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1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有时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如: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简单家务等所能及的事情。
2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同中班、小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如:让孩子参与指定周末出游计划等等。
3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以大脑额叶逐渐发展和神经纤维髓鞘化接近完成为标志,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幼儿成熟许多。与此相对应,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等。与规则意识提高相通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坚持性普遍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带孩子活动的时候可以提一些要求,如到一些公共场合要安静,服从一定的纪律等等。
4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带孩子进行活动的时候活动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不要敷衍了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5—6岁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按时送孩子来园,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也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
6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了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这就要求我们带孩子进行一些比较深入和持久的活动,而不是一会一换。如在陪孩子游戏时,可以安排一些半天或一天能够完成的内容。
综上所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一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有一定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与同伴之间相互合作、愿意向同伴学习。这是他们进入小学必须
适应的。另一方面他们仍处于幼儿阶段,思维中具体形象性思维还占主导地位,学习过程需要与具体活动相伴随。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又必须是活动化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也就成为了大班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
了解了孩子们的这些年龄特点,希望对您在关注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上会有所帮助!
教法有直观,演示,示范,讲解,讲述,情景表演,实验,操作,练习,范例,谈话,欣赏,游戏,表演,观察,等等好多种方法!学法有渗透式指导法,对比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迁移式指导法,领悟式指导法等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
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注意
暗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暗示的内容必须具体,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能产生教师预期的效果。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影响。
5.发现法
发现法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幼儿园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