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有这么一首打油诗:“眼前有景道却无,为赋新词强说愁。

搜肠刮肚凑字句,作文苦水无处流。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慢。

作文教学是我颇烦恼的一个课题,我一直在研究,在困惑,在探索……学生无话可写,咬笔杆、抓头皮、发呆、搜肠刮肚……无从下手,“无米下锅”。

一方面是身处农村,他们占有的读书资源和素材极少,素质及知识欠缺;一方面是我们老师的心态不正确,功利心太强,片面追求语言优美华丽,过分强调思想高尚,为了得高分,逼着孩子在固定的格式里说套话,说言不由衷的话,把孩子作文的兴趣给抹杀掉了。

学生为了凑字数而编造、造假,本来应该是直抒胸臆、随情赋物的作文,成了孩子们说假话说空话的一个工具。

我们忘记了一点——作文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

想想看,为什么孩子们与家人一起闲聊,或与同学一起讨论时他们认为有趣的事情时,他们表情那样丰富生动,言语滔滔不绝,还常有连珠妙语?为什么当要求孩子们坐下来正正规规写作文时,他们却往往愁眉苦脸,无话可说;实在憋不过,只好写一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孩子怕写作文,不是作文可怕,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把孩子们吓怕了。

鉴于此,我选了百花园四里的“能说会道”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有话可说——说得好,写的自然就好。

我认为写的清楚的孩子,也一定说得清楚;反过来,说得清楚的孩子,写得也一定清楚。

写得不清楚的孩子,就先让他说清楚。

说的环节不过关,
写的环节一定不合格。

所以,在本节课上,学生同桌说,小组说,说老师,说家乡的路,说家乡的房子,说校园的变化……人人畅所欲言,不吐不快。

“说得出口”为“写得成文”提供了起跳的踏板,为“下笔有神”开辟了一条绿色的通道。

不过,令我难为情的是,我们孩子交流的词语还是匮乏,句子的表述还是笨拙、平淡,缺乏“神”,难登大雅之堂。

这与我们老师平时的教学方式的。

这堂课,启示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孩子多表达,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多评议。

时时积累,乐于记录,长时间熏陶,会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采。

以后,我会继续开设阅读课,鼓励课外阅读。

据了解,美、加等国的小学生人均年阅读课外读物15-20本;而我们农村的学生,连个零头都谈不上。

这样的状况,表达不完整,或表达不贴切,甚至思路紊乱,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经典名家大篇是我打算新开设的一个阅读课程,让孩子领悟其中的精髓,提高品位,上升层次,全班鉴赏交流,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调动大家学习文学的积极性。

继续提倡学生坚持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写作。

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进步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而写日记,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

还有一点,“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

我以后也写“下水文”,真正体味学生作文的甘苦,及时有效地指导和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
舞。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欣赏我的下水作文,不亚于名家名篇,他们能专心学习、积极模仿,那种迫近而亲切的感觉,是其他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从而能真正达到以情煽情、以文育文的目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得亲自下水,一试深浅。

真希望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训练,我的孩子们能随心所欲地随情赋物,那时,“意在笔先”、“下笔若有神”不再是一个口号、一个幻想。

作文是一种交流工具,怎么想怎么说,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就巧妙说,就是这么回事情啊!很简单的一个理解啊!
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下面就座谈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写,主动想写,而不是被动的应付。

其次,要坚持上好作文课。

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

在这些时间里,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特别是农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实很难,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无疑是赶鸭子上架。

如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
易。

我的做法是:1、尽力让学生自己写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确的写作步骤进行。

禁止抄袭。

题目布置去以后,老师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

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要让学生耐心细致,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

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

2、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

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

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

3、提倡学生坚持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写作。

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进步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因而我们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有在写的体验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

4、教师要积极的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学生和老师花费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学和老师的认真对待,特别教师的批改直接关系到学生再次写作的积极性。

老师应该从眉批、段批、总评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改正进步。

5、
教师批改后剩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作文的讲评了。

事实证明
认真负责的作文讲评是学生作文水平进步最快的环节,而
没有讲评这一环节,就意味着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费
了。

作业讲评时,可以选取写的很好的作文做为范文,师
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写得好。

再找出写的差的同学共同的主
要问题一起探讨,切记单个打击同学,容易使他们丧失学
习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是块硬骨头,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
将其击破,弄懂题意,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先说后写——小学作文训练的“破冰”策略
内容提要:说写并举,先说后写,强化“说”功,有利于减缓作文写作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为作文教学开辟绿色通道。

关键词:创意表达写作
“眼前有景道却无,为赋新词强说愁。

搜肠刮肚凑字句,作文苦水无处流。

”作文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言之痛。

已是不争的
事实:束缚学生思维翅膀、瓦解学生学习兴趣、阻碍语文教学质量的
提升。

这一困局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打破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
浅论自己的探究途径与感悟。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突出表现为重结果而轻过程,把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人为地割裂开来,“就诗论诗,为文而文”的现
象十分普遍,这种简单地操作方法抹煞了作文教学的渐进性和梯度感,无形之中增加了小学生写作的难度。

很显然,大跨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适应能力制造了障碍,以致于形成了学生“谈写色变,下笔无言”的尴尬局面。

依从认识论的规律来思考,所谓写即作文教学乃是“说”——口头表达的延伸。

“说”是前提、基础,是作文教学必经过程。

写是说的书面表现。

唯有正确把握“写”与“说”的依赖依存关系,才有望水到渠成成体成文,才能为作文教学寻觅出路开辟绿色通道。

基于上述认识,根据认识论和系统论的要求,把认识与写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说入手培养观察阅读、实践、感悟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啻为一条可资借鉴的策略。

一、说“观察”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作文教学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学生作文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题目所需的素材虽然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事物,但由于这种经历大都是无意注意,因而在头脑的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而在观察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第一,善于引导观察生活中的
小题材,要处处依着学生的生活圈画圆,让学生有情可察、有色可辨、有味可品;第二,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发现、捕捉、描摹生活细节的能力;第三,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梳理归类,使这些素材在头脑中形成有序的认知结构,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

问题就在于,如果就此让学生着手写作,困难立时就会显现,尤其是在初学作文阶段,学生会感到无从下笔,为此,铺设“引桥”、以减缓作文难度成为当务之急,组织学生在广泛的搜集素材基础之上开展观察汇报交流这一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具体做法是:先在小组内(三、四个人为一小组)大声说出自己的看、听、感,然后各个小组推出代表在课堂上作示范演说,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使学生保证了口、手的一致性,“说得出口”为“写得成文”提供了起跳的踏板,多次练习后,写作就不再感到为难了。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启发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先行说出自己所注意到的人物、景致、事件,不仅能激发他们内在情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主动梳理自己的语言及思维路径,同时也能相互启发、激活灵感。

所有这些工作都为学生下笔述文开展写作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说“实践”
实践即是做、行动。

有道是“书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道听途说终不能触及到生活的本源,表述就会虚假,不真实,七拼八凑,其难可知。

因此,创造实践机会,让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提高创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下列方式在我的教学中多次使用,可谓常用常新屡试不爽,如绘画、制作、表演、种植栽培等。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尽管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但是因为大量机耕机种的使用,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种植作物的机会并不多。

就这方面来说,他们与城里的学生一样对于植物的栽培与管理容易发生兴趣,布置适当的小栽培作业,既新颖有趣,又富有实践性,能给学生的说写带来许多直观的感知。

指导定时管理,并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方法、发现及感受,这样的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手操作及口语表达能力就越强。

在此基础上,作文写作体裁就会越来越宽,表现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强。

三、说“阅读”
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能力需要经历逐步积累,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却无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或表达不解切,甚至思路紊乱,个中的原因不外是缺乏足够的阅读而造成的。

据了解,美、加等国的小学生人均年阅读课外读物15-20本,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应该有极好的启发作用,在此情形之下,我们不难理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句话的意义了。

我们强调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作用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方式各异的写作模式,更主要的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认识事物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

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的
作用,为学生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

《格林童话选》《天方夜谭》《安徒生童话选》虽然耳熟能详,但依然引人入胜;《三国演义》《水浒传》浅易本不乏学生的热捧,《说岳传》《聊斋志异》让学生回味无尽,至于《科学家的故事》《发明与制作》《长征故事》更是同学们的当家读本。

每部书、每篇文章都能带给学生很多新奇的感受,或让他们激动不已,或令他们难以释怀。

通过说一说、表一表、拉一拉、谈一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说出所读的内容或者介绍优美的文章、动人的情节、感人的故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

很显然,经过这样的思维整合,再用笔铺叙、描述,就自然会有一种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的感觉。

众所周知,那种封闭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写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心灵和创新能力,要解决这个困扰之结,就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的教学模式体系,把解放学生的手、眼、耳、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亲手做一做、亲眼看一看、亲口品一品,尤其是在营造“说”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多做工作,诱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让所有学生在写作之前首先进入“我要说”的精神状态,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随心所欲,随情赋物、意在笔先、下笔若有神。

说写并举,先说后写,强化“说”功,不仅不会谈化写的意识,削弱写的能力,而且,由于在写之前展开了一连串周到细致的铺垫工作,因此学生则不会产生种种畏惧心理,若能再辅以适当的写法指导与训练,作文教学必将迎来“暖春”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