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翱《牧笛》教案
《牧笛》的创作技巧及演唱特点
《牧笛》的创作技巧及演唱特点一、《牧笛》创作技巧(一)《牧笛》的曲调分析《牧笛》作为哈萨克民族最受欢迎和喜爱的歌曲,成功的展现了哈萨克的民族风格。
1整首歌曲调活泼,节奏欢快,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
《牧笛》这首歌曲带有浓厚的哈萨克民族风格,独具自己的民族特征魅力。
尚德义先生为了将我国哈萨克的民族风格与西方国际风格相结合,在创作上下了好多功夫。
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从曲调上分析,它主要选用了中国传统七声调式,在歌曲中大量使用的七声调式,在基础上加入五声调式,让歌曲情歌更加丰富,混合节拍则形象的表现了哈萨克民族欢快的生活节奏感。
这是一首G大调的歌曲,在调式中再加入#F、#C、#D等等变化音。
2表现出哈萨克民族热情好客,直爽豪迈的品质。
民歌的演绎方式有多种,整首歌曲都会以歌曲开头的音调为主要进行发展而成。
哈萨克民歌大部分都是带有副歌的副二部曲式结构,当然《牧笛》这首歌曲的结构也不例外,这首歌是针对哈萨克民歌一般构成结构上进行的扩充。
因为它的引子特别长所以也可以将引子看成是歌曲组成的一部分,这样就体现出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中具有三部性原则。
(二)《牧笛》的歌曲结构分析散板的引子部分会给人营造了一片大草原的广阔无垠,首先一部分是对以第一段为基础的,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描绘。
最后为了把情绪推向高潮作者用了两个小节的颤音和花腔跳音后结束全曲。
整体来说,《牧笛》这首歌曲结构紧凑、缓急结合,各个部分都与整体很自然的融汇在起来,歌唱起来很有节奏感,同时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效果。
3(三)《牧笛》的歌词含义分析歌词是情感的一种表达。
《牧笛》的歌词看似简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里面花腔部分,都深刻的表达出作者对大草原的无限热爱。
为了创作《牧笛》这首歌曲以及将歌曲的民族风味表现出来,花腔技巧演唱的内容一般分为装饰音唱法、华丽乐句演唱、华丽咏叹调演唱这三大部分。
4华丽乐句的演唱包括:琶音、跳音、音阶等;《牧笛》的引子和结尾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篇幅较小的华丽咏叹调片段,在一首歌曲里面加入这些音乐特色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具有感染力,并且会让演唱歌曲的人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牧笛教学设计方法
牧笛教学设计方法1. 引言牧笛,又称牧歌笛,是一种传统的管乐器,起源于欧洲。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音乐形式中。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帮助学生快速学会牧笛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的音乐天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牧笛教学设计方法,旨在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师参考和借鉴。
2. 设定教学目标在进行牧笛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明确、可量化的,这些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音乐理论水平和技术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对于初学者,教学目标可以是掌握基本的牧笛演奏技巧和乐谱阅读能力。
对于进阶学生,目标可以是培养他们的表演技巧和音乐创造能力。
3. 制定教学计划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学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来制定,可以包括课程目标、具体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4. 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牧笛教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4.1 分级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本的吹奏技巧和音域练习开始,而对于进阶学生可以进行更高级的技巧训练和曲目演奏。
4.2 教唱结合:通过教唱来辅助牧笛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谱。
教师可以先唱出乐曲的主旋律,然后引导学生跟着唱,最后再结合吹奏来演奏完整的曲目。
4.3 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练习和合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彼此的演奏水平和协作能力。
4.4 创作与演奏结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素材,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和调整,最后进行演出。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和成果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牧笛教学时,可以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包括口头评估、书面测试、表演评价等。
《牧笛》教学设计
《牧笛》教学设计
一.通过师生问好,训练学生节奏。
二.聆听《牧歌》
1.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背景音乐为《牧歌》)
师:欣赏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大草原。
2.初听《牧歌》
(1)师:闭上眼睛想像,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远处还传来了优美的乐曲。
仔细听!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2)出示小提琴图片
简介:小提琴是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其音色优美,被誉为“乐器皇后”,家族成员中还有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3)模仿小提琴演奏
方法:把绳子打结,套在脖子上,左手拉另一端,右手“持弓”,绳子似琴弦,在绳子上模仿小提琴演奏。
3.复听
学生随琴小声哼唱旋律。
唱旋律加柯尔文手势。
4.再次聆听
注:在聆听时,当第一次主题曲调出现是提示学生伸手指在胸前示意,第二次在高于肩部,第三次回到胸前,表示音高。
5.小结:我们聆听的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叫《牧歌》(板书)
三.学习歌曲《小牧笛》
1.插放录音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小牧笛》
3.师生随音乐打节拍。
4.学唱歌曲
(2)唱歌词
(4)解决难点
旋律中上下行的四度音程跳进要唱准。
下滑音的唱法
四.巩固拓展
1.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2.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小组合作讨论设计伴奏型。
(2)分组演示设计的伴奏。
(3)集体展示
第一组:舞蹈第一组:碰铃、沙锤第二组:双响筒教师用钢琴伴奏,全体学生齐唱。
(4)评价。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牧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牧笛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掌握牧笛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牧笛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的牧笛到现代的牧笛,以及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讲解牧笛的基本结构:笛头、笛身、笛尾等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演示牧笛的演奏方法:包括正确的持笛姿势、吹气技巧、指法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并提问。
观看牧笛演奏视频,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际操作。
二、第二章:牧笛演奏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牧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吹、吸、吞、吐等。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演奏简单的牧笛曲目。
2.2 教学内容:讲解牧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吹、吸、吞、吐的原理和练习方法。
教授简单的牧笛曲目,如《小星星》、《茉莉花》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观摩和交流心得。
三、第三章:牧笛名曲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牧笛名曲,提高音乐素养。
使学生能够分析牧笛曲目的风格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牧笛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昭君出塞》等。
分析牧笛曲目的风格和特点:如江南风格、黄土高原风格等。
3.3 教学活动:欣赏牧笛名曲,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讲解牧笛曲目的风格和特点,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四、第四章:牧笛创作与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牧笛创作简单的曲目。
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奏自己创作的牧笛曲目。
4.2 教学内容:讲解牧笛创作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牧笛创作实践,如改编《小星星》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牧笛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相互交流和评价。
五、第五章:牧笛艺术与文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牧笛在民间艺术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理解牧笛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关联。
5.2 教学内容:讲解牧笛在民间艺术和文化中的地位:如民间祭祀、婚礼、丧葬等场合的运用。
牧笛初中音乐教案
牧笛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牧笛》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 通过对《牧笛》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牧笛》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2. 民族乐器笛子的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牧笛》的高音部分。
2. 笛子的演奏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笛》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学习歌曲《牧笛》(15分钟)1. 教师介绍歌曲《牧笛》的创作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牧笛》,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三、民族乐器介绍——笛子(10分钟)1. 教师介绍笛子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简单的笛子演奏技巧,如指法、吹奏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笛子演奏实践,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笛》的音乐特点和笛子的演奏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牧笛》(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笛》歌曲,让学生跟唱。
2. 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二、深化学习民族乐器——笛子(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笛子演奏技巧进行巩固讲解。
2. 学生进行笛子演奏实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笛子合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创作与创新(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牧笛》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如即兴编曲、改编歌词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相互交流、借鉴、学习。
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音乐教案小牧笛
音乐教案第五册《小牧笛》一、教学任务分析1、掌握歌曲《小牧笛》。
2、进行节奏填空的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表达两个农家少年真挚的友谊以及他们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情感。
4、通过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做到2/4拍与3/4拍歌谱衔接自然通顺。
2、通过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欢快、优美相结合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中2/4拍与3/4拍的情绪衔接。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碟片。
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对学生课前到音乐教室的情况进行点评。
(给予五星奖励)。
1、背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复习二拍子的歌曲)2、背唱歌曲《摇啊摇》(感性的复习与三拍子相类似歌曲的拍子)要求口形正确,声音位置统一,声音有弹性。
二、节奏导入新课1、听辨老师弹的是几拍子歌曲,师弹奏旋律,生听。
2、讨论是几拍子。
3、师分两部分在请学生听听。
区别前半段和最后一句的二拍子和中间的三拍子。
4、请学生完整听旋律,在二拍子变到三拍子、三拍子变到二拍子时举一下手。
5、请学生完整听旋律,并把二、三拍子的强弱变化拍出来。
6、讨论二、三拍子的不同。
7、再听音乐,师弹奏快慢速度有变化的旋律2遍。
三、歌曲教学1、导入:(谈话法)师问:你看到过牧童吗他们在放牧时的场面是怎么样的?2、放歌曲录音,并出示图片(牧童放牧的场面)。
师问: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仔细听听2/4拍与3/4拍的不同拍旋律的衔接演唱。
3、师范唱并提出要求:拍号转换时速度放慢。
4、学唱第一段歌词。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2)请学生默唱第一段歌词。
(3)进行2/4拍与3/4拍的衔接练习。
(4)学生轻声演唱第一段。
(5)讨论,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还有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5、学习第二段6、完整演唱歌曲7、分角色演唱歌曲。
8、讨论,该用什么情绪演唱歌曲。
9、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速度等。
牧笛的教学设计
牧笛的教学设计引言:牧笛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传统木管乐器,历史悠久。
它发音柔和悠扬,适合表达感情和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牧笛常常被用作引导学生发展音乐感知和技能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牧笛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牧笛的兴趣和热爱;2. 学习基本的牧笛演奏技巧;3. 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音乐合作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牧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过讲解牧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这种乐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牧笛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详细介绍牧笛的构造和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吹嘴姿势、指法、音域等。
3. 牧笛曲目的学习和演奏: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牧笛曲目,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奏,增强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奏技巧。
4. 音乐合作和协调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5. 音乐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牧笛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音乐范例示范等方式,详细介绍牧笛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演示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吹奏姿势、指法和音乐表达方式。
3. 演奏练习: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逐步掌握牧笛的吹奏技巧和曲目演奏。
4. 合奏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5. 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牧笛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介绍牧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牧笛的重要性和特点。
2. 第二课:详细介绍牧笛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指导学生正确吹奏和指法。
3. 第三课:选取简单的牧笛曲目,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和表达音乐情感。
张翱《牧笛》教案
【课题】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牧笛声声”《牧笛》【教材版本】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执教者】北蔡镇中心小学张翱【教学内容】1、听赏笛子曲《牧笛》,感受笛子独特的音色特点与乐曲的不同情绪;2、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与基本知识;3、发挥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描述一个故事或用自己的表演来演绎。
【教学任务分析】1、教材简析《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而成。
表现了19世纪50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作品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了新农村生活。
第一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时嬉戏时的快乐心情。
第二段慢板优美、动人,抒发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段稍块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的再现和发展。
笛子曲《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恰当地运用了气息的控制,深刻地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这之前笛子的音域只有两个八度加大二度,而《牧笛》中刘森使笛子的演奏音域向上扩展了小三度,是这首曲子在笛子的演奏技术上处于当时领先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刘森的演奏也使原曲更加生光。
2、学情分析因为是借班上课,开始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只能在备课之前先向该校的音乐教师进行了初步的询问,得知这个班的学生是他们学校的住读生,在上课习惯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方面良好的表现,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渴求知识的欲望,但由于住读相对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宽,兴趣广泛上存在不足。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本人特地去了他们的班级,对学生做了一些交流和沟通之后。
感觉到学生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对音乐感受和理解方面还是不错的,能大胆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或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这使得本课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合作性研究型学习式的交流和表演设计环节的基础与空间。
【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牧笛》,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笛子那美妙而又独特的音色特点;能正确地分辨出《牧笛》乐曲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想象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自由自在,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小牧笛的教案范文
小牧笛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吹奏乐器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牧笛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牧笛的基本知识:了解牧笛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方法。
2. 牧笛演奏技巧:学习正确的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等。
3. 简单牧笛曲目学习:挑选适合初学者的牧笛曲目进行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牧笛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吹奏简单的曲目。
2. 教学难点:正确吹奏音阶、音准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牧笛乐器: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牧笛乐器。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学生练习吹奏。
3.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用于示范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吹奏一段牧笛曲目,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牧笛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方法。
3. 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等。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曲目学习:挑选适合初学者的牧笛曲目进行学习,学生跟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合作精神。
2. 演奏技巧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演奏技巧进步,如呼吸方法、指法的正确性。
3. 曲目掌握评价:通过学生吹奏曲目的流畅度和准确性来评价他们对曲目掌握的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牧笛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牧笛演奏技巧。
2. 邀请专业音乐家讲座:邀请专业音乐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牧笛音乐。
3. 开展牧笛比赛:鼓励学生参与牧笛比赛,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竞技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2.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牧笛音乐教案
初中牧笛音乐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笛》,感受中国民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使学生能够理解《牧笛》的音乐特点,掌握吹奏技巧,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牧笛》音频,了解乐曲背景及演奏形式。
2. 学习《牧笛》乐谱,掌握吹奏技巧。
3. 分组练习,团队合作演奏《牧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笛》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乐曲的演奏形式,了解笛子的特点。
二、学习乐谱(15分钟)1. 教师出示《牧笛》乐谱,讲解乐谱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乐谱,掌握吹奏技巧。
三、分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吹奏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牧笛》的音乐特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吹奏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笛》音频,让学生跟唱。
2. 学生展示课后练习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二、团队合作演奏(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演奏,选出一组代表进行展示。
2. 教师对各组的演奏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课后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自主练习《牧笛》,提高吹奏技巧。
2. 搜集其他民族乐曲,了解其音乐特点,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牧笛》乐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演奏的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牧笛》的吹奏技巧,还能够了解中国民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4. 学会本单元的诗歌朗诵技巧,能够进行诗歌表演。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包括《牧笛》、《小桥流水》、《外婆家的星期天》、《乡愁》、《农耕文化》等课文。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诗歌朗诵:学习本单元的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诗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营造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乡村的美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诗歌朗诵教学法:通过示范、指导、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书写、默写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通过诗歌表演、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朗诵水平。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学习《牧笛》、《小桥流水》课文,掌握生字词,进行诗歌朗诵练习。
2. 第二周:学习《外婆家的星期天》、《乡愁》课文,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诗歌朗诵表演。
3. 第三周:学习《农耕文化》课文,进行生字词默写练习,诗歌朗诵比赛。
4. 第四周:总结复习,进行单元测试,进行诗歌朗诵展示。
5. 第五周:进行单元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乡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验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乡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对乡村生活的感悟。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
牧笛声声单元表现性教案第一章:牧笛的起源与发展1.1 讲解牧笛的起源:介绍牧笛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用途,以及它是如何逐渐演变成一种音乐乐器的。
1.2 分析牧笛的发展:阐述牧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它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1.3 引导学生了解牧笛音乐文化:通过欣赏经典牧笛乐曲,让学生感受牧笛音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第二章:牧笛的构造与演奏技巧2.1 讲解牧笛的构造:介绍牧笛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如吹嘴、笛身、笛尾等。
2.2 示范牧笛演奏技巧:讲解牧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指法、吹气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2.3 引导学生实践演奏: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演奏牧笛,培养他们对牧笛音乐的兴趣。
第三章:牧笛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3.1 欣赏经典牧笛乐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牧笛乐曲,让学生感受牧笛音乐的魅力。
3.2 分析牧笛乐曲的结构:讲解牧笛乐曲的基本结构,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牧笛乐曲的感悟,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章:牧笛演奏与合唱结合4.1 讲解牧笛演奏与合唱的结合:介绍如何在合唱中融入牧笛演奏,以及牧笛与合唱的相互配合。
4.2 示范牧笛演奏与合唱结合: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牧笛演奏与合唱的结合效果。
4.3 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进行牧笛演奏与合唱的结合,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第五章:牧笛音乐创作与实践5.1 讲解牧笛音乐创作:介绍牧笛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5.2 引导学生进行牧笛音乐创作:让学生动手尝试创作简单的牧笛乐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5.3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牧笛音乐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提高牧笛音乐水平。
第六章:牧笛与民族音乐的融合6.1 讲解牧笛与民族音乐的融合:介绍牧笛如何与其他民族乐器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6.2 欣赏牧笛与民族音乐融合的经典作品:播放一些牧笛与民族音乐融合的著名乐曲,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大班《牧童短笛》音乐教案参考
大班《牧童短笛》音乐教案参考大班《牧童短笛》音乐教案参考篇一1、感受乐曲表现出的两种不同情绪,尝试用动作表现牧童在牛背和嬉戏的场景。
2、了解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
《牧童短笛》水墨图PPT、音乐、笛子图片。
一、了解笛子及其音色特点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仔细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第一次欣赏后1、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图)2、关于笛子你们了解过什么?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
一般来说笛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它能吹奏出不同风格的旋律,还能模仿鸟叫声呢!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笛子演奏的各种声音)什么感觉?小结:声音很连贯,越来越长,越来越远,这样的声音表现的是悠扬、安静的感觉。
声音停顿、跳跃表现的是欢快、活泼的感觉。
过渡:那么刚才听到的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再听一听,感觉一下。
二、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次欣赏后1、说说看这首笛子演奏的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感觉?预设:优美、欢快小结与过渡: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
而且,反复地听还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是整首乐曲表现的都是同一个感觉,还是几种感觉都有呢?(边听音乐,边播放旋律图)第三次欣赏后1、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提示,刚才是什么感受,现在又有了什么感受)追问:哪一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小结并过渡:一般来说平稳的、连贯的旋律会给我们优美、安静、柔和的感觉(哼摇篮曲一段),而跳音、起伏较大的旋律会给我们欢快、明亮的感觉(哼六一)。
而且我们会发现一首曲子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旋律风格。
2、这首曲子里就有悠闲和欢快两种情绪表现,它们藏在哪一段里呢?(观察旋律图)过渡:你知道吗,每一首乐曲都藏着一个故事,旋律在变化就是故事情节在变化。
幼儿园古诗牧笛教案
幼儿园古诗牧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竹石》的意思。
2.能够模仿牧笛的声音,了解牧笛的基本知识。
3.提高幼儿口语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古诗《竹石》诗词欣赏。
2.牧笛知识介绍。
3.牧笛示范及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听、说、唱、读的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竹石》中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放一段牧笛音乐,让幼儿律动起来。
2. 诗词欣赏(10分钟)
教师朗读《竹石》古诗,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意境。
3. 牧笛知识介绍(10分钟)
介绍牧笛的来源、形状、发声原理和演奏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牧笛。
4. 牧笛示范及练习(30分钟)
教师进行牧笛示范,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5. 创意活动(15分钟)
让幼儿带着牧笛一起创造音乐,可以让他们合作表演。
6. 结束活动(5分钟)
放一首牧笛音乐作为结束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的诗词理解和牧笛演奏的技巧。
2.询问幼儿学到的牧笛知识和体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了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
创造了生动、愉快、自然的教学氛围。
但是有些个别幼儿的专注度较差,需要更多的练习。
下一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尽量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顺利的掌握此知识。
牧笛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牧笛演奏与音乐鉴赏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牧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牧笛简介2. 牧笛的制作工艺3. 牧笛演奏技巧4. 牧笛音乐鉴赏5. 牧笛作品分析6. 牧笛演奏实践四、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五、教学时间共10课时,每周1课时六、教学工具1. 牧笛2. 多媒体课件3. 音响设备4. 乐谱第一课时:牧笛简介1. 导入:通过展示牧笛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牧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演奏技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牧笛的了解和看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牧笛的制作工艺1. 介绍牧笛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制作流程等。
2. 观看牧笛制作过程视频,让学生了解制作细节。
3. 分组实践: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牧笛模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牧笛演奏技巧1. 介绍牧笛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指导下练习牧笛演奏。
3.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课时:牧笛音乐鉴赏1. 介绍几首著名的牧笛曲目,让学生欣赏。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曲目感受和评价。
3.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台演唱或演奏曲目。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课时:牧笛作品分析1. 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牧笛作品进行分析。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
3.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台演奏作品。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六课时:牧笛演奏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牧笛演奏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专业牧笛演奏家进行现场指导。
3. 课堂展示:展示学生的演奏成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故事牧笛教案
故事牧笛教案故事牧笛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牧笛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故事牧笛的封面或简要介绍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以前阅读过的故事,让他们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情节。
阅读理解:1. 分发故事牧笛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独立阅读。
2.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留意关键词和句子,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创意表达:1. 分发绘画纸和彩色铅笔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创作插图。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或者编写一个新的结局。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他们展示他们的插图和创意表达。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插图和创意表达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或情节的故事书,并进行比较和对比。
2. 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表演来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3. 邀请学生写下他们对故事的感想和思考,或者创作一个相关的短篇故事。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调整故事牧笛的阅读难度和讨论的深度。
2.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主题,并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3.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图画支持和口头指导,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您有效地教授故事牧笛。
请根据您的具体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牧笛音乐教案
牧笛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牧笛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牧笛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 学习基本的牧笛演奏技巧。
- 欣赏并分析不同类型的牧笛音乐作品。
-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 牧笛乐器。
- 牧笛音乐作品录音或视频资源。
- 钢琴或其他乐器伴奏。
3. 教学过程:第一课:牧笛的起源和特点(约30分钟)a. 向学生介绍牧笛乐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其与牧民文化的紧密联系。
b. 播放一段优秀的牧笛音乐,帮助学生感受牧笛音色的独特之处。
c. 引导学生描述牧笛音乐的特点,例如柔和、悠扬、舒缓等。
第二课:基本的牧笛演奏技巧(约45分钟)a. 讲解牧笛的基本结构和吹奏技巧,包括手指位置、吹孔的控制等。
b. 分配乐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练习基本的吹奏姿势和音域练习。
c.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发音技巧和吹奏效果,如吹气力度、音调变化等。
第三课:欣赏与分析牧笛音乐作品(约45分钟)a. 播放不同类型的牧笛音乐作品,包括传统、现代、融合等不同风格的曲目。
b. 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感性的欣赏,帮助他们发现音乐中的表情和情感。
c. 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分析,例如乐曲结构、动机演变、节奏特点等。
第四课:学生演奏及表达能力培养(约40分钟)a. 鼓励学生准备一首简单的乐曲,并在班级中演奏。
b.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演奏一段简短的牧笛即兴曲。
c. 引导学生分享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组织小组合作演奏,评价合作和创造力。
- 听取学生的个人表达和参与反馈。
5. 差异化教学:- 对于初学者,可以提供额外的练习材料和指导。
- 对于有经验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和挑战性的演奏技巧。
- 针对音乐能力差异大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
6. 教学延伸:- 制作一个牧笛音乐展示墙,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学习过程。
歌曲牧笛教案
歌曲牧笛教案教案标题:《牧笛》歌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牧笛》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牧笛》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歌曲的歌词和翻译。
3. 乐器或音乐软件,用于演奏歌曲的伴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牧笛》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以及歌曲表达的情感等。
2. 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旋律和情感。
歌曲学习:1.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翻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播放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3. 分段教学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逐句学唱,并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短语。
4. 引导学生合唱整首歌曲,注意发音、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歌曲表演:1. 分组让学生自行选择合作伙伴,编排歌曲的表演,可以包括舞蹈、乐器演奏或合唱等。
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准备表演,鼓励他们展示创意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进行表演,可以在班级内或校内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欣赏。
反思与评价: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可以从音准、节奏、表情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歌曲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歌曲,可以以《牧笛》为灵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组织音乐会或歌唱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似主题或风格的歌曲,比如民歌、古典音乐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多元文化意识。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或合唱团等活动,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机会。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牧笛》这首歌曲,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通过合作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牧笛声声”《牧笛》
【教材版本】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
【执教者】北蔡镇中心小学张翱
【教学内容】
1、听赏笛子曲《牧笛》,感受笛子独特的音色特点与乐曲的不同情绪;
2、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与基本知识;
3、发挥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描述一个故事或用自己的表演来演绎。
【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简析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而成。
表现了19世纪50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作品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了新农村生活。
第一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时嬉戏时的快乐心情。
第二段慢板优美、动人,抒发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段稍块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的再现和发展。
笛子曲《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恰当地运用了气息的控制,深刻地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这之前笛子的音域只有两个八度加大二度,而《牧笛》中刘森使笛子的演奏音域向上扩展了小三度,是这首曲子在笛子的演奏技术上处于当时领先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刘森的演奏也使原曲更加生光。
2、学情分析
因为是借班上课,开始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只能在备课之前先向该校的音乐教师进行了初步的询问,得知这个班的学生是他们学校的住读生,在上课习惯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方面良好的表现,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渴求知识的欲望,但由于住读相对知识面狭窄,见识不宽,兴趣广泛上存在不足。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本人特地去了他们的班级,对学生做了一些交流和沟通之后。
感觉到学生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对音乐感受和理解方面还是不错的,能大胆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或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这使得本课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合作性研究型学习式的交流和表演设计环节的基础与空间。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牧笛》,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笛子那美妙而又独特的音色特点;能正确地分辨出《牧笛》乐曲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想象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自由自在,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2、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的吹奏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发挥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说一个故事或用
自己的方式来演绎。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音乐的感觉来编说一个故事或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民乐曲《紫竹调》的视频片段,随后请学生说说,刚才看到和听到乐队中有哪几件乐器(在视频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的乐器有: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笙、大提琴等)。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适当修正,亮出正确的答案:
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笙、阮、大提琴等
其中:二胡、笛子、琵琶、扬琴被大家称之为中国民乐四大件。
二、乐曲欣赏
1、看、听、想
师:今天老师就要让大家来欣赏这首由我国刘炽作曲,刘森改编的笛子独奏曲《牧笛》。
顾名思义:笛就是笛子,放牧人吹奏的笛子就叫“牧笛”。
请大家在一边看,一边听的时候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自由自在、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同时,也请每个同学在聆听和联想的时候,注意分辨乐曲表达了些什么样的情绪?又采用了怎样的速度?整个乐曲有几个部分组成?及笛子独特的音色?
(教师在多媒体上先出示以上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教师开始播放视频《牧笛》独奏曲,第一次聆听全曲。
2、师生交流
这首乐曲表达出了哪几种不同的情绪?
都采用了些什么样的速度?
这首音乐有几个部分组成?
笛子独特的音色特点是什么?
先小组讨论,然后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并多媒体出示下列表格、并分段认证听赏、逐步填入)
四个部分,分别表达了抒情优美和活泼欢快的两种不同的情绪,有个别同学可能会感到还有忧伤的情绪,那也是对的,对这一段音乐容许有不同的感受。
笛子的音色特点是什么?
(清脆、明亮、优雅、独特)
3、旋律主题哼唱
屏幕出示主题音乐乐谱,学生跟琴哼唱。
4、笛子的基本知识简介
据考古学家证实,中国的笛子已有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的民族乐器重占有非常重要的位子。
它音色独特,简便易学,非常受吹奏者的欢迎。
我们班有没有学过笛子的?
请你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笛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演奏的方法可以吗?
大家掌声有请!(没有的话那就只能老师来介绍了)
学生(或老师)介绍笛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
5、全曲复听
播放视频,带有《牧笛》动画的视频。
告诉学生,里面的画面这是一个美术家根据《牧笛》音乐创作的一部水墨画动画电影,这个电影并获得了奥斯卡世界电影节动画影片奖。
如让你来根据这首音乐也来说一段故事,你可以吗?(或用其它的方式来演绎)
5、活动与创造
你能否也通过刚才的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能给大家讲一个动人的故事
吗?(或用别的方式来演绎)
(小组先小讨论一下,再派出代表进行听音乐讲故事或集体演绎。
)
三、拓展
中国的笛子文化远远流淌,有着七千年的历史,我国涌现出了很多笛子演奏家,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由中国十大青年笛子演奏家共同演奏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吹马运粮忙》。
四、小结结束
【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