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特点

合集下载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其特点是自由、宽广、婉转、铿锵有力。

藏族舞蹈以“藏”、“胡”、“蔑”、“滇”、“川”和“雅”六大风格为主要流派,并兼收并蓄了汉族舞蹈、印度舞蹈等其他文化的元素。

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群舞、独舞、对舞等多种形式。

舞蹈动作以藏族传统生活、劳动和宗教文化为背景,多以手腕、肩胛、髋部等为主要动作部位,以律动的音乐和舞蹈音效为基础。

藏族舞蹈的服装与舞蹈风格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藏族舞蹈服装上常见的是藏袍、绸布、彩带、银饰、珠宝等等作为装饰品,具有藏族文化独有的特色。

藏族舞蹈在表现藏族传统文化和自我表达方面拥有重要意义。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变化,无论从音乐、节奏到动作,都流露出了深深的文化底蕴。

同时,对外开放的现代社会中,藏族舞蹈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生活的缩影,是西藏近5000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积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详细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1、藏族舞蹈的特点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及统一运用。

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

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2、藏族舞蹈的意义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

“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3、藏族舞蹈的分类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

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

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形容藏族舞蹈的特点的句子

形容藏族舞蹈的特点的句子

形容藏族舞蹈的特点的句子
藏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对藏族舞蹈特点的多个角度
的描述:
1. 藏族舞蹈充满力量和激情,舞者们展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和
自信心态,通过舞动身体传递出独特的情感和情绪。

2. 藏族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舞姿婀娜多姿,
舞步翩翩起舞,展现出舞者的优雅和技巧。

3. 藏族舞蹈中常见的手势和动作独具特色,如手指的伸展、手
掌的翻转等,这些手势和动作的运用赋予了舞蹈更多的表现力和艺
术性。

4. 藏族舞蹈中常见的旋转动作和跳跃动作,展现了舞者的力量
和耐力,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力的敬畏和赞美。

5. 藏族舞蹈中融入了丰富多样的道具和服饰,如藏袍、饰带等,这些道具和服饰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视觉效果,增添了舞蹈的仪式
感和庄重感。

6. 藏族舞蹈通常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舞者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动身体,舞蹈与音乐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7. 藏族舞蹈常常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舞蹈的表演形式将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承了藏族的文化和历史。

总之,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和智慧,同时也传递出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重要分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承载着他们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以下将从舞蹈形态、舞蹈主题、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中细致剖析藏族舞蹈的特点。

首先,藏族舞蹈的形态多样丰富。

藏族舞蹈通常分为群舞和独舞两种形式,前者多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后者则是由独舞者独自表演。

群舞以舞蹈团队形式出现,动作统一而协调,表达出整体性的美感。

而独舞是一对一的表演形式,突出了个体的艺术魅力。

其次,藏族舞蹈的主题广泛多样。

藏族舞蹈以自然景观、民间传说、生活习俗和宗教仪式为主题,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崇敬。

舞蹈中常常表现出山水、花草、湖泊和动物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第三,藏族舞蹈的动作优雅独特。

藏族舞蹈注重肢体的协调和舞姿的优美,舞者在舞台上以轻盈的动作展示出柔美的形体;通过手臂、腰部和腿部的协同运动,以传神的舞姿表达内心情感;舞蹈中有许多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动作,如踩点、摇篮、龙鳞步等。

最后,藏族舞蹈的表演技巧丰富多样。

藏族舞蹈以旋转、飘逸、跳跃等形式进行,舞者在表演中充分展示了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表现出优雅的节奏感和舞台魅力。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通常会配合音乐的节拍和调子,用各种身体动作和表情来传递情感,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以其丰富的形态、多样的主题、优雅的动作和丰富多样的表演技巧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藏族舞蹈不仅是藏族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

在今天的舞台上,藏族舞蹈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世界观众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为我们传递了和平、友谊与美好的文化价值。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继承了藏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藏族舞蹈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欣赏。

本文将详细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

一、藏族舞蹈的历史藏族舞蹈源远流长,始于古代礼仪舞蹈。

据传,藏族舞蹈的祖师是穆潘扎莲巴,他于13世纪创立了“扎西拉姆”(也称“坐莲花”)舞蹈,成为藏族舞蹈的开山祖师。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藏族舞蹈不断地吸收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因素,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

二、舞蹈形式多样藏族舞蹈形式多样,包括传统的宗教舞、边疆民族舞、民间舞等多种舞蹈形式。

其中,宗教舞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体现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旋转和行跳动作突出,形象鲜明。

而边疆民族舞则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强调节奏协调、跳跃活泼。

民间舞则多取材于生活实际,旋律优美、动作轻盈。

三、舞蹈优美高雅藏族舞蹈以优美、高雅、纯朴、清新为特点,富有情感、艺术性和民族性。

舞蹈中大量运用手势、步伐和面部表情等元素,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幅度。

在服饰方面,藏族舞蹈也非常讲究,服饰造型简朴、色彩鲜艳,充满藏族特有的符号意义。

四、舞蹈气势雄奇藏族舞蹈整体气势雄奇、气宇轩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

引领舞蹈的乐器主要有唢呐、芦笙、手鼓、锣、鼓等,这些音色独特,加上明快的节奏,为藏族舞蹈增色不少。

在动作的呈现上,藏族舞蹈强调舞者动作的统一、协调,力求形成整体性的舞蹈效果。

五、民族风情浓郁藏族舞蹈是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

其舞蹈动作、服饰、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深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等情感和时代变迁。

是一种体现藏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气质的重要文艺形式。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特别注重表现情感和风土人情,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大亮点。

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藏族舞蹈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的记忆中。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

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生活的缩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藏族舞蹈的特点吧,希望大家喜欢!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哪些?“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以及“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

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

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

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

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

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

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

《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

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

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是西藏地区民众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展示了
西藏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俗舞蹈传统。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外开合:藏舞的动作十分流畅优美,注重身体的内外开合。

舞者会通过舞
蹈的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变化。

这种内外开合的动作使藏舞更富有韵律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缓慢的动作:藏舞强调动作的缓慢流畅,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舞者
们舞动手臂、身体和脚步时都会非常细腻,缓慢而有力地将身体表达出来。

这种缓慢的动作使藏舞显得庄重而具有独特魅力。

3. 手势的表达:藏舞中的手势非常重要,通过手势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舞者们会用手掌、指尖等各种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这些手势丰富多样,展示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4. 圆圈舞:藏舞中常见的形式之一是圆圈舞。

舞者们手牵着手,形成一个圆圈,在音乐的伴奏下旋转起来。

这种形式代表着人们团结一心,互相扶持的精神,也是对自然和谐的表达。

5. 空灵的音乐:藏舞的舞蹈伴随着独特的音乐,音乐通常由西藏传统乐器如唢呐、手鼓、竹笛等演奏。

这些音乐带有一种浓厚的宗教色彩,使舞蹈更加神秘而空灵。

藏舞作为西藏地区独特的舞蹈形式,通过独特的动作和特点,展示了藏族人民
的文化内涵和对生活的热爱。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

无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能通过藏舞感受到西藏人的坦诚和热情,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独具特色和魅力。

因此,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将介绍几个藏族舞蹈的特点。

一、器物舞多样性
藏族舞蹈中的器物舞是一大特色,如手绢舞、高脚板舞、板头舞等。

器物舞不仅涉及器物的使用,同时还包括动作、表情、肢体的运动等方面。

在表现所涵盖的主题、情感、人物角色、场景等方面,器物舞也是非常丰富的。

二、高度舞蹈
藏族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是高度舞蹈,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跳灯”需要踏着高架上一个跷跷板式的长木板跳舞,并
用手持纱络上的灯在空中画圈,与舞者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直接关联。

三、独特的舞装
藏族舞蹈的服装多是用丝绸、罗纱等材质制成,辅以彩带、腰带、戴珠子头饰等装饰品。

服装的颜色通常以藏蓝色、鲜艳的彩色为主,并大量应用精美的吉祥图案,例如八宝图、缠枝牡丹图等,寓意美好、丰盛。

四、特有的舞蹈肢体语言
藏族舞蹈在表现中,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来传达表笔和情绪。

例如,“龙舞”中,踏着行圆子、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以及奇异的绝对几何图形,表现出龙的神秘、尊贵和活力。

而在“藏戏”中,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诠释工具。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在舞蹈形式、音乐选曲、服装设计等方面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彰显了藏族文化的魅力和卓越之处。

通过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藏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舞蹈,它源于藏民族的传统宗教和民间文化,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追求心灵自由的重要方式之一。

藏舞不仅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也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

本文将介绍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富有独特魅力的舞蹈形式。

一、基本动作藏舞的基本动作包含了多种元素,如身体动作、手势、脚步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舞蹈的整体形态。

1.身体动作:藏舞的身体动作通常注重柔和、流畅和协调。

舞者通常以挺直的身体姿势开始,通过身体的起伏、弯曲和扭动展现舞蹈的情感表达。

身体的动作丰富多样,既包括了自然的行走和转身,也有富有代表性的姿势,如跪拜、弯腰等。

2.手势:藏舞中的手势又称为“明月”,是舞者表达情感和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手势的动作优雅、流畅,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常见的手势包括掌心向上表示祈祷和奉献,掌心向下表示呼唤和接受等。

3.脚步:藏舞的脚步动作独特而富有韵律感。

舞者通过重心的转移和脚步的齐步奔跑、滑行、跳跃等展现出舞蹈的活力和魅力。

脚步动作通常与音乐的节奏相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二、特点藏舞作为西藏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宗教性质:藏族传统宗教对藏舞具有重要影响,藏舞常常与宗教仪式、庆典和祭祀活动相结合。

在这些场合,藏舞发挥着传递祝福和祈福的作用,舞者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

2.文化遗产:藏舞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藏舞的修习和传承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舞者通常通过传统的口传和示范学习。

这一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藏舞得以保存并且传承至今。

3.多样性:藏舞的多样性是其魅力之一。

西藏地区辽阔的地理环境和多元的族群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藏舞风格和类型。

例如,藏区的农耕舞蹈、战舞、恭贺舞等都展示了独特的风格和舞蹈形式。

4.装饰性:藏舞不仅通过动作和姿势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还通过舞衣、头饰、饰品等装饰物来营造舞蹈的氛围。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藏族舞是藏族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具有独特的舞蹈动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深受藏民族群众的喜爱和传承。

本文主要介绍藏族舞的特点。

藏族舞的动作以脚步为主,每个动作都需要非常准确的协调。

舞蹈动作带有韵律感,可以表达出生命的力量和节奏的美感。

一般来说,藏族舞的舞姿流畅,具有高度的美感,注重舞者的优美造型。

藏族人们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舞蹈中蕴含着运动和休息,可以帮助人们适应非常严峻的气候条件。

藏族舞的舞步变化繁多,既有强劲有力的脚步,又有优美的手势。

手势起伏自然,凭借着一套准确的手部动作,可以表现出意念,传达感情。

同时,藏族舞也注重舞者的面部表情,如眉宇间的愁闷、皱纹间的苦楚、嘴唇间的嘶惨等等,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族舞注重精细化,舞蹈动作十分细腻,许多舞蹈动作业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内部表现形式。

整体舞艺颇为丰厚,许多舞蹈都涉及到服饰、乐器等元素,舞蹈中还常常穿插民族音乐、诗歌吟唱等表演手法。

此外,藏族舞也有其宗教性质。

舞蹈动作、服饰、乐器等文化元素,都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感。

在藏族的生活中,宗教意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藏族人将宗教信仰融入到了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这种文化元素传承下去,成为了藏族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看,藏族舞的特点非常明显。

1. 舞姿流畅,具有高度的美感;2. 舞蹈动作带有韵律感,可以表达出生命的力量和节奏的美感;3. 注重动作精细化,舞蹈动作十分细腻;4. 带有宗教性质,宗教元素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展望未来,藏族舞的发展尚有很大的空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舞蹈技巧的进步,藏族舞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个由传统舞蹈变化而来的藏族舞蹈艺术体系也日渐成形。

我们相信,在未来,藏族舞蹈将会在全国舞蹈艺术领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藏族被称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区的确称得上是歌舞的海洋。

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篇1一、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琳琅满目,繁华似锦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

这种动作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观念。

“颤、开、顺、左、饶”是各种类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构成是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炼而成的审美标准。

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碾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在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碾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纽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弧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1、体态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坐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

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草原等地区,气压相对比较低,爬山、跳水等劳做时假如挺胸,会导致气息不通畅,因此根据自然环境,动作体态需要含胸,松弛。

它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而从舞蹈角度看,却另具一种美感。

藏族舞蹈的概念

藏族舞蹈的概念

藏族舞蹈的概念一、藏族舞蹈的定义藏族舞蹈,顾名思义,是指源于藏族地区,主要在藏族民间流传的舞蹈艺术形式。

藏族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发展脉络可追溯至远古时期,至今仍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藏族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动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体现了藏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

二、藏族舞蹈的特点1.动作特点: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沉稳、含蓄、连绵不断。

其动作多源自藏族人民的生活实践,如犁地、播种、收割等劳动场景,反映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此外,藏族舞蹈中还常出现弯腰、转身、踏步等动作,传递出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

2.节奏特点:藏族舞蹈的节奏多变,既有轻快的节奏,也有缓慢的节奏。

这种节奏的变化使得藏族舞蹈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步伐的变化、手部的动作以及身体的摇摆等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使得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

3.服饰特点:藏族舞蹈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的服饰通常比较简单,以长裤、长袍为主;女子的服饰则较为华丽,常有精美的刺绣和丰富的配饰。

这种服饰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工艺水平,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4.音乐特点:藏族舞蹈的音乐通常以民间音乐为主,形式多样,有歌曲、歌舞曲等。

其旋律优美,富有激情,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藏族舞蹈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三、藏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藏族舞蹈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传统的藏族舞蹈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新的藏族舞蹈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如现代舞、街舞等与藏族舞蹈的结合,为传统藏族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藏族舞蹈的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通过研究藏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入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藏族自古以来就是喜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欢迎阅读!1 果谐藏族的圆圈舞“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

“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

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中的“望”在藏语中表示“田野”或“田地”,“果”则表示“巡游”或“转圈”,二者合起来表示“巡游田野”,在这一节日里除白天要举行民间仪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农民们聚会在一起表演果谐。

果谐动作源于农业劳动动作,但其艺术性远高于农业劳动动作。

其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如下:表演时表演者围成圆圈,其中男、女各半圈,队列最前方分别为男、女谐本。

歌舞表演时,顺序为男唱一段男女共舞→女唱一段男女共舞(称“谐个”),表演者边唱边舞,并从左到右沿圈顺时针踏步走动。

踏步表演分为慢板和快板,表演时先跳慢板(称“觉谐”),慢板表演结束后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如“休休休休”)或说几段快板词,之后为快板表演(称为“谐休”),快板表演结束后再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舞蹈顿节结束。

整个舞蹈表演中很少用到演奏乐器。

2 堆谐藏族的踢踏舞“堆谐”中的“堆”藏语指“上”或“高地”之意,“谐”表示“歌舞”,因此,藏族舞蹈“堆谐”就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定日、昂仁、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被称为“堆”的地区的农村圈舞。

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后,“堆”区出现了用作民间舞的伴奏乐器―――“扎年”,“扎年”逐渐被当地群众吸收为“果谐”的伴奏乐器,使“果谐”的动作向踢踏转变,在歌舞曲中也出现了前奏、间奏和尾声三个纯的、音乐的部分,这也构成了踢踏舞的雏形。

十七世纪中叶,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其基本变化规律为“三步一变”,同时脚下踏出各种节奏音响,再配以由洋琴、京胡、笛子、六弦等多种弦乐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堆谐”舞曲结构形式逐步趋于完整,其整个体系主要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四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也由自娱性向表演性过渡。

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大家了解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1、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2、藏族人民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自然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藏民族地方特色风格的“藏舞”。

3、藏族是一个宗教信仰非常普及的民族,以至于全民信教。

观看藏舞表演时,可以注意舞者双手的动作,双手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

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这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

这种舞蹈姿态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愿望既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文化思想。

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

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

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

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

藏族舞有哪些特点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艺术文化的精髓之一。

藏族舞蹈丰富多彩,以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情著名于世。

它有着独特的身姿、舞步、旋转和跳跃等特点,让人津津乐道。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

一、身姿高傲、舞步优美藏族舞蹈一般采用站立或半蹲的姿势,身姿高傲,气质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同时,藏族舞蹈的舞步多姿多彩,有优美的跳跃、旋转等动作,给人以音乐中舞者曼妙的美感。

除此之外,藏族舞蹈还强调步伐舒展,节奏明快,整个舞蹈流畅自然。

二、穿戴华丽、色彩绚丽藏族舞蹈舞者的服饰和配饰极其华丽,常常采用鲜艳的粉色、红色、紫色等,色彩绚丽。

同时,服饰上还常常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如绿叶、白泽、蓝花等,突出了藏族舞蹈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另外,舞者还佩戴各种珠宝饰品,如项链、耳环、手环等,增加了舞蹈的华丽感和视觉效果。

三、体现宗教神秘、民俗文化藏族舞蹈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体现藏族宗教神秘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藏族舞蹈中常常涉及到西藏地区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情感表达等领域,通过身体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一种神秘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四、舞蹈风格多样、内容丰富藏族舞蹈风格多样,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舞蹈,风格也各有所不同。

有的舞蹈表现敬神护国,有的表现农耕牧羊,有的展现爱情和家庭生活,有的则表现出刀枪不入的勇敢豪迈。

这些不同的内容构成了藏族舞蹈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

五、传承有序、绵延不绝藏族舞蹈的流传方式多样,常常是口口相传,由前辈舞者传承给后代,同时也有书面记载、演出和聚会等途径。

在藏族社会中,藏族舞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藏族民众传承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绵延不绝。

在今天的藏族舞蹈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经典藏族舞蹈,还可以看到现代的混合型舞蹈,这些都是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的产物,而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藏族舞蹈呈现出了永恒的魅力和美丽的风采。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讲解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讲解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讲解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瑰宝之一,传承了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特征。

本文将从舞蹈动作、服饰装扮以及舞蹈演出等方面略探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首先,藏族舞蹈的舞蹈动作独特精妙。

藏族舞蹈以舞者的整体动作飘逸、舒展为特点,通常以缓慢、柔美的舞姿展示舞者的优雅和柔韧性。

藏族舞蹈动作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如山水、花草、动物等,舞姿流畅自然,充满了动态美。

此外,藏族舞蹈还注重舞者之间的互动和协调,舞蹈中常出现手牵手、肩并肩等团体动作,体现了民族团结和亲密关系的审美特征。

其次,藏族舞蹈的服饰装扮别具一格。

在藏族舞蹈演出中,舞者的服饰装扮丰富多彩,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女性舞者常常穿着华丽的长袍、喇叭袖袍和彩色裙子,头戴红色、蓝色或绿色的头饰,装饰有各种宝石、珍珠和流苏等。

男性舞者则常常穿着精美厚实的长袍和披肩,头戴冠帽,手持敦巴(藏族乐器)或礼器等。

这些服饰装扮充分展示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凸显了藏族舞蹈的民族风格,其中的审美特征与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饰相比,独具魅力。

最后,藏族舞蹈的演出形式丰富多样。

藏族舞蹈的演出形式包括独舞、对舞、集体舞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现方式。

独舞通常由一名舞者独自表演,展示个人的技艺和感情表达。

对舞则是两名舞者配合默契地进行协调和呼应,舞姿和谐而又优美。

集体舞常常由多名舞者组成,舞蹈动作有序而齐美,体现了藏族人民团结一心的力量和信仰。

这些多样化的舞蹈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丰富了藏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

总之,藏族舞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展示了藏族人民独有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

其舞蹈动作精妙、优雅,服饰装扮丰富多样,演出形式多样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感动。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藏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让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欣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领略到藏族舞蹈中那种独特的民族之美。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研究分析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研究分析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研究分析藏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本文将从动作特点、服饰与装饰、音乐与节奏等方面对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是其审美特点的核心之一、藏族舞蹈注重舞者身体的柔和与灵活,舞姿端庄优雅,舞蹈动作流畅自然。

在舞蹈中,舞者的手臂和手指动作细腻繁复,具有流水般的柔和感,体现了温文尔雅的藏族精神。

与此相反,舞者的腿部动作则显得较为简洁有力,表达了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点。

藏族舞蹈中的跳跃和旋转动作颇为突出,这种跳跃和旋转的动作有力度,同时又富有优美的曲线感,展示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舞蹈的服饰与装饰也是藏族舞蹈审美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舞蹈的服装多采用传统的藏族服饰,如藏袍、藏袄等,这些服装精美绝伦,色彩鲜艳,缀饰丰富多彩。

同时,舞者头上的花环和头饰也是藏族舞蹈的重要装饰物之一,这些装饰物以其独特的形状、颜色和材质,衬托出舞者的美丽与高贵。

此外,舞者手中常常持有绸带或者红绸等,舞动起来,绸带在空中飘舞,增添了整个舞蹈的艺术感。

音乐与节奏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之一、藏族舞蹈的音乐多以唢呐、长号、手鼓等传统乐器为伴奏,这些乐器的声音高亢嘹亮,激昂有力,给舞蹈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气势与魅力。

藏族舞蹈的节奏多以明快活泼为主,富有旋律性和韵律感。

舞者在音乐的引导下,以优美的姿态和动作配合音乐的跳动、节奏和起伏,充分展现了藏族舞蹈音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使观众在观赏舞蹈时,不仅仅感受到舞者的动感与表演力,同时也得到了音乐的陶冶和震撼。

总体而言,藏族舞蹈的审美特点包括舞蹈动作的柔和灵活、端庄优雅,服饰与装饰的精美丰富,音乐与节奏的高亢激昂,充分表达了藏族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藏族舞蹈的研究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藏族舞蹈的独特之处,传承和发扬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使藏族舞蹈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巧了最近正在整理相关资料藏族舞蹈风格特点一、体态风格1.静态头部在自然状态下,下巴略含;上身自然松弛,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腿部膝盖自然松弛,不僵直,双脚自然外开。

造型姿态:曲背哈腰,手臂位置随着身体幅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腿部膝盖弯曲。

2.动态流动姿态:手臂,上身和腿部呈现“一边顺”的流动姿态,流动时上头部随着重心变化略微摆动,手臂保持长弧线运动,胯部与重心转移一致的出胯。

步伐:由于藏族穿着长靴,所以慢板步伐较为沉稳大方,多以拖步为主。

二、动律风格1、动作运动方式和内容藏族舞蹈腿部膝盖的“屈伸”“颤”动律。

屈伸要求膝盖在节奏中保持连绵不断的曲和直。

“颤”则要求膝盖进行小而快,有弹性,重拍向下的颤动。

藏族的上身与腿部转移重心胯部摆动随动,上身运动有拧身、拧腰、前倾等。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步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撩”“扭”等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臂运动可概括成“拉”“悠”“甩”“绕”“推”“”升“”“扬”等变化。

虽然藏族舞蹈有不同的分类,但是体态、动律上有着共通性,在运动规律上有比如“三步一变”“后撤前踏”等共同规律。

2、动作运动质感藏族舞蹈慢版动作要求步伐沉稳,胯部随着重心转移自然的上下摆动,头部随重心转移呈长弧线左右摆动,上身柔软随动,手臂较松弛附随而动,整体呈现自如悠然的状态;快板动作主要要求步伐轻快,膝盖颤动平稳,松弛。

三、性格与审美风格1、性格特点其一、由于高原缺氧,无论男女走路、行动都很迟缓。

由于长年生活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西藏人首先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吃苦耐劳,西藏人活得单纯,是因为艰苦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无法让他们复杂起来。

的确,他们的喜怒哀乐界限分明,没有什么过渡,微笑在这里被省略,这是外地人时常感到他们冷峻的原因;其二,藏族人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

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充分体现了藏族这一天性。

藏族舞蹈的风格

藏族舞蹈的风格

藏族舞蹈的风格
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舞姿、舞步和音乐表达,展现出藏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和精神。

藏族舞蹈的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壮美庄重:藏族舞蹈通常以庄严、壮美的形式展现,反映
了藏族人民深深的宗教信仰,例如佛教和藏传佛教。

舞蹈中表现出的舞者高举双手、身体垂直等姿势,展示出庄重的仪式感。

2.动作短小精悍:藏族舞蹈的舞姿和舞步简洁且精练。

舞者
的动作通常较为短小,但却非常有力和有力量感。

他们经常表达夸张的肢体动作,如跳跃、转身、屈膝等,以表现出舞蹈的活力和激情。

3.高低起伏的身体节奏:藏族舞蹈在动作的设计上偏重于身
体的起伏和节奏感。

舞者经常以起伏的体态和旋转的动作来传达舞蹈的节奏感,充满了悦耳、明亮和活泼的音乐节奏。

4.多元化的表演元素:藏族舞蹈在表演上注重多种艺术元素
的融合。

舞者穿着传统的服装,配合面具、头饰和饰品等视觉元素,使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舞蹈中还融入了手部动作、眼神表情和唱腔,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鲜活。

5.土地与自然的表达:藏族舞蹈常常以表达对土地和自然的
喜爱与敬畏为主题。

舞蹈中的动作、姿态和音乐往往与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表达出对大地、山川和牧场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以其庄重、肢体动作精悍、身体节奏起伏以及多元的表演元素而闻名。

它通过独特的舞姿和舞步,以及与音乐和视觉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藏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蹈的特点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

几千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勤劳聪慧的藏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风云变换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老歌舞艺术和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

这些争芳吐艳、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犹如夜空闪烁的繁星,遍布在幅员辽阔的万里高原上,它是藏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活化石,它向世人展示出雪域高原人独特的风采。

谈到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是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

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

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

在众多的舞蹈论述中,关于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是舞蹈理论部分。

藏文古籍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

正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感情。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不同地区舞蹈,动作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存在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

其中包含了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藏族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舞蹈;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

以上舞种虽然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曲风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

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

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步伐灵巧多变,充分体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可以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的章节中发现一些有关的阐述。

比如:林芝地区果偕“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师,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及统一运用。

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

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

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

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并极富活力。

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

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

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为具体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等,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

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

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

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

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

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

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

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

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另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藏文舞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

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