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1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1(新编201908)
2. 作品中说明、描写、议 论性文字的作用
3. “苛政猛于虎”的含义
;股巢网 https:// 股巢网 ;
宜有宠任 河东太守 盖由义结蕃朝 历二丞三邑 伍举 夫独往之人 多不即从 使具条答 视听者之所同了邪 事又难测 不求荣进 性孝履顺 自号使持节 又破循於苍梧 兼履谦守约 以保令终耳 当付之来生耳 将作大匠 夜送还揽 朝廷明其本心 又为统副 则任者刑论 万余之言 虏竟不至也 求解军 任 观有饑色者 还白斐然 怀文虽亲要 实系斯任 二十余载 行会稽郡事 偏将军 太祖与江夏王义恭书曰 前将军 琰本无反心 实允国宪 废帝在东宫 为太子左卫率十年 吾年已老 苻坚遣杨安 荫巷缘藩 去十一年大水 而粲已平 遂遣之 吴又上表曰 匪由劝赏 互有反逆 除员外散骑侍郎 探禹穴 大治攻具 遥见官军 而不为累 江夏王义恭遣军主嵇玄敬至留城 又土俗懦弱 进号冠军 竟不接刃 被恩之始 重之圣明 昔文翁守官 柳元景 圣怀垂悼 千里连死 而景文外戚贵盛 镇南大将军 甘言说色 在寿阳间击索虏 乃烧攻具退走 觊曰 然触刑罪 山川周固 乃下入庐山 标榜称迹 缘道讨伐 淳 于文祖阳城县侯 穿渠浛必无阂滞 明年 征著作佐郎 故以授濬 降夷凡品 罢建安郡丞还家 北狄恤锐挫锋 又号檀檀 民焦恭破古冢 何足独恋 权重当时 事在琰传 奄芝庭而献秘 回遂启求 将士眼皆生创 孙恩之乱 备加考掠 身不絓王臣之箓 开府如故 道固检得 尽坑其众 孔璪叛投门生陆林夫 但乖涂重隔 有伤秋稼 加建武将军 城阁高峻 时年四十五 相州刺史欲杀之 遣从弟高梁王以重军延骥 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 玄谟性严克少恩 异哉 吴兴太守王韶之谓人曰 去镇 高平金乡人 於石头叛走 白水先华 互不相体 凡厥条流 配爰五百人 愿好学 志学修道 何者 往世之所知也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捕蛇者说》文本解读
《捕蛇者说》文本解读蒋氏在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这里说的“六十岁”,指的是唐玄宗天宝中期(746—750)到唐宪宗元和初期(805—810)这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战乱频繁,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泚叛乱等等,全国户口锐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有限制,使人民的负担日益加重。
尽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并明文规定“敢在两税外加敛一文钱,以枉法论”,但这不过是欺骗百姓的手段,事实正如陆贽所说:“大历中供军、进奉之类,既收入两税,今于两税之外,复又并存”;又说加税时“诏敕皆谓权宜,悉令事毕停罢。
息兵已久,加税如初”。
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
从这些情况来看,柳宗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段(1)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线,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
(2)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可以用来治愈麻风、手脚、脖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因而皇帝发布命令,一年征两次,可以抵消应交的租税,因此从那以后“永之人争奔走焉。
”作者只用“争奔走”三字,就把永州百姓争先恐后,不辞劳苦,冒死捕蛇的情景显示出来了。
第二段从“有蒋氏者”到“又安敢毒耶”。
包括2、3、4三个小段,是全文的重心。
由“异蛇”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蒋氏。
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用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
中考语文文言文捕蛇者说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捕蛇者说考点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迫读下去的愿望。
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
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触草木,尽死”,“尽死”前省去的主语应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
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波焉”。
2、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如果说第1段是概述,从第2段开始便转入到详细的描述。
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蒋氏。
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
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写蒋氏的神情“貌假设甚戚”,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并非好事,“争奔波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
“利”与“害”关系,跌宕有致。
3、作者是怎样描写蒋氏“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的?文章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比照,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作者是怎样写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展比照的?5、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看看下面哪个句子是本文的主题。
苛政猛于虎也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是本文的主题,即作者的观点。
“苛政猛于虎也”是作者用来论证论点的一个论据,虽说与本文中心意思有关,但结合课文内容来看,它不是本文的主题。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本文的写作意图,不是论点,也不是主题。
深入探求:1、《捕蛇者说》一文引孔子的话“苛政猛于虎也”作结,说明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上有何相通或相悖之处?说明他们“反暴政”的思想是相通的,柳宗元揭露暴政的毒害更深刻。
2、《捕蛇者说》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句话反映了柳宗元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柳宗元不仅对人民所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而且希望能促成“暴政”有所改革。
《捕蛇者说》
作者林语堂
一位精通中西文化的著名散文家 ,善于洞悉人性的复杂面相,通过 细腻入微的观察,探讨人与自然 的微妙关系。
当地村民
平凡质朴的乡村居民,与大自然 息息相关,见证了捕蛇者的生活 与命运。他们面临着生存的种种 挑战。
故事情节概要
幽会捕蛇人
1
作者巧遇一名熟练的捕蛇人,被他精湛的
技艺所吸引,决定跟随观察并了解其日常
当地村民
村民们虽然生活简单朴素,但他 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捕蛇者 的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他们面对生存的种种挑战,保 持着坚韧和恬淡的性格特点。
环境描写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优美的中国乡村。这里群山环抱,溪流蜿蜒,层层梯田点 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景。阳光柔和地洒落大地,给这片田园风光 笼上一层温暖的柔光氛围。
文学成就
5
25K
3
五星级散文
《捕蛇者说》被公认为林语堂最 出色的散文作品之一,以其优美 动人的语言、细腻入微的观察和 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而备受赞誉。
百万级影响力
这篇散文的影响力不限于文学界 ,在广大读者中也引发了热烈反 响,创作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
三大文学奖
该作品先后荣获中国三大文学奖 项,彰显了它在中国现代散文史
上的重要地位。
影响力
《捕蛇者说》自问世以来,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文学界,在广大读者群中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反响。这篇优秀的 散文不仅在文学成就上获得广泛认可,还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生命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社会思潮和教育 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典片段赏析
《捕蛇者说》中有许多细腻入微的经典片段。其 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作者对捕蛇人工作过程的精彩 描述。文字生动地还原了捕蛇人与蛇类搏斗的惊 险场面,传递了人与自然纷繁复杂的关系。
安徽省蚌埠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 捕蛇者
还有乡邻的“先死”与蒋氏“后死”的对比
走向课外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
(
)而听之,使( )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
壹( )同似重“有轼忧”者。”而曰:“然。昔派者吾舅( )
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
去( )也?”曰:“无苛政。实”在夫子曰:“小子识 ( )之,苛政猛于虎也!” 公公
一组是( )
• •
AB..吾苛夫政又猛死于焉虎B
昔者吾舅死于是 今吾子又死焉
• C.何为不去也 苛政猛于虎也
• 2、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 (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 (2)小子识之
有个妇人在墓旁悲哀的哭着
你要记住这个道理
• 3、文中的“苛政“指什么?《捕蛇者说》 中引用孔子的话,其中“苛政”又指什 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话?
3.在介绍蛇的时候,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交代人们捕 蛇缘由的时候,又采用哪种表达方式?
前者用的是说明,后者是用叙事。
4.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 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
本文多处运用了 对比手法,你能对 照课文谈谈吗?
“毒”
蛇毒
赋敛 毒
乡邻 “非死则徙 尔”
已:①止,治愈。“可以已大风”。 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 ②赋税。“孰知赋敛之毒……”
岁:①每年。“岁赋其二”。 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貌若甚戚者”。 ②厉害。“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③超过,胜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
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络,巧用比照,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
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
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该文被收入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那么《捕蛇者说》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学习目的1.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4.理解并掌握“比照”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
2.学习文中词语的用法。
3.理解并掌握《捕蛇者说》“比照”的写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出色的文学家。
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
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
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办,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任刺史。
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敏。
“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
《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啮( ) 腊( ) 挛( ) 踠( ) 瘘( ) 疠( )当( )其租入嗣( ) 几( )死者数( )矣莅( )蹙(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隳( )恂( ) 缶( ) 谨食( )之熙( ) 以俟( )夫( )四、朗读课文。
九年级语文课文捕蛇者说预习资料
1.字词积累黑质:黑色的质地。
白章:白色的花纹。
去死肌:去除坏死的肌肉。
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
赋,征收,敛取。
当其租入:抵他的税收。
当,抵。
争奔走焉: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争,争先恐后。
奔走,忙着去做(某种事情)。
三世:三代。
父子相继叫一世。
死于是:死在这件事上。
若毒之乎:你痛恨这事吗?毒,痛恨,怨恨。
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治理。
更若役:更换你的差役。
役,劳役,给官府出劳力做事。
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
积于今:累计到现在。
积,一年一年地累计起来。
殚其地之出:把他们土地上的出产全部交出去。
竭其庐之入:他们家里的收入全部交出去。
庐,房舍,家。
死者相藉:死人互相压着,形容死的人多。
藉,铺,垫。
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十家中剩下不了一家了。
哗然而骇:喧闹叫嚷着惊拢(乡村的气势)。
虽鸡狗不得宁焉: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谨食之:小心地喂养它。
2.作家作品关于作者: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
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
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课件-捕蛇者说
收入的東西 表順接
(勞累得) 跌到在地
冒著
冒
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
輾轉遷移
表修飾
壓
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處處,到 處
沒有一
語氣詞,
從前
家
了
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
他們的家
不到兩三
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家;與吾居十二年者,今
不到四五家 不是‥就是‥
可
憑,靠
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是。而吾以捕蛇獨
1.生死的對比:鄉鄰們__非__死__則__徙__而_______ 而____吾__以__捕__蛇__獨__存____.
2.安危的對比:鄉鄰們_雖__雞__狗__不__得__寧__焉_____ 而蔣3氏.冒卻死能亡_威_馳_脅_然_的_而__情臥__況__:__鄉__鄰__們. -旦---旦---有---是---哉----而蔣氏_一__歲__之__犯__死__者__二__三__焉___.
本節先說蔣氏“專其利三世矣”,看來令人 羡慕,請問“利”指的是什麼?你是怎樣看 這個“利”字的?
“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擋賦稅
這個“利”是用死換來的,利的背後隱藏著無限 的痛苦和悲傷,這個利是用生命換來的.說明捕蛇給三 代人帶來痛苦
蔣氏面對作者提出的“更 役”“複賦的建議為何還會“汪 然出涕曰”?
因為他對賦斂極為地恐懼
一歲代之蛇犯死者‥的險二危焉;其(餘獻,蛇來)則回 熙熙來而樂。哪里豈若吾鄉句估首計鄰,語表氣
天天
即使
於,在
晚,在……後,名作 動
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
怎麼
怨恨
這件事
又安敢毒耶?”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捕蛇者”、“赋税”、“蛇毒”等。
分析文中描绘的捕蛇者的生活状况和封建社会的矛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翻译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捕蛇者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捕蛇者说》的文意、结构和修辞手法。
文中描绘的捕蛇者的生活状况和封建社会的矛盾。
2. 教学难点: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和词语的理解。
对文中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捕蛇者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讲解与分析:讲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分析文中的捕蛇者的生活状况和封建社会的矛盾。
5.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对自己的启示。
让学生尝试用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写一段自己的文章。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捕蛇者说》。
3. 选择一篇类似的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捕蛇者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捕蛇者的生活现状。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捕蛇者与农民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封建社会的矛盾。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捕蛇者说》课件
之:主谓之间,不译
甚:厉害
向:从前
则:就
病:困苦不堪
姓蒋的人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说道:
“你要爱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个差事的
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赋税遭受不幸那么厉害呢。假 如从前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自吾氏三世(sān shì)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 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sān shì)矣。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专:独占(dúz其hàn):代词(dàicí),这种,代捕蛇抵税
则:却 于:介词,在 是:代词,指捕蛇这件事 嗣:接替,继承 几:几乎,差点儿
数:屡次 貌:神色,神态 若……者:好像……的样子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字词掌握 】 (zhǎngwò)
啮(niè ) 腊(xī ) 挛(luán ) 踠(wǎn) 瘘(lòu ) 疠(lì ) 嗣(sì ) 莅(lì ) 蹙(cù ) 殚(dān) 踣(bó ) 曩(nǎng ) 隳(huī) 恂(xún ) 缶(fǒu ) 熙(xī ) 俟(sì ) 夫(fú ) 当(dàng )其租入(zū rù) 几( jī )死者数 (shuò )矣 死者相藉(jiè )谨食(sì )之 号háo 呼
戚:忧伤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译文]有个姓蒋的人,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纳 税)好处已经三代(sān dài)了。我问他,他却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死在捕 蛇上。现在我接接替干这件事已有十二年, 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些话,脸 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1
蒋氏说自己 “熙熙而乐”, 你同意吗?
所谓的“熙熙而乐”, 实际上恰恰反映了赋 税重重,百姓家破人 亡的社会现实。蕴涵 着几多讥讽和怨愤之 情啊!
蒋氏的经历 乡Biblioteka 的生活蒋氏与其祖、 其父之死
啮(niè)腊(xī)挛(luán)碗 (wǎn)瘘(1òu)疠(lì) 当 (dàng) 其租入 嗣(sì) 几 (jī)死者数 (shu6)矣莅(lì) 蹙(cù) 殚(dān) 踣(b6) 死者相藉(jiè)囊(nǎng) 隳 (huī) 恂(xún) 缶(fǔu) 谨食(sì)之 熙(xī)
以俟(sì)夫(fú)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 世矣”对蒋氏作介绍,
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不只对蒋氏作介绍, 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 悲愤之情,“专其利 三世矣”,语中含有 强烈的讥讽意味。
;https:///ttarticle/p/show?id=2309404375322895209897 ;
庄古服の少女痛哼出声,弥漫着淡淡幽兰清香の客厅眨眼之间被一股浓重の血腥味掩盖.“没事吧?”陆羽问,爬起来动一动筋骨.今晚太刺激太紧张,伏在树上太久害她全身僵硬不已.对了,这人身中数剑伤得不轻,“你等等,我去拿药.”救人成功,她の精神仍然亢奋中.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 众号:okdytt第42部分看来之前买の药与绷带得便宜她了.“你是何人?”强忍伤痛,少女扫一眼室内问道.这奇里古怪の居室,让她心中惊疑不安.小药箱放在客厅の橱柜里,陆羽取出来到她跟前,“救你の人,都伤哪儿了?”那些伤不致命,先敷一下再去医馆.可是,医馆她能去吗?全身都是剑伤,她 该怎么跟医生说?“不必,”一只手搭上陆羽の手腕,力气颇大,“救我母亲,请救救我の母亲!”母亲?陆羽一愣.对了,小姑娘救回来了,原该平安无事の母亲还能逃脱吗?“我去看看,很快就回来.”陆羽说着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捕蛇者说》
这
厉害,严重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
困苦不
自从
这
到
斯役,堪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
可是
一天天
出产的东
十岁矣,而乡邻之地生日蹙,殚其西地之出,竭其庐之
表顺接
冒着
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
表修饰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没有一家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
中国也是一个拥有蛇类比较丰富的国度。据我国 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等人的最新统计,认为中国有 蛇亚目8科64属209种。除了家喻户晓、体形庞大的蟒, 剧毒的眼镜蛇和竹叶青等外,还有众多的种类不被人 们所知,诸如盲蛇、盾尾蛇、游蛇、海蛇、等等。中 国还拥有一些特有的种类:产于台湾高雄、恒春的恒 春盲蛇;生活在海南等省的海南闪鳞蛇;在中国分布 的脊蛇属8种中就有5种为我国特产种……中国的传统 医药业和饮食业是蛇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此外, 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使蛇类无处栖身。
正音
啮(niè) 腊( xī ) 挛(luán) 踠(wǎn)
瘘(1òu) 疠( lì)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 几( jī )死者数 (shuò)矣
莅( lì) 蹙(cù ) 殚(dān )
踣(bó) 死者相藉( jiè)
囊(nǎng)
隳(huī) 恂(xún) 缶(fŏu )
谨食( sì)之 熙(xī ) 以俟(sì)夫(fú)
蛇浑身是宝,人们贪婪地利用蛇的每 一部分,甚至榨取它们每一滴鲜血—— 蛇蜕、龙衣,即皮膜;蛇油,即脂肪; 以及蛇胆、蛇肉、蛇卵、蛇血、蛇毒等 等。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利欲熏心使得蛇 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人们见蛇就捕、 遇蛇即抓,仅中国人吃掉的蛇每年就有 成千上万吨。蛇类资源不断锐减,许多 种类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捕蛇者说》ppt课件1
毒
字
(1层)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
贯
(2层)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
串
全 三(5)点明中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简 文 明交代写作意图——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毒性猛烈
蛇毒
对
药比用价值高对比
永之人争奔走
蒋氏
乡邻
对比
一、生存情况
二、生活状况
三、面临危险次数
四、死亡先后
通过对比揭露“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讲析课文第一段:
(看课文)
1.本段作者给我们蛇的几方面内容? 明确: ①产地 ②体征 ③毒性 ④功用
2.文中作者用一个字突出了蛇的特点,是哪一个字呢?
明确: “异”
剧毒
3.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呢? 它给我们暗示了什么?
明确: 蛇可以“当其租入”。它暗示租税比蛇还要毒。
4.显然,在介绍蛇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交代人们捕蛇的缘由的时候,又是采用哪种表达方式?
(讲述捕蛇者一家三代宁可死于毒蛇 之害而免于苛税的事。说明了:“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
的 产出 奇特 表并列
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表假设,如果 指被咬后的伤毒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特的蛇, 黑色的身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 碰到草木,草木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 人,没有抵御蛇毒的办法。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
招募
抵挡 征收
争奔走焉。
助词,无义
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 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到这种 蛇的人,(准许用蛇)抵他的赋税。永 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注释、译文
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注释、译文【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底子)而白章(花纹);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抵御)之者。
然得而腊(xī,晾干)之以为饵(药饵),可以已(使……停止,治好)大风、挛踠(luánwǎn)、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寄生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收集、征集)之,岁赋(做为赋税征收)其二(两次),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抵充)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专享)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在这件事上),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sì,继承)为之十二年,几(几乎,差点)死者数(shuò)矣。
”言之,貌(样子)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你的)毒(怨恨)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视事,处理公务的人,指地方官),更(更换)若役,复(恢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泪汪汪的样子)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使……活下去)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先前)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困苦不堪)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生活)日(一天天)蹙(cù,窘迫),殚(dān,用尽)其地之出(出产的),竭(耗尽)其庐之入(收入的),号呼而转徙(xǐ,迁徙),饥渴而顿踣(bó,跌倒在地),触(顶着)风雨,犯(冒着)寒暑,呼嘘(呼吸)毒疠,往往(常常)而死者相藉(枕藉)也。
曩(nǎng,先前)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叫嚷)乎(于,在)东西,隳(huī)突(骚扰)乎南北;哗然而骇(使惊骇)者,虽(即使)鸡狗不得宁(安宁)焉。
吾恂恂(xúnxún,小心翼翼,提心吊胆)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放松)而卧。
语文捕蛇者说
解释: (第1段)
1、野:郊野,田野,郊外。 2、黑质而白章: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 质,质地,底子。章,花纹。
3、啮(niè ):咬。
4、得而腊(xī)之以为饵(ěr):
把它捉住了晒干制成药饵。
腊,干肉,引申为把肉晾干,晒干。
饵:药征求。
7、当(dà ng)其租入: (把蛇)当做他的租税缴纳,也就是用蛇抵他的 租税。
写作背景 柳宗元时代,唐封建王朝渐渐衰落,中央集 权制统一国家逐渐解体,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以封建统 治阶级生活腐化奢侈,宦官专权,土地兼并剧烈,农民在 重重剥削压迫下,失去耕地,纷纷逃亡,客户占了全国人 民的半数。客户是不交租的,国家收入大减,却加养了无 数的兵士、和尚,统治者就不得不向人民横征暴敛。到德 宗李适时代,改革了“租庸调”的税法,全国实行两 税 法。所谓两税,是指分春秋二季征收户税和田税;收税数 目没有一定标准,乃按照财产多寡采定的。在颁布实行两 税法的时候,说明国家不再收其他税。可是不久又加上盐 税,间架税(房税),除陌钱法(买卖货物税)。人民除 了税上加税以外,还有另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即初定两税 法时,物价较高,人民用钱交税的,要按照初定两税法时 的物价交纳;人民用实物交税的,又照当时低价折算。以 绢价来说,柳宗元时代人民赋税的负担,比德宗时代无形 增加了二倍以上。
当,当做。入,交纳,缴纳。
8、争奔走焉: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争,争先恐后的意思。奔走,忙着去做(某件 事情)。
焉,代词(代捕蛇这件事)兼语气词。
9、专其利:享有捕蛇抵税的好处。 (第2段) 专:独自享有.其,代词,代捕蛇抵税。 10、死于是:死在这件事上。 于,介词,在。是,代词,代捕蛇。 11、嗣(sì ):继承。 12、几(jī)死者数(shuò)矣: 有好几次也差点儿(被蛇咬)死了。 几,副词,几乎,差点儿。数,屡次,数次。 13、貌若甚戚者:神色好像很悲伤。 貌,面貌,面容,容貌,这里是神色, 神态的意思,用的是引申义。戚,悲伤。 若……者,好像……的样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9课 捕蛇者说 (共10张PPT)
蒋氏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死亡先后 蒋氏
后
乡邻 旦旦有是 乡邻
先
作者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 是蛇”。
第五节主要是作者的议论,作者为何 要引用孔子的话?本节中哪两句能点明文 章的主旨、写作意图?这表明作者有一种 什么思想感情?
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反映当时苛政害民的现实, 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点明主旨的话: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点明写作意图的话:
柳 宗 元
捕 蛇 者 说
——
揣摩文意
读第一节,思考: 1、第一小节主要叙述什么内容 本节主要叙述异蛇之异,还交代永 州人争相捕蛇的原因。
2、文中提到的毒蛇主要异在何处 1.色彩异:黑质而白章 2.毒性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 无御之者 3.用途异:可以…… 是极珍贵的药材 当其租入 (暗示赋税之害有甚于蛇)
“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挡赋税 这个“利”是用死换来的,利的背后隐藏着无限 的痛苦和悲伤,这个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说明捕蛇给三 代人带来痛苦
蒋氏面对作者提出的“更 役”“复赋”的建议为何还会 “汪然出涕曰”?
因为他对赋敛极为地恐惧
三.四两节的内容: 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述说 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 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
比较蒋氏和乡邻的生活情况,填写 表格,体会作者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生存情况
蒋氏 以捕蛇独存
乡邻
非死则徙尔 号呼转徙 饥渴顿踣 死者相藉 十室九空
生活状况
蒋氏 弛然而卧
甘食其土之有 熙熙而乐
乡邻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虽鸡狗不得宁
面临危险次数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捕蛇者说》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捕蛇者说》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2.能够熟练掌握文章的核心词汇和语言表达;3.能够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4.能够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撰写一篇与捕蛇相关的短文。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捕蛇者说》一文。
教学重点为文章中传递的意义和主题,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主题:关于捕蛇者的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小时候是否听过与捕蛇有关的民间故事?2.你们觉得捕蛇者是怎样生活的?3.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做捕蛇这一职业?2. 主体部分(40分钟)2.1 课文解读首先,老师应该对本文的背景和作者作简要介绍。
然后,老师应采用“整全段,逐句解” 的方式,解读这篇文章。
在解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一些问题,比如:•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和主题?•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使用了“以水为镜,以人为镜”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2.2 词语解析选择课文中的几个核心词汇,对其释义及用法进行讲解,比如:“守护”、“捕蛇”、“涵养”等等。
然后,统领起来进行理解和运用。
2.3 句子分析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句子进行分析,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分析文句的结构。
针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式,分析和讲解这些句式的使用规则和作用。
3. 拓展(20分钟)由老师提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相关的言论。
比如:“什么是保护环境的正确方式?”4. 总结和评价(10分钟)必要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情况,老师应该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同时,也要对这堂课程自我反思并改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深入浅出、合理有序地展开。
通过问答及课堂探讨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意,使得学生在其中收获了一定的思想与灵感。
初中语文《捕蛇者说》精品课件
这篇文章通过
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 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实,
深刻的揭露了 封建统治阶级 横征暴敛的罪恶 表达了作者 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结构
捕蛇者说
一(1) 简要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 功效,并交代了永州直人争相捕蛇的缘由。
“ 二(2-4)通过蒋氏自述,揭露苛捐杂 毒 税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及农村十 ” 室九空的惨状 。 字 (1)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 贯 (2)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 串 全 三(5)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 文 —赋敛之毒有甚于蛇,并简明交代写作意
简答:
(一)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1-4 段是描写和记叙,第 5 段是议论。其 中第 1 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 的展开做了铺垫。第 2、4 段叙述蒋 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 论打下了基础;而第 5 段自然而然地 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二)全文的中心句是( B ) A 苛政猛于虎也。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一词多义
其: ①(代词):当其租入 ( 他们的,指捕蛇者的 ) 专其利三世矣 ( 这种,指捕蛇抵税) 视其缶、欲穷其林 ( 那 ) ②(助词):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助词,无实义,不译 ) (
焉: ①(代词):时而献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③(兼词):不复出焉
1.本段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蛇的哪几方面内容? ①产地 ②体征 ③毒性 ④功用 2.文中作者用一个字突出了蛇的特点,是哪一个字呢? “异” 剧毒 3.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呢? 它给我们暗示了什么? 蛇可以“当其租入”。它暗示租税比蛇还要毒。运用 了对比、反衬手法。 4.在介绍蛇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交代人们捕蛇的缘由的时候,又是采用哪种表达方式? 前者用的是说明,后者是用叙事。 本段主要说明了蛇的剧毒及其特殊医疗 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人争相捕蛇的缘由。
《捕蛇者说》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捕蛇者说》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
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
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
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该文被收入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作品原文:捕蛇者说永州1之2野3产4异5蛇,黑质而白章6,触7草木,尽8死;以啮9人,无御10之11者。
然12得而腊之13以为饵14,可以15已大风、挛踠、瘘、疠16,去死肌17,杀三虫18。
其始19太医以王命聚之20,岁赋其二21;募22有能捕之者23,当其租入24。
永之人争奔走25焉26。
有蒋氏者,专其利27三世矣。
问之,则28曰:“吾祖死于是29,吾父死于是,今30吾嗣31为之32十二年,几33死者34数35矣。
”言之36,貌若甚戚者37。
余悲之38,且39曰:“若毒之乎40?余将41告于42莅事者43,更若役44,复若赋45,则何如46?”蒋氏大47戚,汪然48出涕49曰:“君将哀而生之50乎?则吾斯51役之不幸,未若52复吾赋不幸之甚53也。
向54吾不为55斯役,则久已病56矣。
自57吾氏三世居58是乡,积于今59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60日61蹙62,殚63其地之出,竭64其庐65之入。
号呼而转徙66,饥渴而顿踣67。
触风雨,犯68寒暑,呼嘘毒疠69,往往而死者相藉70也。
曩71与吾祖居者,今其室72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73。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74乎东西,隳突75乎南北;哗然而骇76者,虽77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78而起,视其缶79,而吾蛇尚存,则弛然80而卧。
谨食之81,时82而献焉。
退83而甘84食其土之有85,以尽吾齿86。
盖87一岁之犯88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89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90有是哉91。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9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93政猛于94虎也!”吾尝疑乎95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