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统计学基础》复习内容第⼀章统计总论1.统计⼀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3.统计学的研究⽅法4.统计学的⼏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的职能第⼆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案的构成内容4.统计调查⽅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法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3.统计分组的关键4.统计分组的⽅法:品质分组⽅法、变量分组的⽅法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法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第⼀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依次排列。
第⼆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
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 全距÷组数全距= 最⼤变量值-最⼩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
(第⼀组的下限要⼩于或等于最⼩变量值,最后⼀组的上限要⼤于最⼤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第四章综合指标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例相对指标⽐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和种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和种类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五章抽样估计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样本个数3.抽样误差的⼀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提供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 变异性的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 分布形状的测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描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的对称性,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是对称的,偏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正偏的,偏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负偏的。
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的尖峰程度,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尖峰的,峰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平坦的。
2.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用于计算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和事件的概率: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事件的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进行统计推断。
以下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数值。
27871统计基础课后习题.doc
第一章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该企业的全部职丁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1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1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1随着统计研究H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和互转化%1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并4•下列总体屮,属于无限总体的是()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③城由年流动人口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④工业屮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5•下列标志屮,属于数量标志的是()①学生性别③学生专业②学生年龄④学生住址6•下列标志屮,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②工人年龄④工人工资7•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有()①劳动生产率③单位产品成本②废品量④资金利润率&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①平均工资③销售总量②工资总额④上交利润额9•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①数量标志③质量指标②品质标志④数量指标%1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12•变貝是指()%1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1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1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14•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关系是(%1统计设计是基础%1统计调查是基础15•—•个统计总体()%1只能有一个标志③可以有多个标志%1统计分析是基础%1统计整理是基础%1只能有一个指1•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 得到如下资料,其屮,统计指标有(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1全地区产值3亿兀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基础统计复习资料汇总
基础统计复习资料汇总基础统计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总体X 有X1,X2,X3,…,X N个单元随机抽取n个组成样本单元:x1,x2,x3,…,x n则:N——总体容量n——样本容量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数据的分组、整理1.写出最大值X max、最小值X min2.求出极差d = X max -X min3.分组,算出组距、组中值据样本的单元数,求出分组数的经验值为:样本单元数40-50 50-100 100-200 200-500 >500分组数6-8 7-10 9-12 12-17 17-20 上限:每一组数据中最大的变量值下限:每一组数据中最小的变量值组距= 极差÷分组数= 上限-下限组中值= (上限+ 下限)÷24.计算频数和频率频数= 各组分配的统计单元数频率= 各组单元数占总体单元数的比重= 频数÷各单元数之和(n)5.作频率分布图二、例题例:设以不重复抽样方式从1600块面积为0.4公顷的林地所组成的总体中等概地抽取50块林地组成样本,样本各单元的蓄积量值为:1.5 0 10.3 4.3 4.1 711.18.5.5 8.811.812.5 3 12.3 2.7 8.7 3.5 .1 7.4 10 5.4 11.3 1.6 10.7 5.4 .7 7.6 4.9 7.6 11.2 4.2 .5 .3 2.9 6 5.7 3.17.79.62.94.216.65.84.66.4试进行数据整理解:1. X max = 16.6 X min = 02. 求出d = 16.6 -0 = 16.63. 分组,计算组距、组中值分为10组,组距= 16.6 ÷10 = 1.66 ≈1.74.计算频数(f i)、频率分组组中值划正(上限排外)频数f i频率0 – 1.7 0.85 正正一11 0.221.7 – 3.42.55 正 5 0.13.4 – 5.14.25 正┬7 0.145.1 –6.8 5.95 正┬7 0.146.8 – 8.57.65 正 5 0.18.5 – 10.2 9.35 正 5 0.110.2 – 11.9 11.05 正┬7 0.1411.9 –13.6 12.75 ┬ 2 0.04 13.6 – 15.3 14.45 0 0 15.3 – 17.0 16.15 一 1 0.02 合计50 1 4. 作频率分布图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一、平均指标的计算1.算术平均数X = ( x1 + x2 + x3 +… +x n ) ÷n = ( ∑x i ) ÷n2.加权平均数X = ( x1f1 + x2f2 +x3f3 + … +x n f n ) ÷n = ( ∑xi f i ) ÷( ∑f i )3.众数= 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或最普遍的标志值4.中位数M e当n 为偶数时:中位数= ( X n/2 + X n/2+1 ) ÷2当n为奇数时:中位数= X(n+1)/2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1.极差d = X max -X min2.总体方差σ2 = [ ∑(X i-X )2 ] ÷n = (∑X i2)÷n -X23.样本方差S2 = [ ∑(X i-X )2 ] ÷( n -1 )4.总体标准差σ= √σ25.样本标准差S = √S26.离散系数(变异系数)V = σ÷X三、例题例1.测量10株苗木高度(单位:cm),得下列数据:52.7,50,55.4,61.2,55.4,49.5,50,55.4,55.4,61.2求这10株苗木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统计学复习资料整理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也称全距,用R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R=max(xi)-min(xi)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V=S/X。
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三大统计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χ2)定理:设n个相互独立并且都服从正态N(0,1)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n,记则随机变量χ2服从自由度为n的χ2分布。
统计变量服从卡方分布,其含义是:在给定概率α的条件下,满足或者说表达式的概率为α。
T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N(0,1),Y~χ2(n)记。
则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
设T~t(n),0<α<1,对于满足下列等式的数t a(n),称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对于较大的n(>45)可以同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u a作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χ2(n1),Y~χ2(n2)记,则随机变量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度为n2的F分布,记作:F~F(n1,n2)若F~F(n1,n2),易知:,若则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完全由样本决定的量,叫做统计量;或者说不含有其他未知量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统计量可以看做是对样本的一种加工,它吧样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总体的其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S 2。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称为估计量,用符号θ表示。
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都可以是一个估计量。
而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第一章统计和数据(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3)统计数据质量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
(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平均数:x 二2 4 10 11| 14 151096 9.610(2-9.6)2(4-9.6)2 川(15-9.6)2n -110-12、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进行两项能力测试。
在A 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 标准差是15分;在B 项测试中,其平均数是 400分,标准分数是50分。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一一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I按性质不同 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只能用数值来表现)II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 都相同不变标志。
不变标志: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27871统计基础公式
全距(R )= 最大变量值 - 最小变量值组中值 =(上限+下限)/2 = 下限+组距/2 = 上限-组距/2结构相对指标 = 总体某一部分的数值 / 总体全部数值比例相对指标 = 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 / 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指标 = 甲空间上某项指标数值 / 乙空间上某项指标数值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 计划任务数)*100%强度相对指标 =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 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动态相对指标 = 报告期指标数值 / 基期的指标数值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nxn x x x x x n ∑=+⋅⋅⋅+++=321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ffx f xf f f f f x f x f x X n n n (212211)调和平均数公式:∑∑=xm m H 调和平均数:也叫倒数平均数,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简单几何平均数公式:nnnx x x x x G ......321⨯⨯⨯==∏加权几何平均数公式:∑=∏fifi i x G例如:∑=∏fi fi i x G -1=%1.41069.1*046.1*038.1*025.1*021.125210841=-中位数:计算中位数所在的位置(n+1)/2,该位置对应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中位数的计算公式有下限公式和上限公式。
中位数下限公式(较小制累计时常用):d f Sf x M mm L e 12--+=∑中位数上限公式(较大制累计时常用):d f Sf x M mm U e 12+--=∑式中:距。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的累计次数;中中位数所在组后一组表示较大制累计频数栏的累计次数;中中位数所在组前一组表示较小制累计频数栏数;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限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表示中位数;d S S f X X M m U L E 1m 1-m ;+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首先要根据次数最多的原则确定众数所在的组,即众数组,再用比例插值法推算众数的近似值。
统计学复习公式和知识点整理ppt课件
Chapter 5 统计推断
计算题公式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样本成数的分布
E(X )
重复 抽样
(X)
n
E(P) p
P p1 p
n
不重复 抽样
E(X )
(X)
2 N n
n N 1
E(P) p
P
p 1 p N n
n N 1
Chapter 6 分析时间序列
知识点回顾
发展水平
Chapter 6 分析时间序列
•时 间 数 列6.2.1 发展水•序平与时平均平发均展水数平
•时 期
y y1 y2 yn 1
•每天资料
n
n
yi
•连 •续
•时
•点 •间
•持续天内 •指标不变
•间隔 •相等
y
y1 f1 y2 f2 yn fn f1 f2 fn
y
1 2
y0
指数体系
三因素分析
a1b1c1 a1b0c0 a1b1c0 a1b1c1 a0b0c0 a0b0c0 a1b0c0 a1b1c0
平均指标指数分析
x1 f1 x1 f1 x0 f1
f1 x0 f0
f1 x0 f1
f1 x0 f0
f0
f1 f0
帕氏指数
k
p
p1q1 p0q1
kq
p1q1 p1q0
算术平均数指数
k
p
k
p p0q0 p0q0
kq
kq p0q0 p0q0
调和平均数指数
kp
p1q1 p1q1
kq
p1q1 p1q1
kp
kq
Chapter 7 统计指数分析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一一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类: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u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 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 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 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 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
《统计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则个体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同质性B.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C.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差异性D.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同质性5.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的百货商店B.每一个百货商店C.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D.每一位工作人员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8.在总量指标中,其数值受时期长短影响的指标是()A.实物指标B.价值指标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9.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应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3%,则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97.94% B.8% C.2% D.102.11%10.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1.采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时,当各组的权数都增加1倍时,平均数( ) A.不变 B.增加1倍C.是原来的一半D.无法判断12.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 106:100,这是( )。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13.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14.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 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间断的时点数列的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D.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资料15.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16.已知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8%、6%和10%,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 A. 105%×108%×106%×110%B.(105%×108%×106%×110%)-100%C.(5%×8%×6%×10%)-100%D.5%+8%+6%+10%17.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A.报告期 B.计划期 C.基期D.任一时期18.按综合指数变形的要求,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形式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时,其权数应该是( )A.11pq B.01p q C.10p q D.00p q19.设p 为商品价格,q 为销售量,则指数∑∑010qp q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A.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C.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D.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20.某企业的产值,2013年比2012年增长21%,其原因是() A.产品价格上升9%,产量增长了12% B.产品价格上升10%,产量增长了11% C.产品价格上升10.5%,产量增长了10.5% D.产品价格上升了10%,产量增长了10%21.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 A.该省每一所高校B.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C.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D.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22.次数分布中的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 A.愈大B.愈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无法确定2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确定D.无关24.下列关于标志变异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 B.反映现象总体的集中程度C.反映现象总体的联系程度D.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差异程度2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1-p B.pq C.)p 1(p -D.p (1-p)2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D.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27.1011q p q p ∑-∑表明() A.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C.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销售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28.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采用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采用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29.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30.累计增长量等于()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3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A.均是连续型变量B.均是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3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3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3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3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3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3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固定构成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3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B.准确性原则C.系统原则D.及时性原则39.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40.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 A.10% B.30% C.100% D.9.09% 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2.时期指标的特点有( )A.只能间断计数B.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C.具有可加性D.不具有可加性E.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3.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便能计算出()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定基发展速度4.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变动情况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 ) A.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 C.总平均价格指数 D.销售额指数 E.个体指数5.受两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是( ) A.0)X X (=-∑B.)X X (-∑f=0C.)X X (-∑为最小D.2)X X (-∑为最小E.2)X X (-∑f 为最小7.关于趋势直线方程,bt a yˆt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a 是t 等于零时的趋势值 B.b 是趋势线在y 轴上的截距 C.b 是趋势线的斜率D.b表示时间t变动一个单位时,趋势值t yˆ平均变动的数量E.当b前面是负号时,说明y t与t是负相关8.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E.重点调查9.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所能够反映的是()A.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B.销售额的总体变动情况C.销售量的总体变动情况D.价格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E.销售量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10.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三、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三种含义。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以非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通常是描述性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的分布:数据的分布描述了数据的值在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数据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偏态分布等。
3.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学科。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测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差、方差等。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学科。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例如利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推断的方法,例如检验总体均值是否等于某个特定值。
5.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
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计数法、频率法、几何法等。
6.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7.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指总体的某种特征值,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比较样本数据与给定假设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等。
9.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10.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科学的统计推断。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第一章统计有三个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总体数量特征及数量关系。
(学科性质:方法论)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统计工作的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统计总体: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统计学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特征;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可量性). 指标:反应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可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率、平均)。
变异:指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指可变化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树枝也叫做变量值(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系统、和完整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时点状态)。
4、按搜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方案的设计:一、确认调查任务和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地点,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1、一次性调查2、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的情况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时点2、正确选择普查的时期3、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应尽可能的同时进行4、同类普查的内容在各次普查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用以反应总体的基本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871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统计学基础项目1 基础知识第1讲统计的基本问题领会1、统计实践的起源:统计起源于人类最初的统计实践活动,对统计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
熟知2、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A、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
(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B、政治算术学派:起源于17世纪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格朗特和威廉.配第,威廉.配第著的《政治算术》,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C、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比利时,主要代表人物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他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逐步形成了“数理统计学”。
D、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由德国大学教授尼斯首创,主要代表人物为恩格尔和梅尔,他们认为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
掌握3、统计的含义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即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的数字资料,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也是国家制定政策、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3.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方法论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不断提高。
随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学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二者是理论和实践和关系。
由于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联系紧密,所以习惯上把这三者通称为统计。
领会4、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第2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熟知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研究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就性质来说,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和具体性。
领会2、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领会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相关分析等。
(其中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贯穿统计研究的全过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a、大量观察法:是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或足够量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b、统计分组法: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这种统计研究方法就是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来反映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3讲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熟知1、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a统计总体:简称总体,就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的某一现象的全部数据的集合。
b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各项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
b样本:是从统计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部分总体单位。
2、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
b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必须是大量的。
c差异性:是指同一总体中的总体单位除了保持同质性外,在其他很多方面必须存在差异。
领会3、统计总体分的分类: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数量是无限的或者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计数的。
品质标志表现。
领会4、标志的分类: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数量标志表现是用数值来表示的数量标志按照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是否有变化,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领会4、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变动规律可分为定性变量: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
随机变量:变量的变动没有一定的规律,人们不能预知其变动结果。
(2)变量按其数值特征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数值特征呈现连续状态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数值特征呈现离散状态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
领会5、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一个完整的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所属时间、指标所属空间范畴和环境条件等四个要素) 掌握6、统计指标的类型:(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对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掌握7、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即个体)特征的。
(2)统计指标都必须可量,而标志未必都可量,例如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联系:(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而来的。
(2)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领会8、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与基本分类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用以说明总体各方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分类:根据统计研究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性指标体系和专题性指标体系根据统计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和微观统计指标体系项目2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概述第1讲领会1、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标志值的过程。
意义: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来年,统计调查处于基础阶段,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获取现象总体的真实资料的基础工作,又是下一阶段进行资料整理的分析的基本环节。
熟知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
领会3、统计调查的种类:(1) 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2) 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4)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采访调查、问卷调查。
(5) 此外,也有人根据调查工作时间的周期长短,将统计调查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指调查周期在一年以内的调查,间隔超过一年的为一次性调查。
) 领会4. 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a、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
b、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性全面调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
c、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特点:(1)既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2)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
(3)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特点。
作用:(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可以用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4)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d、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e、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典型调查的选典方法:(1)“解剖麻雀“的方法“划类选典“的方法 (2)(3)“抓两头“的方法典选调查的特点:(1)深入细致的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2)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主观判断和决策。
第2讲统计调查的方案设计领会1、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 确定调查目的(2)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和拟定调查表(4)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 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熟知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谓调查对象就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一社会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
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具体单位。
熟知3、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的区别: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调查期限是指整个调查工作的时限。
第3讲统计调查的方法领会1、统计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观察法、询问调查法、实验法、报告法、网上调查法等。
1. 观察法:又称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亲自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计量、登记,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2. 询问调查法:又称直接调查法,是调查人员以询问为手段,从调查对象的回答中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
(它是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熟知3. 实验法:是指通过某种实践活动的验证法去收集有关资料的调查方法。
4. 报告法:是由调查单位根据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照统一的表格及填报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5. 网上调查法:是一种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介的调查方式。
(是最流行的)熟知第4讲调查问卷的设计领会1、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统计调查的重要工具,是一种以书面形式记载和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反映和看法,从而获得所需资料和信息的表式。
、问卷设计:是根据调研目标和所需资料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调查领会2 问题有序排列,形成调查表的活动过程。
领会3、问卷的基本结构:前言、主体、编码、结束语等。
领会4、问卷设计的程序:确定调研目的、来源和局限阶段 (1)(2) 分析样本特征,确定问卷类型阶段确定数据收集方法阶段 (3)(4) 确定问题回答形式阶段(5) 决定问题的措辞阶段(6) 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阶段(7) 评价问卷和编排阶段(8) 获得各方面的认可阶段(9) 预先测试和修订阶段(10)准备最后的问卷阶段(11)具体实施阶段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 文字要表达准确。
(2) 问卷要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句。
(3) 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免对填卷人生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合作(4) 问卷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
(5) 问题设计排列要科学(6) 使用统一的参考架构(7) 有利于数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