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50页PPT
合集下载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3张PPT)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2226e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e.png)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红军长征的过程 3、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4、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从1928—1930年,中
长征到底有多难?有多苦?
敌人围堵 物质匮乏
环境恶劣 前路茫茫
长征胜利的原因: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③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 ④坚持群众路线,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⑤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思考:如此沉重的代价换取长征的胜利,值不值 1. 1934年?10月长征出发:约30万人;1936年10月长征结束:约2.5万人;抵达终点
者为出发人数1/12。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 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2. 红军牺牲营级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长征途中年龄最小的女红 军名为王新兰,年仅11岁。
过雪山草地
• 血战湘江
1936.10红军
1935.10
• 遵义会议
三大主力会师 甘肃会宁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吴起镇
• 四渡赤水
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 飞夺泸定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渡赤水,打乱 追剿
• 爬雪山 • 过草地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跳出包围圈
• 突破腊子口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f197ac9e314332396893de.png)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C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B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累
苦
不
不
累
苦
看
想
看
想
革
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五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
(1)陕北会师: 时间: 1935年10月 军队: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三大主力会师: 时间: 1936年10月 军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请思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234ff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8.png)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2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f5e69ffd0a79563c1e725f.png)
遵义战役娄 山关纪念碑
遵义战役,发生在1935年2月24日至28日;而红军第一次占领 遵义,是当年1月7日,遵义会议是1月15日至17日。
第四站:遵义
在遵义曾经召开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非 常重要的会议。说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 间、会议内容和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内容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
第九站:过草地
受到的。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 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 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
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二怕
脚底下更软、更滑,稍有不慎就摔 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几 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有
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
一次,部队正在淌水过河,突降暴
去湘西与 红二、六 军团会和!
渡过湘江人数从8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 万锐减至3万多人 线,
去贵州 敌人力 量薄弱!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一站:瑞金(红色故都)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
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湖南境内良田 到宜章之间。11月14日,红军右路军攻克宜章,左路军攻 占九峰山监视粤军。15日红军全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红 军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虽未经过激烈战斗,但减员2.4 万。这也震惊了蒋介石。他急忙调湘、粤、黔、桂四省军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 诞生
(1949年) 14年(1935年) 14年 (1921年)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 大革命的失败、第五 次反“围剿”的失利
转 折 点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48f5d4f61fb7360b4c65b4.png)
50万
8万
失 败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 1932年到上海,后到苏区担任军事 顾问。他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际 上独揽了红军的指挥权。第五次反 “围剿”开始时,李德等人提出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 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在 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后,又提出“不 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 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与优势敌军 决战,敌人分路向中央苏区首都瑞 金进攻后,他又分兵御敌,使红军 处处被动挨打。
2.长征行军:在370多天的征途中,红军只休 整了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 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 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每 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3.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 追击,堵截和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 上,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大 渡
泸定桥
毛尔盖
雪山
四 川 四渡
赤水
赤
长
安顺场
河
湖
强渡 乌江
江
强渡 大渡河
江
金 沙
水
遵义 贵
南
贵阳
突破敌人四道 江 封锁线
西
红 军 长 征 路 线 示 意 图
福 建
瑞金
州
1934.10.
西
巧渡金 沙江
强渡湘 广 江 ·
阅读下列材料
1.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 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 至少占40%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17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c79b9dfd0a79563c1e722f.png)
探究问题:
1、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 困难 和问题?
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 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 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 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2 、 红军能够克服这 些困难靠的是什么?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 天,我们还有必要发 扬长征精神吗?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永 往直前、不怕牺牲、战胜一切 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渡 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
(4)“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开 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金沙江
红军巧渡金沙江, 从此跳出了敌人 的包围。
赤 水
遵义
乌 江
红军强渡 乌江,解 红军在这里打 放遵义。 过一场恶战, 损失惨重。 瑞金
河流
湘 江
红一方面军
请你说出序号代表的地方?长征经过的省?
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
福建、江西、广东 、湖南、广西、 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分属四 川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
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尝试分析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的原 因。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博古李德“左” 倾错误主张
吴起镇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过雪山、过 草地 飞夺 强渡 大渡河 巧渡 金沙江 泸定桥 四渡 赤水 强渡 乌江 遵义会议 (1935.1) 放弃去湘西 改道贵州 渡过 湘江 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fc5deff90f76c661371a40.png)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 大渡河 , 飞夺 泸定桥 , 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 在 吴起镇 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在 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长征的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练一练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 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 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 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伟大传奇”是 指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州
瑞金 建 1934.10.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福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 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 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 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 告长征胜利结束。
08汶川大地震过后 中国人民的团结
玉树地震 鲁甸地震
以史鉴今
发扬传承长征精神
苦不苦?
累不累? 想想长征二万五 想想革命老前辈
本课小结: 长征的经过
1934年10月 ,红军从 瑞金
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
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抢渡乌江, 攻占遵义 召开 遵义 会议, (转折点) 四渡赤水河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2、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博
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 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 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 李德的最高军事上的指挥 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2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62f45cbb4cf7ec4afed0ef.png)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前的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攘外必先安 内”
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
1931.11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成立
从1931年起, 日本侵占我国 东三省,又欲
进犯华北。
农 刘志丹等 村
贺龙等
革
命 彭德怀等
根
据
毛泽东、朱德等
地
邓小平等
去贵州 敌人力 量薄弱!
去湘西与 红二、六 军团会和!
渡过湘江人数从8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
万锐减至3万多人
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一站:瑞金(红色故都)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
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湖南境内良田 到宜章之间。11月14日,红军右路军攻克宜章,左路军攻 占九峰山监视粤军。15日红军全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红 军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虽未经过激烈战斗,但减员2.4
第十站 突破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第十一站:胜利会师:吴起镇、会宁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 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 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 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 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万。这也震惊了蒋介石。他急忙调湘、粤、黔、桂四省军
: 第二站 湘江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 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 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 鱼。”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前的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攘外必先安 内”
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
1931.11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成立
从1931年起, 日本侵占我国 东三省,又欲
进犯华北。
农 刘志丹等 村
贺龙等
革
命 彭德怀等
根
据
毛泽东、朱德等
地
邓小平等
去贵州 敌人力 量薄弱!
去湘西与 红二、六 军团会和!
渡过湘江人数从8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
万锐减至3万多人
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一站:瑞金(红色故都)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
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湖南境内良田 到宜章之间。11月14日,红军右路军攻克宜章,左路军攻 占九峰山监视粤军。15日红军全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红 军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虽未经过激烈战斗,但减员2.4
第十站 突破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第十一站:胜利会师:吴起镇、会宁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 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 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 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 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万。这也震惊了蒋介石。他急忙调湘、粤、黔、桂四省军
: 第二站 湘江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 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 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 鱼。”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11fc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7.png)
A.强渡乌江 C.渡过金沙江
B.攻克遵义 D.会宁会师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6.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其中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的地点应该是( D )
A.A C.C
B.B D.D
7.(跨学科·音乐)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 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转战的历史,如歌词中三大主力军 胜利会合的地点是( A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A.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B.长征前,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江西 C.红二方面军途经安顺场、泸定桥、毛儿盖到会宁 D.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变得机动灵活
14.(2023·湖北武汉)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 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 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 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 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A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开的伟大意义
家国情怀:了解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红军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瑞金
生死攸关
吴起镇
围剿 毛泽东
核心概念梳理
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期间,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分别从长江南北各 苏区撤离,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余里,因此长征又 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略转移”是什么。 (1分)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2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6419e7aa00b52acfc7cac9.png)
介石已经判明红军的意图,在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埋伏重兵...... -------刘伯承《回顾长征》
讨论:长征路上最困难的时候,
红军队伍该做怎样的抉择呢?
应该按照既定的方 针,继续去湘西与红 二六军团会合,复兴 后再回来。 应该该向敌人力量 薄弱的地方去,建立 新的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意义:
1、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1、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 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
局常委 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
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
的事件了。”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20万
30万 40万 50万
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 胜利
3万 7万 朱、周 8万 博古 李德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全线出击 打阵地战 失败 防御保守
会宁 会宁
红四 方面军
红二 方面军
中央和红一
方面军
1936年 10月, 红军三 大主力 会师, 宣告红 军二万 五千里 长征胜 利结束。
据统计: 参加长征的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平 均年龄不足20岁,14到18岁的战士占百分之四十。 红军长征共爬过18座山,其中5座海拔4千多米终 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 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2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b385f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9.png)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二七惨案、 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折 点
由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立新中国
读图说史
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图一、图二中分别召开的是 哪次会议?请分别说出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敌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1933年
分散兵力
五
至
50万
10万 博古
次
1934年
李德
进攻冒险
失 败
防御保守
问题: 1.请你根据材料预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依据:当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 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1932年
军队人数 敌我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领导人 毛泽东
第四次 1933年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战略战术 结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胜利 各个击破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制定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红军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4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易错点: 1.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遵义会议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长征的胜利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9张PPT+素材)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9张PPT+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caff9a60066f5335b812105.png)
图说 长征
瑞金——中国工农苏维埃 政府旧址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 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图说 长征
红军长征突破湘 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
长征途中,红军拼死英勇冲杀,突破 了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江,但
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图说 长征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湘江战役 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强渡,解放遵义 与敌人一场恶战,损失过半 从此跳出敌人 的包围圈 强渡,飞夺沪定桥 声东击西,打乱敌人的追剿 计划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的 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 征胜利结束
长 征
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
胜利的保障: 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
某同学是这样描述长征的:
1933年10月,红军从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出发,刚开始由于犯了“右”倾错误损 失惨重,四渡赤水之后,在遵义召开了会 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后 红军巧渡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一路胜利进军,最终在1936年10月在陕 西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部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优质课件
![(部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ffec0caef8941ea66e05eb.png)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1、内部的矛盾; 2、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 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 3、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 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
——毛泽东 材料二: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 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1949年)
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14年 转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巧 渡金沙江,逃出敌人包围圈。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进入格草雀地儿两山三等天十,几红座军雪的山干;粮红就四基方本面上军吃在完历了时。1年多的
•“就长靠征吃中野,菜翻、越草的根海、拔树44皮00充米饥以。上”的老雪红山军就彭有永5座清,说其,“有的 野菜中、梦野笔草山有、毒夹,金吃山了都轻是则两呕次吐经泻过肚。,重则中毒死亡。前边的部
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就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了。”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第五次反“围剿” 新中国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的失利 点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起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对自己说:风雨过后一定会见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1、原因:1933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2、时间: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军8 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部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实用课件
![(部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dffa325fbfc77da369b123.png)
(2)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点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使中国革命开 始走上胜利的 道路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河
由被红动军变四为渡主赤动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意义:打乱了敌 人的追剿计划
内容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由于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遵义会议
瑞金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强渡大渡河 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乌江
1934年10月
巧渡金沙江
湘江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中央革命根据地首都瑞金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央革命根据地首都瑞金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点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使中国革命开 始走上胜利的 道路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河
由被红动军变四为渡主赤动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意义:打乱了敌 人的追剿计划
内容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由于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遵义会议
瑞金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强渡大渡河 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乌江
1934年10月
巧渡金沙江
湘江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中央革命根据地首都瑞金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央革命根据地首都瑞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共3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3ee7a36529647d2728525b.png)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古镇赤水
肃
腊子口
西
大 中央红军第一次渡赤 水河的渡口——土城 康 渡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红军二渡赤水河 渡口——太平渡
腊子口
河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泸定桥 安顺场
雪山
河
四
川
长
江
赤
湖
江 西
1935年8月, 红军征服了雪山 以后,在毛儿盖、 波罗子一带集结 休整待命。前面 就是纵横数百里、 神秘莫测、人烟 稀少的水草地。
福 建
金 沙
水
贵阳
贵 南 州 广 西
江
瑞 1934.10. 金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甘
黄
陕
肃 西
腊子口
河
西
草地
江
1934.10.
瑞 金
福 建
1934年11 月,湘江之 战打响。经 过红军拼死 冲杀,突破了 敌人四道防 锁线,渡过了 湘江,但是损 失过半,只 剩三万多人。
黄
陕
肃
河
西
腊子口
西
大
康
毛尔盖
渡
泸定桥
雪山
河
四
川
长
江
安顺场
红军英勇渡乌江
湖 江 西 贵 南 州 广 西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古镇赤水
肃
腊子口
西
大 中央红军第一次渡赤 水河的渡口——土城 康 渡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红军二渡赤水河 渡口——太平渡
腊子口
河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泸定桥 安顺场
雪山
河
四
川
长
江
赤
湖
江 西
1935年8月, 红军征服了雪山 以后,在毛儿盖、 波罗子一带集结 休整待命。前面 就是纵横数百里、 神秘莫测、人烟 稀少的水草地。
福 建
金 沙
水
贵阳
贵 南 州 广 西
江
瑞 1934.10. 金
行难
食难
御寒难
甘
黄
陕
肃 西
腊子口
河
西
草地
江
1934.10.
瑞 金
福 建
1934年11 月,湘江之 战打响。经 过红军拼死 冲杀,突破了 敌人四道防 锁线,渡过了 湘江,但是损 失过半,只 剩三万多人。
黄
陕
肃
河
西
腊子口
西
大
康
毛尔盖
渡
泸定桥
雪山
河
四
川
长
江
安顺场
红军英勇渡乌江
湖 江 西 贵 南 州 广 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08785bf111f18582d05a18.png)
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D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 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 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 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 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 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5.17《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 (共31张PPT)(共31张 PPT)
巩固练习
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
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
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 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两次。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 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 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 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 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