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资料
农业绿色发展 用水 用电 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用水、用电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农业绿色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用水、用电、政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1. 用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不高,存在着水资源过度利用和浪费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传统灌溉方式的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低下,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
而且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常年缺水,另一些地区则存在着水资源过剩的问题。
b) 水质污染由于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农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c)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用电农业生产中,电力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用电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用电需求量大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农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不断提高。
b) 农村电力供应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电力资源的限制。
c) 用电设备老化一些农村地区的用电设备仍然比较老化,效率低下,对电力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3. 政策为了解决农业绿色发展中的用水和用电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引导和规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
b) 推动农业节能减排政府对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进行了改善,推广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减少传统火电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报告

养殖业用水情况
01
养殖类型
调查地区的养殖业主要包括畜牧业和渔业。其中畜牧业中的牲畜饮用水
和冲洗用水量较大,而渔业中的鱼塘补水和水质改良用水量也较大。
02
用水量
根据调查数据,每头牲畜的平均日需水量约为50升,而每个鱼塘的平均
日需水量约为5吨。不同养殖类型的用水量存在差异。
03
水质要求
养殖业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满足动物生理需求和食品安全要求。
农业供水情况调查 报告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30
目录
• 引言 • 农业供水现状 • 农业用水情况 • 农业供水存在的问题 • 农业供水改善措施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调查背景和目的
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用水量占全球 总用水量的近70%,因此农业供水情况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04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供水的政策支持, 包括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措施 ,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建议和展望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议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 水资源,确保农业用水的稳定供应。
02
推广节水农业
通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
01
开展科学研究
建议加强对农业供水方面的科学研究 ,以适应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带来的 挑战。
05
03
发展水利设施
在一些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应大 力发展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供给 能力。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主要涉及水的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应保持在5 mg/L以上,过低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3. 总硬度:应在150 mg/L以下,过高会使土壤中的钙、镁等离子增加,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 碱度:应在100 mg/L以下,过高会使土壤pH值升高,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5. 氯离子:应在250 mg/L以下,过高会引起盐渍化现象,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6. 硫酸盐:应在150 mg/L以下,过高会使土壤pH值降低,同时对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7.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应根据具体作物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同时,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效益,建议农民在选择灌溉水源时,应尽量选取水质较好、来源可靠的水源。
- 1 -。
节约用水培训资料

节约用水培训资料一、为何节约用水?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1.1 水资源有限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很多,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却非常有限。
据统计,全球只有百分之二的水是淡水,而且其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存在于冰川和地下。
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之一。
因此,节约用水成为了当务之急。
1.2 水的重要性水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业和工业的重要资源。
在农业方面,水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合理使用水资源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工业方面,水是生产和制造的重要原料,对于各类企业而言,节约用水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和可持续发展。
二、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2.1 家庭用水节约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节约用水。
首先,修理家中漏水的水龙头和水管,确保没有任何漏水的地方。
其次,采取节水型家电和设备,如节水淋浴头和厕所冲水量调节器。
另外,我们还可以养成良好的水龙头和淋浴时间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利用雨水收集设备来浇灌花园和园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水资源。
2.2 农业用水节约农业是用水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因此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农民可以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另一方面,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系统,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合理制定农作物的种植计划,避免过度灌溉和过度浪费。
2.3 工业用水节约工业是用水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尤为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水耗。
同时,回收和重复利用废水也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方式。
通过建立废水处理设备,企业可以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减少对取水资源的依赖。
2.4 公众意识提高除了个人和企业措施之外,提高公众的节约用水意识也是解决水资源压力的关键。
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资料清单

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资料清单
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到多方
面的技术和资料。
以下是关于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资料清单:
1. 农田规划设计手册,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灌溉系统设计、土
壤改良等方面的资料,可帮助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进行农田规划和
设计。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手册,介绍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原理、应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例如滴灌、喷灌、微灌等,帮助农民选择适
合自己农田的灌溉技术。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包括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涉及到灌溉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资料。
4. 水资源管理政策文件,包括国家和地方对于水资源管理、节
水政策的文件和法规,帮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合理利用水
资源。
5.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手册,介绍各种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案例、
效益评估等资料,帮助农民了解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
6. 农业水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包括各地农业水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可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7. 农田灌溉管理培训资料,包括农田灌溉管理的培训课件、教材等资料,帮助农民和农田管理者提升灌溉管理水平。
以上资料清单涵盖了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石,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任务。
一、水资源的利用1.农业用水农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其中消耗最大的资源之一。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了鱼池、渠道和配水设施等。
其次,我们还需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控制灌溉用水量,防止反渗漏和污染,尽可能避免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2.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在城市中,人们主要利用水进行生活和生产用途,因此,城市用水的管理需要尽可能的合理化。
城市用水主要涉及到给水和排水两个方面。
在给水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在排水方面,我们则需要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
将污水通过下水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减少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二、水资源的保护1.加强水环境保护保护水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一个方面。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明显,水污染严重。
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进行水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环境的情况和趋势,采取相应的政策和行动。
其次,督促企业合法排放废水,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最后,加强水资源和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2.水资源的节约水资源的节约是保护水资源的另一个方面。
人们对水的使用态度,直接影响着未来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面。
因此,我们应把水资源的节约放在日常生活中。
从饮食起居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尽可能地节约用水。
2024年农业目标用水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农业目标用水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在农业领域,用水量巨大,效率低下,对水资源的浪费程度较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目标用水方案,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设定2024年农业目标用水方案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农业用水高效利用、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将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2. 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将农业用水总量减少10%;3. 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4.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和化肥流失;5. 实现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农业用水管理,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实施措施1. 加强农业用水监测和调控通过建立农田用水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农田水分状况,提高农田灌溉水的精确度和定量化。
在此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灌溉技术,精确配水,减少浪费。
2. 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科学制定灌溉方案。
采取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并确保作物的需水量。
3.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更换传统灌溉设施,提高用水效率。
4. 优化农业结构鼓励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度减少水耗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抗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提倡种植节水型农作物和耐旱品种,降低水资源利用强度。
5.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渠、水库、水泵等方面的更新和改造。
提高水利设施的输水能力和抗旱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强化水资源保护监管,加大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力度,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农业用水相关知识点总结

农业用水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用水的重要性1. 农业用水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影响着粮食的生产。
充足的灌溉水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农业用水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农业用水资源可以维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农业用水对农民生计的重要性农业用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生活水平。
充足的农业用水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农业用水面临的问题1. 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原因,一些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2.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目前一些地区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存在浪费现象。
传统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存在不足,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浪费水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 农业用水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农业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有效利用农业用水资源的措施1.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政府应该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推广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采取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发展节水型农业要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覆盖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增加农田灌溉的有效面积。
3.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业用水监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用水权制度,平衡农业用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推动农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4. 治理农业用水污染要加强对农业用水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农业用水的污染排放,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村生活用水的用途是什么

农村生活用水的用途是什么农村生活用水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灌溉、家庭生活、畜牧业和渔业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农村生活用水用途的详细说明:一、农业灌溉农村地区的主要生计是农业生产,因此农村生活用水的最主要用途之一是农业灌溉。
农村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而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适量洪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离不开用水,用水不足或水资源利用不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农作物干旱死亡,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农村生活用水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农田灌溉,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水源,以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二、家庭生活用水农村家庭生活用水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用水、洗漱用水、洗衣用水、烹饪用水等。
家庭生活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集中供水系统,很多家庭需要从井水、河水或其他天然水源中取水,然后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供家庭使用。
因此,农村家庭生活用水的获取和利用方式与城市地区有所不同。
农村家庭生活用水是维持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农村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三、畜牧业用水在农村地区,畜牧业是农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有家禽养殖或牲畜饲养,因此农村生活用水还用于畜牧业饮水和清洁卫生等方面。
畜牧业用水要求水质干净安全,并且需要足够的水量来满足家禽牲畜的饮水需求,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此外,畜牧业用水还用于畜舍清洁、洗刷畜禽身体等用途,保持畜牧场的卫生环境。
因此,畜牧业用水也是农村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渔业用水在一些水域丰富的农村地区,农民还进行渔业养殖。
渔业用水主要用于鱼塘、鱼池的灌溉和养殖用水,保障鱼类的生长和成熟。
农村渔业用水的需求量和用途与一般的农业生产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方面,其中水质的优劣和水的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
总结来看,农村生活用水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灌溉、家庭生活、畜牧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多个方面。
农业灌溉用水汇报材料

农业灌溉用水汇报材料
根据近期对农业灌溉用水情况的调查,以下是有关农业灌溉用水的汇报材料:
1. 灌溉用水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农业灌溉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用水领域,占据总用水量的大部分。
农作物的需水量取决于作物类型、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灌溉用水占农村用水的比例约为70%。
2. 灌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灌溉方法仍然是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地面灌溉、洪泛灌溉和沟渠灌溉等。
然而,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喷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灌溉效率:调查发现,由于传统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不足,农业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仍然较低。
我们建议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
4. 水资源管理: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建议加强对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
其中,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配额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以避免过度利用和浪费。
5. 水质问题:调查还发现,在部分地区,灌溉用水的质量存在问题。
农村地区的农田经常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导致灌溉用水中出现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农药等污染物。
我们建议
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并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行监管,以减少对灌溉用水的污染。
综上所述,农业灌溉用水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用水领域,但仍存在灌溉效率低、水资源管理不力和水质问题等挑战。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环境保护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灌溉用水措施

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产品产量质量。
合理的农业灌溉用水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农业灌溉用水措施。
1. 灌溉制度优化合理的灌溉制度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益的关键。
一种常见的灌溉制度是定量灌溉,即按照作物所需水分量进行定期定量的灌溉。
此外,还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精确灌溉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精确的水量供给。
2. 土壤水分监测土壤水分监测是指通过检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及时了解土壤的干湿程度,从而合理安排灌溉水量。
现代化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遥感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农田灌溉管理。
3. 灌溉排水一体化灌溉排水一体化是指将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相结合,实现灌溉用水与排水的统一管理。
通过建设灌溉排水一体化工程,可以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提高农田排水效果,避免因排水不畅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4.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
例如,滴灌技术可以直接将水分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喷灌技术可以将水雾化喷洒到空气中,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 水肥一体化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是指将灌溉水和肥料有机结合,实现合理的水肥配比。
通过精确控制灌溉水和肥料的供给量,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6. 科学灌溉时间安排科学的灌溉时间安排是指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气象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
避免在高温、强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灌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7. 农民培训和意识提高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意识提高是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措施落实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合理灌溉用水措施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农业灌溉的管理中来。
总之,农业灌溉用水措施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规定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规定1. 引言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和监管,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2. 农业灌溉用水的分类2.1 自然灌溉自然灌溉是指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的农田灌溉,主要包括雨灌溉和雪融灌溉。
针对自然灌溉,规定应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及时掌握自然灌溉情况,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2 人工灌溉人工灌溉是指依靠人为手段供给农田所需的水资源,包括引水渠道灌溉、井灌溉等。
应建立健全的配水制度,确保灌溉用水的公平分配。
同时,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原则3.1 合理利用农业灌溉用水必须依据农作物的需水特点和生长阶段的变化,科学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
在灌溉过程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的损失。
3.2 保护水质农业灌溉用水应严格控制水源的污染,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水进行灌溉。
同时,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测和管理,防止土壤因灌溉水的污染而出现负面影响。
3.3 节约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应推广高效节水设施和技术,如土壤墒情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等,降低灌溉用水的消耗。
同时,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4. 农业灌溉用水的监管措施4.1 监测和考核建立农业灌溉用水监测系统,对各灌区的用水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考核。
对于存在浪费、滥用灌溉用水问题的灌区,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加强技术指导。
4.2 政策引导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如推广农田水利建设补贴政策,支持农民购买高效节水设备,并鼓励农业灌溉用水的社会化管理。
4.3 教育与宣传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灌溉水平。
通过开展学习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对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重视程度。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是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农田灌溉用水的量和质量,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
首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期等因素。
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在确定灌溉用水标准时,需要根据作物的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含水量、渗透性和保水能力等因素,确保灌溉用水能够有效地渗入土壤并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其次,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灌溉水的质量。
灌溉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确定灌溉用水标准时,需要对灌溉水的pH值、含盐量、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灌溉水对作物的影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另外,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节水和节能的原则。
在确定灌溉用水标准时,需要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灌溉用水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灌溉活动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最后,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需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习惯和经济水平。
在制定灌溉用水标准时,需要与当地的农民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灌溉用水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用水的量和质量,以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用水标准,为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保障农业用水汇报材料

保障农业用水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特向您汇报关于保障农业用水的情况。
农业用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
1. 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管和调度。
2. 加大巡查力度,防止水资源浪费和非法占用。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1.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修建和维护水利工程。
2. 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3. 支持农民修建小型水库、水窖等水利设施,提升灌溉条件。
三、优化农业用水方式:
1. 积极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
2. 倡导合理的灌溉制度,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
3. 提供农业用水技术咨询和培训,加强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能力。
四、改善农田排水条件:
1. 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排水效能。
2. 定期检修和疏通农田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3. 支持农民采用水稻旱作等水利调整措施,减少水田使用面积。
五、提高农业用水供给保障能力:
1. 加强农业灌溉水源建设,扩大灌溉用水供给。
2. 配套建设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
3. 完善水资源配额制度,确保农业用水供需平衡。
以上是我们近期在保障农业用水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工作进展,请您审阅。
感谢您对农业用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和供给,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缺水国家,农业用水需求量大,然而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而粮食种植区又是北多南少,近年来由于气候干燥,大多数地方出现了干旱缺水,庄稼难以种植,影响到粮食的收成。
现在各地区为了经济的发展,不仅污染了空气,连土地也污染了,水资源被污染在所难免。
农业灌溉方式存在不合理、老化现象。
我国农业用水管理问题日趋突出,并伴随着人口增长、乡镇企业和城市化发展,水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
农民的节水意识欠缺,浪费严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我国农业用水在各行业中占了绝大多数的比重,基本在3500亿立方米以上,并且呈递增的趋势。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用水紧缺:灌区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递增至2013年达5089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只达到40663万亩,可见农业用水紧缺;除涝面积也达32915万亩,可知旱灾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损失最大的灾害,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而明显不足的水资源还要不断地向工业等非农业转移;未来20年内,我国人口将还要不停地增加,人口增加一方面会直接扩大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加大对农产品需求的压力,进而加剧了农业用水短缺的矛盾。
(二)水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由于多年来我国农业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我国的农业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体现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利用效率低,也就代表着浪费严重;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逐年增加也表现出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
(三)农田水环境恶化:我国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造成农田养分大量流失,而且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加剧。
我国农田水环境的恶化程度不容忽视。
而土壤次生盐碱化破坏了灌区的生态平衡,使土地沙化、农作物减产,部分土地被迫弃耕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北方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但是农田环境遭破坏,严重影响粮食收成及经济收入。
2024农业目标用水方案

2024农业目标用水方案2024年农业用水方案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农业用水问题愈发严重。
因此, 制定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用水方案, 对于推动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的农业用水目标, 并提出相应的农业用水方案。
一、农业用水目标: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是在2024年将全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至45%以上。
2.实现节水灌溉:将全国节水灌溉面积扩大至3000万公顷, 节水灌溉率达到60%以上。
3.加强水资源调配:完善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机制,保障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
4.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灌溉用水量。
二、农业用水方案:1.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推广现代化灌溉设备,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建立农业用水监测系统, 定期监测和评估农业用水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力度, 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优化灌溉方式, 选择适宜的灌溉时机和量, 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3.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1)加强水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 明确各地区农业用水需求, 确保农业用水供应。
(2)加强农田排水工程建设, 提高土壤排水能力, 减少农田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
4.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推广节水农业种植模式, 例如旱作农业、水稻亩产增产等。
(2)发展高效节水养殖技术, 例如循环水养殖、水产养殖等。
5.建立水资源保护与监管机制:(1)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2)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监管, 定期检查和评估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 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 保证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论:通过制定上述农业用水方案, 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是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农田灌溉用水的数量和质量,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达到高产、高效、节水的目的。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效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应当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水量进行科学确定。
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灌溉用水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用水的数量和频率。
例如,水稻在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而到了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则会逐渐减少,因此在灌溉用水标准中应当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进行合理安排。
其次,农业灌溉用水标准还应当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水质量。
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利用土壤水分,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灌溉用水的数量和频率,可以有效提高灌溉水利效益。
同时,灌溉水的质量也是农业灌溉用水标准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格的灌溉水质量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避免土壤盐碱化和作物生长受阻的情况发生。
最后,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还应当充分考虑节水和节能的原则。
在制定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时,应当尽量减少浪费,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同时,也应当采用节能灌溉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效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用水的数量和质量,充分考虑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水质量,同时遵循节水和节能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农田灌溉的高产、高效、节水目标。
附件农业用水需用水量计算标准农业灌溉用水

附件三、農業用水需用水量計算標準 一、農業灌溉用水
(一)依土壤質地種植作物種類之灌溉率
每日引用水量Q= ⨯ ⨯
註1:每日用水時間以實際用水時間計算之,其使用抽水機者以抽水時間計算;例如每日
用水時間為18小時,則所算之每日引用水量(cms)係指以引取18小時內之用水為限。
註2:輸水損失率,各水利會灌區部分請參考地面水水權登記手冊「水利會各圳路渠道損
失水量表」;非水利會灌區部分由申請人提供估算數據等相關資料。
灌溉面積(公頃)
灌溉率(公頃/秒立方公尺)
24(小時)
每日用水時間(小時)
100 100-輸水損失率(%)
資料來源:各用水標的事業所需合理用水量檢討及其計算系統改善計畫,經濟部水利署,2014。
每日引用水量Q(立方公尺/秒)= 每日需水量(立方公尺/公頃) ⨯養殖面積(公頃)
每日用水時間(小時)⨯60分/小時⨯60秒/分
資料來源:各用水標的事業所需合理用水量檢討及其計算系統改善計畫,經濟部水利署,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查对象确定
组织机构及初始名录确定
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
收集现有灌区名录,对于边界不明确的灌区(如
井灌区、井渠结合灌区和南方河网灌区),以行政
村为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灌区处理,整理后形成灌
区用水调查对象的初始名录。
2、调查对象确定
跨县灌区 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 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 跨县灌区 初 始 名 录 跨县灌区
用水计量点和用水量
用水计量点
渠灌:用水计量点指斗渠入水口。对控制灌溉面积过大的 斗渠(大于2000亩),用水计量点可降至斗渠出水口(农渠
进水口)。对直接从河道(渠道)、池塘取水到田间的小型 泵站,按斗渠进水口处理。
井灌:用水计量点指井口。
对于井灌区或河网地区,如果存在井群或多个泵站同时协 作取水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实
例
(3)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
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由县级普查机构确定,其中:
地表水灌区:15×20%=3,典型对象不低于3个,选 取3个;
地下水灌区:10×20%=2,典型对象不低于2个,考
虑到该类型灌区种植作物类型较多,而且地形和气候差 异较大,因此适当增加典型灌区数,最终确定选取4个; 混合水灌区:16×20%=3.2,典型对象不低于4个, 选取4个。
30.00
25.00 9.70 6.50 3.50 2.46
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
地下水,共10个
混合,共16个
1.72
1.12
实
例
实
例
该县灌区调查对象确定过程如下: (1) 跨县灌区
不论规模大小,一律选取为调查对象,因此跨县灌区G1选取为
调查对象;
(2) 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
灌溉面积≥1万亩的灌区为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本县内符合 条件的灌区有两个,灌区G2和G3选取为调查对象;
规模以上非跨县 灌区 规模以上非跨县 灌区
逐一调查 典型调查
规模以下典型非 跨县灌区 非跨县灌区 规模以下典型非 规模以下非跨县 跨县灌区 灌区 根据水源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将灌区分为地表水灌区(渠灌区)、地 本次普查以村为单元临时划分形成的灌区全部作为规模以下 下水灌区(井灌区)和混合灌区(井渠结合灌区)三类;综合考虑灌区作 规模以上标准:灌溉面积 ≥1万亩。在没有1万亩及以上灌区的县,可 物类型、地形条件、气候以及取用水计量程度等因素确定各类水源类型灌 调整规模以上标准下限值为2000~5000亩。 非跨县灌区处理。 区的典型调查对象,以确保抽取的典型灌区能够代表本县规模以下灌区用 水状况。抽样的典型灌区数原则上不应小于该水源类型灌区总数的20%。
用水计量点和用水量
用水量计量
灌区的每个用水计量点均需填写灌区用水辅助台账表, 记录逐次用水量。(全部填写台账表)
参与调查的灌区用水计量点根据当地情况选取一定数量 的典型进行计量。(典型计量点需安装相应计量设施)
斗口计量推荐采用固定式量水堰,也可采用便携式流量计巡测 的方法;井口或小型泵站口的计量推荐采用水表或 IC卡,也可取水量还应包括用Fra bibliotek非农业用水的取水量
取水口和取水量
利用取水工程从河流、水库、湖泊上取水的灌区取水口取水量,
可直接利用河湖开发治理普查的取水量成果。 利用电动机、柴油机等动力机械抽取地下水的灌溉水井取水量, 可直接利用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的取水量成果。 其余取水口则应建立灌区取水辅助台账表,记录逐次取水量。 有计量设施的取水口,准确记录各月取水量(包括水量、 流量、水位、取水时间等),并作为取水量统计的依据。 无计量设施的取水口,应记录各月取水时间、取水用电量 、灌溉面积等用于计算取水量的相关数据,综合分析计算各月 取水量。
灌 区 调 查 对 象 名 录 表
实
例
某县为一普通农业县,耕地面积为30万亩,有效灌溉面 积为25万亩。根据灌区统计资料,该县灌区用水调查对象的 初始名录详细资料见表1,该县灌区分布详见示意图1。 表1 某县灌区资料
项目 面积(万亩)
耕地面积
有效灌溉面积 跨县灌区G1 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 (灌溉面积≥1万亩) G2 G3 地表水,共15个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概
农业用水状况。
述
本次水利普查中农业用水调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国各地和各流域 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畜禽养殖用水两大部分。 用水数据均为2011年的实际数据。
工作流程
调查对象确定 (清查) 调查指标获取 调查表填报
(台账建设)
数据分析及汇总
调查表审核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农业用水
第一部分:农业灌溉用水
提
1 2 3 4 5
工作流程
纲
调查对象确定 调查指标获取 调查表填报 数据分析及汇总
1、工作流程
农业灌溉用水通过灌区用水调查获得。
灌区调查对象确定 调查指标获取 调查表填报
(台账建设)
(县级普查机构)
数据分析及汇总
调查表审核
(省、流域、中央普查机构) (县、地级市普查机构)
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
取水口和取水量
灌区取水量指灌区各取水口取用的水量,灌区的每个取水 口均需填写灌区取水辅助台账表。
按县境外水源渠系向该县境内输水的分水口 (以县界为取水口)水量统计。 从县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取 水量按其水源取水口的水量统计。
县外水 地表水 县内水 地下水
从地下水含水层提取的取水量均按井口出水 量统计。
实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灌区名称 G1 G2 G3 G4 G8 G15 G20 G23 G25 G26 G30 G36 G39 G40
跨县灌区
例
灌区类型
灌区调查对象选取结果
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灌溉面积≥1万亩) 地表水灌区,共3个
地下水灌区, 共4个
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
混合灌区,共4个
填报跨县灌区、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规模以下典型非跨县灌区的详细情 况,生成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Q302。
3、取用水指标的获取
确定为调查对象的灌区均需建立取用水台帐
(T301),记录各月的取用水量,以便获取灌区的
全年真实取用水量。
跨县灌区
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
采用抽水时间、水泵额定流量及用电量推求抽水量的方法;无
计量的斗口用水量可参照同期临近有计量的斗口用水量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