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6月9日《语言学概论》讨论主题:语言系统的发展
6月9日《语言学概论》讨论主题: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七、八、九章虽然分立为三章,但实际是一个整体,讲的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有关问题。
第七、八章讲授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
主要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谈语言的发展变化问题的;第八章讲授语言接触的种种现象,实际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的扩展。
第九章主要从语言内部结构要素角度阐述语言的发展演变。
正确理解、把握这三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语言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认识。
第七章辅导1、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万物皆流,万物皆变,发展变化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
语言也一样,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如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古代的诗词,会发现许多词语不押韵了;英语当中有许多词的写法与读音不相一致了。
语言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
语言也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变化发展是永恒的,语言如果一旦停止了发展,也就没有了生命。
只不过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缓慢,不易被人们感觉到罢了。
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这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第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样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
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
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
第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最新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
“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
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思考与练习
• 一、填空 • 1、研究语音变化所凭借的材料主要是()
和()。 • 2、语音演变主要包括()的变化,如音位
的合并、消失和分化,从而又引起音位() 的变化。 • 3、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和 ()。
• 2.上海话的ph对应北京话的ph
• 3.上海话的b对应北京话的p和ph,其条件 是古仄声字对应p,平声字对应ph。
• 有的方言随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 亲属语言之间也一定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
• 像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 这些拉丁系语言,英语、德语这些日耳曼 语言之间,都分别存在着有规律的语音对 应关系。
中古汉语 /b/ /d/ /g/ /dz/
现代汉语北方话 例词
(平)/ph/
蒲、爬、皮、菩
(仄)/p/
步、部、备、倍
(平)/th/
徒、桃、头、谈
(仄)/t/
杜、道、豆、但
(平)/kh/
狂、逵
(仄)/k/
共、柜
(平)/tsh/
慈、曹、层
(仄)/ts/
字、造、增
• 3、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条件性、时间性、 地区性。
• 8、词汇系统的演变具体表现在()、() 和()方面。
• 9、声调的平仄是汉语实现浊音清化规律的 重要条件,()指上声、去声和入声。
• 10、“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 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
• 11、汉语为了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 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用()为 主的格局来取代()为主的格局。
• 汉语代词宾语从前置变成后置,也是类推 作用的结果。古汉语中,“动-宾”是占优 势的结构格式,“宾-动”中在一定的条件 下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动-宾”替代 了“宾-动”。
语言学概论答案(六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原始面貌。
有了这个起点,整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分化、发展的过程也就能得到说明。
所以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印欧系语言的演变过程大致得到了说明。
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语系的语言。
应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的中古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2.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
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3.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统称,这是由于现实现象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再如“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虫,能饮水,而今天人们则认识到“虹”是由于阳光照在水滴上,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是一种天气现象。
这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而引起的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演变,从其演变的结果来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4.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
如汉语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指所有的江河;“皮”原专指野兽的皮,现则泛指皮肤,这些都是词义的扩大。
5.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如“丈人”,原指年长的男子,现专指妻子的父亲;“臭”原指一切好闻和难闻的气味,现则只指臭味,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
“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
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叶蜚声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语言系统发展
齐:九 kiou → tiou 撮:虚 xy
尖团合流:
ts ts‘ s(齐、撮) k k‘ x(齐、撮)
这种规律性的特点:
1.有一定条件限制; 2.有时间性; 3.有地区性
语音的发展各地不平衡,但有整齐的对应关系。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 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2. 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3.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测拟原始“母语”的方法。
10
语言学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略)
11
语言学
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12
语言学
知识要点: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三、词义的演变
13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1. 新事物、新认识的产生引起新词的产生 2. 旧事物的消失引起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1. 什么是词语的替换
只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 发生变化。“名变实不变”。
1. 浊音清化,平送仄不送
古音
b d ɡ dz 病蛋柜皂
例字
平潭葵曹
今音
规律
p‘ t‘ k‘ ts‘(平:送气清音) p t k ts (仄:不送气清音)
8
2. 尖团合流
古尖音 ts ts‘ s
齐:酒 tsiou → tiou 撮:须 sy
→ y → y
→ t t‘
9
古团音 k
k‘ x
1. 通过方言和亲属语言
①古无轻唇音:分、肺、饭、甫 (古念重唇p…)
②古无舌上音:直、朝、张、车
③娘日二纽归泥:娘;日、儿、燃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九章语⾔系统的发展第九章语⾔系统的发展第⼀节语⾳的发展⼀⼀、何以知道语⾳的发展语⾳⼀发即失,如何知道语⾳在发展变化呢?主要有以下⼏条线索。
⼀是⽅⾔和亲属语⾔,⼆是记录了语⾔过去状态的⽂字。
(⼀)⽅⾔和亲属语⾔第⼀条,利⽤语⾳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语⾔的地区差别中发现语⾳发展的线索。
语⾔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使同⼀语⾔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语⾔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正可以从地域的差别中去探索有关现象的发展过程。
例如尖团⾳的演变:所谓尖⾳是指⾆尖前塞擦⾳、擦⾳与齐、撮⼆呼的组合;所谓团⾳是指⾆⾯前塞擦⾳、擦⾳与齐、撮⼆呼的组合。
汉语中的有些⽅⾔齐、撮⼆呼前的⾆尖前塞擦⾳、擦⾳因腭化⽽变成⾆⾯前塞擦⾳、擦⾳,这种现象属于尖团合流,在语⾔中不分尖、团⾳。
有些⽅⾔仍要分尖、团⾳。
我们只要把⽅⾔的有关差别稍加排列,就可以找到尖、团合流的轨迹。
⼀种语⾔在地域上的差别可以反映它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差别作⼀个系统的⽐较,⼏乎可以整理出⼀部活的汉语史来。
总之,研究⽅⾔或亲属语⾔的差别就探索语⾔的发展史是⼀个重要的途径。
(⼆)记录了语⾔状态的⽂字第⼆条,利⽤⽂字的保守性发现语⾳发展的线索。
⽂字是记录语⾔的书写符号,⽂字的读⾳和拼写规则要适应语⾔的状况。
但⽂字具有保守性,语⾔起了变化,⽂字往往还是⽼样⼦,或者虽然作了调整,但过了⼀些时候⼜会落在语⾔的后⾯。
⼈们就可以利⽤⽂字的保守性去探索过去的语⾔⾯貌和它的演变线索。
这在⼀些采⽤拼⾳⽂字的语⾔中是⼀种⾏之有效的⽅法。
英语“fight”“lighi”“height”等词中的“- gh-”不发⾳,根据拼法并参照现代⽅⾔的读⾳,我们可以知道它过去念[x],后来消失了。
汉字虽然是意⾳⽂字,具有跨时代、跨地域的特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凭借汉字知道汉语语⾳的发展。
1、利⽤古代韵⽂发现语⾳发展的线索。
诗⽂⼀般是押韵的,于是⼈们可以从诗⽂的⽤韵中看到古⾳的痕迹。
语言学概论指导书练习题部分答案【精选】
导言: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中国_印度和希腊---罗马2: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6: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的思维功能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填空1:说出的话语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是由有限的造句规则和词汇材料组合而成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里现实的概括。
4:我们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知识信息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系统的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大基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来看主要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语法二、填空1、和动词有关的句法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23、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前后都有停顿并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2017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内部讲义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 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 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 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 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 内部逻辑。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 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 答题法”,即 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 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 突兀的感觉。
性、数、格——和名词有关 体、时、人称、态——和动词有关 4、语言的结构分类: 孤立语 黏着语 屈折语 复综语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隐喻、转喻(换喻) 2、常见的语义角色
第讯木)、图画记事刻划符号 2、纳西族“东巴经” 3、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四种的自源文字 4、我国文字学“六书
第三,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 大的政策主张。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 条数也不宜过多,在 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 左右。用时为 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 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 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第九章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渐确切和加深,幼儿不仅能够掌握词的一种意义,而且掌
握词的多重意义; ▼不仅能掌握表面意义,而且能掌握 词的转义。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朱曼殊等(1986)的研究结论:
(一)形容词的掌握
(二)空间方位词的掌握 (三)指示代词的掌握 (四)人称代词的掌握 (五)量词的掌握
第五节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儿童首先倾向于把字形当作整体形象来感知。
2、儿童识字阶段:儿童多次接触某个字或某些字时,他的感 知活动就从笼统到分化,就可以认识一些字。
幼儿识字有两个特点:(1)容易混淆,对字形的细节难以分化, 如“水、木”,“半、羊”等。(2)对字义的概括水平还很低。 3、幼儿容易认识的字 ▼ 字大、清楚。
▼ 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岁以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幼儿使用的主要是简单
句,发展的趋势:简单句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 渐增加,总的来说,幼儿简单句的比例较大。 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 单句组成的句子。 幼儿掌握复合句的特点是:▼ 数量较少、比例不大。 ▼ 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只是简单句意义上的结合。▼ 联合复句出现较早。▼ 并列复句比例较大。▼ 偏正复 句出现较晚。 幼儿常用的偏正复句有:条件复句、因果 复句、转折复句。
▼ 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在识字过程中,对字 形加以意义联 想,便于幼儿记忆。 ▼ 字形结构简单。 ▼ 多次重复。 ▼ 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的字,如幼儿喜爱的玩具、汽车、喜欢 吃的食品等,与这些相联系的字都比较容易记忆。
二、学前儿童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一)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 可以进行阅读活动,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不是阅读,孩子 不是阅读文字,二是拿着书看。开始时是母子供读,妈妈拿着 书,读给孩子听,边读边指着书上图画,孩子边听边看。 (二)阅读的准备 1、掌握有关词汇:孩子认识字形后,容易学会阅读。 2、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孩子在掌握了某种语言的基本语 法和表达能力后,他在识字的基础上不但能够理解,还能够比 较流畅的、有表情的阅读。
语言学概论9
一、组合规则的发展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印欧语最早的词序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与此相 联系,关系从句在主词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 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系语言大多由“宾—动” 型变成“动—宾”型,与此相联系,关系从句从 主词前移到主词后,修饰语移到中心语后面。 这个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现在,英语修饰 语的位置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还处在两可之间。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量词是汉语中后起的词类。先秦汉语
中还很少有这一类词。
它们在两汉开始兴起,到南北朝时就
大量使用了。
数量结构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在汉语语法的发展中还产生了粘附在词末 表示语法意义的构形语素:“了”表行为 动作的完成,“着”表行为动作的持续, “过”表行为动作的曾经发生。 它们粘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成为这两个 词类的明显的标志。 这种意义的“了”“着”“过”是隋唐以 后逐步发展出来的,有人认为这是“近代 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 许多欧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 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主要表现在两 方面: 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 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 特有的量词; 一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子、~儿、~头等) 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了、~着、 ~过)。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为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仿译西方语言 用派生法构成的术语,汉语中陆续增加了好些能产的构词 词缀,如相当于英语“-ize”,“-ization”的“化”, 相当于英语“-ty”,“-ness”等的“性”就参与了好多 新词的构成,如:
欧化、普通化、标准化、物质化、军事化、机械化、理想化; 可能性、或然性、重要性、明显性、确切性、严重性、必要性。
语言系统的发展
(二)旧词的消失
1 与它们标志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消失联系在一起的,像 “鼎、椁、太监、社稷、巡抚、钦差、八股”等都是现代汉 语 中的历史词。 2 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人们认识上的变化的结果。
三 词汇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新词的产生总要比旧词的消失多得多。
阳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声
去声
第二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交往等。 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对词汇具有持久、均衡的影响和
作用,使词汇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变化。
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对词汇产生直接的影响。 经济制度对词汇的影响也很大。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也会对词汇产生重要影响
第九章
一、历时音变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有规 律性的音变现象,叫历时音变。
(一)历时音变规律
把一定历史时期内语言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概括成公式,我 们称为历时音变规律。历时音变规律涉及的是整类现象的有规则 的变化,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音变规律在限定的范围内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 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 “例外”,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第四节 语法的发展变化
一、语法发展的类化和异化
(一)语法发展的类化
语法发展的类化是指语法成分由不统一趋向统 一,形成表现形式一致的语法类别。
在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动宾结构采用“动+宾”的形 式,但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等情况时,也采用“动+宾”的形式,如“大王来何 操?”“不吾知也”。由于类化的作用,到现代汉语时, “动+宾”的格式消失了,而统一为“动+宾”的格式。 (二)语法发展的异化
语言学概论 第九章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2、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3)地区性。语音的演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 进行。 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 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仍保留原来 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象。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语音对应关系:是指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 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 系统性差异。 *要根据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的亲属关 系。 2、历史比较法:是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 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推测原始母语的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 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苏州话不论声母的清浊,都分尖、团;宁波话则
不论声母的清浊,都不分尖、团;上海话中的清 声母不分尖、团,浊声母却又分尖、团。
吴方言尖、团音合流的线索:从南往北, 宁波话先合流,上海话次之,现在还没有 完成合流的全过程,而苏州话还分尖、团 两套。
2、记录了语音的文字。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
一、语法演变的结果 1、组合规则的演变 语法的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序的改变上。 形态丰富的语言,词序的变化一般并不影响词语 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并不固 定,词序相当自由。 The student’s book The book of the student
2、词义演变的结果 (2)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概括反 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 “江”、“河”原来特指“长江”和“黄河”, 现在则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2)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演变后所反映的 现实想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古代汉语中“谷” 是指谷类的总称,现在在北方只指粟(去皮后为 小米),在南方只指稻谷。 3)词义的转移。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 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如古汉语的 “闻”是用耳朵听,现在则转为用鼻子嗅。
语言学纲要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_33
• k kh x
在北京话中,有如下的浊音清化规律: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 又依声调的平仄而分为:
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 音合并;
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不送气 清音合并。
(仄)p 步部备倍 b
(平)ph 蒲菩爬皮
• S变成h很多,但h变成s很少。
• 音理的问题:不能绝对化。但是当给出变化环境时,变化 方向的确定性就提高了很多。
语法的变化
一、组合规则的变化
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也具有巨大的稳 固性。尽管这样,它们还是在表达的要求、语 音的演变、语法的类推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 处在逐渐的演变之中。
语法的变化包括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互有联系,一类的演变可 能引起另一类的演变。
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语言是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 和例外的系统。因此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 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 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
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 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 大的条理性。
swell的过去式原本是swollen。 fell:felled=shell:shelled=swell:x x=swelled. swelled 取代了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cher caro
caro
caro 亲爱的
champ campo campo campo 地方
chandelle candela candela candeia 蜡烛
词首辅音在这四个语言中的对应是ſ-k-k-k,这说明
语言系统的发展
要
书上举了英语的例子。这在拼音文字中是一
泰 个有效的方法。
山
对于汉字,可以利用的材料有:形声字,如
学 “江、河”,在古代是完全同音,还是仅是相
院 中
近?如果相近,近似的程度如何?假借字、双
文 声字、叠韵字、读若、读如、直音、反切等都
系 可以用来研究古音,当然要审慎。
13
语 言
4.古今诗韵的区别
学
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纲
见组字:经、就、权、牵、希、休
要 (在《广韵》中与普通话的“该开孩”
泰 (k、k‘、x)的声母同组)
山 学
精组字:精、酒、全、千、西、修
院 (在《广韵》中与普通话的“栽猜赛”
中 (ts、ts ‘ 、s)的声母同组)
文
系
7
语
言
为什么这两组在普通话中读音相同的
学 字,在上述方言中读音会不同呢?因为
纲
学
语音是会变的,方言中老少两代的语音差异
院 中
就是语音变化的具体表现。经年累月,时间长
文 了,这种变化会显得相当显著。因此,古人说
系 话和我们说话的发音是不同的。
4
语 言
研究语音发展的线索主要有五个:一
学 纲
是方言的情况,二是亲属语言的情况,
要 三是记录了过去状态的文字,四是古今
泰 诗韵的区别,五是不同时期的借词的语
山
学
院
中
文
系
19
语 言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学
1什么是“语音对应关系”?
纲
语音对应关系是指不同语言或方言在
要 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语言成分
泰 间有语音上的对应。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PPT课件
B: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曹雪 芹《红楼梦》26回)
在这一重新分析的过程中,“把”字发生了语法化, 产生了新的虚词“把”。
.
40
五、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通常指语言中意 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 样一种过程或现象。跟语法化相类似的概念,在中国 叫做“实词虚化”。
如:A:诗句无人识,应许把剑看。(姚合《送杜观 罢举东游》)
A/B: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A/B: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杜荀 鹤《入关因别舍弟》)
B: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 《戏醉客》)
.
39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则“把+NP+VP”结构只能 有结构B的理解。
比方“女孩儿爱母亲”这样一句话可以有各种词序 (matrem—母亲,宾格;puel1a—女孩儿,主格; amat—爱):
1.Matrem puella amat。
2.Matrem amat puella。
3.Amat puella matrem。
.
32
4.Amat matrem puellh。
5.Puella matrem amat。 6.Puella amat matrem。 由于音变的结果,拉丁语中原来由聚合规则表示 的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在法语里改由词序、虚词 等组合手段来表示。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在现代法语中的词序只有一种: La fille aime la mere。
.
21
3、语音演变地区性。
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 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 行。
语言学概论 练习题 附答案 0906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A.腭化规律B.清音浊化规律C.浊音清化规律D.浊音送气化规律2.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词尾s或es表示,但()组词不能这样类推。
A.knife man leaf womanB.chair pen book friendC.pound bag sort weekdayD.hero pig room source3.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
A.语音B.词义C.词汇D.语法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A.”皮”原指兽皮B.”涕”原指眼泪C.”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D.”江”原捐”长江”二、判断题1.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 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2.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
基本词汇比较稳固,变动较小,一般词汇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3.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首先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如为了避免同音词带来的歧义,出现了大量的复音词。
()4.从语言中新词新语的大量出现,如英语中的”chairone”代替”chairman”、”moonwalk”、”美眉”、”网聊”等诸多领域的新词语进入词汇,可以看出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为灵敏,变化比较快。
()三、名词解释1.尖音和团音2.尖团合流3.浊音清化4.语言演变规律/音变规律5.语音对应关系6.历史比较法7.历史比较语言学8类推9.词义的演变10.词义的扩大11.词义的缩小12.词义的转移四、问答题1.语音的演变有没有规律?教材上提到的汉语史上的“尖团合流”是否反映了语音演变的规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2.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从尖团音的分合看语音演变的规律性?4.“浊音清化”的规律和发生这种演变规律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精组的中古时是舌尖前塞擦音,与现在的 “栽猜赛”(ts、tsh、s)的声母同组。属见 组的中古时是舌面后塞音,与现在的“该开 孩”(k、kh、x)的声母同组。 精(ts)组:挤妻西取须酒尖煎钱仙先千全旋选 接节绝雪心进亲信旬集习七将枪想雀削井清 静性积席 见(k)组:鸡欺希去虚九检肩乾掀件牵拳权圈 结劫掘血今斤勤欣均急吸吉姜强香脚却京轻 敬形击激
2.利用文字的保守性探索过去的语音面貌 和演变线索。 1)拼音文字。如:英语light , fight , height 等词中的“-gh-”不发音,根据拼法并参照现 代方言的读音,我们知道,它过去念[x],后 来消失了。 2)从诗文的用韵中考察古音的痕迹。 如: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崔颢《长干曲》)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 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 牧《山 行》)
(1)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一律变为同部 位的清声母,在平声字里变为送气的,在仄 声字里变为不送气的。“浊音清化,平声送 气,仄声不送气。” (2)全浊擦音声母一般变为同部位或部位相 近的清擦音,无送气不送气的区别。
浊音清化过程总体上是一个合并过程: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 清音合并,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 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狭义的尖团音只指与广义尖团音有关的一种 音值表现:来自精组细音的字像中古音那样 以ts、tsh、s声母配细音的,称为“尖音”; 来自见组字细音的字像现北京音一样以舌面 前声母tɕ、tɕh、ɕ声母配细音的,称为“团 音”。 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 读tɕ、tɕh、ɕ声母,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 字合流为同音字了。如“西=希、酒=九、全 =权”等等。这种变化就叫做“尖团合流”。 参见教材P243吴方言尖团音分合情况。
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里有一种“小名+ 大名” 的类型,小名在前,限定后面的大名,例如 “桑树”、“北京市”。 但是在上古汉语中却有一种与此相反的词序。 “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 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等地名来 看,大概在更早的汉语里表示地名是以大名 在前,小名在后的词序为常。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 间的差别来推测古音的方法,叫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推测一群方言原始面 貌。 历史比较法是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和它们的 发展规律的一种特殊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 本出发点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中,必然有 共同来源的成分。用古汉语和古藏语对比, 就会发现两种表面上结构不同的语言却分享 着众多的同源词,比如:
汉字的意音文字体系以形声字为主,声符代 表音,形符代表义。在造字的时候,同声符 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很多汉字的声符现 在已经不再代表汉字的实际读音了,例如 “通”从“甬”得声,“移”从“多”得声, 它们现在的读音和声符相去甚远,这是语音 演变的结果。按照谐声造字的原则,它们在 古代的读音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现在不 同,这说明了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二、聚合类的演变 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 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 聚合规则在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形态的改变,以 及由此而引起的语法范畴的变化。原始印欧语富于 形态变化,据推测,名词有三个性、三个数、八个 格的变化,因而有性、数、格的语法范畴。这些形 态变化在现代英语中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一些留存 的遗迹。名词的性的范畴已经消失;数的范畴剩下 单复数的对立,双数已经消失;格只在表示有生物 的名词中还剩下一个属格的形-'s(如people's, student's)。代词中还保存着三个格(如he,him, his)。至于第三人称单数的性的区别(he,she, it)已和自然性别一致,不起语法作用。
例如:拉丁语 matrem——母亲 宾格 puella——女孩儿 主格 amat——爱 Matrem puella amat。 Matrem amat puella。 Amat matrem puella。 Amat puella matrem。 Puella matrem amat。 Puella amat matrem。
下面举一较为简单的例子说明。 汉语意义 英 语 德 语 瑞典语 房屋 haus haus hu:s 老鼠 maus maus mu:s 手 hæ nd hant hand 人 mæ n man man 脚 fu:t fu:s fo:t 出去 aut aus u:t
端甫道:“其实广东话我句句都懂,只是说不上来。 象你便好,不拘那里话都能说。”我道:“学两句话 还不容易么,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 有‘举一反三’的效验。”端甫道:“奇极了!学说 话怎么用起《诗韵》来?”我道:“并不奇怪。各省 的方音,虽然不同,然而读到有韵之文,却总不能脱 韵的。比如此地上海的口音,把歌舞的歌字读成‘孤’ 音,凡五歌韵里的字,都可以类推起来:‘搓’字便 一定读成‘粗’音,‘磨’字一定读成‘模’音的了。 所以我学说话,只要得了一个字音,便这一韵的音都 可以贯通起来,学着似乎比别人快点。”端甫道: “这个可谓神乎其用了!不知广东话又是怎样?”我 道:“上海音是五歌韵混了六鱼、七虞,广东音却是 六鱼、七虞混了四豪,那‘都’‘刀’两个字是同音 的,这就可以类推了。”端甫道:“那么‘到’、 ‘妒’也同音了?”我道:“自然。”端甫道: “‘道’、‘度’如何?”我道:“也同音。”端甫 喜道:“我可得了这个学话求音的捷径了。”
3)从古代借词中去考察。如佛教借词、日 语借词。 古音还可以从古代的借词去探索。东汉以后, 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了大量经文。很多词 语都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这些译名的 读法在汉语里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原 文是梵语的拼音,我们可以从拼写中知道相 应汉字的古代读音。例如佛经中“佛陀”是 梵语buddha的译音,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 在当初翻译的时候,“佛”大致念“bud”, “陀”大致念“dha”。把这些读音和今天的 语音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找到音变的线索。 这是古汉语从外语借入的词所提供的线索。
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主 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 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 特有的量词; 一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 -子,-儿,-头等等) 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一了,-着, - 过)。
总之,通过对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音遗存、 文字的读音变化和音节的拼写、借词的读音, 我们可以知道一种语言的的语音发展的轮廓 和线索。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汉语语音的演变规律 1)浊音清化。 中古汉语声母中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并、定、 群、澄、从、邪、匣等。 后来,这些全浊声母逐渐向同部位的清声母 演变,到近古时期,浊音清化过程基本完成, 元代《中原音韵》里全浊声母大部分已经消 失,到了普通话里全浊声母一个也没有了。 浊音清化的主要内容是:
目、孔、死、龙、其、二、名、飞、主、力、 头、夏、汁、毒、吉、孟、寝、沉、南…… 这些成分是在基础母语里有过而在各亲属语 言中保留下来又有了不同发展的部分,因而 把不同的语言材料加以比较,研究它们之间 是否存在着规则的对应关系。 如果有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它们有亲属关系。 首先应比较基本词汇中那些最古老的词, 其次是比较语法构造。 无论是比较基本词 汇还是比较语法结构,亲属语言之间的共同 性都表现在一系列的语音对应规律上。语音 对应规律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最重要的条 件。
“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 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受到英语等西方语言的影响,汉 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 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 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 儿》)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但是由声调的平仄变为同部位的送气和不送 气两套清音又可说是音位的分化。
2)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平 清声母(诗) 阴平 浊声母(时) 阳平 上 清声母(使) 上声 浊声母(是) 去(试、事) 去声 入(湿、食、脚、剧)
3)尖团合流。
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 1.条件的制约——条件性 2.时间的制约——时间性 3.地域的制约——地区性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一节 语音的演变 一、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 语音的变化分两种,一种是历史音变,一种 是非历史音变。 语音演变的三个依据: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 二是记录了语言的从地域的差异探索语音的发展 如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古入声已经派到四 声里去了。但方言里入声还很普遍,人们正 是从方言中入声的发音状况总结出了这一声 调的发展规律;再如,上古、中古汉语的语 音系统里有-m、-n、-ng三个鼻韵尾,原 来的-m全部并入-n尾,可以想见其中有一 个缓慢的演变过程,而现在的粤方言、闽方 言、客家方言中还保留有-m韵尾。如广州 话里的“监、庵、淹”等字的韵母仍是-m, “安、碗、烟”等字的韵母仍是-n,这种现 象跟普通话语音系统对比我们就可得出-m 全部并入-n尾的规律来。
第二节 语法的演变 语法演变可以从演变结果和演变方式与途径 两方面来看。 从演变结果看,语法演变可以分为组合规则 的演变、聚合类的演变这两个互有联系的方 面。 从演变方式和途径看,主要有类推、结构的 重新分析与语法化。
一、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印欧语最早的词序,从古印度的文献《梨俱 吠陀》中可以看出,宾语在动词前面。 “宾——动”的次序是当初句法的主要特点。 与此相联系,关系从句在主词之前,修饰语 在中心语之前。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系语 言大多是:上面的位置颠倒过来。这个变化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现在,英语修饰语的 位置还处在两可之间,例如“学生的书”既 可以是“the student’s book”,也可以是 “the book of the student”。用“of”表示原 来属格所表示的意义,使修饰语后置,是后 起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