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11.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新版)鲁教版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221de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4.png)
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降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 (2)标准:pH< 5.6 的降水就称为酸雨。 (3)危害: 酸化土壤 、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
属制品的锈蚀等。
3.常见的减少和预防大气污染的措施 (1)向煤炭中加入 石灰石或生石灰 作为固硫剂制成 型煤 。型 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以硫酸盐形式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 污染的目的。 (2)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 催化转化器 ”,使尾气中的一氧化 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 氮气 和 二氧化碳 。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1.环境污染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 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2.污染的防治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消除污染源;二是禁止向环境中
排放污染物;三是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 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 源头 上减少和消除工业
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 全部 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现代化学工业追求的目标就是寻找
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 各个环节 都能实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 Mg2+、Al3+、H+ (填 离子符号)。 ②步骤二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 将固体中的铜全部去除 。
(2022晋中)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工业生产的 必要环节。某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地一所化工厂的废 水成分、废水净化方法及废水再利用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探究废水成分 [参观调查]同学们实地参观了该化工厂,在同技术人员的交谈中得知,车间废 水中含有酸性物质。 [猜想假设]该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 [教师指导]BaSO4、AgCl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154f6f52ea551810a68769.png)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保护水资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3.水污染的防治: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合作探究】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答:治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就是除去废水中的H+,故设计以下4种方案: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废铁,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气体,遇火易燃烧甚至爆炸,不安全,所以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产生的氢气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高。
方案2:向废液中加入火碱,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钠价格较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高。
方案3: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且石灰石价格较低,故此方案能除酸,成本也较低。
方案4:向废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生石灰价格比石灰石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也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也较石灰石高。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5e56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d.png)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化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分析环境污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实验室设备: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器材。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计算机和投影屏幕。
课程平台:
1.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
2.化学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
1.相关的在线教学视频和讲座。
2.环境污染案例的图片和数据。
3.化学知识应用的实例和新闻报道。
教学手段:
1.课堂讲授。
2.实验演示。
2.综合应用题:
题目:假设你所在的社区存在空气质量问题,请提出一个利用化学知识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方案:建立社区空气质量监测站,定期监测空气质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强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展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焚烧量,降低空气污染。
2.证据推理与论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3.社会责任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参与环境保护,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探究问题。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如通过阅读教材、做练习题等来巩固知识。
(新)鲁教版化学下册《11.4化学与环境保护》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鲁教版化学下册《11.4化学与环境保护》公开课(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17a72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9.png)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3.了解水、空气污染严重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动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知道严重危害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的措施及化学学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奉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实验,进行初步的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和危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参加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4.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保护生命之源――水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么目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哪些同学收集和整理了有关水污染与保护方面的资料? 让我们请他们给大家介绍好不好?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引言:经济在开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污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开展,环保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展示:中国环境标志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它的创意吗?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讨论中国环境标志的意图和含义。
1.主要空气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
2.大气污染的危害创设问题情境:〔1〕知道有哪些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污染吗?〔2〕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3〕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4〕你知道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呢?让学生结合教材讨论答复3.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录象: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创设问题情境:我国目前大气污染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并形成酸雨,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9d3b89fad6195f302ba605.png)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同学们阅读课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
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
鲁教版初三第11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说课稿
![鲁教版初三第11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7e37f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8.png)
鲁教版初三第11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说课稿
第一谈谈我对教材的明白得,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与农业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是初中化学的最后一节课,能够关心学生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连续进展观。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形进行推测,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差不多初步形成,喜爱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大气污染的要紧缘故,以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连续进展观。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了解水、大气污染的要紧缘故,以及防治方法。
为了更好地讲解重难点,我将把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将从4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最后谈谈我的板书,要紧采取提纲式、总分式、表格式……能够关心学生清晰思路,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1435。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课时训练)
![2021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4665a2a770bf78a64295416.png)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一保护生命之源【自主学习】阅读P108~109后完成。
1.水污染:(1)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危害:不仅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2.处理措施: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如中和法、氧化法。
3.防治措施:(1)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
(3)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知识点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自主学习】阅读P110~111后完成。
1.污染源: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
2.酸雨的危害:(1)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并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
(2)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它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减少污染的措施:(1)为了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和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知识点三与自然和谐相处【自主学习】阅读P112~113后完成。
1.污染的过程:(1)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
(2)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2.防治污染:(1)消除污染源。
(2)禁止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3)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前进行治理。
以上防治方法中较理想的是消除污染源。
3.绿色化学:(1)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2)目标: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考点一保护生命之源【典例1】(2020·盐城中考)净化一方水土,守护母亲河流。
下列做法不利于我市串场河湿地生态修复的是(C A.保护滩涂湿地 B.强化污水处理C.施用大量农药D.推进造林绿化【追踪训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59fb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f.png)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化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化工污染的来源、化工污染的特点、化工污染的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上网查找化工与环保知识,归纳总结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互联网查找化工与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分析总结化工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2)教学难点:根据网上资料,分析总结化工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学情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1)问题导学法: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解决学生学习力不从心的问题。
(3)互联网搜索法:利用“互联网搜索”能够针对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消除孤立视野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搜集、利用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解决学生知识面窄基础差的问题。
(4)探究性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询资料,探究问题的答案。
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解决学生基础差、接受知识慢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导入新课一、保护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源,那么目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哪位同学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二、新课内容简单介绍日本的核废水。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水资源做点什么?展示老师为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引入实验方案的探究,并借次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后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先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更合理?学生提出日本核废水问题。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_2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_2](https://img.taocdn.com/s3/m/5731e24fb52acfc788ebc943.png)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知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2、了解防治水污染的一般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环保的意义,树立"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世界意识",理解参加国际合作在保护大气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教学难点】1、对学生各种活动在方法上的指导和在时间上的调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大气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大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当前的大气环境存有着很多问题,我们应怎样保护大气环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环境保护》。
(进入新课)首先,请各位同学欣赏这些图片,如果各位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精神是不是倍爽啊?但是,如果是接下来这些图片呢?如果,你的生活环境是这样,那你会怎么办?(讲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环境污染并非化学之过,而是因为人们缺乏化学学科素养,即缺乏化学学科知识、水平和环境意识造成的。
二、推动新课,探究创新【过渡】现在我们面临的污染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水体污染。
【提问】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么当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现状如何呢?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说说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哪些。
有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第108页,分析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污染的图片【小结】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
水污染不但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以及人的生命安全。
【过渡】现在人们已经理解到水污染的危害如此之大,已经采取了措施。
现在利用化学的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41ea714693daef5ff73d68.png)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堂探究一、水资源的保护【点拨】 (1)防治措施:①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②加强水质监测;③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④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2)具体方法:应根据水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①工业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②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衣粉;③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如:中和法——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调节废水的pH;氧化法——利用氧化剂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使之变为无毒物质。
【例题1】 2009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为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题关键: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使用水又必然会产生污水,这是一对矛盾,但它不是不可以克服和解决的,题中各项措施给了我们方法和启示。
解题时注意答案的全面性。
解析:无磷洗衣粉不会使水源产生富营养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可减少水源污染;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了水源污染。
答案:D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点拨】 (1)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引起呼吸道疾病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二氧化硫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放的尾气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2)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①消除污染源;②使用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等)替代化石燃料;③化石燃料除硫后使用;④废气经高效回收处理后排放;⑤汽车尾气使用净化催化剂处理。
【例题2】臭氧层衰竭、酸雨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环境保护 学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环境保护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2521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0.png)
2.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如何防止汽车尾气的危害?【知识点三】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又称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原理从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成对环境的污染——【知识梳理】结合本节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知识检测】1.秸秆中主要含碳、氢、氧元素。
近年来成都市严禁在田间焚烧秸秆,焚烧秸秆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是( )A.酸雨B.大气污染C.土壤污染D.水体污染2.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d.使人中毒A.①-dB.②-aC.③-cD.④-b3.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禁止使用含铅汽油B.禁用含磷洗衣粉C.垃圾分类回收D.食盐加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4.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B.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缺乏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5.煤中含有硫元素,煤在燃烧中能产生会引起酸雨的气体A。
据北京市西城科技馆课外活动小组监测,冬季平房区的空气中气体A的浓度明显升高。
(1)气体A的名称是______(2)北京市为降低气体A的排放量,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措施之一是推广低硫煤,即通过向煤中加生石灰的方法,减少气体A的产生,此法称为“钙基固硫”。
这种煤燃烧后,大部分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为()A CaSB CaSO3 C CaSO4D SO3【作业】《新课堂》本节练习题【能力提升】从地下开采的煤炭含硫量较大,燃烧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
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
简易流程见下图:(1)写出流程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流程③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3)煤电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保障,但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又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6dbdb8cf84b9d529ea7a6d.png)
课题第九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型新讲课主备人时间年月日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由、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认识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由、主要污要点难点绿色化学观原则和方法。
染物及其危害、防治。
教课念形成。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经过严禁某些反响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响目标教课方法自学研究、讲练联合门路等根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定绿色化学观点,建立保护环境、与课前准备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教课内容师生互动设计说明个案增补环节创建情形师:我们在享受现代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正面对着大自然的处罚,请同学们谈创建情境,让学生自由讲话加强对社会发导入一谈你对目前环境污染见解?生:沟通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师:正是因为人们缺少化学科学修养,才有今日之过,我们只有掌握化学科学知识 ,才能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我们先来系统学习水源污染有关知识一、保护师:经过教材阅读你能解决以下问题吗?培育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教材阅读提炼有生命之源问:①水污染主要根源?②水污染的主要危害?③水污染的治理方法?价值信息并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水污染生:阅读教材、思虑并议论回答下列问题。
自的原由师:你能达成吗?生:在线测试、沟通表达学师:目前生界各国对水污染广泛采纳综合防治举措。
你能判断这些举措的正探2、水污误吗?(教案)究染的治理生:思虑、回答。
师:赤潮和水华是怎么回事?你能达成以下问题吗?(教案)生:阅读思虑回答下列问题。
二、还人交类干净的流空气与1.空气污发染的原由现2.酸雨及其危害总3.酸雨的结防治举措归纳三、与自然和睦相自主处研究 1.污染的沟通防治反省2.绿色化学工艺师:水是生命之源,而空气更是人类一刻不可以走开的,请同学们回想空气质量日报并达成教案上有关填空。
生:达成教案。
师:你知道酸雨是怎么回事吗?请阅读教材回答教案有关问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d2301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1.png)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本案例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为教学内容,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教学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以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将涉及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4.结合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人类的利益紧密结合。
2.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海报,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家长参与: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共同制定节能减排的措施。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凸显以下五个亮点:
(一)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本案例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爱护水资源教案鲁教版(new)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爱护水资源教案鲁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61b2e0f252d380eb63946dbc.png)
爱护水资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能直接利用的淡水量说明水的短缺;水资源保护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进行介绍。
主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学生分析本节主题是爱护水资源,对学生来说从小就耳濡目染,但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来爱护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却是他们知识的空白点。
本课题又具有社会性,通过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和水资源污染的资料,引起学生共鸣,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让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或网络了解本地区的水资源情况、了解家庭用水情况等方式参与进来,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做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课题在情景导入时应用了图片投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震撼,使学生快速“入境”。
在自主学习中应用了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获取信息的技术,使学生掌握了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在探究与交流中应用了多媒体投影和播放等,给予学生触目惊心的震撼,使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形成节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98d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a.png)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1.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措施;2.绿色化学。
【教学难点】绿色化学观念形成。
【教学过程】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新知探究1】保护生命之---水【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8-109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下问题:1.水污染主要来?2.水污染的主要危害?3.水污染的治理方法?4.你对赤潮和水华有哪些了解?生一、保护生命之视频:天然水的污染水是生命之,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却十分有限。
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对水质造成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危机。
水污染主要缘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污染不仅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如图是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石油泄漏使海洋污染。
交流共享: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和事例,指出污染主要有哪些。
[现象:运河泄油、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滥用污染:工业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活动天地: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得知其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1.加入活泼金属2.加入金属氧化物3.加入熟石灰中和4.加入碳酸钠5.加入石灰石最合理的方案是加入石灰石]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20094bb68a98271fefab8.png)
○…装订线…○※※※※※※※※※※※※※※※※※※※※※※※※※※※※※※※※※※※※※※※※※※※※※※※※※ 学 校 ※※ 班 别 ※※ 座 号 ※※ 考 号 ※※ 姓 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题分析学生通过对《水和溶液》、《我们周围的空气》两单元内容的学习,对空气、水的污染已有所了解,对污染防治措施也有所认识,只是比较肤浅。
本节课通过“保护生命之源”、“还人类洁净的空气”、“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切实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方式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周前准备的“实验探究11-3”和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音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二、推进新课活动1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 【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阅读】先阅读课本P 108~109页,然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讨论】列举你所熟知的污染现象,指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交流】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农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新版)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072d2f08a1284ac95043bc.png)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新版)鲁教版学习任务: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难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任务导学知识点一、保护生命之源(阅读课本P108-P109独立完成任务一)任务一:1.水污染主要来自、、、。
水污染会造成危害,水污染不仅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
2.化学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如、。
3.目前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交流共享:1、P109活动天地(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2、污水的综合治理措施3、赤潮和水华现象是造成的?原因是: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有何危害?【针对性训练一】1、下列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B.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知识点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阅读课本P110-P111独立完成学案任务二)任务二:1、酸雨的产生: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
2、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它、、、及、,已成为全球性的灾害。
3、怎样防止酸雨的形成?交流共享二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2、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针对性训练二】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我国正加大对PM2.5污染物的检测力度。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dddeca58da0116c17499d.png)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难点】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流程】【导入】通过热门话题导入,先播第一张北京雾霾天气(图片北京雾霾天气似仙境),然后播放其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觉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提出问题: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除空气污染外,你知道还有哪些?通过问题导入本节课。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我们这节课主要来研究一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合作探究一(1—3题)。
【教师】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多识一点】通过图片,了解赤潮和水华现象。
【学生】完成课本109页活动天地。
讨论常用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要注意哪些问题?(合作探究一第4题)【教师】强调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与化学紧密相连。
【过渡】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一起来看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合作探究二。
【教师】强调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酸雨的形成过程。
【学生】试着写出酸雨(主要是硫酸)腐蚀金属铁和建筑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检查。
【过渡】化学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这些化学产品在生产和使用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怎么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呢,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合作探究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由、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认识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
则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经过严禁某些反响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响
门路等根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定绿色化学观点、建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意识。
要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由、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定绿色化学观点、建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睦相
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第一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波及的内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要修
业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由、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与自然和
睦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检查,这就需要学生经过各样门路宽泛的采集资料。
采集好资料此后,组织学生疏
组进行资料整理。
依据自发的原则将学生疏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
资源的污染及防治,此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讲话人。
有
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有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沟通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
看。
教课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
正象方才同学们所说的,跟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
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损坏。
但当前,仍有好多人没存心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忽视环境污
染的危害,只重经济,不重环境。
下边,我就将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大家告诉大家环境污染的危害。
一、保护生命之源――水
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恩赐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么当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怎样
呢?哪些同学采集和整理了有关水污染与保护方面的资料?让我们请他们给大家介绍好不好?二、大气的污染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发布一下对大气污染及防治的认识。
三、与自然和睦相处
只有建立绿色化学观点,鼎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令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
让学生认识绿色化学,能够培育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