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观测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2023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第6课《观测云》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2023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第6课《观测云》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2023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第6课《观测
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分辨云的形状、颜色及高度;
2.能记录云的变化;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朵的变化和特征。

教学重难点:
•鉴别不同云朵形状、颜色及高度;
•让学生记录云的变化,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朵的变化和特征。

教学内容:
1.云的形成和分类;
2.观察云朵的方法及如何记录云的变化;
3.靠近云,寻找云间的变化与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不同云朵的图片,并帮助学生发现不同云朵的形状、颜色以及高度。

主体环节(30分钟)
•学生观察天空中不同的云朵,并记录云朵变化。

•学生将云朵形态、颜色以及高度分类并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让学生靠近云朵观察云朵的变化,并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云朵的变化与特征。

拓展环节(10分钟)
•学生在拓展环节中,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云的信息,并通过比较得出云的特征,加深对云朵的认识。

总结环节(10分钟)
•学生分享他们今天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云朵的认识。

课堂评价:
•学生通过观察云朵,记录云朵的变化,加深其对云朵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加强了其沟通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测云》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测云》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六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云的观测和记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云的特点,教会他们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云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观察和描述。

2.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云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云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云的观测记录表。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云的观测记录表,引导学生了解观测云的方法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要求他们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不当之处。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观测结果,讨论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云会变化?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测云,并用语言描述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8.板书(5分钟)教师用黑板和粉笔板书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关键词,方便学生记忆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总时长:45分钟教学情境分析:在进行《观测云》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采用了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导入。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观测云》教案
2.云的三种基本形态。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1)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2)积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观察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古的多少进行区分。
观察记录:(1)天空中无云或云量很少,云的份数不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一,能看见太阳,这样的天气为晴天。(2)天空中的云量较多,云的份数小于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太阳时常可见,这样的天气为多云。(3)天空中的云最很多,云的份数大于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很难看见太阳,这样的天气为阴天。
(3)卷云
纤细、羽毛状的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又叫钩卷云,也是卷云的一种。(出示图片)
3.到室外观察云
根据掌握云的三种基本形状,判断你观察到的云属于哪一种,并填写在天气日历中。(观看视频资料)
观察云量。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云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还预示着未来的天气变化。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判断云的形状。
学生室外观测云并画出观测到云的形状,并判断属于哪 一种形态。
画出云的简图。
让学生交流云量与天气的关系,把云量分别与晴”“多
云”“阴”建立起对应关系。
知道云的形成成因。
学习云的三种基本形态,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观测云》精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观测云》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天气第6课时观测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学生活动记录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 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2. 提问: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云是怎么形成的?(预设: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 提问: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1. 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

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

(建议: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3. 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 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 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 观察云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 观察云 (表格式教案)
7.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8.室外观测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
相关知识,加深对云形态的认识。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3.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
【设计意图】因为云无法收集,所以我们要从室内走到室外,亲自去观察云并做记录。学生只需感知云有不同形状,在观察基础上做好图文记录,再借助学过的有关云的形态和
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A.纤细、羽毛状的云B.像大团棉花堆积的云C.成层灰色的云D.不
能判断
5.下面有关晴天云量的三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Λ.天空没有一丝丝云B.天空只有少量的云,阳光明媚
C.天空云较多D.以上都正确
二、判断题
在线练习
6.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7.羽毛状的云就是积云。()
8.当天空被云覆盖二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天气为多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一起来做个“热气球”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优质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6观测云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6观测云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6 观测云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36课中,深入探讨“观测云”这一主题。

具体内容包括:云分类、特征及其与天气变化关系。

我们将详细学习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解不同类型云形成原因及其对应天气预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云分类及其特征。

2. 使学生解云与天气变化之间关系,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分类及特征记忆。

教学重点:云与天气变化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四种基本类型云(积云、层云、高积云、高层云)及其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解云与天气变化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不同类型云图片,让学生辨认并描述其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云与天气变化关系,并分享各自生活经验。

六、板书设计1. 云分类及特征积云:白色、厚实、边缘清晰,通常预示着晴好天气。

层云:灰色、较薄、边缘模糊,可能预示着阴雨天气。

高积云:白色、较厚、边缘清晰,可能预示着天气变化。

高层云:白色、较薄、边缘模糊,通常预示着晴转多云或多云转晴。

2. 云与天气变化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今天云,描述其类型和特征,预测明天可能天气。

结合教材,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云形成。

2. 答案:作业一:根据观察到云特征,描述其类型,并给出合理天气预测。

作业二:教材中提到其他影响云形成因素有:气温、湿度、风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云分类、特征及其与天气变化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巩固情况,鼓励他们多观察自然,提高他们科学素养。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3.6观察云》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3.6观察云》教学设计

1.课前学习是否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以及了解程度。

2.观察实验的参与度,实验记录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全面。

3.学生是否主动思考问题,提出或回答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是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5.学生是否真正形成动手实践能力,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应用实验观察法、提问法、问答法、测验法。

自评、他评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大屏幕播放一段大自然现象的视频动画,引出本课题。

2.书写板书:6.观察云【设计意图】1.通过视频讲解,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

2.短片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兴趣。

【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室外观察云(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实验记录单,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天上云实物形状,画在实验记录单(2)教师回到教室展示图片云的三种主要形态,让学生拿出自己小组画的形态与图片对比,判断刚刚自己小组观察的云属于哪种形态2.认识云的形态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三种云的形态,进行分类,引出积云、层云、卷云等概念。

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2.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个别小组所观察的云的形态,让学生们各自说说哪组画的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再让学生说出这个云属于哪种晕的形态。

【设计意图】1.室外观察云的真实情况,可以多感官感受云的形态颜色,增加了真实感,让知识更贴近生活。

2.让学生比较各小组画的云,借此告诉学生科学观察一定要客观,不能加入主观想象。

【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教师提出问题:今天的云朵的数量是多还是少呢?我们应该如何来判断云量呢?教师通过投影介绍三种云量不同的天气,晴、多云、阴天。

并让学生上台进行摆云片掌握云量的划分天气。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观察云教案三年级科学

观察云教案三年级科学

观察云教案三年级科学教案主题:观察云年级:三年级科目:科学学习目标:1.能够了解云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2.能够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

3.能够描述云的运动和变化。

4.能够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5.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观察云。

教学资源:1.云的图片和视频。

2.能够观察云的户外空地。

3.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云是什么?我们在哪里看到云?-你观察过云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云是静止不动的吗?还是会移动和变化的?Step 2:学习云的形成(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云的形成原理:-云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遇到冷空气,水蒸气会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云可以是白色、灰色或黑色的。

Step 3: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到户外空地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云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描述。

2.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观察到的云的形状和颜色,并画出云的图像。

Step 4:描述云的运动和变化(20分钟)1.学生观察云的运动和变化,并在笔记本上描述。

2.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的云运动,例如云在天空中移动的方向、速度和变化形状的时间等。

3.学生可以使用词语和图片来描述云的运动和变化。

Step 5:探索云与天气的关系(15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同类型的云与天气有关系?”2.学生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云,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3.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不同类型的云如何与晴天、多云、雨天等天气现象相关联。

Step 6:使用工具和设备观察云(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望远镜或相机观察云的方法。

2.学生可以使用相机或望远镜观察云,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云的特点。

3.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使用这些工具观察云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Step 7:总结与评价(15分钟)1.教师与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概括云的形成、形状、颜色、运动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5篇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5篇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5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天气现象并记录了天气日历,那么今天是个什么样的天气呢?生答:……教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那么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出现呢?生答:云二、观察云1、教师板书“云”字,问:看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用网状图记录学生的想法(课件伴随)教师:既然大家对云有这么多的想法,我们现在就对云进行探究吧。

教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测一下?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小结云的组成)教师: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根据云量的多少我们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么来划分的呢?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教师具体说明气象学家如何划分晴天、多云、阴天的。

2、学以致用:学生根据理解判断云的类型。

(课件出示云的图片)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带好文具,将你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记录表中。

注意:如果有太阳注意不要直视太阳。

4、师生反馈。

注重学生对云量、高度、形状的描述。

三、对云的分类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根据云量的多少对天气状况进行了划分,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把云分成了几类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2.给同学们的云进行分类?3.同学们能将这些云进行分类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将云的形态记录,并且尝试着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于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这也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通过观看视频,对比教科书,学习积云、层云、卷云的形貌特点;2.根据积云、层云、卷云的特点,重新将同学们的画进行分类;3.将今天天空中的云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31.学生分组讨论,学会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2.学会自己记录晴天、多云、阴天的云量;晴天的云量为:多云的云量为:阴天的云量为:3.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学会区分每张图片属于哪种天气,有哪些类型的云组成。

教师活动21.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云的视频或者照片,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各种云的特点。

2.引导学生将同学们收集的云的照片进行重新分类,学会认识天空中的云。

教师活动31.教师引导学生来观察和鉴别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和归纳的结果填写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3.教师提供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判断所属天气。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掌握云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会对云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并且掌握云的多少对天气的影响,层层递进的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形成原因,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明白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影响,学会判断云量的方法,为室外的实际观察做准备。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到室外进行云的观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云的形貌。

观察今天的云量并记录:2.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教师活动41.教师带领学生有序的开展室外云形态的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记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云量多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以及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将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认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知道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云》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云》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状和颜色多样性。

2. 能够观察并描述云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云朵图片、PPT、投影仪。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云朵图片,引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你看到过哪些形状和颜色的云?”2. 激发兴趣(10分钟):- 打开PPT,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云朵图片,并简单介绍每种云的名称和特点。

-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张云朵图片,描述云的特征并分享给全班。

-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3. 观察云朵(15分钟):-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或露天区域观察云朵。

- 学生们观察云朵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 学生们与同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4. 归纳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到教室,组织全班讨论云的特征和观察结果。

- 教师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并梳理归纳出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多样性。

5. 深化研究(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云的形成原因,并进行简单解释。

- 让学生想象云朵的形状和颜色为什么会不同,并鼓励他们主动提出问题。

- 教师提供简单的科学解释,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结束(5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进行小结。

- 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鼓励他们观察云朵的变化,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下次课时可以继续讨论和探索云朵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观察云朵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描述云朵特征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

3.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云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测云》教案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总结课堂
板书
组成
观测云天气
分类
板书设计
①晴天:无云或云量少(太阳总能看见)
②多云: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
③阴天: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
3、比一比,哪个小组活动最好
小组云量与天气的观察判断结果汇总
姓名
观察判断
得出结论
【点拨】
得出结论:
①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②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三、课堂练习:判断状。
比较判断,填写表格
到室外观测云量,并把它绘画下来。把观察到的云量与插图中的云量比较,试判断云量与天气
填写表格,试图得出结论
独立完成
交流
课后活动
观测云的形态,画出云的形态,对照图片,探索云的形态与天气关系
观测云量,画出云量,对照图片,探索云量与天气关系
检测学习情况
搜集谚语,进一步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③卷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常常发生在晴天
3、跟云的三种基本形态对比,判断你观察并画下的云是哪一种。
小组观察结果汇总
姓名
对比结果
二、探索二:云量
1、观测云量,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①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晴)
②天空中的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见太阳。(多云)
③云多而密,看不见太阳。(阴天)
2、如果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画一画,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便可知道天气情况。(展示图片)

《观测云》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观测云》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重点
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难点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种形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片《会变化的云彩》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的形成:地面的水经过太阳的照射而蒸发,水蒸气不断的想天空更高的地方运动,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不同地点观察到的云各不相同,每个人眼中的云也是千差万别。但同一种云,形态大致相同,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
云有三种基本形态:
(1)大团、堆积的云,即积云。
(2)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即层云。
(3)纤维、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的云,即卷云。
2.今天的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
每一天的云都可能出现变化,有的时候一天当中的云还不一样呢!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云彩,描述一些你知道的云的形态。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均匀成册,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
大团、堆积的云是积云;
纤维、羽毛状的云是卷云。
1.积云
高于层云,看上云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2.层云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观测云》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观测云》

教学设计: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观测云》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云,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云的种类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类活动,学生能够独立观测云,培养观察、分类和记录的能力。

3.科学思维:学生能够根据观测到的云的类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预测可能的天气变化。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识别不同类型的云,理解云的形成原理。

•掌握云的种类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准确识别各种云的类型。

•根据云的观测结果进行逻辑推理,预测天气变化。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云的类型图片或模型。

•观测云用的记录表、笔。

•学生活动手册。

五、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云的种类。

•观察记录法: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记录云的类型、高度、形状等信息。

•分类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观测到的云的类型,教师引导进行分类和总结。

•逻辑推理法:根据观测到的云的类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预测可能的天气变化。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云和天气变化相关的故事,如“云朵的旅行”,引出云的话题。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云?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吗?云的不同类型与天气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新课教学•讲解云的形成原理:•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环节。

•强调云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的,介绍凝结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展示云的种类:•使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云(如积云、层云、卷云等),并简要介绍每种云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提问学生:“你们能说出这些云的名字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分组观测云:•分组准备: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张观测云用的记录表和一支笔。

小学科学6《观察云》(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6《观察云》(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6《观察云》(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观察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的类型和形状,能够观察云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欲望,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观察云》(教科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云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的特征。

2. 了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四、教学难点能够观察云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五、教学准备图片、云模型、小黑板、粉笔。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云,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导入: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云?云长什么样子?它是什么颜色的?它会发生什么变化?Step 2 培养学生观察云的能力1. 具体观察: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云的特征。

比如:有些云像棉花糖,有些云像白色的雪球,有些云像灰色的雾霭等。

2. 抽象概括:让学生总结归纳自己观察到的云的特征,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例如:云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时它蓬松像棉花糖,有时它厚厚的像灰色的雾霭。

Step 3 了解云的分类1. 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云的分类,并给予相关的图片示例。

如:积云、层云、卷云等。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云,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例如:这是什么云?它是哪种类型的云?Step 4 了解云的形成原因1. 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云的形成原因,如水蒸气在空中升华凝结形成云。

2. 展示云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模拟云的形成过程,加深对云的形成原因的理解。

Step 5 观察云变化并进行分析1. 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并描述其变化。

例如:云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云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2. 让学生讨论可能导致云变化的原因,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观测云》教案

第三单元天气第6课时观测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学生活动记录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 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2. 提问: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云是怎么形成的?(预设: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 提问: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1. 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

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

(建议: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3. 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 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 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 观察云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 观察云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 观察云教案教学设计6.观察云【教材简析】《观察云》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

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

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从第1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

他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上3.6《观测云》教案
组成的。

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云量多少能告诉我
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我们怎么来观察云?云可
以告诉我们那些天气的信息?(板书:观测风)讲授新课一、云的三种基本形态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云彩,描述一些你知道的云的形态。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均匀成册,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
大团、堆积的云是积云;
纤维、羽毛状的云是卷云。

1.积云
高于层云,看上云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2.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通常是灰色。

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是整个天空。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又称雨层云。

3.卷云
纤细的羽毛状云是卷云。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填一填各种云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二、科学零距离:自由回答
学生根据学习
内容填写。

学习云的三种基
本形态,并了解
它们对天气的影
响。

气象学家对云的分类的依据:
气象学家通常按照云的高低、云的外形及结构特点将云分为四族和十类。

四族就是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十类指的是卷云、卷积云、卷层云、层云、雨层云、积云、高积云、高层云、层积云、积雨云;按云体的温度还可以将云分为冷云和暖云;按云的物理结构还可以将云分为水云、冰云和混合云。

降水的云一般是2千米以下的低云,它基本上由水滴组成。

三、科学探索
去室外去观测云。

画出它的形状,根据掌握云的三种基本形态,判断你观察到的云属于哪一种,并填写在天气日历中。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
四、观测云量
播放视频《观察云的形态,观测并记录云量》
观察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观察记录:
(1)天空中无云或云量很少,云的份数不超过
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一,能看见太阳,这样的天
气为晴天。

学生室外观测
云并画出观测
到云的形状,
并判断属于哪
一种形态。

观看视频
学会画简图
拓展学生视野,
科学就再身边。

把学生带到室外
观察云,用简图
记录云的形状,
并和教科书中的
图片进行比对。

通过观看视频,
学生对前面内容
进行复习,对实
验观看操作更加
了解。

(2)天空中云量较多,云的份数小于整个天空的
四分之三,太阳时常可见,这样的天气为多云。

(3)天空中云量很多,云的份数大于整个天空的
四分之三,很难看见太阳,这样的天气为阴天。

学会画简图
学会画简图
学生互相展示
自己所画的云
学会通过云量的
多少,判断当时
的天气情况,并
画出简图。

让学生交流他们
所画的云的形
状,这时教师可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