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性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逆向选择和道徳风险,也就是非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事前发生的悄况称为逆向选择。
事后发生的悄况称为道徳风险。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交易双方用信息在Internet ±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商务结合就变成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高级形态的商务,体现了商务本身发展的要求,是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会导致以下问题:
逆向选择。
是指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受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的过程偏离信息缺乏者的愿望。
道德风险。
道徳风险指交易合同达成以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
道德风险山于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不能承担行动的全部后果引起市场交易各方效用冲突,导致市场低效。
“柠檬”问题。
如果一些销售高质量产品的商人将他们的产品从市场拉开,那么市场的整体水平将会下降。
经济学家把这种不利的选择潜在结果称作“柠檬”问题。
“柠檬”问题指的是一种会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的不对称信息优势。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中山身份、产品和信息技术会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势必会给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市场的影响
与传统市场比较,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山于产品的质量不确定引发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而且更加严重。
因为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Experiencegoods), 它们的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被了解,而许多信息商品只会被购买一次,这一特点使得厂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使消费者相信他们产品的质量。
同时,因为经验产品只有通过经验通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来了解其质量,所以即使是大量的广告和产品信息并不足以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消费者也不会购买。
如果了解质量有利于将来的购买,顾客可
能会冒险一试,但若对某种产品只会使用一次,这种冒险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一方面,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也很难辨认,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市场运作的效率将十分低下,甚至根本就无法运作。
对消费者的影响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现阶段的电子商务市场还不发达,仅仅只是传统市场的有益补充,如果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有了失败购买经历,那么他将很有可能不再进入。
另外,电子商务市场的可选择性非常强,如果消费者一次购买不满意, 他就很有可能转向另一个可替代的商品市场。
电子商务市场的上述特性以及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品特性使得客户购买的忠诚度降低,将客户保留在一个市场上的难度加大。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以广阔的消费群为基础的,如果一个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消费者甚少,那么这个市场也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柠檬问题”所导致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的减少将会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对商家的影响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拥有优质产品的卖者不能象传统企业那样简单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竞争力,同时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商家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传统市场上短得多,商家建立品牌信誉的可能性降低,品牌信誉无法发挥效力,商家面临着更大的丿玉力。
这些让拥有优质产品的商家更容易退出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深入发展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市场要正常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柠檬问题”是当务之急。
解决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从1998年我国的第一笔网络交易开始,电子商务经过7年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背后,还有很多影响网上购物的问题。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给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提供有利的条件, 信息优势方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对信息劣势方撒谎行骗。
我国信用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使得人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交易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我国的电子商务概念从美国引入的。
最初的倡导者和探索者是一批“硅谷” 从事互联网研究的海外留学生,因此它从一开始就带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强烈的模仿痕迹,无论是概念还是实际商业运作,基本上是对美国模式的复制;同步性,山于在新技术的运用上存在着所谓的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刚刚在美国兴起就被引入中
国,因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儿乎与美国的发展水平接近。
当然,由于基础不同,国情
不同,起步时的微小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变得相当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与尴尬,直接与这两个特征相关。
山于同步性和单纯的模仿,往往不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盲U套用美国的模式,认为在美国成功的案例可以在中国得到实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上书店在中国的泛滥。
吸取经验教训I,在解决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解决方法,同时要根据国惜做一些相应的措施,下面就是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的儿点建议:
完善技术
对内,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商家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有利于公司的信息管理,另一方面把有关公司的、外界必须知道的信息准确地、及时地公布于大众。
对外,要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网站。
网络商家必须建立网上的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更新网页内容,并且保证信息的质量。
作为消费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以便让商家方便知道个人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交易双方信息交流
在“逆向选择”悄况下,高质量的供应商处于不利地位,它如何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向消费者推出自己的产品呢?很明显,供应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把有关产品质量和服务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信息优势方要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同时,为了克服自己在交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信息劣势方可以进行主动的信息搜索工作。
政府行为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不一定釆取干预的手段,但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如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最为重要的是制定一系列法规,规范交易的基本规则,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实行质量监督、要求信息拥有一方提供有利于用户选择和厂商竞争的重要信息,缓解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保证交易双方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均衡,使交易双方的信息地位大致平衡,避免任何一方拥有并利用垄断信息获取暴利。
一方面,政府应当规范供给方的信息披露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降低信息的传递、交换、使用成本,使企业和个人
都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取充分的信息,并且以较低的成本使用公共信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行为解决电子商务不对称总的来讲有三个方面:法律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签名法》于2004年8月28日正式颁布,电子签名法的发布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据电文的法律地位,为健康
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信用制度2004年11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牵头,召开“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发起单位筹备会,得到了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全国整规办、中消协等有关智能部门的支持,七彩股、新华网、首信、新浪、卓越、淘宝等40家业界知名产品类、服务类互联网企业及专家学者为如何建立诚信岀谋划策,“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成立,将在电子商务交易者之间,电子商务经营者与其用户之间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建立权威的、第三方面的资质及信用评佔平台,有效改变LI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工作不成熟的局面,加速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建设。
国家关注电子商务诚信,将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纲可循”。
电子商务协会致力于电子商务诚信,必将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逐步引导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企业诚信的建立,使电子商务更有生命力。
山于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 尤其是诚信机制还不够完善,就需要各层次人员共同来建立。
严惩制假者虚假信息和制假售假对社会和市场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世界各国对商业信息的真实性要求十分严格,对商业信誉十分看重,对虚假作弊者的惩罚相当严酷。
我国需要加大打假力度,对造假者进行严惩,在此基础上,市场才能成为一个良性的、健康的市场,才能得到合法有效的发展。
信息中介中间商最有希望发展的市场是那种山于市场效率低,使买方和卖方都承受了不必要成本的市场。
信息不对称对电子商务的阻碍将会使我们确认电子商务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
当前考虑购买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可能还要求求助于信息中间媒介的服务,这是专门从事估价其他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或组织,并且他们还出版和发售产品并进行公司排名。
消费者经常会愿意为监视和报告产品和公司信誉的信息中介媒体支付费用。
比如说,有些消费者订阅出版物以跟得上排名变换。
口前,网络中介最典型得是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快捷、方便的找到相关信息。
其次还有网上拍卖行、在线咨询服务网等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用的信息,并且使得到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与预期相近。
信息的不对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
如果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电子商务必将会在其领域有效发挥其积极性,实实在在蓬勃发展,使其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悦欣,孙洪墨.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潘勇.论电子商务中的“柠檬”问题[J].科研管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