长发育,但饲养成绩不好。
后来经过许多人的继续研究,不断改进配方和饲育法,几年之后,饲育成绩逐步提高,大约到了1965 年,在配方方面已大为改善,需要人工饲料颇多,为便于科研单位的使用,日本市上已有由工厂生产的罐头人工饲料出售[23]。
在人工饲料初步成功之后,引起蚕业界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在蚕丝业日趋衰落的日本,对利用人工饲料,发展机械化养蚕,亦即所谓养蚕工厂化,寄予很大的希望,因而人工饲料的研究,曾一度进入高潮。
到1975 年的人工饲料的配方已接近于定型化,研究也基本上结束,此后要继续进行探索的是围绕人工饲料实用化的其他问题,例如1976 年日本的蚕丝科研计划,包括:育成适合于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怎样在制种方面使用人工饲料,以给饵机为中心的机械化饲育;人工饲料育的蚕病对策;制丝加工技术如何配合;人工饲料育的收益性和经营管理的对策等问题[24]。
2.4桑蚕人工饲料作为一门新技术,它已不容置疑地得到社会的肯定。
在研究方面,今后人工饲料育的发展方向,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2.4.1降低成本,提高饲料效率目前对桑或人工饲料的消化率约为30 %,小蚕人工饲料的饲料费要占总经费的50 ~60 %,桑生产费约占茧产值的50 %。
如能降低人工饲料成本同时提高饲料效率,就能使蚕茧生产费用显著下降。
通过品种改良,茧层量提高了0.2~ 0.5克,这主要是食下量的增加,并非饲料效率提高。
畜收业1977年与1950年相比,饲料效率提高了一倍。
因此培育适应人工饲料的蚕品种,还应重视提高育成蚕品种的消化率。
2.4.2清净育人工饲料育所需环境为23 ~ 30 ℃,相对湿度80 一85 %,人工饲料富含营养物质及水分,在此环境中极易腐败。
饲料中添加防腐剂及抗生素是有效的,但防腐剂量增加对蚕的生理有影响,故必须实行清净育,导入的空气要用防菌过滤器。
2.4.3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目前只有小蚕期使用人工饲料。
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在原种计划生产和防止微粒子病等方面是有很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