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第八讲(高鸿业幻灯片PPT
![宏观经济第八讲(高鸿业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5649a7b307e87100f6965f.png)
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再与技术知识,技术知识要靠个人或厂商进行相应的投资和研发, 尤其在研发的初期,厂商往往需要很大的投入。但一旦新技术开发出来,即容易被别人模仿和剽 窃。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对这种知识创新作出排他性的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否则技术创新就会 缺乏动力。
技术研究和开发
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中下列三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尽管大部分知识属于公共知识, 但研究和开发新知识的直接动机来自于厂商对利润的追求;第二,厂商之所以愿意进行新知识、 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由于研发带来的技术创新能给与厂商暂时的垄断地位,这既是由于专利 制度的存在,也是由于进行研发的厂商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所获得的优势;第三,一家厂商的研发 成果,会形成其他厂商今后创新的起点,也就是研发过程中存在着“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外部正效 应。
13.3
3.6
10.7
13.7
6.9
5.7
11.3
0.2
1.8
2.4
8.5
-3.4
1.2
6.4
4.3
5.0
2.1
4.4
0.0
-0.6
0.5
4.3
0.3
-5.0
资本积累政策
资本积累主要来自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由于存在着商品、服务以及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还包 括国外的储蓄。因此,政府促进国内私人储蓄、国内政 府储蓄以及国外储蓄增加的政策,就构成经济增长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政策。
§4 制度与经济增长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在研究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时,获得了一点
共同的认识,这就是制度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经济学家们发现,经济增长除了需要有投 入要素以外,还要有相应的环境,使得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并有积极性进行储蓄和投 资。从政策角度讲,最重要的就是制度环境。这里的制度需要作广义的理解,包括所有的习惯、规 则、法律等正式和非正式的约束性条款。
技术研究和开发
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中下列三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尽管大部分知识属于公共知识, 但研究和开发新知识的直接动机来自于厂商对利润的追求;第二,厂商之所以愿意进行新知识、 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由于研发带来的技术创新能给与厂商暂时的垄断地位,这既是由于专利 制度的存在,也是由于进行研发的厂商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所获得的优势;第三,一家厂商的研发 成果,会形成其他厂商今后创新的起点,也就是研发过程中存在着“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外部正效 应。
13.3
3.6
10.7
13.7
6.9
5.7
11.3
0.2
1.8
2.4
8.5
-3.4
1.2
6.4
4.3
5.0
2.1
4.4
0.0
-0.6
0.5
4.3
0.3
-5.0
资本积累政策
资本积累主要来自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由于存在着商品、服务以及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还包 括国外的储蓄。因此,政府促进国内私人储蓄、国内政 府储蓄以及国外储蓄增加的政策,就构成经济增长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政策。
§4 制度与经济增长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在研究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时,获得了一点
共同的认识,这就是制度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经济学家们发现,经济增长除了需要有投 入要素以外,还要有相应的环境,使得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并有积极性进行储蓄和投 资。从政策角度讲,最重要的就是制度环境。这里的制度需要作广义的理解,包括所有的习惯、规 则、法律等正式和非正式的约束性条款。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a721f89b89680203d82558.png)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 创造的收入,其人口包括居住 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 国的外国公民。 *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 造的收入,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 民。 • 封闭条件下,GNP= GDP。 • 如果GNP>GDP,说明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能够更好的反映一 国的就业情况。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生产法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 收入法
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 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名人名语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 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 样冷漠和正直。 ——J.M.凯恩斯
经济学家总是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问题时,惦记着 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 昆
经济学特性
• 假设与简化 • 科学求证 • 争论性
本章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 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 给他人的拖拉机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2bf9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3.png)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df61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b.png)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 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 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它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 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 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繁荣阶段
经济活动活跃,生产迅速增加,投资 增加,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 策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利率政策等
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目标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 结构性通货膨胀:某些部门或地区物价上涨速度超过其他部门 或地区,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需求过度
政府支出增加、投资过热 或消费需求旺盛等原因导 致总需求过度增长。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长期性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的投资、技术创新和制度改进。
波动性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 ,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 段。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资本积累
通过增加投资,提高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企业和政府如何共同决定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它们如 何影响总体价格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3efc7e01f69e314332944d.png)
第二节 GDP
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
(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
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
三、收入法:
(一)方法 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8c4f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2.png)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宏观经济高鸿业版导论.ppt
![宏观经济高鸿业版导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c523e4ad51f01dc281f1e4.png)
13
2020/1/10
大滞胀 (Great Stagflation)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停
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为弗里 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了丰
富的土壤。 “正如30年代大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
的环境,70年代的大滞胀引导经济学家和公众 迎接反凯恩斯革命的到来。”(托宾)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配套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主编
1
2020/1/10
2010年1主要经济数据
2
2020/1/10
3
2020/1/10
4
2020/1/10
5
2020/1/10
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 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514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3%;就 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 人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 员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2020/1/10
Robert E. Lucas
for having developed and applied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reby having transformed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d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24
2020/1/10
4、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依靠微观经 济基础。
25
2020/1/10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bd8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GDP增长率、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主要指标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84ccc05901020206409c2f.png)
r1
反应越不敏
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 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 ——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 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
第1页/共64页
“相机决择”方法
• “相机决择”
• [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 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 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包括: •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第4页/共64页
财政政策的机制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 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 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26页/共64页
LM曲线的斜率
r = J - M0 + k Y
h hh
斜率 k——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 h ——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与k成正比;与h成反比。
第27页/共64页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一、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
•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 ——金融企业,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 放款业务。 •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 ——“发行的银行” 、 “银行的银行” 、
第10页/共64页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与周期平衡预算
• 扩张性财政政策→预算赤字 • 紧缩性财政政策→预算盈余 • 无法坚持年度预算平衡。 • 由年度预算平衡转换为周期预算平衡。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620f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 管理政策的配合
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也需要 相互配合。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需求 管理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在长期内 ,则需要通过供给管理政策来提高潜 在产出水平。同时,供给管理政策也 可以为需求管理政策提供更好的环境 和条件。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在制定和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加强与其他 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例如,可以通 过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来维护汇率稳定 ;通过国际贸易政策协调来促进贸易 自由化等。
影响因素
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 拉动、成本推动等因素都 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关系
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 系的曲线,即降低失业率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来刺 激经济,降低失业率,但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长期关系
现代宏观经济学流派
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对 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价格水平、经 济增长等,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这 些经济变量。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关注经济现象的 描述和解释,也关注经济政策的设计和评价。同时,还广泛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经济数据和预测经济 走势。
宏观与微观的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现象往往是由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所决定的,而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微观经济单 位的运营。
融合的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程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66099c551810a6f52486db.png)
(二)研究对象 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 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 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 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 产品构成) 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 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刘玉瑾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两部门
要素 市场
未分配利润
通胀。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3、通胀率(π)P615
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a43c0a172ded630a1cb640.png)
。
45
0
100
Y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概念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C=C(Y)
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AE
[C+I]
I
。
45
0
Y=AE
AE [C+I]
E
C
教材P456 图13-8
Y0
Y
AE 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Y=AE
AE1
E1
AE0
E0 AE2
E2
。 45
0
Y2 Y0 Y1
Y
AE 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Y=AE AE1
E1
AE0
E0 E2
。 45
0
Y2 Y0
AE2
“节约悖论” [Paradox of Thrift]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 ①消费[C] ②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存货投资 ③政府购买[G] ④净出口[X–M] GDP=C+I+G+(X–M)
二、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 ①工资、利息、租金。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 ④间接税。 ⑤资本折旧。
S =S(Y)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1e231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0.png)
居世界第二位, 年GDP 亿美元
01、广东 45636 02、江苏 40088 03、山东 38165 04、浙江 27005 05、河南 21165
12.8% 10.4% 10.9% 8.9% 11.5%
1、上海市 亿元 2、北京市 亿元 3、广州市 亿元 4、深圳市 亿元 5、苏州市 亿元
增长 9.9% (沪) 增长10.2% (京) 增长11.0% (广东1)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二、 国内生产总值的纵横比较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1.支出法:产品支出的加总
n
GN Q 1 P P 1Q 2P 2...Q nP n Q iP i i 1
2.收入法: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Y=C+I+G+X ;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I-S)+(G-T)=(M-X)
均衡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述析
C+I+ +X=C + 1、上海市 亿元 增长 9.
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
G
+S+T M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即I-S=T-G ,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
3、广州市 亿元 增长11.
图Y=9C-3+I+G四+部X 门;收入循环流动=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 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
01、广东 45636 02、江苏 40088 03、山东 38165 04、浙江 27005 05、河南 21165
12.8% 10.4% 10.9% 8.9% 11.5%
1、上海市 亿元 2、北京市 亿元 3、广州市 亿元 4、深圳市 亿元 5、苏州市 亿元
增长 9.9% (沪) 增长10.2% (京) 增长11.0% (广东1)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二、 国内生产总值的纵横比较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1.支出法:产品支出的加总
n
GN Q 1 P P 1Q 2P 2...Q nP n Q iP i i 1
2.收入法: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Y=C+I+G+X ;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I-S)+(G-T)=(M-X)
均衡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述析
C+I+ +X=C + 1、上海市 亿元 增长 9.
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
G
+S+T M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即I-S=T-G ,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
3、广州市 亿元 增长11.
图Y=9C-3+I+G四+部X 门;收入循环流动=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 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
2024版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2024版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394b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3.png)
政策含义
内生增长理论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等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政府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 力,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4/1/25
18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24/1/25
目标
通过优化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等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4/1/25
3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科技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产业创新
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024/1/25
29
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与效果评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的搭配
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 收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通过 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 需求。两者搭配使用可以更好地 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汇率政策与资本管制 的搭配
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国 际收支平衡;资本管制通过对跨 境资本流动进行限制来影响国际 收支平衡。两者搭配使用可以更 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
济体系的运行和表现。
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联系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基础, 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也可以为微观经济学提供背景和环境。
2024/1/25
互相补充
精品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2024)
![精品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fc9af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f.png)
03
经济周期的实践和政 策应对
在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 措施来应对经济周期,如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旨 在平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 定就业等。
2024/1/26
18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24/1/26
19
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2024/1/26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调节市 场流动性。
17
经济周期理论及实践
01
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 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 呈现出扩张、收缩、危机和复苏等周 期性变化的现象。经济周期具有重复 性、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02
经济周期的原因和机 制
经济周期的原因包括内部因素(如投 资波动、消费波动等)和外部因素( 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周 期的机制包括乘数效应、加速效应和 预期效应等。
2024/1/26
经济波动
研究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现 象及其原因。
宏观经济政策
探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等宏观经济政策对整体经 济的影响。
4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2024/1/26
总量分析
01
通过一系列总量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来描
述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结构分析
02
研究不同经济部门、产业和地区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变化对宏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31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变动情况。
2024/1/26
13
菲利普斯曲线与政策选择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
政府
要素 市场
T3
T3个税
NI S2 NDP
S1折旧 T1间接税 T2企业税 T2 S 留利 T1 2 S1
PI 居民 DPI
GDP=AS
企业
GDP=AE
C C
S3 S2 S S1
G
产品 市场 金融 市场
G I
三、四部门:加入对外部门
假定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进口M和出口X。 (一)总供给等于总收入=C+S+T恒等关系: (二)总需求=C+I+G+(X-M) (三)恒等关系: AD=C+I+G+(X-M)=Y=C+S+T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四、本书主要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十二章) (二)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十三~十六章) 1、收入-支出模型(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 三章) 2、IS-LM模型(十四章) 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十五、十六章) (三)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 (四)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与通胀 (五)开放经济的IS-LM-BP模型(十九、二十章) (六)经济增长与周期(二十一章) (七)其他
三、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常分三步: (一)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来说 明其行为规律。比如,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 目标出发,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厂商 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选择资本存 量从而投资需求。 (二)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行加总,得出各宏观经 济总量,进而说明宏观经济运行规律(P425)。 (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 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 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
第四节 GDP的分解
一、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GDP到NDP 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 NDP=GDP-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 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 (二)从GDP到NNP GDP+NFI=GNP;GNP-折旧=NNP
(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
(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
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
. . . . .
t1 t2 t3
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P源自AS.AD y*’ y y*
y
2、动态且短期地说
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而波 动,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 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 将造成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 明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
三、说明
(一)GDP是市场价值。这有两层含义: 1、为市场生产。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 (P429) 2、按市场价格核算。所用价格分为: (1)现行价格与名义GDP。此时,GDP数值不仅反 映生产,也反映物价。 (2)不变价格与实际(真实)GDP
(二)GDP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的。 最终产品: 1、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C) 2、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I): (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2)企业固定投资; (3)存货投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 3、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G) 4、净出口或外国净购买(NX=X-M)
第三节
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
二、支出法
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刘玉瑾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二、从NNP到NI
(一)国民收入NI的概念 NI:要素所有者(国民)的要素收入。 (二)从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加上政府对国 民的补贴,即得NI,即: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比如企业坏账)+政府 对 企业的补贴 间接税是NNP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国民收入。比 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略去折旧)100元,间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二.动态地说
(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可 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 (1)潜在产量(总供给)Y*(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 时最大产量,反映一国生产能力。 (2)实际产量Y:有两种产量概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 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 总产量,称actualGDP。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 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调整得出的产量指标,称realGDP (真实的GDP)。 (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 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 通胀。
(二)研究对象 简单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 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 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 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 产品构成) 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 3、价格水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3、通胀率(π)P615
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 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 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 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 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 重要指标。
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
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
3、动态且长期地说
长期中,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 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 而增加。这叫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包 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封闭经济 总需求
一.静态地说,Y决定
总供给 Y
开放经济
衰退与失业 经济周期 过热与通胀 经济增长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四、从PI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即可自由支配,称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总结:从GDP到DPI
GDP + NFI GNP - 折旧 NNP - 间接税等 NI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 + 政府对个人转移 个人收入PI -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利率(r)
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货币供求又与货 币价格有关,货币价格就是利率。 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从短期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 求,从而国民收入决定;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 长。而且在开放条件下,利率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
5、汇率(E)
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国 外对本国的供给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这都 与汇率有关: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 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进出口。此外,汇率变动也 造成国际投资风险,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 因此,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运行也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GDP
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
两部门