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2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2 冀教版
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榆”等10个生字,会写“浴”等11个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默读、理解文章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同学预先准备的基础上,让大家围绕“温馨家园的美丽童年”的话题交流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教师简单小结,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去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的故乡有怎样的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2.课文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三、默读课文,质疑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字、词、句和文章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交流学习的方法。
文章的事件和情感学生一般都能把握,但深入的体味还要教师巧妙的引导。
注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习。
如文章中很多动词用得传神,要让学生学习体会,“探”“绿”“找”等,在语言环境中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自读感悟,同学间互相补充、亲身体验的方法,深入理解文本,感受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四、朗读课文,以情会文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再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故乡的热爱、童年的热爱、因文感情,因情见意,因意生情,使学生受到到美好情感的感染。
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
五、多元评价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互相交流。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32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让学生对柳笛和榆钱,对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语言和场景对接即让场景还原为语言文字。
这个过程其实是活化场景、内化语言、研习法则、享受文化、提升情感的演练场,在这样的演练中形成特有的语文心智。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题目直接点明主题,抓住柳笛和榆钱,为我们展现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会认“榆、沐、浴、拧、略、呈、奉、混、蔽”9个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实践中把习得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转化为符合学生个体心理认同特征的语文心智。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导语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展现柳笛、榆钱实物)古代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展示课件第二屏)导语2: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_2
cháng shìshèxiǎng cān yǔ
()()()
2)比一比,再组词
浑()尝()设()
混()常()没()
3)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
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
4)朗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着重号的词仿写一句话。
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2.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4)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预设: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搓一搓”“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5)怎样读好这一部分?
生字、词:
开火车读,每人都当小老师。
生词理解:
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讲一讲几个词语的意思。
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组内的同学讨论讨论。
教师及时出示课件。
课
后
学
习
方
案
1)看拼音写词语
xǐyùshǐyòng chéng xiàn hún shēn
()()()()
zuǐchún fèng huán shīrùn chuàn mén
5)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柳笛吧,学着吹一吹,给大家展示一下。
板书设计
3、柳笛和榆钱
柳笛---------吹
榆钱---------吃 对故乡的热爱和童年快乐生活的向往
孩子---------乐
教学反思
课题:
3、柳笛与榆钱
课 型: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柳笛和榆钱》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柳笛、榆钱”等词语;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氛围。
2. 生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理解词义,并进行组词练习。
3.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制作柳笛和榆钱:教师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引出课文主题。
2. 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情况。
3. 生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理解词义,并进行组词练习。
4.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5. 制作柳笛和榆钱:教师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2. 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4.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生词1.1 学习生词:柳笛、榆钱、吹奏、欢快、田野、飘落、新鲜、诱人、美味、馈赠。
1.2 理解生词:柳笛是什么?榆钱是什么?吹奏是什么意思?欢快、田野、飘落、新鲜、诱人、美味、馈赠分别是什么意思?第二章:朗读理解2.1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2 理解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2.3 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柳笛和榆钱分别是什么?课文中的田野、飘落、新鲜、诱人、美味、馈赠分别指的是什么?第三章:词汇练习3.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句子。
3.2 选择题: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四章:阅读理解4.1 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柳笛和榆钱分别是什么?课文中的田野、飘落、新鲜、诱人、美味、馈赠分别指的是什么?4.2 分析课文: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用柳笛和榆钱吹奏音乐?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第五章:写作练习5.1 写作思路: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或礼物,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食物或礼物对自己的意义。
5.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或礼物的短文。
第六章:课堂互动游戏6.1 游戏设计:设计一个关于柳笛和榆钱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6.2 游戏过程: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扮演柳笛和榆钱的角色,通过吹奏、舞蹈等形式展示课文中柳笛和榆钱的特点。
其他学生担任评委,为表演者评分。
6.3 游戏总结:让学生分享在游戏中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关于柳笛和榆钱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7.2 作业要求: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完成一道关于柳笛和榆钱的作业。
7.3 作业展示: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分享彼此的作品,互相学习和鼓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柳笛和榆钱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以及它们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他们对柳笛和榆钱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的理解,以及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柳笛和榆钱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柳笛和榆钱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以及它们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传统游戏进行学习和体验,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柳笛和榆钱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寻找柳树和榆树,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柳笛和榆钱的乐趣。
三年级语文下册 柳笛和榆钱 2教案 冀教版
柳笛和榆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学生畅谈)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2.出示组内学习方法:(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3) 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柳笛、榆钱”等词语;(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及寓意;(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习俗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感恩生活、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2. 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3. 写作练习的指导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4. 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柳笛和榆钱》;2.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写作练习纸张;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及寓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沟通能力。
5. 朗读展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七、课堂练习1. 练习生字词:让学生抄写、默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2. 造句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造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柳笛和榆钱”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柳笛、榆钱、吹奏、欢快”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柳笛和榆钱的喜爱之情,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学生能够明白分享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课文“柳笛和榆钱”的PPT或黑板。
生词卡片。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柳笛和榆钱的了解和印象。
二、生词学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教师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课文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柳笛和榆钱的部分,理解其特点和美好。
四、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回答问题并解释课文中的意思。
五、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中的场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中的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或故事,与课文中的情感相联系。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学生用生词“柳笛、榆钱、吹奏、欢快”等词语造句。
2. 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艺品,表达自己对柳笛和榆钱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教案2
柳笛和榆钱教案2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文字片教学过程: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我们的样子(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
(分3个方面读)(4)出示文字片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
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
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
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1)摘榆钱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与榆钱》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与榆钱》教学设计第1篇: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与榆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到10个生字,会写出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地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地兴趣,丰富知识。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1.引导自读2.组织小组内交流读后知道了什么?二、再读文章,熟练朗读。
1.组织小组学习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识字方法四、思考: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
(自主学习法)2.交流自己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
①组内朗读。
(小组读、分段读、同桌读)②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③组内说一说④班内交流方法3.小结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仔细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说话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一、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卡廊裂碗沾若脆扯润渡夕二、二、感悟理解1.词语:2.句子: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故乡美丽风光的句子。
三、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二、三部分的朗读)1.认读生字戏、易、剩、碗、飘、扇、浮、若、散、润、渡、夕、越、骄、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三年级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内容简析】这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北方农村做柳笛、吹柳笛和尝榆钱的欢乐情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无比幸福和快乐。
【设计理念】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榆、沐”等生字。
4.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无比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语文《柳笛和榆钱》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柳笛和榆钱》教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布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妙回忆。
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喜爱家乡生活的美妙情感,培育同学对美妙生活的喜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同学默读课文,品尝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添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在默读中品尝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预备:文字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挨次,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检查同学自同学字状况:1、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自读。
2、订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挨次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快乐?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1、假如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2、老师关心同学小结并供应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索不懂的问题,思索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沟通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1、仔细读书,熟悉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喜爱家乡生活的美妙情感,培育同学对美妙生活的喜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柳笛和榆钱教案》
《柳笛和榆钱》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柳笛和榆钱这两种植物。
2.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引入柳笛和榆钱的概念。
2. 讲解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柳笛和榆钱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解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如:柳笛可以吹奏,榆钱可以食用等。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认识柳笛和榆钱。
2. 学生对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章:柳笛的制作与演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制作柳笛。
2. 让学生学会用柳笛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内容:1. 讲解柳笛的制作方法。
2. 讲解柳笛的演奏技巧。
1. 教师示范柳笛的制作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 教师讲解柳笛的演奏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独立完成柳笛的制作。
2. 学生能用柳笛演奏简单的曲子。
第三章:榆钱的食用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榆钱的食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探索和尝试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榆钱的食用方法。
2. 进行榆钱食物的实践制作。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榆钱的食用方法,如:榆钱炒蛋、榆钱汤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榆钱食物的实践制作,教师指导。
3.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榆钱食物,交流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了解并认识榆钱的食用方法。
2. 学生能尝试并欣赏榆钱食物。
第四章:柳笛和榆钱的文化意义1. 让学生了解柳笛和榆钱在文化中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讲解柳笛和榆钱在文化中的意义。
2. 进行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柳笛和榆钱在文化中的意义,如:民间传说、诗词等。
2. 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如:编写关于柳笛和榆钱的诗词、故事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了解柳笛和榆钱在文化中的意义。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柳笛和榆钱》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描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阅读。
2. 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学生对于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柳笛和榆钱的实物或图片、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感。
2.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发音。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生查找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与同桌互相交流。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 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回顾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柳笛、观察榆钱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柳笛和榆钱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学生对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柳笛和榆钱的特点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学会柳笛和榆钱的做法,并能够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柳笛和榆钱的图片。
3. 柳笛和榆钱的实物样品(如果可能的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柳笛和榆钱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分享对柳笛和榆钱的知识和经验。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柳笛或榆钱的制作方法。
2. 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制作。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的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样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积极参与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掌握文中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已经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去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纯净了吧!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是怎样在自然中嬉戏的呢?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有关童年生活的回忆——《柳笛和榆钱》,根据这个题目,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3、导入: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那些快乐?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③自己有那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2、检查自学效果
①指导下列词语:略略、沐浴、温顺、呈现、浸润、咀嚼、遮蔽.
②作者围绕柳笛和榆钱写了什么?
三、小组学习、细读课文,体会快乐。
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摘榆钱”的呢?请你们画出相关的词
语和句子,并把他们说给大家听。
四、师生对话,赏析课文。
1、做柳笛的快乐。
①请大家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了解柳笛是怎样做的。
②让学生用铅笔代替柳枝,辩解说边演示给大家看。
③柳笛做好后,你的心情怎样?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我们是怎样吹柳笛的?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能把这个歌声找出来。
孩子们是怎样找到这歌声的呢?
3、吃榆钱带来的欢乐。
①榆钱是什么味?吃后在心里又是什么感觉?
②学生自由读描写榆钱的特征和吃榆钱的句子,然后老师指名学生读。
4、摘榆钱带来的快乐。
①孩子们是怎样摘榆钱的?
②指导朗读,边读边由“想方设法”、“爬墙头”、“骑着树杈”、“吃个够”想象孩子们摘榆钱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知道还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课件展示)
2、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六、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