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照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课题种子发芽实验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三、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难点设计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哪开始?明确:从种子发芽开始。

植物的种子是有生命的。

它们有着一定的结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便会发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

回顾蚕豆和玉米种子结构。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 回答回顾思考知道种子是有生命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芽。

讲授新课一、回顾与猜测1、我们种植凤仙花时,如何让种子发芽?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回忆。

明确:把种子埋在土壤里,浇透水,放在有阳光的温暖的地方。

2、根据凤仙花的种植经验,绿豆发芽必需哪些条件?这些预测,你同意吗?沙漠不长草,庄稼遇到干旱会枯萎。

我推测绿豆发芽一定离不开水。

北方,寒冷的冬天是不长庄稼的。

我猜测绿豆发芽离不开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

我推测绿豆发芽一定离看视频回忆交流说出自己预测判断,表态对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出预测。

不开阳光和空气。

苔藓一般生长在背阴的地方,我推测绿豆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我见过浮萍漂浮在水面,不需要土壤。

我猜测绿豆发芽不一定需要土壤。

3、这些预测似乎有理有据,怎样验证?明确: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种子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种子颜色、大小、形状等多种多样。

2.知道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芽,有些种子有胚乳。

3.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芽发展而来的。

教学重点1.了解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特点。

2.观察记录种子的发展形态。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有关种子生长的成长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引入正题。

二,探索1.聚焦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绿豆发芽是否是否一定定需要水?需要土聊?根据我们在一、二年级的种植经验,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2 选择一个我们认为可能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3 根据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活动手册提问:1.光、空气和温度等是不是也是必需的条件呢?3.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4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根据下面的方法进行操作。

提示:别忘了给玻璃皿编号。

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个不铺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5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研讨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2.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3.对于种子发芽必须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定实验计划?。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优质教案

苏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用观察法认识种子; 接着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再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播种种子;探究栽种记录的填写方式:最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维续进行科学探究。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发芽的过程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部分学生看过长辈播种种子的过程,对如何播种种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亲自播种到收获的观察经验是没有的。

本节课从观察开始到亲自播种,再分析与学生共同经历播种种子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观察也埋下种子。

观察记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共同设计简单明了的记录单对于学生记录是有所帮助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学生对什么是种子也会有前概念的模制。

比如玉米是种子吗?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

需要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什么是种子加以现固。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通过收集五种植物种子,扩展对种子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科学探究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栽种种子的知识,播种番茄或者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2、运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1、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和黄瓜,并做好记录。

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五、【教学准备】1.黄瓜、西红柿种子,以及其他五种种子。

2花盆、土、水、小铲子。

3.四个塑料瓶、种子、水、纸巾。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期待已久的科学课今天跟你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课的第一课《种子发芽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种子发芽了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种子发芽了教案教学设计

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

对植物一生的了解,是认识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价值的基础条件,是认识生命世界的重要一环。

在低年段种小葱活动的基础上,以种为载体,从观察植物一生的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一生的全过程,实现对植物生命的历程的认识。

【学情分析】对于儿童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无处不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也很少有种植经验,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作用缺乏了解,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不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观察五种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的萌发条件。

科学探究: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信息,交流发现。

3.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种植,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红松种子,冬瓜种子,红枣种子,其他种子,透明塑料瓶4个,脱脂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收集五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认识种子的多样性1.师:前面我们观察了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平时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其他种子是什么样的?请你们将课前收集到的种子展示出来(展示五种植物种子),我们大家一起来描述一下各种种子的形状。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西红柿的种子小小的圆圆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种子发芽试验》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从本课开始,经过《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和《绿豆芽的生长》的学习,经历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对比观察学习研究,形成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认识,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入手,引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的关注,并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和“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并作出有一定依据的种子发芽条件的猜测。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同学集体对“土壤”条件的实验进行设计,从中了解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其次抽签选择一个影响因素进行小组设计,经过研讨和完善后将实验设计付诸实践。

第三部分“研讨”,学生将从研讨中建立起“现象”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四部分“拓展”,教师最后安排学生实验的后续开展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为下一节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积累原始数据。

【学生分析】学生在过往的学习中种植过植物,观察过种子和种子发芽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知道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有种子发芽开始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但是,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在生活中由于没有对比的尝试、不完全的归纳等原因,反而形成了不完全准确的认知。

而在本节课,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等过程,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节课学生不仅要了解到对比实验公平性的重要性,更要实验设计和实施中实现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要求。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控制变量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玻璃皿、绿豆种子、土壤、滴管、水、纸巾、标签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苹果、教学课件。

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

)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

)2.提问: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需要条件吗?(预设:需要。

)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阳光;)3.揭题:大家的想法有些不同,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去寻找答案了。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观察过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再通过常见的苹果种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会更具有针对性,也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揭示了课题。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

)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和空气。

)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另一部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讲解:看来,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种子发芽教案

种子发芽教案

种子发芽教案
教案一: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2. 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1. 种子(如大豆、小麦等);
2. 盖有透明盖子的小花盆或小玻璃罩;
3. 盆土;
4. 小铲子和喷壶。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例如种子是如何发芽的等。

2. 实验准备:
a. 学生分别在小花盆中放入一颗种子,并轻轻覆盖一层盆土;
b. 用喷壶给小花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c. 将小玻璃罩或盖子盖在小花盆上,以保持湿度。

3. 实验观察:
a. 学生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b. 观察的内容包括种子的发芽时间、幼苗的形态等;
c. 鼓励学生使用图表、绘画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总结:
a. 学生归纳总结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c. 教师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给予肯定。

教学延伸:
1.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例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2.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类似的实验,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将观察结果汇总分享。

备注:教案中所有的标题均未给出。

(晨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教案(0002)

(晨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教案(0002)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次备课主备人:投放日期2017年 8 月 28 日二次备课课题: 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主备人:投放日期2017 年 8 月28 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种子发芽实验(一)》是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它与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构建了一个教与学的整体内容,即植物与环境。

《种子发芽实验(一)》以生活中常见的绿豆种子发芽生长作为研究对象,引领学生猜测绿豆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及设计变量控制实验,明确变量控制实验要领。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第二部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在本活动环节中,学生要解决的是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内容与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对比实验设计中的公平性。

第三部分:种子的发芽实验。

要求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前的状况,并把它们画下来。

在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后,再开始动手做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坚持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学情分析】1.关于知识基础。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种植凤仙花时,对植物生长的条件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大多数学生不太清楚。

2.关于变量控制实验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在四上“溶解的快慢”和四下“面包发霉了”这些课中学习过如何设计变量控制实验,现在再来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有一定的基础。

3.关于观察记录。

学生有对凤仙花种植的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与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提供观察记录的知识经验。

【教学思路】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情况分析,我把教学分成四个环节:(一)讨论种子发芽条件(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三)修正实验方案(四)种子发芽实验。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绿豆发芽必须要哪些条件。

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学生已有设计变量控制实验的基础,所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再交流。

而“光”、“水”、“温度”这三个研究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变量,故让学生在这三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来设计实验。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2、农民播种的种子都能萌发吗?需要哪些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90—P9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P92中1—6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课下完成: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1)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2)有人说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你如何探究?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2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阅读P93—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各小组根据课本思考讨论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3、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描述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拓展反思取三粒完整且具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甲切去了胚乳(只留下胚),乙切去了胚,丙不作处理,然后,将三粒种子种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三粒种子的萌发状况将会怎样?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观看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某良种站想把一袋优质玉米种子邮寄给远方的农民朋友,为保证邮寄的种子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作物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你应当怎样挑选种子呢?五、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5、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方案.docx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方案.docx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者:科教604班16号李嬉【教材分析】内容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的发芽是植物牛长发育起始阶段,教材突岀了植物与坏境的关系并且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木节课中“种了发芽实验”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为将来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补充:种子发芽实验课一两个课时不能完整的完成,会在教学过程中好好把握这一点的。

)【学习需要分析】需要学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牛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些问题,并且和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单一条件变化的方法,经过对比实验,很快就能猜想出种了发芽的必要条件。

并只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和同学进行合作操作、探究、能够验证口己的猜想是对的。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设计,运用改变的单一实验条件、随机抽样、反复试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的验证,总结出种了萌发的必要条件。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Z 不易,激发学住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交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三)知识与技能让学牛学会自己设计实验,通过改变实验中种子萌发的单一•条件,來研究种子萌发条件。

学习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让学生根据结果,对白己的假设进行检验和修正,直到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

【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在网上搜索种了发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制作成生动的PPT,让学生对种了的发芽产生兴趣: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及设备带领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实验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种子发芽实验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种子发芽实验》导学案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发展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玻璃烧杯
2. 水
3. 纸巾
4. 通明胶带
5. 水稻种子
三、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水面高于玻璃烧杯底部约1/3。

2. 在纸巾上均匀地摆放水稻种子,然后将纸巾卷起,放入玻璃烧杯中。

3. 将玻璃烧杯放置在室温下的光照充足的地方,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在种子发芽后,可以用通明胶带将纸巾固定在玻璃烧杯的壁上,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种子的发展过程。

四、实验结果:
1. 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种子在水的滋润下逐渐发芽,从而长出幼苗。

2.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可以看到种子的根部先发芽,然后是幼苗的茎部。

3.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总结种子的发芽过程,包括吸水、发芽、发展等阶段。

五、实验讨论:
1. 为什么种子要在水中发芽?
答:种子在水中发芽是因为水可以滋润种子,使种子壁软化,从而增进种子的发芽和发展。

2. 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
答:种子发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以及适量的光照。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实验,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发展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1.1《种子发芽了》
3、播种种子时浇的水越多越好。

()
4、果实里有种子,没有种子的不是果实。

()
5、寒冷的冬天种子不会萌发。

()
6、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干燥的地方。

()
五、拓展提高
1、种子和果实有什么不同?(展示图片)
【提示】
果实都有果皮,内部有种子。

2、辨一辨:哪些是果实
六、作业布置
收集5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

独立完成
看图辨别
课后完成
检测知识掌握情

了解果实和种子
的区别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特点,知道
种子的萌发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

在科学
探究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栽培植物的知识,并学
着栽培;运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让我们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

总结课堂
板书板书设计。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3.掌握观察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种子发芽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观察法探究种子发芽。

2.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想图片上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种子,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种子与图片上的物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环节1)谈论种子的重要作用当问及种子的作用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它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种子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通过观察种子,可以发现它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种皮和胚芽。

种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防止它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害。

胚芽则是种子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具备萌发的潜力,能够生长出新的植物。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过程的开始,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才能开始,如正确的温度和湿度等。

2)讲解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氧气。

种子的存活并不取决于地下土层的氧气含量,而是取决于种子与土壤中的空气的交换。

在种子进入土壤之前,它们通常处于休眠状态。

种子吸收了水分后,可以激活发芽的生理机制。

温度也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种子的生长速度和影响。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种子最容易萌发。

氧气是种子发芽所需的第三个必要条件。

所有的植物种子都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种子的呼吸作用会使种子内部的能量和水分得到释放,从而激活发芽过程。

3)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及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

将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观察种子在水的情况下的变化,第二组观察种子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的变化,第三组观察种子缺少氧气时的变化。

每组同学需注意观察种子的时间和变化,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教科书通过介绍种子的结构、发芽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此外,教科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了解。

但在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种子发芽,但对其内在规律尚未形成系统认识。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较高,积极性较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学会观察、记录种子发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发芽的条件。

2.难点: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种子发芽的内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科书、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透明胶带等)。

2.课件、黑板。

3.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种子发芽的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吗?”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种子发芽的条件,如水分、温度、空气等。

呈现教科书中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发芽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种子发芽生长科学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生长科学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生长科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探究种子的生长条件及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例如大豆、小麦、玉米等)2. 带有透明盖的花盆或透明塑料袋3. 水4. 湿纸巾5. 太阳光或灯光6. 尺子7. 笔记本和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放在湿纸巾上,然后放入透明盖的花盆或透明塑料袋中,保持一定的湿度。

2. 观察记录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时间、发芽率、幼苗生长情况等。

3. 实验设计学生可以设计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比如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4. 分析结果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假设。

5. 结果展示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制作成海报或报告,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种子的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2.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害物质。

3.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归位工作。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同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延伸实验1. 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

2. 研究不同种类的种子对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的适应性。

3. 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速度,探究其生长规律。

七、实验效果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种子发芽实验》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种子发芽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对比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记录所获得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1.引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你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种子发芽呢?它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2. 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已往的经验,自由地发表,也可以是学生的猜测讨论:是不是这些因素都影响种子发芽呢?3. 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这么多的条件,是不是都影响着种子发芽呢,或许有的不能呢?我们如果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该怎样设计呢?(引导,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这时候不妨当学生的捣乱者,发现学生的设计问题,故意刁难他们,直至他们完善最近的方案,包括有的想的不全面的地方,并一定要让学生完成书面的计划}4.种子发芽实验:以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怎样做实验:教师拿出最近事先准备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的操作。

总结:现有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收获,再由教师给予评价补充。

作业:强调以后的观察和控制,最后,给每个学生发种子,让他们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

在下一节课,我们要交流发现,看看哪些同学,能获得我们第一次实验活动的星级评价。

板书设计1、种子的发芽实验(一)1、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温度、水分、空气等2、设计绿豆种子的发芽实验试验计划3、分别研究光、水、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课后反思首先这节课我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抛给学生两个问题: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2.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种子发芽需要这些条件?我在学生阅读完课本内容之前,根据学生对这两道题掌握的情况给予引导、提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每个条件至少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实验,然后分享交流3、为证明哪些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我们应该什么方法实验?明确: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 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而在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 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4、怎么设计对比实验?明确: 第一,要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

第二,说出预测结果。

第三,实验中改变哪一个条件,哪些条件不变。

第四,用什么方法证明。

5、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活动手册)【提示】注意方案内容研究的问题→预测→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6、方案展示与交流①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 己的设想。

②做相同实验项目的小组提出修改意见。

【 参 考 】方案1研究的问题 禄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吗?预测 体豆种子必须在主球里才能发芽。

温度、阳光、水,大小相同的辣豆种子各3粒。

提供土壤和不提供土壤。

号假种子种在土体重,体持湿间:2号组种子不提供土填。

也保持谨间。

这个实验至少 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方案2研究的问题 温度、阳光、土球、大小相同的稀豆种子各3粒。

提供水和不提供水。

1号组种子种保持温间:2号组种子土壤保持干燥。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间时进行。

方案3阅读讨论,设计展示,交流, 评价,改进影响种子发芽的 条件。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实验方法稀豆种子必预有水才能发芽喝?实验方法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预测 绿豆种子必预有水才能发芽。

研究的问题 称豆种子必预有温度才能发芽吗?预测 体豆种子必须有温度才能发芽。

水、阳光、土壤、大小相间的辣豆种子各3粒。

提供温度和不提供温度。

号租种子放在常溢下;2号组种子咏篇里。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方案4研究的问题相同的条件 水、温度、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3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把握本学科课程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建构基本的科学概念的原理,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方法梳理:1、根据实际教学检测,课堂内是不可能安排学生操作实验,需在课后家里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无需学生准备过多的学具,排除干扰。

课堂以教师细致、详尽的演示为主,为学生课后学习铺垫。

2、为尽量防止课后出现许多学生没有落实完成对比实验的观察,而导致下节课的真空,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时务必要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比如呈现花生苗成长的相关图片,唤醒学生的内在需求。

3、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切不可一开始就完全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设计,教学中要经历扶-导-放的过程,使学生经历对比实验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学期课外实践活动明显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

2、按照自己的对比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习惯。

2、培养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的过程。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1、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教具: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杯,6粒绿豆种子,两块纸巾,两张标签,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资料:PPT课件,实验计划表,实验记录表,相关照片(见附件)【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拍摄的一组照片《一棵绿豆苗的成长过程》。

从这组照片中我们清晰地了解了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们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师板书:种子发芽)(设计理念:从一组《一棵绿豆苗的成长过程》的照片切入课题,自然而亲切地由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转承到新的知识内容)2、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联想到种子发芽需要养料,需要水分,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并摘要板书。

)3、质疑思考。

(教师拿出几颗绿豆种子,在视频下投放):同学们请看,这是几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们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稍停顿,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随即让个别学生做出判断性回答。

(设计理念:1、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

2、做出一个判断性的回答,旨在让学生对刚才黑板上所列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重新做一次个体的审视、选择。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理念:学生第一次接触设计对比实验,如何让这种全新的实验方式为学生固存、内化、运用,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深度思考,使他们大脑构建起对比实验的本质——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相同条件下,只改变其中单一的某条件,进而观察实验现象,最后两组对比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实验方式。

因此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第一个对比实验的设计进行精耕细讲,给学生一个好的例子,从而对他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教师创设好条件,引“生”入套,给他们一个例子,扶他们“一把”。

师:有些同学对老师说了,想让绿豆发芽,其实黑板上的这些条件并不是统统需要,说白一点也就是说,有些要,有些不需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辨别想让绿豆发芽哪些条件是必需的,哪些又不是必需的呢?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要有科学的论断啊?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板书:实验办法及“?”,让学生进入无声胜有声的思考境界。

)A计划:在学生思考后,若有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要义的实验方法,那么教师要引领学生规范实验的过程与方法,要强调注意事项。

如:两组实验,其它条件都一致,只能改变其中一个条件。

最后总结归纳:像这样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只能改变对照组其中的某一个条件,我们的这种实验方法称之为对比实验。

B计划:学生在思考后,一下子还不能说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想法,那么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引导的方法。

如下所示:师:同学们,我们先就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做个表决吧。

(屏幕出示:问题: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呢?)学生出现两个阵营。

(屏幕出示:推测一:需要土壤。

推测二:不需要土壤。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辨别验证了。

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呢?大家给出出主意?(设计理念:以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为切口,使学生思维更趋集中于一个点上,设计对比实验相对容易了许多。

其二、选择“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作为例子,是一个不错的切口,因为学生生活经验不同,对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认识不一,猜测不同,会出现矛盾的冲突。

在这样的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猜测,而选择“绿豆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或水”让学生讨论容易形成统一的意见,矛盾的冲突不大。

)生:我们可以把有些绿豆种子放在土里,而有些不放在土里,看看它们能不能发芽。

师:(及时地对该生进行评价与追问)一个不错的建议,分成两组实验。

如果这两组的绿豆都发芽了,说明(生:绿豆发芽不需要土)。

如果没有土的一组绿豆没有发芽,而有土的一组绿豆发芽了,说明(生: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 师:(引导完善)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他的实验方法了吗?你们觉得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a、两组实验应该有相同的绿豆种子。

B、两组实验都应该得到相同的水。

C、两组实验应该放在相同的地方……若学生没有提及这些预设问题,教师可以用假设点拨,例:同学们,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老师经常给没有土的绿豆种子洒水湿润,而不给土壤环境中的绿豆种子洒水湿润这样可以吗?)师:同学们,你们很注意到实验的公平,根据大家说的,我们来填一填这张实验设计表(屏幕出示:实验计划表):实验计划表师: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有哪些呢?生:空气、水、相同数量的绿豆、温度,等等。

师:不同的条件呢?生:土。

师:实验的方法是?生:让一组绿豆种子在有土壤的环境下发芽,(教师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组称为实验组。

)而另一组绿豆种子没有种在土壤里。

(教师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组称为对照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文字,屏幕上相应的表格里依次呈现学生所说内容)最后呈现:实验计划表。

2、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种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实验,最后对比两组实验结果的实验方法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要注意对照组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在“实验方法”下板书:对比实验)3、教师留给学生充分动手的空间,让他们独立设计,“露一手”。

师:同学们,我们依据这张实验计划表进行实验,最终我们就能得出结论,证实绿豆发芽到底需不需要土壤,与你的猜测是不是一致。

那么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绿豆发芽必需哪些条件呢?(稍微停顿一下)阳光需要吗?水需要吗?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完成一张实验计划表。

生:填写实验计划表。

4、分组汇报交流师:同学们,都填好实验计划表了,我们来分分组,研究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这一组我们可以简称为“水”组。

同时请两到三位同学交流实验计划表,请同组同学参与评价及完善。

(依次交流“阳光”组、“温度”组,教师补充完善实验计划。

)三、观图了解实验过程。

1、自我阅读教材P4的实验具体操作方法指南。

2、交流讨论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事项(1、每个盒内要有3粒以上的绿豆。

2、给盒子标好编号。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记录单,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以表扬。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阶段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附件:教学相关表格实验计划表【教学评价设计】在这一课的评价设计上,我采用了让学生根据两组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不同去填写《实验计划表》的方式来检验教学的效果。

学生对这一课的掌握情况到底怎样,处于何种状态,教师从他们填写的表格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学生只有在充分动手、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张表格。

总的来说,我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上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并以此判断这节课有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教学目标。

课堂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力,从课堂反馈的情况(实验过程及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后的回答问题情况)来看,本节课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

【设计特色】这节课一开始,我先以一组《一棵绿豆苗的成长过程》的照片来切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对学习新课的兴趣。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会想到“绿豆要想发芽需要哪些条件”这个问题并试着进行自由交流、质疑思考,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的试验,并让他们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完成预先设置好的表格即《实验计划表》,最后再让他们观察课本上相应的插图进一步熟悉实验的过程,鼓励学生回家继续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本节课开始前,我充分分析了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力求做到“了解学生、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上,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充分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中的不同之处,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习惯。

此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试着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小学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板书设计:种子发芽水合适的温度土壤阳光空气学生记录单设计: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实验开始时间:﹍﹍﹍﹍﹍﹍班级:﹍﹍﹍﹍﹍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