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1 《观察物体》说课稿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2013年新北师大版教材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一方面运用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次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教科书安排和设计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是间接观察物体,让学生经历“观察实物——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

实物观察是看图观察的基础,看图观察是实物观察的发展。

本节课教学的是期中的第二个内容:间接观察。

教学目标:经历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间接从物体的上、前、后、侧面观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学生:三、说教法:(一)创设情景:首先,我创设了“观察物体一般从哪些方向开始”的问题情境,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到台上展示实物并演示指出上、下、左、右、前、后面等六个方向,然后老师小结:左右两面又合称为侧面;前面称为正面;后面又可称为背面、反面;从而让学生明确观察物体一般从哪几个方向去观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接着课件出示课本例题的主题图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师鼓励描述准确的学生。

(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学生交流,同桌说一说。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观察物体的方法,二是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找出物体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找出物体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模型,找出物体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五章“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观察记录本,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特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他们注意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例题: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对方手中的物体,并记录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球体:圆形,光滑,无边界长方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有边界正方体:正方形,有四个直角,有边界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物体,如电视、冰箱、沙发等,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物体,并描述它的形状和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了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关注教室里的物体形状和特征;在讲解例题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互相观察并记录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观察物体数学说课稿

观察物体数学说课稿

观察物体数学说课稿观察物体数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

第一学段是在二年级上册,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作准备。

第二学段是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一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

第一学段的教材中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景图,下面给出从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位置关系和形状。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1.使学生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面,一次观察最多只能观察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2.通过观察、想像、操作等数学活动,能够而且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一个、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2 观察物体 看一看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2 观察物体 看一看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2 观察物体看一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例如用手掌、尺子等测量物体长度。

3.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差异。

4.启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培养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如何正确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教学难点:教学如何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用手举起一些物体,例如一张纸、一支笔、一本书等,让学生说出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

2.之后,让学生自己带上一些物体,同样对物体进行观察。

并请学生把物品放在黑板前面或者桌子上方,让全班同学帮助观察,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新概念引入1.重点讲解如何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例如通过手掌的大小、或者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物体长度。

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例如把书和铅笔放在一起,对比两者的大小。

3.引导学生比较物体的形状,例如把圆形和方形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 拓展运用1.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些物品,例如用纸片折叠出不同的形状,或者用橡皮泥制作出不同大小的球体等。

2.让学生在制作物品的同时,观察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物体的观察能力。

4. 总结回顾1.重点总结该节课的知识点:如何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并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

2.回顾讨论学生自己制作的物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找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观察,并写在作业本上。

2.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观察心得和体会,以提高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五、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比较物体大小大小手掌形状尺子颜色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如何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等。

北师大版第二册《观察物体》说课

北师大版第二册《观察物体》说课

北师大版第二册《观察物体》说课
北师大版第二册数学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
 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观察物体。

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学习形式化的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为后者更具有实用性。

《观察物体》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本课是在学生对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己有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学习观察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判断,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逐步培养和形成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教材只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其实学生的观察远远发展的比教材要求的要快,不仅从正面、侧面、从上、下、左、右都可能进行观察。

教师就应根据学生这一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观察的机会。

 新课标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方面:
 (一)经历对某物的观察活动,初步体会到从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17页。

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
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

《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

《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节是一节新授课(二)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二、说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三、说教法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成功、学的愉快四、说教具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数学新世纪多媒体课件一套寓言故事光盘一盒数码相片几张一辆玩具小汽车几个布娃娃四把茶壶学具有:每个小组一辆玩具小汽车布娃娃一个有柄茶杯可选带不易摔坏的茶壶五、说教学过程(一)说整体设计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第一层:创设情境直观感知(5分钟)第二层:表象认识、领悟方法(15分钟)第三层:概念形成、诱思转化(10分钟)第四层:深化迁移拓展运用(10分钟)(二)说局部设计1、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1)情境一:猜猜她是谁(图片导入:背面侧面正面)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她是谁②师:“小朋友我们刚才从那几个方向来观察的(设想: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猜”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2)情境二: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光盘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师:“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都很爱听故事下面老师就为你们讲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盲人摸象’也叫‘瞎子摸象’请看大屏幕”(光盘演示)……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他们都说对了”“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样子该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设想: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2、表象认识、领悟方法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准备让学生6人一组围成一个长方形而坐先让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各自说说看到的小汽车样子;然后再推磨式的交换座位观察再说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每次观察的结果都要在小组里交流可以边指边说这样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深入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一个情境:淘气和笑笑周末准备去动物园参观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小汽车让学生说出淘气和笑笑分别看到的是幅图接着我启发学生:“同学们刚才从前、后、左右两边观察小汽车淘气现在还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请同学们也站起来看一看你桌面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我继续诱导学生:“那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小汽车呢”因为学生已具有了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的知识所以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还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然后我让学生依次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看到的汽车样子教学过程到此我会适时提出以下问题:⑴你每次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汽车形状一样为什么⑵你现在知道小汽车样子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估计学生都能说出观察的感受)接着我会提出:“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应怎样观察一个物体”有了大量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学生一定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到此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地诱导下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探索出观察物体的方法那就是要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解决了教学的重点3、概念形成、诱思转化我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能力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的教学活动:我出示布娃娃等物体并不停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变所观察的物体变换角度观察的结果会所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第二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一题我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一起来到动物园的熊猫馆他们看到熊猫可爱极了于是他们就给熊猫拍照大家来看看一张相片是淘气拍的一张相片是笑笑拍的第三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二题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辨认物体⑴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参观完熊猫馆接着又来到新地方大家想不想知道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一头大象的尾巴)你们猜猜看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面与具有的生活经验他们会为这究竟是一头大象、一匹河马、还是一头犀牛而争论不休在他们热烈的争论声中我提出问题:“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动物”学生沉默一会儿之后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老师让我们再看看这只动物其他的特征”“那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法”然后我就逐次出现鼻子、象腿、象牙、耳朵让学生观察学生最后一致认为是大象⑵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在大象馆看见了小猫和猴子也在观察大象你们来看看小猫和猴子各看到什么最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会问学生:“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部分”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点”或者说:“要从不同的位置看”此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教学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设想:这样设计练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方法的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4、深化迁移拓展运用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欲望最能得到满足基于这一点我准备进行两个层次的游戏⑴第一层次:根据13页的第三题“看一看、说一说”我创设以下情境:淘气和笑笑从动物园回来淘气邀请笑笑到他家做客茶几上摆着一把茶壶(电脑演示主题图)我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并把自己看到的形状说出来再让学生边判断边连线最后汇报结果第二层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杯子变换位置来观察简单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画不完可回家继续完成)(设想:我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并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又能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到此整个活动过程基本结束为了使每位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本节的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准备做如下延伸:让学生回家与家长自选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并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六、说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基本上不需要板书所以此部分略写七、在新课改实验中如何运用“诱思教学论”进行教学最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身边的同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又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满含热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接着我依据新课标“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的思想运用了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观察不同角度的小汽车亲身体验到“角度不同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感悟并探索出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灵活变通的运用方法我又设计了“猜认物体”的游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画画”活动体现了新课改课程整合的思想数学课中也有施展绘画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但可以学数学还可以画数学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游戏)学生通过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手做、动脑思、动笔画全员、全程参与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动手实践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习后学生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说学情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

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

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内容。

一、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新授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而且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我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

2. 新课导入: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选取一些物体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评价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课程结束后设置了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观察物体看一看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观察物体看一看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观察物体看一看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7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观察物体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点;二是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不同的物体图片,如球、正方体、圆柱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讲解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如球体是圆形,没有边角;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有两个底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如“找出不同的物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说明理由。

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物体形状和特点的认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判断物体的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观察物体:球体:圆形,没有边角正方体: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两个底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物体的形状。

2. 描述一下自己的房间,包括房间的形状和特点。

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了不同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7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7张PPT)

第二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一题我创设情境:淘气和 笑笑一起来到动物园的熊猫馆,他们看到熊猫可爱极了,于是他们 就给熊猫拍照,大家来看看哪一张相片是淘气拍的,哪一张相片是 笑笑拍的?
第三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二题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辨 认物体。 ⑴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参观完熊猫馆,接着又来到新地方,大家想 不想知道? 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一头大象的尾巴)你们猜猜看。
板块二、表象认识、领悟方法。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准备让学生6人一组,围成一个长 方形而坐。先让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各自 说说看到的小汽车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推磨式的交换座位观察, 再说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每次观察的结果都要在小组里 交流,可以边指边说。
这样,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 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 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深入。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一个情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 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 体事物。 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 置关系。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 ,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 (1)情境一:猜猜她是谁? (图片导入:背面-侧面-正面) 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她是谁? ②师:“小朋友,我们刚才从那几个方向来观察的?
(设想: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猜”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 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向与位置的 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 准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分析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及目标:数与代数: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六单元:购物。

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运用所滨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经验和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一个或两个几何体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乐于与人合作,并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我让学生准备的学具是家家都有的鞋盒子,通过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参与并适时引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进行辨认、想像、猜测、分析等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1、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一、调用旧知、激活体验出示课件:这是我从不同方位拍到的我们小熊娃娃的图片.为什么4张图片会有所不同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是从不同的方位拍摄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样引出课题。

(并板书:观察物体)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第一个活动:整体感知(观察鞋盒子)每4人一组一个长方体的鞋盒子 ,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实物指出正面、左面、上面。

(并板书)为了引导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我再进一步提出观察要求,每组同学的眼睛都分别垂直于正面、左面、上面,把观察后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

为了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使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位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观察物体_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看一看第一课时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

(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

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补评: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猜一猜1.(出示图片)这是淘气从上面看到的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魔方、粉笔盒。

2.(出示图片)这是笑笑从侧面看到的一个物体形状,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书柜、衣柜。

3.(出示图片)现在,淘气和笑笑一起走到他的正面去观察,它是什么呢?长方体的箱子(其中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德惠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二 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

德惠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二 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主要内容是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形成初步感受。

使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方向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四、说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

(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原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

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说课稿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

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成功、学的愉快。

四、说教具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如下:教具:数学新世纪多媒体课件一套,寓言故事光盘一盒,数码相片几张,一辆玩具小汽车,几个布娃娃,四把茶壶学具:每个小组一辆玩具小汽车,布娃娃,一个有柄茶杯。

可选带不易摔坏的茶壶.五、说教学过程(一)说整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第一层: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5分钟)第二层:表象认识、领悟方法。

(15分钟)第三层:概念形成、诱思转化。

(10分钟)第四层:深化迁移,拓展运用(10分钟)(二)说局部设计。

1、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

(1)情境一:猜猜她是谁?(图片导入:背面-侧面-正面)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她是谁?②师:“小朋友,我们刚才从那几个方向来观察的?(设想: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猜”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2)情境二: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光盘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都很爱听故事。

下面,老师就为你们讲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盲人摸象’,也叫‘瞎子摸象’,请看大屏幕”。

(光盘演示)。

……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他们都说对了吗?”“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设想: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

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2、表象认识、领悟方法。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准备让学生6人一组,围成一个长方形而坐。

先让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各自说说看到的小汽车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推磨式的交换座位观察,再说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

每次观察的结果都要在小组里交流,可以边指边说。

这样,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深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一个情境:淘气和笑笑周末准备去动物园参观,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小汽车,让学生说出淘气和笑笑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

接着,我启发学生:“同学们,刚才从前、后、左右两边观察小汽车,淘气现在还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请同学们也站起来看一看你桌面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我继续诱导学生:“那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小汽车呢?”因为学生已具有了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的知识,所以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还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

”然后我让学生依次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看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

教学过程到此,我会适时提出以下问题:⑴你每次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汽车形状一样吗?为什么?⑵你现在知道小汽车是什么样子吗?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估计学生都能说出观察的感受)。

接着,我会提出:“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应怎样观察一个物体?”有了大量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学生一定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到此,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地诱导下,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探索出观察物体的方法,那就是要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3、概念形成、诱思转化。

我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能力,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的教学活动:我出示布娃娃等物体,并不停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变,所观察的物体变换角度,观察的结果会所变化。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第二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一题我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一起来到动物园的熊猫馆,他们看到熊猫可爱极了,于是他们就给熊猫拍照,大家来看看哪一张相片是淘气拍的,哪一张相片是笑笑拍的?第三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二题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辨认物体。

⑴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参观完熊猫馆,接着又来到新地方,大家想不想知道?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一头大象的尾巴)你们猜猜看。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面与具有的生活经验,他们会为这究竟是一头大象、一匹河马、还是一头犀牛而争论不休。

在他们热烈的争论声中,我提出问题:“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动物吗?”学生沉默一会儿之后,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老师,让我们再看看这只动物其他的特征”“那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法。

”然后我就逐次出现鼻子、象腿、象牙、耳朵,让学生观察。

学生最后一致认为是大象。

⑵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在大象馆看见了小猫和猴子也在观察大象,你们来看看小猫和猴子各看到什么。

最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会问学生:“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部分”。

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点”。

或者说:“要从不同的位置看。

”此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教学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设想:这样设计练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方法的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深化迁移,拓展运用。

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欲望最能得到满足。

基于这一点,我准备进行两个层次的游戏。

⑴第一层次:根据13页的第三题“看一看、说一说”。

我创设以下情境:淘气和笑笑从动物园回来,淘气邀请笑笑到他家做客,茶几上摆着一把茶壶,(电脑演示主题图)我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并把自己看到的形状说出来。

再让学生边判断边连线,最后汇报结果。

第二层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杯子变换位置来观察,简单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画不完可回家继续完成)(设想:我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并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又能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到此,整个活动过程基本结束,为了使每位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本节的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准备做如下延伸:让学生回家与家长自选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并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基本上不需要板书。

所以此部分略写。

七、在新课改实验中,如何运用“诱思教学论”进行教学最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

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身边的同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又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满含热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

接着,我依据新课标“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的思想,运用了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观察不同角度的小汽车,亲身体验到“角度不同,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感悟并探索出了观察物体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灵活变通的运用方法,我又设计了“猜认物体”的游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的“画画”活动,体现了新课改课程整合的思想。

数学课中也有施展绘画才能的机会。

学生不但可以学数学,还可以画数学,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游戏),学生通过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手做、动脑思、动笔画,全员、全程参与,亲身体验。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动手实践,会与人合作交流。

学习后,学生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