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论文.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矿山其本身结构就不太稳定,经过大量的开采后土层更加脆弱,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后很容易发生塌陷、滑坡等灾害,因此对环境灾害的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将矿山周围的环境灾害进行有效治理,是目前我国对金属矿山进行改进的重点工作。

1对地质灾害的大致介绍较好的地质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效保障,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地震发生的次数较为频繁,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十分不利,国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灾害地区进行重建,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

我国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此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地质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1]。

政府也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点规划对象,现阶段各项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2对各类地质环境灾害的相关介绍2.1对岩爆灾害的介绍该类灾害是金属矿山常见的灾害类型,岩爆过程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地下岩层巨大的弹性形变。

当形变力超过岩层的稳定应力,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对开采工作面和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冲击,严重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岩爆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且来势迅猛,会对地表产生较大的伤害。

较深的矿井发生岩爆灾害的可能性最大,在数十米的矿井两侧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且崩落的石块基本成薄片状,这是岩层的剪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

通常在爆炸发生一周内,会有连续不断的余震,使采场内产生大量粉尘。

2.2滑坡灾害概述通常滑坡发生在金属矿山周围,其土质结构比较松散,在未进行开采时能够勉强维持其原有状态。

若在矿山山脚开始进行开采工作,周围土层原有的稳定性就会发生改变,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就可能出现滑坡。

再加上矿渣和废石的不断累积,使得周围土层的自重增加,随着矿井深度的加深,周围土层就会发生严重的滑坡现象。

2.3泥石流灾害概述金属矿山的泥石流现象在陕南地区较为频繁,泥石流的主要组成是废弃的矿渣和矿石。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采矿活动中由于地质因素引发的灾害事件,例如山体滑坡、地震、煤与瓦斯突出等。

这些灾害对矿山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矿山地质灾害类型1. 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山体坡面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坡体失稳和滑动现象。

山体滑坡的规模大、速度快,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2. 顶板冒落顶板冒落是指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顶板由于大地应力的作用下导致部分或全部崩落的现象。

顶板冒落可能会导致矿井坍塌、矿石掉落等灾害,给矿山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体中储存的可燃性瓦斯在采煤工作面上突然大量涌出,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爆炸的现象。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壳运动、构造断裂、构造背景等地质构造因素会导致山体滑坡、矿井冒顶、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的发生。

2.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涌出、积聚等现象会导致矿山的滑坡、下沉等灾害,同时还会引发煤矿瓦斯突出等灾害。

3. 采矿活动采矿活动也是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采、不合理的采矿方法等都可能会导致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等问题的发生。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与分析在矿山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并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测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矿山的开采应该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探结果合理进行规划,避免过度开采和不合理的采矿方法。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可以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主要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主要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主要治理措施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这虽然为矿山的开采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但却导致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并且对于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导致我国的物质资源越来越匮乏,还会加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所以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行,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到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上,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为经济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其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其的主要治理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矿山的治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成因;治理措施前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并且在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矿山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依然会成为其发展的致命威胁,再加上有些企业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依然盲目、大规模的开发矿产资源,所以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提高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水平,来更好的守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进而通过体系的完善,责任的落实,来对矿山地质环境实现有效保护[1-2]。

1.矿山地质灾害类型1.1滑坡及不稳定斜坡导致矿山出现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矿山的开采活动、地质构造、降雨等。

而这些影响因素中有很多是人为不可操控的,所以滑坡在矿山的地质灾害中具有非常强的突发性特征。

就以降雨来说,当该区域出现暴雨天气时,就会影响矿山岩石自身的稳定性,而如果其身处的坡度还比较大,就非常容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除了天气因素以外,人为的开采活动也会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矿山开采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这样的开采活动很容易对山体的外部造成破坏,进而在时间的推移下,引发山体滑坡。

1.2崩塌跟滑坡比较相同的是,崩塌也是矿山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论矿山地质工程的常见灾害类型与防治问题

论矿山地质工程的常见灾害类型与防治问题

般情 况下 , 矿 山地 面塌 陷是 由于 人们 采用 井 巷开 采 方式 而 导致 的 。 如
防止泥石流的产生。 并充分、 合理利用渣场, 严禁随意弃渣( 特别在公路沿 果人们在矿山采空区开采矿产资源时 , 没有保 留足够的矿柱 , 或者 由于矿柱 坝,
三、 矿 山地 质灾 害的 防治措 施
1 、 重 点 防治 区防 治措施
的地质灾害类型是根据空间分布与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而分类 的。
1 、 岩 土体 变形 灾 害
( 1 ) 合理设计边坡参数, 加强边坡监测 , 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 , 开挖后如 果 出现开 裂 变形 , 建 议做 专 门的 工程 地质 勘察 。
工程 质量 与管理
论矿 山地质工程 的常见灾害类型与防治 问题
摘要 : 目前 , 为 了顺 应社 会及 经济 的发 展 , 国家加 大 了矿 产资 源 的开发 力度 。 当矿 产 资源 开发 之 后 , 如 果 没有 对矿 山进 行 合 理 的
保护 , 那么其地质环境就会受到很大 的影响, 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分析 了矿 山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成原 因, 然 后针 对 不 同的地 质灾 害类 型采 取 有效 的 防治措 施 , 以供参 考 。 关键 词: 矿 山; 地 质 灾害 ; 类型 ; 防治措 施
地 质灾 害 的频 繁发 生是 我 国最 为关 注 的问题 。在我 国 , 地 质 灾 害类 型 相 如果 遇 到蓄 水溶 洞沙极 其 岩 屑伴 随 着 对较多 , 分布在各个地 区, 一旦发生就会给当地造成极大的影响, 阻碍了其经 地下 水涌 人 到坑 内 , 从 而导 致各 个矿 坑被 堵 , 机 械设 备 、 开采 人 员都 会 被埋 于 济的发展。 在地质灾害中, 矿山地质灾害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大, 主要是 由于 其 中 , 情 况 不堪 设想 。 人 们对 矿 山的 开发 而引 起 的 , 并且 对给 当地 的 经济 以及 人 们 的生 命 安全 带来 ( 3 ) 环境 污染 巨大 的影 响。 我 国的 矿产 开发 的历 史相 当久 远 , 目前 已属 于采 矿大 国 , 但 是 由 在矿 山开 采 的过程 中 , 环 境污 染 是地质 灾 害 的另外 一种 表 现形 式 。 于 开采 的技 术与 设 备不 够先 进 , 这 就导 致矿 产开 采 之后 地 质环 境 遭 到严 重 的 在矿 产资 源 开采 是 , 由于 采 矿 以及 选 矿会 产 生 大量 的废 气 、 废物 、 废渣 , 破坏, 导 致各 种矿 山地 质灾 害 的发 生 。 并 且 没有 将其 经过 处 理直 接排 放至 外界 环境 当中 , 从 而导 致 生 态环 境 遭到 严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与预防矿业是人类利用地壳内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并利用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

然而,由于地质环境的不稳定性,矿山地质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矿业发展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矿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1. 塌陷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的回采导致地下空洞形成,当地下含水层的支撑能力不足时,地面就会发生塌陷。

塌陷不仅会对采煤作业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威胁到周边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2. 冲击地压在采矿过程中,矿石的回采导致了地下空洞的形成,这会导致地下岩层的应力重新分布。

当岩层应力超过其承载极限时,就会发生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是矿石开采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矿石开采效率和安全。

3. 岩爆岩爆是指地下岩石突然破裂和释放能量,造成岩层的破坏和碎裂。

岩爆现象主要由于矿山中存在的应力集中、裂隙发育和地质体变形等因素引起。

岩爆一旦发生,将对矿山的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危害。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1. 合理规划在矿山的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矿山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通过科学可行性研究,预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减少对高风险地区的开采,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2. 加强监测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离不开灾害监测工作。

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地下岩石的应力变化、地下水位和地震活动等因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

3. 强化支护措施在进行矿石回采时,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以保护周边岩层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常用的支护方式包括锚杆支护、防火水泥注浆、钢拱架和压实填矿等。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支护措施,减少岩石的破碎和塌陷现象。

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矿山地质灾害的防范需要一个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来保障。

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矿山安全教育培训,使每个矿工都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同时,加强事故调查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采矿业是一项与资源开发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然而,由于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成为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破坏、岩层滑移、岩爆、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多种形式。

这些灾害不仅给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

例如,岩层滑移引发的地面塌陷会导致矿井坍塌,造成矿工伤亡和矿山设施损毁;地面沉降会影响附近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房屋倾斜、开裂等问题。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矿体位移、地应力等参数,及时发现灾害隐患,预警人员迅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其次,应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再次,要加强矿山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灾害防治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3. 技术创新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测和巡查,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矿山地质信息,提高防治的能力。

另外,地质雷达可以用于探测地下岩体结构,判断地层的稳定性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还有数字化矿山技术、智能化监测设备等都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保障。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对采矿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通过加强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技术创新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和应用,为矿山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矿山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部分,因为矿产行业的发展,人们不断的开采矿源,这直接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中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然而现如今中国的矿业开采技术比较落后,人工矿业无法控制规模,过度挖掘使山体难以承受,也导致近年來,自然灾害频繁增加。

标签: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防治对策1 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1.1 泥石流在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中,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是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

除了暴风雨以外,与泥石流相关的成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开采矿石。

伴随着矿产的不断开采,泥石流的频度也增加。

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山的原环境以及生态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被破坏程度与开采程度成正比,当矿山在不断开采的过程中,矿山周遭的绿植被破坏,绿植就会出现退化现象。

当绿色的植被范围缩小的时候,矿山上的岩石和矿山山体表面将直接暴露在地面上。

这时,处于无保护的状态下的矿山,容易积累大量松软的土壤、土堆,一旦下暴雨,雨水就会冲积松软的泥土,土堆等,而冲散的泥沙会混杂在地表径流里,沿着山体的斜面滑行,从而形成泥石流。

1.2 塌方在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中,塌方是较为常见的,当矿山结构面呈现陡坡时,矿山本身的土块、岩石、土体在重力的影响下,发生下降运动,且这种运动速度快,在进行滚落运动时,崩塌体(即土块、岩石、土体)脱落。

引发塌方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例如地震、强降雨等,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在开采矿山的时候,有些施工者为了提高矿山的开采能力,不断扩大着开采范围,一直进行着破坏矿山体平衡的活动。

在山体不断经历着被开采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塌方。

1.3 滑坡在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中,滑坡也是地质灾害的一种。

如果地表斜坡、矿山斜面积蓄了大量的土壤和岩石,这些沉积物会受到河川侵蚀、地下水运动、雨水浸入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会产生重力,沿着矿山滑坡较缓的部分滑动,固体堆积物沿着斜面散乱,不轻易出现整体滑动现象。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大量的矿产资源,这使得矿产开采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如果在开采的过程中,开采企业没有有效的保护,也没有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本文对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措施由于一些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设备不够先进,技术滞后,加上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给矿山地质工程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安全隐患最终会演变成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类型矿山地质工程中的灾害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划分规则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其中按照灾害发生的时间关系,将地质灾害分为缓发性地质灾害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

瓦斯爆炸、矿坑突水等都属于突发性地质灾害,而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都属于缓发性地质灾害。

在实际的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灾害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形成原因以及空间分布进行的。

1.1矿山工程岩土体变形引起的灾害矿山岩土体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采矿边缘滑坡或失稳、矿坑中岩爆现象等。

矿山工程中发生地面塌陷现象主要是由于开采过程中开采方式引起。

在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矿柱不足或者是受到破坏,都会导致矿区地面塌陷,在地势较为平缓的矿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另外,需要回填的采空区没有合理的进行回填处理,也会造成塌陷现象的发生。

采矿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按照采矿规范进行,就容易导致采矿区边缘失稳或滑坡现象,这类现象一般在建材矿山中较为常见。

矿山矿产资源开采完毕后,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矿山中围岩会被压缩,这样就很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爆裂,这些岩体爆裂产生的碎片,会带来巨大的地质灾害。

1.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根据已经发生的受水文地质影响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总结,水文地质引起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岩溶塌陷以及软土变形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下:在地面沉降方面,引起发生地面沉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地震灾害、滑坡灾害、崩塌灾害、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以及煤尘爆炸等。

同时,本文探讨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前期勘察、安全开采技术、瓦斯抽采和处理、边坡稳定措施、地下水管理以及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山的持续经营。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引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其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其中,矿山地质灾害作为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通常与矿山开采活动直接相关。

我国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国家,然而,矿山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导致了矿山开采对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重要的地质灾害事件明显增多。

一、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一)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矿山造成的影响十分重大。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地裂、滑坡和岩体崩塌等。

地震导致地裂,不仅危害人员生命安全,还可能损坏矿井的基础设施,如井架和通风系统。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滑坡和崩塌,导致矿井的塌陷和封闭,对矿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滑坡灾害滑坡是指土壤或岩石在坡面上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失去稳定性,向下滑动的现象。

在矿山中,滑坡可能由于开采活动引发,也可能是由于降雨等自然因素触发。

滑坡不仅破坏了矿山的地质结构,还可能导致矿井入口被封闭,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三)崩塌灾害崩塌是指山体或岩体突然坍塌或倒塌的现象。

在矿山中,崩塌通常由于采矿活动、地质构造不稳定或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引发。

崩塌不仅会破坏矿山设施,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矿井的关闭。

因此,崩塌是矿山地质灾害中的一种严重威胁。

(四)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下陷或下沉的过程。

在矿山中,地面沉降通常与采矿活动有关,特别是在长期大规模开采的情况下。

矿山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矿山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矿山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矿山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工程延误、增加成本,甚至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深入研究矿山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山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多种多样。

其中,滑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开挖坡脚、破坏斜坡平衡等原因,山坡上的岩土体可能会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形成滑坡。

崩塌则通常发生在高陡边坡地段,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

泥石流往往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爆发,大量的泥沙、石块等沿着沟谷急速流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此外,还有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也给矿山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矿山地区的地质条件是内在因素。

一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本身就存在着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其次,不合理的施工方式也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开采、爆破震动过大、废渣随意堆放等,都可能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再者,自然因素如暴雨、地震等也会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矿山工程施工中,对这些因素如果认识不足、防范不力,就很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

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全面了解矿山地区的地质结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为后续的施工设计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的施工方案。

比如,控制开采强度和进度,避免过度开挖和破坏山体平衡;采用科学的爆破技术,减少爆破对周边岩体的影响;合理规划废渣堆放场地,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废渣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加强监测预警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

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卫星遥感、地面位移监测、地下水监测等,对矿山地区的地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是一个采矿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的保护,致使矿山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不仅会影响到矿山的开采工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源开采方面也在不断地日益增大,同时也给环境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矿山开采资源方面,其自身的需求量促使了矿山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确使环境上受到了破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矿业最为兴旺的大国,其年消耗的资源也是很大的。

其中矿山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矿山资源的开发是世界上最能改变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由于矿山采用比较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存在设备和技术上的落后,使得经济上的冲击很大。

同时矿山在开采时还存在着不全面的安全与环保的意识,其政策方面也有着不同方面的缺乏。

而这些就促使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增加。

促使了环境方面不断地恶化,使得矿山资源开采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现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1.1矿山上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大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40个左右,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并逐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1.2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化如前所述,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

在开采过程中,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吧同,引发地质灾害类型也多样化。

2矿山资源地质灾害最为主要的类型地质灾害一般是由自然和人为等方面作用形成的,其会使生态地质环境不断的变化,呈现环境过多的恶化,用时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人类生存在环境上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事件。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摘要:我国矿山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富矿少、基础差,由于技术、管理、效益等原因,资源开发中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根据我国矿山地质这一特点。

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灾害的治理需要从源头抓起,才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防治措施1、前言我国是矿业开发大国,由于我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个体非法、违规采矿现象依然存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十分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重大地质灾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地质灾害在我国是多发的,其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的损失严重。

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

因此,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勘查技术,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就成为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

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2.1岩土体变形灾害⑴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

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

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

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

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大宝山矿易发生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论文

大宝山矿易发生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论文

浅析大宝山矿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摘要: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引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

本文简述了大宝山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大宝山地质灾害治理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引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

他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并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其中采空区塌陷在地下矿开采中比较常见,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露天矿山中比较常见。

大宝山矿全称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大宝山矿区是以铁铜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区,开采方式主要为露采。

矿区是南岭中低山区组成部分。

所处构造单元为乌石—丘坝隆起区,标高400-800米。

区内主要为侵蚀构造地形。

矿床处于区域地表水分水岭地带。

2 大宝山地质灾害类型大宝山矿是属于露天开采,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采空区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2.1 采空区塌陷采空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间,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

2.1.1 影响采空区塌陷的因素采空区塌陷范围、幅度和塌陷的时间进程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制约条件很多。

大宝山矿采空区塌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即矿区地质地形条件,自然形成的、是客观所具备的条件。

大宝山矿位于南北走向的山脊之间,山脊主体是岩体。

岩体保持稳定的支掌力来自深部岩基。

矿体赋存于岩基之上,矿体的开采不会触及深部岩基的主体破坏。

同时,大宝山矿的基岩主要是桂头群石英砂岩、东岗岭组灰岩和次英安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注重矿山地质工程的合理开采,才能够提高资源的丰富性。

但当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存在许多的灾害问题,这些灾害不仅会影响工程的顺利发展,也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对相关开采企业而言也是致命性的打击。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使矿产资源可以更加丰富,本文详细分析矿山地质工程的灾害类型和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真正提高矿山地质工程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措施在矿山资源开采时,工人通常需要进入半封闭状态下,同时完成一些大型爆破工具和机械设备的应用。

相关建设环节容易导致矿山岩石圈发生形变,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或水文问题。

这些工程灾害和风险隐患还容易使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产生严重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对这些灾害类型的分析、产生原因的探究和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矿产资源,也可提高矿产开发的水平。

一、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的主要类型1.1因地下水位变化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在矿山地质工程灾害当中,常见灾害类型包含地下水位变化的灾害问题,它以涌水现象和矿坑突水的情况为典型,它也是多种地质灾害中具备极大危害性的类型。

在矿产开采中,对水位变化形成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考察,了解矿坑用水量,在科学计算用水量的前提之下,进行针对性的采矿工作,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地下水位。

当地下水位出现异常情况时,则需及时停止采矿工程,进行后续的勘察工作,了解矿场区域的安全情况,并制定后续的开采计划。

在具体进行采矿作业时,工作人员通常需要打穿牢笼,贯穿透水断层,此时容易出现蓄水的溶洞,使地下水水位超标,产生地质灾害。

某些矿科内部也容易出现多泥沙量和过多地下水的情况,造成矿山拥堵,影响到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也可能会使采矿人员或设备被泥沙掩埋,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2岩土体变形导致的地质灾害类型当岩石出现变形时,矿山采空区或者相关地面产生塌陷的情况,则被称之为岩土体变形所致的地质灾害类型,这种地质灾害也相对较为普遍。

矿业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

矿业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

矿业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矿业工程作为直接与地质环境接触最深、最关键的行业之一,面临着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造成原因、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矿业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原因(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

其中,滑坡是指由于地表岩土发生破裂或失稳而导致的大量岩土块体滑动的现象;泥石流是指由于降雨或融雪使得河谷内的河水混合着大量泥沙而形成的一种大规模流体灾害;地震是指地下岩石运动释放能量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地面沉降是指地下岩土体由于地下采矿过程中的开采活动而导致地表沉降。

(二)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灾害多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的地壳构造、地质岩性和气候等;人为活动主要包括大规模开采、采矿工程操作和土地利用等。

自然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人为活动则会加剧地质环境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地质灾害的频发。

二、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一)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预防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其核心思想是在矿业工程设计和实施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损害程度。

具体措施包括:1.地质勘查与预测:通过对矿山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和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勘查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形式和区域,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合理规划与布局:在矿山选址和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特征和潜在风险,避免在高风险区域开展大规模开采活动,优化矿山布局,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3.坡面整治与加固: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采取坡面整治、加固工程等措施,减少地表岩土破裂和滑动的可能性,降低灾害损害。

(二)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虽然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但无法完全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的措施探讨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的措施探讨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的措施探讨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而且地形比较复杂。

这就造成了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自然条件下,矿山的地质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机械、人力等因素,使得矿山原有构造间的平衡受到极大的破坏,造成矿山土体的不规则移动。

关键词:地质灾害;主要类型;防治措施1矿山地质灾害的概述矿山地质灾害是由矿山开采活动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

此类灾害不仅会给矿山周边的生态地质环境带来破坏,而且还会给矿山内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险。

煤矿事故多发生在矿山。

但因开采工艺及开采规模等因素,会造成矿山井壁及地表塌陷,造成采掘设备的破坏,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矿山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自然灾害。

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的,二是人类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而对矿山资源的开发将会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所以,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地质灾害,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必须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2.1泥石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因素就是泥石流,泥石流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造成泥石流的原因有很多,但除了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为的过度开采也是造成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矿物资源的开采,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大。

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矿山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矿业开发的持续进行,会对矿山周边的植被环境产生严重的损害,并导致植被的凋零,当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时,矿山上方的岩石和被破坏的地表就会显露出来,一旦植被被破坏,山体就会一直裸露在外。

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有些比较疏松的泥土是很容易形成的。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矿、铁矿、铜矿等各种矿产种类齐全,但是,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地质灾害。

本文在分析采空区塌陷、滑坡等6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成因防治措施目前,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罪魁祸首之一。

人类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的矿区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如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导致国内许多地域在地质环境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一、采空区塌陷1.采空区塌陷及其成因。

采矿过程中采用空场法、留矿法以及崩落法往往在井下形成巨大的采空区和崩落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则会产生大面积塌陷,造成灾害。

当底层矿藏被开采后,采空区顶板岩层在自身重力和覆盖岩层及建筑物等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当顶板岩层内部产生的拉长压力超过其极限强度时顶板及其覆盖岩层会发生断裂以及离层等现象,最终波及到地表而形成盆地类型的塌陷坑。

2.采空区塌陷防治措施。

矿区采空区塌陷的常用防治措施一般为充填复垦法,该方法是利用矿区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以及露天矿剥离物等可以利用的充填材料对塌陷部位进行充填,采用该方法应具备足够的充填材料且填充材料应无污染,才能解决问题,经济效益非常好。

二、滑坡1.滑坡及其成因。

滑坡是岩土体自重、构造力、渗透力等综合结果,指位于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以及水等外力作用下沿某一结构软弱面发生位移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

在边坡开挖前岩土体内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开挖进行过程中岩体面临采场的一侧出现临空状态,导致该方向失去支撑力,岩体内部应力场会不断进行调整与变化,最终会导致在坡脚和坡顶附近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当该处应力超过其强度时则会导致岩体破坏形成滑坡。

2.滑坡防治措施。

减轻或消除水的危害。

可以将工作面做成2%的反坡以防止雨水汇集冲刷,在其顶部设置截洪沟和排水沟以及时将地表水通过排水沟等排出,并应保证排洪沟畅通;改变滑坡体外形。

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G eologic hazard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李琦山(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但是人们只顾着能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当部分地区矿山进行过度开采后引发地质灾害,已经对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才能有效的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任务。

本文从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和形成的原因、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地质的防治技术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及环保防治施工技术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害;环保防治;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4-0103-2The cause of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mineLI Qi-shan(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 Zhangye 734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has shown very obvious results. However, people only focus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energy development, but ignore the harm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over exploitation of mines in some areas have posed a great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local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How to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causes and prevent them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Mis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reasons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hazards brought by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ge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hazar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har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地质灾害一般都发生在一些山区,而且出沟口处容易对矿区道路、矿物周边的居民以及田地等造成危害,所以对人类而言属于一种地质灾害,它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这两个因素。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摘要】:不规范的矿山开采工作方法也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

这都是我国矿产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也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成因;控制措施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社会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

矿山开采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肆意的矿山开采工作严重的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可利用的资源也在逐步减少。

1、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1.1崩塌、滑坡地质构造重塑是因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已经断裂的地质构造能够使斜坡岩体不断发育,从而产生大量的裂缝。

在裂缝的作用下,斜坡岩最终会变得“支离破碎”。

此时,岩体的风化程度也将被得到进一步强化,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加大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外界条件的变化则是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直接刺激。

暴雨、暴雪及洪水等异常天气发生时,大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将会持续涌入斜坡,此时岩石的抗剪切强调将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并最终引发崩塌、滑坡。

1.2泥石流泥石流是依托大量水源产生在沟谷、山坡上并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特殊洪流,属于高密度固体及液体混合颗粒流。

石英石等资源的开采中存在的不合理开挖,不合理弃土、弃石,乱砍乱伐等问题均有可能会在矿山引发泥石流。

1.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即地表岩层、土体在人为作为下发生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形状各异的塌陷坑的动力地质现象。

随着矿采的逐步深入,矿山原有的地质稳定性已经被打破,因此地面塌陷也是矿区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施工前,岩土工程师需要对本区域内的土壤、岩石性质、断层分布和地下水状况进行判断,必要时要需要制作出相应的力学模型结构。

而上述因素则是在矿山开发之后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因此依托岩土工程施工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相对显著的优势。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措施2.1 制定保护制度首先,要将建立以及完善预报制度,对矿山开发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监测,进而为管理人员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提供信息支撐,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对策,同时,预报制度需要包含灾害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发生地点和发生时间,由气象部门和主管部门共同发布和管理;其次,要建立以及完善灾害评估制度,在矿山开发和建设之前,需要组织人员对当地的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和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并且将结果上报到企业和相关部门,组织专业的评估团队进行审查,保证审查报告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论文
2019-01-24
1.1 生产采区冒顶片帮及其成因。

冒顶片帮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最常见也是最经常发生的灾害之一。

冒顶片帮主要分为岩层脱落、块体冒落、不良地层脱落等几个类型。

造成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第一点:人为因素。

由于人们在开采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不合理,开采过程中生产采区的布置方式与该地的矿床地质条件不能相互适应,对顶板管理的方法不正确,极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第二点:自然因素。

由于地质情况时常会发生变化,自然条件相对不好也会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1.2 生产采区地表塌陷及其成因
地表塌陷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发生的比较普遍而且危害非常大。

在现代采矿生产中空场法与崩落法是非常常见的两种方法,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开采地下矿山会形成非常大的采空区和崩落区,采空区和崩落区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塌陷。

造成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没有被及时的填充,作业人员将地下的矿层采出以后,采空区的顶板岩层则在自身的重力等压力作用之下,就会发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地表塌陷。

1.3 生产采区井下突水及其成因
井下突水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是指在对矿产挖掘开采过程中,大量的水流突然涌入矿井中的现象,它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采矿设备的安全危害是非常大的。

造成生产采区井下突水的原因是由于断裂构造造成底板强度不够,断裂带破碎又相对软弱极易形成导水通道;开采过程中又存在违规操作和不正当开采,使得采矿过程中常常出现突水的灾害。

1.4 生产采区深部岩爆及其成因
岩爆又被称为冲击地压,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往往能够造成挖掘工作的严重破坏,经常发生在煤矿、金属矿中。

生产采区深部岩爆的原因是由于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开采到一千米以下深度之后,集中过高的高应力使周围岩层承受力达到极限,进而引发岩爆。

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危害大。

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 40个左右,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 20000 平方千米,并逐年以 200 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矿山的规模、矿产类型、开采方式以及所处的地域密切相关。

如前所述,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冒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

在开采过程中,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同,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也随之多样化。

3 我国应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通过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结合,依靠先进的防治技术,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矿山地质环境破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忽略了对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的保护。

我国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来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法》、《土地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等,但是对于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责罚规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2)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

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来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实施有效的控制,要坚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的保护两手抓,保证二者同步进行。

企业要对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控制风险,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来控制矿山地质的环境破坏。

(3)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填充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矿山填充是从采矿工艺方面人手,从根本上消除矿山工程的灾害。

矿山充填新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使回采空间随矿石的采出而被充填,能够有效的保护周围的岩层不发生大面积塌陷,实现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

我们要加强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

对矿山以及其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可能发生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地段定期观测、分析,为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时的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5)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我国政府要提高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视,加强对相关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完善,促进我国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们要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来适应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需要。

4 总结
综上所述,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当大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玉子庆,蔡汉迁,罗一忠。

大厂铜坑矿岩层活动监测预报研究[J].采矿技术 ,2003,3(01)。

[2]王春来,徐必根,李庶林。

凡口铅锌矿深部岩体声波测试研究[J].采矿技术 ,2003,3(01)。

[3] 邓红卫,周爱民,黄筱军 . 采场地质灾害分析与控制 [J]. 采矿技术 ,2004,4(01)。

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