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职能
国家职能和我国的国家职能

(08广东卷)12.某县假冒伪劣现象严 重,县政府推动该县各行业协会积极开 展工作、加强行业自律,使得假冒伪劣 商品大为减少。这说明 a.建设有限政府,应逐步弱化政府职能 b.行业协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 c.政府应承担尽可能多的管理职能 d.政府应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
D
复习要求:
国家职能和我国 的国家职能
一、什么是国家职能
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 要作用 )
活动主体——国家机关 国家 职能 活动对象——社会
活动方式——有组织的
活动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 位及其根本利益
国家
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指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剥削阶级国家的特殊的国家职能:和平扩张、侵略职能
判断下列属于何种职能:
1、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调整产业结构 3、开展反腐败斗争 4、与有领土争议的国家 举行和平谈判 5、降低海关关税税率 6、有限制的发行钞票 7、与其他国家联手 打击国际犯罪 ( 社会管理职能 ) ( 社会管理职能 ) ( 政治统治职能 )
统治阶级性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决定关系: 统治阶
决定
五、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 家职能与剥削阶级国家职能有着本质 的不同,它既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 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的 国家性质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
中央政法委员会2004年6 月13日发出开展向任长霞同 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各级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认真 贯彻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迅速掀 起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的高潮。
如何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概念

如何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国家和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两个核心的概念,对于了解社会科学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理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概念,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和关系。
一、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所组成的统一政治实体。
国家的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保护国家利益等。
国家的核心是政权,通常由政府来行使。
国家的标志包括领土、国境、主权和国籍等。
了解国家的概念需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从政治学角度看,国家被视为一种权力的组织形式,它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和行使强制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
其次,从法律角度看,国家是拥有独立法律体系和司法机构的政治实体。
再者,从历史学角度看,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二、社会的基本概念社会是由一定规模的人群组成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群体。
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之间通过交往、合作和冲突等方式,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网络。
社会的功能包括满足人们的需求、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提供机会等。
社会的概念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是人们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是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场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是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是互相关联的概念,二者相辅相成。
国家依托于社会,是社会的一种制度性组织形式。
社会则提供了国家形成和运行的基础。
国家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而社会通过成员的互动和协作来满足个体和集体的需求。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其次,社会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和社会机构来参与国家事务,实现自身的利益和诉求。
再者,国家和社会通过政策制定、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互动和沟通,以保持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
我国的国家职能

这一材料又体现我国的哪一职能?
材料:
温家宝于5月2日至12日访问德国、比利时、意大 利、英国和爱尔兰。访问展开之前一天,欧盟将刚完 成10国的扩张,或许会令欧盟成为北京最大的贸易伙 伴。 为了跟欧盟达成双赢伙伴关系,我国总理温家宝 声称,随着他展开访欧之行,他寻求跟欧盟达成双赢 的伙伴关系。温家宝称,我们的关系建基于互信和互 惠,旨在寻求双赢的局面,超越了彼此对社会制度和 意识形态的分歧。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 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1 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 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材料: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最 近正在增兵冲绳岛,密切 关注我军的动身;而美国 也派出两个航空母舰群, 在台湾海峡附近游弋,防 止台海发生严重危机。为 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我们国家也在距离台 湾600公里的地方布署了 近1000架战机,显示我国 政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决心。
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
⑦全国政协主席访问非洲六国
(内二)
⑧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⑨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外二)①②⑤⑥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 作用: 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 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理论,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内容: 素质。 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 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政府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我市深入开展“三德”教 育
(3)作用(从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人 民等角度):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有利于维 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
• 原任职务:重庆市司法局局长; • 触犯罪名: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 罪,强奸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判决结果: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复习(七)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复习(七)第七章国家机构注:国家机构是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核心,是社会的正式代表,是体现国家本质和执行国家基本职能的组织第一节国家机构的含义、构成、特点和组建一、国家机构的含义所谓国家机构,又称为国家权力组织、国家机器、国际政权机关,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队、警察武装力量以及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是统治阶级在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治组织中,最主要有力的政治组织,是一个纵向层次和横向部分的政治统治组织系统、复杂严整而有活力的政治统治组织体系。
从3个方面理解含义: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性;3.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注: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1.国家元首,功能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代表、政治,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特点A: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地位;B:象征着国家的统一;C:体现着国家权力;D:象征着国家的主权,行使元首的各项职权"。
2.立法机关:它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其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3.行政机关: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4.司法机关: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三、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
国家机构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由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组建、掌握和运用来为维护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为维护统治阶级所必需的社会秩序服务的。
2.社会性。
国家机构的社会性,从根本上说来是由国家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职能决定的。
国家基本职能一是政治职能,一是社会职能,而且政治职能是以社会职能的实施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
3.整体性。
八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场所,也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总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社会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参与和了解社会。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
政治知识点1.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是指一个共同的生活区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行使主权,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促进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大职能。
其中立法是国家制定法律和法规,行政是国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管理,司法是国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一定制度约束下,国家和社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
现代世界,主要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制度、专制制度、集权制度和联邦制度等。
经济知识点1. 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态下的经济组织形式。
人们的经济生活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由市场自己调节经济运行,国家主要限制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计划经济则是由国家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
文化知识点1.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鉴,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
2.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思想观念。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知识点,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1.3 我 国 的 国 家 职 能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1.3 我国的国家职能【重点】我国的对内职能;【难点】具体运用国家职能知识分析时政问题;【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识记:我国国家职能的具体髌;理解:我斩国家职能;运用:运用国家职能知识分析时政问题;⑵能力方面:①自学阅读及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⑶德育目标:明确我国国爱职能是为维护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服务的;【整体感知】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1)(2)(3)(4)(5)对外职能:(1)(2)(3)复习提问:(1)什么叫国家职能?国家的两种基本职能是什么?(2)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如何?导入新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要集中体现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各种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也要以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那么,这些国家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先看看教材17页“我国的国家职能”开头的一段楷体字。
三、我国的国家职能(板书)1、国家的对内职能(板书)教材上的楷体字列举了我们国家行使国家职能的具体表现。
正是由于国家这些作用,我们才能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生活环境和正常的生态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
我国同任何国家一样,具有对内对外职能,但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剥削阶级国家不同,所以,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剥削阶级的国家职能有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板书)这是由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这个客观事实决定的。
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的破坏活动,会直接侵害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必须借助于它的国家机关行使专政职能,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及公民不受非法侵害,以保卫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军校考试政治知识点归纳

军校考试政治《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含义(1)国家的构成要素: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这些要素构成的。
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结合第五课)。
(2)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4)国家还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3)分类: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4)判断标准: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1)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专政: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实行民主制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4、国家职能(1)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2)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国家职能的分类及内容: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①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②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国家性质和职能》PPT课件

A、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ànzhào)平等 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和事务的制度 B、民主的阶级性,任何民主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和一定阶级的 专政的统一体,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
C、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是 对人民的民主,对敌人的专政 D、民主的全民性,任何民主都是多数人的民主,即全民享有 民主
3)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资产阶级谋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 人民谋利益。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1、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是最主要的要素。民主是否是在全体成员中实行平等,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怎样的。C、对一定阶级总是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的。国家 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还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2、按活动性质分类——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 职能。国 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根本属性(阶级性)。民主的含义——是一种(yī zhǒnɡ)国家制度。民主 与专政的关系——区别、相辅相成
我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少数 敌对分子的地位有何不同?
这些不同与国家性质之间有什么 联系吗?
不同的社会,由于 (yóuyú)各阶级在国家 中的地位不同,就导 致了国家性质的不 同.
第三页,共32页。
二、国家 性质 (guójiā)
1、含义(hányì) 2、如何决定 3、判断的根本标志
第四页,共32页。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国家(guójiā)职能的分类
•1、 按作用领域分类——对内(duìnèi)职能和对外职能 • 2、按活动性质分类——政治统治(tǒngzhì)与社
高三政治我国的国家职能1

国 家 性 质
决定 反映
国 家 职 能
统治阶级性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决定关系: 统治阶级的性质
被统治阶级 决 定
国 家 职 能
国家的性质
决定
政治统治
对内职能
(阶级性)
国 家 性 质
决定 反映
国 家 职 能
社会管理 保卫职能
(社会性)
对外职能
交往职能
(主权性)
广义
国 决 定 体 反 映
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 决 定 反 映
国家职能
我国的国家职能
三、我国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是维护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既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全体 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面对这次奶粉事件,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对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做出6项决定
•
• ——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 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 事故处置工作。 ——切实加强医疗救治。加强有关健康宣传,引导结石病患儿及时就诊。 组织专家到农村等偏远地区查访、收治患儿,集中到医院治疗,务求患儿尽 快恢复健康。对因服用奶粉而患结石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据专家介绍, 只要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到医院接受有效治疗,预后情况良好。 ——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全面开展质量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 果。对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奶粉要立即全部召回,坚决停止销售,宁可遭受一 些经济损失,也要保护人民健康。对质量合格的奶粉要积极组织货源,保证 市场供应。 ——尽快查明真相,依法依纪处理。对证据确凿的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 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对失职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 ——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对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进展情况、患病儿 童的医疗救治情况、其他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检查情况等信息,要按照公 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向社会公布,并向有关国际组织通报。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规范高效的食品安 全监管机制,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让人民放心。
马克思论国家职能的社会性--国家的社会公共职能审视

一、思想史视域中的国家职能观国家虽面目狰狞却功能巨大,国家职能问题在国家理论研究中颇为受宠。
“在现代国家理论研究中,国家职能既是讨论最多、分歧最多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学科最多、引起具有不同思想传统和学术背景的学者最多关心的重大研究课题。
”[1]225从国家的职能方面审视国家现象和分析国家问题的方法在政治理论研究中一般称为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方法是揭露国家为何物的便利之道。
海伍德从思想界混乱杂芜的国家概念中梳理出思想家们定义国家的三个角度,功能主义赫然在列[2]。
功能主义聚焦于国家的功用和效能,认为国家充当了完成一些特殊目标的工具或手段。
比之唯心主义(国家= 道德共同体)把国家理想化和组织主义(国家= 政府)描述静态的国家机构,功能主义透过国家的现实活动更容易发掘国家的本质。
然而,功能主义没有逼近国家的本质,相反,它预示着国家职能和国家本质的巨大分裂。
“担负大量新职能的新国家的出现,促使人们的国家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国家活动的过程和国家的职能,而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家的本质和主权这一类传统的政治概念上。
”[1]224在反本质主义和“去中心化”的思想背景中,这种厌倦谈论国家本质的学术风气和研究旨趣甚至殃及到了国家范畴自身。
行为主义政治学注重技术主义的实证分析,普遍拒斥抽象的国家概念,主张在政治学研究中代之以“政治系统”(political system )。
国家概念遭遇危机和国家本质分析的边缘化折射的是日益精微的现代政治学快速发展的实际,国家研究的法理主义时代远去了。
“如果说19世纪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法理精神备受敬重的时代,20世纪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技术功能最为走红的世纪。
”[3]功能主义接过了法理主义无力解决国家在实然和应然上的对立问题,把对国家的本质分析融于国家职能研究之中。
法理主义的衰微与功能主义的显扬是当代才有的事,国家职能的探讨却非当代才开始。
柏拉图把正义的城邦看成社会生活的等级有序,国家负有“统治”“保卫”“生产”三项职能,亚里士多德则希图借助城邦达至自足、至善的优良生活,神学主义者马克思论国家职能的社会性———国家的社会公共职能审视王刚(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国家职能研究是现代国家理论研究的显学。
《国家性质和职能》课件

《国家性质和职能》PPT 课件
国家性质和职能是研究国家及其作用的重要课题。本课件将介绍国家的基本 性质和各项职能,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国家的运行机制。
国家性质
国家定义
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具有 人口、领土和政权的社会 组织。
国家的基本性质
国家具有独立性、统一性、 主权性和义务性。
国家的主权
国家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和 行使权力的能力。
外交程序包括谈判、签署条约和参加
外交职能
4
国际组织等环节。
外交职能包括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 际声誉和促进国际合作。
总结
国家性质和职能的关系
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其职能的基础和范围。
国家职能的重要性
国家职能是维护国家运行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国家职能的发展历程
国家职能随着社会需求和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职能
立法
国家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 和管理,确保社会秩序和 公共利益。
行政
国家进行具体事务的管理 和运作,履行政府职能。
司法
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处理纠 纷,维护公正和法律的权 威。
军事
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土完整的军事力量。
外交
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和交流,代表国家 利益参与国际事务。
立法
1
立法的定义
军事
1
军事的定义
军事是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土完整
军队组织
2
的军事力量。
军队组织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等不
同部队。
3
军事职能
军事职能包括保卫国家、参与国际事 务和履行国际义务。
外交
1
外交的定义
外交是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交
外交政策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PPT

■ 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 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驻军人员还必须遵 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这表明香港是“一 国两制”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
■ 在必要时,中央人民政府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 府的请求,可派驻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救助 灾害,这就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 的主权国家,香港驻军行动的决定权在中央。 同时,中央人民政府派遣驻军协助维护社会治 安和救助灾害,要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请 求,这又体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自 治权。
■ 从政府权力的运用看,该主专政的必要性。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
治保证。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是坚持人 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依据。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 坚持人民民专政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国家不可能对社 会成员都是平等的。
■ 国家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属性和职 能,但从根本上说,国家管理社会公共 事务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 益。
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 仅仅用管多管少作为判断政府的好坏的 标准是不正确的。
■ 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是否维护进步阶级 的利益。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 的什么方针?
■ 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制定的和平统 一祖国的“一国两制”方针。
■ 这一方针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 个统一的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 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 度。
(2)这一方针的内容在上述材 料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 国防事务管理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材料 表明,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由中央人民 政府组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恢复对香 港行使主权时,正式派驻香港;入驻部队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驻军人 员必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其经费由中央人民 政府负担。这些都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前提 是一国,香港地区的国防事务管理权归属中央 人民政府,我国的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统一行使。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课件

分析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和外交活动的重要性,包括外交关系、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
国家的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立法机关
解释行政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包括实施政策、 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介绍立法机关在国家决策和法律制定方面的重要性, 包括立法程序和法律监督。
司法机关
统筹协调机关
阐述司法机关在国家法律实施和司法保护中的角色, 包括审判程序和司法公正。
国家的性质
政治性质
分析国家作为政治组 织的性质,包括政府 权力、国民认同政 治文化。
经济性质
探讨国家在经济领域 中的作用,包括经济 体制、资源管理和经 济发展。
文化性质
研究国家的文化特征, 如共同的价值观、文 化遗产和民族文化交 流。
社会性质
了解国家在社会领域 中的职能和影响,如 社会福利、公平正义 和社会组织。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探索国家的定义、性质、职能以及现代化治理体系,了解国家存在的基础和 目的。
国家的定义
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探讨国家的定义和其作为政治实体的特征,包括独立性、领土和人民等因素。
2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探索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形成和人类创造的因素。
3 国家的种类和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和分类的国家,如民主国家、专制国家以及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国家。
探讨统筹协调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包括政策 协调、决策协商和利益调和。
国家治理现代化
1 国家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详细阐述国家治理的含义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特点,包括科技驱动、信息化和民主参与。
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包括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稳 定社会发展。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转发)[国家制度]1、国家具有三种属性:⑴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⑵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⑶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⑴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⑵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4、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5、我国的对内国家职能:对内职能有:⑴政治职能:即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
⑵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⑶文化职能:包括组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6、我国的对外国家职能:对外职能有:⑴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⑵发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的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8、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⑴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⑵职权:有立法权,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任免权、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汇总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汇总高中政治政治常识一、我国的国家制度1.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一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统一。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3.民主与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7.我国民主政治建设:(1)必要性: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如何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③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办西方政治模式。
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人民民主。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十六届三中全会
q五个统筹。 q或五个协调发展。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政府职能的三次转型
q 从阶级斗争为纲到抓经济建设。 q 从直接进行经济发展转到市场手段
抓经济。 q 以GDP为中心转向经济与社会的协
调发展。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问:如果你是乙, 会不会接受甲的方
案?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问:乙拒绝对自己有什 么好处吗?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问:乙拒绝对别人有什 么好处吗?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结论的可靠性实验
q 用计算机随机确定分配的实验; q 不能起到惩罚作用条件下的实验; q 能够证明人类具有利他本性的实
否是赢利的?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接上页
q关于非义务教育的收费问题: 收费水平与成本相关。
q按成本收费对谁有利对谁不 利?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2、农村合作医疗
q 目标: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 贫”。
q 也由此把保障现在处于贫困地位群 体的利益遗漏了。
q “没钱的人补贴有钱的人看病。”
2020/12/8
讲座稿政府的社会性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职能【摘要】:国家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得到启发,从国家的概念和形式入手,重新认识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强调了国家的社会性及其社会职能,对于国家阶级性和社会性及其关系的再认识,对于新时期,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家社会性阶级性国家职能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式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于国家的产生及其方式作了详尽而科学的解释:雅典是国家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的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封闭的贵族制,它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贵族制度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
最后,在战胜了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中间,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氏族制度不能提供任何手段来统治这样广阔的领土。
但是,由于同这种征服相联系的,既不是跟旧有居民的严重斗争,也不是更加进步的分工;由于被征服者和征服者差不多处于同一经济发展阶段,从而社会的经济基础依然如故,所以氏族制度能够以改变了的、地区的形式,即以马尔克制度的形式,继续存在几个世纪,甚至在以后的贵族血族和城市望族的血族中,甚至在农民的血族中1。
由此可见,国家是从社会内部矛盾而发展起来的,因而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确切的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怎么理解了?恩格斯认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从这种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二.国家的社会性及问题的提出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意志性,国家总是一定阶级统治着的国家。
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规定。
同时,一系列的经典著作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国家本质的高度上也反复论证过国家的公共权力性(也就是学术界通常所说的“国家社会性”),以及它同国家的阶级意志性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资产阶级国家学说斗争的复杂性,也由于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种种复杂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公共权力性问题的理论学说,没有得到后续者的重视。
在国家学说领域进行的斗争是十分尖锐的。
近一两个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出于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顽固捍卫国家是一种契约,一种“普遍意志”的片面观点,抹煞国家阶级性质,并以此来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理论对抗。
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某些人也长期在宣扬国家只有阶级职能、镇压职能的观点,制造“民主虚无主义”的社会舆论。
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的理论工具就宣扬过“我们国家,乃至每一个工厂、人民公社、机关、学校,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在这样的制度和舆论环境下,不仅人民群众的参与愿望无法实现,而且冤假错案盛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使人民群众与国家离心离德,并埋下了社会动乱的种子。
众所周知,这些严重的政治后果和经济后果,都与国家理论上的偏颇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上面,恩格斯对于国家的形式,特别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过程对我们作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对于在此以后的广大社会主义国家和政权的建设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无疑有力的指导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建设,特别是苏联的6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的辉煌。
但是同时在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这一发展背后我们对于国家概念的误解,因而也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
在苏联的60年发展历程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恩格斯关于国家的理解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也就是列宁领导苏俄这一段时期,苏俄的政治经济体制还是非常适合当时国内、国外形势的。
因为列宁在领导整个革命的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本质及其职能有着非常准确的理解。
一方面,镇压国内反动阶级,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在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
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对于国家的认识是很充分的,也就是说对于国家的职能的认识是很到位的。
充分认识到了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镇压反动阶级,抵抗帝国主义的疯狂攻击。
但同时却没有忘记国家的社会职能,废除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从而很好的将国家的两个重要职能进行了有机的统一,在保证统治秩序的前提下,也保存了社会利益,巩固了统治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但是列宁逝世以后,苏联的问题就开始显现,并且变得日益严重。
在政治上,搞阶级扩大化,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特别是在斯大林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运动,完全是斯大林借用个人权威和国家力量,践踏法制,消除异己,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这样的情形给我们的一个错觉就是国家就完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暴力机关,只有“阶级”、“暴力镇压”等一些令人不悦的词汇。
而此时此刻的苏联,在经济上也是实行高度集中的体制,经济服从于政治,为政治服务。
因而,重工业、军事工业非常发达,而轻工业,则非常落后。
满足不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因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
国家利益倒是最大化了,而社会的利益则被挤压到最小的空间,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社会利益。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程中,也出现过反右、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等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巩固政治统治的前提下,实行积极地经济政策,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同时也注重加强民生建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权到社会,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将工作着力点放到经济发展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大局都围绕经济建设来搞,最大程度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国家的社会职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完全符合当今的国内外形势。
三.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社会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很明显,同为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会走向两种不同的结局?这也不得不发人深省。
当然这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如何认清楚国家的本质,并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分析国家职能。
其实放到具体问题上来就是如何处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这之中就有一个利益均衡的问题,也就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有着一对矛盾: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作为统治阶级,总是想到的就是国家的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实现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最大化。
但国家在扩大自己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触及到社会的利益,会挤压社会空间,使社会利益最小化。
但作为社会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因而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也就存在这种难以解决的矛盾。
作为国家,不能只顾自己本身的利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的利益。
如果这样,社会必然承受不起,就会反抗,从而造成政治不稳定。
当然作为统治阶级,也不可能使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降低自己的利益。
在这一互动的循环过程中,就必然要求达到一种利益的均衡,如果任何一方想打破这种均衡,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也就必然招致这一稳定结构的解体,从而陷入混乱。
当然,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国家利益,无疑在这过程中一开始就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它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政权,很大程度上社会的利益也是它给予的,社会就像是一个接受者。
给的多少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但同时,社会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对于外界的压力,它也有自己的反应机制,当自己的利益被压缩到难以接受的地步时,社会也不会甘心接受,必然做出自己的反映。
向统治阶级施压,以期待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正面的回馈。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如果统治阶级敢打破这种平衡,就必然像苏联一样走向解体!同时,一个阶级的暴力统治总要尽量控制在道德所要求的限度以内,当然这个道德要求和标准是历史的。
因此,国家就必须既肯定这种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又要努力使这种尖锐的对立固定下来,是对立的双方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掉。
这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起着缓和阶级冲突的作用。
当然,国家的这种超越社会之上的力量,是服从于阶级统治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的。
但是,忽视这一点无疑是不全面的。
国家权力是对公共权力的辩证否定。
国家权力已经不是作为其历史前提的那个靠血缘和道德的力量来维系的公共权力了。
原始公社意义上的社会公共权力,随着这一权力及其载体为一个阶级—奴隶主阶级所把持,而丧失了纯粹的公共特征,转化为一种和整个社会相脱离的特殊权力。
但是,国家权力本身也是对公共权力的一种继承,一种批判的继承。
固然,任何政治国家的统治,都是阶级的统治,国家和法也都体现着统治阶级的特殊性,但是,他们必须是一种全社会的行为规范。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经十分确切的指出,“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政治。
”2这就是说,公共权力并没有由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政治国家的形式被继承下来了。
这是其一。
其二,国家是统治机关,但也是管理机关。
它在执行统治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任务。
从这一意义上讲,“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关”3。
就统治者,特别是剥削阶级的统治者的愿望而言,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管理,调整好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为了更强有力地实行统治。
统治阶级的特定地位,使得这种管理活动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以实现。
但是,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带有根本性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对有序发展的要求,对管理的要求都是如此。
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上,统治阶级事实上也需要社会的有序发展。
因为一旦社会的有序状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切现存的事物,包括即时存在的统治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并将导致新的有序状态下的新的统治关系的产生。
这种保持社会发展有序状态的约束性力量,就是国家的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
虽然,这种公共权力的实现要受着国家的阶级性的强力制约,但绝对不会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意志”独立作用的结果。
正确理解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策略意义。
一个阶级对社会的政治统治,要以这个阶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状况为前提,或者说统治阶级是在它完成、实现国家的公共职能的过程中完成它的阶级统治职能的,否则,阶级统治就失去了它的现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