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及第三节 土壤污染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004.3土壤环境化学-土壤污染(农药)
④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 磷酰胺:磷酸中的羟基被被氨基取代
硫代磷酰胺:磷酰胺中的氧被硫取代。
⑵有机磷农药降解
有机磷农药是为取代有机氯农药而发展起来的, 但其毒性较高,大部分对生物体内胆碱酯酶有抑 制作用
较有机氯农药易降解
有
吸附催化水解
机 非生物降解
磷
光降解
农
绿色木霉
药 土壤微生物降解
降 解
假单胞菌
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 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 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4-D的化学 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阳离子型农药,易溶于水并完全离子化,很快吸附于粘土矿物 ○弱碱性农药,可以接受质子带正电荷,吸附于粘土矿物或有机 质表面 ○酸性农药在水溶液中解离成有机阴离子,不易被胶体吸附,是 靠范德华力和其他物理作用
有机物的离子或基团从自由水向 土壤矿物的亚表面层扩散;离子 或基团以表面反应或进入双电层 的扩散层的方式为土壤矿物质吸 附。
分配作用(partition)
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 的主要化学机理之一,指 水-土壤(沉积物)中, 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 的溶解,或称吸附( sorption, uptake),用分 配系数 Kd 来描述。
4.光解
4.南方水田里DDT降解快于北方
1.从土壤和空气转入水体 林 2.挥发而进入大气 丹 3.在土壤生物体内积累
4.植物积累
1. 易溶于水 2. 挥发性强,持久性低 3. 在生物体内积累性较DDT低
2.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pus pesticides,
ops)
磷酸的脂类或酰胺类化合物
非生物降解 降解
水解反应
(Hydrolysis Reaction)
环境化学课件——土壤环境化学
一、土壤组成
4. 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成分都是 N2、O2和CO2。 差异:①土壤空气存在于相互隔离的土壤孔隙中, 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
②在O2和CO2含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空气 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氧的含量低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H4、 H2S、H2、NH3等。如果是被污染的土壤,其空 气中还可能存在污染物。
角闪石等,其中以石英为主,粒径为1-0.05mm。在冲
积平原土壤中常见。土壤含砂粒多时,孔隙大,通气 和透水性强,毛管水上升高度很低(小于33cm),保 水保肥能力弱,营养元素含量少。
(3)粘粒:主要是次生矿物,粒径小于0.001mm。含粘粒 多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团聚能力较强,有良好的 保水保肥能力,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较差。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
的迁移及其机制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组成 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三、土壤吸附性 四、土壤酸碱性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一、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 组成的多相体系,它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 地而异。
(2)土壤胶体的电性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 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即决定 电位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又称反
离子层,包括非活动性离子层和扩散层),即合称为双电层。
1.土壤胶体的性质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胶体的凝聚性: 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
下水和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为土壤水分。 ❖ 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微细孔隙的毛细管力,可将—部分水保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20世纪70年代:出版一系列专著,建立一系列 研究计划。《增长的极限》
25
20世纪80年代: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化学品安全评价、全球变化及全球 性环境问题研究。
26
2.环境化学的定义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 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3
第一章 绪 论
1
环境化学
2
环境污染物
14
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1.1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
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 们的正常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为是怎样的? 3.SO2及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经过迁移转化将会
产生哪些危害,其危害机制如何? 4.如何预防酸雨的产生或减缓酸雨产生的危害?
29
4. 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
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 ● 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
效应。 ● 污染物种类众多,形态多变;浓度低;分布广泛,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有机氯)残留行为。《寂静的春天》-卡逊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25
20世纪80年代: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化学品安全评价、全球变化及全球 性环境问题研究。
26
2.环境化学的定义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 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3
第一章 绪 论
1
环境化学
2
环境污染物
14
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1.1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
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 们的正常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为是怎样的? 3.SO2及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经过迁移转化将会
产生哪些危害,其危害机制如何? 4.如何预防酸雨的产生或减缓酸雨产生的危害?
29
4. 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
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 ● 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
效应。 ● 污染物种类众多,形态多变;浓度低;分布广泛,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有机氯)残留行为。《寂静的春天》-卡逊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
价交换和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外,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
弱,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 电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于半径越大,水
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如下: Fe3+>Al3+>H+>Ba2+>Sr2+>Ca2+>Mg2+>Cs+>Ru+>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b.潜性酸:
其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
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 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 H+ 浓度, 使土壤 pH 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 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据测定土壤潜性酸
②水解性酸度: 用弱酸强碱盐 (如醋酸钠)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
以将土壤胶体吸附的 H+ 、 A13+ 代换出来,同时生成某弱酸
(醋酸)。此时,所测定出的该弱酸的酸度称为水解性酸度。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③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土壤的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强度,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 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腐殖质土>枯土>砂土。 土壤的可变电荷越多,缓冲能力越强。土壤缓冲能力 越大,对酸碱污染物的容量就越大。但是,土壤的缓冲能 力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土壤的酸碱度 会发生强烈的变化。
1 2 3 4 5 6
环境化学-绪论 PPT课件
环境问题
•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环境条件,甚至引起环 境污染。
• 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环境退化现象 臭氧层破坏 气候变化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 有毒化学品和团体废弃物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 造成环境污染的三因素 物理的
噪声、震动等 化学的
九大类 生物的
大米草、水葫芦、赤藻等
温室效应
酸雨
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臭氧空洞
海洋污染
赤潮
农药污染
3. 认识环境问题的三个阶段
环境问题并非只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 问题的认识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 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城市和工农业 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 的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坏和野生动物某些 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予以重视。我国当时 以污染控制为中心进行环境管理,曾对改善城市和人 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存在问题:没有把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联系起来,低 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没有把环境污染与 社会因素相联系,未能追根寻源。
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
有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
在非洲,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
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漏造成两千人死亡
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爆炸使千人遇难
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使核尘埃遍布欧洲
在瑞士,农用化学品、溶剂和录污染了莱茵河,使数百万 尾鱼被毒死
样是热门课题。
(2)各圈层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件—04土壤环境化学
• (2)砂砾
主要为原生矿物,大多为石英、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其中以石 英为主。粒径为1~0.05mm。空隙大,通气和透水性强,保水保肥 能力弱,营养元素含量少。
• (3)粉粒
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混合体,粒径为0.05~0.005mm。物理化 学性质介于砂粒与粘粒之间。团聚、胶结性差,分散性强。保水保 肥能力较好。
5.0
1.5
0.8
0.3
2.3
0.2
0.01~0.002 74.2 13.2
5.1
1.6
0.3
4.2
0.1
<0.002
53.2
21.5 13.2
1.6
1.0
4.9
0.4
2.土壤质地分组及特性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质地分类
类别
质地名称
砾土类 壤土类 黏壤土类
黏土类
砂土及填质砂土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
砂质黏壤土 黏壤土
• (4)黏粒
主要是次生矿物,粒径<0.001mm。含黏粒多的土壤,营养元素 含量丰富,团聚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但通气和透水 性差。
各级土粒的矿物组成(%)
粒径(mm)
石英
长石
1~0.25
86
14
0.25~0.05
81
12
0.05~0.01
74
15
0.01~0.005
63
8
<0.005
—— <30 ——
<30 <30 <30 <30
30~35 35~40 >40
土壤质地与土壤性状
土壤性状
比表面积 精密性
主要为原生矿物,大多为石英、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其中以石 英为主。粒径为1~0.05mm。空隙大,通气和透水性强,保水保肥 能力弱,营养元素含量少。
• (3)粉粒
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混合体,粒径为0.05~0.005mm。物理化 学性质介于砂粒与粘粒之间。团聚、胶结性差,分散性强。保水保 肥能力较好。
5.0
1.5
0.8
0.3
2.3
0.2
0.01~0.002 74.2 13.2
5.1
1.6
0.3
4.2
0.1
<0.002
53.2
21.5 13.2
1.6
1.0
4.9
0.4
2.土壤质地分组及特性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质地分类
类别
质地名称
砾土类 壤土类 黏壤土类
黏土类
砂土及填质砂土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
砂质黏壤土 黏壤土
• (4)黏粒
主要是次生矿物,粒径<0.001mm。含黏粒多的土壤,营养元素 含量丰富,团聚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但通气和透水 性差。
各级土粒的矿物组成(%)
粒径(mm)
石英
长石
1~0.25
86
14
0.25~0.05
81
12
0.05~0.01
74
15
0.01~0.005
63
8
<0.005
—— <30 ——
<30 <30 <30 <30
30~35 35~40 >40
土壤质地与土壤性状
土壤性状
比表面积 精密性
土壤的结构和组成ppt全篇
累积特权
在购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内容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送的共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赠送每月15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由于各种矿物质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它们经受风化后,在各粒级中分布的多少也不相同。矿物的粒级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较细颗粒中,Ca、Mg、P、K等元素的含量较大。一般而言,土粒越细,所含养分越多,反之则越少。
1.2.2 土壤的质地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或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
土壤质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同时土壤颗粒大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土壤孔隙状况。因此对土壤水分、空气、热量的运动和养分转化均有很大的影响。质地不同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而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质地理想的土壤。
<返回>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土壤三相物质的比率因土壤种类而异,并且经常变化。土壤中所含多量化学元素的丰度顺序如下:O>Si>Al>Fe=C=Ca>K>Na>Mg>Ti>N>S,这个次序与地壳组成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由于土壤中集结了大量生物体,因此C、N、S的含量相对较高。从环境污染角度来看,土壤还是藏污纳垢之处,含有各种生物的残体、排泄物、腐烂物;还含有来自大气、水体及固体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农药、肥料残留物等。
在购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内容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送的共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的VIP类型决定。
赠送每月15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由于各种矿物质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它们经受风化后,在各粒级中分布的多少也不相同。矿物的粒级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较细颗粒中,Ca、Mg、P、K等元素的含量较大。一般而言,土粒越细,所含养分越多,反之则越少。
1.2.2 土壤的质地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或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
土壤质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同时土壤颗粒大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土壤孔隙状况。因此对土壤水分、空气、热量的运动和养分转化均有很大的影响。质地不同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而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质地理想的土壤。
<返回>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土壤三相物质的比率因土壤种类而异,并且经常变化。土壤中所含多量化学元素的丰度顺序如下:O>Si>Al>Fe=C=Ca>K>Na>Mg>Ti>N>S,这个次序与地壳组成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由于土壤中集结了大量生物体,因此C、N、S的含量相对较高。从环境污染角度来看,土壤还是藏污纳垢之处,含有各种生物的残体、排泄物、腐烂物;还含有来自大气、水体及固体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农药、肥料残留物等。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PPT课件
(1)原生矿物 : 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类、云母类、辉石、角闪石、 橄榄石、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等。其中前五种最常见。 石英最难风化 , 长石次之 ,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易风化。 岩石化学风化主要分为三个历程 , 即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氧化 : 以橄榄石为例 , 其化学组成为 (Mg Fe)Si04, 其中 Fe(Ⅱ) 可以 氧化为 Fe(Ⅲ) 。
-
22
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 : 一类是致酸离子 , 包括 H+ 和 Al3+;另一类是 盐基离子 , 包括 Ca2+ 、 Mg2+ 、 K+、 Na+ 、 NH4+ 等。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 , 且已达到吸
附饱和时的土壤 , 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
-
24
1.4土壤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度可以将其划分为9 个等级 (如表4-8)。我国土壤的 pH 大多 在 4.5-8.5 范围内 , 并有由南向北 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 长江( 北纬 33 。 )以 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 ;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如华北、 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03,pH 值一般在7.5-8.5 之间 , 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 值高达 10.5。
很少
冲积平原土壤 中
少
丰富
黄土中含量较 多
较丰富
-
16
1.2.3.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土壤质地: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 , 称为 土壤质地 ( 或土壤机械组成 ) 。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主 要有国际制 ( 如表 4-5) 、美国制和前苏联制。国际制和美国制均采用三 级分类法 , 即按砂粒、粉砂粒、粘粒三种粒级的百分数 , 划分为砂土、壤 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氧化 : 以橄榄石为例 , 其化学组成为 (Mg Fe)Si04, 其中 Fe(Ⅱ) 可以 氧化为 Fe(Ⅲ) 。
-
22
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 : 一类是致酸离子 , 包括 H+ 和 Al3+;另一类是 盐基离子 , 包括 Ca2+ 、 Mg2+ 、 K+、 Na+ 、 NH4+ 等。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 , 且已达到吸
附饱和时的土壤 , 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
-
24
1.4土壤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度可以将其划分为9 个等级 (如表4-8)。我国土壤的 pH 大多 在 4.5-8.5 范围内 , 并有由南向北 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 长江( 北纬 33 。 )以 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 ;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如华北、 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03,pH 值一般在7.5-8.5 之间 , 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 值高达 10.5。
很少
冲积平原土壤 中
少
丰富
黄土中含量较 多
较丰富
-
16
1.2.3.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土壤质地: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 , 称为 土壤质地 ( 或土壤机械组成 ) 。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主 要有国际制 ( 如表 4-5) 、美国制和前苏联制。国际制和美国制均采用三 级分类法 , 即按砂粒、粉砂粒、粘粒三种粒级的百分数 , 划分为砂土、壤 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环境化学课件(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2.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岩石经历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
性水解)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发 生了改变。次生矿物粒径较小,大部分以黏粒和胶体 (粒径小于0.002 mm)分散状态存在。
分类:根据次生矿物的性质与结构划分为简单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是土粒中最细小的部分, 比表面积大,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的特点, 称为黏土矿物。有明显的胶体特征, 所以土壤学中习惯把黏土矿物视为土壤矿物胶体。次 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无机 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影响很大。
极细砂
0.2~0.06
100
粉砂 粘粒
砂质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粘粒 胶体
0.06~0.02 0.02~0.006 0.006~0.002
<0.002 <0.0002
10000
100000 1000000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粒级组合体所表现的粗细程度称为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 标准的。主要有国际制、美国制和前苏联制。
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具有吸附性能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具有巨大表面能,并带有电荷的矿物胶 体和有机胶体,能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或离子。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总 表面积。土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比表面也愈大,表面能也越大。
➢气候是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它使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地形使气候因素发生局部的重新分配,是间接的水、热、空 气条件。
➢生物通过生长繁育、新陈代谢进行着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一方面充实与丰富了土壤的基质,另一方面以有机物形式为土 壤累积化学能。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PPT课件
a. 硅酸盐类:易风化成盐; b. 氧化物类; c. 硫化物类; d. 磷酸盐类。
LOGO
11
(2) 次生矿物
一、组成 1.矿物质
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 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a.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原生矿物 经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结晶结构简单;
LOGO
8
LOGO
9
一、组成
图4-1 土壤的组成
LOGO
10
1.土壤矿物质
一、组成
(1) 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 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 结晶结构都没有改变。
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类、云母类、辉石、 角闪石等。石英最难风化,长石次之,辉石、角闪石、 黑云母易风化。
生物种类 细菌
微 真菌
生 物 放线菌
藻类
表土层中(15cm) 数量(个/m2) 1013~1014 1010~1011 1012~1013 109~1010
生物种类
原生物 动 线虫类 物 蚯蚓
其它
表土层中(15cm) 数量(个/m2) 109~1010 106~107 30~300 103~105
LOGO
LOGO
5
在沙漠化过程中水土流失也很严 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150 万 km2, 每 年 土 壤 流 失 量 达 5 0 亿 吨 , 养分流失量相当于四、五千吨化肥。
LOGO
6
❖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我国盐碱化土 壤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土壤污染物质来源广泛,包括城市废 水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生物残 体和排泄物;大气沉降物等。
第四篇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
40
土壤吸附性--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41
土壤吸附性—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25
土壤组成与性质--土壤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 Ca、Fe、Mg和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43
土壤酸碱性
44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表示)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13+。
潜性酸度
代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45
土壤酸碱性--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8
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
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 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特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
9
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
土壤吸附性--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41
土壤吸附性—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25
土壤组成与性质--土壤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 Ca、Fe、Mg和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43
土壤酸碱性
44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表示)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13+。
潜性酸度
代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45
土壤酸碱性--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8
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
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 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特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
9
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ppt73张)
llutant)
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 机化合物。 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类 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及其 他化学过程产生的,如萜烯类、黄曲霉类等; 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是随现代化学工业的兴起而 产生的,如合成橡胶、塑料等。
(一)有机氯类农药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含 一个或几个苯环的氯素衍生物.
最主要的品种是滴滴涕(DDT )和六六六,其次是 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氯丹、七 氯等。
各种有机氯的化学结构及毒性大小虽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 挥发性低、
化学性质稳定、
溶解度高达l00g/kg,两者相差5000万倍, DDT很容
易累积于生物体的脂肪内,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 类而威胁人体健康。
农药主要是指能防治植物病虫害、消灭杂草和调 节植物生长的一类化学药剂。 化学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 土壤处理剂等 按化学成分则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汞 农药、有机砷农药
有机氯农药一旦进入生物体内易溶于生物的脂肪组织中 ,很难随 着生物代谢被排泄 ,并随着食物链的逐级升高而不断富集。在生 态系统内,有机氯农药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 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极其惊人的程度
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会引起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发生肌肉震 颤、内分泌紊乱、肝肿大、肝细胞变性等症状。 并可通过母乳传递给下一代 , 进而影响下一代 , 因 此 ,有机氯农药属于高残留、高毒害农药 ,是造成 土壤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农药类型,对人体构成极大 的危害。
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 机化合物。 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类 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及其 他化学过程产生的,如萜烯类、黄曲霉类等; 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是随现代化学工业的兴起而 产生的,如合成橡胶、塑料等。
(一)有机氯类农药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含 一个或几个苯环的氯素衍生物.
最主要的品种是滴滴涕(DDT )和六六六,其次是 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氯丹、七 氯等。
各种有机氯的化学结构及毒性大小虽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 挥发性低、
化学性质稳定、
溶解度高达l00g/kg,两者相差5000万倍, DDT很容
易累积于生物体的脂肪内,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 类而威胁人体健康。
农药主要是指能防治植物病虫害、消灭杂草和调 节植物生长的一类化学药剂。 化学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 土壤处理剂等 按化学成分则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汞 农药、有机砷农药
有机氯农药一旦进入生物体内易溶于生物的脂肪组织中 ,很难随 着生物代谢被排泄 ,并随着食物链的逐级升高而不断富集。在生 态系统内,有机氯农药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 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极其惊人的程度
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会引起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发生肌肉震 颤、内分泌紊乱、肝肿大、肝细胞变性等症状。 并可通过母乳传递给下一代 , 进而影响下一代 , 因 此 ,有机氯农药属于高残留、高毒害农药 ,是造成 土壤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农药类型,对人体构成极大 的危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渣。 病源微生物:生活和医院污水、生物制品、制革与屠宰的工
业废水、人畜的粪便等是能工业中所排出的三废。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重金属 农药
A 、pH值
pH值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 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大都以阳离 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越低, H+越多,重金属被解吸的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 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 量。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 说,情况正好相反。
白色或稍带淡黄色的粉末状结晶。 60-70℃以下不易分解。 在日光和酸性条件下很稳定,遇碱会分解。 较DDT易挥发,进入大气,在土壤底层移动缓慢。
有机磷农药
磷酸酯(敌敌畏) 硫代磷酸酯(甲基对硫磷) 二硫代磷酸酯(马拉硫磷、乐果) 膦酸酯(敌百虫) 硫代磷酰胺(乙酰甲胺磷) 降解:非生物降解——吸附催化水解,光降解
生物降解
全球范围的土壤环境问题
土壤酸化、盐碱化、土壤污染 土壤沙漠化 水土流失严重 陆地植物破坏
酸化:土壤风化成土过程的重要方面,导致pH值降低, 形成酸性土壤,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 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 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重金属——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含量也越高;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 越大,植物籽实中含量越高。 不同植物富集规律:豆类>小麦> 水稻>玉米 植物体内分布规律:根>茎叶>颖壳>籽实
2、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量和存在形态均表现垂直分布规律,其中可耕层成为重金属的富集层。 有向根际土壤迁移的趋势,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高于土体。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镉:以CdCO3为主,尤其在碱性土壤中。 不同土壤吸附顺序为: 腐殖质土壤>重壤质土壤>壤质土>砂质冲积土 因此镉的吸附与土壤中胶体的性质有关。 铜:污染土壤的铜主要在表层积累,但在酸性土
壤中,铜容易淋溶迁移。
铅:主要以Pb(OH)2、PbCO3和PbSO4固体形式存 在。
汞
汞易在表层积累。 汞化合物在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
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和积累汞与汞的形态有关,其顺序是:
氧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氯化汞 >氧化汞>硫化汞。从这个顺序也可看出,挥 发性高、溶解度大的汞化合物容易被植物吸收。
农药
一、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征
主要通过扩散、质体流动和吸附分配来完成。 在前两者的过程中,农药迁移可以以蒸汽或非 蒸汽的形式进行。
典型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林丹)、氯丹、毒 杀芬。 DDT:土壤中移动不明显,可通过植物根际渗入 植物体内,在叶片中累积量最大。 DDT特性:持久性,分解慢,通过食物链进入人 体。 主要生物降解机理:氧化、还原、脱氯化氢。 另一降解途径:光解
六六六(含99%以上的称为林丹)
B、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 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力 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如小麦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质地的改变, 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麦粒对汞 的吸收率呈规律性减少。土壤粘性越重,吸 收砷的能力越强,水稻受害程度越轻。
C、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3、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原理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与阳离子的价态及离子半径有关。阳离
子价态越高,电荷越多,土壤胶体与阳离子之间的静 电作用越大,吸附 力也越大。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合班级相对越小,较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Cu2+:土壤中各胶体的吸附顺序为: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 脱石>高岭石 除有机质外,主要是锰、铁等氧化物。
土壤污染类型
水质污染型——即利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 表水进行灌溉而导致的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型——即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而导致的 土壤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型——主要是工矿排出的废渣、污泥和城市垃 圾在地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溶、地表径流 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土壤污染。
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铅含量很低, Pb2+可置换粘土 矿物上吸附的Ca2+,因此在土壤中很少移动。
pH值增加,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降低,影响植 物对铅的吸收。
大气中的铅一部分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一部分 落在叶面上,经张开的气孔进入叶内。
锌
我国土壤锌含量在3~709mg/kg之间, 平均值为 100mg/kg, 比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锌量高出一倍。 存在形态:有机态锌和无机形态锌,可以相互转 化。 土壤各种形态锌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pH值及全 锌量和土壤中地球化学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 Zn主要以二价阳离子(Zn2+)被植物吸收,少量的 Zn(OH)2形态与某些有机物螯合态锌也可被植物 吸收。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 效性。一般来说,在还原条件下,很多重金属易产 生难溶性的硫化物,而在氧化条件下,溶解态和交 换态含量增加。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 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
有机质是否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 不同的观点。研究表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 含量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但重金属各 组分占全量的比例一般与有机质含量的大小 没有密切关系。
农业污染型——是指农业生产中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垃 圾堆肥和污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
综合污染型——由多种污染源和多种污染途径同时造成的土 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种类
有机污染物:农药是主要有机污染物(有机氯、有机磷等) 。 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进入土壤中的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 。 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砷、铬、锌等重金属 。 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和矿渣、煤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
业废水、人畜的粪便等是能工业中所排出的三废。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重金属 农药
A 、pH值
pH值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 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大都以阳离 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越低, H+越多,重金属被解吸的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 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 量。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 说,情况正好相反。
白色或稍带淡黄色的粉末状结晶。 60-70℃以下不易分解。 在日光和酸性条件下很稳定,遇碱会分解。 较DDT易挥发,进入大气,在土壤底层移动缓慢。
有机磷农药
磷酸酯(敌敌畏) 硫代磷酸酯(甲基对硫磷) 二硫代磷酸酯(马拉硫磷、乐果) 膦酸酯(敌百虫) 硫代磷酰胺(乙酰甲胺磷) 降解:非生物降解——吸附催化水解,光降解
生物降解
全球范围的土壤环境问题
土壤酸化、盐碱化、土壤污染 土壤沙漠化 水土流失严重 陆地植物破坏
酸化:土壤风化成土过程的重要方面,导致pH值降低, 形成酸性土壤,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 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 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重金属——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含量也越高;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 越大,植物籽实中含量越高。 不同植物富集规律:豆类>小麦> 水稻>玉米 植物体内分布规律:根>茎叶>颖壳>籽实
2、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量和存在形态均表现垂直分布规律,其中可耕层成为重金属的富集层。 有向根际土壤迁移的趋势,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高于土体。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镉:以CdCO3为主,尤其在碱性土壤中。 不同土壤吸附顺序为: 腐殖质土壤>重壤质土壤>壤质土>砂质冲积土 因此镉的吸附与土壤中胶体的性质有关。 铜:污染土壤的铜主要在表层积累,但在酸性土
壤中,铜容易淋溶迁移。
铅:主要以Pb(OH)2、PbCO3和PbSO4固体形式存 在。
汞
汞易在表层积累。 汞化合物在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
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和积累汞与汞的形态有关,其顺序是:
氧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氯化汞 >氧化汞>硫化汞。从这个顺序也可看出,挥 发性高、溶解度大的汞化合物容易被植物吸收。
农药
一、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征
主要通过扩散、质体流动和吸附分配来完成。 在前两者的过程中,农药迁移可以以蒸汽或非 蒸汽的形式进行。
典型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林丹)、氯丹、毒 杀芬。 DDT:土壤中移动不明显,可通过植物根际渗入 植物体内,在叶片中累积量最大。 DDT特性:持久性,分解慢,通过食物链进入人 体。 主要生物降解机理:氧化、还原、脱氯化氢。 另一降解途径:光解
六六六(含99%以上的称为林丹)
B、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 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力 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如小麦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质地的改变, 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麦粒对汞 的吸收率呈规律性减少。土壤粘性越重,吸 收砷的能力越强,水稻受害程度越轻。
C、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3、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原理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与阳离子的价态及离子半径有关。阳离
子价态越高,电荷越多,土壤胶体与阳离子之间的静 电作用越大,吸附 力也越大。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合班级相对越小,较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Cu2+:土壤中各胶体的吸附顺序为: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 脱石>高岭石 除有机质外,主要是锰、铁等氧化物。
土壤污染类型
水质污染型——即利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 表水进行灌溉而导致的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型——即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而导致的 土壤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型——主要是工矿排出的废渣、污泥和城市垃 圾在地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溶、地表径流 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土壤污染。
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铅含量很低, Pb2+可置换粘土 矿物上吸附的Ca2+,因此在土壤中很少移动。
pH值增加,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降低,影响植 物对铅的吸收。
大气中的铅一部分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一部分 落在叶面上,经张开的气孔进入叶内。
锌
我国土壤锌含量在3~709mg/kg之间, 平均值为 100mg/kg, 比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锌量高出一倍。 存在形态:有机态锌和无机形态锌,可以相互转 化。 土壤各种形态锌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pH值及全 锌量和土壤中地球化学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 Zn主要以二价阳离子(Zn2+)被植物吸收,少量的 Zn(OH)2形态与某些有机物螯合态锌也可被植物 吸收。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 效性。一般来说,在还原条件下,很多重金属易产 生难溶性的硫化物,而在氧化条件下,溶解态和交 换态含量增加。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 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
有机质是否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 不同的观点。研究表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 含量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但重金属各 组分占全量的比例一般与有机质含量的大小 没有密切关系。
农业污染型——是指农业生产中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垃 圾堆肥和污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
综合污染型——由多种污染源和多种污染途径同时造成的土 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种类
有机污染物:农药是主要有机污染物(有机氯、有机磷等) 。 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进入土壤中的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 。 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砷、铬、锌等重金属 。 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和矿渣、煤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