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上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上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窃窃私语B. 纵情任性惟妙惟肖C. 翠色欲流狂风暴雨D. 美中不足震耳欲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深受感动。

B.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C. 这个工厂里有许多工人,他们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D.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歌声优美动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B. 他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 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让人百读不厌。

B. 他做事粗心大意,经常出错。

C.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喜爱。

D. 我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很大。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像是生病了。

”(苍白:颜色不健康)B. “他这个人很吝啬,从不肯帮助别人。

”(吝啬:过分节俭)C. “她做事很有条理,井井有条。

”(井井有条:非常有序)D. “他的话让人感到很奇怪。

”(奇怪:不寻常)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他学习成绩很好,是我们班的佼佼者。

B. 这个苹果很甜,可以吃。

C. 他很勇敢,敢于面对困难。

D. 这本书很有趣,值得一看。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

B. 我很喜欢看电影。

C.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D. 他明天要去北京。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成绩很好,是我们班的榜样。

B.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趣,引人入胜。

C. 他工作很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值得一游。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洪亮,可以传遍整个教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4分)1.(1每空1分,共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古诗文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

“夜发清溪向三峡,(1) ”,地点转换中相思暗生(李白《峨眉山月歌》)。

“(2) ,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名隐含诗人满腹的担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崔九堂前几度闻”,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乡书何处达?(4) ”,地名是家的方向,可望却不可及(王湾《次北固山下》)。

“(5) , ”,在碣石山看到了波涛汹涌,高山耸立的景象(曹操《观沧海》)。

“(6) , ”,“天涯”成为游子心中无限忧伤的远方(马致远《天净沙》)。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7) , 。

贤哉,回也”,表明颜回即使住在非常简陋的房子,依然不改乐道之志(《<论语>十二章》)。

2.(3分)请你选出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古代人在交流中经常使用敬辞和谦辞。

敬辞如令尊、尊君、贵姓、高见等,谦辞有家父、舍弟、拙著、寒舍等。

B.《春》最后三段,运用了生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春天“新生”“美丽”“健壮”的特征。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引导下,走出了迷茫绝望,获得了新知和幸福。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被合称为“四书”。

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我们企盼走进冬天。

然而北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

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cūguǎng( )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①,守住冬天的这片jìng mì( ),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zhùxù( )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啬自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篇章。

2023-2024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2023-2024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语文试题(2023.11)注意事项: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这是岁月精心(zhù)蓄的香。

偌大一个天地,都在喷着香、吐着甜,像刚出炉的蜂蜜糕。

是桂花开了。

一出楼道口,花香就扑过来。

原本烦(zào)的心,仿佛瞬间有了着.落。

别看这花模.样细小,有些怯.弱。

事实上,它是花里的穆桂英,性子粗犷.得很。

它香得直冲云(xiāo),它香得根深(dì)固。

阳台上、客厅里、书房中、厨房里,到处浸着它的香。

连衣服上随便抖抖,都能抖落一堆桂花香。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着.落zhuóB.模.样móC.怯.弱qièD.粗犷.ɡuǎnɡ2.文段中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伫燥宵缔B.贮躁霄蒂C.储燥霄缔D.贮躁宵蒂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声音越来越高。

B.在运动会上,参加方队展示的男生女生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C.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D.他在学习上,不仅勤奋刻苦,废寝忘食,而且方法得当,懂得温故知新....。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写作文时,同学们要有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

B.济南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D.粼粼.(nín) 淡雅.(yá) 徘徊.(huí) 反悔.(hu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全卷四个大题,共22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交回。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顺利迈入初中学段,开启新的学习征程。

“新”,意味着面临未知和挑战,但不要担心,不要迷茫。

我们一起脚踏实地,注重积累,探究识“新”;我们一起联系所学,吟哦讽诵,温故知“新”;我们一起转换视角,链接生活,推陈出“新”;我们一起心怀激越,借笔生花,焕然一“新”。

让我们开启一次全“新”的语文体验之旅吧!探究识“新”一、阅读小昆的学习笔记,完成1~7题。

(共14分)学习日期:2024年9月1日学习感受:今天,我领到了新书。

翻开七年级的语文课本,使我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那是春天奏响的新乐章.澄澈的河水,贮蓄着绿意的水藻,让济南的冬天充满了新的生机。

春雨清新而润泽,为世界增添新的活力;夏雨热烈而粗犷,让万物展现新的资态;秋雨端庄而沉静,给人们带来新的怀想;冬雨自然而平静,使大地孕育新的希望。

“新”就是我今天最深的感受!学习发现:回家后,我对“新”字展开了探究,发现“新”字的形体演变经历了以下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字的含义,我还查了工具书:新《说文解字》:新,取木也。

从斤,辛声。

【释义】“新”,其字形由“辛”“斤”组成,右边的“斤”代表斧头,左边的“辛”是一段木柴的形状。

所以,“新”字的本义是______。

《现代汉语词典》“新”字释义摘录①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与“旧、老、陈”相对):~风气/~品质/~的工作;②刚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郎/~媳妇;③没有用过的:~笔/这套衣服是全~的;④(Xīn)名姓。

原来,我们日常使用的“新”字,有这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啊!1.“学习笔记”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

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

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的分歧.时,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借大自然诗意地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给语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粗犷.分歧.(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jué) 别(zhù) 蓄(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②和③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 .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D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3.(3分)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朱自清《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的人们,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机;老舍《济南的冬天》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美的享受。

B.《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金色花》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总分评分一、试题(共9小题)1.默写。

(1),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本学期我们所学的《论语》中感叹时光飞逝,一刻不停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客路青山外”中“客路”的意思是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本文选自《》,是南朝(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5.文中友人对陈太丘起初尊称为“”,在传统文化中也可将其称为,后来因认为他(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语句)而直言其“非人”。

陈元方则始终以平和的语气将友人称呼为“”,由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风"的意象经常吹拂在古诗之中。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______,______”,诗人见风而生思乡之情;曹操《观沧海》中的“______,______”,描写了秋风中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描写了广阔江面上风正船行的景象。

(2)“花"的意象经常开放在古诗之中。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借菊花表达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杨花落尽之时听到友人被贬的悲痛。

【答案】①. 春风又绿江南岸②. 明月何时照我还③. 秋风萧瑟④. 洪波涌起⑤. 潮平两岸阔⑥. 风正一帆悬⑦. 遥怜故园菊⑧. 应傍战场开⑨. 杨花落尽子规啼⑩. 闻道龙标过五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萧、瑟、潮、阔、悬、遥、菊、傍、啼、溪。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xiào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

“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

“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语: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你今天多几分钟的努力,明天少几小时的烦恼。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改为(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B.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作家,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是他的代表作。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作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六则○7,寒梅着花未?《杂诗》3、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调查(7分)(一)、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有计划11%每读必做0%(4分)光;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划线部分进行仿写。

(3分)4、按课文提示填空。

(4分)写人叙事的文章都通过精彩的叙事彰显人物特征。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马克•吐温叙述了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的几件事,如(写出一件即可),突出马克•吐温的个性;《小巷深处》中叙述了养母英姨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条件,她,(写出一件即可),使我们感受到她的精神。

二、阅读(5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7分)“泯6.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7.翻译下列句子。

(6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你从仲永的经历获得怎样的启发?(4分)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C.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雕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赴汤蹈火B. 瓢泼大雨恣意妄为C. 毕恭毕敬瞒天过海D. 呆若木鸡毕恭毕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深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植树活动,许多同学都积极响应。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因为性格孤僻,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 下列词语中,与“湖光山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山清水秀B. 风和日丽C. 银装素裹D. 绿树成荫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真高啊,好像插到了天上。

B. 那条小河清澈见底,河底的沙石历历在目。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非常有趣。

D. 夜晚的星空,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莫名其妙C. 腹有诗书D. 色厉内荏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清脆动听。

D.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引人入胜。

7.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十点钟睡觉。

B.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因为性格孤僻,所以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D.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读起来非常有趣。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绿化优美。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清脆动听。

D.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读起来非常有趣。

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非常有趣。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 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 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 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 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 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 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 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 得了偏瘫, 被界定为二级伤残, 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 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 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 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 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 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 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 “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 都是动词。

B. “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奇幻(qí huàn)B. 惊愕(jīng è)C. 翩翩(piān piān)D. 磨砺(mó 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看到他那诚恳的态度,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使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爱劳动,是老师的好帮手。

D.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懒洋洋的,关键时刻却表现得非常出色。

B.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是一首优美的旋律。

D. 老师对同学们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诗歌、小说和散文。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C. 我明白了: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D. 小明说:“老师,我明白了您的意思。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个知识的宝库。

B. 小明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C.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银盘。

D. 春天的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B.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毅力(yì lì)D. 轻松愉快(qīng sōng yuè kuài)7. 下列句子中,书写规范的一项是()A. 我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表扬了我。

B.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C.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打篮球。

D. 这个故事很有趣,我讲给你听。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一2024学年上期期中学业水平评估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大自然演绎着四季的变化,异彩纷呈,周而复始。

七年级开展的“感受自然走进四季”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走进郑州四季】下面是小豫同学观察周边景物时写的一段随笔,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春天,贾鲁河边新芽吐绿,澄.()澈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如意湖上红莲绽放,湖边挺拔的乔木掩饰着似锦繁花;渐入仲秋,没有了夏的热烈与粗犷.( )。

落日余①________(辉晖)中,氤氨着桂花香,酝酿着一场秋意的盛宴。

冬是文人墨客的宠儿,他们热衷于向她寄②_________(拖托)情思,否则一腔心绪似乎也会飘飘荡荡,没有着.( )落。

倘若一年四季少了秋,大概也会失去很多情味吧!(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cheng kuang zhaoB.deng guang zháoC.cheng guǎng zhudD.deng kuang zhuo(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体会古诗中的四季】优秀的诗词作品浩如烟海,所以积累诗词要分类整合。

小豫发现很多诗人常常通过四季风物寄寓自已的无限情思,请你帮他整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用一支笔写尽四季的景与情:同样写春,李白说“①__________,②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因牵挂友人,连春日都显得凄凉悲惋;杜甫则说“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江南逄李龟年》),借暮春的落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菜的慨叹:同样写秋,曹操写下“树木丛生,⑤________。

⑥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显示出树木、百苹的生机勃勃和大海的波澜壮阔:而岑参低吟“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通过断壁残垣间竞相开放的菊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云南文山文山市文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文山文山市文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6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友(zhì) 哀悼(diào) 忏悔(chàn) 妇孺皆知(rú)B.迭起(dié) 震悚(sǒng) 矜持(jīn) 大庭广众(tíng)C.惩罚(fǎ) 累赘(zhuì) 瞬息(shùn) 诲人不倦(huǐ)D.缠绕(rào) 晶莹(yín) 猥琐(wěi) 仙露琼浆(qí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深宵妥贴锋芒毕露血气方钢B.字帖失意历尽心血颠沛流离C.愧作怀恋言外之意以生作则D.烦躁执着轰轰烈烈苛捐杂税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到写文章,他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

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

A.经常不止反映不以为然B.常常不止反应付之一笑C.常常不只反应付之一笑D.经常不只反映不以为然4.下列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真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满分:120分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成绩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一场秋雨,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

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

山舒缓,似淡yǎ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 );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

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沐.浴在大自然之中……(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淡yǎ( )沐.浴( )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像秋日醉人的醇酒B.散发出醉人的醇香C.像秋日收获的庄稼D.像羽毛一样的轻盈2.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一幅图片配一段文字,展示花之美。

(4分)翠蔓临风,柔条似柳舞动着缀满枝条的金钟般的黄色花朵,黄色的花蕾和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和风情,向人们频频诉说着春回大地的喜讯。

3.小豫写了下面一段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3分)当秋粮入仓时,农民就开始筹划,哪些储藏,哪些出售,哪些留种。

, ; , ,默默归土,腐朽自己,以肥沃育神奇,来年的春天,添枝强干,生生不息。

①秋过歇息,秸秆根茎渐次回田淤沤,为来年的土地肥沃蕴储②适时凋落,不再吸取根的养分③这样来年入春就从容有序、不会饥荒不及;土地春夏倾尽养分输送作物④落叶亦如此,为了来年树干更加粗壮,叶片更加厚实4.小文写了一首有关母爱的小诗,请你帮他完善。

(4分)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示例:迎春花上学后,母爱 , , 。

长大后,母爱 , , 。

5.默写填空。

(8分)品味经典,欣赏美景。

我们从“,”中欣赏到视野开阔、大江直流的景象(《次北固山下》),我们从“水何澹澹,”中体会到大海的壮美景观(《观沧海》),我们从“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感受到春日韶光(《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8小题,26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î)栖.息(qī) 澄.清(chéng) 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 枯涸.(hé ) 禀告 (bǐn) 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 雏.形(chú) 泯.灭(mǐn) 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 厄.运(è) 迸.溅(bèng) 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致C.点缀多姿多采萧然起敬D.伫立轻飞曼舞梦寐以求3.把下列人物与文学作品或创作主张对应连线。

(2分)A.马致远 a.创立儒学,主张德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朱自清 b.元朝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C.孔子 c.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D.老舍 d.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5、下列各句能和“天边偶尔漂浮着的白云”连接成贴切比喻的一项是(2分)A像条条闪耀的银链。

B像片片光滑的羽毛。

C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D像缕缕洁白的棉絮。

6、名著阅读(6分)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呢?① 我最欣赏《》中的(2分)。

②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推荐理由(2分):7、按要求默写(8分)(1),要留清白在人间。

(2)洛阳亲友如相问,。

(3)咬定青山不放松,。

(4)好雨知时节,。

(5),花重锦官城。

(6)七八个星天外,。

(7)孤村落日残霞,。

(8),夜静春山空。

8、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2分)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地往教室里走。

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座位上。

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听话,上次在教室追打同学,老师教育了他,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都不快走两步。

”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同学的好朋友,你会怎么说?(1)言外之意:(2)你说的话:二阅读与理解(44分)(一)阅读文章,然后答题(13分)人体里的“军事学校”——胸腺在人体的胸骨后面,有一对颜色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形器官。

这时还不到两重的“家伙”到底于人体有何作用,多少年来医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60年代末,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胸腺的功能才逐渐被揭开。

原来,在人体防御“外敌”入侵和平定“内奸”战斗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医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

很多人知道,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主力军。

当它们发现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便会立即同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直至把入侵者消灭为止。

但说来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当这些淋巴细胞刚从骨髓里制造出来的时候,都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入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由此可见,胸腺对于人体健康是生死攸关的。

老年人的胸腺逐渐萎缩,胸腺机能衰退,抵抗能力日渐低下,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

几个星期后,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

有两只虽长至成年,但后来都患上癌症,终归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人体内还经常会有一些越轨的细胞,它们常常“改头换面”,无视人体的统一指挥,占山为王,无休止地生长。

这些变异的细胞是酿成肿瘤的隐患,如果不把它们及时消灭的话,那是会危害生命安全的。

而经过胸腺“培训”的淋巴细胞,除能消灭入侵之敌外,还学会了识别内奸异己的本领,它们游弋全身,癌细胞即使乔装打扮,它们也能发现,及时把这些“叛逆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会患肿瘤的原因。

相反,据调查,在大部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以上事实给了医学家们很大的启示——能否通过增强这些淋巴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呢?他们从动物的胸腺里提取出一种叫胸腺素的物质,用作肿瘤患者的实验治疗,现在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效,这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胸腺”被医学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的原因是2、作者对下列具体内容是用什么作比喻的?(1)病原微生物:(2)变异细胞:3、引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4、“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一批”能否改为“三只”“五只”为什么?5、“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先后”不能删去的理由是:6、“据调查,在大部分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句中的“数量”和“功能”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二)阅读《春》选段,然后答题(16分)春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_(A、绊 B、伴 C、拌)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14、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15、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

(2分)(l)卖弄:(2)宛转:16、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2分)17、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a句:b句:18、"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2分)?19、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3分)20、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

(至少两句,2分)(三)、阅读《我喜欢书》(作者:白夜)然后答题(15分)①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②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

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

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③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

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

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

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

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

④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

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

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⑤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

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

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

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

⑥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

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

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

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⑦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

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

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

《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

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⑧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

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⑨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

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

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21. 作者说“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喜欢”的原因。

(2分)22.第③段写到“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

”①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种阅读感受:(2分)②尽管那时“我”还小,可是对书为什么却能如此“入迷”?(2分)23. 第③段中“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句中的“拦路虎”指(3分)24. 根据作者的读书体会,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①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②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25. 请根据语境提示,仿照前句,试将文章末句补充完整(2分)“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三、作文课余时间: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聊天、游戏,有人喜欢下棋、打球……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

请以“课余,我喜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1. A2.D3A ---- b B ------d C -------a D -------c4. B5.C 6 D 7—9略二、10.(每空格1分)①自己②同丘③喜悦的样子④用鞭子打11.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各1分)12.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省略的主语未写扣1分,“为”要翻译出来。

)13.原因: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颗童心(前两点必须答,答对一点得1分)14.春花争艳图(1分)15 (1)有意显示、炫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