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高考复习指导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之答题技巧ppt课件
【全文把握题】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 否张冠李戴,事件 的时间是否准确, 人物性格陈述是否 恰当,注意联系全 文。
18
问题:1.所选文章往 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 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 不必着急,放放先读 下文,也许过后自然 能明白,或者可以到 题目中去找答案。
19
2.解释不通的字词 往往可以考虑是否 通假或者活用 。
28
文言实词题分类解析:
1.古今异义现象。 特点:古今字形相同
意义用法不同 易错原因:差别细微,易被忽视 常见变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感情色彩
变化,名称说法变化
29
例如:1.亲戚 今义:和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 关系的家庭成员 古意:内亲外戚
例如: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意:妻和子女
6
6.对理解文段起 关键作用的词句, 要联系上下文进 行推导。(标注 或划线部分 )
7
7.先认真阅读最 后一道有关内容 分析的题目,把 握文段主旨。
8
【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 1.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2.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 词(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迢迢牵牛星,
25
5.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 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 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26
★一定要直译, 一般不允许意译, 要字字落实,忠实 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 中的每个字都落实 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
27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 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 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 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 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 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 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方法有哪些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方法有哪些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部分,往往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难点。
但只要掌握了合适的复习方法,文言文也能成为我们的得分利器。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方法。
一、夯实基础1、积累实词、虚词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整理归纳。
比如“之”“而”“以”等虚词,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各不相同。
对于实词,如“爱”“安”“被”等,要记住它们的多种含义。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背诵和复习,通过例句来加深理解。
2、掌握文言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了解这些句式的特点和标志,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者,……也”是判断句的常见标志;“于”“为”等字常常用于表示被动。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句式进行专项练习,提高识别和翻译的能力。
3、背诵经典篇章课本中选取的文言文经典篇章是复习的重点。
通过背诵这些文章,不仅能够增强语感,还能积累词汇和句式。
如《劝学》《师说》《赤壁赋》等,要做到烂熟于心。
同时,在背诵的过程中,要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忆。
二、多读多练1、阅读课外文言文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言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阅读一些课外的文言文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古代名人的传记、寓言故事、散文等,拓宽阅读面。
在阅读时,不要急于查看译文,先自己尝试理解,然后对照译文进行修正。
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做历年高考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通过做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了解高考的命题规律和题型特点。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来进行,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总结答题技巧。
同时,还可以将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3、进行模拟练习除了真题,还要做一些模拟题来巩固知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一: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
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
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
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
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
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2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一、文言文主旨把握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
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
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二、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
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
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
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
02
对于想要获得高分的考生来说, 文言文阅读是必须攻克的一个难 点,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进行针对性复习。
文言文阅读与其他科目的关联
文言文阅读不仅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 ,还涉及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在其他科目如历史、政治 等中也有所涉及。
许多考生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 ,认为难以理解。考生应认识到 文言文并非不可攻克,通过科学 复习方法,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增强信心
考生应增强信心,相信自己经过 充分准备,一定能够提高文言文
阅读水平。
时间规划与复习计划
制定复习计划
01
考生应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
够的时间用于文言文阅读复习。
CHAPTER 02
阅读理解技巧提升
文章结构分析
掌握文章结构是理解文言文 的关键
•·
01
• 开头分析:理解文章的开 头,通常可以把握作者的
观点和意图。
02
03
• 段落关系:研究段落间的 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文 章的推进和转折。
04
05
• 结尾总结:结尾常常是对 全文的总结或升华,对于 理解全文至关重要。
把握语气和节奏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气词、 虚词和断句方式,掌握文 言文的语气和节奏。
文化背景了解
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探究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
通过探究文言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
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 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 背景。
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 古代文献的理解,对于学习历史、哲 学等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帮 助。
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引言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是考查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准备阶段,了解并掌握一些阅读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阅读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高效的答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
技巧一:阅读理解1.通读全文: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脉络和主旨,为后续解答题目打下基础。
2.注重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关键词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涉及到主题、观点或态度的词语,并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3.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常常复杂,需要仔细辨析其主谓宾、主题、修辞手法等要素,加深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技巧二:解答题目1.精确把握问题:在阅读题目时,注意审题,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细致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查找答案。
2.细读细思:对于每个具体题目,细读题目、选项和文章相关部分,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
3.利用选项干扰:有时候,某些选项可能会有一定的干扰性,需要仔细辨析排除掉一些看似对的但实际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技巧三:积累知识1.学习经典文言词汇:文言文的词汇是解题的重要关键,记忆并理解常见古汉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对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2.多读多练: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阅读学习材料:多读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文言文辞典、研究论文等,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对阅读文言文有所帮助。
技巧四:时间管理1.合理规划时间:在考试中,时间是有限的,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阅读题目。
因此,建议考生事先规划好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保持统筹性。
2.分配优先级:在做题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分配答题的优先级,先做易题,再做难题,提高答题效率。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考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应对文言文阅读题。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
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一)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 (课件30张)
14
15
第二步:再读文本,层层画读,以“题”悟意
16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 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6 2、题量及题型分布
• 2014-2019年题量没有变化,4道小题,共19分。题型及考查点的变化:2014年用客观断句题 替代了信息筛选题,2015~2019年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减少了常规考点,避免重 复考查。增加的新考点,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基本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复习的基础性 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4道题依次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内容概括分析题和翻译 题。断句:客观题,选取文中五六十字,设几处错误,分别呈现在三个选项中,3分。古代 文化常识:客观题,每项四十字左右,错项往往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3分。概括分析: 每项四五十字,错项常设于对原文的错误理解,3分。翻译:两句,每句二三十字,各赋5 分,采分点一般为三个实词或短语,每点1分,语意2分。2020年-2021年体现了文言文复习 的基础性和高考的指向性。变化之后的
1
2021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1、读懂古文的“词”、“题”、“义”
2
考情分析
3 1、选材
• 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品。一 般选自《明史》《宋史》《旧唐书》《史记》,取材集中, 2019、2020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均选自《史记》。文中的传 主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 能士。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不分段;所选文 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 言文。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共7种题型)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题型一断句【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方法和技巧1500字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供考生参考。
首先,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框架。
文言文一般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而且常常采用递进、对比、承上启下等手法进行组织。
通过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有助于解答问题。
其次,注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这些是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的关键。
重点句子通常是作者的观点、论证或相关事实,关键词通常是事物的名称、特征或关系等。
通过找出这些关键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准确回答问题。
第三,关注上下文的提示和线索。
文言文中常常给出一些上下文的提示和线索,通过这些提示和线索,可以推测上下文的意义和推断作者的意图。
比如,通过修辞手法、语气、词义等可以判断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作者的论述顺序和论证逻辑等。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细读上下文,发现其中的提示和线索,有助于解答问题。
第四,注意文言虚词和语法结构。
文言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是短小精悍,语法结构严谨,使用较多的文言虚词。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文言虚词和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文言虚词通常具有多种含义,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语法结构严谨,要注意词序、成分关系、主谓一致等方面的准确运用。
掌握文言虚词和语法结构的特点,有助于理解文章和解答问题。
最后,多做题和总结复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是需要多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的。
考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多进行练习和巩固,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另外,做题后要总结复习,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注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关注上下文的提示和线索、注意文言虚词和语法结构,并通过多做题和总结复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如下:
1. 熟悉基本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掌握如何理解古文的意思和结构,包括词义辨析、句子分析、篇章结构等。
2. 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例如《红楼梦》、《史记》等,通过多读经典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动手翻译:选择一些经典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锻炼文言文翻译能力和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4. 增加专项训练:重点关注与考试相关的文言文考点,例如文言文常见修辞手法、典故等,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解高考文言文题型和命题特点,熟悉考题形式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6. 多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文言文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
7. 注意积累词汇和知识点:文言文的词汇和知识点非常重要,要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以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
8.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文言文的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和练习,保持持续性的学习和训练。
总之,复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基本技巧,多读经典作品,增加专项训练,做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参加讨论和交流,并且要注重积累词汇
和知识点。
还要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和练习,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水平。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一、文言断句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一、总体策略:1.系统复习:在复习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要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复习,系统学习每一篇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同时,要注意将文言文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全面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2.练习为主:复习文言文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和解读文言文的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重做一些真题的模拟训练,加深对考试形式和题型的了解。
3.正视难题:文言文阅读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多为细节理解、词语解释、句子理解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要认真分析并解答这些难题,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二、阅读技巧:1.注意文体特点:文言文的特点是古典、庄重、正式,要注重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2.抓住关键词: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3.注重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语言表达隐晦,常常需要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和推断来获得正确的答案。
4.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多为并列、主谓,主谓宾,主谓宾补等,要注重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并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5.辨别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对偶等,要善于辨别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精练习题:1.积累词语: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的词语需要记忆和理解,要注重积累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句子:针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做到句子的字字都能理解。
3.答题解题:做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题目时,要注意审题和理解题意,然后再通过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和语言特征选择答案。
四、精读佳作:1.阅读名篇: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名篇进行阅读,理解其意义和价值,注重对文言文经典名篇的研究和分析。
2.模仿仿写:根据文言文名篇的风格和特点,进行模仿和仿写,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要在语文高考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对高中教材中的文言课文认真阅读,争取做到“逐字逐句”会翻译;积累文言的常用实词、虚词;准确把握词类的活用;善于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一、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把握大意,由后做起,句子翻译,重点词语。
实词解释,注意迁移。
若有不会,随它而去。
第一句是说在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要对全文的内容大体上有所了解掌握,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文章。
答题时由最后一道题答起。
高考文言考题的最后一道题是结合文意进行判断,此题有助于考生理解文意。
第二句是说在做句子翻译题时,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直、准、补。
“直”是说在翻译句子时尽量要“直译”;“准”是说对重点的词语翻译要“准确”;“补”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简练,有很多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
例如:“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此句应译为“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这首先是直译,重点考察的词语是“垂”“荣名”“下”“而”括号里的内容为补充的。
第三句是说课外文言文的加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比较判断,来自于平时对课文中的实、虚词的积累。
所以,对课文中的词语、虚词的积累尤为重要。
做此题时,要注意把课内的所学灵活运用到课外。
第四句“若有不会”是指文中不会或不明大意翻译不准的地方,而考题中也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不用去管它。
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总结、运用方法、技巧,考试必将取得好的成绩!二、几个具体的实用方法1. 通过合理的组词来推断举例: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2. 通过类似的成语来推断举例: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3. 通过已经读懂的前文或后文来推断举例: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著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三、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读懂选文的技巧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二)文言实词释义题答题技巧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 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被)重用、任用。
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
高考题: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三)文言虚词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2能设而不能动也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四)“筛选文中的信息”1、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
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
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
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
如2001年高考,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
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
如2001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
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2、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下列两点:(1)分析所写的之事,把握人物性格高考所选文章通常是以叙事为主的“史传”类文章,围绕主要人物所叙之事往往不止一伯,分析所写之事,就是要把每一件事都逐一搞清楚,从而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2)分析文章主要倾向,强化整体理解文章的主要倾向,有的是通过文末的议论直接显露的,如1992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体部分叙述一位君主对两个独生子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文末议论道:“人之爱子。
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这样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又如2003年全国卷文言言语阅读材料有两段文字组成,一段摘自《旧唐书"裴矩传》,主要叙述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种种事实,一段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后一段文字是司马光就裴矩之事对“君明臣直”所发的议论。
这段议论既表明了司马光的观点态度,更使叙事使部分的倾向性更加鲜明。
不过,像这样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文字,就高考选用的材料来说,并不多见。
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自己根据所叙之事自己来作分析。
对于这样的材料,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倾向性。
(五)“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1.归纳概括的原则:(1)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
(2)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2.归纳概括的步骤和方法:(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
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六)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
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