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心理问题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1. 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常常面临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愤怒。
这些问题主要由于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引起。
为了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情绪问题,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 提供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关爱的感觉。
- 教导他们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和放松技巧。
- 鼓励他们参与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积极的情感释放。
2. 儿童青少年的自尊问题自尊是儿童青少年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有时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尊受损的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学业成绩、外貌和与同伴的比较等。
以下是解决他们自尊问题的一些建议:- 赞美和鼓励他们的优点和成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 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艺术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 教导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 帮助他们培养适应变化和挑战的能力,促进积极心态的形成。
3. 儿童青少年的社交问题社交问题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常见的一类。
一些孩子可能面临与同伴相处困难、羞怯或者缺乏自信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他们社交问题的一些建议:- 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团队活动、社交聚会以及义工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 鼓励他们主动交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鼓励他们培养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提倡友善互助的价值观。
- 教导他们解决冲突的方法,如理性沟通和妥协。
4. 儿童青少年的学业压力问题学业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负担之一。
以下是解决他们学业压力问题的一些建议:- 建立健康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 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正面肯定。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2019年12月)
一、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主要是挫折、焦虑 、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各种不平 衡状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 展或者成长的契机。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的偶 发性行为,称为“偏态行为”。应及时鉴别异 常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摆脱心理的危 机状态。
6. 问题行为出现频率高
常见问题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 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 品行问题的治疗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是: 行为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等。由于治疗效果 差,为此预防本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说 ,预防得越早效果越好,这其中主要强调的 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干预高危儿童、 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社会风范。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调查显示,有 22.45%的 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 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 3.8%的中 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 相处。
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 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 发脾气、骂人等等。包括亲子冲突、师生关系 紧张等种类。
还有过渡性焦虑,表现为对学校不能适应,在校 焦虑不安,上课如坐针毡,对父母及家庭依赖。
1. 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
核心思路:行动对抗焦虑! 小处方: 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 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 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 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 4 )日常行为符合初中生的身份,对人、对事、 对物均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度,且其行为能为大多 数人所接受。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关注。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在心理发展上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时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以下介绍了几类比较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1.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大类,主要表现为自卑、自闭、孤独、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感问题会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使其缺乏自信、缺乏热情和活力,甚至容易产生自杀等极端行为。
2.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是指儿童青少年在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暴力侵害、人际关系紧张、在学校和家庭中表现不良等。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3.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是指儿童青少年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包括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等。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在学习上受挫,在学习中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对其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4.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包括自闭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
这些障碍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家长和社会各界也需要非常关注这些障碍。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以解决。
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教育家长和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和世界。
比如,在家和学校中强调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让孩子通过这些教育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独立而有危机意识的人。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成长最为重要的场所,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需要认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做到关注孩子,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班主任培训材料)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
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
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
周末,学生们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
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时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避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尤为常见。
以下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问题一:自尊心低下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成就等方面产生怀疑和否定。
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心。
问题二:社交焦虑社交焦虑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他们担心与别人交流时会被嘲笑、拒绝或评价。
这常常导致他们回避社交场合。
问题三:学习压力学业压力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各种考试,往往感到非常焦虑和压力山大。
问题四: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常常导致紧张关系的产生。
他们可能感到被束缚或不被理解。
问题五:恋爱困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恋爱产生兴趣,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常常对恋爱产生困惑和疑虑。
问题六:身体形象焦虑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身材、体重等方面产生焦虑。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形象,出现饮食紊乱等问题。
问题七:家庭变故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搬家或失去亲人,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悲伤。
问题八:情绪波动青少年情绪起伏大,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喜悦转变为沮丧、愤怒或焦虑。
这种情绪波动常常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问题九:压力释放问题青少年通常没有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他们可能通过沉迷于电子游戏、上瘾于社交媒体等不健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问题十: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无望、悲观和消沉,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问题十一:焦虑症焦虑症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他们可能出现过度担心、紧张害怕、恐慌等症状。
问题十二:自我割裂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身份过程中,可能出现自我割裂的现象,感到自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无法统一。
以上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了解心理问题的特点,并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地题目及其应对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依赖依赖是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依靠别人而不能自立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
(2)自私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自卑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孤僻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5)焦虑各种可以引起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事件都可能诱发过度焦虑。
(6)妒忌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
(7)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小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8)厌学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1)依赖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
它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受一点儿委屈,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
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有何差异?
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有何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来说,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入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进行详细探讨。
一、儿童期儿童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心理健康问题首次显现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 情绪问题:儿童期情绪问题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焦虑、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并常常哭闹,拒绝与他人交往。
2. 学习问题:学习问题在儿童期尤为突出,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学习成绩下降等。
这些问题将会对儿童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交问题:在儿童期,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儿童会遇到社交问题,如内向、胆怯、缺乏自信等,这将导致他们与他人的沟通困难,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一个个体性格形成和意识觉醒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阶段。
以下是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 情绪波动: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和情绪的不稳定,青少年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躁动、暴躁、易怒等情绪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构成重大挑战。
2. 自我认同问题:青少年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形象的建立。
然而,一些青少年常常陷入自我认同的困境中,出现自卑、焦虑、自我评价过低等问题。
3. 压力和焦虑:青少年期是面临课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的时期。
他们常常被学业、家庭期望和同伴压力所困扰,造成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4. 行为问题:一些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挑战权威、逆反心理和冲动行为等问题。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沉溺网络等不良行为,对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三、成年期成年期是人生发展的成熟阶段,但也不乏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 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人的思维总是指向未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这 样。 如果一个学生屡屡遭受现实生活的挫折和打 击,又根本看不到自己摆脱这种困境的希望所 在,得不到来自外部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他就会 出现自我的迷失(我是谁?),找不到生活的意 义,看不清人生的方向,他就会放弃奋斗的意 念,甚至出现严重的抑郁心理。
1、过失行为—— ⑴说谎行为 ⑵课堂违纪行为 ⑶考试作弊行为 ⑷青少年吸烟行为 ⑸厌学、逃学行为 ⑹网络迷恋行为 ⑺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 ⑻依赖行为 ⑼激惹行为(任性行为) ⑽逆反行为
2、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 偷窃行为 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 例:少年团伙犯罪案例 破坏公共设施行为 暴虐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 自残自伤行为 自杀
提示: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习成绩落后。 1、要把学习障碍与智力落后(智商70以 下)区分开; 2、要把学习障碍与生理残疾(脑损伤)区分 开; 3、要把学习障碍与家庭变故、个人情绪障碍 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区分开。
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 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提出五种类型: 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不良、 学习方法缺陷、学习技能缺失); 2、语言表达能力差; 3、数学成绩极差; 4、不遵守纪律(恶性循环); 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 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 教师 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 学习方法的缺陷,导 致潜能被压抑)。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障碍在许多时候还会引起 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 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 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 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 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 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 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 好。”
儿童与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儿童与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自卑、适应困难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孩子们在学业、人际交往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以下是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一些应对策略。
1.焦虑:-提供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觉被关心和支持。
-教孩子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肌肉放松。
-帮助孩子找到能够分散注意力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音乐。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抑郁:-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
-鼓励孩子参与积极的活动,如户外运动、兴趣班和社交活动。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们。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或治疗,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3.注意力不集中:-创建一个专注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使用记事本、钟表和提醒工具等辅助工具,帮助孩子提醒任务和时间。
-鼓励孩子进行有趣且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4.自卑:-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赞美。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和优势。
-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成功经验,建立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鼓励孩子与他人积极互动和交流。
5.适应困难:-帮助孩子认识到变化是常态,提醒他们适应新环境和改变的重要性。
-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和克服困难。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规则,以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感。
-鼓励孩子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帮助他们应对适应困难的挑战。
总的来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关键是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同时,寻求专业帮助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篇一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孩子。
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
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1.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
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
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 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 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
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
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
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1. 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2. 考试焦虑。
小处方: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认真准备,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
3. 自卑。
”造成这种自卑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性格内向又遭集体遗弃。
有些学生不善人际交往 ,不会表现自我。
他们看见别的同学与老师亲热交谈 ,甚至十分亲昵 ;娱乐活动中 ,别的同学大方活泼 ,深得别人的青睐 ,心中十分羡慕 ,但又没有勇气也这样活跃。
不论大事小事 ,长期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集体中。
如果老师忽略他 ,同学疏远他 ,不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萌发自卑感。
(2) 自视过高又屡遭失败。
谁都有获得别人的关心、赞赏、喝彩等愿望 ,但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出类拔萃 ,总希望自己“鹤立鸡群” ,时时要抢先 ,事事要“沾光” ,一旦遇到自己比别人逊色 ,便对自己丧失信心 ,多次如此 ,便不由自卑自叹。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王子公主 ,但到了学校 ,发现“山外有山” ,自己在家中的优势荡然无存 ,竟是那样渺小。
还有的学生盼望做出超出能力的事 ,由于达成无望 ,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3) 身体残疾或智商低下者极易自卑。
这样的孩子总认为自己命运多舛 ,注定不如别人 ,是别人嘲笑的对象。
他们只有退缩 ,退到自己的狭小天地 ,拒绝合群 ,拒绝竞争。
(4) 犯了较严重的错误 ,念念不忘。
有些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 ,受过严厉处分 ,被当众批评、指责 ,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一张犯罪的标签 ,时时不能忘怀。
更有的老师动不动黄牌警告:“你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 ,你怎么能和其他同学相比?”这类学生跌倒了还没爬起来 ,便又被别人踩上几脚 ,他怎么会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5) 教育方式的偏差。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
⼩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 ⼼理问题不同于⽣理疾病,它是由⼈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下⾯是⼩编带来的⼩学⽣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学习⽅⾯: (1)⼊学不适应。
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
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
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
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
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注意⼒分散,有意注意少,⽆意注意多,明显的分⼼状态。
常常听课不专⼼、作业不⽤⼼、预复习⽆恒⼼,形成⼼不在焉的不良习惯。
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提到学习就⼼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
学⽣年龄越⼩,越容易产⽣疲劳。
在情绪情感⽅⾯: (1)羞怯。
主要表现:见到⽣⼈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
上课时不敢举⼿,不敢⼤声回答问题。
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
分离性焦虑。
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家长出意外,担⼼⾃⼰⾛失或被拐⾛。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的能⼒,缺乏⾃信。
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主要表现:⾃我约束能⼒差,情绪不稳定。
说话、做事好感情⽤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
遇事易冲动、任性。
在困难⾯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
对符合⾃⼰⼼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的事则怨⽓冲天,满腹牢骚。
(4) 嫉妒⼼。
主要表现:盲⽬骄傲,不愿意看到别⼈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挑剔和贬低。
感情上⾃私,只要求⽼师对⾃⼰关⼼、重视,看到⽼师关⼼、重视别⼈,就⽣⽓,甚⾄怨恨别⼈。
与同伴相处,喜欢显⽰⾃⼰,讥笑别⼈。
发现⽐⾃⼰强的⼈或事,轻则有意视⽽不见,重则想破坏。
在⾏为⽅⾯: (1)说谎⾏为。
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
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不惜说谎。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这个话题可真是绕不开啊。
想想现在的小孩儿们,压力可大了,学习、社交、家庭琐事,真是一大堆。
而且有些小朋友在这些方面碰到了困难,真是让人心疼得要命。
比如说,焦虑症,就像一只藏在角落里的小老鼠,时不时跑出来捣乱。
小朋友们本来该快乐地玩耍,却总是心里紧张,像是考试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来要写什么,真是让人心里揪得慌。
抑郁症也是常见的,像个阴云密布的天气,让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阳光。
你想想,有些小孩儿明明有很多朋友,却总觉得孤单,像是在大海里游泳,四周都是水,却感觉无处可去,真的很无奈。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忽高忽低,开心的时候特别亮眼,烦恼的时候却让人心痛。
再说说多动症吧。
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孩子们就像是插上了翅膀的小鸟,根本停不下来,总是在这里跳那里跑。
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一会儿就开始捣腾铅笔,一会儿又想去窗外看看。
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操碎了心啊。
不过,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的,只是肚子里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想要探索这个世界。
再有就是社交障碍。
哎,这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舞会中,有些孩子却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观望。
明明想交朋友,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一个朋友能够拉他们一把。
就像春天的花朵,想要盛开却被冰雪压住,难受得不得了。
不过,说到这些问题,咱们得知道,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像我们大人,不能光顾着说“你怎么又这样了”,而是要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给他们一点空间,像大海一样包容,慢慢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这需要耐心,像慢慢酿酒一样,越陈越香。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可不能忽视,毕竟身心健康才能事事顺心,咱们得学会倾听,像一位耐心的园丁,让每一朵花都能自由生长。
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尽量别让他们感到被审判,像是在法庭上接受审问。
小孩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小孩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问题一:逆反心理。
有些青春期孩子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与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对正面遗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学校纪律规章要求消极抵抗。
问题二:孤独心理。
有些青春期孩子性格孤僻、社交恐惧,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不跟父母交流,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一些孩子常常少言寡语、独自活动,人际关系疏远淡化,嘴上不屑一顾,内心却非常孤独。
问题三:自卑心理。
部分孩子由于成绩不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尊水平极低,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消极颓废、自暴自弃,常常觉得“我不如人”“我活着没有任何价值”。
小孩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第一、心灵沟通。
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谈心,进行思想交流;交谈时间一般选在孩子高兴的时候、睡觉前、全家旅游、走亲访友等;交谈时家长不能高高在上,应在平等的基础上,用讨论、协商、征求意见的口气;谈话的话题不要老是围绕学习、分数、成绩等,可以用故事、见闻、掌故、新闻等为引导,启发孩子自由地发表主见。
第二、正面引导。
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会表现为烦躁、易怒、不能自控甚至伤害自己等,家长不要一味责骂,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情绪不稳定时双方需先冷静下来,待情绪都稳定时再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存在的困惑、不满,让孩子正确认识到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重要性,从而起到疏导作用。
第三、改善生活环境。
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多考虑与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的管教过于严苛、孩子与父母及学校老师沟通不畅通等引起的。
要尽量改善生活环境,营造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家长和老师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共同制定预期目标,减轻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压力。
小孩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原因一:不会正确的面对逆境。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02 影响心理健康的三大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 的主要五大因
素
生物遗传因素(家族病史) 家庭因素 学校及教育系统因素 社会因素 自我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家族病史)
神经生化因素: 杏仁核调节能力,前额叶皮 质发展水平,中脑多巴胺系 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调节压力能力,去甲肾上腺 素和5-HT及受体功能等。
①常见心理问题一——抑郁
抑郁的几种状态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9-2020)统计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 报告(2019-2020)统计:
我国抑郁检出率: 小学10%-13%; 初中25%-30%; 高中38%; 其中留守儿童抑郁 水平检出率平均为 51.34%。
抑郁的几种状态
01
案例:
一男生网购1米长刀藏 雨伞进学校行凶杀害同班两女 生,杜女士告诉扬子晚报/紫 牛新闻记者,引发陈某行凶的 原因,就是因为吃了有味道的 食品,陈某被别人批评后,怀 恨在心,又借机处罚自己的女 儿,后来又因为垃圾清理问题 有争执,让陈某起了杀心。
5、常见心理问题五——自杀 (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3、目前状况——中小学生心 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
案例:
①3月30日,湖北黄冈12岁女 生,跳楼身亡
②3月31日,广东省一高二男 生跳楼死亡
③4月1日,四川达州两名6年 级女孩坠楼身亡
④“2021年清明节前后,4名 中小学生跳楼身亡!”
特别案例:引发巨大舆论影响的成 都49中男生自杀事件
案件过程:在水泵房内,男孩情绪 低落,他垂着头,拿美工刀一次又一次 地割自己的左手腕。生前在QQ上的言 论,他在网络里写下“天天想着49中楼, 一跃解干愁”;“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 上过天台,割过腕”警方在小林的随身 物品中找到一张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 用大篇幅表达了对同班女生的爱,从遗 书来看,恋爱让他遭受了巨大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侯曼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
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
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
近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
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还有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
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
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境遇型。
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
(2)自我封闭型。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
(3)行为方式型。
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
(4)性格自傲型。
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四)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一部分少年儿童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教师的宠爱,也会引发另一部分少年儿童的嫉妒之心。
具有嫉妒心理的少年儿童,一旦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
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少年儿童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五)惧怕心理
就少年儿童群体来说,存在着优等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少年儿童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或作文、惧怕使父母的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忽然衰退等现象。
一旦惧怕惯了,就容易产生性格上的过于胆怯和羞涩,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他们可能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
在学习上,也常常会表现为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六)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
在处世中,从不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愿望满足不了,就会去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七)贪图享乐心理
当前求享乐、图安逸、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风气在部分少年儿童中越来越严重。
这种思想在行为上的表现是: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消费高;衣着讲究,互相攀比。
(八)厌学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心理有许多矛盾,诸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
如此矛盾重重的心理,使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稳定、持久、深刻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
(一)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自身年龄特点
体质虚弱、容貌奇特、智力发育不良、先天性畸形、肥胖等身体状况,都是诱发少年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有些生理缺陷常常遭到其他少年儿童的围观和嘲笑,从而导致性格孤僻、精神委靡不振、沉默寡言、不和群。
另外,少年儿童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
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因此,少年儿童自身的人格弱点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家庭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又缺乏少年儿童心理素质教育的常识。
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
另有部分家长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
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
(三)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少年儿童心理上的疲劳和情绪上的不安。
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
而且,在教育方式上,有的学校也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有的教师挖苦、讽刺学生,更有甚者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四)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
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腐朽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对少年儿童的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行不良同伴的诱惑、不良文化的影响,都会给少年儿童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导致心理障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少年儿童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思想不成熟,不能全面、客观、发展地看待问题,思想往往偏激。
同时,又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导向能力,不能自觉抵制一些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往往对人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因而感到苦恼、彷徨,甚至悲观失望。
所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健康、防止心理反应失常的首要条件。
(二)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安排少年儿童的生活
学校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和8小时睡眠时间,做到有条不紊、张弛结合、有劳有逸,让少年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重视健康的情感生活和良好性格的培养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少年儿童有丰富的情感生活,培养少年儿童乐观愉快地主导心理,让少年儿童有成功的机会,帮助少年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消极情感。
同时,教师要引导少年儿童分析自己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耐受力。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年儿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使少年儿童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能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和心理冲突,减轻内心的不安,恢复稳定的情绪,维护心理平衡。
(五)加强人际关系指导,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通过口头指导、角色扮演和正向行为强化等方法,教育少年儿童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对人热情、诚恳、宽容、守信用,从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师在管理班级、指导教学中,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修养,尊重少年儿童的感情和人格,尊重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自觉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为此,学校应该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方面的指导。
选自《少年儿童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