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分类

合集下载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划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质期、外观、口感等而添加的一类物质。

以下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
1.色素: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

•合成色素如红曲素、亚硝酸盐等。

2.甜味剂:
•如蔗糖、葡萄糖、赤藻糖醇等。

3.香料:
•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如香草提取物。

•合成香料如丙酮、乙酸乙酯。

4.酸度调节剂:
•例如柠檬酸、乳酸等。

5.防腐剂:
•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山梨酸、脱氢乙酸等。

6.抗氧化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如维生素C、E。

7.发酵剂:
•用于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等。

8.稳定剂:
•用于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如柠檬酸盐。

9.增稠剂:
•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如明胶、阿拉伯胶。

10.乳化剂:
•用于改善食品中水油混合物的稳定性,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

11.增味剂:
•如味精等。

12.膨松剂:
•用于提高面包等面点食品的体积,如小苏打、泡打粉。

13.胶体保护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胶体结构变化,如明胶。

14.脱水剂:
•用于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如食盐。

这只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每个类别下都有很多具体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包括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

添加剂的分类

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来源分,我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后获得的天然物质。

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CCFA 曾在JECFA(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将其分为A、B、C 3类,每类再细分为2类。

(2)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

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分别为:E1.酸度调节剂;E2.抗结剂;E3.消泡剂;E4.抗氧化剂;E5.漂白剂;E6.膨松剂;E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E8.着色剂;E9.保护剂;E10.乳化剂;E11.酶制剂;E12.增味剂;E13.面粉处理剂;E14.被膜剂;E15.水分保持剂;E16.营养强化剂;E17.防腐剂;E18.稳定和凝固剂;E19.甜味剂;E20.增稠剂;E21.食品用香料;E2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E23.其他。

E1.酸度调节剂:指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亦称pH调节剂。

是增强食品中酸味和调整食品中pH或具有缓冲作用的酸、碱、盐类物质的总称。

我国允许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L-(+)-酒石酸、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由于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醋酸等因为都能参与体内代谢,故一般不限用量,可按正常需要用于各类食品。

碳酸钠、碳酸钾可用于面制食品中,盐酸、氢氧化钠属于强酸、强碱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腐蚀性危害,只能用作加工助剂,应在食品完成加工前予以中和。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色、香、味、保鲜、增加营养或改善食品质地等特征,经过合理加工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旨在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使食品更加美味、安全和便于保存。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一、色素类食品添加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颜色、改善食品的外观而加入的物质。

常见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

合成色素主要是由化学合成而来的,如染料、颜料等。

天然色素则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二、香精类食品添加剂香精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香味而加入的物质。

香精可以分为天然香精和人工香精。

天然香精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如香草精油、花香精油等。

人工香精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乙酰基丁香酮、丁香酮等。

三、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甜味而加入的物质。

甜味剂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甘草酸、甜菊糖等。

人工甜味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阿斯巴甜、糖精等。

四、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加入的物质。

防腐剂可以分为天然防腐剂和人工防腐剂。

天然防腐剂主要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人工防腐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苯甲酸、山梨酸钾等。

五、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食品的流变性质而加入的物质。

增稠剂可以分为天然增稠剂和人工增稠剂。

天然增稠剂主要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明胶、海藻酸钠等。

人工增稠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

六、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减缓食品氧化过程而加入的物质。

抗氧化剂可以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抗氧化剂。

天然抗氧化剂主要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是常见的一种食品成分,它们可以起到保护食品、增加口感、改善颜色等作用,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防腐剂(100 ~ 299)
防腐剂主要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通常在各种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中使用。

最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211)、山梨醇(1520)等。

二、抗氧剂(300 ~ 399)
抗氧剂可以延缓或避免某些食品的氧化反应,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护食品的色、香、味等特色。

常见的抗氧剂有维生素C(300)、生育酚(307)等。

三、二氧化硫及其盐类(220 ~ 228)
二氧化硫及其盐类主要是为了抑制食品的微生物和酵母发酵,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品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在花生、葡萄、葡萄干和糖果等食品中使用。

四、漂白剂(900 ~ 999)
漂白剂主要是为了使食品更白、更鲜艳。

这些添加剂通常在食用油、
面粉、蔬菜、水果制品等中使用。

常见的漂白剂有氯气(926)、过氧
化氢(928)等。

五、调味剂(400 ~ 499)
调味剂主要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口感品质,赋予其特殊的味道和
风味。

这些添加剂通常用于肉制品、罐头、饮料、果汁等方面。

常见
的调味剂有谷氨酸钠(621)、核苷酸酸钠(635)等。

总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在食品生
产中,必须遵循分类标准和安全用量的规定,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说到食品添加剂,非专业人士恐怕都是不甚了解。

即便是有些学问的人,但并非生物食品专业的,也是知之甚少,略知皮毛。

何为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此外还有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所以说,食品添加剂有时候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一点,就是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合格的,对人体无害的。

例如,2005年席卷全国的“苏丹红一号”事件,也即多类辣椒粉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而这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人造化学染色剂,具有致癌性,全球都禁止用于食品。

所以一到说食品添加剂,大多数人还是心理还是有些恐慌。

今天小编就来详谈一下正规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情况如何?以及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危害程度如何?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314个品种。

具体如下:1、酸度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食品酸度。

常用酸度调节剂包括碳酸钠(俗称“苏打”、“碱面”等)、碳酸氢钠(也称“小苏打)、柠檬酸钾、乳酸等。

2、抗结剂主要用于防止易结块的颗粒或粉状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

常用抗结剂包括糕点中使用的丙二醇、小麦粉中使用的碳酸镁等。

3、消泡剂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消除食品的泡沫。

常用消泡剂包括稀奶油中使用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生湿面制品(如饺子皮、面条等)中使用的丙二醇等。

4、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及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品,防止或延缓其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

常用抗氧化剂包括二丁基羟基甲苯、茶多酚、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保持、调色、增香、增味、防腐、抗氧化等目的,通过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法规和标准,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1.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使其更具吸引力。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2.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通常比糖分更高度甜味,可以降低食品的热量含量。

包括蔗糖、蜂蜜、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等。

3.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4.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脂肪和油脂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代硫酸钠等。

5. 增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味道,提高口感。

包括酵母提取物、味精等。

6.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度和稠度,改善口感。

包括明胶、琼脂、卡拉胶等。

7. 乳化剂:-用于改善食品中水和油的混合性,防止分层。

包括卵磷脂、明胶等。

8. 漂白剂:-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杂质和颜色,提高外观质量。

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酰等。

9. 稳定剂:-用于维持食品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包括硫酸盐、磷酸盐等。

10. 调味剂:-用于调节和增强食品的味道,使其更加可口。

包括盐、酱油、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该按照合理的配方和适量使用,确保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食品添加剂分类目录2021

食品添加剂分类目录2021

食品添加剂分类目录2021
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六大类:
一、香精香料:指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植物精油为主要成分的可用于改良食品品质的
物质。

例如:香叶酚、苦精、香油、肉桂油等。

二、调味剂:指可改变食品口感、颜色、气味和风味的物质。

例如:食用盐、味精、
食醋、酱油等。

三、酸、碱、糖精:指常用于调整食品pH值、改良食品口感、提高食物保质期等作
用的物质。

例如:碳酸氢钠、碳酸钙、蔗糖、淀粉小碳酸钠等。

四、乳化剂:指能够让液体及其悬浊物的分散非均匀、形成均匀的乳状混合物的物质。

例如:卵磷脂、植物冠氏油、聚氧乙烯胆固醇、聚氧乙烯醚等。

五、抗氧化剂:指用于阻止食品的氧化而形成的有机或无机物质,以保持食品新鲜度、稳定性和改善外观。

例如:抗坏血酸盐酸盐、香蒲醇、维生素E、地黄醇等。

六、食品添加剂:指用于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改良食品品质和延长食物保质期的特殊
物质。

例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类、胆汁酸、乳糖、蔗糖糖精等。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 (3)食品加工人员:
• 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 人员
– (4)接触表面:
• 设备、工器具、人体等可被接触到的表面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一)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1.术语和定义
– (5)分离:
• 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 的方式进行隔离
第一节 概 述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是有益而无害的物质,但有些食 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往往具有一定的 毒性。这种毒性不仅由物质本身的结构与性质所决定,而 且与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与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 与机体机能状态有关。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才显示 出毒害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在严格控制下进行, 即应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允许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工艺效果)和最大 使用量。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使用标推的 主要数据,它是依据充分的毒理学评价和食品添加剂使用 情况的实际调查而制定的。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二)食品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卫生规范
• GB 3162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 范
– 1.范围
• GB 31621规定了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分 装与包装、销售等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适 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经营活动
• 但不适用于网络食品交易、餐饮服务、现制现售的 食品经营活动
– (9)工作服:
•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要求,为降低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而 配备的专用服装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标准
• (一)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2.标准的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安全性评价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安全性评价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安全性评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许多食品都添加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这些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及改善口味等。

然而,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安全性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疑虑。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特性,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1.色素类食品添加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强或改变食品的色泽,使食品更加吸引人。

一些常见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包括染料类和天然色素类。

染料类色素主要由化学合成获得,如亮蓝、胭脂红等;而天然色素类主要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而成,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2.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味道,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常见的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包括味精、核苷酸类等。

味精是一种具有鲜味的物质,能够增加食品的鲜味,而核苷酸类则能增强食品的鲜味和香气。

3.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包括苏打粉、柠檬酸等。

苏打粉可以中和食品中的酸性物质,起到防腐的作用,柠檬酸则可保持食品的酸度,使其不易发酵变质。

4.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防止食品中的成分分离或发生反应。

常见的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包括明胶、脂肪酸酯类等。

明胶能够增加食品的粘性和稠度,脂肪酸酯类则可以使食品的质地更加稳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国家有一套相应的标准和监管要求。

1.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保证食品质量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食品添加剂上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包括动物试验、毒理学评估、长期摄入试验等。

只有通过这些科学评估,确保其对人体安全无害,才可以得到批准使用。

2.安全限量国家针对每种食品添加剂都规定了安全限量,即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最大限量。

这些安全限量是根据科学研究和毒理学评估得出的,可以保证在正常食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在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共有22类,近2000个品种,其中香料有1000多种。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E列举了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还有其他类别。

1.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2.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3.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特征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一、色素类食品添加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变食品的色彩,使其具有诱人的外观。

常见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种。

合成色素包括染料类和涂料类,如柠檬黄、苏丹红等。

天然色素主要来自于动植物,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二、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硫酸一钠、山梨酸钾等。

三、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提高口感和食欲。

常见的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有蔗糖、果糖、安赛蜜等。

四、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口感,使食品更加丰满。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有明胶、果胶等。

五、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使食品更加可口。

常见的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有发酵粉、泡打粉等。

六、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减少食品的粘性。

常见的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甘油、淀粉等。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其他功能的添加剂,如增酸剂、发酵剂、乳化剂等,它们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过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选择食品时,要尽量选择不添加或添加量较少的食品添加剂,并注意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注的添加剂成分及其用量,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持食品品质稳定、增强食品色、香、味、口感等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和特性,食品添加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防腐剂: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细菌滋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如:亚硝酸盐、山梨酸、苯甲酸等。

2. 色素: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美观度,改善和调节食品的色调。

如:红曲色素、胭脂红、苏丹红等。

3. 酸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酸度和口感,增加食欲。

如:柠檬酸、乳酸、醋酸等。

4.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度,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

5.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如:明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等。

6. 发酵剂: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和膨胀,如:酵母、泡打粉、发酵豆腐等。

7.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和色泽降低,如:维生素
C、维生素E、硫代硫酸盐等。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为食品的品质保持和改善做出了贡献,但也应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和控制添加量的合理性。

- 1 -。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或制作过程中,为了增加食品的贮藏期、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外观等目的,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特殊功用的物质。

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调味剂:用于增加或改善食品的味道,如味精、酱油等。

2.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贮藏期,抑制或杀灭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如山梨酸、硫酸铜等。

3.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保持食品的颜色、香味和口感,如维生素C、维生素E 等。

4. 发酵剂:促进面食、酒类等食品发酵,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如酵母、酒花等。

5. 稳定剂:用于保持食品的稳定性,防止分离、析出和沉淀,如明胶、甘油脂肪酸酯等。

6. 着色剂: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识别性,如胡萝卜素、纳豆黄等。

7.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替代糖的作用,如白糖、果糖等。

8.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如明胶、卡拉胶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限量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合理使用、必要使用、安全使用”的原则,尽量减少对食品质量和健康的潜在影响。

预防医学: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

预防医学: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

预防医学: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在近年来卫生人才招聘考试过程中,其中中的食品添加剂也是作为卫生人才必考考点之一,大家在做预防医学考题时,往往可自行排除一些选项,从而得出自己的一个判断,但是大家得分率普遍不高,出现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预防医学知识积累和掌握不够。

今天今天分享一些预防医学考点其中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方便各位考生记忆。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常见的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有:1.防腐剂常见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2.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如维C、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

3.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橡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4.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如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5.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6.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植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7.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8.增白剂过氧化来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但因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已被禁止使用。

为帮助大家记忆,总结以下口诀帮助大家区分各种不同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常带酸,用于果酱及蜜饯;抗氧化剂有维C,以及各种基;着色剂,色缤纷;增稠稳定冰淇淋;膨松剂,会产气;甜味剂,很甜蜜;酸味剂,带点酸;增白剂,吊白块,现在已被禁止用。

例题:以下属于抗氧化剂的是:A.苯甲酸钠B.乳酸C.丁基羟基茴香醚D.胭脂红E.碳酸氢钠【答案】C。

解析:。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常见介绍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常见介绍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常见介绍食品添加剂分类及常见介绍食品添加剂及其分类(一)防腐剂防腐剂就是能够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作用,减轻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因微生物而引起腐败的食品添加剂(二)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称为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与水溶性抗氧化剂两类。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的与人工合成的两类。

(三)酸味剂酸味剂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有调节食品 pH 的作用。

酸味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

(四)着色剂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通常包括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

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是指化学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

合成着色剂的着色能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但安全性较差。

(五)漂白剂和护色剂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变色的添加剂,分为氧化漂白剂及还原漂白剂两类。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成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六)乳化剂乳化剂就是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七)增稠剂增稠剂是指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使食品黏滑适口的食品添加剂,也称增黏剂、胶凝剂、乳化稳定剂等。

它们在加工食品中的作用是提供稠性、黏度、黏附力、凝胶形成能力、硬度、紧密度、稳定乳化及悬浊体等。

(八)稳定剂和凝固剂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九)水分保持剂水分保持剂用于保持食品的水分,属于品质改良剂,品种较多。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现对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一简单介绍。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四)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酸碱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如柠檬酸、冰乙酸。

(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如亚铁氰化钾。

(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如硅油酮。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如叔丁基对羟二酚。

(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如焦亚硫酸钠。

(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如碳酸氢钠。

(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如口香糖中除甜味剂和香精之外的物质。

(8)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如胭脂红。

(9)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如亚硝酸钠。

(10)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如单甘脂、蔗糖酯。

(11)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如淀粉酶、蛋白酶。

(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的风味的物质。

(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的物质。

(16)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如硫酸亚铁。

(17)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18)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食品口感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饮食方式。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食品制造商不得不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来改善食品品质。

但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安全,一直是众多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关心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食品添加剂分类和安全性评估。

一、食品添加剂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其主要目的是改善食品口感、保鲜、色泽和营养价值等方面。

食品添加剂广泛分为以下几类:1. 调味剂调味剂是指能够增强或改善食品口感的化学物质。

调味剂广泛应用于方便食品、罐头和加工肉制品等食品行业。

常用的调味剂包括谷氨酸钠、核苷酸和香精等。

2. 防腐剂防腐剂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

防腐剂常用于罐头、饼干和饮料等食品中。

主要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和山梨酸等。

3. 发酵剂发酵剂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快食品发酵过程,提高食品口感。

发酵剂常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包括制作面包、葡萄酒和啤酒等。

常用的发酵剂包括酵母和细菌等。

4. 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是指能够增加食品营养价值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并防止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

营养强化剂常用于奶粉、婴儿食品和谷类食品等。

常用的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保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安全无害。

安全性评估包括以下步骤:1. 毒性测试毒性测试是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毒理学测试,以确定其毒性等级。

毒性测试包括急性毒性测试、亚急性毒性测试和长期毒性测试等。

2. 摄入量评估摄入量评估是指对食品添加剂的容许摄入量进行评估,以确定人体所能耐受的最高剂量。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人体摄入量、吸收率和代谢率等因素。

3. 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添加剂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以判断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用户群体以及长期暴露等因素。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安全性、延长食品保鲜期或者方便食品加工而加入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形、质等特点,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稳定性,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口味。

二、分类:根据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用途,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防腐剂: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最常见的一类,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常见的防腐剂有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2.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或延缓食品中的氧化反应,防止食品变质。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

3. 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种能够促进食品发酵过程的物质,常见的发酵剂有酵母、泡打粉等。

4. 着色剂:着色剂可以改变食品的颜色,使其更加鲜艳漂亮,增加食欲。

常见的着色剂有胭脂红、日落黄等。

5. 酸味剂:酸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酸味,改善食品口感。

常见的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等。

6. 甜味剂:甜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味,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果糖等。

7. 调味剂:调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常见的调味剂有盐、味精等。

8. 稳定剂:稳定剂可以保持食品的稳定性,防止食品发生分离、沉淀等现象。

常见的稳定剂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9. 增稠剂: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提升食品的质感。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黄原胶等。

10. 膨松剂:膨松剂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常见的膨松剂有苏打粉、泡打粉等。

总结: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合理食用,避免过量摄入。

同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在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共有22类,近2000个品种,其中香料有1000多种。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E列举了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还有其他类别。

1.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2.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3.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我国许可使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等7种。

4.抗氧化剂。

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表现如油脂及富脂食品的酸败、食品退色、褐变、维生素被破坏等等。

抗氧化剂的使用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贮存期、货架期,给生产者、经销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安全感。

5.漂白剂。

漂白剂是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分为氧化漂白及还原漂白两类。

漂白剂除可改善食品色泽外,还具有抑菌等多种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甚广。

氧化漂白剂除了作为面粉处理剂的过氧化苯甲酰等少数品种外,实际应用很少。

至于像过氧化氢,我国仅许可在某些地区用于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剂使用。

6.膨松剂。

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成本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膨松剂主要用于焙烤食品的生产,它不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这在今天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并强调其营养作用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7.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是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一般以高分子胶状物质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为主,加上软化剂、填充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等组成。

8.着色剂。

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通常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

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

目前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几乎全是水溶性色素。

此外,在许可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中,还包括它们各自的色淀。

色淀是由水溶性色素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通常为氧化铝)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我国许可使用的食品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以及酸性红、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共22种。

近来,由于食用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各国实际使用的品种数逐渐减少。

不过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品种安全性甚好。

食用天然色素是来自天然物,且大多是可食资源,利用一定的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有机着色剂,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有66种。

它们主要是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品种甚多。

但它们的色素含量和稳定性等一般不如人工合成品。

不过,人们对其安全感比合成色素高,尤其是对来自水果、蔬菜等食物的天然色素,则更是如此,故近来发展很快,各国许可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均在不断增加。

此外,最近还有人将人工化学合成,在化学结构上与自然界发现的色素完全相同的有机色素如β-胡萝卜素等归为第三类食用色素,即天然等同的色素(Nature-identical Colours)。

9.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这主要是由于亚硝酸盐所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种具有鲜艳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和亚硝基血红蛋白所致。

亚硝酸盐具有一定毒性,尤其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因而人们一直力图选取某种适当的物质取而代之。

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既能护色又能抑菌,又能增强肉制品风味的替代品。

权衡利弊,各国都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使用。

由于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烟酰胺等既可促进护色(护色助剂),且抗坏血酸与α-生育酚尚可阻抑亚硝胺的生成,故常与护色剂合用。

10.乳化剂。

乳化剂是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它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改善风味、口感,提高食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等。

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主要应用在焙烤食品及淀粉制品、冰淇淋、人造奶油、巧克力、糖果、口香糖、植物蛋白饮料、乳化香精中。

乳化剂是消耗量较大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各国许可使用的品种很多,我国批准使用的有30种。

11.酶制剂。

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是生物细胞原生质合成的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因其来源于生物体,因此通常被称作“生物催化剂”。

又由于酶具有催化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和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增味剂。

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习惯称为鲜味剂。

鲜味不影响任何其它味觉刺激,而只增强其各自的风味特征,从而改进食品的可口性。

有些鲜味剂与味精合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可大大提高味精的鲜味强度(一般增加10倍之多),故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强力味精和新型味精出现,深受人们欢迎。

此外,近年来人们对许多天然鲜味抽提物很感兴趣,并开发了许多有如肉类抽提物、酵母抽提物、水解动物蛋白和水解植物蛋白等,将其和谷氨酸钠、5′-肌苷酸钠和5′-鸟苷酸钠等以不同的组合与配比,制成适合不同食品使用的复合鲜味料。

这类鲜味剂不仅风味多样,而且富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功能成分,将有进一步发展。

13.面粉处理剂。

促进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我国批准许可使用的面粉处理剂有7种。

14.被膜剂。

涂抹于食品的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被膜剂。

水果表面涂一层薄膜,可以抑制水分蒸发,防止微生物侵入,并形成气调层,因而可延长水果保鲜时间。

有些糖果如巧克力等,表面涂膜后,不仅外观光亮、美观,而且还可以防止粘连,保持质量稳定。

15.水分保持剂。

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物质,多指用于肉类和水产品加工中增强其水分的稳定性和具有较高持水性的磷酸盐类。

磷酸盐在肉类制品中可保持肉的持水性,增虽结着力,保持肉的营养成分及柔嫩性。

除了持水性作用外,磷酸盐还有防止啤酒、饮料混浊的作用;用于鸡蛋外壳的清洗,防止鸡蛋因清洗而变质;在蒸煮果蔬时,用以稳定果蔬中的天然色素。

16.营养强化剂。

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通常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脂肪酸四类。

上述四类营养成分,在不同的食品中,其分布和含量不同。

同时,在食品烹调、加工、保存等过程中,营养素可能受到损失。

为了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或者为了补充食品中所缺乏的营养素,而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样的食品称为营养强化食品。

17.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腐。

化学方法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杀灭这些微生物,这些化学物质即为防腐剂。

防腐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学物质外,还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调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等,以及那些通常不直接加入食品,而在食品贮藏过程中应用的消毒剂和防霉剂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但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

作为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消毒剂亦不在此列。

18.稳定剂和凝固剂。

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

主要包括胶质、糊精、糖酯等糖类衍生物。

广义的稳定剂,还可包括凝固剂、螯合剂等。

多与其他功能的添加剂组成复合添加剂。

如用于冰淇淋的添加剂即为由乳化剂和稳定剂等组成的复合添加剂。

19.甜味剂。

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共有17种,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其中,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糖醇类包括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液)、木糖醇、乳糖醇、赤鲜糖醇和甘露糖醇;非糖类包括甜菊糖甙、甘草甜素和罗汉果甜甙。

人工合成甜味剂又分为磺胺类、二肽类和蔗糖衍生物,磺胺类包括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钙(又称甜蜜素)和乙酰磺胺酸钾(又称安赛蜜或AK糖);二肽类包括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又称阿斯巴甜或甜味素)、阿力甜和纽甜;蔗糖衍生物包括三氯蔗糖(又称蔗糖素)和异麦芽酮糖(又称帕拉金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