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作者:李艳丽丛成庆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9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学科。
对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学知识有着显著的作用。
小学语文对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小学时期的学生识字、阅读、培养兴趣的发展,还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改革,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额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语言小学语文语言的学习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对小学语文而言,是学生学好语文打好基础的关键。
小学语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少,较为简单,但对于现阶段小学生学习状态来说,语文阅读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较为枯燥无味,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语文阅读的热情、乐趣。
对待学习语文的态度更是不以为然,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教学新课改,探索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对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小学阶段对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加强。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提高其他學科的学习成绩虽然素质教育在不断发展,然而对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素质的高低,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首当其冲被教师所看重的。
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范围非常广泛,对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均有涉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因此当学习其他课程时,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帮助。
因为理科知识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并加以巩固。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文中的语言技巧,把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教材中生动形象的表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探究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探究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带领学生们体会语言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造成直接影响。
在新课改视角下,各个学科都增加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在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中存在的口语化和方言等问题,立足新课改要求,探究其语言的转变策略,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模仿能力;口语化引言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语文基础阶段的教育和教学中,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语调以及板书书写等,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会给小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给小学生们做好榜样。
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带领小学生们探究语言艺术。
新课改视角下,转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中存在的不足(一)教师教学语言偏向于口语化,甚至存在方言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是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的语言习惯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模仿教师的语言神情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偏向口语化以及存在你的方言问题,也会被小学生模仿。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规范使用教学用语,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严谨,偏向口语化的表述,这就会影响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影响小学生在演讲比赛或者意见表达当中的逻辑性等。
而有的老教师存在的方言问题,一时难以改正,部分年轻教师也因为是本地人,且长期浸润在方言环境中,也会不自觉地在课堂上使用方言。
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言规范的要求和教学,在课堂上不严格要求使用普通话,也会导致小学生普通话发音不标准,一旦形成定式就很难纠正。
(二)教师教学语言引导性不足,影响小学生对语言艺术的体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引导性不足,会影响小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强调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以下是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的几个主要特点:1.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表达、欣赏和创造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3. 提倡探究式学习新课标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驱动、项目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注重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写作、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5. 倡导个性化教学新课标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6. 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习渠道。
7. 注重跨学科教学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项目或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
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与作用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与作用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与作用论文【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语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作为课堂最基础手段的教师教学语言,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内容。
本文将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作用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特点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作用;特点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首先要接触的就是语文学科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因为语文学习不只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习其他课程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工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作用(一)是规范小学生语文应用的基础小学生刚刚开始正式的课堂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他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成果也是通过模仿获得。
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规范的教学语言的应用,是规范小学生语文应用的基础,教师要做好“有声的榜样”,通过自己对汉语灵活和优美的运用影响自己的学生,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长久发展。
(二)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新鲜事物的阶段,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有趣和生动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语言的特点,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不再枯燥无聊,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不只能够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将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养成,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新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新探【摘要】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首先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以上可见虽然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其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但是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偏向和误区。
如把语文课上成情节内容分析课一个是重在情节分析另一个是重在内容分析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讲授课或常识介绍课。
因此往往把语文课上成自然或思想品德等科目而没有涉及至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正确理解阅读教学的模糊性语文由于其学科特点带有很强的模糊性。
学生接触到的是呈实态的文字、图片等显性知识很容易刺激他们的情绪和直觉思维能力而这些都不可能用文字或图片等手段准确地表现出来他们的表现方式显得很模糊。
平时我们说得较多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什么是高兴每个学生都知道一个眼神一种动作就足以表现为什么非得让他说个为什么呢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模糊教学和新课标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谋而合。
但是这并不意味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这样模糊下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在和谐的情境中模糊感知课文内容仅仅只是起步而已。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学习语言的表现形式获得语言训练的效果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思维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审美能力。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使用人民版新一轮教材的时候刚开始很不适应。
因为教学的目标是渗透在课文中、课后练习中、单元积累中等需要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前认真钻研教材、用好教学参考资料、制定好教学目标。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是国内广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它在内容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本文将就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使用建议进行详细介绍。
一、特点1. 突出“情景化”教学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注重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孩子们熟悉的人物、事物、环境等为素材,让课文在生活场景中展开,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2. 强调“体验式”学习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体验、讨论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强调“个性化”发展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灵活应用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需求。
4. 推崇“整体化”教学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推崇整体化教学,强调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通过整合多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使用建议1.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景再现,将生活情景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观察、实验、体验和讨论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多进行思维性、创造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通过注重“情景化”教学、强调“体验式”学习、强调“个性化”发展和推崇“整体化”教学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一、简约明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简约明晰。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限,理解能力较弱,如果用过于复杂的语言表达,学生可能无法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简洁明晰,能够清晰地传递知识和信息。
教师要注意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式,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二、朴实生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朴实生动。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更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语言表达。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和情境来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讲究感受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讲究感受。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师要注重用细腻的语言表达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感受文字的力量和美丽,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四、注重启发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注重启发。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阶段特点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提问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情境导入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注重情境导入。
小学生是“活在当下”的,他们对当下的经历和生活情境更感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文本置于生活情境中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讲述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描述当下的事物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语文知识。
以上五个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特点。
通过运用这些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情操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讨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第一,语言生动形象。
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来给学生解释并讲解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课文中的文学形象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感受和体验文学形象的魅力,从而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第二,语言与生活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语言注重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言中感受美好情感的陶冶和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音、语调、情感等方式来表达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语言中感受到美好情感,增进对语文的喜爱和热爱。
比如在朗诵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褒贬来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和魅力。
第五,语言培养品格。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品格修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品格塑造、人格塑造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品格修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
比如在讲解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品格特点来启发学生对品格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品格对人生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通过这些特点的体现,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魅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小学生的言语经验很大程度上通过语文教师学会。
因此,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特点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通过改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语言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语言特点新探引言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他们是未来一个个奇迹的缔造者。
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对小学生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关爱从教育做起,搞好启蒙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位小学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的积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学语言要情感丰富“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小学教师要有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激起小学生的听课情绪,容易产生情绪共鸣,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活泼、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促使学生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语言要充满美感“人的语言的美感源于美的语言的刺激,有了丰富的美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的语言美感水平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和动机与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和动机有很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审美要求。
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要表现出最优秀的教学水平,就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美的特点,努力发现教学语言美的因素,对教学语言做出美的阐释,对教学语言进行美的示范并作审美品位的熏陶,将学生引入艺术化的境界中。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语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语言要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这就要在教学语言特点上做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一定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后将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1阅读中感受兴趣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在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快乐,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自由玩耍、十分淘气,刚刚来到学校,不能容易接受严肃、正规的教育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深入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深入探索作者:窦荣峰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8期摘;要:在学生生涯中,语文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语文中的语言教学特点,作为能够规范化、准确化学生语言运用的良好因素,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探索之后,对其规范性、趣味性、情感性等进行充分的发挥。
如此方能在其特性的良好发挥中,实现小学生对语文语言的良好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深入探索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主要就是为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关语言素养进行培养。
作为基础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对小学语文的良好学习,在其整个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而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又有对“小学语文是语文撰写者、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强调。
在这样的强调中,就需要教师对语文的语言特性进行充分地了解,并在对其特性给予重视的情况下,对其特性进行充分地发挥。
以此在促进其语言应用能力的增强下,实现对其语言素养的培养。
一、规范性由于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规范化的运用语言,规范化的形成语言习惯,因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其语言存在着相应的规范性。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正是培养其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对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对语文中语言的规范性进行充分的发挥。
在其特性发挥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自己要对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使用给予重视,并在同时,对自身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行发挥。
比如,平舌和卷舌,这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许多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时,皆存在读音不准或者过于口语化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当中,部分学生会将老师的师读成“si”,四十念成“shi shi”等,更甚至会将语言的音调读错。
如在使用平、扬、拐、去等四种声调时,就容易发生相应的错误。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分析与教学探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分析与教学探索作者:廖柳青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8年第08期【摘要】本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述教师应围绕“多认少写”,探索识字教学游戏化;围绕“多读少讲”,探索阅读教学主题化;围绕“多说少答”,探索口语教学语境化。
【关键词】部编教材教材特点多认少写多读少讲多说少答【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26-02相比传统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体系上有所不同(呈现的是双线组织结构),而且在识字、朗读与说话方面都有所突破。
教师在吃透教材、坚守语文正道的同时,更要以教材为起点,主动探索创新,丰实教材的厚度,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自部编教材实施以来,笔者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教学探索,现将体会概述如下。
一、围绕“多认少写”,探索识字教学游戏化识字是阅读的前提。
汉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研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先识字,后学拼音。
从数量来看,一年级的识字任务比传统教材减少250个。
教材中的识字原则除了兴趣方法外,就是提倡“多认少写”。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识字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要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积极拓展识字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游戏识字。
一方面其符合孩子天性,毕竟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的特有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其能够结合孩子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通过认、贴、传的方式玩识字卡,使游戏识字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资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入学时就会帮一年级学生购买与课文相配套的生字卡,并且通过初步调查了解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为以后实施教学奠定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一般先让同桌之间互认互读,遇到不认识的、读错的,可以同桌之间先纠正;而对于有难度的、学生都不认识的生字,则统一由教师帮助解决。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催化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语言上的问题,比如口吃、口齿不清、语速过快等等。
下面,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
一、语速过快教师语速过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讲解以及阅读故事时,教师快速的语速容易使学生跟不上,导致理解生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策:教师在课上应适当地减慢语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减慢语速,加重重点句子的语气,讲解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用词不当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学科知识对于讲课起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教师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楚,容易使学生认识和用词出现偏差。
对策: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并且要对某些含义或文化背景较为复杂的词汇进行解释。
在使用新的语言的时候,教师应该慎重考虑,尽可能避免过于复杂的词汇。
三、口齿不清在讲课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发音不准或者说话中间停顿,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困扰。
对策: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多练习通顺流畅的讲话技巧,适当增强音量和语调,提升自己的语音技巧和控制力。
此外,教师在讲解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PPT演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四、语法错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必须准确地掌握语言规范和语法知识,如果讲解中出现语法错误,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也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对策:教师在讲解之前要仔细地准备,尤其是在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授上,一定要仔细核对材料和内容。
如果在演讲过程中发生语法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纠正。
五、知识点表达不清在讲课中,教师知识点的表达不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讲解不清楚,容易导致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出现偏差,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们所处的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渴求,然而理解能力还相对有限。
小学语文阶段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而言会产生很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语言水平、个人素养及教学能力都会直接决定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程度。
如何通过有效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透过文字体会到背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探索与寻求的。
一、语言的趣味性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首先应当符合趣味性原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第一向导,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的教学语言过于生硬或者枯燥乏味,这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语言首先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与认识一篇文章往往是从题目开始,题目能够传达出的主旨与内涵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的分析可以采用趣味性的语言展开。
例如,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学生们已经逐渐开始接触到很多寓言故事,很多寓言的课题就是一个成语,也是文章的内涵所在,比如《狐假虎威》。
学习这则寓言时,在开始讲课前我会很仔细的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题目的意思,在学生还不了解这个成语的前提下我会开玩笑似的问同学们:为什么题目中会有一个“假”字呢,到底老虎的威力是假的还是狐狸的威力是假的呢?轻松和谐的和学生展开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了题目的含义,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学生在逐步解构文意的过程,在对题目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除了对于即将学到的寓言给予学生有效的知识铺垫外,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过程中通过适当启发能引发学生思考。
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很好的润滑剂,首先它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它加深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最重要的是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概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特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培养适当的语言特点。
并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轻快明朗的语言风格,严谨考究的表达。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会涉及到不同题材的课文,这一类课文都具備相同的特点,能够深入渗透到小学生的生活之中,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则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掌握,保证教学语言的转变,以此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主要特点2.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备典范性: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一般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生命源泉,所以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关键。
其中,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强调“为人师表”,“师表”的含义便是指典范性。
所以,为进一步发挥出教学语言的正面作用,需要采取典范性教学。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很多事物需要模仿学习,典范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则彰显的尤为重要。
从整体角度分析,典范性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语言的长远发展。
2.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教学的本质便是传播知识,传播科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在语文教学中涉及最多的便是词语、文章、阅读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对词语的含义以及语体有所了解,并准确的进行表达。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注意落花生是花生的别名,不可在教学过程中造成理论错误。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表达清楚含义,并且要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争取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知识,从而形成以少胜多的境界。
2.3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所谓生动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需要保证生动性,争取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一、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向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以及教学内容。
教学语言大体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口头语言,一部分是肢体语言。
通过这两种语言,教师向学生传达着知识,同时与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其中不乏高科技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方法,但是光有这些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熟练的掌握教学语言这一技巧,通过教学语言的艺术,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因为教学语言的作用在教学中是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代替的。
良好的教学语言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所以教师应当充分的提高自身能力,熟练地掌握好教学语言。
二、教学语言的特性(一)规范性。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坚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使用普通话。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需要规范的语言指导。
教师要充分的重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坚持使用普通话。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情感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说要保持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教学讲究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师在学校里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都应当保持语言上的情感性。
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课上更是要与学生进行情感性的对话,在语言中带有情感、关爱和鼓励,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三)优美性。
语文教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优美性。
因为优美性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只有通过追求优美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当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提高语文水平。
同时通过教师优美生动语言,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五个特点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语文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更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会识字、写字和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让他们掌握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语说能力,为今后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趣味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培养语文基础能力培养语文基础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基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石,也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基础能力是教师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培养语文基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让学生勇敢地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语文基础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特点.doc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特点【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都会从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等具体地现出来,对小学生语言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教育部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文语言的应用对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有引导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特点希望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是处于启蒙性的教学,小学生思维相较于高年级学生思维有很大的差别, 尤其对很多未知的抽象性事物很难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W教学过程屮教学语言的特点会更大程度的吸引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
小学生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模仿性,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丰厚的知识,还要具备鲜明有趣的表述能力,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美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于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有以下儿点。
一、小学语文语言教学中的规范性教师是小学生小学吋代接触吋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产生影响。
且小学生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无法分辨语言好坏的情况丁,就会全盘接受。
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一定要规范化,正确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最起码要具备基本的普通话教学称准。
在学生的起步阶段就要及时地教好学生的发音,在以后的学习阶段会减轻很多的困难。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屮最基本的要求是:语音、语法、逻辑、修辞的规范性,遣词造句、判断推理的有效性,定理概念的准确性,语境设置的合理性等都要力求准确严密,切忌把方言口头禅等不规范的语言带进课堂,会潜移默化的,并且注意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达到相铺相成的提高。
其中在小学启蒙阶段特别是要注意拼音和汉字的拼读和书写,汉字的书写要遵循一定的笔画顺序,汉字的字形意,老师都要给学生讲述清楚,这是教学最基本的手段,需要老师耐心以及细心。
必须要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好的熏陶,尽快学有所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摘要:由于小学生是刚刚步入义务教育的群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不仅能够具体、全面地体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还会对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能力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还缺乏语言的活力。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学生理解与使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艺术性地运用教学语言,对实现这一语文教学根本目的有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优美、准确地把握教学语言,对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启蒙性、示范性和指导作用。
一、科学性语文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明确和规范性上。
语言的明确和规范主要是指符合思维逻辑、词汇语法的准确、读音语调的标准等。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普通话的规范性都会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对象,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口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接受,要尽量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二、规范性巴金曾说:“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
”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本源。
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无形的模范、有声的行为,那么,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言语、有形的示范。
我们常讲“为人师表”,语文教学中的“师表”就是指教师口语的典范作用。
因此,为了使教学语言发挥正面模范作用,教师必须采用具有典范性的教学语言。
尤其是在小学这一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学生的学习基本依靠模仿进行,典范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它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能为今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摘要:小学生养成优秀的语文能力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教学对小学生能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进行语言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语言的魅力,具备优秀的语文能力。
本文从语文课堂上语言的规范性、可接受性、生动性和情感性以及艺术性探讨了语文教学中语言选择的特点。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母语的学习中感受到自己国家的文化。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措辞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小学生处在心智发展尚不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具有更深刻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语文教师在语言选择上应该符合规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言选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他们是智慧和能力的化身,在他们看来,教师是无所不能的。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教师的行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而教师的语言则会直接直观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选择规范化
的语言才能够成为小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模范,语言才能展现出其积极的示范效应,语文教学也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无论从智力上还是从心理发展上,小学生都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这时候语文教师的语言选用更应该注重规范性,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远远超过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就是对教师进行模仿。
语文教师语言的选用是否恰当一方面影响着语文课堂本身的教学质量,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都要慎重,给孩子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有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过关,把“吃饭”说成“呲饭”,“教室”念成“教史”;有的教师语言习惯不正确,“你先去吧”习惯说成“你去吧先”。
这些都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
学校要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语言规范性使用的教导,避免语文课堂上出现南腔北调的情况,力争做到语言发音准确,词汇选择恰当,语调平稳自然。
第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语言应该被学生所接受。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和他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这样孩子才能够接受教师的语文教学。
具体来讲,教师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应该倾向于那些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大多采取形象思考的方式,所以教师选择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直接浅显,于此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
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锻炼,当小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渐渐采取深刻、严谨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有关瀑布的语文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这样一段描述: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学生不过八九岁的年纪,看到过瀑布的肯定少之又少,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有难度,但是经过教师这样一番解说,小学生对瀑布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再开展教学就会顺利的多。
第三,语文教师选择的课堂语言应该生动活泼。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选取上应该注重生动活泼,这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必然要求。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通常都是活泼、形象的,教师应该仔细钻研、灵活应用。
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小学生充分体验到课文中展现的情境,让小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能够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绪。
教师生动的语言能够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艰涩的语句变得通透。
就拿“幽静”这个词举例来说,字典中这样解释:优雅安静,可是很多小学生也不是很理解优雅和安静的准确含义,这使得很多小学生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显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春天的夜晚、无人的小路、朦胧的月光,这样生动的描述可以让小学生理解到什么是幽静的本义,最终让小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学习的欲
望。
第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作用进行语文教学。
世界上最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感情,语文学习面对的恰恰是一篇篇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语言选择上的情感性,让处处蕴含情感的作品能够真正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在讲解豪气冲天的文章时,学生能够热血沸腾,在讲解欢快的作品时学生能够欢声笑语,那么教师在语言选取上就做到了情感渲染。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认真斟酌语言的选取,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中要表现得情绪能够有效融合,通过自己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震撼力量。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选取的语言应该给小学生美的感受。
让学生能够从自己选择的语言中去感受美、鉴赏美,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
教师在课堂上声音抑扬顿挫、语言优雅明快,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音的美妙;教师风趣幽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修辞和造句,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含义美;教师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对课文进行讲解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语境的美。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汉语的艺术美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利平,王仲森,范希运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孙菊如,陈春荣,谢云等.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谢登斌.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5] 廖克斌.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