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标准版)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难点: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2024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2024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一年级:1. 数字的认识和数的读写;2. 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3. 数量的比较和排序;4. 图形的认识和绘制。
二年级:1. 数到100的读写和认识;2.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长度、容量和质量的认识;4.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绘制。
三年级:1. 数到1000的读写和认识;2. 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3. 分数的认识与比较;4. 时间和货币的认识。
四年级:1. 数到10000的读写和认识;2.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3.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4. 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五年级:1. 整数的认识与四则运算;2.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计算;3. 图表的分析和应用;4. 概率的认识和运用。
六年级: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换算和运算;2. 代数式的应用与解释;3.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4.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疑惑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活动教学: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评价:1. 日常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 成绩评价:通过考试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程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综合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发展。
备注:以上教学计划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三年级上册2023.09.012023年秋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42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于学习活动中去。
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完成作业情况较好,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小部分同学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不能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主要问题表现在计算能力不足、理解题意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足、学习习惯差等。
本学期要探寻良好的教学方法,采用适用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要因材施教,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与减,乘与除,整理与复习,周长,乘法,年、月、日,数学好玩,认识小数等。
(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结合实际情境,体会“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据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加与减”。
结合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算法,养成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乘与除”。
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计算。
经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乘法”。
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包括数字、形状、大小、时间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1.1 数的读写与认识。
1.2 数的大小比较。
1.3 数的顺序排列。
2. 加法与减法。
2.1 加法的认识与运算。
2.2 减法的认识与运算。
2.3 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3. 图形与空间。
3.1 认识各种基本图形。
3.2 图形的组合与拆分。
3.3 图形的简单变换。
4. 时间与日历。
4.1 一天的时间顺序。
4.2 一周的时间顺序。
4.3 月份与季节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 视觉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
3. 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四、教学过程。
1. 数的认识。
1.1 数的读写与认识。
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游戏等教具,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1.2 数的大小比较。
利用小班活动,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1.3 数的顺序排列。
利用排队、分组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规律。
2. 加法与减法。
2.1 加法的认识与运算。
通过实物加法、数字游戏等教具,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2 减法的认识与运算。
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3 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3. 图形与空间。
3.1 认识各种基本图形。
利用图形拼图、图形分类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基本图形。
3.2 图形的组合与拆分。
利用积木、拼图等教具,让学生体会图形的组合与拆分。
3.3 图形的简单变换。
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的简单变换。
4. 时间与日历。
4.1 一天的时间顺序。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顺序。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表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表
1.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
2. 准备教学材料,包括课件、练习题、教具等。
3. 每天早晨检查教室和教学设备的情况,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4. 每节课前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5. 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予以引导解决。
6.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7. 定期组织小测验和期中考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8. 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9.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互相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10.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4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4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2人。
整体上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素养,合作意识明显,个别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虽然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水平,但是较弱,学习方法待优化。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关注学趣培养和学法指导,在教学与作业设计中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素养提升,注重导优辅差工作,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有:“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整理与复习”,共7个单元。
以及实践活动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作为学生认知立体图形的起点,符合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乘法”单元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感受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同学们已经可以熟练进行分数的转化,并且联系整数乘法的计算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使得学生逐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分数除法”单元学习的分数除法和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例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倒数的概念以及求出一个非 0 数的倒数的方法,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同时为后面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比和比例以及百分数打下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要求能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弄清数量关系,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
小学生数学教学目标和计划(完整版)

小学生数学教学目标和计划(完整版)小学生数学教学目标和计划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目标和计划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目标和计划:1.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字、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
2.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学生应该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乘方和开方运算。
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应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例如通过应用数学概念和原理来解决问题。
4.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应该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和复习数学知识,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做笔记、自我评估等。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基本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某个数学概念、掌握某个运算方法等。
2.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
3.实施教学方案:按照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注意学生的反馈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评估教学效果: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
5.巩固复习:在课程结束后,通过练习题、复习题等方式,巩固和复习学生所学知识。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怎样设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表述,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科教学必须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2.整体性原则: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从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出发,把教材的内在各因素,有效地联系起来。
3.可操作性原则:数学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主次分明,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检测、反馈和评估。
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
进度表
一、教学工作计划
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
•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读写、数的比较
•0~5以内数的加减法
•形状和空间:认识直线、曲线和角,认识图形等
3.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视频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4.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教学视频
•数学教具:算盘、卡片等
•图书、游戏等辅助教材
二、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完成时间教学方法
数的认识第1周游戏教学法
数的加减法第2-3周视频教学法
形状和空间第4周体验教学法
三、评估方式
•日常教学纪律评估
•课堂测验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
•期中期末考试
四、教学工作安排
•每周定期教学会议
•周例会,分析教学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五、其他事项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
以上为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教学计划依据2024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本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三、教学安排第一周•第一课:自然数的认识与顺序比较•第二课:加法和减法运算•第三课: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综合应用第二周•第四课:二位数的认识与读写•第五课:两位数的加法•第六课:两位数的减法第三周•第七课:三位数的认识与读写•第八课:三位数的加法•第九课:三位数的减法第四周•复习与小结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示范演示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分享。
4.活动教学法:设置各种数学游戏、实际应用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方式1.日常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小测验:定期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月考:每月组织一次月考,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练习册与教学参考书籍。
2.多媒体设备与教学PPT。
3.数学教具:计算器、尺子、圆规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巩固知识点。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与探索的欲望。
八、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为2024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目标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主要包括:
1.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认识。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法和减法;
2.乘法和除法;
3.数的大小比较;
4.空间与图形。
三、教学安排
根据上述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安排:
•第1-2周:复习加法和减法,进行相关练习;
•第3-4周:学习乘法和除法,掌握基本原理;
•第5-6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综合练习;
•第7-8周:学习空间与图形,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
1.利用教材和教具进行讲解;
2.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日常课堂表现评价;
2.课后作业评定;
3.定期小测验。
六、教学进度表
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我制定了以下进度表:
•第1-2周:完成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第3-4周:完成乘法和除法的学习;
•第5-6周:完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
•第7-8周:完成空间与图形的学习。
七、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我将全力以赴,努力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更加热爱和喜欢数学!。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一年级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一年级一、基本情况分析我校一年级学生学业基础薄弱,对数学兴趣不高,表现出较弱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一年级的数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教师们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树立数学兴趣;2. 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达到年级规定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内容安排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我们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的启蒙:1.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0~5的认识- 比较大小2. 加法与减法- 0~5的简单加减法- 0~5的进位退位加减法3. 图形与空间- 直线、竖线、横线、曲线- 圆、三角形、正方形-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4. 计量- 长度的认识- 重量的认识- 时间的认识5. 题型训练- 写出数字- 补全算式- 比较大小- 颜色填充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种场景中全面、综合地接触、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1. 讲解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2. 演示法-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事物感受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观察性和实践性。
3. 练习法-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4. 案例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1. 利用教学软件- 使用涂鸦板、多媒体设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2. 制定教学工具- 制作图片、教具等,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易懂。
3. 做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学期教学计划标准样本(6篇)

小学数学学期教学计划标准样本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1、表内除法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4、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继续探索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6、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
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
2、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学期教学计划标准样本(二)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表(9篇)

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表(9篇)教学目标: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认读数字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0,掌握简单的数数方法教学难点:认识数字6-10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教学过程:1. 通过数字卡片和数字拼图展示数字1-10,让学生认识数字形状和对应的数量。
2. 带领学生一起用手指数数1-10,让学生们跟着一起数数。
3. 让学生们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4. 给学生放置一些物品,让他们根据指示的数字进行摆放,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5.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巩固数字的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教学目标:认识正方形、三角形、矩形、圆形和椭圆形,并进行简单的辨别和分类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辨别教学难点:认识椭圆形和正方形的辨别教学准备:图形卡片,彩色泥教学过程:1. 通过图形卡片,让学生认识正方形、三角形、矩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形状。
2. 老师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彩色泥,让他们根据指示进行搭建不同的基本几何图形。
3. 让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示,用图形卡片进行分类和辨别不同的形状。
4. 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辨别和归类。
5.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巩固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认识加法和减法,学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计算卡片,计算小游戏教学过程:1. 通过计算卡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老师设置一些计算小游戏,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老师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引导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4. 让学生们在教室中找到一些物品,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体验数学的乐趣。
5.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人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根据《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等;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4.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加法和减法;2.乘法和除法;3.数量的比较和排序;4.分数的认识;5.小数和分数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1.四则运算的基本技能;2.分数的初步认识和运算;3.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解答。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2.练习巩固: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游戏引导: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5.综合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结合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2.数学教具:使用具体的数学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3.习题册:设计多样化的习题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4.文具书籍: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绘本和故事书,激发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第一周:加法和减法本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算。
通过数学故事和实例引导,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技能。
2.第二周:乘法和除法本周的教学内容包括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算。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游戏引导,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技能。
3.第三周:数量的比较和排序本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适当的符号进行数量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数量的比较和排序技巧。
4.第四周:分数的认识本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及其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和实例演示,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5.第五周:分数的运算本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标准版)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工作计划)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
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
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
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九月: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一月:1、写好科复习计划、总结,上交有关资料,资料(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归档工作。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5、教师教学工作总查、考核。
【篇二】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
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篇三】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
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篇四】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