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青海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NO. 2 0 6,0 6 Ge ea . 1 n rlNo 1 9
( 总第 19 1 期)
青海增强科技 自主创新 能力研究
徐 建龙 , 詹红岩
( 海省社 会科学院 , 青 青海 西 宁 80 0 ) 10 0
【 要】 十五 ” 摘 ‘ ‘ 期间 , 青海科技 自主创新 能力 纵 向 比较 , 进步 明显 ; 向 比较 , 位提 高 。为提 高青 海 横 排
五” 期科研工作 的成就与问题两方面 , 对青海 自 我创新能力现状做简要评价。
( ) 一 主要成 就
解决 , 其中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重大 进展 , 钾肥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达到 国际先 进水平 ; 柴达木盆地油气藏勘探和开发技术有新 的提高 , 油气保有储量和开采加工量有 了明显上 升; 特色生物资源开发趋于精深 , 已开发 出大黄 、 沙棘等特色新产 品, 增加 了附加值 ; 为配合 三江 源和青海湖地 区生态恢复与保护 , 选育 出青海 中
1纵 向比较 , . 进步明显 。“ 十五” 期问 , 全省
共取得科技成果 5 7 , 中有 9 5项 其 O项成果获省 级科技进步奖 , 6项成果 获 国家科 技进步 二等
奖 , 项成果获得 国家 自然科学 二等奖 , l 取得 了 前所 未 有 的进步 ; 理专利 80件 、 受 2 授权 专利
维普资讯
结束了青海没有 自主知识产权 多年生牧草栽培
品种 的历史 。
《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 , 十五” 间, 期 青海
省科技进步显著 , 多个角度看 , 从 排位都有所提 高, 详细情况见表 1 。
2横 向相 比, . 排位提高 。根据 中国科学 院
[ 中图分类号] 23 阳6.
从《科技之窗》栏目看青海科技创新与进步
2 科技 奖励 制度 改革产 生重大影响
“ 十五 ”期间 ,青海 省政府加大 了科技人才管理 机制的调整力度 ,以 “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用人
策略和放宽放活的用人环境吸引了科技人员在青海扎 实创业。20 年以来 ,省政府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两 01 次改革 ,精简了奖励 等级 ,加大 了奖励力度 ,设立了
重 由改制前的 4 %降到了 1. 0 4 %;改制企业科技人员 6 “ 海省国际科技合作 网”建成开通并投入使用 ,利 青
用国际科技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平 台,加强了信息交流
与合作 。
4 “ 一五 ” 深化 和 拓 展对 外 科 技 合作 与 交流 十
“ 十五”期 间 ,我省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中,做 了大量 的组织协调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 经验。在 “ 十一五”期 间,将 紧紧围绕青海省 “ 十一 五”科技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 平台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地深化 和拓展对外开 放及科技合作 ,充分利用 国内外技术 、人才等方面的 优势 ,创造条件推进实现青海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6 期
一濑烈技
< 蛆 圃) 日 >瞪 曰圆圃蛆 四 固
( 技 之 窗》 栏 目组 ( 科
斛 技之窗》 栏 目作为青海省惟一一个科教类 电
视栏 目,以 “ 传播科学知识 ,服务社会发展”为节 目 宗 旨。 “ 十五 ”期 间 ,栏 目一 如既往地履行 宣传职
锐陛时刻关注着青海科技工作的发展 , 关注着科技体
制的改革 ,也关注着科技成果的推广所取得 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意义。对 于青海科技发展来说 , “ 十五”是 收获颇丰 的五年 ,也是创新不断的五年 ,作为科技 电 视类栏 目,我们有幸用镜头记录下了累累硕果。
2007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综述
工艺产生的细晶尾矿 ,生产出了高品质氯化钾,其研
究 成果 在 高镁低 钾 光 卤石掺 兑 细 晶尾盐 生产 氯化 钾方
铂族元素低温地球化学研究》项 目,通过对不同类型 矿化的典型黑色岩系的深入解剖研究 , 明了黑色岩 查
系 物 质组 成 、铂 族 元 素 富 集 规 律 及 元 素 共 生 组 合 特
步评价和提交了一处大型金矿床 ,取得 了找矿工作的 重大突破。 目 前该矿床已与外资公 司合作勘探 ,两年 来 吸 引外 资 勘 查 资金 超 过 5 0 元 ,已成 为我 省 吸 00万
引外资最多的勘查项 目。大场金矿的发现和评价有效
地指 导 了我 省北 巴颜 喀拉 的 找金 工作 ,相 继 出现 了加
万 吨氯 化钾 生产 项 目中成功 应用 两年 ,年节 省成 本约
应用造 山带 金 矿 的成矿 新理 论 ,提 高 了找 矿效 果 ,初
4 § T
30 0 万元 。该研究在盐湖钾肥生产干燥二次冷却技 术
维普资讯
膏 海 斟 技
20 年第 1 08 期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08 期
青滴斟技
2 0 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综述 07
青海省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20 07年 ,我 省 的科 技成 果管 理工 作紧 紧 围绕 全 面 建 设小 康 社 会 的 中心任 务 ,认 真 贯 彻 科技 强 省 战 略 , 坚 持科学 发 展观 和 自主创新 的指导 思想 ,将 主攻 方 向 确 定在解 决 困扰全 省 经济 建设 的重 大技 术难 题 的研究 上 ,围绕 优 势资 源开 发 、传统 产业 技术 更新 、高原 特 色农 牧业 发 展和生 态 环境保 护 建设 等经 济社 会发 展 中 的重 点 和难 点 ,有 重 点地 组 织鉴 定 了一批 经 济效 益 、 社 会 效益 和 生 态效 益好 、推 广前 景 广 阔的科 技 成 果 ,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22〕17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22〕17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2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支持范围与支持方式第三章项目资金开支范围第四章专项资金申报、审批及下达第五章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第六章项目验收、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关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若干措施》(青办发〔2021〕27号)《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办字〔2020〕76号)精神,进一步优化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赋予科研单位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省财政设立,主要用于解决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基础前沿学科、培养科技人才、优化科研环境条件、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等。
主要目标是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
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3.08.24
•【字号】青科发规〔2023〕70号
•【施行日期】2023.08.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科技计
划项目的通知
青科发规〔2023〕70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政办〔2022〕17号)《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办字〔2020〕76号)《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管理办法》(青科发规〔2021〕30号)《青海省科技计划和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青财教字〔2015〕2211号)《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程》(青科发计财〔2017〕181号)等管理办法规定,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项目查重、法律风险调查、诚信核查、厅务会审议等程序,结合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后补助项目鉴证报告,现将《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科技计划项目》下达给你们。
本批计划包括科技项目28项,本年度资助经费9008.18万元。
其中,结转科
技计划项目6项,本年度资助经费614万元;新开科技计划项目26项,本年度资助经费8394.18万元。
请接此通知后,加快推进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按已下达的经费预算于30日内完成项目合同书签定,逾期未签定合同将予以撤项。
附件:1.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结转科技项目经费计划
2.青海省二〇二三年第三批新开科技计划项目。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2.24•【字号】青科发规〔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围绕《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青政办〔2021〕117号)布局,按照《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程》(青科发计财〔2017〕181号),为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建设,保障全年申报工作顺利开展,现将青海省2023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事项说明1.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全年开放申报受理、分批评审入库、集中立项出库”的原则,项目管理处室将一年多次择机组织项目评审,在评审前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可参加评审,每次评审时间另行通知。
未通过形式审查不能参加当此评审的申报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后将进入下次评审。
通过评审的项目,将进入项目储备库,根据预算下达情况,按入库先后顺序并结合重大工作任务立项出库。
2.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继续扩大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范围。
3.省级科技计划将充分考虑企业参加技术体检和创新挑战赛等情况,对有关创新需求给予优先支持。
4.根据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要求,2023年度省级科技计划中将试点“赛马制”支持方式。
对个别重要技术难题存在多条技术路线且难以评价优劣的,给予并行支持,根据年度技术进展和成效评价情况,对进展较好的项目给予继续支持,推动完成研究任务,确保有研究团队能最终“冲线”。
5.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面向我省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平台性、综合性、交叉性,注重产学研结合,围绕特色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开展青海省实验室建设试点。
关于印发《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6.12.23•【字号】青科发政〔2016〕164号•【施行日期】2017.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财政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和加强青海省科技计划管理,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80号),现将《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管理办法》、《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管理办法》、《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财政厅2016年12月23日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规范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以下简称“重点研发”)管理,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80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为促进我省研发成果的熟化和转化,选择省内行业和地区发展中面临的产业化、公益性共性科技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突破、示范而设立的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科技“小巨人”计划、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和民生科技项目的实施。
主要包括企业研究转化与产业化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和科技合作等专项。
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计划专项。
第三条企业研究转化与产业化专项通过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实现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转化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支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调动行业、基层管理部门和行业技术部门的积极性,支持行业性公益技术问题研究和区域科技发展;科技合作类项目要充分结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破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瓶颈问题。
青海省“十五”科技成就回顾
个 中心任务 ,认真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 、科教兴青 、 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富民、科技强省 、科技产业 化 、科技 自身发展为重点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扎 实工作 ,取得 了明显成效 。科学技术工作面 向经济建
力 ,重点支持农作物种子 、中藏药 、生态环境保护与 建设 、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 ,解决产业化前 4 Fra bibliotek维普资讯
■涠 啊 杖
20 年第 2 06 期
2 大力组织科技攻关 ,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针对我省优势资源开发 的 “ 颈” 瓶 ,组织 了重点 科技攻关。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取得进步 ,特色生物资 源产 品的活 力增 强。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 有序推
财政补助性收入 占年度收入的比重降至 1% 5 左右 , 科
“ 十五”期间 ,我省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 了改革 。
一
技人员收入显著增加 。按照科技体 制改革 的总体 部
署 ,改制工作积极 向纵深发展。组建了省 国有科技资
是规范科 技奖励制度 ,提 高政府科技进步 奖的权
威性 ,确定 省科技进 步奖 为省政 府惟一 的科 技奖励
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要求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求 ,科技管理部门把科技工作 的重心逐渐转移
到适用技术的研究 、开发 、推广应用上 ;主攻方 向转 移到解决 困扰全省经济建设 的重大技术难题上 。调整 后的科技计划重点突 出科技富民 、科技强省 、科技产
业化和科技 自 身发展 四个方面 。集 中人力 、财力 、物
青海共和干热岩科技攻坚项目正式启动
行业资讯第!"卷 第,期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据介绍!雄安新区自西南向东北!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逐渐变好!核心区范围均为适宜性区和较适宜区"土壤源热泵仅在北部部分区域出现适宜性中区!核心区大部分为适宜性好区"雄安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的主要利用项目为供暖#洗浴#种植#养殖#旅游疗养等!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供暖"下一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瞄准打造地热资源利用全球样板的目标!以探测深部地热资源开发的第二空间为重点!继续拓展雄安新区三大地热田整装勘查和重点规划建设区地热资源评价!并进一步提出因地制宜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支撑雄安新区能源规划和地热资源可持续高效开发"未来!雄安新区将形成地热三大产业!包括浅层地热能高效利用产业#地热供暖产业#地热综合利用产业"根据规划!!"#$年将完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年将完成采灌均衡下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和深部第二空间地热资源探测示范"自!"#0年1月#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雄安新区地热能开发利用备受业界关注"!"#+年1月!#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明确指出!未来新区要科学利用区内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余热资源!合理利用新区周边热源!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系统!确保新区供热安全"*雄安新区+的设立!为我国地热产业带来重要历史机遇"来源 中国地调局水环所!"#$"-#.青海共和干热岩科技攻坚项目正式启动!"#$年-月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承担的青海共和23#井作业开工!标志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政府#中国石化共同合作的青海共和干热岩科技攻坚项目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国干热岩资源科技攻关从室内试验进入了场地开发阶段"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干热岩科技攻坚专题会议精神!该井由新星公司承担实施与监督责任!油田事业部进行技术把关审查!石油工程院负责技术支撑,石油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主体责任!胜利井下工程公司具体负责井下施工"该项目将为中国石化大力推进绿色清洁能源发展!践行绿色低碳战略开拓新领域!打造新优势"这也印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副总经理#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今年1月份在*第八届中深层地热高效开发与利用国际论坛+上的说法!当时他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试验项目的科技攻坚会将召开!届时我国干热岩资源科技攻关也将从室内试验随之进入场地开发阶段"! 干热岩有望成战略性接替能源!"#0年!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突破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与钻探靶区优选#干热岩开发钻井工程关键技术及干热岩储层高效取热等关键技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于!"#$年.月#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45'%#""$0* !"#+地热能术语%显示)干热岩&6789:;:7<=(!不含或仅含少量流体!温度高于#+">!其热能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利用的岩体"增强地热系统&2)@?A6B A<C92C786C:D B E);F8C D(!也称工程地热系统!为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开采干热岩地热能或强化开采低孔渗性热储地热能而建造的人工地热系统"据了解!干热岩的利用主要通过增强型地热系统&?2)(来实现!基本原理是)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 -=D的人工储层内!使其通过渗透循环而吸收热能,再通过开采井将高温水#汽通过生产井抽出地表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干热岩资源潜力巨大!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可有效取代煤炭#石化能源消耗!有效保护生态环1!"#$年#"月地质装备境"数据显示!全球陆区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1$,"万亿吨标准煤!是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近."倍"中国大陆./" #"/"=D 深处干热岩资源量约合+,-万亿吨标煤!占世界资源量的六分之一左右"资源类型较多!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南沿海等地"资源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战略性接替能源"干热岩地热资源自!"世纪0"年代美国在芬顿山开始第一次干热岩开发现场试验开始!世界范围内已建立实验性质的2)工程.#项!累积发电能力约#!/!'G "尽管美#法#德#日#英等国在干热岩开发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上世界干热岩开发仍然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开发"" 我国干热岩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干热岩资源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理论和试验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国内干热岩的钻探仅限于获取干热岩的温度#岩性#埋深#分布范围等基础资料!压裂改造工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早在$年前就开展了干热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年原国土资源部公益项目*我国干热岩勘查关键技术研究+#!"#!年国家科技部+-.项目*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均加快了我国干热岩的开发步伐"我国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于青海省共和盆地"!"##*!"#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在共和地区共钻地热勘查井0口"如今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能开发试验取得重大进展!圈定出共和#达连海和贵德等#1处隐伏干热岩体,在共和盆地外围圈定出同仁县兰采#海东市三合镇同德和倒淌河1处干热岩远景区!总面积达."$!/+$=D!"国内尝试的干热岩项目主要有)&#(福建漳州地热田!井深1"""D !井底温度#"$>!未达到干热岩的标准"&!(海南省澄迈县干热岩井!井深1,,"D !井底温度达到#+,>!属于干热岩井"&.(黑龙江松科二井!井深0"#+D !井底温度!1#>!达到干热岩标准!是目前国内井底温度最高的井"&1(青海共和贵德盆地!23##23!#H 3!#I 3.#I 31等多口井!井底温度均超过#+">!最高达到!.->!属于优质干热岩"中国石化共计启动十余项#总投资,"""多万元干热岩相关项目研究!并已建成中国石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如今!正在开展干热岩地热能勘探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研究"纵观多年来世界范围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实践!2)工程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多数是石油工程相关技术的借鉴#移植或改造"中国石化拥有丰富的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经验!为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攻关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石化干热岩产业规划分三个阶段!包括)技术研发突破期,示范项目建设期,技术革新#商业化应用期"具体而言!!"#+*!"!"年!通过技术攻关!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热岩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系列!并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优选# !个国家级2)现场试验基地!初步形成核心技术系列"!"!#*!"!.年示范项目建设期!完成试验基地实施方案设计优化!建立我国首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干热岩开发示范项目!实现干热岩的成功利用"到!"!1*!".,年!通过干热岩产业技术#工艺升级!大幅降低干热岩勘探开发利用成本!尝试商业化应用"# 青海打造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工程据介绍!!"#+年.月#+月!中国地调局#青海国土厅与中石化曾召开两轮工作协调对接会!明确三方联合建设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试验项目!着手打造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工程"目前!三方正在共同筹建攻关团队#制定科技攻坚战实施方案!计划开展建立热储压前三维地质模型#岩石力学特征等基础实验研究!快速成井#水力喷射分层压裂等技术方案的研究"为推动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在东南沿海地区#松辽平原地区#华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重点地区实施了干热岩勘查"!"#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行业资讯第!"卷 第,期共同组织实施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钻获干热岩!填补了我国一直没有勘查发现干热岩资源的空白"!"#0年,月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完井的23#干热岩勘探孔再获温度新高!.0",D的孔底测得温度高达!.->!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干热岩勘查开发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据透露!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能开发试验项目圈定出共和#达连海和贵德等#1处隐伏干热岩体,在共和盆地外围圈定出同仁县兰采#海东市三合镇同德和倒淌河1处干热岩远景区!总面积达."$!/+$=D!"共和干热岩体远景资源量数据显示)面积达到!1-/$=D!!. #"=D埋深干热岩地热资源基数为#-.+/#-?J!折合标准煤,,$/"$亿吨"据介绍!青海共和具有优越的地理及基础设施优势"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东缘!秦祁昆造山带的接合部,地势平坦!海拔适中,共和县恰卜恰镇距西宁#1!=D!贵德县热水泉距西宁#."=D,共和县光伏规划装机容量#+-0,'G,已并网装机.1", 'G,总装机容量#!+"'G龙羊峡水电站就在附近,目前共和县电网通过青海主网连接国家电网,井底温度与当前超高温钻测井技术的作业区间基本匹配"$ 干热岩开发面临诸多挑战近两年干热岩已成业界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看好其前景!纷纷*尝试+开发"然而!世界干热岩开发总体上仍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还未实现商业化开发"我国干热岩开发更是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资源勘查难#开发工程难度大#技术薄弱等挑战"首先!干热岩资源勘查难"除藏南*滇西地区高温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外!其他高品质资源并不富集"由于地壳结构复杂!成因机理尚不清楚!干热岩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可靠的资源评价技术和方法"干热岩埋藏深!探测精度难以满足勘探要求!获取地下热储物理参数的技术和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优选场址,现有的井下原地岩石地层描述方法难以适应2)高温热储的特殊条件"其次!开发干热岩的工程难度大"由于仪器#工具和材料的耐高温能力不足!加之岩体可钻性差#工程设计优化难度大!钻井慢#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面临高效成井难题"另外还存在高温测井技术以及热储改造难题"最后!干热岩的利用工程难题不小"由于我国还缺乏高温潜水泵#抗高温示踪剂#适合于干热岩循环测试的解释技术等!面临开发干热岩循环测试及热能提取难题"规模化发电需要的高温大流量流体产量还未达到!?2)系统产能稳定性还有待加强"干热岩研发属于前瞻性技术!要实现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性进展!专家建议持续增大科研项目#人员#经费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干热岩资源靶区评价和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攻关,设立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制约规模化经济开发的关键问题!在资源富集与勘查评价#热储改造与高效换热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来源 地源热泵网!"#$年-月!+日青藏高原第一科研深钻开钻!"#$年-月!!日!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承担的青藏高原第一科研深钻---*西藏自治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D科学深钻+开钻仪式近日在拉萨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海拔高,!""D的深钻平台上举行"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山东省地矿局三队第一次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钻探项目了"!""$年!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委托!该队承担了西藏罗布莎与甘肃金川科学钻探项目!他们克服条件恶劣!地层复杂的困难!首次将钻塔矗立在世界屋脊!成为国内首支在青藏高原进行科学钻探的地勘队伍!该项目创造了当时高原钻探孔深#+,./0$D的全国纪录"山东省地矿局三队队长吉孟瑞谈起此次青藏高原."""D科研深钻时表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山东省地矿局三队在高原深孔科学钻探领域踏上了新征程"尽管该项目钻孔位于海拔高程,"""D 之上!但山东省地矿局三队将以人才#技术#设备为支撑!充分发扬*氧气缺战斗精神不缺!海拔高施工标准更高+的精神!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D科钻施工!以实际行动建功高原!地质报国"据悉!西藏自治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D 科学深钻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地勘查开采专项$青藏高原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成矿系-。
青海省社会发展科技研究成效及发展思路
了种植业 的发展 ,促进 了农牧民增收。四是一批科研 项 目被列人 国家 “ 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 创新药物和 中药现代 化” ,标志着青海 中藏药 的研究和产业化进 程 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也标志着今后将开发 出一批具 区大面积退化草地进行治理的关键技术 ;基本 掌握了 柴达木盆地农 田与草地退化 区荒漠化的防治技术 ,荒 漠沙滩得到有效利用 ,带动 了舍饲畜牧业和草产业的 兴起 ,初步实现了生态修复和农牧 民增收的 “ 双赢 ” 。
13 环境 方面 .
资源丰富 的优势 ,在突出 中藏药传统特 色的基础上 ,
加强 了创新药物的研制 与开发。一是在药材的种植规 范 、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新 药的研制和开发方 面取
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促进人
与 自然和谐相处。通过一批攻关项 目,基本摸清了江
黑土滩 ”的演变 规律 , 得了成效 。二是在 中药现代化 、新药创制 、重大疾病 河 源地 区重度退 化草地——“ 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促进 了人 口资源环境的健康 构建 了一系列生态恢复重建模式 ,解决了对高海拔地
全省生 态环境总体形势严 峻。受气候 和人 为活 动等因素的影响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的趋势还 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地 区工业污染程度较高 ,环 境保 护的压力增大 。物种生存 条件恶化 ,分布 区缩 小 ,种群数量减少 ,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 。
-
16 公 共安全 方面 .
地方特色的检测标准的研究 ,提高和增强了公 民自我 保护的预警意识和能力 。 1 教育、体育、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方面 _ 7 西 宁市 中学校园 网的建 设示 范 ,促进 了学校之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09.27•【字号】青科发规〔2021〕61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青海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经省科技厅2021年第10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9月2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条件要求第三章项目管理第四章资金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附则青海省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按照“四个面向”重大要求,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制约我省产业、行业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揭榜挂帅制是通过政府点题、征集技术需求、技术评估等方式,由科技管理部门发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揭榜任务,组织社会力量揭榜攻关,推动成果转化。
资金投入以企业和社会为主,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
第三条省科技厅负责对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进行管理,组织开展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征集、遴选立项、发榜和绩效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条件要求第四条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主要聚焦青海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解决青海各类产业、行业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及成果转化问题。
第五条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主体包括发榜方和揭榜方。
第六条揭榜挂帅制项目由提出技术需求单位联合省科技厅发榜后,由国内外符合条件且有研究开发能力的单位进行揭榜攻关。
第七条揭榜挂帅制项目发榜方为提出技术需求的单位,省科技厅为联合发榜方。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部分获奖项目简介】
余 年 的科技 攻 关, 取得重大 成 果5 , 项
程基 地。解决了察 尔汗 盐湖开发4 余 年 生产 规模由5 万t 提升 ̄ 3 0 /以 0 0 / a J 0 万t a
发 明专 利2 。完成 了 “ 输分 离一 分 未能突破 的大规 模开采技术 难题 , 项 采 使我 上 , 解了我 国钾肥工业加速 发展 的采 破 散 采 卤一 集 中输送 ”、 深渠采 卤等 新技
的基础 , 确保了昆北 油 田百万 吨产能的 对三 维地 震资 料 的精 细处 理 解 释 , 准 技的进 步。
柴达 木盆地盐 湖钾资源高效 开采关键 工程技术与装备 该项 目以建设 我 国大型  ̄ f 基地 亿 立方米的采矿工程和世界第一座低 品 到5 3 采矿 回收率 由7 %提 高到 mJ E 62 %, 5 浸 0 增加钾盐储 量1 8 8 0 万吨 , 5 钾肥 并支撑 其持续稳定 发展 为主线 , 历经十 位 固体钾 矿选择式 “ 溶”开采示范工 9 %,
世界第一 个实现 年开采地下晶间卤水超 湖 ”, 钾 资源 利用率 由2 . 5 使 6 9 %提高 济 社 会 发 展 意 义 重 大 。
2 1 .7总 第 1 7 0 20 5期
7 7
观奖台 l b ev to s r ain O
藏 族高原低 氧适应遗传学机制研 究 该项 目利用 青藏 高原 独 特 的 “ 群 测 、 防与治 疗高原缺 氧性疾病 , 进 索。发现 藏 族 两大部 落安 多藏 族和 康 预 促
通 过 该 项 目的研 究 , 昆北 断 阶 利 圈 闭。在石 油 勘探 不 断 获得 新成 在
昆北 断阶带构 造、 沉积 、 储层 等进行 了 带 中段 发 现 了E 、 1 2 基 岩风 化壳 果 的 同时, 化 了地 质、工程 、 1E+ 、 深 工艺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5.06•【字号】青科发外〔2022〕28号•【施行日期】2022.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科技计划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5月6日青海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聚焦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和创新型省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新篇章(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青海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深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科技人才资源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明显拓展,优质人才资源集聚度和开放度逐步提高。
通过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社会环境,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达7773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6.4%。
累计引进各类外国人才1170人次,选派因公出国(境)培训人员2574人。
在青工程院院士1人,累计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4人;“昆仑英才·青海学者”10人;省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019人、39个创新创业团队;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459人。
科技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青海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条》《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若干措施》等举措,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加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以下简称重大专项)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管理程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专项是指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支持并组织实施,与重大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重点新产品开发密切结合,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攻关的科技专项计划。
重大专项的实施旨在集中资源联合攻关,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科交叉创新,跨单位联合协作攻关;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并重,重点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全局性、跨行业的重大科技问题。
第三条为加强重大专项协调管理,省科技厅成立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挂靠综合计划部门),负责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各业务管理部门在专项办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开展专项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
重大专项的管理包括项目凝练、组织审查、可行性论证、立项决策、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验收与绩效考评等环节。
第四条重大专项原则上分为专项和课题两个层次,专项由一个或若干个课题组成。
项目采取有限目标、分类指导、滚动立项、分年度实施的管理方式,实施周期一般为3-5年。
第二章项目组织第五条重大专项项目实行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审批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的主动设计,在专项办统一领导下,由专项办组织相关各业务部门研究提出专项/课题发展重点领域,负责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专项设计方案,并负责项目全程管理。
第六条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重大专项备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负责专项中课题的全程管理。
第三章项目立项—1—第七条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申报,实行直接公开申报的办法。
省级各有关部门、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可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凡市(州、地)、县(市、区)单位申报的项目/课题均应由市(州、地)、县(市、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推荐意见后向省科技厅申报。
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填写要点
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填写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填写要点:
1. 项目名称可不能随随便便起呀!就像给孩子取名字一样,要响亮又好记。
比如说,你想研究治理青海湖水质的项目,那你就得取个能让人一下子就知道大概内容的名称,像“青海湖水质保卫战科技行动”之类的,这多吸引人呀!
2. 研究内容那必须得写得清清楚楚呀!别搞得云山雾罩的。
你就想象一下,你是在给一个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朋友解释你要干啥,要详细、具体,像“我要研究怎么通过生物技术让青稞的产量大幅提升,让咱们青海的农民都能大丰收!”这样多明白呀!
3. 技术路线可得好好规划呀!就像出门旅行规划路线一样。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比如你要研发一个新的节能设备,就得把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测试的每一步都想好,这不就有条有理啦,难道不是吗?
4. 项目团队可太重要啦!这可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呀,伙伴们得各有所长、齐心协力呢。
就好像一支足球队,有进攻的、防守的,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赢得胜利呀!比如有擅长技术的,有懂得管理的,一起加油干呀!
5. 经费预算要合理呀!别大手大脚也别抠抠搜搜的。
就好像咱自己过日子,得算计着花。
该花的地方不能省,不该花的地方也不能乱花呀,明白不?
6. 预期成果得让人期待呀!不能模模糊糊的。
要让人一想到就兴奋,比如“这个项目完成后,咱们就能看到青海的沙漠变成绿洲啦!”这多让人激动呀!
总之呀,申请书就像是你的自荐信,得好好写,写出你的热情、你的能力、你的决心!让评审专家们一看就觉得,你就是那颗能发光发热的星星呀!。
青海科技创新渐入佳境
科 技创 新体 系 , 新青 海建 设 提供 强有 力的科 技 支撑 ” 为 这一 当前 和今后 一个 时期 青海省
科 技 工作的总体 思路 ; 要 任 务是 在盐 湖 化工 、 态保 护等 1个重要 科技 创新 领域 集成 主 生 0 科技 资源 , 合产业升 级和 产业结 构调整 , 确关 键技 术 , 织 科技 攻关 。 结 明 组
年 1 月 , 海 省 海 南 藏 族 自治 州 生 态 畜 ( 青 ) 1 牧 业可 持 续 发 展 实 验 区升 级 为 国家 可
持续 发 展实 验 区。
部评 审, 准成 为我 省第一 个 国家级 工 批
程技 术研 究中心。 合盐 湖地 区 的企业 联
3 支 持 发 展 新 能 源 经 济 方 面 。配 .
二 、 极 应 对 金 融 危 机 。 织 实 施 “ 2 ”科 技 支 撑 工 程 。 分 发 挥 科 技 在 扩 内需 、 积 组 13 充
保 增 长 、上 水 平 、惠 民 生 中 的 重 要 支 撑 作 用 。重 点 实 施 “ 2 ”科 技 支 撑 工 程 项 目, 出 13 突 新 能源 、 材 料 、 湖 化 工 、 备制造 等重 点领域 , 织 实施 l个 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 项 新 盐 装 组 0 目、 0 联 合 攻 关 项 目 、 0 自主 创 新 项 目。 目标 是 提 升 产 业 的 技 术 水 平 , 绕 特 色 资 2个 3个 其 围
源经 济为核心 的特 色经 济。 为适 应 新青 海建 设需要 , 构建更 加开放 、 更具 活力 、 学研 结 产
合 的科 技创 新体 系, 青海科 技 厅 2 0 年年 初对 科 技计 划体系进 行 改革 , 09 包括 科 技支 撑计
新型藏药吉堪明目滴眼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新型藏药吉堪明目滴眼液的质量标准研究基金项目: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型藏药“吉堪明目液”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08-N-137)作者单位:810003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药物研究所通讯作者:杜连平目的建立藏成药吉堪明目液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诃子、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吉堪(小檗膏)的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可鉴别诃子、红花,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
盐酸小檗碱在0.0722~0.433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98.3%,RSD为1.7%。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标签:吉堪明目液;质量标准;TLC;HPLC;盐酸小檗碱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for Tibetan Medicine of JiKan Eye drops DU Lian-ping,MA Wen-jun,SUN Yue-ning,et al.The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betan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Qinghai,Xining 81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Tibetan Medicine of Jikan eye drops.Methods Fructus Chebulae、Flos Carthami were identified by TLC;The content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Berberis kansuensis Schneid Extract was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 Fructus Chebulae、Flos Carthami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LC.The concentration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0722~0.433 μg,r=0.9999,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8.3%,RSDwas 1.7%.Conclusion These methods were simple,accurate,repeatability and coul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preparation effectively.【Key words】Jikan eye drops;Quality standard;TLC;HPLC;Berberine hydrochloride吉堪明目液由吉堪(小檗膏)、红花、冰片、熊胆粉、麝香等组成,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目赤痒痛、流泪、沙眼等眼病。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05.26•【字号】青科发规〔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规范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青发〔2019〕11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80号)《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办字〔2020〕76号)等文件精神,我厅制定了《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5月2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专项组织第三章专项项目立项和实施第四章项目合同变更第五章监督检查和验收第六章附则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青发〔2019〕11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80号)《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办字〔2020〕76号)等文件精神,为规范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大专项是指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汇聚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支持我省重点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专项科技计划。
第三条重大专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重大要求,围绕实施“一优两高”战略、保护“地球第三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创建“五个示范省”的总体布局,紧密对接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引领,聚焦全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行业、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战略新产品开发、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全链条一体化设计,滚动支持,动态调整。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工作回顾
2 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的组织和 实施
科技项 目 公开招标在 国内尚无成熟 的经验 ,虽然 同家科技部和江苏 、云南等省开展过这方面的工作 ,
但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 。在汲取国家和兄弟省区有
关科技项 目公开招 、投标以及工程项 目公开招 、投标 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 ,按照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招标 投标法》,组织和实施 了我省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的公 开招标投标工作 。 21 认真组织攻关项 目。做好前期 准备工作 。发布 .
转 化 ,为此 ,必须加快科技 计划管理体 制改革 的步
伐 ,以改革的 、积极创新的精神 ,努力探索科技发展 的新路子。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实行国内外公开招标就 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招标文件准备就绪 ,便积极筹备招标公告的发布 工作 ,先后在 《 青海 日 艮 丰》、省政府 网站 、省科技厅
20 年第 2 06 期
■滴斟技
达投标意 向书并缴纳投标保证金的 ,或投标意 向书不 符合规范格式的 ,一概不予受理 。
23 制定 招标 项 目的评 标标 准 .
中标人并在公众媒体上公布 中标结果 。与此 同时 ,以
函件形式 向所有投标人通报 中标结果 。对 于中标人 , 要 求他们在 规定 时间 内签订项 目合 同 ;对 于未 中标
一
是 招标 项 目数 量 多 ,资助 力度 大 ,影 响广 。 目评 标标准,据此制作 了 《 青海省科技招标项 目 价表》 评 ,
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打分和评审的依据 。 24 组建项 目评标委员会 .
“ 十五”期 间我省进行 了 3 次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招标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为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特
色经济 、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 点提供强有 力的科技 支 撑 ,要加快科技攻关 ,提高科技成果水平 ,促进成果
“十一五”青海科技助推农牧业发展
名 商 标 。 开 展 了 唐 古 特 大 黄 、暗 紫 贝 母 、红 景 天 、
省 拥 有 具 有 一 定 科 研 规 模 的 藏 医 药 科 研 机 构 4家 , 藏 医医疗 机 构 2 4家 ,高等 院校 1所 ,企业 技 术 中心 4家 ,从 事 藏 医药 科研 的专 兼 职人 员 约 80余 人 。古 0
籍 文 献 整 理 取 得 阶段 性 成 果 ,先 后 抢 救 挖 掘 藏 医 药
动 站 资料 收 集 显 示 系统 ,实 现 了 5 4个 气 象 台 站 每小
项 ,初 步 揭 示 了藏 医药 的科 学 内 涵 和作 用 机 理 ,攻
时 1次 的观 测 资 料 的及 时 收 集 、显 示 、共 享 。 开 发 利 用 空 中水 资 源 ,建 立 了 由 飞 机 、火 箭 和 高 炮 等 组
青 海 斟 技
21 年第 1 01 期
“ 十一五" 青海科技助推农牧业发展
科 办
“ 十一五 ”期 间 ,青海 省科 技 工作 重 点 围绕油 菜 、
马铃薯 、蚕豆 、蔬菜 、中药材 、特色 果品 、牛羊 肉 、奶 牛 、毛绒 、饲草 十大特 色优势产业 ,开展科 技攻关和技
一
是作 物育 种水 平 和科 技创 新 能力 大 幅提升 ,经
时期
“ 十一 五 ” 期 间 ,我 省 藏 医 药 科 研 得 到 迅 速 发 展 ,已形 成 以科 研 院 所 为 主 体 ,藏 医 医疗 、高 等 院 校 、企 业 技 术 中心 并存 的 多 元 化 科 研 格 局 。 目前 我
了电子 政 务 系统 和 网 络 审批 系 统 ,食 品安 全 信 息 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二OO四年三月目录一、青海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3)二、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 (6)(一) 发展战略 (7)(二) 战略目标 (7)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科技提出的主要问题和任务 (9)四、青海省区域创新体系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建设目标 (17)1.中期目标 (17)2.近期目标 (17)五、青海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9)(一)健全科技研究开发体系 (20)1、积极扶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0)2.建设好公共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21)3.推动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建设 (23)4.建立多种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24)(二)建设科技研究开发设施条件平台 (24)1、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25)2.建设中试基地 (25)3.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6)(三)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平台 (26)(四)建设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平台 (27)(五)建设青海省科技创新信息网络平台 (27)六、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化环境建设保障措施 (27)(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7)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27)2.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28)(二)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28)1.财税政策 (29)2.金融支持政策 (29)3.人才激励政策 (30)4.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30)5.产业政策 (30)(三)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1)(四)改善人文环境 (32)(五)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33)(六)强化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34)一、青海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在东经89°35´至103°39´、北纬31°39´至39°19´之间,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土地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51%,居全国第4位。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整个黄河流域水量的二分之一、长江流域水量的四分之一都出自青海,这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它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中下游地区、甚至全球。
青海的气候对全球都具有预警器的作用。
青海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源富省、经济穷省、科技弱省。
1、资源丰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盐湖资源得天独厚,不仅规模大、品种多,而且质量好。
柴达木盆地的无机盐总储量达3780亿吨,其中氯化锂储量1392万吨,镁盐48亿吨,钾盐储量4.4亿吨(折合氯化钾),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83%、99%和97.3%,同时钠和锶的储量也是全国第一。
世界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已形成相应产业,我国由于受技术的制约,锂、镁、钾、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与对其的需求相比很不相称。
非金属矿产中,石棉占全国储量的40%多,且棉质极佳,驰名中外。
黄河上游的水能、柴达木盆地的盐类矿产、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矿产,开发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基础。
青海也是我国主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有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各类牲畜2071万头,其中牦牛、藏系羊等牲畜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高原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反季节蔬菜、优质杂交春油菜、优质豆类、薯类和牛肉类及副产品、花卉类等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青海省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具有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紫外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形地貌复杂,环境无污染的特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有鸟类200多种,兽类50多种,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
具有高原特色的虫草、贝母、大黄、雪莲、鹿角菜、沙棘等资源十分丰富。
药用植物多达2085种。
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为药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青海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功能全、组合优良、科学内涵丰富,不少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更有不少旅游资源属全国独有或稀有类型。
目前省内可供旅游的景点900多处,包括国家级23处,省级351处,州县级540处。
其中在国内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有20余处。
青海的江河源、昆仑文化、青海湖等都具有垄断性品牌,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青海发展特色旅游业的重要基地。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青海交通条件的改善,青海旅游业将大有可为。
3、经济基础薄弱尽管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但是迄今为止,青海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发展程度较低。
2000年全省GDP 263.1亿元,仅占全国GDP的0.29%,在全国各省区中倒数第2位。
人均GDP 5068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1854元。
青海省地域广阔,人口稀少。
但农牧业人口多,65%的人口在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低。
人均收入水平低,2000年,城镇人均收入仅为全国的82%,农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的66%。
青海省产业结构散而弱,层次低,主导产业不明显。
根据1999年的资料,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别占第一产业实现GDP的50%和47%,优良种子业、中藏药业、花卉等产业实现的GDP不足3%,产出明显偏低。
青海独特的自然条件本是发展优良种子、花卉、中藏药的理想基地,优良种子、花卉的培育以及中藏药品的生产,投入少,见效快,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种观点已基本形成共识。
由此不难看出这些产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制约了产业化进程;在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的比例是11:89,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内部,其产出则集中于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深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从轻工业发展来看,根据调查和分析,青海轻工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出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轻工技术是主要的制约瓶颈;第三产业中,各部门比例基本合理,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青海省整体信息化水平与沿海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范围小、能力弱,如不加快发展,会对青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障碍。
这些情况表明,青海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部分仍然由农业和其它传统产业支撑,缺乏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产业。
4、科技竞争力较弱资源富省和经济穷省这对矛盾背后,关键在于科技杠杆的作用不突出。
青海仍然是全国科教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劳动力素质较差的地区。
二、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一)发展战略----科教兴青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第一资源。
要始终把科教工作放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科教兴青战略的步伐。
----基础优先战略。
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改变青海落后面貌、实现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青海开发的首要位置,坚持基础先行,优先发展。
----开放带动战略。
通过更大的开放推进改革,带动创新,改善环境,为大开发提供强大动力,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重点开发战略。
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支持,使其优先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全省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战略目标第一阶段,2001—2005年,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阶段。
这一阶段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
5年年均经济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2.5‰左右,到2005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70元,折合912美元(按2000年价格、汇率计算,下同)。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特色经济初见成效。
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初步适应大开发的需要。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城镇和农业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牧业区多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扶贫攻坚取得全胜,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
第二阶段,2006—2015年,初步实现工业化阶段。
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再用10年的时间,使青海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势资源开发向纵深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工业化。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省经济发展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1.5‰。
到2015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667元,折合2129美元,与全国发展水平差距趋于缩小。
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钾肥、水电、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城镇化取得明显进展。
国民高等教育化程度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人民基本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第三阶段,2016—2050年,向现代化迈进阶段。
再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接近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全面实现“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2016年到 2050年的35年间,如果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达到年均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到2050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可达到10129无,折合12373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科技提出的主要问题和任务根据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即从现在到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省科技发展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产学研紧密结合、精干高效的研究开发体系;运行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科技中介体系;协调、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以及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新型科技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大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实现科技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我省的科技工作将进行三个层面的战略部署。
----科技富民:强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转化,依靠科技增效益,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
----科技强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竞争能力。
----科技自身发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我省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西部大开发这个中心,以优先发展面向资源转换的优势科学技术作为科技工作的切入点,集中力量完成五大重点任务 :1、积极服务于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工程,为特色农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解决农畜产品质量差、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农牧业生态环境脆弱等技术问题为重点,重点培育和发展优良种子、肉牛羊集约化育肥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