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学》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定义: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特性、运行规律以及交通运输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运输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活动对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研究对象:(1)交通运输服务的供需关系,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3)交通运输网络的设计、优化与效率。

(4)交通运输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5)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交通运输企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和规制。

(7)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评估与融资问题。

二、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收集和分析交通运输相关数据,描述现象的概况。

(2)因果推断:通过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方法,探究交通运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规范分析:(1)福利经济学:评估交通运输政策对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

(2)成本收益分析:比较交通运输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定量分析:(1)数学建模:构建交通运输需求的函数模型、运输网络优化模型等。

(2)计量经济学:运用统计软件对交通运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4. 比较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2)横截面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5. 系统分析:(1)系统动力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行为和反馈机制。

(2)网络分析: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三、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阶段:(1)早期关注点: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

(2)代表人物:Alfred Marshall, Walter Isard等。

2. 现代阶段:(1)20世纪中叶:运输经济学开始关注运输政策、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

(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和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2021/4/9
23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24
21/4/9
12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2021/4/9
13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对运输设施的使用指定有效价格,是要使使用 者的支出与其造成的边际成本一致起来,它会 导致对运输设施的最有效利用。
➢ 在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对超量使用者征收的拥 挤费正好可以用来弥补道路拥有者的道路成本, 然而由于运输设施所需要的投资数量巨大、回 收周期长和运输能力增加的非连续性或突变性 等原因,用这种办法来回收运输设施投资是相 当困难的。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十章
2021/4/9
1
第十章 运价原理
➢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第二节 有效率运输定价的应用 • 第三节 固定设施成本的分摊 • 第四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扩大 • 第五节 运价效率原则的其他补充
2021/4/9
2
第一节 运价的效率原则
➢ 很多经济活动中的无效率都与价格水平的不适当有关。价 格是同时引导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最有效信号:过低的价格 会导致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过旺,但生产者却没有兴趣 增加供给;而过高的价格又会引起生产者在缺少足够社会 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上投入过多资源。此原理在运输市场是 完全适用的。
会总的角度看,哪些设施应该予以建设或保留,哪些则应该放弃。
以机会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会使载运工具拥有者在决定维修费用和 机队或车队的规模时做出正确的权衡。
➢ 征收道路拥挤费用可以鼓励多人共用车辆,也鼓励公共交通工具
的发展。为了能够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人们仍然需要研究固
定设施成本如何在不同运输使用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摊,本章分别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产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交通运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交流。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经济学是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供给、成本与效益等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学科。

它研究交通运输市场的结构、特征以及市场交流的成本等问题,以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交通运输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核心概念。

需求方面,分析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及其变动规律,可以了解到人们对出行的需求特征;供给方面,考虑交通运输企业的产能、运营成本等因素,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了解供给方对市场的影响。

二、重要理论1.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交通需求对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反应,这种弹性反应将直接影响市场运行和市场均衡状态。

需求与价格弹性理论通过研究需求弹性系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指导,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供给计划。

2.交通运输成本理论交通运输成本理论是研究交通运输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控制的理论。

交通运输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运营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车辆折旧费用、设备维护费等;可变成本则与产量相关,如燃料消耗费用、人工成本等。

通过研究交通运输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交通网络理论交通网络理论是研究交通网络结构、运力配置和运输路径选择等问题的理论。

交通网络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不同的网络结构对交通服务的效率和可达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交通网络理论可以用于对交通网络的优化设计和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三、实践应用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为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交通运输经济学也应用于实际经营中的交通运输企业,帮助其合理制定运输计划、优化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学⼤纲⼀、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经济学;Economic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2.课程代码:A3530393.学分/学时:1.5/244.课程类別:必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3年级(上)5.适⽤专业:交通运输6.先修课程:《⾼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交通运输⼯程学》7.参考教材: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11.8.教学安排及⽅式:本课程共计12次授课,其中课堂理论教学11次、单元测试1次。

9.开课系部:交通运输系10.撰写⼈:武倩楠11.撰写时间:2016.712.修改时间:2017.3⼆、课程的总体要求1.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程知识):能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法。

毕业要求6(⼯程与社会):能够熟练运⽤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解决交通运输中的问题。

毕业要求10(交流与沟通):能够理解交通运输经济学与交通出⾏及交通⽅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利⽤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出⾏需求及出⾏特征。

毕业要求11(项⽬管理):能够了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构成,理解交通运输的资源配置、规划的本质与特征、交通运输规划制度,掌握建设、经营、移交模式(B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TOT),公共部门与私⼈企业合作模式(PPP)。

2.课程的教学⽬标(1)掌握交通与运输的异同、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含义、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了解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掌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其他需求弹性,熟练运⽤效⽤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偏好与⽆差异曲线、预算约束下的消费者均衡等理论⽅法。

(3)掌握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理解供给价格弹性与类型、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掌握⽣产要素与⽣产函数、短期⽣产分析、长期⽣产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交通运输的效益、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问题,并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提供了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的概念入手,探讨交通运输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

1. 交通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交通运输是指人、货物或信息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物质或非物质流动。

交通运输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联系地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产业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由于交通运输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2.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交通运输经济学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益、成本、需求和供给等经济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交通需求与交通规划交通需求是指人们对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需求,研究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对交通规划的指导意义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交通需求的研究,可以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益。

2.2 交通运输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主要是指在运输过程中所需投入的费用。

研究交通运输成本结构与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运输定价政策,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益。

2.3 运输市场与政策运输市场的竞争与监管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运输市场结构、运输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可以优化运输市场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4 交通运输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效率是指在运输过程中所获得的效益与成本的比值。

研究如何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包括提高运输工具与设施的利用率、改善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物流管理等。

3.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交通运输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建模仿真等。

3.1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交通运输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对交通运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 运输责任的认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国际运输更增 加了其中的复杂程度。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国际运输的供应商 • 第二节 国际运输的单证 • 第三节 国际运输中相关责任与义务的规定 • 第四节 国际运输中的过境权
第一节 国际运输的供应商源自1.国际海运 班轮运输、不定期船运输
2.航空运输 航空邮政运输、航空快递公司、航空客运公司、航空全货 运公司等
3.中介服务 国际货运代理、无船承运人、租船代理、船务代理、保险 公司等
第二节 国际运输的单证
➢ 出口许可证 ➢ 财务结算单据 ➢ 海关单据 ➢ 运输单据
第三节 国际运输中相关责任与义务的规定
第三节 国际运输中相关责任与义务的规定
第四节 国际运输中的过境权
第四节 国际运输中的过境权
第四节 国际运输中的过境权
第四节 国际运输中的过境权
本章小结
➢ 尽管与国内运输有所区别,但国际运输毕竟也是交通运输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海运在国际货运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航空业近年来 在高端国际货运市场中的地位明显上升。
➢ 国际货运特别是国际多式联运过程复杂,涉及单证众多, 如何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相关单证流转顺畅是一个重要 问题。

交通运输经济学探究

交通运输经济学探究

交通运输经济学探究交通运输经济学探究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成本和效益,以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运输需求和供给、运输市场的结构和竞争、运输成本和效益评估等方面。

首先,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运输需求是指人们对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量,而运输供给是指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量。

交通运输经济学通过研究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和评估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

例如,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他们对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往往也会增加,从而促进运输市场的发展。

其次,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运输市场的结构和竞争。

交通运输市场的结构涉及到运输服务的供应商数量和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交通运输经济学通过分析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可以评估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效率水平。

例如,如果一个运输市场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那么价格和服务质量往往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福利。

此外,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运输成本和效益评估。

运输成本包括运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运输服务的生产成本。

交通运输经济学通过研究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成本和效益,可以确定最适合的运输方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运输需求和供给、运输市场的结构和竞争、运输成本和效益评估等方面,可以预测和评估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福利。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背后隐藏着一套复杂而又精妙的经济逻辑。

从我们每天乘坐的公交地铁,到长途旅行的飞机火车,再到货物运输的卡车轮船,每一次出行和每一件商品的流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而这其中的经济运作则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交通运输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交通运输领域中资源配置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揭示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谈谈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它能够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地区交通不便,货物难以运进运出,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市场范围也会受到限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相反,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也有着重要的经济考量。

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公路运输灵活便捷,适合短途和小批量货物运输;铁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适用于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和人员运输;水路运输则在长距离、大运量的货物运输中具有优势。

企业和个人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货物特性等因素,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运输成本是交通运输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运输成本包括燃料费、车辆维护费、驾驶员薪酬、道路使用费等直接成本,以及因运输时间导致的库存成本、机会成本等间接成本。

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等手段都可以帮助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采用新能源车辆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优化运输路线和调度,减少空驶和等待时间。

交通运输与产业布局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往往会聚集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这是因为便捷的交通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大类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产业经济学范畴。

课程以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为基础,探讨与交通和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性问题。

交通运输经济学主要解决稀缺与效率这一经济学双重主题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具体形式、特征和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将稀缺社会资源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完成资源分配,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到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具备交通运输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课程目标2:掌理解交通运输相关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并能在相关的工程实践中应用。

课程目标3: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和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课程目标4:培养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树立起系统评价思维,建立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框架。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6和毕业要求11:毕业要求指标点3-1:能在社会、安全、环境、法律等约束条件下,创造性地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交通运输系统及单元方案,并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毕业要求指标点6-1: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政策的相互关系,了解相关的政策毕业要求指标点11-1:掌握行业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指标点11-2: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解决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表2: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3.1讲授内容第一章交通政策概论1.教学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属性、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掌握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属性。

(12)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中的交通运输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交通运输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交通运输系统和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经济学主要关注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交通运输系统。

它研究的范围涵盖交通需求、交通供给、交通价格与收益、交通市场结构以及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二、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出行的需求,包括通勤、旅游、货物运输等。

交通供给则是指为满足交通需求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和服务,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关系密切影响着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通过分析交通需求的变化和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可以合理规划和布局交通供给,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三、交通价格与收益交通价格与收益是交通运输经济学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交通价格包括票价、运费等交通服务的价格,而交通收益则是指由交通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交通价格可以平衡交通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调节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

同时,交通收益的合理分配也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四、交通市场结构交通市场结构是指交通运输业中不同企业、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常见的交通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完全竞争市场。

交通市场结构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垄断市场中,政府需要采取监管措施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提高市场效率。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五、交通政策交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调节和引导交通运输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交通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改善安全性等。

交通政策包括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投资以及交通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优化的交通政策,可以引导和促进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交通运输经济学原理

交通运输经济学原理

交通运输经济学原理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交通运输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旨在研究运输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的基本定义出发,探讨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对交通系统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一、交通运输的定义及分类交通运输是指人员、物资和信息等在空间上的流动和传递过程。

它是衔接地理空间的纽带,促进了地理距离的弥合,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可分为陆运、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多个领域。

二、交通需求与交通运输供给的平衡交通需求与交通运输供给之间的平衡是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交通需求主要由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决定,而交通运输供给则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益和效率。

当交通需求超过供给时,将会导致交通拥堵、时间浪费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等问题。

相反,当交通供给超过需求时,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运输成本和运价形成机制运输成本是影响交通运输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交通运输经济学中,运输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方面。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运输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购买交通工具和设备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运输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燃料费用和维修费用等。

运价是运输服务的价格,它是交通运输市场中的主要交易方式。

运价的形成机制涉及到供需关系、成本因素和竞争状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运价通常会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影响,而在垄断市场中,运价则由垄断者决定。

四、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通过提供运输服务,使得产品、资源和信息得以流通和交换,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展开。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运输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输成本、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对运输价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运输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制定运输价格的重要依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燃料、设备维护、折旧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税费等。
运输成本的计算
运输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运输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和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运输成本分析
运输成本的优化
运输成本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运输线路和减少空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国际竞争力
交通运输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缩小地区差异
对交通运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评价
评估交通运输项目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交通运输项目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评价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运输价格的形成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价格政策、法规等手段来调控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体系:运输价格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价格关系。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竞争和互补关系,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各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水平。
运输价格的制定
在制定运输价格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政策法规等。在制定具体的运输价格时,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等不同的方法。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

交通运输经济学简介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关注交通运输系统的运作和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交通需求与供给、交通运输成本与效益、交通网络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基本概念交通需求与供给交通需求是指市场上对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量。

交通供给则是指可以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量。

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是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交通需求受到人口、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而交通供给主要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管理的限制。

交通运输成本与效益交通运输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是指人们使用交通运输服务时所支付的费用,例如票价和运输费用。

间接成本则是指人们在使用交通运输服务时所面临的时间和心理成本。

交通运输效益则主要体现在运输效率的提高、时间和成本的节约以及经济发展的促进方面。

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网络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交通网路的结构和流动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交通网络优化包括交通需求预测、路径选择、信号控制、调度和路网布局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交通网络优化,可以降低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满意度。

研究方法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建模分析两种。

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交通数据来揭示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律和特征。

实证分析通常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交通需求、交通流量、交通成本等进行量化分析。

实证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模分析建模分析是通过构建交通运输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交通运输系统的行为和效果。

建模分析通常使用运输经济学、运输规划和运输工程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建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预测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评估交通政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效果,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

《交通运输经济学》题集

《交通运输经济学》题集

《交通运输经济学》题集一、选择题1.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A.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B. 交通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C.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D. 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2.下列哪项不属于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A. 实现物品的空间位移B.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D.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3.在交通运输经济学中,下列哪项成本是固定成本?A. 燃油费B. 车辆维护费C. 驾驶员工资D. 路线租赁费4.下列哪项是衡量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A. 运输距离B. 运输时间C. 运输成本D. 运输能力5.交通运输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A. 少数几家大公司控制市场B. 大量小规模企业,产品无差异C. 一家公司控制整个市场D. 几家大公司共同控制市场6.下列哪项政策可以促进绿色交通运输的发展?A. 降低燃油税B. 提高排放标准C. 减少公共交通补贴D. 增加私家车购买补贴7.在交通运输定价策略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主要适用于:A. 铁路运输B. 航空运输C. 公共交通D. 长途汽车运输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A. 人口数量与分布B. 经济发展水平C. 运输价格D. 气候条件9.下列哪项是交通运输供给的主要特征?A. 供给的稳定性B. 供给的不可存储性C. 供给的无限性D. 供给的均衡性10.下列哪项是交通运输外部性的主要表现?A. 环境污染B. 运输成本降低C. 运输效率提高D. 运输需求增加二、填空题1.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交通运输市场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______、寡头市场和______。

3.交通运输成本主要包括______、变动成本和______。

4.在交通运输定价策略中,______定价法是一种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而______定价法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

5.交通运输的外部性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交通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交通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节
铁路运营成本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单批量运输成本的计算可 能是最复杂的。 美国铁路公司的“标准铁路运输成本计算系统”: 1.汇总关于运营线路维修费、运营人员工资、燃料费、 机车维修费、火车维修费和列车编组费等几大类成 本资料; 2.选择一些与上述费用关联性最大的运营指标,如货 物吨公里、货车公里、机车公里、总重吨公里、编 组站小时等计算出整个系统的运营指标支出率; 3.根据每一批具体运量所形成或耗用的货物吨公里、 货车公里、机车公里、总重吨公里、编组站小时等, 乘上相应的运营指标支出率,就可以粗略的计算出 其特定的变动运输成本。
第二节
卡车运营成本
人们不大愿意在卡车运输成本的计算上花费太多精力, 其中原因在于对于整车运输来说,每一趟出车的开支是 明摆着的,而且整车运输市场的高度竞争性也使得运价 水平不可能大大高出其成本,而对于零担运输而言,成 本计算又可能太过复杂了一点,且零担运输成本对零担 运价的确定又并不是决定性的。 对公路货运业的研究与对铁路的研究结论十分相近:那 些具有较大平均运营密度,即单位线路长度上运输量较 大的企业,运输成本也较低;而网络的地理延伸如果可 以通过增加运输距离和充分利用网络设施,则有利于运 输密度的提高。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由于与船舶吨位增加有关的建造成本、运行人 工成本和燃油成本弹性值都小于1,因此大型 船舶的使用显然具有经济性,下图中的那条不 断下降的平均船舶成本曲线表明了这种情况。 然而,与船舶运行有关的另一种成本——港口 成本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第四节
水运运营成本
第二节
卡车运营成本
一般来说,整车公路货运的成本计算并不困难, 唯有一些回程车费用处理的麻烦。人们发现: 很少有完全全程回空的卡车,原因是由于货运 经纪人的存在,运货卡车可以事先得到信息以 便安排三角形径路的行程,最大可能减少空驶 距离。此外,由于回程运货只增加很少边际成 本,因此车主可以比较灵活地确定收费数量。 零担公路货运的运营与铁路十分相似,网络结 构在这里同样会导致幅员经济和密度经济问题。

交通运输经济学讲义(PPT61张)

交通运输经济学讲义(PPT61张)
Q Q P 10 35 5 10 2 1 P 1 2 E P P P Q 10 5 35 10 2 1 Q 1 2
在P =5与P =10之间的运输需求弧价格弹性为-1.67
1 2
1 .67
在计算价格弹性时应该注意:
第一,弹性值为负值。如果是正值,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 无影响。 第二,通常我们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 第三,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交通运输经济
TRANSPORTECONOMY
交通运输经济的研究内容:
按照交通运输方式划分 铁路运 输经济 管道运 输经济
道路运 输经济
运输经济 学
民航运 输经济
水路运 输经济
课程结构:
第一篇 运输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铁路运输经济学 第三篇 道路运输经济学 第四篇 其他运输方式经济分析
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书目名称
运输经济与决策管 理
运输市场营销学 运输经济学 道路运输经济学 综合运输工程学 运输经济分析
作者
蔡庆麟,刘艳琴等 吴育俭,刘作义 陈贻龙,邵振一 李华主编 沈志云主编 赵淑芝主编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①运输市场的范围: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划分。
第一,按地域来划分 第二,按运输对象来划分
②货物性质、旅客身份和收入 ③运输服务的替代性 ④运输速度的快慢
2.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1)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指的是运输需求 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 于对客运需求的分析 运输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Q Q / Q Q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经济学;Economic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2.课程代码:A3530393.学分/学时:1.5/244.课程类別:必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3年级(上)5.适用专业:交通运输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交通运输工程学》7.参考教材: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8.教学安排及方式:本课程共计12次授课,其中课堂理论教学11次、单元测试1次。

9.开课系部:交通运输系10.撰写人:武倩楠11.撰写时间:2016.712.修改时间:2017.3二、课程的总体要求1.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解决交通运输中的问题。

毕业要求10(交流与沟通):能够理解交通运输经济学与交通出行及交通方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出行需求及出行特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能够了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构成,理解交通运输的资源配置、规划的本质与特征、交通运输规划制度,掌握建设、经营、移交模式(B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TOT),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2.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与运输的异同、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含义、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了解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掌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其他需求弹性,熟练运用效用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下的消费者均衡等理论方法。

(3)掌握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理解供给价格弹性与类型、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掌握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分析、长期生产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3.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经济学解决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交通供给、出行需求及出行特征的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资源配置、规划的本质与特征、交通运输规划制度,为今后从事交通运输相关工作奠定经济学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1.基本内容: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交通运输的意义,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逻辑;掌握交通与运输的异同、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含义、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了解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重点:交通与运输的异同,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运输的含义,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

(二)交通运输需求基础1.基本内容:需求的含义,需求的表示与变化,需求弹性分析,个人选择与消费者行为,交通运输需求。

2.基本要求:了解需求的基本概念、需求法;掌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其他需求弹性;掌握效用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下的消费者均衡;了解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交通运输需求的特征。

3.重点: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数量与需求的变化,效用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下的消费者均衡。

(三)旅客与货物运输需求1.基本内容:旅客运输需求及弹性,旅客运输需求的变化,货物运输需求及弹性,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

2.基本要求:了解客运需求及类型、客运需求弹性;了解客运广义费用的作用、影响客运需求变化的因素;了解货运需求、货运需求弹性;理解货运广义费用的作用、影响货运需求变化的因素、经济区位与运输因素。

3.重点:客运需求弹性,货运需求弹性,经济区位与运输因素。

(四)城市交通出行需求1.基本内容:城市发展与交通出行需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交通需求管理。

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发展的聚集效益、交通出行方式、交通出行需求;掌握交通出行的互补与替代、出行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结构;了解交通需求管理概念、交通需求管理目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法。

3.重点:交通出行的互补与替代、出行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结构。

(五)交通运输供给基础1.基本内容:供给的含义,供给的表示与变化,供给弹性分析,厂商生产活动分析,公共物品,交通运输供给。

2.基本要求:了解供给的基本概念、供给法则;掌握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理解供给价格弹性与类型、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掌握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分析、长期生产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了解公共物品及其特点、俱乐部物品和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供给;了解交通运输供给概念、交通运输供给弹性、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3.重点: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数量与供给的变化,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分析、长期生产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1.基本内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和构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形成的规划机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许专营权模式,运载工具的效率与使用寿命。

2.基本要求:了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构成;理解交通运输的资源配置、规划的本质与特征、交通运输规划制度;掌握建设、经营、移交模式(B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TOT),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了解运载工具的构成类型、运载工具的大型化趋势、运载工具的经济装载量、运载工具的使用寿命。

3.重点:建设、经营、移交模式(B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TOT),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七)城市公共交通供给1.基本内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供给方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与模式。

2.基本要求:了解公共交通构成、公共交通特征、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理解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辅助公共交通;掌握公共交通发展策略、公交企业运营模式。

3.重点:公共交通发展策略、公交企业运营模式。

(八)交通运输市场1.基本内容:市场与市场均衡,竞争与垄断:不同组合下的市场形态,市场中的博弈与决策,交通运输市场。

2.基本要求:了解市场构成、市场均衡的形成、市场均衡的变动;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掌握寡头竞争的均衡问题、囚徒困境与博弈要素、博弈中的纳什均衡;了解交通运输市场的特征与作用、同时拥有基础设施与移动设施的经营者、不拥有基础设施的经营者、拥有部分基础设施的经营者。

3.重点:市场中的博弈与决策,寡头竞争的均衡问题、囚徒困境与博弈要素、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九)交通运输外部性与政府作用1.基本内容: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策作用,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2.基本要求:了解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市场失灵;理解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作用的局限性、政府管制,税收、补贴与投资政策;掌握交通运输的外部性表现、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交通拥挤的外部性分析。

3.重点:交通运输的外部性表现、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交通拥挤的外部性分析。

(十)交通运输成本1.基本内容: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交通运输成本构成与特点,变通运输成本计算与分析。

2.基本要求:了解成本的含义、不同角度的成本分类、成本曲线;理解交通运输成本的构成、交通运输成本的特点、交通运输成本的复杂性;掌握交通运输成本计算、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的因素、交通运输成本分析。

3.重点:交通运输成本计算、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的因素、交通运输成本分析。

(十一)交通运输价格1.基本内容:相关价格的概念,运价特征与类型,运价制定策略。

2.基本要求:了解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了解运价的特征、运价的分类、运价的构成形式;掌握运输服务定价原理、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定价、歧视定价与收益管理定价、高峰负荷与负担能力定价、互不补贴与次优定价。

3.重点:运输服务定价原理、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定价、歧视定价与收益管理定价、高峰负荷与负担能力定价、互不补贴与次优定价。

(十二)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1.基本内容: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投资评价指标计算与不确定性分析,项目投资评价内容。

2.基本要求: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掌握评价指标计算、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掌握项目财务评价、项目经济评价。

3.重点:评价指标计算、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项目财务评价、项目经济评价。

(十三)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与设备更新1.基本内容: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损耗,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交通运输设备更新决策。

2.基本要求:了解固定资产分类及构成、固定资产损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理解设备损耗的补偿、设备更新决策。

3.重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设备损耗的补偿。

(十四)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基本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与效率分析,运载工具运用指标分析,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2.基本要求: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定额与工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掌握运输能力及工作量指标、运输时间及速度指标、运载工具利用率指标、运输质量及安全性指标;掌握经济效益的内涵、经济效益核算、能源消耗统计3.重点:运输能力及工作量指标、运输时间及速度指标、运载工具利用率指标、运输质量及安全性指标,经济效益的内涵、经济效益核算、能源消耗统计四、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核1.课程的教学方法(1)兴趣培养: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把握,结合交通经济学的实例进行教学,使课程更生动,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

(2)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进程:从交通经济学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出发,以使学生乐学为前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3)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4)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运用动画和声音,使课程内容更直观、丰富、形象、多样、新颖,将抽象、不易理解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内容以动态图像演示出来。

让枯燥抽象的课程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同时,利用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和环境。

(5)有效的提问和作业: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不仅吸收所学知识,并且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布置作业要从基础知识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扩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学会总结:要进行教师总结+学生总结,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认识问题的层次。

2.课程的考核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期末闭卷考试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