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图
三甲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进一步系统规范“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规范、高效的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 绿色通道的范围1.1心衰、呼衰、肾衰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多发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需立即抢救以挽救生命的急危重患者;1.2无家属陪同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但须急诊处理的患者;1.5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2 绿色通道的措施2.1危重患者按病情的急缓、重轻享受优先服务,实行“先抢救、后付费”的原则。
“绿色通道”患者原则上应在急诊室就地安置抢救,需转入住院时,上班时间由医务科审批,非上班时间由医院总值班核实审批。
我院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确保患者顺利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承担转送患者的任务。
2.2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送抢救室抢救;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入抢救室先进行抢救;对于外伤后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达清创室,并通知外科医师前来处置。
然后再由家属或陪人补办挂号手续并缴纳有关医疗费用。
2.3医护人员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应遵循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进行急诊处置。
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患者由急诊护士在患者的检查申请单、检验申请单及急诊处方的右上角加盖“应急专用章”。
院内运送通道、急诊药房、收费处、医技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等各部门对该伤病员的检查与处理给予绝对优先。
该伤病员不论是否交费,一律先给予挽救生命的诊疗措施。
检查、转诊、住院和手术由本院医务人员陪送。
2.4在抢救过程中,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患者的病情需要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到位。
医院应急预案的应急值班制度
医院应急预案的应急值班制度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值班制度,对于提高医院的抗灾能力和救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建立完善的医院应急预案的应急值班制度,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序快速地组织医疗救援工作,保障医院内部和外部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三、范围该应急值班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
四、具体内容1. 应急值班人员的设置• 由医院领导确定应急值班人员名单,根据不同的应急事件设置相应的应急值班人员,包括院长、副院长、护士长、值班医生等。
2. 应急值班时间安排• 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应急值班轮班制度,确保每个时段都有专人值班,并安排值班人员进行专门的应急值班培训。
3. 应急值班工作内容• 分析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对医院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组织实施。
• 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医疗资源调度情况和救治进展,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 对医疗救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4. 应急值班工作要求• 应急值班人员需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对突发事件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
• 对应急值班人员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流程说明,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治和处置工作。
五、应急值班制度的评估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应急值班制度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对值班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以保证医院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不断提升。
根据以上内容,制定医院应急预案的应急值班制度,有助于医院在突发事件中提高抗灾能力,保障医院和患者的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做好灾后救助工作。
特殊应用场合1. 自然灾害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预案需要加强以下条款:• 建立通信联系渠道,与外界沟通及时的灾害情况和医院的救援情况。
• 紧急启用医生值班室,展开应急救助和抢救工作。
• 做好患者安置和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医院正常运转及患者的营养和生命需求。
急诊小讲课ppt课件
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它为急性疾病和伤害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挽救生命,减轻痛 苦,并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急诊医学的历史和发展
急诊医学的历史
急诊医学起源于二战后期的美国,当时由于战争和灾害的频 发,大量伤员和急性疾病患者需要迅速得到救治。随着时间 的推移,急诊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的发展
近年来,急诊医学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级医院纷 纷建立急诊科,培养专业急诊医生,并不断完善急诊相关设 备和流程。同时,急诊医学与其他医学专业的交叉融合也进 一步推动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急诊医学的主要任务和挑战
急诊医学的主要任务
急诊医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提供24小时的急症诊疗服务;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为其他专科提供紧急会诊和协助; 进行灾难应对和大规模伤亡事件的处理;开展急诊医疗研究和教育等。
质量评估
急诊医疗团队需要定期评估自己 的工作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还需要接受医院的质量管 理和监督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安全管理
急诊医疗团队需要注重患者安全 ,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医疗事故和 差错的发生。例如,制定严格的 操作规程和标准,使用安全的药 物和设备等。
持续改进
药剂师
负责配药和药品管理,协助医 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供药 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技术支持人员
负责维护急诊科的各种设备和 仪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及时
维修。
急诊医疗团队协作与沟通
团队协作
急诊医疗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患者的救治和治疗任务。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 的沟通和协作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
信息共享
医院应急预案医疗抢救协调
医院应急预案医疗抢救协调医疗抢救协调是医院应急预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医疗资源,确保受灾者能够尽快得到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人数。
本预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医院应急预案中医疗抢救协调的程序和要求,提高医疗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受到及时、专业、系统化的医疗救治。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部的医疗抢救协调工作,包括救治部门、药房、检验室、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床位管理、患者安排、病历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主要内容突发事件处理流程1.发生突发事件后,医院应急处置中心应立即启动响应预案,同时成立医疗抢救协调小组,由医院领导亲自指挥,确保医疗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医疗抢救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医院各部门的医疗资源,确定协调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员,并在短时间内将资源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3.协调小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和完善协调工作的方案和实施步骤,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序、高效、科学。
4.在突发事件救援过程中,协调小组应随时向医院领导报告工作进展,以及向应急处置中心汇报医疗抢救工作的进展情况和资源调配情况,确保信息沟通的畅通和准确。
医疗资源调配流程1.医疗抢救协调小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医疗资源调配措施,尽可能使医疗救治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2.在资源调配过程中,协调小组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要,优先调配急救药品、救护设备、专业医护人员等关键资源,保障救治人员和设施的安全、稳定。
3.医疗抢救协调小组应严格控制医疗资源的使用,尽可能长时间运用已有资源,避免浪费。
同时做好患者的后续处置和关注工作,最大限度地缓解医院资源压力,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抢救协调流程1.协调小组应负责指挥和协调急救、救护车、手术室、病房等多个医疗部门参与医疗救援工作,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受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工特殊应用场合:1.大规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针对此场合应增加以下条款:–增加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联络与配合条款,确保医院与地方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灾害;–加强医院内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以应对人员调度和医疗资源调配的需求;–在抢救协调流程中,加入对外协助医疗队伍的引入和管理条款,以支援医院的抢救工作。
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
救援医学
救援医学是立足于医院外社会大环境下的一项 医学科学性很强, 医学科学性很强, 但同时又是学科交叉很广的应用 科学。实施现代医疗救援,特别在意外灾害、 科学。实施现代医疗救援, 特别在意外灾害、 突发 事件的处理上,还涉及到信息掌握、通讯工具、 事件的处理上,还涉及到信息掌握、 通讯工具 、组 织专业队伍、应急医疗装备、行动方式、处理程序、 织专业队伍、应急医疗装备、行动方式、处理程序、 救生脱险,以及政府的运作程序, 救生脱险 ,以及政府的运作程序,社会人群的参与 等多方面问题,单靠急诊工作的知识、经验、 等多方面问题,单靠急诊工作的知识 、经验、 技能 是无法在现场开展最有效的救治和医学监护的。 是无法在现场开展最有效的救治和医学监护的。
基本装备
a:心电图机 : b:监护除颤仪 : c:复苏箱 d:外伤包(止血包扎用品) : :外伤包(止血包扎用品) e:出诊箱 f:吸痰器 : : g:输液泵 h:血糖仪、生化仪 : :血糖仪、 I:担架单、床单、手套、照明设备等用品 :担架单、床单、手套、 必要时加配呼吸机。 必要时加配呼吸机。
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 工作流程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 李远建
目前, 目前,我国处在社会和经济高 速发展, 速发展,但各种灾害事故和突 发事件又频发的时期, 发事件又频发的时期,急诊医 学和院前急救医学面临着 严峻挑战。 严峻挑战。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生产安全、交通、 事故灾难:生产安全、交通、公共设施设备事 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环境污染、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 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经济安全和涉外突 发事件等。 发事件等。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_图文
AED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 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 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 尝试进行除颤。
按压位置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 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 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进行按压。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 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 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 下压。
01 第一步:判断有无意识。
STEP
02 第二步:人工循环。
STEP
03 第三步:开放气道。
STEP
04 第四步:复苏后评估。
STEP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第一步:判断有无意识。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 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 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 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 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 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口对鼻人工呼吸
吹起毕,松 开口鼻。
口对鼻人工 呼吸与口对口人 工呼吸类似,一 般用于婴幼儿和 口腔外伤者。
2020年8月6日2时4分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 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 救的场合。尤其是适用于窒息、 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 况。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轻、并 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 可立即通气的特点。
急诊核心条款迎检思路1217 - 副本
改是否落实。
【A】符合“B”,并
急救设备处于应急待用状态,有应急调配机制。
【模拟演练】
模拟从急诊科之外紧急调配一台急救设备,
评价工作人员对急救设备紧急调配的流程是否知晓,对所调配设备的性能是否了解,能否正确使用。要求设备在5分钟内调配到
位,工作人员对其调配来的设备性能了解,
【现场核查】
1.抽查急诊抢救患者(2名),核查抢救记录
与病历资料符合相关规定,符合率100%。
2.抽查已收入院的急诊病历(2份),核对抢
救登记、入院、转诊、转科记录,符合相关
规定,符合率100%。
3.核查急危重症患者登记本,没有一起因经
费原因,放弃抢救的情形。
【A】符合“B”,并
1.有与协作的三级医疗机构签订的急诊转接服务协议。
2.急救设备使用培训记录
3.急救药品使用与补充记录。
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中明确专人管理的名单,开展工作的记录
5.职能部门的检查记录。
【现场核查】
1.核查2台件急救设备的保养维护记录与随机维护卡。
2.核查急救药品的基数与效期。
3.现场测试急救设备的运行状况(2台件),
完好率100%
【跟踪核实】
从职能部门的检查报告中,抽取所提出的1
3.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4.相关管理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5.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有记录。
【查阅资料】
1.医院制订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明确院领导职责。
2.急诊科制订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3.医院制订的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
后勤等)和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应急救援的
二甲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医院制度对照表
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
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例资料完善
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制度
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
2.3.3.1
《首诊负责制》
《患者优先处置规定》
《急诊科患者危重分类及诊疗规定》
《急诊患者评估流程》
《高风险患者医疗服务流程》
《急诊患者诊疗流程》
《急诊科接诊范围》
2.3.4
《高风险患者医疗服务流程》
突发火灾、雷击、风灾、水灾造成的停电的应急措施
重要部门(手术室、ICU、医技科室)大型设备、计算机网络常规维护记录
1.4.5
《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必备物资储备目录
1.5.1
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措施
1.5.1.1
《研究生教育管理》
《国家级临床专科技术培训中心或基地管理规范》
1.5.3.1
《住院患者治疗计划及落实沟通流程》
2.6.3
《临床试验及临床科研项目告知管理规定》
《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管理制度》
实验性临床医疗项目档案资料管理
2.6.4
《尊重患者价值观、保护患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规定》
《宗教需求服务流程》
《保护患者隐私规定》
保护性医疗措施
2.7.1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医疗纠纷责任分析流程图》
公开出诊信息
咨询服务措施
门诊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
门诊医疗资源调配方案
门诊与辅助科室之间协调方案
2.2.3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与处理方案
预警级别
2.2.4
《无休日门诊方案》
《门诊服务检查分析与改进》
2.3.1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30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5(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六)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七)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八)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
危重患者应当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九)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十)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15、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
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
(★)(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
(2)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
(3)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4)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6、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2.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
3、主管部门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100%。
4。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5(1)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具备独立工作能力41.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必备内、外、儿专业;2.急诊科固定人员≥75%;应具有执业注册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
大规模伤员应急处理流程图
等通知,问清:时间、到达时间、人数
↓
通知急诊科主任(6603)
护士长(659889)
急诊科病人疏散;
科内人员、床位调配准备。
→
↓
汇报职能科室:医务科(6600)、护理部(6602)、
门诊办公室(658109)、总务科(6600)、设备科(6610);节假日:行政总值班(695810)
↓
由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院领导:(院长、分管副院长)
↓
院领导下达应急响应命令,并指示院办成立抢救办公室。
(院领导为总指挥,医务科或总值班为副总指挥,急诊科现场指挥)
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县市卫生局)
↓
各部门应急响应
↓
↓↓↓↓↓
医务科、护理部:调配人员、床位
急症科开放绿色通道组织抢救
总务科物资准备
设备科:调配设备
医院急救救援队伍培训预案
医院急救救援队伍培训预案1. 背景和目的本培训预案旨在为医院急救救援队伍全面的培训,以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和灾难事件,确保队伍成员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和能力,提高医院应急救援能力。
2. 培训内容2.1 理论知识培训• 急救原理和基本流程• 常见急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对不同类型紧急情况的识别和应对策略• 病人安全转运和紧急转运技巧2.2 实际操作训练•心肺复苏(CPR)技能训练• 创伤救治技术实操• 呼吸道管理和气管插管训练• 骨折固定和伤员疏散演练3. 培训方法•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讲座、教学视频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进行,确保学员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
• 实际操作训练在模拟医疗场景中进行,由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指导,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训流程4.1 准备阶段• 制定培训计划和时间表• 确保培训场地和设备的准备• 分配培训教材和资料4.2 培训阶段• 每日培训内容安排• 分组进行实操训练• 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记录学员表现和评估4.3 阶段• 进行总结和回顾• 颁发培训证书和成绩单• 收集学员反馈意见和建议5. 培训人员• 主讲教师:具有丰富急救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 辅导教练:熟悉急救技能操作的专业教练员• 学员:医院内相关部门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急救队员6. 资源需求• 培训场地和设备• 培训教材和资料• 培训人员费用• 学员食宿安排7. 风险管理• 培训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风险,需加强安全措施和急救准备。
• 培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8. 应急响应• 培训期间如有紧急情况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学员和工作人员安全。
9. 评估和改进• 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收集学员反馈和建议。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10. 附录• 培训日程安排表• 培训教材和资料清单• 急救设备清单以上为医院急救救援队伍培训预案内容,旨在提高医院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大批量伤员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
大批量伤员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人民军医2002年第45卷第6期(总第511期)大批量伤员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362000福建泉州解放军180医院王瑜曾岚周丹吴耀建蔡敏如何组织对大规模爆炸伤,烧伤,挤压伤等危重伤员的院前和院内急救,是军队医院平时和战时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通过4年来对21批次203例各类事故伤员的急救,总结了一套院前和院内急救流程,不仅使院前,院内急救程序化,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救治质量,而且对现代战争中大批量伤员的急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1院前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主要是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治,是挽救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建立了以下流程,并强调切实抓好流程的各个环节.1.1接警与出救开通"120"值班电话.值班员接到呼救电话后,2min内随车出发,并在出发时通知二线值班员到位待命.此过程要求最快2min,最慢不超过10min.1.2快速检伤分类伤情分类强调预见性和计划性,便于有针对性地对所有伤员进行现场抢救和后续救治.我们用运动反应(GCS)及创伤计分法(Ts)估计伤情,用DRABC程序检查伤情,使昏迷伤员及从外观上不能确定损伤部位,程度的伤员能得到及时的救护.1.2.1伤情估计根据伤员睁眼,运动,语言反应及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向改变,分别计算GCS和TS得分,分值越低,伤情越重:1~5分为高危者,属特重类,6分以上属重症类.1.2.2伤情检查用DRABC程序检查伤情.D指危险:即存在着危险因素,如严重颅脑外伤,血气胸,伤口大出血,颈椎骨折未固定,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R指反应:即检查伤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A 指呼吸道: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B指呼吸:即观察呼吸时胸郭运动情况及口,鼻通气情况;C指循环,即触摸颈动脉,股动脉,判断循环状况_1].1.2.3处理(1)对GCS%7分的伤员迅速转运,对TS%6分者就地抢救,TS%10分者预后较差,转运危险性大,途中应注意严密监护及生命支持;(2) ?317?对分类后的伤员迅速填写姓名,性别,伤情,并用胶布或回形针将卡片固定在胸前;(3)对于昏迷,无心跳,呼吸和意识丧失的伤员,分别以无名氏1,无名氏2,无名氏3等编号表示.1.3组织分工根据现场条件,受伤例数,伤情和抢救组人数,尽快确定抢救方案.(1)检伤分类组:负责验伤分类,兼顾一般创伤的处理;(2)现场救护组:负责救护危重伤员;(3)后送组:负责现场已脱离危险伤员的护送和途中监护及救治.1.4现场及途中急救措施要突出一个"快"字,争分夺秒,快速,准确地集中力量抢救重伤员.(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只有心肺复苏成功后,才能施行进一步抢救;(2)对严重多发伤,伴休克者应立即吸氧,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液扩容;(3)对颅脑外伤快速静滴2O甘露醇;(4)对开放骨折者,先进行简单包扎,止痛,做到稳,准, 轻,快.1.5安全运送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快速安全地运送伤员.(1)对颅脑外伤者应注意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清除呕吐物;(2)对颈椎骨折者头两侧应垫沙袋制动,卧硬板床,躯体保持在同一轴线上;(3)对四肢大出血者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患肢末梢循环,定时放松止血带,记录放松与压迫的时间E3];(4)向急诊科,麻醉科,CT,血库等相关科室通报伤情,为人院后进一步抢救提供及时,可靠信息. 2院内急救流程2.1合理分工.组织协调,做好迎救准备急救车一出发,值班员应迅速向医务处值班领导汇报,并通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科室做好迎救准备. 要求护士长接到通知后5min内赶到急诊科,并根据伤情临时调派护士.将护士分为:(1)文书组.负责登记伤员一般情况,抢救记录,入院手续及收费记录等;(2)观察组.负责观察生命体征,伤情评估,协调医护,医患关系,科间协作事宜和护送重伤员入科;(3)抢救组.负责急救措施的落实,如吸痰,给氧,静滴,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一切抢救操作.?318?2.2保证急救物资供应根据伤情,例数,迅速补充急救物资.以便专科治疗时使用.2.3仔细观察.迅速判断在观察伤情时应坚持一看面容,呼吸,表情,瞳孔,伤口,二摸脉搏,肢体感觉,三听血压,受伤经过,疼痛呻吟,以确保观察全面,评估准确,为抢救重伤员赢得时机.2.4快速分流.及早安置抢救伤员应"先重后轻",收治伤员人科应"先轻后重",以便使大批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急救和妥善安置,并缓解急诊科压力,为在急救室集中力量抢救重伤员创造条件. 2.5其他抢救结束后,应检查各项记录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抢救室物品一切按固定位置归位,一次性物品浸泡消毒后焚烧,消毒整理室内卫生,紫外线空气照射30min,为随时接纳大批量伤员做好准备,使急救室随时处于应急状态.3体会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危重,正确执行急救流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3.1严格组织建制.职责分工明确急救科平时由护士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一旦有大批量伤员时,科?临床医学?人民军医2002年第45卷第6期(总第511期)主任,护士长担任现场指挥,负责组织抢救.3.2严格规章制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我们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接听电话,电话铃响不超过3 声;出救速度不超过5min;护士宿舍设寝室长,护士离院上街必须向寝室长请假,离开当地回家休息必须向护士长请假;护士宿舍装有院内电话,坚持24h值班等.3.3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应急能力急诊护士除应挑选思想,业务,身体素质好的护士担任外,应经常开展抢救经验总结会,定期开展抢救技能训练,并到心电图室,麻醉科学习心电图机操作,气管插管技术,定期对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使用等训练情况进行考核.3.4规范急救流程抢救过程应遵循"先重后轻","先救命后救伤",收治伤员应遵循"先轻后重"等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保证良好的急诊室救治环境.参考文献1陈淑芬.简华刚.杜淑兰.批量车祸伤员急救护理体会.重庆医学,2000,29(6):5672张宏华.成批伤员的院前急救.急诊医学,2000,9(5):3513阳青芬.大批车祸伤员院外急救及运转中的护理.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9(1):105(编校:黄栩兵收稿:200201—18)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效果观察510632广东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李校坤付,J,兵①造成慢性创面的原因有外伤,手术,血管病,褥疮,代谢病,瘢痕,药物,放射损伤等因素口].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参与调控组织修复的全过程,对多种创面愈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为观察其确切效果,我们用bFGF对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促修复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l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73例,女38例;年龄12~65岁,平均32.0±13.1岁.共有慢性创面111例(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创面平均存在时间为54d左右,其中8例有同体创面对照.创面1.0cm×2.0 cm~15.0cm×2O.0Cm,病程2Od~3年.1.2方法bFGF外用冻干粉,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36000U/瓶,用15ml生理盐水溶解得bFGF药液(注:bFGF喷雾剂的浓度为36000u/15ml.即2400U/m1).所有创面以生理盐水清创,在患处覆盖适当的双层消毒脱脂纱布,用(bFGF)药液充分均匀喷湿纱布(以药液不①北京解放军304医院。
三级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
三级口腔医院的制度文件预案等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1、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方案等2、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1、对口支援培养的医生:名单、授课课件、学时、考核、评价。
2、传染病管理工作(报告、登记、)预检、分诊制度。
3、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程序。
4、急诊- 门诊-住院联贯的医疗服务标准与程序。
5、医院急诊护士与“120”急救人员、病房间有严格的交接制度、规范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6、有“绿色通道”病情分级和危(wei)险重症优先的诊治相关规定,有妥善处理特殊人群、特殊病种、群体性(3 人以上)患者的工作流程。
四、应急管理1、有参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完整资料2、有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院长为第一负责人)有应急队伍(各部门)有应急演练。
3、制定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
4、医院有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开展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应急演练。
对火灾、雷击、风灾、水灾造成的停电有应急措施。
第二章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1、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流程。
2、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有规范,有流程。
二、门诊流程管理1、有门诊管理制度及便民措施2、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制度3、医务人员特殊情况无法出诊应有替代方案。
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医疗资源调配方案。
4、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1、急诊室、检验、影像实行7+24 小时服务2、急会诊制度、首诊负责制、急诊患者转接流程。
3 、建立口腔颌面部急性创伤、大出血等重点疾病的急诊服务流程。
4、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5、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度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四、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1、执行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相应的服务流程2、在科室没有空床或者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处理方案。
乡镇卫生院急危重症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急危重症管理制度急诊科工作制度一、急诊科全年24小时开诊。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各项工作制度。
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
严格履行各级人员职责。
二、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
值班医师立即接诊患者,进行处理。
三、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设备、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四、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
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后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与病房或手术医师做好交班。
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五、由急诊医师决定急诊患者是否需住院或留观,特殊情况可请示上级医师。
急诊患者如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根据医嘱对急诊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
患者在急诊科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六、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科管理制度一、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前沿和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它的状况标志着本院的医疗预防水平。
急诊科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热情、及时迅速、力求准确无误的处理每一位急诊患者。
二、急诊科值班医师资质应符合医院规定,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必须服从急诊科的统一管理。
三、急诊科必备的急救设备(如供氧设施、抢救车、呼吸机、吸痰器、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及药品配备齐全,每日查对,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证正常使用,摆放合理。
预检分诊资料目录
预检分诊资料目录
1、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2、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流程图
3、疑似传染病病人分诊流程
4、急诊科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5、急诊检伤分类标准
6、分诊班护士职责
7、分诊班工作职责
8、分诊白班工作流程
9、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0、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畴
11、绿色通道患者病情分级
12、急诊科护士与120急救人员交接制度
13、院前急救与急诊科“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14、急诊科与120急救人员及基层医疗机构转运交接流程
15、“三无”病人处置流程
16、“三无”患者处理工作规范
17、急诊科危重病人优先处置流程
18、新旧预检分诊登记本及改进原因
19、急诊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伤员抢救流程
20、急诊科外派驻点急救小组管理制度
21、急诊科外派驻点急救小组考核方案
22、批量转入病员的工作流程
23、预检分诊月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