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苗族服饰的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他们的服饰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和魅力的。
以下是苗族服饰的种类:
1. 苗族女装
苗族女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襦裙、裤子等。
其中,长衫是苗族女性传统的主要服饰,一般由蓝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布料制成。
长衫下摆呈圆形,衣身的两侧有绣花或者刺绣的花纹,非常精美。
2. 苗族男装
苗族男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裤子等。
其中,长衫和短衫类似于女装,都是由布料制成。
裤子则比较简单,一般是黑色或者灰色的长裤,非常舒适。
3. 苗族头饰
苗族女性非常注重头饰,一般会戴上一些非常具有苗族特色的头饰,比如花环、云层发冠、银饰等。
这些头饰在苗族女性的发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 苗族鞋子
苗族鞋子主要包括靴子、木屐等。
其中,靴子是苗族传统的鞋子,一般是由皮革或者布料制成,非常舒适。
而木屐则是苗族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可以有效地保护脚部不受伤害。
总之,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 苗绣 调查报告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苗绣调查报告本资料由marxistwooden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雷山苗族服饰艺术(苗绣)调查报告2010-09-26雷山县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雷公山区的山箐沟壑之间,辛勤耕耘,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的苗族服饰工艺文化。
从服饰结构和风格来划分,雷山苗族服饰有西江型(长裙)、也蒙型(中裙)、公统型(短裙)、大塘型(超短裙)四种。
西江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各乡镇,周边的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丹寨县均有分布。
也蒙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达地乡,周边的丹寨县、三都县、榕江县部分村寨均有分布。
公统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望丰乡,周边的凯里市和丹寨县也有分布。
大塘型: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大塘乡、桃江乡,周边的丹寨县也有分布。
苗族服饰势必伴随着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其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雷山苗族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
据《楚辞离骚》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
"表明当时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楚人好服高冠;《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朱辅《溪蛮丛笑》中说苗族"通以斑细布为之裳"。
"高冠"、"五色服"、"卉服鸟章"、"斑布"既表明古代苗族服饰的风格,也说明苗族先民掌握了制作这些服饰风格的技艺。
足见苗族先民,曾与中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服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影响,但仍较好地沿袭了其历史传统风格。
现在雷山苗族服饰,无论是服饰的形制,纹饰的造型、颜色的喜好以及织绣、染色的技术都与历史一脉相承。
苗绣(雷山苗绣)

文化特征
制作技艺
刺绣种类
苗绣(雷山苗绣)构图讲究严谨、对称、协调,每幅绣图均有主、副图案,制作技艺主要包括纺织、靛染、 裁缝、刺绣、织锦、制作银饰、镶缀饰物等工艺。
苗绣(雷山苗绣)作品(2张)苗绣(雷山苗绣)刺绣种类有绉绣、辫绣、锁绣、马尾绣、绞绣、破丝绣、缩 宝绣、平绣、贴绣、数纱绣、补绣、叠绣等,其中以双针锁绣、绉绣、辫绣、马尾绣、丝絮贴绣等技法为当地特 色,是形成雷山苗装风格的基本技法。其中,女子盛装是较具特色的。其主要由雄衣和右衽上衣发展演变而成。 上装有两层,内层为家机染青布,外层为紫色、蓝色绸缎。衣边及背上均用挑、绉等绣法绣成龙、虎、羊和鱼、 喋、虫等动物图案,颜色为红、蓝、绿、黄等色,沿托肩镶长方形花草图案,袖口宽大,为无扣交叉大领衣。穿 时,袖、肩缀满各种图案的银花片。下着青色家机布长绉裙,外罩二十四条红底绣有花、鸟、虫鱼、蚌、蛙、龙、 凤图案的花飘带,头戴银角,颈系亚领、项圈,再饰以银冠、银簪、银手镯、银锁、耳环、戒指等。脚穿绣鞋, 同为长裙,盛装的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表现苗族妇女高雅的审美情趣。
苗族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上古历史密切地缠绕一起,苗族的刺绣不仅热烈奔放,而且蕴意着神秘悠远的篇章, 苗绣中的龙更以其丰富的意象与中华民族的开创历程紧密地联在一起。从这些残存着“人神混同”“人兽混 同”“自然物类混同”的原始思维特征的绣品中可以看到,苗族人民营造出的龙是那样的率真稚气、热烈奔放、 神奇壮丽、自由不羁。
文化轶事
苗族姑娘好刺绣是与传说里的苗民南迁在一起的,说是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 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 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从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亲手绣制的盛装,为的是缅怀离去的 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同时也为了承继前辈流传下的这份美丽,不忘祖业,激励后人。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
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
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
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
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
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
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
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
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
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
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
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
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
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
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
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苗族男子头饰除从江县岜沙和剑河县久敢摆尾等小部分地区部分成年人蓄发挽髻于头顶外,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青年留分头,部分地区所包的头帕直径40厘米。
近年来,大部分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
苗族儿童头饰多留头顶左、右两撮扎梳成两根小辫或扎成两把,如古代汉人之"总角"。
妇女头饰一般挽高髻于顶,别上银针、银簪及插上银梳、塑料梳、木梳等梳子,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包白毛巾头帕,黄平一带戴缩褶帽。
凯里市舟溪、青曼及麻江铜鼓、开发区白午,丹寨县南皋、新华等乡镇苗族妇女发式有已婚和未婚之别。
未婚者,挽锥髻于头顶,戴无底覆额帽,插银梳或银花;已婚者梳平髻于头顶,将头发盘成波浪状覆盖在前额,头戴银花或银梳。
苗族服饰常见款式及寓意

苗族服饰常见款式及寓意苗族服饰那可真是超级有特色,款式特别多样,而且每一种款式背后的寓意都超有趣呢!咱先来说说苗族服饰里常见的一种款式——百褶裙。
哇塞,这百褶裙就像苗族姑娘们的一个小魔法裙。
那裙摆上一层一层的褶皱,多的能有好几百个呢。
这种裙子的寓意可丰富啦。
它就像是苗族的一部史书,每一道褶皱都像是记录着苗族历史中的一个小故事。
它象征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你想啊,苗族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变迁,就像这裙子的褶皱一样,层层叠叠,充满了故事。
而且百褶裙穿在身上,苗族姑娘走起路来裙摆摇曳生姿,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特别美。
这也寓意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的生活像这裙子一样多姿多彩。
还有一种常见的款式就是交领衣。
这种衣服的领口交叉着,看起来特别有韵味。
交领衣在苗族服饰里那可是很传统的存在呢。
它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谦逊和内敛。
就像苗族人民的性格一样,低调又有内涵。
而且交领衣上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刺绣。
这些刺绣可不得了,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情感。
比如说有的刺绣图案是蝴蝶,蝴蝶在苗族文化里那可是祖先的象征呢。
所以穿着这样的交领衣,就像是把自己民族的信仰和文化穿在了身上,时刻提醒着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有着一种浓浓的归属感。
再来说说苗族的银饰服饰。
苗族的银饰和衣服搭配起来那简直绝了。
苗族的银冠特别华丽,上面有各种造型,像花朵呀,小鸟呀之类的。
银冠戴在头上,苗族姑娘瞬间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这银饰的寓意啊,一方面是财富的象征。
因为在以前,银是很珍贵的东西,家里能有这么多银饰,说明家境还不错呢。
另一方面,银饰还有辟邪驱灾的作用。
苗族人民相信,银饰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健康。
而且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活动中,银饰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整个氛围都变得欢快起来了。
苗族的披肩也是很有特点的款式。
披肩往往有着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造型。
它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半圆形的。
披肩上的图案有时候是一些神秘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可能有着古老的传说。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
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且以色彩艳丽而出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一、昌宁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街乡的苗族村寨。
其原料主要为当地生产的火麻土布。
当地苗族人民将火麻剥出的麻丝用手摇机纺成线,再用土布机织成火麻土布。
苗族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在麻布缝制成的衣裙上缝出各种图案,抒写出自己的梦想与渴望。
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盛装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短褶裙等大小十八件套,被形象地称作"十八一朵花"。
用色大胆是昌宁苗族服饰的显著特点,其色调以红、黄、橙、白为主,并以刺绣及其他颜色,配以彩珠和银铃等饰物,动感十足,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衣服上以红色为主体,衣服上有鸟的图腾,艳丽的蝴蝶、花朵,色的线条,无数回环式的方形纹、几何纹、云纹、水纹、波纹、菱形纹,鱼的图案,虾的图形。
妇女的飘带,上下两部分是横条图案,色彩由红、黄、白、绿四色交替使用,可以说是苗族几千年迁徒的历史缩影,被有关专家形象地称之为"活的史记",是苗族几千年的迁徙历史中逐渐演变形成的。
昌宁苗族服饰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伴随着服饰工艺而产生的《种麻纺织调》、《纺织调》、《刺绣调》等是中华民族口述文学中的瑰宝。
从昌宁服饰可以追溯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由此折射出苗族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对世界的认识。
昌宁苗族服饰集中反映了苗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二、苗族服饰概况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有地区差别。
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传统文化服饰:苗族平时着便装,以自种、家纺、自制的麻布衣裙为主,极简朴。
节庆日着盛装,习称"花衣",五彩斑斓,精工制作,美仑美奂,极富民族特色。
花衣面料多用白色麻布或棉布,面料要先经过蜡染、刺绣等工艺加工,再裁制成衣裙。
蜡染,古代称"蜡缬"。
苗族妇女多习此艺。
用竹制的蜡刀,蘸上溶解的蜡汁,在底料上描画图案。
描画好图案的底料投入染缸中浸染后,置于清水中煮沸,蜡汁溶化脱落,图案显示。
蜡染的图案以流水、花草、虫、鱼、飞禽及几何图纹为主,描画时不打底样,也不借助规、尺等工具,心到、意到、笔到,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夸张,规整与变化,全由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技巧决定,艺术个性鲜明,灵性自如。
苗族服饰刺绣是苗族渊源久远的工艺美术。
刺绣的技法有平绣、破绣、打籽绣、盘绣、丝绣等几十种针法,图案造型多以花鸟虫鱼以及自然崇拜中的"神物"为表现对象,诸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玉洁冰清的玉兰花,傲霜斗雪的腊梅花,高格逸品的秋菊,仙风道骨的白鹤,轻盈翱翔的飞燕,以及龙凤呈样、凤穿牡丹、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岁寒三友等组合图案,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经蜡染、刺绣加工后的面料,在缝制为衣裙时,还要镶嵌色彩艳丽、极富民族特色的压条、缀饰。
苗族古歌《逐鹿之战》对花衣上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有深情的表达:"我可爱的江普,绣上花衣裙永远叫子孙怀念。
……那块披领代表京城,花衣上的方块代表田地,花点代表谷穗,花纹就是'罗浪周底',围裙波浪式的线条,就是奔腾的江河,围边的尖形蓝色图案,是那永久不变的山谷。
"显然,花衣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深沉的对先民、对祖居地的拳拳不已的怀念。
苗族音乐舞蹈歌曲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种。
飞歌是苗族音乐中富特色的体裁,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地头演唱。
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大。
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

银饰,是雷山苗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
青年妇女平时戴银质手蜀、戒指、目环和插花,儿童喜爱戴银帽。
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
婚嫁之日,银饰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雪山苗族银饰均由本民族的银匠制作,世代相传。
图案有人物、鸟兽、花卉等,花卉古朴,富於想象力,构图对称严谨,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雷山银饰的品种繁多,如手镯和顶圈,就有空心的,实心的,泡花的,圆柱的,六角形的等等。
银饰大致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件为实心的顶圈、项链、手镯,用银多,一般不需精细加工;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等,用银较少而制作精细,工艺十分讲究,往往要经过数十次的加工焊接,如做银冠,要在体积不大的银冠架上焊接上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铃等饰物,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重约三四斤;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尺许,大银角三尺有余。
银角正面饰有 "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图案,象徵古老的图腾和吉祥如意。
雷山苗族银饰的种类最多,制作水平最高,穿戴最讲究,深受中外艺术家的赞赏,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银饰一般不贵,几十元的很多,贵的也就上百元,不过它有一种神秘的张力,放在哪里也许并不起眼,可是配搭在身上,立刻就产生了别样的气质,清新脱俗、奔放不羁、神秘古典,而且耐人寻味。
更重要的是,银饰洗练明亮却不矫作张扬的光芒,最适宜配搭春天色彩明媚鲜艳的衣装,它绝对不会掩盖服饰的美丽,却仿佛人们项间腕上的一句楚楚动人的情诗。
银的可塑性强,这就决定了银饰的变幻多端,从很酷的独特造型到优雅文静的套装都可成型,所以银饰的流行也是必然的。
银饰的诱人之处还在于银可以镶嵌宝石或仿宝石等材料,从而更加多样化。
银饰上的配石多以合成材质为主,这种饰品的优点是运用天然材质古朴的特点,经打磨或染色加工后,使原本古板的各种材质发生质的变化。
贵州苗族服饰图腾崇拜之百鸟衣

54撰文/袁 萦贵州苗族服饰图腾崇拜之百鸟衣世间万物从哪里来,是每个民族都会思考的问题。
扎根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认为,世间万物由云雾而来,因为祖先生活在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一直以来跟水打交道,并且会根据云雾的多少、高低、有无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苗族人认为有了云雾就有了枫木,枫木于苗族人而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枫树树心诞生出了“蝴蝶妈妈”,而其又产下十二个蛋,并继而孵化出苗族人的祖先——姜央,自然而然“蝴蝶妈妈”也就成为了苗族的祖先。
苗族迁徙苗族从古至今经历了五次大迁徙。
远古社会时期,蚩尤率领东蒙的风夷一部,进入中原地带并形成九黎;与此同时,炎黄部落也先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带,三大部落鏖战中原,蚩尤在涿鹿大战中战败而亡,九黎向南撤退,从此,苗族祖先便开始了历史性的南迁。
尧、舜、禹时期,三苗国和荆蛮集团由九黎先后在中南地区建立而成,楚国也由此诞生;在禹攻占三苗地域之后,有一些苗族人来到了今天的甘肃敦煌地区,并随后翻过青藏高原,来到今天的四川等地。
再继续辗转来到今天的云贵等地,更有甚者到了美洲、东南亚等地区。
他们辗转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在经历过吴越战争、秦灭楚国等战役后沿着河流而上,到了黔东南和广西北部一带。
楚国灭亡后隐居于武陵山区,后来溯江而上,进入贵州、重庆、湖北等地。
直到唐宋时期,大迁徙才逐渐完成。
明清发展时期,改土归流、屯兵镇压等一系列行为引起南方少数民族对朝廷的强烈不满,由此先后爆发了三次苗民大起义,大量苗民再次迁徙进入云贵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秘密战争”失败后,大批苗族人由老挝迁徙至泰国;除了跟随王宝将军前往美国的十多万苗族人外,其余则通过联合国的帮助迁徙至法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
如今,苗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民族。
苗族分支以黔东南苗族为例,生活在丹寨的苗族以“嘎闹”为主衍生出了八个支系,八个支系服装差别甚小,有一个相似点就是他们的图腾物——鸟纹,能在刺绣或蜡染技艺上充分展现。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与服饰传统。
其服饰
不仅美丽、华丽,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以下是苗族服饰的种类:
1.蓝布苗族服饰
蓝布苗族服饰是苗族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由苗族妇女们自己手工制
作的。
蓝布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和图腾,非常艳丽,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
蓝布苗族服饰的特点是原始、自然和朴实。
2.苗族女人节服饰
苗族女人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因此苗族女人节服饰也是苗族的
一种传统服饰。
这种服饰一般由裙子、衣服、披肩和头饰组成。
其中
有许多饰品如银锁条、鸡冠花、水滴银串等,富有浓郁的苗族特色。
3.苗族普通服饰
苗族普通服饰一般由裙子、衣服、披肩组成。
但每种配饰都富有特色,如银质或者珍珠贝壳做的耳饰、项链和腰带和用泥工艺制作的手镯等等。
4.苗族男子服饰
苗族男子服饰分为分裤装和大褂装两种。
它们也是由苗族手工制作而成。
这些服饰颜色也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红、蓝、绿、黄等许多颜色,都很鲜艳绚丽。
总之,苗族服饰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饰品、优美的线条和图案,体
现了苗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也是苗族民族自豪感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苗族服装的介绍

苗族服装的介绍
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区。
他们的服饰多以手工艺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苗族的服装主要有男女之分,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苗族男女的传统服装。
苗族女性的服装一般包括上衣、裙子和头饰。
她们的上衣通常是宽松的衣角衫,衣袖和衣角上的刺绣和彩边十分繁琐。
裙子分为直筒状和裙角状,有的上面还配有蓬蓬的荷叶边。
头饰是苗族妇女的重要标志,银饰的羊角形状极其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苗族男性的服装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一般分为头巾、外衣、褶裤、鞋子等。
头巾是个大方巾,可以挽成各种形状,外衣通常是膝盖以下的长袍。
褶裤是苗族男性着装的一大特色,长而宽松,呈直褶,松紧度刚刚好,不仅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也非常方便行动。
总的来说,苗族服装的特点是彩绸、纱、缎、涤纶等材料,以及独特的绣花和彩边等装饰,让人在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之余,也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服饰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以下是苗族服饰种类的介绍。
一、女子服饰
1. 花裙子:花裙子是苗族女子最常穿的服饰之一,它是由上衣和裙子组成的。
上衣通常是短袖或无袖的,裙子则是长裙,通常有两层,外层是花色的,内层是白色的。
2. 花褶裙:花褶裙是苗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由上衣和褶裙组成的。
上衣通常是短袖或无袖的,褶裙则是长裙,通常有多层褶子,花色鲜艳。
3. 花袄:花袄是苗族女子的传统上衣,它通常是无袖的,花色鲜艳,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
4. 花头巾:花头巾是苗族女子的传统头饰,它通常是由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制成,花色鲜艳,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
二、男子服饰
1. 苗族长衫:苗族长衫是苗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由长袍和裤子组成的。
长袍通常是长袖的,裤子则是宽松的,通常是黑色或深蓝色的。
2. 苗族马褂:苗族马褂是苗族男子的传统上衣,它通常是无袖的,花色鲜艳,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
3. 苗族头巾:苗族头巾是苗族男子的传统头饰,它通常是由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制成,花色鲜艳,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
三、儿童服饰
1. 苗族儿童花裙子:苗族儿童花裙子是苗族儿童最常穿的服饰之一,它是由上衣和裙子组成的。
上衣通常是短袖或无袖的,裙子则是长裙,通常有两层,外层是花色的,内层是白色的。
2. 苗族儿童花褶裙:苗族儿童花褶裙是苗族儿童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由上衣和褶裙组成的。
上衣通常是短袖或无袖的,褶裙则是长裙,通常有多层褶子,花色鲜艳。
以上是苗族服饰种类的介绍,苗族服饰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苗族的服饰长什么样好看吗

古代苗族的服饰长什么样好看吗苗族的历史悠久,南越族原住居民与其有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那么古代苗族的服饰长什么样好看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苗族的服饰长什么样好看吗雷山苗族服饰多姿多彩,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之一。
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铭载着本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
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有湘西型苗族服饰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65)。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
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
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
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
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
女装上衣多披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
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
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
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
《辞海》里记载"代表着苗家刺绣最高水平的苗绣已同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一同并列收入。
"苗族刺绣、服饰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的:"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业开发和前景。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
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苗族服装款式

苗族服装款式
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装与汉族有着显著的区别。
苗族服装款式丰富多彩,反映了苗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1.男装
苗族男装主要包括长袍、短衫、披肩、背心、长裤等。
其中,长袍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黑色或深蓝色,长度到膝盖。
苗族男子还喜欢佩戴襟花、花胸、环带等装饰品。
2.女装
苗族女装以青色为主,款式别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苗族女子的外套通常是蓝色或绿色的披肩,用红色滚边装饰,衣服的下摆也用镂空的红色线绣花。
同时,苗族女子在头上饰戴花环、花环帽、花草头等装饰品。
3.婚嫁服
苗族的婚嫁服装也是别具一格。
新娘通常穿着缀有千支针、千针百缕的蓝色手工绣花衫,再加上蓝色袜子和绣花鞋子。
新郎也穿着艳丽的服装,如优雅的蓝色长袍或黑色擀绸长袍。
4.节日服
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芦笙节、苗年节、龙船节等,不同的节日也有着不同的服装习惯。
其中,芦笙节是苗族最重要、最盛大的传
统节日,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和表演。
总之,苗族服装款式丰富多彩,体现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炊烟一样缓慢,舞蹈一样柔婉——《雷山苗族服饰》读评

炊烟一样缓慢,舞蹈一样柔婉——《雷山苗族服饰》读评作者:郭恒来源:《三峡论坛·三峡文学》 2014年第2期郭恒(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0044)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4)02-0148-03由政协贵州省雷山县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雷山苗族服饰》一书于2012 年11 月正式出版。
当我拿起这部厚重的集学术性、可读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彩印精装本书籍,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民族”,[1]正在把自己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通过《雷山苗族服饰》这本书如孔雀开屏般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长达216 页,共有彩色图片1000 多张,编排合理,内容充实。
有文情并茂的序,有开门见山对苗族服饰文化的解读,结合图片分四种服饰类型(丹江、西江型;桃江、大塘型;达地也蒙型;公统型)对苗族服饰进行细致入微的介绍和深入的阐释,还有文学作品及学术文章。
全部文章的作者无一例外都是苗族人。
笔者阅读完此书后,不由得对苗族学者和普通民众对本民族深厚的感情、精准的了解、丰富的知识和同其服饰一样绚丽的文采所深深感动。
这不仅是以美丽回答一切的民族,也是用米酒醇厚的真、蝴蝶妈妈宽厚的善,以银子般善良清脆的笑容面对一切的民族。
第一部分有序两篇。
吴育标的序先对服饰文化进行总体上的回顾,介绍了雷山苗族妇女服饰各支系的由来和主要特点,也介绍了苗族的简要历史及银饰的种类。
袁刚在序二中追溯了苗族服饰这一“穿在身上的史书”在汉文典籍中的记载,提到了苗族文化对雷山旅游业的推动,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在解读这一部分时,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正文教授的《雷山苗族服饰简述》一文扼要明了地介绍了这四种类型女装的不同构成,独特饰品及刺绣手法,结尾特别提到了在活态民俗场景如苗年、鼓藏节中苗族服饰展示出来的动态美感和魅力。
三峡大学苗族学者吴正彪教授在《雷山苗族服饰文化解读》一文中谈到雷山苗族服饰图案中展现出来的原始信仰及其文化意义,如对“枫木树叶纹”、“蝴蝶纹”、“鹡鸰鸟纹”和“狗形纹”的解释。
苗族服饰名称

苗族服饰名称有:
•苗族方你: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精美的刺绣和图案著称。
•苗族大襟右衽上衣:一种常见的苗族男性服饰,有对襟和右衽两种款式。
•苗族方纠: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华丽的刺绣和丰富的色彩为特点。
•苗族方南: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独特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闻名。
•苗族方翁:一种苗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以精美的刺绣和别致的款式著称。
•苗族方白: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其精美的刺绣和纯洁的色彩而闻名。
•苗族方秀: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其华丽的刺绣和繁复的款式而独特。
•苗族方黎:一种苗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以精美的刺绣和朴素的色彩而著名。
•苗族翁芒:一种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和华丽的刺绣而著称。
•苗族后哨:一种苗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以其别致的款式和朴素的色彩而著名。
苗家姑娘端庄大方、美丽惊艳,形成一道明亮的风景线

苗家姑娘端庄大方、美丽惊艳,形成一道明亮的风景线初冬时分,苗年到来,苗家的姑娘们穿起了节日盛装走亲串家、赶圩过寨。
她们像五彩的蝴蝶一样翩然起舞在雷公山下的千户苗寨。
尤其是在雷山县城的聚会和歌舞上更是一个赛一个的漂亮!我们汉族一般称朋友家的女孩儿为“千金”,泛指尊贵之意。
而称苗家姑娘为“千金”那就是名副其实了。
苗家的姑娘一般会有的节日盛装和结婚的嫁妆,这一套下来不会低于三十万人民币。
传说姑娘一生下来,母亲就会开始操持着做绣衣,父亲则会开始攒银两,打造首饰,因此苗家姑娘在一起无论多少人也绝不会“撞衫”。
美丽的雷山有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美丽西江”,晚会上的演员都是本县的子女。
晚会上演员们动作整齐、服装一致。
后来我想这服装该是统一采购的吧?不料我把拍摄的图片放大一看,依然是各不相同,只不过是色调大致一致罢了。
雷山苗族服饰多姿多彩,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之一。
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承载着苗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苗族就是一个以长征迁徙为特点的民族,也是最苦难的民族之一。
为了应对漂泊不定的生活和家庭财富的储蓄,他们把收入换成银子打造成首饰,穿在女儿的身上来适应迁徙逃难的需要。
他们把自己民族经历的历程和苦难,用各种符号记录下来,绣织在服装上,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和象征幸福的花鸟拼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因为世代迁徙、颠沛流离的生活,苗家只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丢失了自己的文字。
所以史学家把苗族姑娘的服装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在雷山苗年盛大壮观的集会上,我们看到了非常漂亮的苗族服装。
让我们惊掉大牙的是她们的服装居然有巨大的差异,有的长、有的短、有的黑、有的红。
长裙苗的裙子长达脚面;短裙苗的短裙只有七寸;长裙苗有的黑有的红;短裙苗也是红黑各异。
即使头上插的发梳虽说都是银制的,也是精致细腻的难有雷同,有的雕着花鸟;有的雕着蝙蝠;有的雕着蝴蝶;有的干脆就直接镶嵌着水钻。
晚上我们和鼓藏王聊天到子夜,我突然想起问苗族的服装到底有多少种:他仰天大笑:苗族也有很多支,不同的支系便有不同的服装。
[苗族服饰图片]苗族服饰,苗族的盛装和便装有着怎样的差别
![[苗族服饰图片]苗族服饰,苗族的盛装和便装有着怎样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175305be33d4b14e8424684d.png)
[苗族服饰图片]苗族服饰,苗族的盛装和便装有着怎样的差别盛装雷山长裙苗族女子盛装是由雄衣和石衽上衣发展演变而成。
上装有两层,内层为家机染青布,外层为紫色、蓝色绸缎。
衣袖、衣边及背上均用挑、绉等绣法绣成龙、虎、羊和鱼、蝶、虫等动物图案,颜色为红、蓝、绿、黄等色,沿托肩镶长方形花草图案,袖口宽大,为无扣交叉大领衣。
穿时,袖、肩缀满各种图案的银花片。
下着青色家机布长绉裙,外罩二十四条红底绣有花、鸟、虫、鱼、蚌、蛙、龙、凤图案的花飘带,头戴银角,颈系亚领、项圈,再饰以银头花、银梳银泡、银簪、银手镯、银锁、耳环、戒指等。
脚穿绣花船形鞋。
同为长裙,方祥妇女喜欢着凤鹅大围腰,步往裙,少着花带。
盛装的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表现苗族妇女高雅的审美情趣。
苗族服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雷山苗族服饰刺绣,其构图、用色、绣技实为“三绝”。
苗族优秀的绣手具有大画家的思维,构图讲究严谨、对称、协调,每幅绣图均有主、副图案;构图内容取材广泛,天空、大地、人、神、植物、动物……无奇不有,且远古、近现代风格均有,往往在一幅图案中可互相融会贯通的内容达五大类:(1)远古神化传说如创世的蝴蝶妈妈等;(2)图腾崇拜如龙凤、水牛、飞鸟、枫树等;(3)大自然憧憬如人与山水、房屋、田园、五谷和谐相处;(4)历史追忆入苗族大迁徙渡过的黄河、长江、洞庭湖及迁徙路线;(5)崇拜的祖先如姜央(也有说是伏羲)、蚩尤等神圣的形象。
优秀女绣手设计的内容丰富的图案,来自苗民先祖的人文观、自然观、历史观、生命观的代代相传,体现了独特、深厚的美学理念。
这些刺绣多用于苗女盛装、便装和背带等。
便装雷山苗族服饰,历来是用自纺自织自染的麻棉料布和丝绸料布维面料。
男便装较为简朴。
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最为普遍。
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裙和长裤,色多为青色、藏青色、蓝色、黑色。
着长裙的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在一条宽约4厘米的带状出精绣花鸟、花草、蝴蝶,各物图案花边,围绣花鸟围腰,系银质围腰练,挽“S”型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银簪等饰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山苗族服饰的种类
雷山县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来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即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四种。
四种类型服饰的形成与居住在雷山的四个不尽相同的苗族支系有关。
虽因支系不同,服饰有所区别,但都有便装、盛装之分。
这四种服饰的便装大体相似。
西江型盛装:系长裙服饰,上装分内层和外层,内层用手织棉布,靛染成浅蓝色,外层也是棉布,经植物染色成紫黑色,款式为交襟大领衣,领向后倾(当地苗语称“乌贝”)。
衣袖、衣襟、衣领为刺绣装饰部位,图案多为双头龙、蝴蝶妈妈、宗庙及各种花、鸟、鱼、虫等。
下装为百褶裙,用紫黑色棉布制成,长至于踝后跟。
裙外罩有15至25根绣花飘带,飘带分三节式或五节式,每节用平绣绣有各种动、植物图案,并镶金片、银片。
穿绣花的船型鞋和圆口型布鞋。
着盛装时还穿戴银饰。
其中头饰有银角、银鸟、银马帕(苗语称“忒”)、银梳和耳环;颈饰有麻花项圈、平纹项圈;胸饰有压领(苗语音译)、银链。
上衣后背缀饰有动植物图案的银片、银坠。
为国内苗族服装中银饰最多的类型之一。
也蒙型盛装:上装内穿绣花胸兜,外为紧袖对襟圆领衣,衣料为青色斗纹亮布,袖口周围用白布镶饰。
下装为及小腿的多褶长裙,紫黑色。
衣服上绣有各种装饰花纹,着装时头挽云髻,佩戴有各种银饰。
该服饰型中的“百鸟衣”,满身绣饰鸟纹,其渊源远古,极有特色,主要是在节庆或重大仪式时穿着。
公统型盛装:盛装多以紫缎为料,半短袖对襟衣,衣背、衣肩钉银圆泡、银片装饰。
腰束织锦腰带。
着及膝盖的短裙,裙外系前后围腰,前围腰以马尾绣、彩色丝絮贴花绣装饰,图案为水车纹、牛角纹、太阳纹等,古朴典雅。
套布脚简或绑腿,脚穿刺绣花鞋。
着装时佩戴有各种银饰。
大塘型1.男便装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
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的大脚长裤,制作简便。
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
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
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是传统的苗族女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
下装皆为裙。
有的妇女着右衽上装时,围绣花鸟围腰,系银质围腰练盛装:俗称“超短裙”苗盛装,被民族学者称誉为锦鸡式服饰。
上装为宽袖对襟敞领衣,衣料是用七彩花线精织而成彩锦,花纹精致,呈几何传统条纹,色彩自然、雅观、大方、协调。
下装是青布百褶短裙,短者仅为5-6寸,两层叠加,裙的前沿系上一块长方形绣片,后腰垂吊的织锦彩带有10-20条之多,各彩带宽6-7公分,彩带花纹呈几何纹,色彩鲜艳,条理分明。
头饰银鸟、银花、长角梳、大耳环,颈戴项圈,套筒状银手镯。
一身色彩斑斓,确似锦鸡般美。
1.雷山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
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
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
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
颜色喜尚青、蓝色。
2.女子婚前着齐膝素百褶裙或长裤,婚后着齐膝蜡花百褶裙,外以围腰束之,上衣和围腰及胸兜边缘均镶挑花花边,衣袖大臂处镶棱形臂章式花块。
3.男便装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
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的大脚长裤,制作简便。
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
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
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是传统的苗族女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
下装皆为裙。
有的妇女着右衽上装时,围绣花鸟围腰,系银质围腰练
4.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
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
“乌摆”一般全身镶挑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棱形挑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
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
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