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中医门诊医师工作制度

中医门诊医师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医诊疗规范,制定的工作制度。
以下是一份中医门诊医师工作制度的范例,共计1000字左右:一、中医门诊医师应当具备的条件1. 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 具有中医专业学历或者经过中医专业知识培训;3. 具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和诊疗能力;4. 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
二、中医门诊医师的职责1. 认真听取患者病情陈述,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2. 根据患者病情,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3.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原则和可能的风险;4. 开具处方,指导患者用药;5. 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6. 参加门诊部的各项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7. 定期总结和反思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三、中医门诊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1. 遵守中医诊疗规范,运用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 尊重患者意愿,充分沟通,确保患者知情同意;3. 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合理使用中药、中成药和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4. 注重患者隐私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5. 不在非工作时间擅自离岗,确保患者随时得到医疗帮助。
四、中医门诊医师的培训和考核1. 定期参加中医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 参与临床实践,积累临床经验;3. 参加学术交流,了解中医学术发展动态;4. 参加科室考核,评价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5. 接受继续教育,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五、中医门诊医师的值班制度1. 按照门诊部的安排,轮流值班,确保患者随时得到医疗帮助;2. 值班期间,严格遵守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3. 值班医师之间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沟通;4. 值班结束后,及时向接班医师交代患者病情,确保无缝衔接。
六、中医门诊医师的急救处理1.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急救处理;2. 及时向上级医师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寻求支援;3. 配合其他医疗部门,共同救治患者;4. 记录急救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标准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如下:一、通用规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建议专科就诊;②请上级医师诊治;③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收住院;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中医科工作制度模板

中医科工作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中医科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中医科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第二条中医科工作制度适用于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包括门诊、住院、急诊、草药房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中医科医护人员应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权利,关爱生命,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参与科研、教学和公共卫生工作。
二、就诊管理第四条患者需先挂号,按顺序就诊。
老年人、残疾人、急重症患者可优先就诊。
第五条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力求正确诊断和治疗。
第六条对于诊断不明确或需紧急救治的患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或相关科室就诊。
三、病历管理第七条医护人员应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签全名。
第八条实行首诊负责制,医护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
四、药物管理第九条中药房应有(西)药士或经过系统训练的具有一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任,中药房人员工作时要严肃认真,精神集中,根据有处方权的医师(士)签署的正式处方配方。
第十条调配前要认真审查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伍、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费(记账)无误后,方能调配。
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
五、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一条中医科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提高诊疗水平。
第十二条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应保持科室环境整洁,做好科内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第十五条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
七、伦理与行为规范第十六条医护人员应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权利,关爱生命,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中医科管理规章制度样本三篇

中医科管理规章制度样本三篇第一篇:中医科基本规章制度第一条宗旨为确保中医科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弘扬中医药文化,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基本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架构中医科实行科长负责制,科长全面负责中医科的工作。
下设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对科长负责,并对本科室的工作负责。
第三条医疗工作1. 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 实行首诊负责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加强病案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第四条教学工作1.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条科研工作1.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
2. 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3. 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管理工作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篇:中医科诊疗规范第一条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
2. 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作出准确诊断。
3. 严格执行诊断标准,避免误诊、漏诊。
第二条治疗1.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
2. 严格执行治疗规程,确保治疗安全。
3.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条处方1. 遵循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
2. 严格执行处方制度,规范处方行为。
3.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第四条煎药1. 严格执行煎药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2. 注意煎药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3. 保持煎药环境整洁,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三篇:中医科人员行为规范第一条职业道德1.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2. 诚信服务,廉洁行医,严格遵守诊疗服务规范。
中医大夫工作制度

中医大夫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中医大夫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医大夫的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的。
第二条中医大夫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秉持医者仁心、患者至上的原则,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第三条中医大夫在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药品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岗位职责第四条中医大夫的主要职责:(一)认真询问病史,查体诊断,制定诊疗方案;(二)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三)严格执行处方制度,合理使用药物,注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四)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普及中医药知识;(六)参加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五条中医大夫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尊重患者意愿,充分告知治疗方案、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取得患者同意。
三、工作制度第六条中医大夫应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首诊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询问病史和查体,制定诊疗方案,并做好病历记录。
第七条中医大夫在开具处方时,应当遵循理、法、方、药的原则,辨证施治,合理选用药物,注明剂量、用法和煎煮方法。
第八条中医大夫应当注重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中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第九条中医大夫应当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条中医大夫应当关注患者隐私保护,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第十一条中医大夫应当参加医疗机构组织的定期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诊疗工作。
四、培训与考核第十二条中医大夫应当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中医大夫业务培训,提高中医大夫的诊疗水平。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中医大夫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患者满意度等。
中医诊所规章制度(通用11篇)

中医诊所规章制度(通用11篇)中医诊所规章制度1一、门诊部工作人员守则1、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4、自觉遵纪守法,不得收取病人礼金,模范地执行各项卫生法规。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隐私和秘密。
6、服从组织,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对工作认真负责,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8、保持医馆整洁,美化环境,创造温馨的就医环境。
二、医师执业制度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
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3、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不实的医学证明文件。
5、对重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或及时推荐到有更好医疗条件的医院去就诊。
6、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7、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
8、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9、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医馆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医师处方制度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诊所申请获准后可以行使处方权利。
2、药房应按照医师处方调配药剂,如果处方出现错误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拒绝调配,并应及时与处方医师进行处方核对。
3、对含剧毒的处方,遵照国家有关管理制度规定处理。
应单独处方,其剂量不得超常用量。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超量者,应在剂量旁加签名或注明需要情况。
4、饮片处方应注明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剂量、服法、禁忌。
药品要用正名或惯用药名,饮片剂量单位用国家规定的“克”制,西药用“克、毫升”等以及通用的国际单位,中、西药都要标明剂型。
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行为规范的规定

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行为规范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行风建设,规范员工的医疗服务行为,现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医疗服务行为规范。
1.医务人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切实做到文明行医、廉洁行医、规范行医。
2.医务人员要认真落实“三合理”(即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诊疗常规,病史做到“三个符合”(即病程记录与病情相符合、医嘱与病历相符合、收费项目与医嘱相符合),认真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病人“三明白”率达到100%(即明白诊断、明白治疗原则、明白医疗费用)。
3.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午间和值班时饮酒。
严禁开具假病历、假处方、假证明等文书材料。
4.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及其它馈赠;难以谢绝的,必须在24小时内上交院纪检、监察部门。
医院工作人员应拒绝他人提出的向有关医务人员转送钱物的请托。
5.医院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代收患者支付的外请专家的会诊费、手术费。
6.医务人员严禁推诿、拒收病人或私自介绍病人到院外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严禁私自外出会诊、手术等;虽经医院安排的外出会诊、手术,也不得违纪私自收取会诊费。
7.医院工作人员严禁收受药剂、器械、医用材料等生产、供应商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钱物。
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供应商索要赞助费、考察费、培训费、临床实验费等。
不准私自接受由供应商承担费用的旅游、参观、学习培训。
不准向其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8.医务人员严禁以任何理由向患者推销药剂、器械、医用材料。
9.医院工作人员严禁暗中为药品供应商统计处方。
凡违反以上医疗规范的医院工作人员,除将其不良行为记入本人医德医风档案,作为对其年度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评定依据外,还将根据《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八不准”、市卫生系统“五项规定”以及医院管理中心《关于集中整治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构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违反第2、3条规范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扣发绩效工资、院内下岗7~15天、待聘、年度考核不合格、警告等处理。
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医师诊疗行为规范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医师诊疗规范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要求,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如有发生医疗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切问、三诊合参,辨证施治,合理应用藏药,积极应用藏医特色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中医师的职责规章制度范本

中医师的职责规章制度范本一、中医师的职责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准确判断病因、病机和病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根据中医理论,运用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等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和发掘中医药的潜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5.注重患者的养生保健,提供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6.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7.与西医等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中医师的规章制度1.严格遵守诊疗规范,认真书写病历,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合理使用中药,不得滥用或乱用药物。
3.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4.按时出诊,不得迟到、早退或临时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科室负责人请假。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不得擅离职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7.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活动,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中医师的行为规范1.对待患者要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用真诚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
2.尊重同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遵守社会公德,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不得从事有损医生形象的活动。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5.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中医师的职责规章制度范本,可以规范中医师的职业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希望每一位中医师都能以此为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院医疗规章制度内容

中医院医疗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为,保障患者权益,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中医院内部所有临床科室、医务部门和相关医疗服务单位。
第三条中医院医疗服务应当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医疗安全和有效性。
第四条中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常态化的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
第五条中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第六条中医院应当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中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纠纷事件,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医疗服务行为规范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秘密保密制度,绝对保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严禁私自向外泄露。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行为规范,严禁因患者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等因素而歧视病人。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应当尽职尽责、细心细致,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对医疗过程中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充分解释,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不得违法使用医疗技术,不得非法给患者开具虚假处方或诊断。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不得擅自干涉患者的治疗选择和意愿。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维护医疗秩序,不得在医疗过程中索取或接受患者和家属的财物。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医疗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医疗管理规定第十七条中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八条中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服务全程追踪系统,对医疗服务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
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
第二十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医疗质控标准进行医疗行为,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得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得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得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得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得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得隐私,自觉维护病人得合法权利、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得发生,对已经发生得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得药品、消毒药剂与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与放射性药品、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得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 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就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与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与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建议专科就诊;②请上级医师诊治;③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①收住院;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医疗行为规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2023年6月26日,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规范性文献。
该《规范》分总则、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医师行为规范、护士行为规范、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医技人员行为规范、其别人员行为规范、实行与监督、附则10章6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根据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合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涉及:(一)管理人员。
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医师。
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防止、保健等工作的人员。
(三)护士。
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四)药学技术人员。
指依法通过资格认定,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
(五)医技人员。
指医疗机构内除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之外从事其他技术服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其别人员。
指除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别人员,重要涉及物资、总务、设备、科研、教学、信息、记录、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既要遵守本文献所列基本行为规范,又要遵守与职业相相应的分类行为规范。
从业规范第四条以人为本,践行宗旨。
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五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第六条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批准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区、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中医科行为规范准则

中医科行为规范准则服务行为原则仪表整洁,举止文明。
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主动服务,周到热诚。
一视同仁,诚信尊重。
诊疗严谨,操作规范。
发展创新,精益求精。
廉洁自律,医风端正。
关爱健康,护卫生命。
服务行为细则1、仪表(1)着装大方,饰物简单,佩戴胸卡。
(2)仪容高雅,女士淡妆,男士整洁。
2、举止(1)就坐端正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
(2)尊称开口,您好当先,谢谢随后。
(3)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站立迎送。
(4)主动问侯,微笑服务,爱心相助。
(5)真诚礼貌待人,授物微笑相递,接物真心致谢。
(6)面对吵闹,宽容克制,态度冷静,耐心解释。
3、言谈(1)谈吐高雅,语言文明,倾听认真。
(2)语音清晰,语气亲切,语调适中。
(3)解答问询,热情耐心,言简意明。
(4)接受意见,虚心诚恳,致谢改进。
4、诊疗(1)首诊负责,首接负责,善始善终。
(2)礼貌接诊,细心问诊,严谨确诊。
(3)急诊急救,动作迅速,争分夺秒。
(4)认真检查,仔细诊断,及时报告。
(5)规范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适度。
(6)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7)对病人的配合有谢声,操作不顺利时致歉意。
(8)解释病情,准确清楚,简练易懂。
(9)关爱病人,安慰鼓励,悉心开导。
(10)病人入院,站立相迎;病人出院,话别相送。
5、医风(1)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慎独守密。
(2)拒收红包,谢绝吃请,严明守纪。
(3)格尽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4)一视同仁,主动服务,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
(5)尊重病人人格,维护病人权益,保护病人隐私。
中医医师治疗行为规范

中医医师治疗行为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中医治疗的中医医师,目的在于规范中医医师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
一、基本原则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中医学术规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2. 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
3. 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诊疗工作,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确保医疗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5. 与其他医务人员和部门协同工作,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
二、中医医师的基本职责1. 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尊严。
2. 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规范治疗。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管理好自己的诊疗行为,严格按照中医学术规范和诊疗要求开展治疗工作。
5. 保证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明确告知患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费用标准。
6. 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强迫患者接受治疗。
三、中医医师的行为规范1. 尊重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活动,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利。
2. 始终保持职业操守,不随意泄露患者的隐私,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患者个人信息。
3. 不得从事虚假广告或误导性宣传。
4. 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5. 对患者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有关信息。
6. 要求诊疗设备符合医疗器械监管规定,确保设备安全、有效,避免给患者带来风险。
7. 在处方药品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要求,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病历号、用药剂量等信息。
8. 积极践行中医药健康文化,不传播错误信息和谣言。
四、不当行为以下行为为中医医师的不当行为,应该予以避免:1. 不正确地诊断、治疗或延误治疗导致患者伤亡。
2. 利用医疗机会索贿、受贿。
3.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医学规范的行为。
五、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规范的中医医师,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进行处理,并可依据性质和情节轻重进行记过、留用、撤销执业证书等处理措施。
名中医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名中医队伍建设,规范名中医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获得“名中医”称号的医师及其工作团队。
三、管理职责1. 医院医务科负责名中医的选拔、考核、培训、管理等工作。
2. 名中医工作团队负责落实本制度,确保名中医诊疗行为规范,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四、名中医日常管理要求1. 医德医风建设(1)名中医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收取患者红包、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2. 诊疗行为规范(1)名中医应遵循中医诊疗原则,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2)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3)认真负责地书写病历,规范病历书写格式,确保病历质量。
3. 业务培训与学习(1)名中医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名中医工作团队应定期组织内部学术交流,分享诊疗经验,共同提高。
4. 科研创新(1)名中医应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研究,探索中医诊疗新方法、新技术。
(2)名中医工作团队应积极参与医院科研课题申报,争取科研项目支持。
5. 社会服务(1)名中医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弘扬中医文化,提高社会影响力。
(2)名中医工作团队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考核与奖惩1. 医院医务科对名中医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诊疗行为、业务水平、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
2. 对考核优秀的名中医,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名中医,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名中医”称号。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经验。
为确保中医行业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中医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对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中医行业的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
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中医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中医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中医技术标准主要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和发布,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案和操作规范等内容。
2. 管理标准中医行业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两个方面。
机构管理标准主要规定了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和要求,包括医院建设、药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人员管理标准则规定了中医医生、中医护士和其他中医人员的资质要求、执业规范和继续教育要求等。
3. 服务标准中医行业的服务标准主要指的是中医医疗服务的规范和质量要求。
服务标准包括中医医疗服务的流程、操作规范、沟通技巧、病历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中医医疗服务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中医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二、中医行业的规范中医行业的规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1. 职业道德规范中医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中医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中医师的操守、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等。
中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中医行业的道德规范,保护患者的权益,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守医疗秘密等。
2. 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中医行业对中医师的行为要求和规定。
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中医师的诊疗行为、医疗记录、处方开具和用药等方面的要求。
中医师应根据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按规范开具处方和使用药物。
三、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意义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中医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中医行业标准与规范能够保证中医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卫生院中医科规章制度

卫生院中医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院中医科的管理,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卫生院中医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卫生院中医科的工作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德为先,执业医师要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第二章中医科人员管理第四条卫生院中医科的员工分为中医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护士和行政人员。
第五条中医执业医师应具有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具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严格遵守中医执业行为规范。
第六条中医助理医师应具有相关专业学历,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中医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熟悉医护工作流程,具备协助医生进行患者护理的能力。
第八条行政人员应具备相关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能够协助中医科长进行中医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卫生院中医科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考核、培训和激励机制。
第十条中医科人员在工作中应相互尊重、团结协作,遵守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卫生院中医科的正常秩序。
第三章诊疗服务管理第十一条卫生院中医科应设立完善的诊疗服务流程,包括患者挂号、就诊、诊断治疗、检查检验、医嘱开具等环节。
第十二条中医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确诊病情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中医科医生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医疗操作,不得违规使用药物或治疗方法。
第十四条中医科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病历,保证医疗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中医科医生应定期参加临床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专业水平。
第四章医疗设备管理第十六条卫生院中医科应配备完善的中医诊疗设备,保证医技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第十七条中医科医生和技术人员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中医科医生应按照医疗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私自调整或修改设备参数。
第五章医疗卫生管理第十九条卫生院中医科应保持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定期对诊疗室、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
中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科实际,对我科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一、通用规范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而,要有初步诊断。
鹏处方书写合格。
接诊医师应:、二②请上级医师诊治;翩③收住院。
用9法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小时内完成;首次 W ②潢者拒绝住院需履行 ・rJ曰二、用量、仰1妆、肾功1O、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范需 三、病房医i s m 8小时内出绷曙W 漏症前病入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切应 w换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染 1病㈡例主发〔舫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昌县中医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
一、通用规范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
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
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建议专科就诊;
②请上级医师诊治;
③收住入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收住入院;
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三、病房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㈠住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完善的诊疗计划,辨病辩证准确,理法方药合理。
7、对所管病人,每天必须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抢救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记录、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㈡主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
①诊断及诊断依据;
②必要的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⑤对主病、主证、主方、主药施治情况进行讲解,体现指导内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8、手术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
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㈢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
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
②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⑤讲解主病、主证、主方、主药的施治情况;
⑥中医辨病辨证及中医治疗;
未确诊病人应有:
①鉴别诊断;
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
①当前的主要问题;
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请院外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
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