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刑法司法解释条文解读(安全生产22号释)改
刑法修正案(十一)安全生产相关条款解读

刑法修正案(⼗⼀)安全⽣产相关条款解读⼀、刑法修正案(⼗⼀)解读(⼀)修订背景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产⼯作空前重视,不断加强安全⽣产法治建设,出台⾸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安全⽣产⽂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产领域改⾰发展的意见》,出台我国安全⽣产领域第⼀部党内法规《地⽅党政领导⼲部安全⽣产责任制规定》,于2014年完成《安全⽣产法》修订,⼤幅提升对安全⽣产违法⾏为的责任追究⼒度,推进依法治安、铁腕治安的态度和决⼼⼗分坚决。
近两年来,加⼤安全⽣产整治⼒度,推进事故前的严重违法⾏为⼊刑,成为⽴法重点。
2020年,国家进⼀步强化法治措施,时隔6年再次对《安全⽣产法》进⾏修订,修改和新增内容涉及59项条款。
其中,在突出⽣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增加了“加⼤对安全⽣产资⾦、物资、⼈员的投⼊保障⼒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等规定,明确指出对“从业⼈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在加⼤重⼤隐患管理⼒度⽅⾯,明确⽣产经营单位出现“未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的; 未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事故隐患未按规定报告的”等⾏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新增和调整的刑事追责条款,需要在刑法中得到体现。
在上述背景下,本次刑法修正案(⼗⼀)安全⽣产条款有两个修订重点:⼀是呼应安全⽣产法,将安全⽣产法有关新增条款⼊刑;⼆是加⼤安全⽣产整治⼒度,将事故前的严重违法⾏为⼊刑。
(⼆)主要修订内容刑法修正案(⼗⼀)已于2021年3⽉1⽇起施⾏,涉及安全⽣产的修订条款主要有三条:⼀、修改了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将刑法第⼀百三⼗四条第⼆款修改为:“强令他⼈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事故隐患⽽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发⽣重⼤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十一)》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 课后测试答案

《刑法修正案(十一)》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课后测试单选题1、下列哪个选项主要负责人不用负刑事责任()(10 分)A 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B 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符合行业标准的C 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D 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正确答案: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A 刑法解释理由分为两大类:文理解释和比较解释B 刑法上的行为包括实行行为、预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C 目前我国刑法主流观点是两层次犯罪构成体系:客观(违法)和主观(责任)D 法条中规定成立犯罪要求“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实害犯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义务()(10 分)A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C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D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正确答案:D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主体()(10 分)A 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B 直接从事管理安全事务的人员C 生产经营单位的普通员工D 事故现场的过路人、参观者正确答案:A B2、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触犯了危险作业罪()(10 分)A 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B 关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的C 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而拒不执行的D 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正确答案:A B C D判断题1、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中,如果行为人强令他人违章作业,但所违反的规章与安全生产无关,则不构成犯罪。
(10 分)A 正确B 错误2、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中的“安全事故”指的是过失导致的事故,不包括意外造成的事故。
(10 分)A 正确B 错误3、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文件解读

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非法制造、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罪 •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
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 有关条款及罪名
第一百一十四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 •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
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 •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
•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有关条款及罪名
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重大责任事故罪(六) •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
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十一) •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衔接工作办法》解读
应急管理部 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 于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衔接工作办法
》的通知
应急〔2019〕54号 为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 惩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研究制定 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现予以印发,请 遵照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22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8a0b17f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4.png)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5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7次会议、2012年8月2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22号为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

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是我国司法机关对于安全生产犯罪案件的实施指导意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安全生产犯罪规定的具体解释。
这一司法解释,对于依法惩治安全生产犯罪、维护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针对刑法中的安全生产犯罪规定做出了具体界定和说明。
首先,对于危害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包括不按照标准使用、经营、存放危险物品的行为,违反规定生产、加工、贮存、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定进行矿山、建筑等工程活动的行为等。
其次,对于危害后果进行了具体界定,包括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造成人员死亡、造成重大伤残以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等。
最后,对于构成犯罪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主观要件进行了具体界定,包括罪责轻重的界定以及故意和过失的界定等。
《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明确了安全生产犯罪的界定和构成要件,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实践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其次,它明确了安全生产罪责轻重的界定,科学地划定了刑罚幅度,使得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更加公正合理。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对于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可以采取罚款、行政拘留等轻罚手段,对于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则可以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这样的刑罚幅度,能够更好地惩治安全生产犯罪,起到震慑作用。
再次,它明确了安全生产犯罪中故意和过失的界定,为司法机关的定性和量刑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对于涉及安全生产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可以根据犯罪主体的主观意图以及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判定犯罪行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从而准确地裁判刑罚。
《安全生产罪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践中,安全生产犯罪往往与违法违规行为密切相关,而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可以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新《安全生产法》与《刑法修正案》(十一)精选企业部份内容解读PPT-附法规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
修订后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四条 新增1条
“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 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 修订后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失实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 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的,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的罚款;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 修订后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 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 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 生产。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5题)1.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
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A)。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上的缺陷D.环境的缺陷2.修改后的《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C )以下有期徒刑。
A.2年以上5年B.3年以上6年C.3年以上7年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D )A.实施委托管理B.统一协调、管理C.实施有限管理D.统一规划、管理4.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B )A.立即逃跑B.立即报警C.立即扑救5.大气中含氧量少于(D )时,人会死亡。
A.19.5%B.12%C.10%D.8%6.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B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7.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 )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80分贝B.120分贝C.180分贝8.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 C )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全面B.长期C.经常性D.临时性9.机床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B )。
A.工件丢失B.工人身体或手部受到伤害C.物件进入机器里面10.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C )、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A.计划B.演练C.预防D.布置1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B )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A.生产情况B.任何情况C.使用情况12.PE线必须使用()电线,N线使用(D)电线。
A.绿色、黄色B.绿色、黑色C.绿黄双色、绿色D.绿黄双色、蓝色13.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2版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2年9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75次会议、2022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一百零六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9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现就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明知存在事故隐患,继续作业存在危险,仍然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一)以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二)利用组织、指挥、管理职权,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三)其他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情形。
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仍然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不排除或者故意掩盖重大事故隐患,组织他人作业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冒险组织作业”。
第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一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一第二项规定的“拒不执行”:(一)无正当理由故意不执行各级人民政府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的上述行政决定、命令的;(二)虚构重大事故隐患已经排除的事实,规避、干扰执行各级人民政府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的上述行政决定、命令的;(三)以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规避、干扰执行各级人民政府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的上述行政决定、命令的。
有前款第三项行为,同时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第三百九十三条单位行贿罪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5.12.24•【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为依法保障生产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
为便于司法实践中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现就《解释》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解释》的出台背景安全生产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其中,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近150人死亡、大批房屋损毁和巨额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改变过去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粗放等方面问题。
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必须坚决遏制经济社会建设活动中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的态势。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8月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的若干意见》提出,人民法院要切实履行起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的职能。
依法维护生产安全,司法机关责无旁贷。
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涉及行业领域广泛,行为方式复杂多样。
司法机关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时,在罪名确定、责任划分以及刑事政策具体把握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新版《安全生产法》及《刑法》违法处罚条款解读(107页)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 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 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 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主要负责人尽职履责不到位
新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四条
主要负责人尽职履责不到位
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未改,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停产停 业整顿
究
5-20万
刑
5-20万
事
责
任
5-20万
(八)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
5万
5-20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危险物品、废弃危险物品
新安全生产法 第一百条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 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 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首次发现 未整改 10-50万 50-100万 10-50万 50-100万
10-50万 50-100万 10-50万 50-100万
7.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三)
新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九条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13.员工宿舍
新安全生产法 第一百零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 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 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安全生产罪名司法解释

安全生产罪名司法解释安全生产罪名司法解释安全生产是指在工业、交通、建筑、矿山等领域中,通过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保障从业人员和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
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导致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灾难。
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法律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明确了安全生产罪名的司法解释。
一、《刑法》关于安全生产罪名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百一十九条等相关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部分罪名即属于安全生产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以危险方法重大破坏生产经营等罪。
根据这些规定,安全生产罪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通过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采取不安全的方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发生事故、灾难,造成安全隐患或严重后果的;二是以危险方法重大破坏生产经营罪,即通过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采取不安全的方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生产设施、设备被重大破坏,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或者重大损失的。
二、安全生产罪名司法解释的要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安全生产的特殊需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共同制定了《关于办理危险物品、危险场所等生产安全事故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司法解释。
其中,对安全生产罪名的认定和量刑方面作出了一些规定。
首先,安全生产罪名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犯罪主体是企事业单位或者其工作人员,有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采取不安全的操作方法导致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行为,结果是发生事故、灾难,或者生产设施、设备被重大破坏、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或者重大损失。
其次,对于安全生产罪名的量刑,司法解释提出了相应的原则。
依法量刑时,应当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刑罚幅度进行量刑,确保犯罪人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并强调对多次犯罪、恶势力犯罪和较大财产犯罪要从重处罚。
法释[2015]22号文件学习
![法释[2015]22号文件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e981e89763231126edb11d2.png)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文件学习会
让世界更畅通
目录
目录 一、法释〔2015〕22号文出台的背景 二、明确七大关键问题 三、法释〔2015〕22号文全文 四、刑法与法释〔2015〕22号文相关条文
一、法释〔2015〕22号文出台的背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5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665次会议、2015年12月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44 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15日公布,自2015年12月16日实施。
第二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 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是指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 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职责的人员。
(一)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三)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本条 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
(一)利用组织、指挥、管理职权,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 (二)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 (三)故意掩盖事故隐患,组织他人违章作业的; (四)其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行为。 第六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 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
两高生产安全刑事司法解释

“两高”发布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可入罪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通报近年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相关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情况。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三起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沈亮、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缐杰、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邬燕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明确量刑标准,死亡一人直接入罪沈亮介绍,《解释》对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原则上以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
另外,《解释》对于相关罪名处第二档法定刑的条件采用了“事故后果+责任大小”的规定方式,即原则上事故后果达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又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方可处以第二档法定刑。
同时,对于少数案件中的部分次要责任人不处以第二档法定刑难以做到罪责刑相适应的情况,可以考虑适用《解释》规定的兜底条款,处以第二档法定刑。
强令他人冒险作业最高可获刑十五年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中增设的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十五年,是一项重罪,但由于对“强令”一词理解不当,在实践中适用率偏低。
对此,《解释》明确,对于明知存在事故隐患、继续作业存在危险,仍然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利用组织、指挥、管理职权强制他人违章作业,或者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作业,或者故意掩盖事故隐患组织他人违章作业的,均应认定为“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明确从重、从轻处罚适用条件沈亮说,《解释》对实践中常见、多发的多种从重处罚情节也作了专门规定。
例如对于故意阻挠开展事故抢救、遗弃事故受害人等行为,应依法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5题)1.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2.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C ).A.意识B.能力C.意识与能力D.知识与态度3.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专门的B.厂级C.车间级D.班组级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 )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5.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是(B)。
A.激光B.电离辐射C.红外线D.射频辐射6.大气中含氧量少于(D )时,人会死亡。
A.19.5%B.12%C.10%D.8%7.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B.消防与抢险C.医疗救治D.洗消去污组织8.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B )。
A.17类B.20类C.21类D.142类9.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B ).A.传染病媒介物B.有毒物质C.粉尘与气溶胶D.致病微生物10.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D )A.作业环境不良B.健康状况异常C.心理异常D.指挥错误1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C )。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C.主要负责人12.修改后的《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C )以下有期徒刑。
A.2年以上5年B.3年以上6年C.3年以上7年13.修改后的《刑法》第229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B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两高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违反消防 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9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 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
第六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 、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 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 “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
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5年12月14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死亡1人; 重伤3人;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 万:判刑!
3
治理
刑法中涉及安全生产事故定罪的条款
两高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终版)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安全生产 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 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 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 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人员。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
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意见贯彻执行中遇到
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原则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 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
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
•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 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 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发〔2011〕20号
7、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 ——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法发〔2011〕20号
14、认定“情节特别恶劣”应当根据: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人员。
第四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是指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第五条明知存在事故隐患、继续作业存在危险,仍然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一)利用组织、指挥、管理职权,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二)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等手段,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三)故意掩盖事故隐患,组织他人违章作业的;(四)其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行为。
第六条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刑法修正案(十一)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课后测试

刑法修正案(十一)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课后测试摘要:一、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概述1.刑法修正案(十一) 的背景和意义2.安全生产法条的修改内容二、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法条的具体解读1.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修改2.关闭破坏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和篡改、隐瞒、销毁数据信息的犯罪3.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犯罪4.擅自从事高危生产作业活动的犯罪5.修改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三、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法条的实际应用1.企业应该如何遵守新法条2.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执行新法条四、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法条的意义和影响1.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2.对安全生产执法的影响正文: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课后测试一、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的法条解读概述刑法修正案(十一) 于2020 年12 月26 日通过,自2021 年3 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刑法的一次重要修订,其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法条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刑法修正案的实施,对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安全生产法条的修改内容包括: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修改、关闭破坏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和篡改、隐瞒、销毁数据信息的犯罪、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犯罪、擅自从事高危生产作业活动的犯罪、修改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二、刑法修正案(十一) 安全生产法条的具体解读1.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修改刑法修正案(十一) 将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处罚对象从原来的“直接责任人员”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这意味着,不仅是直接从事违章冒险作业的人员,还包括对安全生产负有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如果他们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都将受到刑法的处罚。
2.关闭破坏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和篡改、隐瞒、销毁数据信息的犯罪刑法修正案(十一) 新增了关闭破坏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和篡改、隐瞒、销毁数据信息的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条 【危险物品肇事罪】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 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 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 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 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徒刑。
第四百零二条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 案件罪】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 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 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
三、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5]22号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
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
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 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
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不 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 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 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
389、397、402条等,对相关犯罪主体范围、定
罪量刑标准、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具体运用以及
相关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认定处理等
方面的多个重要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明确了相关犯罪的主体范围。
解释明确刑法第134条、第135 条、第139条之一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 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 事故罪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主体范 围。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 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 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 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第二档标准:
《解释》对于相关罪名处第二档法定定刑的条件采用 了“事故后果+责任大小”的规定,即原则上事故后果达 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又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方可处 以第二档法定刑。即: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 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同时负事故 主要责任的,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对于少数案件上部分次要责任人不处以第二
二、司法解释中涉及的有关罪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 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 章冒险作业罪】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
2.犯罪构成
一是犯罪客体,即被侵害的、为刑事法律保护的某种 社会关系。每一种犯罪都有其自己的特殊客体。如重大劳 动安全事故罪的客体就是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是犯罪主体,即由于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 负刑事责任的人。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自然人又包 括法人。 三是犯罪的客观要件,即刑事法律规定为危害社会因 而应受惩罚的行为和以行为为中心的其他客观事实,包括 犯罪的时间、地点等。犯罪后果与犯罪客观要件之间,必 须具有因果关系。 四是犯罪的主观要件,即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指行 为人必须具有侵害的故意或者过失。
第三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是指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 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生产经营单 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 人,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 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人员。
第四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是指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 职责的人员。
实际控制人:虽然不是公司股东,但是通过投
资关系、协议关系或者其他安排,不直接支配,但
是能够间接控制或者实际掌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 营活动的人员。比较常见的是 “隐名持股人”。 投资人:从事投资活动、具有一定资金来源、 享有投资收益的权、责、利的统一体,是生产经营 单位资金的参与者和经营收益的分享者。一般应当 对生产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
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 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及司法解释条文解读 (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政策法规司 邬燕云
一、基本概念
1、概念
根据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
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
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 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
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二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2015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665次会议, 2015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 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44次会议通过), 自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 2015年12月14日
《解释》共17条,涉及《刑法》第132、134、
135、136、137、138、139、146、232、234、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 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 形的,应当认定为“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因 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 形的,应当认定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处罚金。
“两高”司法解释剑指企业“幕后隐身 者”——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名义上不是法 定代表人或者具体管理人员,但实际上指挥、控制企业的 生产、经营、安全、投资和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和重要事 务,或者对重大决策起决定作用,是企业实质意义上的负 责人。 这些人之所以隐身幕后而不担任企业中形式上的负责 职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是因没有法规依据而不能、 不敢公开担任有关职务,有的人是为了逃避承担安全生产 责任。如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违规投资开矿,不得违规投资 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不得违规从 事与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业务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以 他人名义投资入股公司、企业,从而达到隐藏自己股东身 份、充当“隐名持股人”的情况。
第二,明确了相关犯罪的定罪标准。 1、原则标准: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或者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刑法第134条、第135条规定的“重大伤亡 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 为“情节特别恶劣”。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行 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本条第一款 规定情形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五年以 上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 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第一百三十七条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
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
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
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第一百三十八条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 故罪】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 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 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 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 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