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六喜六怕”的特点。
一、六喜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
3、喜安静: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
生活在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蚯蚓尽管呈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
最适宜温度为22℃~26℃。
5、喜带甜、酸味食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6、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
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二、六怕1、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趋向弱光。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声低,而且不能震动。
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怕水浸泡:蚯蚓尽管喜欢潮湿环境,但它们从不选择和栖息于被水淹没的土壤中。
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活力下降。
4、怕闷气:蚯蚓生活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怕农药:据调查,使用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6、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
当然,碱性大也不适宜蚯蚓生活。
三、特征1.蚯蚓没有眼睛,但整个身体能感觉明暗。
2.蚯蚓透过皮肤呼吸,蚯蚓怕太阳晒,愿意在地下的洞里。
3.蚯蚓被切成两半,仍能活下来,长成两条蚯蚓。
4.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但必要时也能自我受精生殖。
蚯蚓的生活习性知多少
蚯蚓的生活习性知多少养殖任何一种动物,都必须先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然后根据它的生活习性进行恰当的日常管理,就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不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盲目的饲养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益,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养殖之前,必须了解所养动物的生活习性,养殖蚯蚓也是一样。
由于蛆叫品种较多,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也略有差别,但是喜温、喜湿、喜暗、喜透气、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等是共同的特点。
蚯蚓大多喜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
若土壤表层或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则更适宜蛆酬的生长繁殖。
不同叫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一般多在10-25℃之间。
蚯蚓喜暗,在其体表口前叶有感光细胞,对光照很敏感,故除夜晚能到土壤表层觅食外,一般均在土壤表层下穿行,通常从下午6时至午夜活动较多。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在交配季节,那些在邻穴栖息的蛆蝴尚在凌晨就把身体的大部分露出穴外一两个小时,还有的例外就是患病的蛆卿,它们在昼间爬来爬去,并可能死于地表。
但也应注意的是并不是在地表爬来爬去的蚯蚓就是不健康的蚯蚓,我们通常可以在大雨过后某些地表面上见到蚯蚓。
正因为蚯蚓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它的身体形态结构与生话习性等方面必然会对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首先,头部因穴居生活而退化,虽然在身体的前端有肉质突起的口前叶,口前叶膨胀时能摄取食物,当它缩细变尖时又能挤压泥土和挖掘洞穴,但因终年在地下生活,不需要依靠视觉来寻觅食物,所以在口前叶上不具有视觉功能的眼睛而只有能感受光线强弱.戈具有视觉的一些细胞。
蚯蚓的运动器官是刚毛,也就是说它是依靠刚毛来活动的。
利川刚毛,它能把身体支撑在洞穴里,或在地面上蜿蜒前进或后退。
气刚毛从体壁的刚毛囊伸出时,体壁则固定附着;反之,运动时则刚已从体壁收回到刚毛囊内。
因此,若没有刚毛,蛆蝴的体壁不能完成收缩,其也无法前进或者后退。
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在每个体节与体节之间的背中央有一个小孔,叫背孔。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链接:蚯蚓的生活习性与作用
蚯蚓的生活习性与作用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生活习性喜和怕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
栖息地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
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蚯蚓是好气性的低等动物.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15℃~25℃,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的疏松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
食物蚯蚓夜晚出来活动觅食。
它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作物秸秆、禽畜粪、瓜果皮,造纸厂、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
特别喜欢吃甜食,比如腐烂的水果,亦爱吃酸料,但不爱吃苦料和有单宁味的料,盐料对它有毒害作用。
作用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高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
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
疏送土壤、净化环境蚯蚓是耕耘土壤的“大力士”,通过它的活动,使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增强,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蚯蚓食性很广,许多污染环境的有机物质,都可作为它的食料,故用它来处理有机废物,净化环境.好饲料蚯蚓还具有繁殖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特点,所以养殖蚯蚓也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的一条有效途径。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
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一、蚯蚓的生活习性1、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
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养殖方法1、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养殖方式: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蚯蚓的生活习性介绍
蚯蚓的生活习性介绍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摄氏度,0~5摄氏度进入休眠状态,0摄氏度以下死亡,最适宜温度为l5~25摄氏度,40摄氏度以上死亡。
蚯蚓卵最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0~27摄氏度。
以上温度均指的是基料温度,如空气温度为0摄氏度时,基料温度在l2摄氏度左右,而空气温度为38摄氏度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摄氏度,这是因为基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处理基料一般有通风干燥和发酵两种方法,以发酵法处理基料效果最好。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的身体必须保持湿润,一般基料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虽然,蚯蚓对不同的湿度条件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会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会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来减少水分消耗,但这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经济效益。
蚯蚓是雌雄同体,交配一次繁育终生,无疫病,繁殖率极高,寿命1~3年。
蚯蚓卵经l8~2l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l天产一个卵。
头3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
l00天后蚯蚓生长减慢,因此,90~l00天时收获蚯蚓效益最高。
预防蚯蚓传播疾病的措施,一是养蚯蚓一定要经过检疫,凡有寄生虫卵、包囊或幼虫的要立即处理掉,切不可留作种用繁殖。
二是喂养蚯蚓,严禁用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做饲料。
三是蚯蚓的虫卵、包囊、囊蚴怕高温,因此,饲喂畜禽时,一定要彻底加热,决不能生喂。
即使是死蚯蚓,体内的虫卵并未死,所以一定要加热。
四是一旦在畜禽中发现有上述疾病时,须立即严格隔离,严防扩散。
五是对畜禽要定时进行检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一种常见的脊椎动物,也是土地上常见的生物之一。
它们属于蚓科动物,以其身体柔软、肌肉发达、耐寒耐热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蚯蚓的生活习性。
一、栖息环境蚯蚓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栖息地为土壤中,它们一般生活在草场、菜地、果园、树林、开阔地和沿海地区的河流和海岸线等生境中。
由于它们只吃有机物和细菌,所以它们只会生活在环境中有足够的有机物和细菌的地方,这也就是蚯蚓栖息的原因。
二、食物来源蚯蚓是属于草食性生物,它们主食是土壤中的有机物、落叶、草等植物碎屑和落叶等,这些植物碎屑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后,变成了肥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此外,蚯蚓还吃些蚯蚓饲料,比如面包渣、苹果皮等,因为这些东西多汁,更容易让它们保持足够的水分。
三、生命周期蚯蚓的寿命可以达到三到四年,但平均寿命在一年半左右,这与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食物来源有关。
蚯蚓通常在春季产卵,卵儿发育后在土壤中孵化,成为蚯蚓幼虫。
幼虫有三年的生长周期,成年蚯蚓个体巨大并形成繁殖群体,同一地区的蚯蚓数量多数超过千万。
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一些蚯蚓会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持生命的温度。
四、生活方式由于它们身体柔软、肌肉发达,所以蚯蚓可以轻松地穿过香蕉皮、获得食物和栖息。
同时,蚯蚓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能力,在土壤中挖掘出不同形状和深度的通道,为气体和液体提供通道。
这些通道还能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使其有利于植物生长。
五、对环境的作用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体内有很多内外共生微生物,将落叶、草根等食物入口后,通过胃肠道内的酶和肠道微生物进行分解,同时寄生在蚯蚓体表的一些微生物也对土壤的气体、水分及营养元素的转化和固定发挥重要作用。
蚯蚓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得到合理利用,并减少环境中腐败物和毒素的积累,从而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蚯蚓是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十分重要。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爱护这些小生物,保护自然环境。
蚯蚓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由于蚯蚓品种较多,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也略有差别,但是喜温、喜湿、喜暗、喜透气、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却是共同的它可分泌含有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液1、喜温怕冷热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
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
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 —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
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
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5、喜静怕震性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
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
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
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 怕闷气: 蚯蚓生活时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
7.怕酸碱: 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
当然,•不同种类对环境酸碱度忍耐限度不同。
八毛枝蚓、爱胜双胸蚓为耐酸种。
可在PH 3.7-4.7之间生活。
背暗异唇蚓、绿色异唇蚓、红色爱胜蚓则不耐酸,最适PH为5.0-7.0。
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常常可以在土里看到,它身体非常的柔软,而且两头都是看不见的嘴巴,如此奇特的蚯蚓,不经让人好奇它以什么为食,能吃什么东西?那么蚯蚓吃什么食物 1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蚯蚓吃什么食物 1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味觉敏锐,喜欢甜食和酸的东西。
它主要以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为食。
蚯蚓每天的食量相当于其自身重量。
蚯蚓的消化道分为口、口、喉、食道、砂囊、胃、肠、肛门等部分。
大约一半的食物以粪便的形式通过消化道。
蚯蚓的生长习性
1、喜温暖
蚯蚓喜欢比较高的温度,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7℃,它在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
2、喜阴暗
蚯蚓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主要生活在泥洞中,晚上才外出活动,所以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3、喜潮湿
蚯蚓用皮肤呼吸,所以它们的身体必须保持湿润。
通常,它们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和有机的土壤中,特别是肥沃的花园、菜园、耕地、沟渠、河流、池塘、排水沟、垃圾堆和食堂附近的水箱下。
除了金属、塑料、玻璃和橡胶,蚯蚓几乎什么都吃。
他们最喜欢吃腐烂在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尸体。
养蚯蚓的时候,可以在土里放一些果皮和猪血。
避免放盐、二锅头、汽油等对蚯蚓有害的东西。
蚯蚓的资料
蚯蚓一、外貌特征:体长约60mm-120mm,体重约0.7-4克。
最大的有1.5kg。
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
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
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二、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
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
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等。
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辣椒等。
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
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三、对人类的贡献: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
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面。
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
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活蚯蚓容易传播疾病,对猪可传播绦虫病和气喘病。
对禽类可传播气管交合线虫病、环形毛细线虫病、异次线虫病和楔形变带绦虫病。
蚯蚓是分解者,对于人类来说,它可以分解掉人类生产的有机垃圾,使其变成无机物,供植物等利用。
蚯蚓钻进泥土里一年级形容词
蚯蚓钻进泥土里一年级形容词
摘要: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1.蚯蚓的生活环境
2.蚯蚓的生活习性
二、蚯蚓钻进泥土的原因
1.蚯蚓的生活习性对泥土的需求
2.泥土对蚯蚓生活的重要性
三、一年级形容词对蚯蚓的描述
1.形容词“钻进”的生动形象
2.形容词对蚯蚓生活习性的表现
正文:
蚯蚓是一种生活在泥土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蚯蚓钻进泥土的行为是它们生活习性的自然表现,因为泥土对蚯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蚯蚓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吞食泥土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碎屑来获取能量。
同时,蚯蚓在吞食泥土的过程中,也会将泥土中的氧气吸入体内,通过体壁进行呼吸。
因此,蚯蚓对泥土有着极高的依赖性。
当我们在一年级课本中看到“蚯蚓钻进泥土”这个形容词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形容词非常生动和形象。
它准确地描绘了蚯蚓在生活中的行为特点,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蚯蚓是如何在泥土中生活的。
这个形容词也反映了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喜欢钻进泥土,是因为它们需要在泥土中寻找食物和保持体壁的湿润。
这种生活习性使得蚯蚓能够在泥土中顺利地生活,同时也为它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总之,蚯蚓钻进泥土是一种生动的生活行为,这个行为反映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泥土的依赖。
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哪些?概述:蚯蚓虽然很多,但适应人工养殖且有综合经济价值的品种极少。
具有一定养殖价值的优良品种有爱胜蚓属的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日本引进)、北星二号及环毛蚓属的如威廉环毛蚓、白颈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参环毛蚓等。
蚯蚓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但不同种的蚯蚓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1.湿度蚯蚓体内含水量70%一80%,平日靠分泌其体液保持平衡,因此,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湿度适应范围为30%一80%。
如威廉环毛蚓(青蚯蚓)适宜湿度为30%一45%;爱胜蚓属(红蚯蚓)则适宜于50%一80%的湿度。
蚯蚓这种习性使它处于穴居和窝居状态。
高湿度或低湿度环境均不利于它正常生存。
湿度低于极限,则蚯蚓便会脱水而极度萎缩呈半休眠状或即死亡。
反之,也会随气温的上升而死亡。
2.温度蚯蚓属变温动物,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
当气温下降至10C时,蚯蚓开始停食;降至4℃时就进入冬℃以下就会冻结或死亡。
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人地下穴居越冬;而小型蚯蚓多数为群体聚集、结团于暖土处越冬。
待次年气温上升至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
体弱、萎缩的蚯蚓,成活率很低,很难活过开春。
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也受到抑制,很快萎缩,体色变深,并钻人深土中不动。
当温度高达35℃以上,便完全停食进入休眠状态,蚓体完全萎缩,感觉极为迟钝。
一旦气温下降,即能恢复原状。
温度以20—25C为**。
3.食性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可谓荤素不拒。
蚯蚓的植物性饲料来源极为丰富。
人工养殖时,农村中几乎都用废物喂给。
蚯蚓的饲料来源有多种畜禽粪、厩肥、青草、水草、稻草等,以及树叶、废菜叶、烂爪果、糟渣、沼渣、废纸浆等。
还有动物性饲料,它对蚯蚓的增重、繁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如屠宰后下脚料及污水、食堂饭馆荤素下脚等是蚯蚓喜欢的饲料来源。
蚯蚓酷爱吞食已软化和酶解的营养料,如发酵的槽水、沼渣、厩肥等,也吞食一定量的砂粒、煤渣、无机硬物,以助消化。
有关蚯蚓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蚯蚓的知识点总结蚯蚓的形态特征蚯蚓身体柔软,通体呈淡红色或淡褐色,长约5-10厘米。
身体呈长圆形,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上有一对前后呼吸孔。
蚯蚓的头部较小,有一对触角和一对较小的眼睛,咽部发达。
蚯蚓的身体中空,内壁和外壁之间有泡沫状的组织。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主要在土壤中生活,它们喜欢潮湿、排水性好、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环境。
蚯蚓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常常隐蔽于土中或地下深处。
它们会在土壤表层做成洞道,并通过蠕动的方式不断改善土壤结构。
蚯蚓还会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吞食和消化吸收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并排放出经过消化吸收的排泄物,俗称“蚯蚓宝”。
蚯蚓的繁殖方式蚯蚓的繁殖方式是卵生,一般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交配繁殖。
蚯蚓交配时,雄蚯蚓会从体内排出精子,然后用雌蚯蚓分泌的粘液贴附在雌蚯蚓的体表上,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进行交配。
交配成功后,雌蚯蚓会在土壤中产卵,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孵化出来的幼虫会通过一系列的蜕皮过程逐渐长大成年蚯蚓。
蚯蚓的生态作用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生态物种,它们在土壤中起着多种作用,主要包括:1. 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
蚯蚓在土壤中开设的洞道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和水分渗透性,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分解有机物质。
蚯蚓通过吞食和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腐殖质,并排放出经过消化吸收的排泄物,促进土壤的有机质循环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 提高土壤肥力。
蚯蚓排放的排泄物含有丰富的养分,经过降解后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4. 促进植物生长。
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蚯蚓在土壤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应用由于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它们在土壤保护和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在土壤修复中引入蚯蚓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加快土壤的自然修复过程。
蚯蚓的习性
蚯蚓的习性蚯蚓是生活在土壤里的一种软体动物,约有两万余种,大部分生活在淡水和陆地上,仅有一千多种能适应潮湿的土壤。
由于它们经常钻进土里,不易发现,所以称为“地龙”。
这种动物既没有耳朵,也没有眼睛,身体呈圆柱形,外面有一层角质的“盔甲”。
蚯蚓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土壤里打洞。
晚上则会出来,喜欢吃一些腐烂的东西。
蚯蚓是环节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类,在繁殖季节,它们从冬眠中醒来后,先长出新芽,然后才逐渐长成新的身体,其个体增加的速度非常快,最快的一天能增长1倍,当体长达到最大限度时,体内会发生自溶现象,就是说身体中的细胞被消化了,剩下的只是空空的躯壳,这样它又可以繁殖后代了。
而且它在地下可以分泌出一种酸性很强的黏液,在出土时起润滑作用,防止周围的土壤颗粒黏结在一起,并能够保护体内的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
蚯蚓喜欢吃一些肥沃的有机物,如死去的植物,腐烂的落叶,粪便等,同时也吃一些肉食性的小昆虫。
有些蚯蚓生活在污水沟里,专门吸食人或牲畜的血,对人畜危害很大,因此人们往往用农药把蚯蚓毒死。
蚯蚓对人体的贡献也很大,它可以作为药材,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
在中国,到处都可以看见蚯蚓,但在世界各地的土壤里却找不到它们。
原来蚯蚓是世界性的入侵物种,早在19世纪时,就有日本人把蚯蚓引进日本,然后作为食物而大量繁殖,随后向全球扩散,使得土壤中的蚯蚓越来越多。
蚯蚓不断繁殖,会使土壤中的氧气越来越少,这样许多植物就会慢慢枯萎。
因此,科学家提倡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用中国特有的黑土地,将所有的蚯蚓都灭绝。
因此,人类必须立刻采取措施,阻止蚯蚓的蔓延。
在德国,他们成立了一个灭绝蚯蚓协会,人们对于当地的蚯蚓都无计可施,一些蚯蚓还可以顺着下水道爬进千家万户,美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禁止销售使用含有灭绝蚯蚓成份的饲料和肥料,任何一位饲养员要想成为合格的饲养员,首先必须拿到灭绝蚯蚓的证书。
虽然一些人做了努力,但是目前仍然不能彻底的控制住蚯蚓的蔓延,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蚯蚓至少有两万多种,我国有2000多种,已知的生活环境有30多种,尽管数量十分惊人,但还没有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蚯蚓的生活习性有何特点
蚯蚓的生活习性有何特点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那蚯蚓的生活习性有何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蚯蚓的生活习性,希望能帮到你。
蚯蚓的生活习性1、繁殖特性蚯蚓一般4~6月龄性成熟,性成熟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一般在夜间进行。
交配时,两条蚯蚓前后倒置,腹面相贴,相互把精子放入对方的受精囊内,同时卵子从蚯蚓的雌孔中排出,与受精囊内的异体精子结合。
受精卵排到蚓茧内孵化,孵化时间长短与种类和温度有关,从10多天到1个多月不等。
一年可产卵3~4次,适宜繁殖温度为15~27℃,每年的3~7月份和9~11月份是蚯蚓繁殖盛季。
2、喜温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其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显著,环境温度不仅直接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又对其他生活条件影响较大,从而又间接影响蚯蚓的生长。
蚯蚓的生存温度为0~40℃,其中在0~5℃休眠,生长适温范围在8~30℃之间,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15~27℃,32℃以上停止生长。
因种类不同有一定的差异。
3、喜湿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因没有特化的呼吸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要先溶解于体表的水中,再通过扩散作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相反的过程排入空气中,因此身体必须保持湿润才能正常呼吸。
如果蚯蚓的身体干燥,很快就因为不能正常呼吸而窒息死亡。
但湿度过大,对蚯蚓的呼吸不利,被水浸泡或淹没的土壤中的蚯蚓常逃逸。
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范围为10%~70%,适宜湿度是60%~70%。
种类不同,对湿度的要求有—定的差异。
4、穴居性蚯蚓终生生活在地下,一般栖息在深度为10~20厘米的土中。
喜欢潮湿、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特别是肥沃的庭院、菜园及农村猪舍、牛舍附近的垃圾堆、石块下等处。
昆虫记蚯蚓主要内容概括
昆虫记蚯蚓主要内容概括摘要:1.蚯蚓的生物学特点2.蚯蚓的生活习性3.蚯蚓对土壤环境的贡献4.蚯蚓的养殖与应用正文:一、蚯蚓的生物学特点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亚门,蚓纲。
身体呈长圆柱形,由100多个相似的体节组成。
蚯蚓的体色通常为暗褐色,背面稍显隆起,腹面较为平坦。
蚯蚓的头部较小,前端有一个分节的环带,负责感知周围环境。
蚯蚓的视力较弱,主要依靠触觉和味觉来感知外部世界。
二、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一种典型的土壤生物,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它们白天在土壤中挖洞、觅食,夜间出来活动。
蚯蚓以植物枯叶、腐烂的植物根茎等有机物为食,每天摄取的食物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
蚯蚓的消化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分解纤维素,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营养。
三、蚯蚓对土壤环境的贡献蚯蚓在土壤中生活,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蚯蚓在挖洞过程中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其次,蚯蚓排泄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能增加土壤肥力。
据统计,一条蚯蚓一天能消化100多克的有机物,排泄出相当于自身重量一半的粪便。
最后,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有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蚯蚓的养殖与应用蚯蚓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因为它们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对饲养环境要求较低。
养殖蚯蚓的方法有多种,如容器养殖、床式养殖、堆肥养殖等。
养殖蚯蚓不仅可以作为宠物观赏,还可以作为钓鱼饵料、生物肥生产线等。
此外,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于生产保健品和药品。
总之,蚯蚓作为一种独特的土壤生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引人注目。
蚯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角色以及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一、蚯蚓的生存环境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们对于土壤的湿度要求较高。
在干旱的时候,蚯蚓会深入土壤中寻找湿润的地方。
同时,蚯蚓喜欢草地、田地等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这对于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二、蚯蚓的觅食习性蚯蚓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通过摄食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存。
蚯蚓主要通过吞噬土壤来获取养分,它们会将土壤与有机物质混合消化后释放出的富含营养的排泄物称为蚯蚓粪。
这种蚯蚓粪富含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养分,对于土壤的肥力提升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1. 推土行为:蚯蚓的推土行为被认为是它们生活中最显著的行为之一。
蚯蚓通过身体的蠕动和肌肉的收缩来推动土壤,创造通风孔、疏松土壤,提供氧气和水分的进入。
这种推土行为对土壤的结构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
2. 通风行为:蚯蚓利用其特殊的通风管道和气孔结构,将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并吸入新鲜的氧气。
这种通风行为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氧气水平,有助于维持土壤的正常呼吸和微生物的生存。
3. 回防行为:当蚯蚓感到危险时,它们会快速地将身体向后拉,使自己离开威胁的位置。
这种回防行为可以帮助蚯蚓避免受到捕食者的袭击,增加自身的存活几率。
四、蚯蚓的繁殖生活蚯蚓是雌雄同体,为了繁殖后代,它们需要进行交配。
蚯蚓交配通常会发生在湿润的土壤中。
交配后,蚯蚓会产卵,卵会孵化出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幼虫逐渐成长为成虫。
蚯蚓的繁殖过程对于保持蚯蚓种群的稳定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蚯蚓与环境的关系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调解者和养分循环者,它们对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物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在农业生产中,蚯蚓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的制作过程中。
蚯蚓生活习性
蚯蚓生活习性
蚯蚓是地球上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
态作用。
蚯蚓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蚯蚓是土壤中的好帮手。
它们通过不断地蠕动和挖掘,改善了土壤的通
气性和排水性,使土壤更加肥沃。
蚯蚓还会吃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成为了土壤中的有机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
其次,蚯蚓是一种夜行动物。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土壤深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在白天看到蚯蚓的原因。
它们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在雨后或者湿润的夜晚,蚯蚓会更加活跃。
此外,蚯蚓是一种“无声”的动物。
它们没有嘴巴,也没有声音,所以在土壤
中生活并不会给人类带来麻烦。
蚯蚓通过土壤中的细小颗粒和有机物质来获取养分,用它们的细小的触须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最后,蚯蚓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动物。
一般来说,蚯蚓的寿命在3-5年左右,甚
至有些品种的蚯蚓可以活到10年以上。
它们的寿命虽然不长,但在土壤中的作用
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蚯蚓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生活完全
不同,但却在土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小小的生物,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蚯蚓的知识
蚯蚓的知识蚯蚓是一种生活在泥土中的节肢动物,也被称为“地蚯蚓”或“土壤蚯蚓”。
它们被广泛用于堆肥和造土壤,以及作为钓鱼饵料。
本文将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营养需求和其对环境的作用。
一、生活习性蚯蚓主要生活在泥土中,它们通过挖掘并消化土壤来获取营养。
它们的体形呈长条状,通常有许多环,其中一些环称为“紧身环”,这些环帮助它们在泥土中前进。
蚯蚓不耐光,通常会活动在夜间或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在泥土中寻找遮蔽物。
蚯蚓的身体内部由一些叫做“肠节”的圆形管道组成,这些管道运输泥土和营养物质到食道和胃部消化。
它们的胃部由钙质和蛋白质构成,而且能够将土壤中的颗粒过滤,将有机物质消化并分泌成腐殖质,这种物质对土壤特别重要。
二、生长特点蚯蚓生长迅速,从幼虫到成熟蚯蚓约需3至4个月左右,不同品种的蚯蚓的生长期略有不同。
蚯蚓的生长环境要求潮湿和充足的氧气,这也是它们在泥土中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
蚯蚓是一种非常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在不良条件下生存,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蚯蚓能在土壤中生存多年,并通过分泌一定量的黏液和蛋白来保持身体表面光滑,以减少与泥土的摩擦。
三、营养需求蚯蚓的主要食物是泥土,它们通过摄取泥土中的有机物质来获取营养,包括油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此外,它们还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氧气,所以最好在饲养时提供足够的水分和通风。
四、环境作用蚯蚓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们通过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挖掘和消化,将其转化为腐殖质和种子,这些物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其次,它们在挖掘土壤时会带来通风和排水作用,帮助土壤中的气体流通和排走多余的水分。
此外,它们的排泄物也可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素。
总之,蚯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对环境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并加大对它们的研究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的生活习性
所在学校:钢城八小指导老师:金勇老师研究学生:匡骏杰
获得途径
1 百度搜查
2 阅读相关书籍
3 问大人或老师
研究项目
1 蚯蚓为什么有再生能力?
2 蚯蚓喜欢吃什么?
3 为什么下雨时蚯蚓都跑出来?
4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5 蚯蚓有眼睛吗?
6 蚯蚓没头没嘴怎么吃东西?
7 蚯蚓怕水浸泡吗?
8 蚯蚓怕光吗?
9 适合饲养蚯蚓的温度是多少?
相关解答
蚯蚓为什么有再生能力
解答:蚯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身体被切断以后,在断掉的地方会生出好似胚胎的组织,很快将失去的部分补偿好,长成一条新的蚯蚓。
再生能力强的是切断蚯蚓前端五节到八节的地方,如果把蚯蚓九节以上的地方切断,再生能力就很慢,生殖器官也不能恢复。
如将蚯蚓的第十五节以后切断,就不能再生出头部,只会长出一个缺脑袋的尾状体,成为一条两个尾巴的变态蚯蚓。
蚯蚓喜欢吃什么
解答:将泥土堆放在一边或直接将其吞下作为食物。
蚯蚓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掘出洞穴。
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带到土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粪的形式将其排泄出来。
蚯蚓也会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为食......
为什么下雨时蚯蚓都跑出来
解答:当下雨时,雨水会渗到土壤里,从而占据了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挤走了空隙间原有的空气,蚯蚓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在土壤里不能得到充足的空气,所以爬到地表来呼吸。
但是雨停以后,蚯蚓很容易死亡,体壁上的水分蒸发这是因为它的体壁上的水分蒸发,无法维持湿润而造成窒息而死。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解答: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并且富含有机和无机物的土壤中。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能,蚯蚓的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在亿万年的进化中逐渐演变积累起来的,同样是对环境的适应。
其主要好处是易于获取食物和躲避天敌等。
喜欢潮湿没有光线的土壤里不过还是因为要躲避自己的天敌
蚯蚓有眼睛吗
解答: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的。
蚯蚓的感觉器官不发达,作壁上的小突起为体表感觉乳突,有触觉功能;
口腔感觉器分布在口腔内,有味觉和嗅觉功能;
光感受器广布于体表,口前叶及体前几节较多,腹面无,可辨别光的强弱,有避强光趋弱光反应。
与其他许多生活在地底及洞穴里的生物一样,蚯蚓没有眼睛。
但它有很发达的感光器官。
此外,当蚯蚓在地下打洞时,身体四周的小细毛能感知震动和周围的情况。
所以,眼睛对蚯蚓来说非但没有帮助,还是一种累赘
蚯蚓常年生活在黑暗的地下,眼睛的功能已经退化了。
蚯蚓没头没嘴怎么吃东西
解答: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在它的身体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等方面必然会对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首先,头部因穴居生活而退化,虽然在身体的前端有肉质突起的口前叶,在口前叶膨胀时能摄取食物,•当它缩细变尖时又能挤压泥土和挖掘洞穴,但因终年在地下生活,并不依靠视觉来寻觅食物,所以在口前叶上不具有视觉功能的眼睛而只有能感受光线强弱或具有视觉的一些细胞。
蚯蚓的运动器官是刚毛,也就是说它是依靠刚毛来活动的。
利用刚毛,它能把身体支撑在洞穴里,或在地面上蜿蜒前进或后退。
蚯蚓怕水浸泡吗
解答:蚯蚓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氧溶在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由血浆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输送到体内名部分。
蚯蚓的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呼吸作用。
有人认为蚯蚓也能在水中进行呼吸或行泛氧呼吸。
虽然如此,长时间呆在水里也是不行的。
蚯蚓怕光吗
解答:蚯蚓体内含水量很高,而它又缺乏保水机制,如果暴露在阳光下就会干死,而且蚯蚓是用皮肤呼吸的,而它的皮肤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失水就会窒息。
蚯蚓暴露在光下还容易被
鸟类等捕食。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它体表的细胞有感光能力。
所以它可以感知光照。
适合饲养蚯蚓的温度是多少
解答: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