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第一篇 常见症状课件

合集下载

诊断学 第一篇 常见症状_课件

诊断学 第一篇 常见症状_课件


不规则热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且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使某些 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个体反应性强弱的不同。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
时可仅有低热无发热。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 平,达数天或数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稽留热
C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核。
(2)高热期:产热 = 散热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散热 〉 产热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 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 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fever type)。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一、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高
温环境下体温可稍升高。

症状诊断学PPT课件

症状诊断学PPT课件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骨 髓红系增生旺盛
58
血中非结合 胆红素明显 增多UCB↑
尿中尿胆原 代偿性增高, 隐血阳性
肠道中代偿 性增高
肝 细
黄疸:金黄或桔黄色、可有瘙痒



肝功↓表现:疲乏、纳差、出血

倾向
59
TB↑,UCB↑, CB↑,肝功受 损
胆红素 (+)
粪胆素轻度↑、 正常或↓
60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肠道易激综合症(IBS)
11
腹痛发生的机制
部位不确切、感 觉模糊、伴自主 神经兴奋症状
定位准确、 程度 剧烈而持续、局部 腹肌强直、咳嗽、 体位改变可加重
定位准确、 程度剧 烈、局部压痛、肌 紧张、感觉过敏
内脏性腹 躯体性腹


牵涉痛
12
临床表现
部位
多为病 变所在
性质和程度
刀割样、烧灼 样
1.食管疾病:食管V曲张破裂 2.胃十二指肠病变:PU、急性胃粘膜病变
Dieulafoy 综合症 3. 肝胆疾病 4. 胰腺疾病 5. 血液病 6.急性传染病 7.其他 以PU>食管胃底V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 最为常见
26
27
临床表现






28
◆ 上腹不适、恶心→呕血:鲜红、暗红、 咖啡色(酸化正铁Hb);伴黑便
腹膜急性炎症穿孔自发性腹膜炎定位明确持续性锐痛腹内压增加时加剧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消失腹腔器官急性炎症胃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出血坏死性肠炎疼痛部位不确切感觉模糊钝痛灼痛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阵发性绞痛性剧烈脏器扭转或破裂脾破裂等强烈绞痛持续性痛腹腔内血管阻塞缺血性肠病夹层动脉瘤门静脉血栓形成胸腔疾病肺炎肺梗心绞痛10腹壁疾病全身性疾病腹痛剧烈而无明确定位症11慢性胃胆囊胰腺等的炎症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慢性假性肠梗阻十二指肠壅滞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肝淤血肝癌肝脓肿肝炎包膜张力升高腹腔内各种原发及继发肿瘤肿瘤压迫及浸润肠道易激综合症ibs胃肠神经功能紊乱12部位不确切感觉模糊伴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内脏性腹牵涉痛定位准确程度剧烈而持续局部腹肌强直咳嗽体位改变可加重定位准确程度剧烈局部压痛肌紧张感觉过敏13部位性质和程度诱发因素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刀割样烧灼绞痛广泛性剧痛暴饮暴食

诊断学常见症状

诊断学常见症状

腹痛
• 2.慢性腹痛 起病缓慢,病程长,或为急性起病后腹痛迁延不愈或间 歇性发作 • {消化性,十二指肠,胃溃疡, 腹腔内脏性的慢性炎症,腹内脏器 慢性扭转,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腹内肿瘤,中毒与代谢障碍,神经 精神因素} • 临床表现:腹痛部位,性质和程度,影响因素 • 伴随症状9个 p12-13 9
第七节心悸
• 自觉心跳或心慌,可伴心前区不适感。 • 发生机制:心动过速,每次心搏出量大及心律失 常有关。也因个体感受不同而有差异。 • 伴随症状:4个 p19
第六节发绀
•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 现象。 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丰富部 位,且易观察。 • 发生机制:正常人每升血血红蛋白约150克,主 要是氧合血红蛋白,其次是脱氧血红蛋白,前者 鲜红色,后者暗红色。 • 正常情况下,体循环动脉血血氧饱和度达95%以 上,脱氧血红蛋白含量约7.5克/升,毛细血管中 的脱氧血红蛋白平均含量26克/升,不会出现发绀。 • 发绀是缺氧的表现,但缺氧不一定都会导致发绀。 • 伴随症状:3个 p18
胸痛下
• ④膈神经感觉纤维 • 引起胸痛病因:1.胸壁胸廓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 3.心脏与大血管疾病 4.纵隔疾病 5.其他 • 临床表现:1.胸痛部位 2.胸痛性质 3 .发病年龄 4.影响因素 p11 • 伴随症状3个 • C 腹痛 • 多为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也可有全身其他脏器病变所致。脏器病变为 器质性又为功能性 • 病因:1.急性腹痛(须作外科紧急处理)急腹症 • 起病急,病情重,转变快。 • {腹腔内脏器急性炎症,腹膜急性炎症,腹腔内脏器阻塞或扩张,腹 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腔内血管病变,腹壁病变,胸部疾病所致的 腹部牵涉痛,其他}
• •
•B

第一篇常见症状呼吸困难课件(共55张PPT)《诊断学基础》(人卫版)

第一篇常见症状呼吸困难课件(共55张PPT)《诊断学基础》(人卫版)

呼吸困难 二、病因
(一)呼吸系统疾病
1. 呼吸道阻塞 2. 肺疾病
3. 胸廓与胸膜疾病
1. 呼吸道阻塞
4.呼吸肌功能障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喉 、气管 、 支气管的炎症 、 水肿 、 肿瘤 或异物等所致的狭窄或阻塞 。如支气管
炎、 白喉。
呼吸困难
二、病因
(一)呼吸系统疾病 2. 肺疾病
1. 呼吸道阻塞 2. 肺疾病 3. 胸廓与胸膜疾病 4.呼吸肌功能障碍
呼吸困难
一、定义
呼吸困难 是指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 不足 , 呼吸费力; 客观上表现为呼吸 运动用力 , 重者鼻翼扇动 、 张口耸肩, 端坐呼吸 , 甚至发绀 , 呼吸辅助肌参 与呼吸运动 ,且伴有呼吸的频率 、 节 律、深度的改变。
呼吸困难
二、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中毒(尿毒症、酮症)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精神因素
肺炎、肺脓肿、肺结核
肺炎
肺不张
肺淤血、肺水肿 肺栓塞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支气管肺癌等
- 支气管肺癌
呼吸困难 二、病因
(一)呼吸系统疾病
1. 呼吸道阻塞 2. 肺疾病
3. 胸廓与胸膜疾病
3. 胸廓与胸膜疾病 4.呼吸肌功能障碍
严重胸廓畸形、外伤 胸腔积液 气胸 广泛胸膜粘连等
呼吸困难
二、病因
1. 呼吸道阻塞
呼吸困难
二、病因
(二)循环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
左心衰竭: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右心衰竭: 二尖瓣狭窄 、 肺心病 、 心包积液 、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压塞)等。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呼吸困难 二、病因

《诊断学基础》ppt课件-74页PPT资料

《诊断学基础》ppt课件-74页PPT资料

消化道或妇产科疾病
慢性腹痛
• 慢性炎症及消化道溃疡 胃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
• 慢性扭转和粘连 慢性肠粘连
• 腹腔内肿瘤 肝癌、胃癌、胰腺癌
胃 : 病变压痛区 肝、胆 : 病变压痛区 盲肠、阑尾 : 病变压痛区
临床表现
头痛的临床表现:
头痛部位、性质、程度;头痛发生与时间的关系;发 病年龄;影响头痛的因素
• 疼痛是指各种有害刺激作用于机体组织 时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常伴有情绪和 防卫反应,以及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 表现。
病因
1 头痛的常见病因 颅内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和神经官能症
2 胸痛的常见病因 胸壁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3 腹痛的常见病因 分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
• 急性炎症(实质性脏器) 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 急性梗阻或扭转(空腔脏器) 肠梗阻 • 内脏破裂或出血 肝脾破裂、异位妊娠
4
C
0
3 9
3 8
3 7
回归热
3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11
4 0
3 9
3 8
3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6
不规则热 12
二、疼痛
• 根据不同的部分命名,最常见的临床症 状是头痛、胸痛、腹痛。
胸骨上窝
1. 吸气性呼吸障碍 肋间

2. 呼气性呼吸障碍
3. 混合性呼吸障碍
三凹征
病因分类-呼吸困难 (二)、循环系统
各种原因导致 的心功能不全和 心力衰竭

诊断学第一篇常见症状PPT课件

诊断学第一篇常见症状PPT课件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 状
(2)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 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b.高热期: 数小时:疟疾 数日:流感、大叶性 肺炎 数周:伤寒 c.体温下降期: 注意防止虚脱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 状
调 定 点 升 高 I II III
调 定 点 恢 复
发热分期示意图
(I:体温上升期 II:高热持续期
III:体温下降期)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 状

3.热型及临床意义
诊 断 学 ↓
(1)稽留热:恒定的维持在39-400C 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T 波动范围不超过10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常 见 症 状
诊 断 学 ↓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 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
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 状
四、发热的诊断方法
1.判断分度和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不同的 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应注意: (1)某些药物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 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2)热型也与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有 关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杆菌病、疟疾、白血 病、淋巴瘤等。 (6)出血:伴皮肤粘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 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 ,如急性白血病、再障等。 (7)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 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 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等 (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脑、斑 疹伤寒、中毒性痢疾;先昏迷后发热见于脑 出血、巴比妥类中毒。
诊 断 学 ↓ 常 见 症 状

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

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
诊断学基础
第一章 常见症状学
正常体温为36.3~37.2 0C ,人体在正常情况 下体温会有一定的波动,剧烈运动或进餐 后会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1 0C,生育期 妇女排卵期或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另 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以稍稍升高。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依赖于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通过寒战的动作, 使骨骼肌阵缩,
血因子缺乏时,除发生大面积瘀斑外,还 会出现隆起于皮肤的皮下血肿。
除皮肤、粘膜出血外,出血性疾病还会发
生鼻衄,牙龈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 等。
【伴随症状】过敏性紫癜常发生对称性紫 癜伴关节酸痛和血尿等。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常发生紫癜伴鼻衄、牙龈出血、血尿等。 紫癜伴有黄疽,见于肝脏疾病。当自幼出 现轻伤后出血不止伴有关节肿痛、皮下血 肿时,多见于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 病)。
体液等,血液被稀释,单位体积的血红蛋 白量和红细胞数逐步下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伴随症状】
1.伴上腹痛 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 腹痛,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节律性,多为 消化性渍疡。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疼痛,疼 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厌食、消瘦或贫血 者,应警惕胃癌。
2.伴肝脾肿大 脾肿大,皮肤有蜘蛛痣、肝掌、 腹壁浅静脉怒张或有腹水,血液化验A/G倒置, 多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肝肿大,质地坚硬、 表现凹凸不平或有结节,经常出现肝区疼痛、血 液化验甲胎蛋白(AFP)阳性者多为肝癌。
2.肺部疾病 常见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 肺结核咯血概率最高。结核病变使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高,血液渗出,致痰中带血。如病变使小血 管管壁破溃,则造成中等量咯血,如果结核性小 动脉瘤破裂或结核性支气管动静脉瘘破裂,则会 造成大量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3.心血管疾病 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 痰中带血是由于肺淤血及毛细血管破裂所 致。若支气管粘膜下静脉曲张破裂会发生 大咯血。肺梗塞时咯粘稠暗红色血痰,当 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咯浆液性粉红色泡 沫样痰。

第一节 常见症状(1)精品PPT课件

第一节 常见症状(1)精品PPT课件
附件:病变压痛区
一、发病机制
• 腹部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分布于腹壁及腹膜壁层,对刺激
反应敏锐,传导快,能准确地指示病变部 位,是一种锐痛的感觉.
内脏神经:分布于腹腔内器官及脏层腹膜, 对刺激反应和定位作用不如脊神经敏感, 多为钝痛,可伴焦急和不安等感觉.
胃:病变压痛区 肝、胆:病变压痛区 盲肠、阑尾: 病变压痛区
第二章 诊断学基础
第一章 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头痛 三、咳嗽和咳痰
四、呼吸困难 五、心悸 六、紫绀
七、恶心呕吐 八、腹痛 九、腹泻
十、便秘
十一、黄疸 十二、咯血
十三、便血
十四、水肿 十五、血尿
十六、尿频尿急尿痛 十七、尿储留 十八、眩晕
十九、惊厥
二十、意识障碍
第一节 发热(fever)
正常体温及测量部位 • 口温:36.3-37.2℃; • 腋温:比口温略低0.2-0.4℃,一般为36-37℃; • 肛温:比口温略高0.3-0.5℃,一般为36.5-37.7℃. 影响因素: • 个体差异 • 年龄时间 • 环境 • 活动状况,进餐情况 • 生理变化
二、病因 头痛的病因:颅脑病变、颅外病变、 全身性病变、神经官能症 胸痛的病因: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纵隔疾病 腹痛的病因: 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三、发 生 机 制
各种理化刺激作用于机体
受损部位释
放致痛物质
痛觉感受器发出冲动
引起痛觉
疼痛分类:
1 、皮肤痛:“双重痛觉”,定位不明确
2 、内脏痛:缓慢而持久,定位不明确 3 、牵涉痛:内脏痛常伴有牵涉痛 4 、躯体痛:以骨膜分布最密,痛觉最敏感 5 、神经痛:剧烈灼痛或酸痛
有时体温可低于正常 缓降:体温于数天内降至正常。

诊断学 第1篇 第1章:常见症状

诊断学 第1篇  第1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皮肤黏膜出血
三、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颜面及下肢明显,伴智力下降、毛发稀疏为粘液性水肿四、咳嗽与咳痰
五、咯血
六、发绀
七、呼吸困难
八、胸痛
例如:心绞痛时除了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外,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左颈、左侧面颊部。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如上,皆为绞榨样痛。

心绞痛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物质后稍缓解,心梗则不易缓解。

九、心悸
十、恶心与呕吐
十一、吞咽困难
十二、呕血
十三、便血
十四、腹痛
十五、腹泻
十六、便秘
十七、黄疸
十八、腰背痛
十九、关节痛
二十、血尿
廿一、肥胖及消瘦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廿二、尿频、尿急与尿痛
廿三、少尿、无尿与多尿
廿四、尿失禁
廿五、排尿困难
廿六、头痛
廿七、眩晕
廿八、晕厥
廿九、抽搐与惊厥
三十、意识障碍。

第一篇 常见症状

第一篇 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rn),如白介素(IL一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募四蕈靠j觅.症牧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ppt课件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ppt课件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12
临床表现_热型fever type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 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 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 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 炎等。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13
临床表现_热型fever type
波状热:体温呈波状。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2)高热期: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寒战消
失,皮肤发红灼热感,出汗,呼吸加深。
(3)体温下降期: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出汗多,
皮肤潮湿,体温降至正常。(可分骤降,渐降)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9
临床表现 热型
体温曲线 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 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 温单上,将各体温点连 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 的不同形态(形状)称 为热型。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18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19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20
Z
1.名称解释:发热 2.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
A.无菌性物质坏死吸收 B.抗原-抗体反应 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感染 E.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3.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_____℃,中等度热_____ ℃ ,高热 _____ ℃ ,超高热_____ 。
(10)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来潮前7-14d,眼睑及下肢水肿
(11)特发性水肿
(12)功能性水肿:旅行者水肿、久坐椅者水肿、老年性水肿
诊断学常见症状一第八版诊断学
32
病因及临床表现
2.局部性水肿
炎症性水肿 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 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源性水肿 局部粘液性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5、不规则热( )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不规则热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2、驰张热( )
又称败血症热 体温常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驰张热 C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3、间歇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及无热期反
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间歇热 40 C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4、波状热( )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波状热 C
三、病因及临床分类
一.
1. 感染性发热*
二.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三.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吸收热,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内脏梗死、癌、溶血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等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慢性心衰等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如中暑、脑出血、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
诊断学 第一篇 常见症状课件
一.
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
二.
体征:医生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第一节 发 热 ()
发 热 ()
概念: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 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发热。
注意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且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使某些
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个体反应性强弱的不同。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无发热。
六、伴 随 症 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出血:重症感染、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等。 关节肿痛:败血症、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等。
七、问 诊 要 点
一.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二.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三.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
肌肉关节痛等。
七、问 诊 要 点
4.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大小便及睡眠情况等。 5. 诊治经过:用药情况、药物剂量、疗效等 6.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特点等。
(2)高热期:产热 = 散热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散热 〉 产热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不能直接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多核苷酸、淋 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白细胞致热源:1、肿瘤坏死因子、干 扰素等
产热>散热
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第四节 咳嗽及咳痰
咳嗽
保护性反射动作
病理现象
咳嗽发生机制
一. 二.
刺 激(耳、鼻、咽喉、 支气管、胸膜等)
延髓咳嗽中枢
运动神经 (喉下神经、膈神经、脊髓神经)
咽肌
膈肌
其他呼吸肌
咳嗽
咳痰
一.
病态现象
二.
正常时呼吸道少量粘液,使粘膜保持湿润
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
四、临 床 表 现
一.
1. 发热的分度
二.
低热 37.3〜38℃
三.
中等度热 38.1〜39 ℃
四.
高热 39.1〜41 ℃
五.
超高热 41 ℃以上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Ċ或以上,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 核。
六、伴 随 症 状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者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
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六、伴 随 症 状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 ,下午〉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高温环境下体温可稍
升高。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1、致热源性发热 (内源性和外源性)
二、发 生 机 制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白细胞 内源性致热源
通过血脑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 )。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稽留热( )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稽留热 C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