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_韩飞
我国炼油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我国炼油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炼油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炼油能力在3亿吨以上,我国境内的原油加工量达到 3.亿多吨.(其中国内生产原油1.75亿吨,进口原油1.268亿吨),我国的炼油工业已具世界规模,炼油能力仅次于美国,我国是世界上的炼油大国之一。
炼油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从原油蒸馏到深加工,都已形成了本国的技术体系。
配合炼油工艺的发展,我国的炼油装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无论静设备或转动机械基本上能满足工艺过程的需要。
为促进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炼油装备工业起步较晚,与当今世界水平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大力推进我国的炼油装备的技术创新,为加速炼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炼油装备技术的现状1.1炼油装备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制造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国内相关部门在发展炼油装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炼油装备从规模、数量、质量等方面都基本上满足了炼油工艺发展的需要。
例如,为了推动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主风机、烟气轮机、富气压缩机、电液滑阀、进料雾化喷嘴、旋风分离器和外取热器等关键设备开展了技术攻关,至日前为止,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为了满足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和重整的工艺需要,我们开发了高压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高压换热器、高压空冷器、高压分离器、离心式和往复式压缩机。
这些关键静设备和动设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炼油工业的装备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主要炼油装置的设备国产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主要炼油装置的装备国产化率如表1所示。
表1几个典型装置的炼油装备国产化率装置名称设备总台数国产设备台数引进设备台数国产化率%注静设备动设备静设备动设备静设备动设备常减压蒸馏世界上的渣油加氢处理已超过1.2亿吨。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二大公司生产减压渣油8100万吨(包括AR折成VR)。
炼油技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炼油技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炼油技术是指利用原油作为原料,通过加热、加压、分离、催化等一系列工艺,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转化,并最终得到合适的产品的技术过程。
炼油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石油加工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炼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炼油技术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催化裂化技术:催化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技术,它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高沸点的重油在裂化反应器中裂解成低沸点的轻质烃类。
目前,催化裂化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炼油厂。
2.加氢脱硫技术:由于环境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提高,加氢脱硫技术成为炼油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该技术可以在高压、高温下,利用催化剂将原油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氢化物,并将其去除,以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
3.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是指在超过其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下的工作状态的流体。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炼油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化、反应效果好等优点。
目前,超临界流体技术已经在炼油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超临界水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等非常规能源转化为可燃气体。
炼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能源利用: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炼油技术需要朝着高效能源利用的方向发展。
例如,利用二次回收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2.清洁化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炼油技术需要发展清洁化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3.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催化剂是炼油技术发展的关键。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增加选择性、延长催化剂的寿命等。
例如,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催化剂的研发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4.废物资源化利用: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废物资源化利用是炼油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将炼油废渣和废弃催化剂转化为沥青和重质油等可利用产品,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国内外炼化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炼化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全文信息来源:石化缘科技咨询作者:雷兵,夏峰|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一、国内外炼化产业发展现状1、炼油产能严重过剩,民营炼厂扩张速度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石油消费量稳步提升,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发布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在2027年左右将增长至6.7亿t左右,其中2017年至202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1.31%,且未来这十年间的消费量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目前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从2010年的5.8亿t增加至2018年的8.15亿t,平均开工率也增长到70% 以上。
在国家原油“两权”对民营炼油企业逐步开放的政策下,国内相继投产了盛宏石化、舟山石化等数个2 000Mt 级以上的炼厂,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约1.5亿t/a。
国内炼油产能具有较强的集团与区域性分布,其中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是我国原油加工的集中分布地。
从炼油行业地域布局分析,山东、辽宁、广东是我国炼油能力最大的三个省份,加工总量达到了3.52t/a,占全国总量的45.6%。
2、成品油需求减缓,替代性燃料发展迅猛当前,中国交通燃料替代正在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电力、甲醇、生物质燃料以及煤制油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随着国家发展新能源政策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替代性燃料的经济性优势不断显现,且其技术与市场发展迅速,使传统成品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目前新能源消费量已从2000年的不足1%上升至2018年的6%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上升至10% 以上,传统炼油行业与各类新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
3、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进入21纪以来,炼化一体化技术不断向各个细分产品领域发展,化工行业特别是各类化纤、化工、纺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工原料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且随着我国国六燃油标准的实施,轻烃中的部分芳烃、烯烃和某些轻石脑油馏份,其作为化工原料可用来生产一些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化工产品,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当作燃料。
中国原油炼油工艺技术论文
中国原油炼油工艺技术论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因此其原油炼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及其发展。
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主要分为传统炼油工艺和新兴炼油工艺两大类。
传统炼油工艺包括常压蒸馏、催化裂化、重油加氢、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汽化等。
这些工艺主要用于原油的分离和转化,以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新兴炼油工艺则主要包括渣油加氢裂化、焦化和煤制气等。
这些工艺主要用于低质原油和废物油的加工,以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中国石油公司和其他炼油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炼油工艺技术,以提高石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中国的科研机构也致力于炼油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低温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转化低质原油和废物油。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石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在几个方面有待改进。
首先,中国的炼油工艺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工艺上,对于新兴炼油工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其次,中国的炼油企业在工艺设备和操作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最后,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加强科研创新、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工艺设备和操作管理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等,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原油炼油工艺技术水平,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产能分布、原油进口量及成品油出口量分析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产能分布、原油进口量及成品油出口量分析近十年全球炼油能力稳步增长,亚太地区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2009年,全球炼油产能为91.65百万桶/日,十年间全球炼油能力稳步攀升,2019年全球炼油产能增至101百万桶/日,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
2019年全球炼油能力增幅明显,同比增长1.5%,为近十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2019年增量主要来源于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量来自于中国,随浙石化一期和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中国大幅增加约85万桶/日炼油能力;亚太其他地区新增产能包括恒逸石化文莱项目17.5万桶/日和马来西亚PETRONAS炼厂30万桶/日。
中东地区新增炼油产能为沙特Jazan炼厂40万桶/日。
2019年亚太地区炼油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36%,居全球首位,较2009年提升5%,进一步巩固全球炼油中心的地位。
民营大炼化快速崛起,迎来炼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18-2019年得益于恒力石化、浙石化等民营大炼化的快速崛起,我国炼油能力均保持5%以上的较高增速。
2018年12月,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料,在2019年3月打通全流程,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的民营炼化企业。
2019年5月荣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即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在2019年12月全面投产打通全流程。
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民营大炼化全面迎来炼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民营大炼化的炼油产能占比也得以明显提升,从2018年的26%已提升至2019年的31%,而“三桶油”以及其他国营炼厂的产能占比由2018年的74%下降到2019年的69%,民营大炼化的相继投产正在逐渐打破国营炼厂行业垄断的格局。
我国炼厂开工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结构性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2019年全球炼厂的开工率约为81%,虽然较2018年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好的水平。
中国炼油工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炼油工业现状及发展分析】2014-12-25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炼厂规模不断扩大,装置大型化程度持续提升。
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分别从2000年的世界第四和第八大炼油公司升至2011年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炼油公司,其旗下的一些炼厂规模已跻身世界级规模之列。
总体而言,我国炼油工业近些年的发展呈以下趋势:1. 炼油能力快速增长,布局调整优化,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紧调整的东风,通过改扩建和新建相结合,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全国炼油能力从2000年的2.77亿吨增至2014年的7.1亿吨。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炼油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从市场主体看,我国现已形成了以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为主导,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等地方炼油企业和民企参加,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外国大公司持股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
其中,中国石化集团2011年的炼油能力为2.472亿吨,占全国总能力的45.8%;中国石油集团为1.693亿吨,占31.4%;中国海油为2700万吨,占5.0%;地方炼油企业为9600万吨,占17.8%。
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合计炼油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77.2%,在国内占主导地位。
截至2011年底,外资权益炼油能力为825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1.5%。
从布局看,我国在炼油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注重以消费市场为重心调整优化布局,区域分布构成有了可喜的变化。
2011年,作为我国油品主要消费市场的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合计炼油能力为3.67亿吨,约占全国总炼能的68%。
其中,环渤海湾地区炼油能力为2.1亿吨,约占全国总炼能的39%;长三角地区为0.82亿吨,约占15%;珠三角地区0.75亿吨,约占14%。
与2005年相比,原先炼油能力不足、需大量调入的华南地区2010年的炼能所占比例增加了5.4个百分点;能力过剩需外运的东北地区的比例下降了5.8个百分点;消费量较低、油品需外调的西北地区在有新建扩建炼能的基础上仍实现了所占比例的略有下降;随着中部地区发展振兴规划的推进,华北和华中地区所占比例有一定提高,分别增加了2.6和0.08个百分点;炼油能力一直很低的西南地区现正建设两座大炼厂,不久以后情况将会逐步改观。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概述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资源生产液体燃料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石油资源稀缺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煤制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国内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1. 技术研发情况目前,国内煤制油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
煤制油技术路线主要包括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其中间接液化技术以目前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间接液化技术方面,采用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生产合成油和液体燃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技术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2. 技术应用情况国内煤制油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一些煤制油项目已经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煤制油技术的应用为国内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国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1. 技术研究情况国外煤制油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进行煤制油技术研究。
美国对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煤制油项目,为其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非在煤制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利用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成功开发了多个煤制油项目,为南非的能源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技术应用情况国外煤制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煤制油产业体系,为其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煤制油技术的应用为国外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石油资源的替代提供了新的选择。
四、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趋势1. 技术研发方向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煤制油技术的研发方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研发人员将继续加大对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煤制油技术的产油率和碳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煤制油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2024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概述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是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场涉及原油的提炼和加工过程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石油制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原油加工能力正在不断扩大。
2019年,全球原油加工量达到83,208万桶/天,相比2010年的65,794万桶/天增长了27%。
预计未来几年,原油加工能力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石油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05,570万桶/天,比2019年增长约27%。
3. 市场驱动因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3.1 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能源需求也相应增加。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对石油制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的发展。
3.2 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这些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推动了该市场的发展。
3.3 环保压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石油制品的环境影响也日益关注。
政府和消费者对石油制品的环境友好性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市场向清洁能源和绿色石油产品转型。
4. 市场竞争格局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油气公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国有油气公司(如中石油、沙特阿美)以及其他私营石油企业。
这些公司之间通过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通过技术创新来开发新的加工与生产方法。
5. 市场前景未来几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该市场将提供更多的商机。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将推动市场向清洁能源和绿色石油产品的转型。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朱和金云【字体:大中小】摘要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炼油能力激增了%,成为建国60年来炼油能力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10年。
在这10年中,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快速增长,总体格局不断变化;炼厂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炼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炼油装置结构不断调整,深加工、精加工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替代燃料发展稳步推进。
2009年我国炼油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下,走出了由低走高、扭亏为盈的过程。
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进入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在继续增大规模实力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真正实现由炼油大国向炼油强国的转变。
今后要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注意把握投资和投产节奏,确保我国炼油工业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炼油工业炼油能力炼油装置油品质量结构调整布局自世纪之交国内石油工业大重组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东风,先后克服了“9·11”事件的连锁反应、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加入WTO 带来的市场冲击、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等国际国内不利影响,迅速崛起。
尽管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炼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优惠措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一揽子促增长计划,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经历了一波由低走高的变化过程,在全球炼油业中率先走出低谷,实现了回升复苏。
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热点地区之一。
世界炼油现状及趋势
15.6 10.4 0.0 10.4 0.0 5.2 0.0 15.6 114.7 5.2 0.0 0.0 5.2 0.0 0.0 0.0 0.0 10.4
250.3 46.9 31.3 151.2 26.1 5.2 349.4 109.5 41.7 156.4 20.9 0.0
172.1 57.4 31.3 10.4 302.4 99.1 93.9 10.4
其国内石油供应增加的支持下,尽管正在合理化的减少了炼油厂的数量,但近年
来总产能却有小幅上升。在欧洲,活跃炼油厂总数和总生产能力均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产能受该地区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支撑一直稳步提升
至美国、加拿大加上欧洲的水平。目前,该地区的产能总计为 3350 万桶/日
(33.9%),其中中国占 1480 万桶/日(15%)。尽管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炼油能
世界炼油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炼油产能概况
2019 年是自 1970 年以来全球炼油能力增长最多的一年,世界炼油能力净增
1.17 亿吨/年,上升至 50.81 亿吨/年。中国、沙特、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新兴经
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驱动力。亚太地区在世界炼油总能力的占比从上年的
35.9%升至 36.3%,中东地区占比从上年的 9.0%升至 9.6%。但世界原油加工量并
里海
蒸馏
常压
1069 422.4 219.0 865.6 370.2 474.5 771.7
减压
490.1 187.7 57.4 342.1 151.2 146.0 318.1
二次加工
焦化
146.0 41.7 5.2 41.7 20.9 20.9 109.5
催化裂化 312.9 83.4 15.6 119.9 36.5 46.9 177.3
世界炼油前沿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世界炼油前沿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一、行业发展趋势1.世界石油需求增幅变缓,发达国家炼厂开工率低位徘徊。
2.部分国际大石油公司剥离与削减下游投资。
3.原油质量与装置结构不匹配现象日益严重。
美国重点投资重油加工,但以页岩油和天然气凝析液的轻质原料却在大幅增加。
欧洲炼油商投资轻质原油加工,而加工的重质和含硫原油产量增加,过去几年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和北海原油变得越来越重(API 30~40),欧洲炼油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加工这类原油,使得许多原油被出售或者关停了一些炼油能力。
4.北美页岩气与页岩油对炼油业的影响逐渐增大。
来自页岩气的天然气凝析液又抢占了来自炼厂裂解原料的市场份额。
乙烷原料优势又使美国乙烯产业链整体利润上升,乙烷占乙烯原料结构的64%,石脑油只占13%。
二、未来发展展望重质油加工仍是重要方向。
三、行业挑战原油重质化与劣质化,环保要求更加苛刻,油价居高不下,非常规重质液体原料比例增加。
四、技术展望石油焦制氢技术将进入炼厂视野,深度炼化一体化技术将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技术将成为关注的热点,替代燃料技术将逐渐成熟。
五、清洁燃料技术是发展主流传统的加氢技术将进一步改进,催化裂化脱硫技术将有新的发展。
六、重质油加工仍是重要方向超临界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将取得重大突破,渣油加氢与焦化技术仍是并重的渣油加工手段。
七、重点领域发展动向1.催化裂化催化裂化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重油转化、清洁油品生产、炼化一体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提高催化裂化灵活性技术,如UOP的RxCat.技术,不受装置传统热平衡的限制,可增大剂油比、改进转化率、产品选择性和排放控制,从而降低操作成本。
开发多段提升管、多反应系统耦合FCC技术,实现提高柴汽比、直接生产高标号清洁汽油的目标,如中国石油的TSRFCC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
开发用劣质原料生产高附加值轻烯烃的工艺和催化剂,如中国石油的TMP、KBR的ACO、Axens/Shaw的PetroRiser、中国石化DCC、UOP的PetroFCC等技术,其中TMP技术的丙烯产率>21%。
第二部分国外石油炼制技术新进展2010..
13
国外炼油技术新进展
UOP最近推出一种还处于发展阶段的汽油吸附脱硫过程。该过程 使用的吸附剂为分子筛等固体物质,不仅能从汽油中脱硫,还可以脱 出氧和氮化物,脱除的硫化物包括有机硫、硫醇和噻吩。过程中汽油 收率略有损失,辛烷值变化不大。如果吸附剂寿命达到1 年的话,其投
资和操作费用仅为重馏分加氢脱硫操作费用的一半。
19
国外炼油技术新进展
从表5看出,在119种渣油中,能够直接作为RFCC原料的常压渣油 有25 %,多数渣油可用作固定床加氢处理过程原料。
20
国外炼油技术新进展
渣油处理过程的几种类型。表 6是已公布的渣油加氢专利技术和操 作条件。表 7是几种渣油加氢裂化过程的操作条件和氢耗。表 8是无催 化剂加氢过程的操作条件和氢耗。表 9是几种非加氢过程的操作条件。
炼油工艺新技术
第二部分 国外炼油技术进展
主讲人 沈健教授
1
国外炼油技术新进展
现代石油炼制技术的进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老过程的改进和新过程的开发。 二是新型催化剂的研制。
美国、日本和西欧是石油炼制工业发达地区,数十年来基本上 主宰了世界石油炼制工业的总发展趋势。
世界石油炼制技术最先进的美国,近十年来总原油加工能力变化 大约不大于7亿 ,渣油加工能力略有增加。正在运行的炼油厂数量减 少,由189个减少到169,仅1991年到1996年6年间就关掉6了座炼油厂。 加工的原油API下降,硫 、氮重金属含量增加 。有关环保法规越来越 严厉,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替代能源 ,如天然 气 、煤 、电、燃料 电池 、甲醇和乙醇,给石油炼制工业越来越大 的冲击 。
9
国外炼油技术新进展
重整过程是主要汽油生产过程。新一代催化剂为Pt-Ir/ Al2O3、PtRe/ Al2O3、Pt-Re/ Al2O3加分子筛、Pt/Al2O3,其作用是低压操作,减 少焦炭量,提高辛烷值,改善催化剂稳定性,连续操作。由于汽油对 芳烃和苯的限制越来越严厉,该过程作为主要汽油调合组分生产装置 的作用将降低,将主要用于生产BTX和氢气。为了改进操作效果,催 化重整原料可预分离,得到的C5/ C6去异构化,T90+馏分调入煤油或去 加氢裂化,中间馏分进重整。为了进一步提高重整油的作用,分出的 轻馏分可送苯饱和装置生产低苯汽油,重馏分进芳烃饱和装置生产低 芳烃煤油。 根据美国的经验,为生产新配方汽油,炼油厂应增加的投资为212美分/加仑。其高低取决于市场对汽油规格的要求;新配方汽油占炼 油厂汽油总量的比例;加工原油的类型;含氧汽油的产量。
炼油技术新近进展
数十年来,炼油技术总是在推陈出新,促进了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在日趋严重的石油重质化、劣质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规范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下,炼油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其中,催化裂化技术从只用来改质重质瓦斯油和渣油生产燃料的技术,已发展成同时满足生产清洁汽油和多产化工原料需求的技术。
作为重油深度加工的主要工艺手段之一的加氢裂化技术,是唯一能够在原料轻质化的同时直接生产清洁运输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的重要技术。
近年来,加氢裂化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缓解油气资源不足、增产优质运输燃料以及最大限度满足乙烯和芳烃生产原料需求的最适宜的工艺技术。
1催化裂化技术进展1.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进展1.1.1S-Zorb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康菲石油公司开发的吸附法汽油脱硫工艺与加氢处理不同,它选择性地去除硫化物而不是转化硫化物,可将高硫催化裂化汽油转化为低硫汽油。
国内首套120万t /a S-Zorb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于2007年5月在燕山石化公司建成。
该装置投产后,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10μg /g 的低硫清洁汽油。
广州石化也新建了150万t /a S-Zorb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于2010年2月建成[1]。
1.1.2中国石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工艺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科研单位研制出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工艺和催化剂。
2009年底,在大连石化公司20万t /a 汽油加氢装置实施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技术工业化试验,2010年3月对试验装置进行了标定。
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后硫含量下降75%,烯烃含量下降33%,可作为沪Ⅳ汽油(沪Ⅳ汽油与国际先进的欧Ⅳ汽油标准基本相当)的调和组分。
采用该工艺可解决目前采用多次加工提炼出的重整生成油和烷基化油来调和沪Ⅳ等清洁汽油,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2]。
1.1.3FCC 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工艺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与国内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开发出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重馏分辛烷值改进催化剂和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
中国炼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深加工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炼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深加工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炼油工业迅速发展,迄今总的原油加工能力已达2.63亿吨/年,2001年加工原油2.099亿吨。
但是,中国石油产品质量还相对较低,汽车排气污染控制愈显重要。
中国已加入WTO,不断提高炼油技术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任务紧迫而重大。
发展战略走深加工道路截至2001年统计,中国石油探明储量33亿吨,储采比19.9年。
2001年中国进口原油6033万吨(净进口5270万吨),其中,进口含硫原油 2343万吨,含硫原油进口量已由10年前占3%增加到2001年占39%。
“十五”期间内,国内原油生产不会有太大增长,中国将继续加大原油进口力度,预计2005年进口原油将达1亿吨,含硫原油将占重要份额。
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原油资源,应坚持走深加工道路。
1.渣油催化裂化是渣油转化的主要手段中国催化裂化(FCC)装置年加工量已超过6800万吨,包括1500万吨常压渣油(AR)和1100万吨减压渣油(VR)。
渣油催化裂化(RFCC) 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VR原料加工量已占FCC总进料量7%。
FCC是将重油转化为轻馏分油的核心技术,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开发FCC新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
2.延迟焦化是重油加工的重要方法中国延迟焦化装置年加工量已达1800万吨。
随着加工含硫原油数量的增加,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处理高硫石油焦的应用,延迟焦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3.加快发展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中国自行开发的200万吨/年渣油加氢处理(S-RHT)装置已在茂名石化公司投运。
加氢处理VR用作RFCC进料可最大量提高轻质油品产率,这已成为加工含硫原油的又一重油加工路线。
开发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环境法规对汽车排气污染的限制,迫切要求生产清洁的汽车燃料。
清洁燃料生产已成为炼油技术进步的主流。
加氢是21世纪的主要技术方向中国加氢装置年加工能力已超过5000万吨,占原油总蒸馏能力的18.6%,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1%,从而制约了中国产品模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中国石油海外炼油项目技术路线回顾与展望
硫 ,%( 质 量 分 数 )
胶 质 ,%( 质 量 分 数 )
沥 青 质 ,%( 质 量 分 数 )
蜡 含 量 ,%( 质 量 分 数 )
金属/
Ni
( μg·g -1)
V
原油分类
苏 丹 1/2/4 区原油 34.9 0.8468 30 75(28℃) 3.42 0.12 0.05 6.3 0.1 28.93 4.7 0.3 低硫 石蜡基
化 裂 化 的 短 加 工 流 程 , 生 产 当 地 紧 缺 的 汽 油 、 柴 油 、LPG 和 燃 料 油 等 ; 在 加 工 高 酸 高 钙 原 油 的 项 目 中 , 开 发 了 原 油 直 接延迟焦化+焦化汽柴油加氢精制+焦化石脑油连续重整的加工路线,不仅有效减少和避免了酸腐蚀,而且轻油收 率 达 到 65.49% , 轻 油 + 蜡 油 收 率 达 到 80.78% , 石 油 焦 收 率 仅 为 13.34% 。 在 世 界 原 油 性 质 整 体 趋 于 劣 质 化 的 形 势 下 , 中国石油海外炼油项目也在向区域化、大型化和加工高硫劣质原油方向发展,研究了加工高硫原油和超重原油改质 的技术方案,以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的技术路线更为合理。 海外炼油项目也面临许多问题,如项目建设 规模偏小、投资相对偏高、生产成本较高,无法发挥大型化的规模效益;项目所在国同样也面对成品油质量升级问 题;国内超重原油改质技术和经验相对较少。 建议在今后选择项目加工路线时,依然要坚持以采用我国成熟可靠的 炼油技术、设备为基础,同时要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公司的紧密合作。
阿尔及 乍得原油
利亚原油
38.97
20.69
0.826
0.9264
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比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论文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现状比较学生姓名王敏学生学号2007022228 指导教师马桂霞职称教授年级大二学生层次本科学生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入学时间2007-09学习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填写日期2009-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摘要:进入21 世纪,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程度的加深,对清洁、超清洁车用燃料及化工原料需求的日益增加,正使世界炼油技术经历着重大的调整与变革. 本工作在分析世界炼油工业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石油的炼制工业现状做出对比。
分析了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的现状、技术进步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涉及催化剂、提高汽油产率和增产芳烃的技术改造、降低重整汽油中的苯含量, 以及回收重整生成油中的苯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等方面。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汽柴油的脱硫上,以加氢脱硫为主的各种脱硫技术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在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方面,基于传统FCC 工艺改进的最大限度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将得到广泛关注,加氢裂化由于其较高的灵活性,既能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航空燃料和柴油),又能为乙烯厂和芳烃厂提供优质原料,是21 世纪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技术.。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老三套传统工艺的概况及技术进展,综述了国外润滑油加氢工艺技术的进展以及我国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现状,指出采用传统的老三套工艺与加氢工艺结合的组合工艺是今后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国内外石油炼制工业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比较国内外生产润滑油加氢工艺比较目录第一章前言..........................41.1世界炼油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41.3 研究目的和意义...........................................5第二章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技术的进展 (5)1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技术大状比较 (5)2 我国催化重整工艺技术需要快速发展 (6)3 连续重整工艺技术需要得到广泛应用 (6)4 反应压力任然需要进一步降低 (6)5 装置规模需要增大 (7)6 自动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7)第三章润滑油加氢技术的发展 (8)1 润滑油加氢技术的发展 (8)2 国外加氢工艺的发展 (9)3 我国加氢技术的发展 (10)结语 (12)后记 (13)参考文献 (13)前言:世界炼油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原油必须经过各种物理及化学加工过程转变为石油产品后才能被有效利用,这些转化过程的组合就构成石油炼制过程. 经过150 年的发展,石油炼制工业已经成为世界石油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种炼油技术相继被开发出来,并被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增加了石油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了石油产品的质量.1991 至2008 年世界各种石油加工能力的变化. 在此期间,世界原油蒸馏能力增加了9.6%,表明世界各国对油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在主要的二次加工过程中,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的能力增加较快,分别增加了5.3%和4.6%,而FCC 和重整能力增加较慢.加氢能力的增加主要缘于世界各国对低硫和超低硫车用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使炼油厂普遍采用各种加氢手段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以生产清洁燃料为美国、欧盟和亚太地区主要二次加工能力的对比. 二次加工能力定义为转化能力(FCC 和加氢裂化)和燃料生产能力(催化重整和烷基化)占原油蒸馏能力的百分比. 二次加工能力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炼厂复杂度的一个指标.可知,从1991 年到2003 年,全球二次加工能力中转化能力(FCC 和加氢裂化)增加较快,从1991年的13.8 Mb/d 增大到2003 年底的18.9 Mb/d,约增加了37%;燃料生产能力(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的增长速度稍慢,从1991 年的11.2 Mb/d 增大到2003 年底的13.4Mb/d,约增加了20%. 上述4 种二次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同期原油蒸馏能力的增长速度,表明世界炼厂的规模复杂度在不断增加,世界各国炼油企业一直在努力提高轻质油品收率,增加运输燃料的产量和提高其质量.在过去的10 年中,美国炼厂的FCC和加氢裂化能力略有增长,而燃料生产(催化重整和烷基化)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美国,这4 种主要二次加工过程的能力占原油蒸馏能力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这说明美国的炼油业已是比较成熟的工业. 事实上,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油能力,而且炼厂规模一般较大,炼厂的复杂度也较高.在欧盟国家,近10 年来,FCC 和加氢裂化能力增加较明显,催化重整和烷基化能力略有下降;而在亚太地区,FCC 和加氢裂化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的能力在1995∼1998 年间增加较快,1998 年以后又慢慢减少. 在欧盟地区,4 种主要加工过程的总能力占原油蒸馏能力的38%左右,而亚太地区则更少,不到30%. 与美国相比,欧盟和亚太地区的二次加工能力明显不足。
世界炼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其他 地区基本不变 。
力的份 额为5. 也 略低于2 1年 松石 油公 司 因增加炼 油 能力4 0 9 %, 4 00 3 万
2 1年 ,世界炼厂总数 从2 1 的5 .%。 0 1 00 9 8 多家炼油公 司排名发 生变 吨, ,排 名从2 l年 的1 名上升到 年 OO 7 年 的6 2 减少  ̄ 6 s , 回落 到 化 : 国瓦莱 罗能源公司因增 ̄ 8 o 1 名。 6座 J t5座 美 I0 3 ] 2 0 年 的水平 ,炼厂 总数在连续两 万 吨/ 的炼油能 力, 08 年 排名从 2 1年 00 厂平均规模 从2 1 年 的6 6 00 6 万吨/ 年 司因增加 l9 万 吨/ 40 年的炼油能力 , 增加 到6 2 屯年 。 7 万Ⅱ/ 3 深加 工能力继续增 长 ,装置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 际油济。5 国 经 2. 石 1 2
A N A E T R S 年 度 专稿 N U L AU E F
至2 . 41 %;西欧地 区从 1 . 65 %下降到 首 的 世 界前 2 家 的炼 油 公 司合 计 5
2 1 年 ,世 界规模在2 0 万吨 0 1 00
1 .%,延 续 了多年不 断下 降 的态 能力为 2 . 吨 / ( 表 1 , 63 61 亿 年 见 ) 低于 , 年以上的炼 厂数量达 ̄ 2 座 ( J 12 见表 势 ;中东地 区所 占比例略有增加 ;
耳 度 专稿 A N A E T R S N U L AU E F
世界炼油行业发展现状 与趋 势
徐海丰
胡 艳
(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 ( 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
石油炼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结论
• 世界炼油业走向成熟阶段 • 各种因素促使世界炼油业面临着进一步的 调整 • 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清洁燃料的生产、 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将是今后世界炼油技 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谢谢!
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
高硫原油加工----高硫渣油加工 脱炭、加氢和气化
清洁燃料的生产
• 清洁汽油的生产 • FCC 汽油的脱硫、降烯烃,同时保辛烷 值 • 清洁柴油的生产 • 脱硫、降芳烃和提高十六烷值
炼油−化工一体化
利润 ! 主要目标: • 尽可能多地生产乙烯、丙烯和芳烃等化工 原料
• 向乙烯厂和芳烃厂提供优质原料
石油炼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朱达 吴强 傅锴铭 郑斌杰 杨建原 张帆
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世界炼油技术的发展历程
(1) 出现阶段(1861∼1911 年) (2) 发生阶段(1911∼1950 年) (3) 发展阶段(1950∼1990 年) (4) 成熟阶段(1990 年至今)
世界炼油工业发展现状
• 全球的炼厂共有717 个,其中美国133 个, 中国95 个,俄罗斯42 个。 • 世界排名前3 位的炼油公司: ExxonMobil Sh石油(CNPC)分 别排在第5 位和第12 位
世界石油炼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 • 清洁燃料的生产 • 炼油−化工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1-03。
作者简介:韩飞(1955-),男,辽宁抚顺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科技文献调研工作。
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韩 飞(湖南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湖南岳阳 414014)摘要:介绍了国内炼油生产的主要企业、近年来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产量和加工量、近年来国内对石油及成品油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国内对原油的进出口概况、国外的炼油生产现状及2006年国内外炼油技术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炼油;石油;原油;成品油1 国内炼油生产现状据统计[1],2005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28亿t /a ,同比增加1400万t /a ;其中,高硫油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t /a ,同比增加800万t /a 。
全年加工原油2.862亿t ,同比增加1758万t ,平均加工负荷为8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
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则不足60%。
2005年全国生产成品油1.746亿t ,同比增长6.2%。
其中,生产汽油5405万t 、煤油989万t 、柴油1.106亿t 。
2006年我国石油炼化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在炼油规模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产表1 2006年我国12座最大炼油厂的原油炼制能力炼油厂总炼制能力桶/d 万t /a 镇海4000002000茂名2700001350吉林2700001350高桥2260001130齐鲁2000001000兰州2000001000大连2000001000西太2000001000广州154000770锦西130000650锦州126000630福建80000438总计245600012318 注:1t 原油相当于7.3桶。
品品种更趋于多样化,油品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也进一步上升。
1.1 国内主要炼油企业2006年我国最大的12家炼油厂如表1所列。
1.2 国内近年炼油生产概况近年来我国的油品生产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 2001~2006年我国原油的产量和加工总量年份原油产量/t ·a -1原油加工总量/t ·a -120011.60亿1.770亿20021.60亿2.170亿20031.60亿2.410亿20041.75亿2.730亿20051.97亿2.862亿2006预计为:2.0亿预计为:3.0亿2007年第1期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07年3月表3 2001~2006年我国成品油的生产总量年份名称生产总量/t·a-12001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1.060亿2002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2.170亿2003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2.410亿2004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2.730亿2005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1.746亿2006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等)预计:1.800亿国家发改委于2006-03-19公布了《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这个《规划》明确表明了我国的石油消费领域: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原料生产和尚难替代的其他用油领域。
国内的消费需求如表4所列。
1.3 国内近年进出口概况近年来我国的原油进出口情况如表5所示。
表4 2004年~2006年国内对石油和成品油的消费需求年份名称需求量/亿t2004石油3.00 2005石油3.15 2006石油3.282004成品油(常规)1.570 2005成品油(常规)1.682 2006成品油(常规)1.770表5 近年来我国原油的进出口总量年份原油进口总量/亿t原油出口总量/亿t20010.600.07620020.690.07220030.900.07920041.200.07120051.270.250(石油出口量,包括原油) 2006预计:1.31预计:0.260(石油出口量,包括原油)注:2006年的进出口统计数据要到2007年3月才能公布。
2 国外炼油生产现状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12月19日公布了其2005年世界炼油特别报告。
报告指出,2005年世界炼油工业增势强劲,尽管炼厂总数继续减少,但炼油能力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且增速大大高于前三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世界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未包括台湾省,下同)原油年加工能力达3.12亿t,超过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炼油大国。
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原油加工能力从2004年的41.2亿t/a增加到42.5亿t/a,增加了1.3亿t/a,增速是上年的7.4倍。
而与此同时,全球炼厂总数却从674座减少到661座。
根据《油气杂志》的统计结果,2005年中国共有51座炼油厂,原油总加工能力为3.12亿t,炼厂数和炼油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二。
在炼油能力变化中,2005年全球各地区炼油能力均未下降。
亚太地区是炼油能力增速最快的地区,增长了7389.9万t/a,增幅达7.3%。
中东地区则是增幅最大的地区,增幅达8.7%,共增加了2811万t/a。
亚太地区炼油能力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
中东地区主要来自于沙特、阿联酋,巴林也有一些增加。
2007年第1期 韩飞: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 发展动态发展动态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07年第1期北美、西欧和南美地区也均有小幅增长,分别增加了1754.5万t/a、823.8万t/a和354.5万t/a。
北美炼油能力增加主要来自于美国,西欧来自于比利时、法国、德国和英国。
其他地区基本持平。
东欧地区增长了39万t/a,非洲没有变化。
2005年没有新炼厂投产。
所有炼油能力的增长均来自于现有炼厂的扩能改造。
加工能力增长最快的炼油厂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塔努拉角炼厂,其能力几乎翻番,从1500万t/a增长到2750万t/a。
2005年,沙特阿美共有4家炼厂扩能,累计增长1900万t/a。
在美国,最大的扩能改造项目来自于辛特果石油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查尔斯湖炼厂,年炼油能力增长了660万t,达到了2200万t/a,跨入2000万t级大炼厂的行列。
该扩建项目投资2.93亿美元,包括一座世界最大的减压蒸馏塔。
辛特果石油公司是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5年,全球范围内关闭或合并了一些小炼油厂,其中最大仅为175万t/a,因此未对世界炼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在世界级大炼油公司的统计中,炼油能力有明显变化的公司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美国瓦莱罗、沙特阿美等。
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统计从2004年的8900万t/a增加到1.22亿t/a,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第9位;中国石化的炼油能力也从1.4亿t/a增加到1.8亿t/a,仍是世界第四大炼油公司。
美国瓦莱罗公司2005年9月1日兼并了裴姆科(Premco r)石油公司,使其以拥有18家炼厂成为北美最大的炼油公司,在全球排名也从第11位跃升至第5位。
此次兼并,瓦莱罗以80亿美元获得了裴姆科的4座炼厂。
裴姆科石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独立炼油公司之一,2004年位居世界炼油公司第26位。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在2005年全球炼油能力排名前25位的大石油公司中,位居前3位的大炼油公司仍是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公司和BP公司。
2005年,炼油能力超过2000万t/a的世界级大炼厂增至20家,有4家炼厂新进入了这一行列。
中国石化镇海石化公司以2015万t/a首次入围,位居第18位,这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的企业。
2004年,中国台湾省的麦寮炼厂以2250万t/a炼油能力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2005年位居第12位。
另外三家新进入的炼厂,两家来自沙特阿美公司,一家来自美国辛特果公司。
3 国内外炼油技术进展[2,3]3.1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由中石化石科院、上海高桥分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 IP)工业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M IP工艺在促进重油裂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增加清洁汽油中的理想组分异构烷烃,并使汽油中的硫含量有所降低。
围绕该技术,申请了28项中外发明专利,已获授权9项,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该工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M IP工艺技术促进了重油的转化,增加了液收,减少了干气,改善了产物的分布,可直接生产清洁汽油,同时又降低了催化剂单耗,从而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M IP工艺技术不仅是生产低烯烃汽油技术,而且也是重油加工技术。
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清洁汽油或清洁汽油组分的技术。
M IP工艺技术工艺容易实施,操作简单。
该技术试验成功后,深受炼油行业青睐,目前已有十几套催化裂化装置采用该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还有多家企业正积极2007年第1期 韩飞: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 发展动态准备采用该技术。
可以说,M IP工艺技术必将成为清洁汽油生产的核心技术,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2 改质重油的快速热解法工艺Ivanhoe能源公司利用Ensyn石油国际公司快速热加工(RTP)技术,完成第一次工业规模试验,使重油转化成轻油,该装置处理能力为1000桶/d。
RTP技术原开发用于从生物物质生产化学品和燃料。
该工业化验证装置为加拿大20桶/d中型装置的放大结果。
Ivanhoe能源公司和Ensyn石油公司已与加拿大Colt工程公司合约,进行工业化规模1万~1.5万桶/d处理重质原油进料的装置设计,第一套工业化规模装置于2005年底完成建设。
Ensy n RTP工艺是快速热解技术,碳基原料进入加热至约510℃的容器内,在此,与热的二氧化硅砂(传热剂)物流接触并蒸发,因为空气流进入容器极少,因此基本无燃烧。
蒸气从砂上分离后,进入蒸馏塔并急冷,可有效地使重油改质产率达到82%~95%(体积分数)。
硅砂送去再加热炉,循环烧去由于处理重质原油而带来的过剩焦炭,燃烧焦炭和产品气体产生的能量就地产汽/发电。
据Ensy n石油公司称,快速热加工(RTP)工艺停留时间很短(热解和急冷小于2s),压力与常规延迟焦化相似。
因此设备小,投资低。
该过程不需加氢处理,焦炭副产物可全部利用。
该工业化验证装置还将进行其他重质油及世界其他地区重质原油试验。
大陆菲利浦斯公司的子公司加拿大资源公司已决定在加拿大采用RTP技术,此外,Ensy n和Ivanhoe公司与Aera公司(壳牌-埃克森美孚公司合资企业)、Ecopetro公司(美国)等公司合约,也将采用RTP系统。
3.3 固体酸催化剂烷基化新工艺UOP公司开发了新的烷基化催化剂,并推出称为Alkylene的反应器设计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