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DGJ32-TJ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 J00000—2012DGJ32/TJ000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Foundation2012-00-00发布2012-00-00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DGJ32/TJ142—2012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00月00日2012南京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第000号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GJ32/TJ142-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二年月日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行为,加强对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监管,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1]231号),编制组以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经大量试验、对取得实践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内容既包含了对地基基础检测活动、检测工作的信息化,也涵盖了目前常用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14种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规程包括18章,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7基础锚杆抗拔试验;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岩石地基载荷试验;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静力触探试验;13标准贯入试验;14钻芯法;15低应变法;16声波透射法;17高应变法;18检测信息化管理;附录A-H。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规程一、前言建筑地基基础是保证房屋结构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检测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规程旨在通过明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二、施工前检测1.地质勘探在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地层、土壤类型、土壤密度、含水量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设计根据地质勘探情况和建筑的结构要求,进行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尺寸、深度等。
3.基础施工方案根据基础设计,制定基础施工方案,包括基础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三、施工中检测1.地基处理检测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对地基进行检测,包括地基平整度、地基密实度等。
2.基础模板检测在进行基础模板施工前,对模板的尺寸、平整度、竖直度、水平度等进行检测。
3.基础钢筋检测在进行基础钢筋布置前,对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方式等进行检测。
4.混凝土浇筑检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高度、浇筑方式、振捣程度等进行检测。
5.地基沉降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施工后检测1.基础验收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验收,包括基础尺寸、平整度、竖直度、水平度、钢筋布置等的检测,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2.地基沉降检测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地基稳定性检测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地基稳定性问题进行检测,确定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检测记录和报告1.检测记录对每次检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地点、检测结果等,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检测报告根据检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结果、问题发现及处理情况、建议改进措施等。
六、质量保证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在于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质量和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地基地质情况:通过地质勘探和试验,确定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土性、水文情况等。
2. 保证地基基础承载力:通过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力,确保建筑物能够正常承受设计荷载。
3. 预测地基基础沉降量:通过沉降观测,预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沉降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平稳运行。
4. 检测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通过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变形的程度和方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二、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试验和观测等。
其中,地质勘探是确定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的基础,常用方法包括现场钻探和洞底观测等;试验主要包括承载力试验、沉降试验和变形试验等;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地基基础信息。
三、地基基础检测的步骤地基基础检测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建筑物工程特点和规模,制定地基基础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目标和方法。
2. 进行地质勘探:通过现场钻探、洞底观测等方法,获取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信息。
3. 进行承载力试验:根据设计荷载,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
4. 进行沉降试验:通过设置沉降观测点位,进行沉降试验,预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5. 进行变形试验: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
6. 分析和评估: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8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4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3月30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土(岩)地基载荷试验;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7标准贯入试验;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9静力触探试验;10十字板剪切试验;11水泥土钻芯法试验;12低应变法试验;13扁铲侧胀试验;14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地基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性状及施工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1.0.3建筑地基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1.0.4建筑地基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人工地基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经人工处理后的地基。
2.1.2地基检测在现场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建筑地基性状、设计参数、地基处理的效果进行的试验、测试、检验,以评价地基性状的活动。
DBJ51-T014-2013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1 总 则1.1 为规范我省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从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1.3 本规定中的抽样数量均按单体工程计算。
1.4 本规定中未涉及的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1.5 未按本规定进行检测的单体地基基础工程,不得予以验收。
1.6 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必须遵守本规定。
1.7 本规定由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解释。
1.8 本规定自2013年10月01日起实施。
2 基本规定2.1 建设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应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的单位向检测机构提出委托。
2.2 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1 收集施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2 收集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了解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3 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2.3 检测点位的布置宜遵循如下原则:1 一般情况下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检测点;2 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检测点;3 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异议时,应在有异议部位布置检测点;4 应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或在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检测点;5 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2.4 检测单位应根据2.2条及2.3条的要求编制检测方案。
2.5 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2.6 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划分。
2.7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概况;4 检测方法与依据标准;5 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6 检测点位的选取原则及平面位置图;7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8 检测单位名称、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一、概述建筑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负责承载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传递到地下的地层,因此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开展地基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建筑地基检测工作,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地基检测的目的和范围地基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便确定建筑物施工的可行性。
地基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地基土壤的类型和强度评估;2. 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评估;3. 地下水位的测定;4. 施工质量的监测。
三、地基检测的方法1. 地基勘测:通过地质勘测和钻孔取样,确定地基土壤的类型、层次、厚度和强度等参数。
2. 承载力试验: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3. 沉降观测:通过安装沉降观测点,定期测量和监测地表沉降情况。
4.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井水位观测,了解地下水的水平和变化规律。
5. 施工质量监测:对地基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地基检测的要求1. 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勘测,明确检测方法和目标。
2. 仪器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进行地基检测,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记录:详细记录地基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和观测结果,并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报告编制:根据地基检测结果,编制详细的地基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5. 结果评估:根据地基检测结果,评估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地基检测的质量控制1. 仪器校准:定期对地基检测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人员培训:对从事地基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3. 质量监督:建立地基检测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六、地基检测的应用范围地基检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1. 新建建筑物的地基施工;2. 既有建筑物的扩建、改建和加固工程;3. 地基沉降较大的建筑物的安全评估;4. 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评估;5. 地铁、桥梁等交通工程的地基建设。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一、适用范围二、定义1. 地基基础检测:指采用技术手段验证地基基础是否满足工程规范要求,以作为设计施工的基础的检测。
2.·检测设备:指用于地基基础检测的测试仪器、仪表、设备等。
三、地基基础检测基本要求1.检测设备应配备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设施,确保操作安全。
2.采用多种检测技术以保证检测内容的完整,具有可靠性。
3.检测结果应及时定期上报,并加以保存和备案。
4.使用有关技术标准,保证检测质量。
1. 地基基础检测内容包括土体、结构和系统的振动、水平位移、水平力、垂直力以及水平移动性等参数的测试;2. 检测应控制建筑物振动不致造成不安全影响,以应对非常规外力作用;3. 应检测不同时期地基基础及外力变化后,以确定地基基础的使用性能;4. 无施工要求的检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检测技术;5. 发现施工质量差时,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每次地基基础检测应拟制相关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结果分析及工程建议;2.测试报告应记录包括抽样点的位置及数量及其深度,检测结果的大小,地基基础强度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方法等;3.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应由检测单位成立技术审查小组,监督、了解报告内容和准确性;4.检测报告由报告主管发型进行签发,同时递交报sudo“体审查报告主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
六、责任与权力1.报告审查报告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报告审核工作;2.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技术机构负责监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制定、技术审查和验收;3.检测单位负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编写并提供有关报告资料;4.设计单位负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审查、复核和签收,并了解检测结果和相关技术建议,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基本概况:《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提高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提高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未涉及的检测项目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本规程中的抽样数量均按单体工程计算。
3.1.2 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1 收集受检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2 了解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收集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控制等记录及资料;3 核实或明确委托工作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
3.1.3 检测点位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2 当受检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3 应在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存在异议的部位布置;4 应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或在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5 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筑单位共同商定。
3.1.4 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编制检测方案。
3.1.5 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1.6 现场检测时,必须采取安全、环保措施。
3.1.7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 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 检测机构名称、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4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概况;5 依据标准与检测方法;6 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7 检测数据、实测与分析曲线以及汇总表等;8 检测点位的选取依据及平面位置图;9 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
DB4226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篇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附件: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第4页,共4页备注:1:高层建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
2:建筑桩基设计等级:篇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附件: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恩施州)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备注:1:高层建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
2:建筑桩基设计等级:篇三:最新版施工及验收规范现行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2012年)一、建筑工程验收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0、《(来自: 小龙文档网:db42,269-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5、《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19、《自动喷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2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二、市政工程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B42/T546—2009)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7、《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工程》(GB50466—2008)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GB18445—2001)13、《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14、《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2011)15、《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04)16、《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JJ101—2004)三、施工技术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范围》(GB50666—201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178—2009)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789—2009)1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16、《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范》(JFJ/T223—201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18、《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2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182—2011)2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2、《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23、《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24、《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25、《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158:2004)2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T636—2010)2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8、《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0、《地下工程渗透治理技术规程》(GJG/T212—2011)3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32、《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34、《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3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6、《民用建筑工程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3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T104—2011)39、《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40、《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桥梁工程)2012.7.1实施41、《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道排工程)2012.1.1实施4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四、安全技术规范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GB50715—2011)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7、《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8、《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14、《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1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08)18、《建筑施工其中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五、标准及规定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底)》(11G101—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5、《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6、《武汉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制及报送规定》(武建【2004】272号)7、《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武城建【2010】12号)8、《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文明施工标准化达管理手册》(武城建【2010】113号)。
上海市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上海市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技术规程上海市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技术规程是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建筑基础工程安全风险,加强建设规范化管理而制定的规程。
以下是该规程的几个核心要点。
一、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在上海市境内进行的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工作。
其中建筑地基检测工作主要包括土壤、地基与水泥混凝土基础的检测;桩基检测工作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摩擦桩和预制桩等不同类型的桩基。
二、检测项目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土壤力学性质检测,包括土壤密度、水分含量、含沙量和含泥量等参数。
2. 地基沉降、沉降速率和沉降变形等参数的检测。
3. 地基承载力和抗拔力等强度指标的检测。
4. 地基水平变形、倾斜度和地基固结时间等变形参数的检测。
5. 桩基竖向承载力、剪力、弯矩以及桩身锚固力等强度参数的检测。
6. 桩基水平位移、桩身变形、桩侧阻力以及桩身打桩质量等变形参数的检测。
三、工作程序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前期准备:包括领取检测任务书和检测设计图纸等准备工作。
2. 检测工程现场勘查:包括对待检测的现场进行勘查和评估等工作。
3. 检测点标志:根据设计要求以及测量需要,在待检测的地基或者桩基上打好测量点。
4. 检测参数测量:根据检测方案进行参数测量。
5. 参数处理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 结果报告:将处理后的数据草拟成报告并通过相关的审批程序。
四、质量控制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如测斜仪、土压力计、测量仪等。
2. 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案和程序进行检测工作。
3. 在检测前,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
4.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等。
五、安全管理建筑地基与桩基检测工作是一项高危作业,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包括:1. 确保检测人员有证上岗,并实行定期健康监测。
2.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佩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求的工作服、帽子、鞋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介绍地基基础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地基基础在建筑领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尤其是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四川省发布了《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
规程内容《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共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规程的适用范围、规程依据、主管部门职责和检测人员资格等内容。
其中,规程的适用范围分为新建、改造和加固工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特种结构和地下工程。
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该部分对规程中出现的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解释,确保读者对规程中涉及的术语理解准确。
第三部分:检测方法该部分介绍了规程中使用的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方法,其中包括了钻孔取样、试块试验、地基曲线法、动力触探法、地震反应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
第四部分:检测场地及设备该部分介绍了检测场地的要求和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和校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部分:检测结果处理该部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类和解释。
根据检测结果的不同情况,规程要求检测人员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判断。
第六部分:报告编制和报送该部分对检测报告的编制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
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步骤。
《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使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并贯彻该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水平,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gjtj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32/TJ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2检测机构………………………………………………………………………3.3检测工作………………………………………………………………………3.4抽检原则………………………………………………………………………3.5基桩检测……………………………………………………………………3.6地基检测……………………………………………………………………3.7支护工程和基础锚杆的检测……………………………………………………3.8扩大检测与验证检测……………………………………………………………3.9检测记录与报告……………………………………………………………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适用范围………………………………………………………………………4.2仪器设备………………………………………………………………………4.3现场检测………………………………………………………………………4.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4.5检测报告……………………………………………………………………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5.1适用范围……………………………………………………………………5.2仪器设备……………………………………………………………………5.3现场检测……………………………………………………………………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5.5检测报告……………………………………………………………………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6.1适用范围…………………………………………………………6.2仪器设备……………………………………………………………6.3现场检测…………………………………………………………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6.5检测报告……………………………………………………………7支护锚杆和土钉试验………………………………………………………………7.1一般规定………………………………………………………………………7.2仪器设备………………………………………………………………7.3锚杆基本试验…………………………………………………………7.4锚杆验收试验…………………………………………………………7.5土钉验收试验…………………………………………………………7.6锚杆蠕变试验…………………………………………………………7.7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7.8检测报告………………………………………………………………8基础锚杆抗拔试验……………………………………………………………………8.1适用范围………………………………………………………………8.2仪器设备…………………………………………………………………………8.3现场检测…………………………………………………………………………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8.5检测报告…………………………………………………………………………9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1适用范围……………………………………………………………………9.2仪器设备……………………………………………………………………9.3现场检测……………………………………………………………………9.4检测数据与判定…………………………………………………………9.5检测报告……………………………………………………………………10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1适用范围……………………………………………………………………10.2仪器设备……………………………………………………………………10.3现场检测……………………………………………………………………10.4检测数据与判定…………………………………………………………10.5检测报告……………………………………………………………………11基岩载荷试验…………………………………………………………………………11.1适用范围……………………………………………………………………11.2仪器设备………………………………………………………………………11.3现场检测……………………………………………………………………11.4检测数据与判定…………………………………………………………11.5检测报告……………………………………………………………………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1适用范围……………………………………………………………………12.2仪器设备……………………………………………………………………12.3现场检测……………………………………………………………………12.4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价…………………………………………………………12.5检测报告……………………………………………………………………13静力触探试验…………………………………………………………………………13.1适用范围……………………………………………………………………13.2仪器设备……………………………………………………………………13.3现场检测……………………………………………………………………13.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3.5检测报告……………………………………………………………………14标准贯入试验…………………………………………………………………………14.1适用范围…………………………………………………………………………14.2仪器设备…………………………………………………………………………14.3现场检测…………………………………………………………………………14.4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价………………………………………………………………14.5检测报告…………………………………………………………………………15钻芯法………………………………………………………………………………15.1适用范围……………………………………………………………………15.2仪器设备……………………………………………………………………15.3现场检测……………………………………………………………………1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5.5检测报告……………………………………………………………………16低应变法………………………………………………………………………………16.1适用范围……………………………………………………………………16.2仪器设备……………………………………………………………………16.3现场检测…………………………………………………………………1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6.5检测报告……………………………………………………………………17声波透射法…………………………………………………………………………17.1适用范围……………………………………………………………………………17.2仪器设备………………………………………………………………………17.3声测管埋设…………………………………………………………………17.4现场检测………………………………………………………………………17.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8高应变法…………………………………………………………………………18.1适用范围…………………………………………………………………18.2仪器设备…………………………………………………………………18.3现场检测…………………………………………………………………1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8.5检测报告…………………………………………………………………17检测信息管理…………………………………………………………………19.1基本信息………………………………………………………………………19.2静载荷检测信息…………………………………………………………附录A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记录表格…………………………………………………附录B 竖向承载力检测试件的技术要求……………………………………………附录C 低应变检测试件处理技术要求………………………………………………附录D 孔内摄像………………………………………………………………………附录E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附录F 高应变传感器安装……………………………………………………………附录G试打桩与打桩监控…………………………………………………………………………………本规范说明……………………………………………………………………………条文说明…………………………………………………………………………………1总则1.1为规范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保证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为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是为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性而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相关广州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内容: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基本概况: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为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根据国家、行业、省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等,结合广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基本规定:
1、检测机构应具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测资质及在广州市建委备案,检测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检测人员应经过市级及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培训合格,并具有相应的上岗证。
2、单位工程的地基基础采取两种及其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对省、市重点工程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工程应由两家或以上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单位工程中,同一检测项目采用同一检测方法时,原则上由同一检测建筑单位来承担相应的检测工作;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应上报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4、地基基础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
附件:广州市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定
以上是本店铺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标准全文及条文说明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foundationDBJ 15-××-201×备案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年××月××日××××出版社目录1 总则 (3)2 术语和符号 (4)2.1 术语 (4)2.2 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4)4 勘察 (9)4.1 一般规定 (9)4.2 勘探与测试 (9)4.3 勘察成果报告 (11)5 地基检测 (12)5.1 一般规定 (12)5.2 天然地基检测 (15)5.3 处理土地基检测 (16)5.4 复合地基检测 (17)6 浅基础检测 (19)6.1 一般规定 (19)6.2 基础现状调查 (20)6.3 钢筋探测 (21)6.4 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21)7 基桩检测 (23)7.1 一般规定 (23)7.2 既有建筑基桩静载法 (25)7.3 既有建筑物基桩钻芯法 (27)7.4 既有建筑基桩旁孔透射法 (27)7.5 既有建筑基桩低应变法 (31)7.6 既有建筑基桩磁测井法 (34)8 加固基础检测 (37)8.1 一般规定 (37)8.2 扩大基础 (37)8.3 新增微型桩 (38)8.4 地基注浆加固 (38)9 变形监测 (40)9.1 一般规定 (40)9.2 沉降监测 (40)9.3 水平位移监测 (41)9.4 裂缝监测 (42)9.5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43)9.6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44)9.7 地下水位监测 (45)9.8 振动监测 (45)10 地基基础鉴定 (47)10.1 一般规定 (48)10.2 地基基础鉴定 (48)10.3 评定方法和分级标准 (50)10.4 地基基础安全性评级 (51)本规范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经验规程》(DBJ51 T014-2013)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1总则本规定。
1.7本规定由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解释。
1.8本规定自2013年10月01日起实施。
2基本规定2.1建设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应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的单位向检测机构提出委托。
2.2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2.6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划分。
2.7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概况;4检测方法与依据标准;5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6检测点位的选取原则及平面位置图;2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3探杆上应有明确的长度标识;4量测读数时,除自动记录仪外,均应每10cm记录一次。
3.1.5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评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参见附录A。
3.2动力触探试验3.2.1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评定砂卵石换填地基、灌浆地基及以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桩桩端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4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于5根I类桩对其桩身上部一定长度段的混凝土进行应力波波速实测,按JGJ106之8.4.1条计算波速平均值;波速平均值也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3有效测试桩长与记录桩长不吻合时,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工作,以确保地基基础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前准备1. 检测前需要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土壤状况,包括土层厚度、土性、含水量等。
2.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定检测点位和检测方式。
3. 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如钻孔机、土壤采样器、静载试验仪等。
三、检测内容1. 土壤采样测试:通过取样测试来确定土壤层次、厚度及其性质。
采用常见的取样方法有手动钻孔法、螺旋钻孔法等。
2. 动力触探测试:通过在不同深度下进行动力触探,来确定不同深度下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静载试验:在地基上施加静载荷载,通过测量变形和应力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工试验:通过对土壤进行室内试验,来确定其物理和力学性质。
四、检测标准1. 土壤采样测试: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要求进行取样测试。
2. 动力触探测试: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要求进行动力触探测试,触探孔距不得大于5米。
3. 静载试验: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要求进行静载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地基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土工试验:按照《岩土工程实验室操作规程》(JGJ/T 70-2009)的要求进行土工试验。
五、检测结果处理与评价1. 对于采样测试和动力触探测试,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剖面图,并根据土层厚度、性质、含水量等参数评价土层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对于静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与规范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3. 对于土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价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六、检测报告1.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的地点、时间、检测内容、方法和仪器等。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前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新修订的标准共分为10 章和 1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工程、基础工程、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地下水控制、土石方工程、边坡工程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调整了章节的编排;2.删除了原规范中对具体地基名称的术语说明,增加了与验收要求相关的术语内容;3.元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4.调整了振冲地基和砂桩地基,合并成砂石桩复合地基;5.增加了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锚杆基础等基础的验收规定;6. 增加了咬合桩墙、土体加固及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工程的验收规定;8.增加了地下水控制和边坡工程的验收规定;9.增加了验槽检验要点的规定;10.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1.0.1 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2002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1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第二章术语略第三章基本规定3.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3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5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3.0.2 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3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5施工记录及施工单位自查评定报告6监测资料;7隐蔽工程验收资料;8检测与检验报9竣工图。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BJT
1 总则1.0.1 为提高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与评价..1.0.3 本规程未涉及的检测项目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1.0.4 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地基ground;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1.2 天然地基natural foundation;natural subgrade在天然岩土层上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2.1.3 处理地基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soils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通过采用人工方法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后的地基..2.1.4 复合地基composite ground;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2.1.5 基桩foundation 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2.1.6 锚杆索anchor bar rope由杆体、注浆固结体、锚具、套管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构件..2.1.7 支护锚杆索retaining anchor rope将支护结构所承受的侧向荷载;通过锚杆索的拉结作用传递到周围的稳定岩土层中去的杆索件..2.1.8 土层锚杆索soil anchor rope锚固段置于土层中的锚杆..2.1.9 岩石锚杆索rock anchor rope锚固段置于岩石内的锚杆索..土钉soil nail植入土中并注浆形成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静载荷试验static load testing对结构或构件逐级施加静态荷载;观测其相对变形的试验方法;相对变形则是竖向沉降、桩顶上拔量、锚头位移和水平位移等的统称..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SPT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预打15cm;记录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ynamic penetration testDPT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CPT通过静力将标准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根据测定触探头的贯入阻力;判定土的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岩基载荷试验rock foundation loading test在岩石地基的表面逐级施加竖向压力;测量岩石地基的表面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岩石地基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plate loading test在地基的表面逐级施加竖向压力;测量地基的表面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地基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低应变法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高应变法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基桩上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cross hole sonic logging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钻芯法core drilling method采用单动双管钻具钻取桩身混凝土和桩底岩土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及其位置、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或鉴别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检测方法..单桩静载荷试验static loading test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和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单桩承载力pile bearing capacity指桩基础中单桩在不同使用状态下所能承受的荷载..桩身完整性pile integrity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桩身缺陷pile defects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2.2 符号2.2.1 抗力和材料性能R 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r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f 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spk—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E0—土的变形模量;E s—土的压缩模量;N k—锚杆索轴向拉力标准值;T u—土钉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Q u—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 pk—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pa—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2.2.2 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 63.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标准贯入试验击数;P s—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2.2.3 作用与作用效应N max—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p—平板载荷试验中施加于承压板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竖向抗压荷载;Q—施加于单桩竖向抗压荷载或施加于锚杆轴向抗拉荷载;s—沉降量;Se—锚杆索弹性位移;De—锚杆索塑性位移;δ—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中的桩顶上拔量或变异系数..2.2.4 几何参数b—矩形桩的边宽;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边的宽度;承压板直径或边宽;b’—垫层底面宽度;z—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B—支墩座宽度;d—桩身直径管桩外径;锚杆孔径;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L—桩长..2.2.5计算系数σ—岩石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差;Ψ—统计修正系数;Ψr —折减系数..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本规程中的抽样数量均按单体工程计算..3.1.2 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1收集受检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2了解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收集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控制等记录及资料;3核实或明确委托工作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3.1.3 检测点位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2当受检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3 应在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存在异议的部位布置;4应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或在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5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筑单位共同商定..3.1.4 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编制检测方案..3.1.5 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3.1.6现场检测时;必须采取安全、环保措施..3.1.7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 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 检测机构名称、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4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概况;5 依据标准与检测方法;6 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7 检测数据、实测与分析曲线以及汇总表等;8 检测点位的选取依据及平面位置图;9 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3.2 静力触探试验3.2.1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3.2.2 对经过地基处理的地基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深度应超过地基处理深度..3.2.3 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应采用10cm2或15cm2;单桥探头侧壁高度应采用57mm或70mm;双桥探头侧壁面积应采用150cm2~300cm2;锥尖锥角应为60o;2 探杆上应有明确的长度标识;3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4 量测读数时;除自动记录仪外;均应每10cm记录一次..3.2.4 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 S评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时可按附录A执行..3.3 标准贯入试验3.3.1 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3.3.2 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3.3.3 标准贯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 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3 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4 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3.4 动力触探试验3.4.1 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评定灌注浆地基含桩端灌注浆、砂卵石换填地基、振冲地基等处理地基及以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桩桩端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3.4.2 动力触探类型应根据地基土类别按表3.4.2选用..表3.4.2 动力触探类型3.4.3 对经过地基处理的地基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测试深度应超过地基处理深度..3.4.4 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 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击~30击;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3每贯入1m深度;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4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大于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大于50时;可停止试验;5 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大于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3.5 低应变法3.5.1 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校核桩长..当施工桩长超过低应变测试有效深度时;宜采用其它测试方法对桩长和完整性进行核定..3.5.2 低应变试验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1 对混凝土灌注桩或桩头破损的预制桩必须进行裁桩并作打磨处理;2 测试波速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计算实测波速平均值;2当无法获取实测波速平均值时;桩身波速可按附录F的推荐值初步设定;并以此校核施工记录桩长;3采用实测波速平均值或本规程附录F推荐值测试存在较大差异时;可选取不少于5根I类桩对其桩身上部一定长度段的混凝土进行应力波波速实测;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第8.4.1条计算波速平均值;4波速平均值也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它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3.5.3 当实测桩长与施工记录桩长不吻合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3.6 声波透射法3.6.1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检测已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并判断其位置..3.6.2 声波透射法的仪器设备、现场检测、检测数据分析判断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3.6.3 声波透射法的声测管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检测方案及检测报告图纸中;应标注声测管的埋设位置及编号;2 声测管应选择透声率较大、便于安装且不易破损的材料..声测管宜采用壁厚大于等于3mm的钢管;3 套管宜采用对接;不宜采用对焊连接;4 声测管宜采用焊接或绑扎等方式直接固定在钢筋笼内侧;并应保持平行;5 声测管应从桩顶至桩底连续埋设..3.6.4 应采取措施确保声测管畅通;检测前应冲洗声测管..当声测管堵管无法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应采用其它方法如钻芯法进行检测..3.7 高应变法3.7.1 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动静对比验证资料..3.7.2 对于大直径扩底桩或具有缓变型Q-s曲线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高应变试验.. 3.7.3 高应变试验的仪器设备、桩头处理、现场检测、检测数据分析判断应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执行..3.7.4 高应变检测符合下列规定:1 对混凝土灌注桩或桩头破损的预制桩;桩头须按附录G进行处理;2 高应变承载力试验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0%~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600mm或桩长大于30m时取高值;重锤应整体铸造;高径宽比应在1.0~1.5范围内..3 对以材料强度控制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最大锤击力不应小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5倍;4 试验前;可采用10cm或者20cm落距进行试锤击检查测试系统状态;确认正常后;落距宜选择50cm~150cm;5 检测评定的极限承载力不得大于实测曲线中的最大锤击力..3.8 钻芯法3.8.1 钻芯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和桩身完整性、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3.8.2 钻芯法的仪器设备、现场操作、芯样处理、检测数据分析判断应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执行..3.8.3 钻芯法确定桩端以下中风化或微风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岩样尺寸宜为φ50mm×100mm;数量不应少于6个;2 岩样应进行饱和处理;若为粘土质岩时取天然状态;3 在压力机上以500~800kPa/s的速度加载直到试样破坏;记下最大加载值;做好试验前后的试样描述..3.9 静载荷试验3.9.1 本规程中的静载荷试验主要包括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单桩静载荷试验及锚杆索抗拔试验..3.9.2静载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时;压重量不应少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压重宜在试验前一次加足;在压重堆载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现场有吊车进场条件时;堆载材料应使用混凝土标准配重块;2 应对平台梁、主梁、承载墙及其地基强度进行验算;3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底面标高宜与基础底面标高一致;且承压板底宜铺设中、粗砂垫层;垫层厚度宜取50mm~150mm..4 每级荷载的维持时间均应按相应的标准执行..4 处理地基检测4.1 换填地基4.1.1 砂石土换填地基应分别进行压实系数和承载力检测..4.1.2 压实系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压实系数应分层进行检测;2 对细粒土采用环刀法;对粗粒土采用灌砂水法或其它方法进行检测;3检测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m2~100m2不应少于1个点;对基槽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4.1.3 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换填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大面积换填地基每50m2~100m2不应少于1个点;对于基槽换填地基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6个点;2 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择相对较差或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静载荷试验;每个单体工程每1000m2不少于1个点;且不应少于3个点..4.2 强夯地基4.2.1 强夯法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7天;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14天;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天..4.2.2 强夯法处理的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不加填料的强夯地基;可采用原位测试或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进行;按每100m2抽取不少于1个点进行初步检测;并根据试验结果选择相对较差的或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静载荷试验;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2 对加入卵石或碎石进行强夯形成的强夯置换地基;宜先采用动力触探检测;根据动探结果选择相对较差的或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单墩载荷试验或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3 动力触探检测数量每50m2~100m2不少于1个点;静载荷试验点数量每500m2不少于1点;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对于堆场、道路和单层大跨度厂房地坪强夯地基;动力触探检测数量每200m2~500m2不少于1个点;静载荷试验点数量每1000m2不少于1点..4.3 振冲碎石桩地基4.3.1 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其余土体地基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地基检测..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1天;粉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14天..4.3.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振冲桩总数的3%~5%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检测;绘制振冲桩体密实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测点应在碎石桩体中心;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个点做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 处理结果要求较高或处理厚度变化较大的振冲碎石桩地基;宜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3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圆砾土或松散卵石等地基;可选取不少于振冲点的3%;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10点采用原位测试方法评定地基承载力..4.4 砂石桩地基4.4.1 砂石桩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质量检测..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7天;对饱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天;对非饱和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14天..4.4.2 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不少于砂石桩总数的2%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测点应在砂石桩体中心;并绘制桩体密实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2 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择密实度相对较差或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总桩数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3 对要求较高或处理厚度变化较大的砂石桩地基;宜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4.5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含素混凝土桩地基4.5.1 CFG桩应在施工结束15天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检测..4.5.2 CFG桩地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使用沉管成孔、长螺旋钻孔等工艺灌注、浇注施工的CFG桩;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并结合桩身完整性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2 对其它施工工艺成桩的CFG桩;可不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但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5%;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5%;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4.6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4.6.1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承载力应在成桩15天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地基检测..4.6.2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2%的桩在桩心进行动力触探试验;绘制桩体密实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2 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取相对较差或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4.7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4.7.1 水泥土搅拌桩完工后;宜在28天或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地基检测..4.7.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搅拌桩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根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 抽取搅拌桩总数的0.5%~1%;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根进行单桩载荷试验..4.8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8.1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完毕后;宜在28天或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地基检测.. 4.8.2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高压喷射注浆孔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 抽取高压喷射注浆孔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进行单桩载荷试验..4.9 水泥注浆地基4.9.1 水泥注浆施工完毕后;宜在28天后进行地基检测..4.9.2 水泥注浆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注浆处理卵石层中的砂层、圆砾、松散卵石土层时;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评定注浆层的处理效果;检测数量对坑基每50m2~100m2不应少于1个点;对槽基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6个点;2 对于注浆处理浅层地基;应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取不少于3个相对较差或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载荷试验;对于其它注浆处理的深层地基;当采用动力触探指标评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参见本规程附录B~附录D..4.10 石灰桩地基4.10.1 石灰桩地基施工完毕后;宜在7天后进行地基检测..4.10.2 石灰桩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取不少于总桩数1%的桩进行桩中心及桩间土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2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选取不少于3个相对较差或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4.11 其它处理地基4.11.1 采用其它方法处理的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测;对刚性复合地基如管桩、灌注桩等还需进行桩的完整性检测..4.11.2 承载力试验根据处理地基的类型可进行单桩载荷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5 基桩检测5.1 沉管灌注桩5.1.1 沉管灌注桩完工后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5.1.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在桩身完整性检测后;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桩进行..5.1.3 桩身完整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低应变法;2 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中抽检桩不少于1根;一柱一桩全数检测..5.1.4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建筑物;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采用静载荷试验;2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当满足高应变适用条件时;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采用高应变动力试验..高应变试验抽检桩数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应少于5根;当高应变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时;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采用静载荷试验;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抽检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5%;且不得少于5根..5.2 载体桩5.2.1 载体桩完工后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5.2.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宜桩身完整性检测后;根据完整性检测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桩进行..5.2.3 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承台中抽检桩不少于1根;一柱一桩全数检测..5.2.4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抽检桩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5.3 钻孔、冲孔、旋挖成孔灌注桩5.3.1 钻孔、冲孔、旋挖成孔灌注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5.3.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宜在桩身完整性检测后;根据完整性检测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桩进行..5.3.3 桩身完整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直径小于500mm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中抽检桩不少于1根;一柱一桩全数检测;2对直径大于等于500mm且小于800mm的灌注桩;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应全数检测;3对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低应变法与声波透射法综合进行;全数基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并选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桩预埋声测管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5.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桩基础;应选取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2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桩基础或施工前已进行过动静对比的乙级桩基础;当满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时;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评定;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应少于5根;或抽取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3 当以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为桩端持力层的端承型大直径桩;沉渣厚度和岩石单轴。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一、引言建筑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对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基基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1.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通过地基基础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基基础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的老化和损坏情况,及时采取补强、维修等措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地基基础检测,可以在地基问题尚未造成重大损害之前发现并修复,避免了后期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降低了维修成本。
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的制定过程1.建立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制定地基基础检测的标准化流程,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要求和技术指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制定检测设备要求:明确地基基础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的要求,包括精度、灵敏度、测量范围等指标,确保检测过程中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
3.规定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制定地基基础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从业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确保检测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检测并判断地基基础的状况。
4.确定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规定检测报告的内容要求,包括地基基础的具体情况、问题的描述、修复建议等,报告应有一定的标准化格式,便于各方理解和参考。
四、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的具体要求1.地基基础的材料检测:包括对地基基础所使用的土壤、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测试,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质量。
2.地基基础的钻孔检测:通过钻孔获取地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下水位、地层情况等,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3.地基基础的非破坏性检测:采用超声波、雷达、应变计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评估地基基础的整体状况和承载能力。
4.地基基础的动力响应测试:通过地震模拟和振动测试等方法,评估地基基础在地震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响应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1. 引言
建筑地基基础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证其质量,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包括评估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报告的要求。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
2. 评估标准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通常包括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基基础类型、设计要求等。
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我们需要将这些评估标准纳入考虑,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检测方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
测。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地基电阻率测定、地基声波波速测定、地
基变形观测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建
筑物使用期间进行。
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钻孔取样、静力触探、动力
触探等,通常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进行。
根据地基基础类型和具体情况,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4. 检测报告要求
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后,我们需要生成检测报告以记录检测结果和
评价建筑地基基础的情况。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要求:
4.1 描述建筑地基基础的类型、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等基本信息;
4.2 详细记录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和工具;
4.3 给出检测结果的定量分析,包括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变形性状等;
4.4 根据评估标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4.5 在需要时,提出建议改善地基基础的措施。
5. 观点和理解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通过进
行全面准确的检测,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地基基础的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加以改进。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技术
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定期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发生事故。
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评估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的要求是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关键。
我们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生成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地基基础检测,我们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1 建立基础检测方法和工具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检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全面了解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形性状等关键参数,进而评价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施工前,通过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有效地预测和识别地基基础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5.2 基础检测方法和工具的多样性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基础检测方法包括地质勘探、测斜、测沉、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基土壤的性质、沉降和承载力等数据,获得地基基础的详细情况。
一些先进的技术如
地面雷达、声波无损检测等也可以应用于地基基础检测,提供更加准
确和全面的数据。
5.3 定量分析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形性状
在地基基础检测中,通过定量分析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
形性状等参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基基础的状况。
通过测量土壤的
密度、含水量、排水系数等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
适用性。
通过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土壤的承载
力和变形性状,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5.4 地基基础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基于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我们可以根据相关评估标准对地基基础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可以对地
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地震抗震能力等进行评估。
如果地
基基础检测结果超过了所规定的安全界限,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5 提出地基基础改善措施的建议
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基基础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规范要求,我们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根据地基基础检测的结果,可
以调整建筑物的设计方案,采取加固措施,如增设桩基、加厚基础等。
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是保证改善效果的关键,只有在施工过程
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观点和理解
基于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我们要认识到地基基础检
测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地
基基础检测,我们才能了解地基基础的状况,评价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按照相关规
范和标准进行地基基础检测,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