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语文复习方法策略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I卷的“新”体现在,20题让学生区别叠词和单音节词在表意功 能的不同,即区别“处处、微微、早早”和“处、微、早”在语 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1题,虽考的是标点符号——逗号,但仔 细读题,该题考的是“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而非逗号的 功能有哪些;22题,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 “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本题虽说考的是 “像……似的”这种结构的表意功能,但它把文段一和文段二结 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的大方向。
总之,无论高考语言运用题如何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理解 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平时教学中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守住语文教 学之根的着力点。
语言文字运用Ⅱ 【真题再现】 2023年全国卷的语用II试题汇总如下:
【题型变化】 1.稳中有变
从题型结构上看,语用部分保持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表 现在新课标I、II卷和全国乙卷上,这三套试卷的语用试题依旧是传统 的题型模式,即分为语用一和语用二两部分,“变”表现在全国甲卷 上,甲卷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变成了一则小语段。
【试题详解】 新课标I卷语用二试题详解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 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叠词的效果,如音韵美、画面美、渲 染强化、描摹性,然后结合各自的语境分析。如“处处”,意思是“到 处”“各个地方”“所有地方”,文中“处处显出干燥,结实”是说便 道上到处都是干燥、结实的,而“处”意为某个地方,“处处”显然比 “处”的范围广。如“微微”,意思是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是程度副词,两个“微”叠用形容程度更轻,文中“黑土的颜色已微微 发些黄”是说黑土发黄的色彩很浅,在程度上比“微”更轻。如“早 早”,比常时为早,很早,是时间副词,文中“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 一趟”是说祥子拉车的时间很早,两个“早”叠用比“早”更能凸显时 间之早。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普通高等学校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超实用高考各科复习方法策略总结

超实用高考各科复习方法策略总结

超实用高考各科复习方法策略总结2023超实用高考各科复习方法策略总结随着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复习的进度条已经拉到了冲刺阶段,接下来同学们要争分夺秒地应对各科的复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超实用高考各科复习方法策略总结,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各科实用复习法文综合地理自然地理是失分“重灾区”在复习中不要把知识绝对化,更不要死抠教材中的某句话、某个词;不要把教材中的内容随意加深和扩展,复习中应该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会思考,会运用。

一、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锁定复习重点。

二、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对照考点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仔细研读试题范例。

三、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1.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通过分析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形成条理化知识。

2.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联系;自然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或框架。

四、加强自然地理概念的理解。

常见易搞错的概念有7个:零度经线、零点子午线与180度经线,暖锋锋前雨与冷锋锋后雨,凸岸与凹岸,上中天与下中天,集水线与分水线,槽线与脊线,飓风、台风与热带风暴。

五、高考地理四大专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选修部分)的复习中,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失分的“重灾区”。

政治可能再次出现计算型、函数图像型选择题在复习时尽可能把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内容和逻辑上的联系构建成关系密切的网络,即知识集成块。

强化记忆知识脉络,达到涉及一点便能联想起整个知识网络的目的。

一、选择题虽然题量少,但分值高、风险大。

政治12道选择题,大约用时10~15分钟。

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计算型、函数图像型选择题。

二、关注20__年高考的重大时政热点素材。

历史可选择题分数增加得分率低一、选择题:题量减少,但分数增加,难度也随之增加。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设错规律探索
1. 曲解文意(联系上下文,比对词语或句子时,务必整体理解:看大意 是否基本相同,看是否混淆范围,是否混淆语气,是否张冠李戴,是否偷 换概念,是否以偏概全,是否颠倒时态,看是否于文无据等)
2. 不合逻辑(看推断是否符合逻辑,重点关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 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3. 论证特点(学会分析理据关系——论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学会分析 论证的角度、结构、方法、语言等)
主观题比较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2022 2023 2024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 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4分)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202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同上)
提示:三年设题方式未变。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202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202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题 202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篇幅都比较短,文字较简洁,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 具有文化性、传统性的特点。
2.信息密度较大,文字简短但包含陌生化、科技化、前瞻性的信息。 3.试卷中信息性文本的主题以文艺理论为主,也经常会涉及社会伦 理、历史科学等主题。 4.选文社会性和时效性比较强,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借此促使学生思考所处的时代及个人选择。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7篇)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7篇)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7篇)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篇1文字表达答题技巧讲解: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其次数,其次对,最后是理。

【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

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例如,2023年高考(微博)25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考查语境要求: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心情愉快,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考试前夕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情紧张,一是对考试充满信心,但是只有后一种才会有歌声,同时还要在语句中出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等几个词语。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

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课件98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课件98张
(建议以文言词语、文意概括为主) 综合热点专题——根据高考不同形式文本选择
(建议涉及传记、议论、杂记、散文等文本)
最新的“四省联考”(教育部命题)
(二)“问题专题”示例
总体思路: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有何要求? 主要问题在哪里?
具体展开: 学生现状:自我反馈表(阶段性)、群体性与个体性 原因策略:学情调查表 理论实践:内容组织、例题选取、练习力度、复习整理 反思调整:训练后的补充、调整、复练
难道考试的时候某句读不懂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C.诗人通过一扇小窗能远不距能根离据该欣句赏在文这中幅的位画置作来推,敲领猜测略呢?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反思: 诗歌理解,依据该句在诗中的关键位置,利用上下文进行大胆有效反向推测。
以2021届成都三诊为例:
设题——情感的相互“掣肘”与“套板”
B.“各自有四时”“盛过当同衰” ——情感指向
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 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审题:
16年开始,古诗鉴赏的提问风格和策略发生了变化,题干设置很具体,把一 个笼统的问题清晰地分解出来,题干几乎就是提供了答题思路。例如:
• 【2016年高考全国卷1】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 笼统地问,老问法是:请谈谈你对前四句的理解,或者前四句在诗中有什
分析:C项,“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表述有误,原文 是“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 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找借口,不愿到任办公。这种类型就是侧 重对文字细节的理解。
典例三——2021届成都市二诊考试第12题
原文相关: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考点-五类文言实词一、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般地说,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鄙”。

“鄙”原意为“边邑”,边填自然“偏远不起",从而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辞,如“鄙人,\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

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其他的义项。

二、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少量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的词义己经发生了变化。

例如:“布衣”的古义:平民。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现代汉语中“布衣”的意义:用布做的衣服。

我们把古代汉语中这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层组织”,如“树皮”等。

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本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二)词义缩小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表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册则利’p ,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具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番”相反的气睐。

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三)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一种对象转移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转移。

如“币”古代指礼物,现在指“钱”。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评析及教学备考启示教学设计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评析及教学备考启示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同时,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技巧也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感兴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喜欢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爱通过实例和实际应用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主要围绕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评析及教学备考启示展开。以下是对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1.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的基本概念:
-全国卷的定义和特点
-全国卷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全国卷的出题规律和考试趋势
2.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的评析方法:
-试题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合作。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展现出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小组展示中,部分小组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掌握高考语文的考试规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提升学生对高考语文考试趋势的把握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备考启示,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技巧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三语文高考试题21题考前复习策略

高三语文高考试题21题考前复习策略

21题考前复习策略一、逻辑推断题(一)题型展示与试题解析说明1、逻辑仿写【2019届绵阳一诊】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口的方式..另两处问题。

(5.......,说明分)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署假,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

因为参与了补习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

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须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

只要刹住这股“歪风”,孩子的假期就会有蓝天白云.①参与了补习班,孩子也不确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

【参考答案】21.②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确定会割裂家庭亲子关系③刹住补课“歪风”,孩子的假期也不确定就会有蓝天白云(写对一处给2分,写对两处给5分)【试题解析】逻辑推断题实际考查的是考生精确、严密、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实力,有参照推断句子方式的要求。

考生解答此题需抓住两点:辨清逻辑,辨明句式。

因此:不合理的推断不给分;未参按例句方式的句子不给分。

此外,2019届绵阳三诊与2019届成都一诊都考查了此种题型。

经过反复训练,信任你们已经驾驭了此类题型的应试技巧与方法。

2、逻辑分析【2019届绵阳二诊】21.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显明的宣扬鼓动口号,它的逻辑性干脆影响到对人的感染力。

请分析.....。

(5分)..下列两条标语的不合理之处(1)起点高,动力大,目标大,成功大(2)要想成功,必先发疯,今日疯狂,明日辉煌【试题解析】此次命题是考查“逻辑与语文学习”的一次形式上的创新,与2019年的思维导图和2019年的逻辑推断错误命题一样,针对的都是公众表达的逻辑错误。

此次命题的要求是“分析”,不仅是“指出”,第(1)句的逻辑错误是说法确定,“起点高”“目标大”与“动力大”“成功大”并非确定关系,因为“动力大”不确定能坚持,当然不确定“成功大”。

第(2)句的逻辑错误是,动机不良、价值观不正确、过度的疯狂可能会导致自身迷失甚至毁灭,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功和辉煌了。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总结整理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总结整理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总结整理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总结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与的重要选拔性考试。

以下是我预备的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高考阅读题答题技巧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谈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7.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谈论类文章:回答清晰谈论的问题是什么,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白(论证了)+论点。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一、语文基础题1.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认真,看清晰。

2.先排解最有把握排解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颜色、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示。

读音正误辨别时,留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好像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期,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解法”,而且要留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留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殊生疏”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2024年(新高考卷+全国卷)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2024年(新高考卷+全国卷)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2.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老舍3. 《围城》的作者是谁?A. 钱钟书B. 张爱玲C. 林语堂D. 沈从文A. 《项链》B. 《羊脂球》C. 《悲惨世界》D. 《红与黑》5.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哪位哥伦比亚作家?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阿尔贝托·贾平托C. 路易斯·博尔赫斯D. 伊莎贝尔·阿连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2. 《边城》是沈从文的长篇小说。

()3. 《雷雨》是曹禺的独幕剧。

()4. 《子夜》是茅盾的长篇小说。

()5. 《茶馆》是鲁迅的戏剧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____线索。

2. 鲁迅的《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______》等短篇小说。

3.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在____大学任教。

4.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讲述了女主角为了一条____而付出巨大代价的故事。

5. 《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____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呐喊》的文学价值。

2. 请简要介绍《边城》的故事背景。

3. 请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特点。

4. 请举例说明《围城》中的讽刺手法。

5. 请简述《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红楼梦》中的情节,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以《狂人日记》为例,谈谈鲁迅作品中的批判精神。

3. 请从《边城》中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4. 请结合《骆驼祥子》的内容,谈谈你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5. 请分析《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的象征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呐喊》中《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高考语文复习方法策略一端正心态,细水长流。

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提高比其他学科慢。

其实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怎样的时间范围。

一星期,那或许不行;但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

语文成绩提高慢的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

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

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

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

只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去做,经过一段时间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语文成绩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考往往选教材中的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考查内容,注重知识综合应用。

重视教材复习是练“功”,而精练试题是练“武”,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

1、文言文、古诗。

掌握老师点到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

诗歌要求背诵默写并弄清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2、现代文。

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梳理文学常识;尽量地从结构、表现手法理解文章;做写作方面的积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学形象等。

三建素材本,走成功路。

准备两个本子:一作文素材积累本,一基础知识摘录本。

一遇到自己不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

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

这些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选择题得分。

四抓好阅读,促进写作。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

高三时间宝贵,建议少读或不读流行小说、青春小说,读一些中外名著快读或导读之类的辅导书籍。

建议每天抽20— 30分钟浏览报纸杂志,如《南方周末》《散文》《演讲与口才》《杂文选刊》《做人与处事》《格言》《青年文摘》《读者》《书屋》《读者俱乐部》等。

适当做些摘抄,为写作储备素材。

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

1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材料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

2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涉及不同领域,古今中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注意素材的新颖、别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怕高考作文了。

坚持按一定规范写作,至少半月一篇习作,一定按平时所学规范写,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

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五连练边悟,注重细节。

要做适量的考点练习和综合练习。

一要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的每个考点的解题规律、技巧,并与实际做题过程相结合,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法宝;二要养成规范的做题习惯,如用笔在题中、选项、原文重点处勾画;又如分配好各大题做题时间,掌握考试的节奏。

语文的小题分值较小,同学们做题一定要注重细节、分分必争,这也丢一分,那也丢一分,合起来也许就是10分8分。

很多同学会因为“书写”,丢5—10分,甚至更多。

有些同学认为练字太难了,但想一想:练好字就可以提高分数,而且还不只语文一科受益,你练不练?所以说,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

练就会有所得!六亮采分点,用小标号。

如何亮出采分点?三个词语:层次、丰富、整洁。

答案有层次说明思路清晰、结构恰当,反之就是一锅粥;答案要求简炼,但丰富比写不满强;卷面不是万不得一的情况下不划掉重写,更不能涂抹,力求保持整洁。

一自主命题从强势省市开始。

首先是上海,接着是北京,04年开放的九省市,也多为教育强省。

由于这些强势省市率先关注到自身情况的特殊性,也有能力自主命题,才开始出现分省命题的格局。

二即令到了2021年,最强势省市的自主命题也未完全结束,京津沪三市和江浙两省仍没有回归全国卷。

五省市仍然实行自主命题,并有相关的研究和实验正在进行。

三十多年来,即令分省命题似乎已经四面开花,但全国卷始终存在。

除了刚恢复高考的前两年,37年来一直都保留了全国卷的存在。

也就是说,国家层面从未彻底放弃或完全下放高考命题的权力。

这固然因为各省市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稍弱的省份一直在使用全国卷,但国家卷也利用这种情况一直在示范和引领各省自主命题。

四近些年来,分省自主命题出现趋同态势。

在命题工作当中,教育部和考试中心,并通过各省市教育厅、考试院,一直在对各省市的高考自主命题进行指导和调控,每年都有相关的文件对命题工作思路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如近几年的命题不断强调要体现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思维等重要理念。

例如,15年湖北高考文科数学卷第20题,题干中出现了《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相关内容,其中用鳖臑no指称三角锥体,这里的生僻字词立即引起了社会热议。

其实,这个词的出现虽然有些突兀,但并不影响学生解题,它的背后是命题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是命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在具体题目中的体现。

基于国家层面的总体方针政策,各省市的命题指导思想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另一方面,考试中心每年都要邀请相关专家对各省市的考题进行专门的分析评价。

出得好的考题要推荐示范,不太理想的题要受到批评警示。

这样的调控措施保障了各省市试题的基本规范和出题水平,但也导致各省市自主命题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趋同态势的出现就成为必然。

这两个方面在有利于保证各省市自主命题基本质量的同时,事实上也已经弱化了分省命题的意义。

五分合各有利弊。

在表面的分分合合背后,其实是分合各自优势与劣势之间的平衡。

例如,分省市命题有利于降低试卷保密风险。

因为统一命题需要集中制题,然后下发各省市,过程中一旦在任何省市地区发生泄密事件或意外事故,全国高考都要受到重大影响。

分省市自主命题在这方面显然有降低风险范围的功能。

另一方面,全国统一命题则有利于简化招考关系,实现教育公平。

因为分省市自主命题导致各省市考试难度不同,分数线有较大差异,给高校制定招生标准带来麻烦,也造成了严重的地方保护问题。

统一命题能化解这些问题,相对公平。

六分未全分,为合保留基础。

在分省市自主命题的时期并未实现全国各省市全部自主命题。

可以说,分省市自主命题是阶段性的,是为统一命题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过程。

而全国卷也在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提高自身适应各省特殊性的水平。

这就为日后的合打下了基础。

七合未全合,不知会否再分。

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提倡使用全国卷的背景下仍有省市实行自主命题,且将继续实行一段时间。

这和目前高考改革仍面临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验不无关系。

由此可以推想,高考统一命题也并非铁律,如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或者出现新的情况,还有可能再次分开,重新实行分省市自主命题。

1、第一轮复习大约在前一年8、9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2021年8、9月——2021年3月。

第一轮复习不必非常详细,但一定要全面一点。

第一轮复习必须要端正心态,坚持积累,要做到积少成多,细水长流。

语文复习,是需要花时间博览、积累,多看多记忆多了解。

2、全面一点的复习,首先你得知道怎样才能全面。

要全面,必须得清楚考试的考点和考试涉及到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基础知识积累,信息筛选、分析、整合的能力、各种类型的作文写作方法等等。

3、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要掌握的知识。

文言文、古诗词要求掌握的字词句实词虚词,异体字,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子翻译等等以及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课外阅读要求掌握的篇目,古诗词默写不完全考教材中的,有时也会有课外的古诗词。

但都是常遇到的,不会考偏门冷门的,所以要多阅读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李白杜甫经常被人们所称道的诗词。

4、现代文阅读也很重要,教材中的课文也许不会考,但是教材讲解时,老师教的方法一定要会用。

并且要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积累和梳理文学常识;尽量地从结构、表现手法方面来理解文章;而且还可以顺便成为写作方面的积累素材。

现代文阅读就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信息筛选、分析、整合,都要在现代文阅读中体现出来。

5、不断地积累各种知识常识,可以准备一个本子,用来积累古诗词、文学常识、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分析方法、作文素材、多音字、文言词汇等等。

遇到你觉得可以积累的,就记在本子上,时时翻阅,常常记忆。

分类分模块记的话,会事半功倍的。

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文采不如烂笔头,好功底不如烂笔头~~~~~~所以要多动笔练习。

写作也是需要练习,才会变好的。

如果广集素材确不会用,等于白搭。

所以第一轮复习就需要开始练习写作。

坚持第一轮复习一个月要写个三篇就行了,写完一次认真总结一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